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DT176312008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ICS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76312008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TDSCDMA/WCDMADIGITALCELLULARMOBILETELECOMMUNICATIONNETWORKTESTMETHODSFORUSIMME(CU)INTERFACEPART1PHYSICAL,ELECTRICALANDLOGICALCHARACTERISTICS20080313发布200807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BZFXW4FF66FFYD/T176312008目次前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定义、符号、缩略语和编码协定131定义132符号233缩略语234编码协定44物理特性测试441触点压力4411定义和适用范围4412一致性要求4413测试目的4414测试方法4415预期结果442触点单元的曲率半径5421定义和适用范围5422一致性要求5423测试目的5424测试方法5425预期结果55USIMME接口的电气特性测试551电压转换状态测试5511终端开机前的状态5512USIM上电过程中的状态5513终端下电过程中的状态6514热复位的时间要求7515USIM类型识别和电压转换852终端每一触点的电气性能测试12521标准测试条件12522触点C1(VCC)的电气性能测试13523触点C2(RST)的电气性能测试15524触点C3(CLK)的电气性能测试16525触点C7(I/O)的电气性能测试176初始通信测试1861ATR18611ATR字符186218V技术的USIM的时钟停止模式22621定义和适用范围22IBZFXWCOMYD/T176312008622一致性要求22623测试目的23624测试方法23625预期结果25633V技术的USIM的时钟停止模式25631定义和适用范围25632一致性要求25633测试目的25634测试方法25635预期结果2764速率增强28641定义和适用范围28642一致性要求28643测试目的28644测试方法28645预期结果297传输协议测试2971字符传输29711终端向USIM发送期间比特/字符的持续时间29712USIM向终端发送期间比特/字符的持续时间3072T0协议测试30721时间要求30722命令处理,ACK、NACK、NULL程序字节32723情况2命令,使用程序字节61XX和6CXX32724情况4命令,使用程序字节61XX33725命令处理,告警和错误状态字节33726纠错34727检错3473T1协议测试35731字符等待时间35732块的时间要求36733块等待时间扩展37734链接终端考虑到IFSC39735链接IFSD管理41736IBLOCK的纠错41737IBLOCK的检错42738在非链接模式下RBLOCK的错误处理42739在链接模式下RBLOCK的错误处理437310在两个方向上的连续错误447311链接终止447312块的重传和再同步457313USIM无应答468独立于应用的程序4781USIM存在与否的检测47IIBZFXWFF66FFYD/T176312008附录A(规范性附录)USIM模拟器的功能要求48A1概述48A2触点C1、C3、C748A21缺省测量/设置的不确定度48A22触点C148A23触点C749A24触点C349A3对定时的定义49IIIBZFXWFF66FFYD/T176312008前言本标准是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和部分的名称如下1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2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应用特性3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3部分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应用工具箱USAT特性4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5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第2部分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应用特性6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第3部分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应用工具箱USAT特性7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第4部分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一致性本部分为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的第一部分。本部分需要和“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配套使用。本部分主要依据ETSITS102230的V450版本而制订。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娟、邸志军、汪文清、关贺、彭宏利、张辉IVBZFXWFF66FFYD/T176312008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测试方法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USIMME(CU)接口的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的测试方法和预期结果。具体测试内容包括CU接口物理特性的测试、CU接口电气特性的测试、初始通信建立的测试、传输协议测试以及独立于应用的程序的测试等。本部分适用于TDSCDMA移动通信终端和TDSCDMA移动通信终端所使用的USIM间的CU接口的测试,也适用于WCDMA移动通信终端和WCDMA移动通信终端所使用的USIM间CU接口的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ISO/IEC781631997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ISO/IEC781662004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6部分行业间数据元3定义、符号、缩略语和编码协定31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V技术的智能卡操作在3V10和5V10的电压下的智能卡。18V技术的智能卡操作在18V10和3V10的电压下的智能卡。3V技术的终端在3V10和5V10的电压下操作智能卡终端CU接口的终端。18V技术的终端在18V10和3V10的电压下操作智能卡终端CU接口的终端。访问条件一组与文件相关的安全属性。数据对象将信息编码为TLV对象,即包含标签、长度和数值部分。专用文件(DF)包括访问条件和基本文件(EF)或其他专用文件(DF)的文件。目录MF、DF和ADF的泛指。基本文件(EF)只包含访问条件和数据的文件。文件USIM中的目录、一组字节或记录。文件标识2字节,用于对USIM中的文件进行识别。主文件(MF)独一无二的必选文件,包含访问条件和DF和/或EF。LC在情况3和情况4命令下,由应用层发送的命令数据的长度。1BZFXWFF66FFYD/T176312008LE应用层期望的在情况2和情况4命令的响应中数据的最大长度。LR在响应情况2和情况4命令时,USIM发送给终端的数据长度。LUSIM在响应USIM所接收的情况2和情况4命令时,可从USIM获得的数据的确切长度。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部分FFREQUENCY频率ICURRENT电流ICCCURRENTATVCCVCC上的电流FALLTIME下降时间(从信号幅度的TF90下降到10之间的时间)RISETIME上升时间(从信号幅度的TR10上升到90之间的时间)VCCSUPPLYVOLTAGEVCC上的电源电压VPPPROGRAMMINGVOLTAGEVPP上的编程电压3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ACACCESSCONDITION访问条件ACKACKNOWLEDGE应答ADFAPPLICATIONDEDICATEDFILE应用专用文件ADMACCESSCONDITIONTOANEFWHICHISUNDER访问在创建文件的权利控THECONTROLOFTHEAUTHORITYWHICH制下的EF文件的条件CREATESTHISFILEAIDAPPLICATIONIDENTIFIER应用标识ALWALWAYS始终AMACCESSMODE访问模式AMDOACCESSMODEDATAOBJECT数据对象的访问模式APDUAPPLICATIONPROTOCALDATAUNIT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RRACCESSRULEREFERENCE访问规则引用ATRANSWERTORESET复位响应BGTBLOCKGUARDTIME块保护时间BWTBLOCKWAITINGTIME块等待时间CAPDUCOMMANDAPDUAPDU命令CLACLASS类CLKCLOCK时钟CRTCONTROLREFERENCETEMPLATE控制引用模版CTPDUCOMMANDTPDUTPDU命令CWICHARACTERWAITINGINTEGER字符等待整数CWTCHARACTERWAITINGTIME字符等待时间DADDESTINATIONADDRESS目的地址DFDEDICATEDFILE专用文件DODATAOBJECT数据对象EDCERRORDETECTIONCODEBYTE错误检测码EFELEMENTARYFILE基本文件2BZFXWFF66FFYD/T176312008ETUELEMENTARYTIMEUNIT基本时间单元FCPFILECONTROLPARAMETER文件控制参数FICLOCKRATECONVERSIONFACTOR时钟速率转换因子FIDFILEIDENTIFIER文件标识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局移动通信系统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IBLOCKINFORMATIONBLOCK信息块ICCINTEGRATEDCIRCUITCARDIC卡IDIDENTIFIER标识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国际电工委员会COMMISSIONIFSINFORMATIONFIELDSIZES信息字段大小IFSCINFORMATIONFIELDSIZEFORTHEUSIMUSIM信息字段大小IFSDINFORMATIONFIELDSIZEFORTHETERMINAL终端信息字段大小INFINFORMATIONFIELD信息字段INSINSTRUCTION指令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国际标准化组织STANDARDIZATIONLCSILIFECYCLESATUSINFORMATION生命周期状态信息LENLENGTH长度LRCLONGITUDINALREDUNDANCYCHECK纵向冗余校验LSBLEASTSIGNIFICANTBIT最低有效位MFMASTERFILE主文件MMIMANMACHINEINTERFACE人机接口MSBMOSTSIGNIFICANTBIT最高有效位NADNODEADDRESSBYTE节点地址字节NEVNEVER从不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P1PARAMETER1参数1P2PARAMETER2参数2P3PARAMRTER3参数3PCBPROTOCOLCONTROLBYTE协议控制字节PIN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个人识别号码PPSPROTOCOLANDPARAMETERSELECTION协议和参数选择PSPINSTATUSPIN状态PS_DOPINSTATUSDATAOBJECTPIN状态数据对象RAPDURESPONSEAPDU响应APDURBLOCKRECEIVEREADYAPDU接收准备块RFURESERVEDFORFUTUREUSE保留用于将来的使用RSTRESET复位RTPDURESPONSETPDUTPDU响应SADSOURCEADDRESS源地址SBLOCKSUPERVISORYBLOCK监控块SCSECURITYCONDITION安全条件3BZFXWFF66FFYD/T176312008SC_DOSECURITYCONDITIONDATAOBJECT安全条件数据对象SESECURITYENVIRONMENT安全环境SEIDSECURITYENVIRONMENTIDENTIFIER安全环境标识SFISHORTELEMENTARYFILEIDENTIFIER短文件标识STATEASPACEORLOWSTATE空或低状态STATEHHIGHSTATELOGICLEVEL高状态逻辑电平STATELLOWSTATELOGICLEVEL低状态逻辑电平STATEZMARKORHIGHLEVEL标记或高电平SWSTATUSWORD状态字TETERMINALEQUIPMENT终端设备TLVTAGLENGTHVALUE标签长度值TPDUTRANSFERPROTOCOLDATAUNIT传输协议数据单元USIMUNIVERSALSUBSCIBERIDENTITYMODULE通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WIWAITINGTIMEINTEGER等待时间整数WTXWAITINGTIMEEXTENSION等待时间扩展WWTWORKWAITINGTIME工作等待时间34编码协定下列编码协定适用于本部分。除非另有声明,所有长度以字节(BYTE)表示。每个字节由比特B8到B1表示,这里B8是MSB,B1是LSB。在每一个表示中,最左边的比特是MSB。在USIM中,所有被指定为RFU的字节应被设置为00,并且被指定为RFU的所有比特应被设置为0。如果USIM中有GSM和/或USIM应用,或在普通电信卡上有GSM和/或USIM应用,那么其他的值可用于申请非GSM或非USIM的应用。这些值应在这种卡和应用的相应规范中被定义。在GSM或3G会话中,终端不应对这些字节和比特进行解释。本部分中数据对象的编码符合ISO/IEC78166的规定。4物理特性测试以下测试适用于使用ID1型或PLUGIN型USIM的终端。41触点压力411定义和适用范围触点压力应足够大以保证可靠持续的接触(例如克服氧化物和防止抖动产生的中断)。412一致性要求每一触点的压力都不应超过05N。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444节。413测试目的验证在使用有凸印和无凸印(仅适用于PLUGINUSIM)的卡时,每一触点单元的触点压力都不超过05N。41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如果有条件,终端生产厂家应提供分离的读卡器(机械部件)来保证测量能够进行。测试步骤应测量每一个触点单元的压力。415预期结果4BZFXWFF66FFYD/T176312008每一触点的压力都不超过05N。42触点单元的曲率半径421定义和适用范围触点区域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等于08MM。422一致性要求在触点区域内接触单元的曲率半径应08MM。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444节。423测试目的验证终端符合422节的要求。42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如果有条件,终端生产厂家应提供分离的读卡器(机械部件)来保证测量能够进行。测试步骤应同时在两个坐标轴上测量触点单元的曲率半径。425预期结果任何一个触点单元的曲率半径都不小于08MM。5USIMME接口的电气特性测试以下测试适用于使用ID1或PLUGIN型USIM的终端。51电压转换状态测试511终端开机前的状态5111定义和适用范围当终端关机时,USIMME接口的触点应保持在非激活状态以防止对USIM造成损坏。5112一致性要求USIMME接口(C1、C2、C3、C7)的触点上的残留电压相对GND不应超过04V。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443节。5113测试目的验证终端符合5112节的要求。511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终端被连接到一个USIM模拟器。USIMME接口的触点C1(VCC)应加载一个10K的电阻。其他的触点(C2、C3、C7)应加载一个50K的电阻。测试步骤应对每一个触点的残留电压进行测量。5115预期结果每一个触点的残留电压相对GND都不超过04V。512USIM上电过程中的状态512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用户终端开机或在供电电压转换后USIMME接口激活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对USIM造成损坏,各触点应按照规定的顺序来被激活。在终端分析了ATR并确定了USIM的电压类别后,终端通过去激活USIM并以新的供电电压来激活USIM,18V技术的终端从18V转换到3V,3V技术的终端从3V转换到5V。5BZFXWFF66FFYD/T176312008该测试适用于A支持A类和B类操作条件的3V技术的终端。B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的终端。5122一致性要求A1当UE被软开机,USIMME接口的触点应按照下面的顺序被激活到3V的模式1VCC稳定在STATEH;2CLK稳定;3在时钟信号施加于CLK后,RST处于STATEL至少达400个时钟周期。4在时钟信号施加于CLK后,在200个时钟周期内I/O处于STATEZ。A2当在3V/5V转换后,USIMME接口的触点应按照A1所给的顺序被激活到5V模式。B1当UE被软开机,USIMME接口的触点应按照下面的顺序被激活到18V的模式1VCC稳定在STATEH;2CLK稳定;3在时钟信号施加于CLK后,RST处于STATEL至少达400个时钟周期。4在时钟信号施加于CLK后,在200个时钟周期内I/O处于STATEZ。B2当在18V/3V转换后,USIMME接口的触点应按照B1所给的顺序被激活到3V模式。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442节。5123测试目的验证USIMME接口上的触点按照5122节中的要求,以正确的顺序去激活。512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将终端连接到USIM模拟器。测试步骤为了测试一致性要求中的A1和B1,UE应被软开机。为了测试一致性要求中的A2和B2,UE应进行USIMME接口上的电压转换。每一个激活程序的验证应开始于第一个触点离开非激活状态。测试中应监控USIMME接口的整个激活过程。5125预期结果USIMME接口的触点按照5122节规定的顺序被激活。513终端下电过程中的状态513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用户终端软关机或为了18V/3V、3V/5V转换,USIMME接口被去激活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对USIM造成损坏,各触点应按照规定的顺序来被去激活。在时钟停止模式和时钟运行模式下,USIMME接口的各触点有不同的去激活顺序。注如果在UE的操作过程中USIM被移走,则此时不可能保证去激活的正确顺序,USIM可能受到的损坏也不能由型号核准测试来保证。因此,在此情况下USIM数据的完整性不能被保证。该测试适用于A支持A类和B类操作条件的3V技术的终端。B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的终端。5132一致性要求A1基于时钟的状态,USIMME接口的触点应以两种方式进行去激活。如果时钟正在运行,USIMME接口的触点应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去激活1RST处于低电平;6BZFXWFF66FFYD/T1763120082时钟在低电平停止;3I/O处于STATEA;4VCC去激活。如果时钟被停止并且没有被重新启动,则只要保证在VCC离开高电平前所有信号都达到低电平,允许终端以任何顺序去激活所有的触点。A2当为了实现3V/5V转换,USIMME接口被去激活时,触点应按照A1所给的顺序来去激活。B1基于时钟的状态,USIMME接口的触点应以两种方式进行去激活。如果时钟正在运行,USIMME接口的触点应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去激活1RST处于低电平;2时钟在低电平停止;3I/O处于STATEA;4VCC去激活。如果时钟被停止并且没有被重新启动,则只要保证在VCC离开高电平前所有信号都达到底电平,允许终端以任何顺序去激活所有的触点。B2当为了实现18V/3V转换,USIMME接口被去激活时,触点应按照B1所给的顺序来去激活。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442节。5133测试目的验证基于时钟的状态(运行或停止),USIMME接口上的触点按照5132节的要求,以正确的顺序去激活。513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将终端连接到USIM模拟器。USIM中的目录特性应指示支持时钟停止模式。测试步骤为了测试一致性要求中的A1和B1,UE应被软关机。为了测试一致性要求中的A2和B2,UE应进行USIMME接口上的电压转换。测试中应监控USIMME接口的整个去激活过程。5135预期结果USIMME接口的触点按照5132节规定的顺序被去激活。514热复位的时间要求5141定义和适用范围USIMME接口在进行热复位的过程中,各触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激活。执行热复位过程后,USIM进入协商模式或特定模式。5142一致性要求1VCC稳定处于STATEH。2CLK稳定。3RST处于STATEH。4RST处于STATEL达400个时钟周期。5RST处于STATEH达至少400个时钟周期。6如果没有收到响应,在去激活之前RST应处于STATEH达40000个时钟周期。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66节、ISO/IEC78163中第533节。5143测试目的7BZFXWFF66FFYD/T176312008验证USIMME接口上的触点按照5142节的要求,以正确的顺序被激活。514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USIM模拟器。测试步骤A操作终端发起一个热复位(TBD)BUSIM模拟器应发送一个有效的ATRB1设置RST后400个时钟周期的状态为STATEH。B2设置RST后39990个时钟周期的状态为STATEH。在整个热复位过程中应监控USIMME接口的各触点。5145预期结果终端按照5142节的要求执行热复位。在步骤B1和B2终端应读取热复位响应并与USIM协调工作。515USIM类型识别和电压转换51513V技术的终端在对3V技术的USIM进行类型识别时的反应5151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ATR分析期间,当3V技术的终端检测到一个3V技术的USIM,终端可以转换到5V操作模式也可以停留在3V操作模式。该测试适用于支持A类和B类操作条件的3V技术的终端。51512一致性要求13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USIM应使用3V的供电电压。2终端应分析ATR并识别USIM所支持的电压类别。3如果3V技术的终端识别到一个3V技术的USIM,终端可以转换到5V进行操作。从3V电压转换到5V电压只需要在分析ATR后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不发起任何命令),然后用5V供电电压激活USIM。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62节。51513测试目的1验证3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使用的是3V的供电电压。2验证3V技术的终端能够正确识别ATR所指示的供电电压。3验证在分析了ATR后,3V技术的终端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不发起任何命令),并用5V的供电电压来激活USIM;或者在整个卡会话期间继续使用3V供电电压,而不转换到5V供电电压。5151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在符合521节描述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模拟3V技术的USIM模拟器。所有的基本文件应编码为缺省值。终端应被开机。测试步骤USIM模拟器应发送一个ATR来指示3V技术的USIM。USIMME接口应被监测至少1分钟,直到UE被关机。51515预期结果1USIMME接口的初次激活应使用3V的供电电压。2终端应以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来响应8BZFXWFF66FFYD/T176312008A终端在分析了从USIM接收到的ATR后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然后用5V供电电压激活USIM。BUSIM继续卡会话,而不转换到另一个供电电压。51523V技术的终端在对18V技术的USIM进行类型识别时的反应5152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ATR分析期间,当3V技术的终端检测到一个18V技术的USIM,终端应停留在3V操作模式。该测试适用于支持A类和B类操作条件的3V技术的终端。51522一致性要求13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USIM应使用3V的供电电压。2终端应分析ATR并识别USIM所支持的电压类别。3如果在ATR分析中,3V技术的终端识别到一个18V技术的USIM,则终端应停留在3V操作模式。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62节。51523测试目的1验证3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使用的是3V的供电电压。2验证3V技术的终端能够正确识别ATR所指示的供电电压。3验证3V技术的终端在整个卡会话期间都停留在3V供电电压。5152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在符合521节描述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模拟18V技术的USIM模拟器。所有的基本文件应编码为缺省值。终端应被开机。测试步骤USIM模拟器应发送一个ATR来指示18V技术的USIM。USIMME接口应被监测至少1分钟,直到UE被关机。51525预期结果1USIMME接口的初次激活应使用3V的供电电压。2终端继续卡会话,而不转换到另一个供电电压。515318V技术的终端在对18V技术的USIM进行类型识别时的反应5153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ATR分析期间,当18V技术的终端检测到一个18V技术的USIM,终端可以转换到3V操作模式也可以停留在18V操作模式。该测试适用于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的终端。51532一致性要求118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USIM应使用18V的供电电压。2终端应分析ATR并识别USIM所支持的电压类别。3如果18V技术的终端识别到一个18V技术的USIM,终端可以转换到3V进行操作。从18V电压转换到3V电压只需要在分析ATR后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不发起任何命令),然后用3V供电电压激活USIM。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62节。51533测试目的1验证18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使用的是18V的供电电压。2验证18V技术的终端能够正确识别ATR所指示的供电电压。9BZFXWFF66FFYD/T1763120083验证在分析了ATR后,18V技术的终端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不发起任何命令),并用3V的供电电压来激活USIM;或者在整个卡会话期间继续使用18V供电电压,而不转换到3V供电电压。5153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在符合521节描述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模拟18V技术的USIM模拟器。所有的基本文件应编码为缺省值。终端应被开机。测试步骤USIM模拟器应发送一个ATR来指示18V技术的USIM。USIMME接口应被监测至少1分钟,直到UE被关机。51535预期结果1USIMME接口的初次激活应使用18V的供电电压。2如果18V技术的终端识别到一个18V技术的USIM,终端应以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来响应A终端在分析了从USIM接收到的ATR后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然后用3V供电电压激活USIM。BUSIM继续卡会话,而不转换到另一个供电电压。515418V技术的终端在对3V技术的USIM进行类型识别时的反应5154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ATR分析期间,当18V技术的终端检测到一个3V技术的USIM,终端转换到3V操作模式。该测试适用于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的终端。51542一致性要求118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USIM应使用18V的供电电压。2终端应分析ATR并识别USIM所支持的电压类别。3如果18V技术的终端识别到一个3V技术的USIM,终端应转换到3V进行操作。从18V电压转换到3V电压只需要在分析ATR后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不发起任何命令),然后用3V供电电压激活USIM。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62节。51543测试目的1验证18V技术的终端首次激活使用的是18V的供电电压。2验证18V技术的终端能够正确识别ATR所指示的供电电压。3验证18V技术的终端在识别到3V技术的USIM后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为了转换电压)。4验证18V技术的终端用3V供电电压激活USIM。5154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在符合521节描述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模拟3V技术的USIM模拟器。所有的基本文件应编码为缺省值。终端应被开机。测试步骤USIM模拟器应发送一个ATR来指示3V技术的USIM。USIMME接口应被监测至少1分钟,直到UE被关机。51545预期结果1USIMME接口的初次激活应使用18V的供电电压。10BZFXWFF66FFYD/T1763120082终端应在分析了从USIM接收到的ATR后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然后用3V供电电压激活USIM。之后USIM用3V电压继续卡的会话。5155终端在接收到一个被破坏了的ATR时的反应51551定义和适用范围如果终端接收到一个被破坏了的ATR,终端应去激活USIMME接口并用同样的电压类别再次激活USIM。在拒绝USIM前终端应至少执行此程序三次。51552一致性要求1为了识别USIM所支持的电压类别,终端应分析ATR的内容。2如果终端不能分析ATR,终端应去激活USIMME接口并用同样的电压类别来重新激活USIMME接口。在拒绝USIM前应执行该程序至少三次,在该操作期间不应发送任何进一步的命令。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62节。51553测试目的1验证终端去激活USIMME接口,并使用同样的供电电压来重复激活过程。2验证在终端无法分析ATR的情况下,在拒绝USIM前终端应至少执行该程序3次。5155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USIM模拟器。所有的基本文件应编码为缺省值。终端应被开机。测试步骤USIM模拟器应发送一个如下的有效ATR。字符值描述TS3B指示正向约定T087只有TD1出现7字节的历史字节TD18F只有TD2出现在TD1中T15被禁止TD21F只有TA3出现后跟全局接口参数TA346支持时钟停止模式(低电状态)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USIMT180T231卡的数据服务T3A0支持通过AID进行SELECTEFDIR出现T473卡的能力T5BE支持SFIT621数据编码字节T700无扩展的LC和LE不支持逻辑信道TCKAC检验字节51555预期结果在接收到无效的ATR后,终端应立即去激活USIMME接口并用同样的电压类别再次激活USIM。在拒绝USIM前终端应至少执行该程序3次。5156终端没有接收到ATR时的反应11BZFXWFF66FFYD/T17631200851561定义和适用范围终端应首先用可获得的最低的电压类别来激活USIM。如果没有收到ATR,USIMME接口应被去激活并且终端应用下一相邻的更高级的电压类别来激活USIM。注18V技术的终端应首先用18V来激活USIM。如果没有收到ATR,USIMME接口应被去激活然后终端用3V再去激活USIM。51562一致性要求如果终端没有接收到ATR,终端应去激活USIMME接口,并用下一相邻的更高级的电压类别来激活USIMME接口。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62节。51563测试目的验证终端在无法收到ATR的情况下,首先去激活USIMME接口,然后用下一相邻的更高级的电压类别来重复激活过程。5156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USIM模拟器。所有的基本文件应编码为缺省值。终端应被开机。测试步骤USIM模拟器不发送ATR。51565预期结果如果终端没有接收到ATR,在去激活USIMME接口前终端应至少等待40000个时钟周期。之后终端应用下一相邻的更高级的电压类别来再次执行激活程序。52终端每一触点的电气性能测试521标准测试条件如果没有另外声明,测试过程中USIM模拟器应向所有触点施加表1至3所给出的电气条件。表15VUSIMME接口上的标准测试条件触点低电平高电平最大容性负载C1(VCC)I10MAC2(RST)I200AI20A30PFC3(CLK)I200AI20A30PFC5(GND)C7(I/O)30PF终端输入I1MAI20A终端输出I1MAI20A表23VUSIMME接口上的标准测试条件触点低电平高电平最大容性负载C1(VCC)I75MAC2(RST)I200AI20A30PFC3(CLK)I20AI20A30PFC5(GND)C7(I/O)30PF终端输入I1MAI20A终端输出I1MAI20A表318VUSIMME接口上的标准测试条件12BZFXWFF66FFYD/T176312008触点低电平高电平最大容性负载C1(VCC)I5MAC2(RST)I200AI20A30PFC3(CLK)I20AI20A30PFC5(GND)C7(I/O)30PF终端输入I1MAI20A终端输出I1MAI20A注1从USIM激活开始到USIM去激活结束,在其间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测量触点的电压。注2所有的测量都以C5(GND)作为参考点。注3流入USIM的电流被认为是正电流。522触点C1(VCC)的电气性能测试5221测试15221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用户设备被激活后,为保证正确的操作和不对USIM造成损坏,USIMME接口上C1触点的供电电压应保持在指定的范围内。该测试适用于A支持A类和B类操作条件的3V技术的终端。B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的终端。52212一致性要求A1当终端处于5V操作模式,对于ICC最大到10MA,USIMME接口中触点C1的电压应为5V10。A2当终端处于3V操作模式,对于ICC最大到75MA,USIMME接口中触点C1的电压应为3V10。B1当终端处于3V操作模式,对于ICC最大到75MA,USIMME接口中触点C1的电压应为3V10。B2当终端处于18V操作模式,对于ICC最大到5MA,USIMME接口中触点C1的电压应为18V10。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51节、52节、53节。52213测试目的验证终端能够保持USIMME接口上触点C1的电压在52212节规定的范围内。5221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USIM模拟器。UE应被激活。USIMME接口的其余触点应满足标准测试条件(参见521节)。测试步骤测量USIMME接口中触点C1(VCC)上的电压。52215预期结果终端应保持USIMME接口中触点C1的电压在52212节规定的范围内。5222测试252221定义和适用范围当用户终端被激活,USIMME接口上的供电电压应能够中和一致性要求中给出的USIM电流消耗中的尖峰,以保证供电电压保持在指定的范围内。该测试适用于A支持A类和B类操作条件的3V技术的终端。B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的终端。52222一致性要求13BZFXWFF66FFYD/T176312008A1当终端处于5V操作模式,对于电流消耗中尖峰电流的最大电荷为40NAS,持续时间不超过400NS,幅度最大为200M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1的电压应为5V10。A2当终端处于3V操作模式,对于电流消耗中尖峰电流的最大电荷为12NAS,持续时间不超过400NS,幅度最大为60M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的触点C1的电压应为3V10。B1当终端处于3V操作模式,对于电流消耗中尖峰电流的最大电荷为12NAS,持续时间不超过400NS,幅度最大为60M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的触点C1的电压应为3V10。B2当终端处于18V操作模式,对于电流消耗中尖峰电流的最大电荷为12NAS,持续时间不超过400NS,幅度最大为60M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的触点C1的电压应为18V10。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51节、52节、53节。52223测试目的验证在一致性要求中所给定的条件下,终端能够保持USIMME接口上触点C1的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5222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USIM模拟器。UE应被激活。USIMME接口的其余触点应满足标准测试条件(参见521)。测试步骤为了测量一致性要求中的A1),应监控USIMME接口中触点C1上的电压,并且应对触点C1施加以下尖峰电流。1连续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20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100NS;Z间歇100NS;2连续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20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400NS;Z间歇400NS;3连续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15MA;Z电流偏移5MA(也即最大电流幅度5MA15MA20MA);Z持续时间150NS;Z间歇300NS;4随机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200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200NS;Z间歇在01MS和500MS间随机变化;5随机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100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400NS;Z间歇在01MS和500MS间随机变化;14BZFXWFF66FFYD/T1763120086随机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195MA;Z电流偏移5MA(也即最大电流幅度5MA195MA200MA);Z持续时间200NS;Z间歇在01MS和500MS间随机变化;为了测量一致性要求中的A2)、B1和B2,应监控USIMME接口中触点C1上的电压,并且应对触点C1施加以下尖峰电流。1连续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12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100NS;Z间歇100NS;2连续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12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400NS;Z间歇400NS;3连续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9MA;Z电流偏移3MA(也即最大电流幅度3MA9MA12MA);Z持续时间150NS;Z间歇300NS;4随机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60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200NS;Z间歇在01MS和500MS间随机变化;5随机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30MA;Z电流偏移0MA;Z持续时间400NS;Z间歇在01MS和500MS间随机变化;6随机尖峰电流Z电流幅度为57MA;Z电流偏移3MA(也即最大电流幅度3MA57MA60MA);Z持续时间200NS;Z间歇在01MS和500MS间随机变化;注规定的尖峰电流的持续时间应在尖峰电流幅度的50处测量。52225预期结果终端应保持USIMME接口中触点C1的电压在52222节规定的范围内。523触点C2(RST)的电气性能测试523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用户设备被激活后,为保证正确的操作和不对USIM造成损坏,USIMME接口上C2触点的供电电压应保持在指定的范围内。15BZFXWFF66FFYD/T176312008该测试适用于A支持A类和B类操作条件的3V技术的终端。B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18V技术的终端。5232一致性要求A1当终端处于5V操作模式,对于低状态下电流为20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03V和06V之间;对于高状态下电流为2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VCC07V和VCC03V之间。A2当终端处于3V操作模式,对于低状态下电流为20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03V和02VCC之间;对于高状态下电流为2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08VCC和VCC03V之间。B1当终端处于3V操作模式,对于低状态下电流为20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03V和02VCC之间;对于高状态下电流为2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08VCC和VCC03V之间。B2当终端处于18V操作模式,对于低状态下电流为20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03V和02VCC之间;对于高状态下电流为20A的情况,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应在08VCC和VCC03V之间。参考“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中第51节、52节、53节。5233测试目的验证终端能够保持USIMME接口上的触点C2的电压在5232节规定的范围内。5234测试方法初始条件终端应被连接到一个USIM模拟器。UE应被激活。USIMME接口的其余触点应满足标准测试条件(参见521节)。测试步骤测量USIMME接口中触点C2(RST)上的电压。5235预期结果终端应保持USIMME接口中触点C2的电压在5232节规定的范围内。524触点C3(CLK)的电气性能测试5241定义和适用范围在用户设备被激活后,为保证正确的操作和不对USIM造成损坏,USIMME接口中触点C3上的电压、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时钟信号占空比和频率都应保持在指定的范围内。该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江西三上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惠州市惠城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佛山市禅城区三上数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宜宾县数学三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桓台县数学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主管护师必看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常见错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热题试题及答案
- 新技术应用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研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MOOC 大学英语听说译-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水电工程岩爆风险评估技术规范》(NB-T 10143-2019)
- D502-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
- 牛排西式餐厅管理餐饮培训资料 豪客来 服务组排班表P1
- 一文看懂友宝在线招股书
- 钢质单元门产品合格证
-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 芳构化装置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写作模板
- 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设计规范
- 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