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精品]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1.gif)
![[硕士论文精品]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2.gif)
![[硕士论文精品]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3.gif)
![[硕士论文精品]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4.gif)
![[硕士论文精品]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cf31e24f-2d57-40f1-8735-68bece8a23555.gif)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已成为了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创新劳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劳动形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学者都对创新劳动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其创新劳动的价值构成、度量与分配部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劳动刀和“价值“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创新劳动进行了两种性质的分类,提出了创新劳动价值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创新劳动价值构成公式;并通过对两种典型价值度量方式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影响创新劳动价值度量的五个重要方面以及创新劳动价值度量公式;分析创新劳动价值实现的特点和方式;提出了创新劳动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全文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分为四个部分导论介绍了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对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一章创新劳动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被证实失败的创新劳动、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未被证实的的创新劳动、基本证实且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创新劳动三种,从创新内容上可以划分为知识创新劳动、技术创新劳动、制度创新劳动三种。创新劳动价值构成主要包括创新劳动的首创和唯一性包括较长劳动时间的特点、创新劳动者的额外教育成本、创新劳动劳动资料的价值量以及创新劳动者的高劳动强度四个主要方面。第二章创新劳动价值度量的五个结论创新劳动创造的价值实体是商品中凝结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创新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具有唯一性,没有其它可供比较的具体劳动,这种情况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它们的个别劳动时间;创新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在度量价值时应该乘以创新劳动者的智力成本系数;创新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在度量价值时必需乘以此种劳动的劳动强度系数在度量创新劳动价值时还必需加上创新劳动的高价值生产资料转移的那一部分价值。第三章创新劳动价值实现的基本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从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来说,创新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剩余价值量往往大于其所能实现的价值量,剩余价值量随着科学技术活动的职业化和创新劳动的普遍化,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难以截然分开,以至于浑然一体;创新劳动所创造价值的实现方式大部分是通过市场竞争完成的,究竟能够实现多少价值不仅和创新劳动成果本身所包含的价值量的多少有关,而且还和企业家在推广中所付出的成本、劳动尤其是创新劳动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创新劳动价值的实现在常规劳动的薪酬基础上应该增加的几种薪酬激励方式短期薪酬激励、股票期权和股份奖励。第四章按“创“分配。按“创“分配体现了对创新劳动价值的尊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创“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创新劳动,二是按“创”分配的主体的创新劳动者。创新劳动的分配方式包括知识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技术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和管理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三个方面。正如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样,创新劳动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对创新劳动的研究同样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关键词】创新劳动价值构成价值度量价值实现2ABSTRACTTHEORETICALINNOVATI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SYSTEMINNOVATIONINTHECONTEMPORARYWORLDECONOMYANDSOCIALDEVELOPMENTHASBECOMEASIGNIFICANTFEATURE,INNOVATIVELABORHASBECOMETHEDOMINANTFORMOFLABORINTHISBACKDROP,MANYSCHOLARSWORKINGONINNOVATIONTHEORYPUTFORWARDHISVIEWSINTHEIRSTUDYBASEDONCOMPONENT,MEASUREMENTANDDISTRIBUTIONOFTHEVALUEOFITSINNOVATIVELABORCONDUCTEDINDEPTHSTUDYBASEDONTHEANALYSISOFMARXISMONTHEBASICTHEORYOFLABORVALUEMETHODSWEEMPLOYEDINCLUDEQUALITATIVEANALYSISVI“USQUANTITATIVEANALYSIS,ANDTHEORETICALANALYSISVERSUSEMPIRICALANALYSIS,THISPAPER,BASINGONTHE”INNOVATION,”LABOR”AND”VALUE”TOTHEHISTORICALSTUDY,DIVIDESTHEWORKOFINNOVATIONINTOTWOTYPESOFTHENATURE,PROPOSESTHEFOURMAINCOMPONENTSOFINNOVATIVELABORVALUEASWELLASAFORMULAOFTHECONSTITUTIONOFINNOVATIVEVALUEOFLABOR,ANDTHROUGHTWOTYPICALKINDSOFTHEANALYSISOFSTRENGTHSANDWEAKNESSESOFTHEMETHODSTOMEASURETHEVALUE,PUTFORWARDFIVEKEYAREASOFAFFECTINGTHEMEASUREMENTTOTHEVALUEOFINNOVATIONLABORASWELLASTHEFORMULAFOR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ANDANALYZETHECHARACTERISTICSANDMETHODSOFREALIZATIONOFINNOVATIVELABORVALUE,ANDPUTFORWARDTHEPRINCIPLESANDTHEMETHODSOFTHEALLOCMIONOFTHEINNOVATIVEWORKDISTRIBUTIONBESIDESTHEINTRODUCTIONANDTHECONCLUSION,THEWHOLETHESISISDIVIDEDINTOFOURCHAPTERSINTHEINTRODUCTIONPART,ITDESCRIBESTHEHISTORICALBACKGROUNDOFTHEISSUESTHENTHESIGNIFICANCEANDSTATUSQUOOFTHISRESEARCHALEPRESENTEDTHERESEARCHIDEASASWELLASTHERESEARCHMETHODSAREPOINTEDOUTINTHEEND1,VIEWINGFROMTHECHARACTERISTICASPECTS,INNOVMIVELABORCANBECLASSIFIEDASPROVEDFAILEDINNOVATIVELABOR,NOTYETCONFIRMEDINNOVATIVELABORDUETOTIMEANDSPACECONSTRAINTS,ANDVALIDINNOVATIVELABORWHICHHASBEENADOPTEDINPRODUCTIONPRACTICESSEEINGFROMTHEINNOVATIVECONTENTSIDES,INNOVATIVELABORCANBEDIVIDEDINTOTHEORYINNOVATI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INSTITUTIONALINNOVATIONTHEMAJORVALUEOFINNOVATIVELABORAREINITIATIVEANDUNIQUENESSINCLUDINGTHECHARACTERISTICSOFALONGERWORKINGTIME,THEADDITIONALCOSTOFEDUCATIONOFWORKERS,VALUEOFIMPLEMENTSOFLABOR,VALUEOFHIGHLABORINTENSITYOFWORKERS2,THEREALEFIVEIMPORTANTCONCLUSIONSINTHEMEASUREMENTOF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THEVALUEENTITYWHICHINNOVATIVELABORCREATESISTHECONDENSATIONOFHUMANUNDIFFERENTIATEDABSTRACTLABORINCOMMODITIES;INNOVATIVEWORKASACONCRETE3LABORHASAUNIQUENATURE,ANDTHEREISNOOTHERCOMPARABLECONCRETELABOR,INWHICHCASETHE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ISTHEIRINDIVIDUALWORKINGHOURS;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INDIVIDUALLABORTIMEOFINNOVATIVELABORINTHEMEASUREMENTSHOULDBEMULTIPLIEDBYTHEINTELLECTUALCOSTCOEFFICIENTOFINNOVATIONWORKERS;SOCIALLYNECESSARYLABORTIMEINDIVIDUALLABORTIMEOFINNOVATIVELABORINTHEMEASUREMENTSHOULDBEMULTIPLIEDBYTHELABORINTENSITYCOEFFICIENTOFTHISKINDOFINNOVATIVELABOR;TOMEASURE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MUSTADDTHATPARTOFVALUETRANSFERREDFROMTHEHIGHVALUEMEANSOFPRODUCTIONOFINNOVATIVEWORK3,THEBASICFEATURESOF也EREALIZATIONOF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INCLUDETHREEASPECTSGENERALLY,THETOTALAMOUNTOFVALUEANDSURPLUSVALUECREATEDBYINNOVATIVELABORAREORENGREATERTHANTHATOFVALUEANDSURPLUSVALUECALLBEACHIEVED;WIMSCIENCEANDTECHNOLOGYACTIVITIESPROFESSIONALISMANDTHEUNIVERSALIZATIONOFINNOVATIVELABOR,THEBOUNDARIESBETWEENTHEVALUECREATIONOFINNOVATIVELABORANDTHEVALUEREALIZATIONOFINNOVATIVELABORINCREASINGLYBLURREDANDISHARDTOTOTALLYSEPARATE,THEREFORETHEYBECOMEANINTEGRALWHOLE;THEMAJORITYOFTHEWAYSTOACHIEVE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ISCOMPLETEDBYMARKETCOMPETITION,ANDHOWMUCHVALUECANBEGAINEDONEARTHISNOTONLYRELATEDTOTHEAMOUNTOFVALUEINCLUDEDINTHEINNOVATIVELABORACHIEVEMENTITSELF,BUTALSOTOCOSTS,LABOROFTHEPROMOTION,ESPECIALLYTHEAMOUNTOFIRMOVATIVELABORDIRECTLY乃EREALIZATIONOF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SHOULDADDSOMEOTHERSALARYINCENTIVEPATTERNSBASEDONTHESALARYFORTHEGENERALWORKSHORTTERMINCENTIVECOMPENSATION,STOCKOPTIONSANDSHAREAWARDS4,DISTRIBUTIONACCORDINGTOONESINNOVATIONT1LISRESPECTSTWOVALUEOFINNOVATION,WHICHARETHEINNOVATIVELABORITSELFWHICHISTHEMAJORNORMSOFDISTRIBUTION,ANDTHEWORKERSINWHICHDISTRIBUTIONOF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CANBEDIVIDEDINTOKNOWLEDGEDISTRIBUTIONOF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TECHNOLOGICALDISTRIBUTIONOFTHEVALUEOFINNOVATIVELABOR;MANAGEMENTDISTRIBUTIONOFTHEVALUEOFIRMOVATIVELABORJUSTASHUMANDEVELOPMENTANDSOCIALDEVELOPMENTISAGRADUALPROCESS,THEDEVELOPMENTOFINNOVATIVELABORISAGRADUALPROCESSANDOURRESEARCHONINNOVATIVELABORISALSOANEVERENDINGPROCESSKEYWORDSINNOVATIVELABORVALHEREALIZATIONVALUECONSTITUTEVALUEMETRICS4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入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西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躲辫期妲舻T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江西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躲辎新繇必期肄彤1导论1导论11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正在全球继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调整和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速快速下滑,能源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失业率普遍上升。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中科院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创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而我国作为经济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也正承受着国际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所以更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便尽快摆脱国际经济危机的困扰,持续健康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胡锦涛总书记在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一文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并进一步指出“要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胡总书记的报告表明如今的世界和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创新求生存与发展的时代。要实现创新,就必须研究创新劳动,研究创新劳动的价值构成。创新劳动价值构成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研究中,提出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而对创新劳动的价值构成涉及不多。深入研究创新劳动的价值构成,不仅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12创新劳动价值研究状况121马克思早期关于创新劳动价值方面的思想虽然马克思在他著作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到创新劳动价值的概念,但在他的许多思想中能体现出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圆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是用劳动的“异化“来说明价值的,也是马克思第一次对价值问题进行的论证。这里所说的“异化“是劳动价值在哲学中的表现1844年秋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中,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进行批判,生产某个物品所必需花费的劳动时间,属于这个物品的生产费用;如果撇开竞争,某个物品的生产费用也就是它值多少。这就是说,在撇开竞争的前提下,商品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但是,只有“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某物品是否应当生产的问题即物品的价值问题的解决,本质上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说,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已经接近劳动价值论的一些主要观点。这里提到的了价值的来源问题。但是,劳动价值论的最终完成是在资本论中实现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自己过去著作中关于价值的论述连贯起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历史材料,从而使其成为一套完整、严密的、科学的价值理论。它的基本内容、逻辑顺序和对以往的论述作了进一步阐述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科学地分析了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把交换价值和价值明确地划分开来,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二,科学地论证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从而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伟大变革。第三,科学地分析了商品的价值形式及其发展过程和结果,从而建立了科学的货币理论。第四,科学地分析了商品价值量的决定问题。第五,科学地解决了导致李嘉图学派解体的两个难题,即如何用价值规律说明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如何解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122创新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现状最早在文章中使用“创新劳动“概念的是周光召,他在1995年3月1日的经济日报上撰文创新需要自信中就提到“当代社会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因为创新劳动与跟踪劳动的艰辛不同,价值不同。“庞元正2001年11月30日在理论动态发表了文章创新劳动与创新劳动价值论,对创新劳动和常规劳动进行了精确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创新劳动价值论”的设想。他认为,从劳动的质的规定性上可以把经济学上的劳动概念区分为创新劳动和常规劳动。创新劳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脑力劳动或复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L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I965年,第6I页21导论劳动,是相对于常规劳动而言的。常规劳动就是指在已有的技术、产品、市场、供货渠道和生产组织形式的范围内进行的劳动,而创新劳动是指能够做出创新的劳动,也就是能够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产品、技术、市场和组织形式的所进行的劳动。2002年3月1日,刘诗白在求是上发表文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其中对科技创新劳动的特点、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以及科技创新者的收入构成进行了分析。这篇论文最大的贡献就是分析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创造了高知识含量的使用价值;二是创造高价值,主要由科技劳动生产力再生产和使用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篇文章结合结合时代特点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研究创新劳动价值有重要意义。董振华在他中央党校的博士毕业论文创新劳动论一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中首次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创新劳动价值论。他对创新劳动基础理论部分、创新劳动与价值论部分、创新劳动与分配论及创新劳动与历史观部分都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虽然如此,但董振华的创新劳动论对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的论述还不够详细,对创新劳动价值度量、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缺少可操作性。所以,在他们研究的基础,需要加强对创新劳动价值构成、价值度量、价值实现与分配的进一步研究。123创新与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状况创新INOVATION的本意就是“创”,原意是创造或始做,也必然是新的,在各个领域表达的含义不同,在自然界表达为“创生”EMERGENCE,在人类中表现为“创造”CREATION,在科学中表现为“发现“DISCOVER,在技术中表现为“发明”INVENTION,在社会或企业中表现为“改革”REFORM,还有“革命“REVOLUTION,革命的概念中包含着革除、抛弃、对立和对抗的含义,不破不立,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而创新则主要体现为一种和谐、综合、组合、协调而发展的精神,也反映着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谈到创新理论,不可回避的一个重量级人物就是创新理论的始祖熊彼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理论上提出并系统阐述的创新理论,他在1912年出版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明确地将经济发展与创新视为同一物,认为经济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他认为创新有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验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并不必然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它也可以指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方式;3开辟一上新的市场,刘诗自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求是2002年第5期,第42页3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未曾进入的市场;4掠取或者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一种工业上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回根据熊彼特的理论,可以发现他提出的创新范围很广,1和2是技术创新,3和4是管理创新,5是制度创新,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熊彼特并没有明确使用这几个概念而已。后来熊彼特又把“创新”理解为资本主义的实质,并进一步把“创新“解释为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熊彼特指出,科技或管理创新经过一定时期的研发会转向经济过程中,一旦某种创新进入市场,就会形成一股不断扩展其应用创新浪潮。但当创新越来越普遍化。这个高潮会逐渐低落,社会又会形成再次创新浪潮,如图11所示。创新会带来超额利润。人们的生产过程可以产生大量产品。但却不一定产生相应的财富或利润,利润事实上更多地集中于创新过程的早期,也更多地为一个自主创新的国家或企业投资者所获得。如今天,发达国家的生产处于创新浪潮的高峰期,投入少利润大,而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生产则处于创新浪潮的低谷期,投入大利润小,所以创新也就是发展国家进入现代化的原因。主要创新率主昂设TLL撮车性技术创新生黟设计2衰退期竞争期R觚,、血跨越式发腿I、唆叁一跃豸,、突、一弋擘,_,3王苎够厮L藏动阶段糟抉阶段特性阶段一一辟哼闻|一宪瞢一7模型一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图11熊彼特的完善A_I7模型和创新经济规律资料来源熊彼特,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7374页41导论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创新这一思想,但在他的思想中体现了大量创新的思想。他在实践论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的道路。1964年11月,他在一个“关于总结经验的指示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是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所说的“四个有所“实质上就是有所创新。邓小平有五次直接提到过“创新。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2月15日,在视察宝钢的题词中,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虽然邓小平直接谈论创新理论的论述并不多,但他的创新思想散见于邓小平关于其它问题的论述中。江泽民同志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谈论创新问题最多也最系统。他提出了完整的创新思想体系。世纪之交,他高瞻远瞩,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著名论断,并且阐述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增强全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下面分析一下价值理论的研究历史。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价值理论。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的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威廉配第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第一个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首先,配第在赋税论一书中,把价格区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前者实际上是指商品的价值,后者则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其次,配第根据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得出了价值的大小以劳动生产率为转移的结论。最后,配第不仅认识到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而且意识到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量来决定的。亚当斯密是英国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当时的一切经济学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质。亚当斯密提出价值由耗费的劳动决定。斯密转摘自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5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也就是说,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这是他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的一面。应当指出,亚当斯密虽然继承和发展了从威廉配第以来关于价值由劳动耗费决定的原理,但是他和其它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一样,仍然具有不科学的一面。首先,他们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任何地方也没有明确地和十分有意识地把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同体现为产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区分开。”其次,他们不了解价值体现了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把价值看成是一种自然属性,是一种永恒的东西,从而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价值量方面,而忽视了对价值形式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缺点之一,就是它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而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正是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的代表人物,象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把价值形式看成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最后,斯密在解释价值由耗费劳动决定时,他所说的劳动耗费,有的地方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时,就必然牺牲等量的安乐、自由与幸福。”这样,他就从劳动者的主观愿望引出交换价值,从而为后来庸俗经济学的主观价值论开了方便之门。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部著作中,比较前后一贯地应用了抽象法,他以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个原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并以这个原理为基础,来考察其他经济范畴同这个原理相适应或矛盾的情况,马克思在评价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时写道“他向科学大喝一声站住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对这个制度的内在有机联系和生活过程的理解的基础、出发点,是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李嘉图从这一点出发,迫使科学抛弃原来的陈规旧套,要科学讲清楚它所阐明和提出的其余范畴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同这个基础、这个出发点适合或矛盾到什么程度;李嘉图在科学上的巨大历史意义也就在这里“。马克思在指出李嘉图的研究方法的科学的合理性和巨大的历史价值之后,接着指出了它在科学上的缺陷,这主要是他只着重研究各种经济范畴的量的规定性,而忽视研究它们的质的规定性及其体现的生产关系,从而把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逐步上升复杂范畴,从而跳过了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这是他的形而上学方法的主要表现,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6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7页5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8页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1页61导论也是决定他的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他自己不能解决的矛盾的原因。在马、思著作中,最早使用“价值”这一概念,是马克思1842年5月所发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文。马克思写道“价值是财产的市民存在的形式,是使财产第一次获得社会意义和互相转让能力的逻辑术语。”1843年秋,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第一次谈到货币的价值问题,他说“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是一种独立的东西。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的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O13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的意义董振华在他中央党校的博士毕业论文创新劳动论一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中首次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创新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有可能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引领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指导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而创新则是我们当今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如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从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创新劳动也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态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特殊劳动形态的创新发生全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知识创新速度和知识积累速度日益提高。其次,技术创新的周期大大缩短。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8世纪,科技发展转化为应用技术,再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大约需要100年19世纪这一过程只需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20一30年;在当代这一过程一般只需要25年。最后,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按照现在的说法,管理创新就是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实现知识、技术、资本、信息、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新组合。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价值大幅度的增殖提供了可能,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要实现其价值,还要依赖管理创新将其投入生产和推向市场。创新劳动越来越重要,而创新劳动价值的构成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价值层面上作一探讨,并对创新劳动价值度量、实现和分配等问题进行一些新的思考。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创新劳动价值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完善我们国家的创新体制建设,也有助于保障创新劳动成果的权益,从而提高全民创新热情,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新的动力支持。B克思思格斯全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I956年,第141页S克思思格斯全集第L卷,人民出版杜,1956年,第448页7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14研究框架及方法141研究框架本文是以研究创新劳动价值构成为核心,在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创新劳动价值度量、价值实现和分配进行分析。主要思路和结论有1、创新劳动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被证实失败的创新劳动、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未被证实的的创新劳动、基本证实且应用生产实践的创新劳动三种,从创新内容上可以划分为知识创新劳动、技术创新劳动、制度创新劳动三种。创新劳动价值构成主要包括创新劳动的首创和唯一性包括较长劳动时间的特点、创新劳动者的额外教育成本、创新劳动劳动资料的价值量、创新劳动者的高劳动强度四个主要方面。2、创新劳动价值度量的五个结论创新劳动创造的价值实体是商品中凝结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创新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具有唯一性,没有其它可供比较的具体劳动,这种情况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它们的个别劳动时间;创新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在度量价值时应该乘以创新劳动者的智力成本系数;创新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在度量价值时必需乘以此种劳动的劳动强度系数;在度量创新劳动价值时还必需加上创新劳动的高价值生产资料转移的那一部分价值。3、创新劳动价值实现的基本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从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来说,创新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剩余价值量往往大于其所能实现的价值量,剩余价值量;随着科学技术活动的职业化和创新劳动的普遍化,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难以截然分开,以至于浑然一体;创新劳动所创造价值的实现方式大部分是通过市场竞争完成的,究竟能够实现多少价值不仅和创新劳动成果本身所包含的价值量的多少有关,而且还和企业家在推广中所付出的成本、劳动尤其是创新劳动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创新劳动价值的实现在常规劳动的薪酬基础上应该增加的几种薪酬激励方式短期薪酬激励、股票期权和股份奖励。4、按“创“分配。按“创分配体现了对创新劳动价值的尊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创”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创新劳动,二是按“创“分配的主体的创新劳动者。创新劳动的分配方式包括知识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技术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和管理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三个方面。81导论142研究方法第一,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统一。历史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当然它的应用不仅仅限于研究哲学问题。实事求是也就是历史的方法。对创新等概念的分析主要采取的就是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是相互统一的。对于一些未知的事情我们无法运用历史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尊重历史的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和规律对未知事情进行逻辑推论,这也就是逻辑的方法。第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是研究问题的起点,只有定性成功,研究的方向才能正确。定量研究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只有建立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定性研究才更准确。本人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对创新劳动创造的价值问题上,不能只定性,还要进行定量研究,才能有效的解释和解决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三,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相结合。为了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有时还需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研究一个具体问题时,个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研究一个共性的问题时,就需要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才能获得认识的深化。9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2创新劳动价值构成21创新劳动价值的分类为了更好的研究创新劳动价值构成,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创新劳动的分类。有的学者把创新劳动简单地分为成功的创新劳动和失败的创新劳动,本文认为,应该把创新劳动分为三类,分别是被证实失败的创新劳动、由于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未被证实的创新劳动和基本证实且应用生产实践的创新劳动。这三类创新劳动基本包括了所有类型的创新劳动。211根据创新程度和性质上的划分第一种被证实失败的创新劳动。被证实失败的创新劳动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永动机的创新劳动,虽然发明永动机是创新劳动,但是发明永动机的结果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客观规律,像这样的创新劳动就是典型的被证实失败的创新劳动。而它的价值可能就是提醒后面的发明者不要再进行类似这样的劳动。虽然这种类型的创新劳动实际价值不大,但从国家宏观层面上讲,为了营造创新环境和鼓励创新劳动者的积极性,我们一方面要肯定这类创新劳动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给予此项创新劳动最为基本的创新补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创新劳动者的创新条件保障和创新积极性,保证国家创新活力。第二种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未被证实的创新劳动。这种类型的创新劳动的范围比较广泛,数量也比较多,属于非常常见的创新劳动类型。由于创新劳动的高难度,创新劳动者在进行创新劳动过程中往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走向成功,有的甚至受时空条件限制不能成功,所以就存在大量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未被证实的创新劳动,这些创新劳动也不是完全失败的创新劳动,只是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证实实现而己,一旦达到时空条件许可的阈限后就能实现和成功。例如,人类发明蒸汽机的创新劳动过程,就是一个充分而有力的证明。早在蒸汽机的关键发明人英国瓦特之前的1690年,法国的巴本就在前人的启发下设计了一种试图用以排除矿井积水和推动船只行进的活塞式蒸汽机。由于此机在靠蒸汽将活塞举起后,还须将蒸汽冷却,在汽缸内形成真空,使活塞在大气压下做功,并通过杠杆提起重物。因而造成热能浪费,效能低下,使巴本蒸汽机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巴本的蒸汽机在当时就是受时空限制暂未被证实的创新劳动。到1698年,英国的塞维利为了解决当时英国矿井积水问题,他总结巴本机的教训,制造LO2创新劳动价值构成了一种无活塞式蒸汽机,直接靠蒸汽冷却造成的真空把水从矿井中吸上来,然后再次通往蒸汽将水压到更高处,这就超过了单靠真空吸水能够达到的高度。到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总结了巴本机和塞维利机的教训,并吸取了巴本的汽缸活塞和塞维利制造真空的凝汽器的经验,研制了一种较为实用的专门用以抽水的蒸汽机。尽管纽可门机在用于抽水、供水和农田灌溉中取得了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它只能作往返运动,工作汽缸又兼作准凝器,造成热量的大量浪费,热效率很低,仅为1。以上巴本、塞维利和纽可门的蒸汽机在当时都是受时空限制暂未被证实的创新劳动。从1765年开始,瓦特经过对前人研制蒸汽机的创新劳动及其成果的反复研究、试验、比较,特别是对失败的全面总结,最终发明了双动旋转式蒸汽机,具备了现代蒸汽机的基本形式,并初步实现了标准化,已经可以进入人类的重复劳动过程进行批量化生产了。瓦特的蒸汽机就属于基本证实且应用生产实践的创新劳动了。很显然在所有创新劳动中,这种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未被证实的创新劳动还是为数众多的。在这里又要提出另一个问题,这种创新劳动有着怎样的价值呢我们先把这种受时空条件限制暂未被证实的创新劳动看成创新劳动的一般失败,显然这种失败与第一种被证实失败的创新劳动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一、就创造使用价值的意义来说,失败作为创新劳动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劳动现象,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人类的认识史告诉我们,人们只有经过失败,并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才能认识、掌握和应用客观规律;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人们还不能认识、掌握和应用客观规律。对此,毛泽东同志曾作过精辟的分析“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这是由于事物的客观规律本身是无形、无影、无色、无声、无味的,靠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是直接感觉不到的,必须从偶然性入手,经过抽象思维,对大量反映规律的客观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呀能认识和掌握隐藏在这些现象和偶然性背后的规律性。可见,创新劳动中的失败,在创新劳动者完成对人类尚未有或部分尚未有的新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不仅是有价值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一过程中,失败的价值同成功的价值一样,都体现在创新劳动最终所获得的成果中。第二、就创造价值的意义上,创新劳动中失败的价值又是创新劳动所创造的创新价值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上曾指出“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11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研究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当时,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创新劳动的价值,更没有专门研究创新劳动过程中失败的价值,但是,马克思却在这里以至整个资本论和其他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阐述中,始终明确地把关于价值量的概念规定为“劳动多少“或“劳动时间多长。而且I马克思既没有把创新劳动的价值量从这一概念中排除,也没有把创新劳动过程中失败的时间从形成商品价值总量的劳动时间中抠去。这就是说,创新劳动中失败的时间是形成创新劳动成果价值量的总劳动时间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创新劳动中的失败在创新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是有意义的。这也就是说,在创新成果的价值量中,不仅有创新劳动中成功的劳动贡献部分,而且有创新劳动中失败的劳动贡献部分;创新劳动过程中的失败同创新劳动过程中的成功一样,都是形成创新劳动成果价值量的必要劳动投入,都是创新劳动所创造的人类尚未有或部分尚未有的新使用价值所具有的创新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总之,创新劳动过程中的失败同创新劳动过程中的成功一样,都是有价值的。它们不仅共同创造了创新劳动成果中包含的人类尚未有或部分尚未有的新使用价值,而且共同形成了创新劳动成果中包含的创新价值。很显然,这种创新劳动由于条件原因基本没有投入社会生产实践,所以它的价值具有潜在性,但它的价值毕竟是存在的,由于没有投入社会生产实践,所以不能通过创新收益直接反映出来,这就需要由国家的价值评估体系来完成这项评估任务,某项创新劳动成果的价值被评估出来后,那么就应该给予此项成果的创新劳动者相应的创新收益。第三种基本证实且应用生产实践的创新劳动。我们通俗称这种基本证实且应用生产实践的创新劳动为成功的创新劳动。上述例子中瓦特的双动旋转式蒸汽机就属于这种创新劳动了,很显然这种创新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节研究的创新劳动价值构成主要就是围绕这种基本证实且应用生产实践的创新劳动来分析的。212根据创新内容的划分依据创新内容对创新劳动的价值进行分类,是董振华提出的观点。限于篇幅原因,将不做进一步的研究。创新劳动的种类虽然繁多,但一般可以归纳为三种知识创新劳动、技术创新劳动和制度创新劳动。1、知识创新劳动马克思资本论笫L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董振华创新劳动论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122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知识创新劳动一般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创新劳动和社会科学知识创新劳动。自然科学知识创新劳动可以为人类的发展提花新的自然科学知识,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导致科学革命。知识创新劳动同样还可以导致社会科学的革命,例如历史科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革命性变革,都是知识创新劳动者创新劳动的结果。2、技术创新劳动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有所不同,技术创新劳动,是以实现特定经济目的和技术的高效应用为目标,优化组合既有技术,并发展出新的技术,打破旧有技术经济的均衡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的突破,而付出的劳动。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3、制度创新劳动制度创新劳动是为了实现新制度的创造和已有制度的优化所进行的劳动。制度创新劳动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根本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局部性调整;二是进行具体制度的创新和变革,这就是体制改革;三是对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这就是制度革命,其突出表现形式就是社会革命。22创新劳动价值构成221创新劳动价值构成的基础理论分析在分析创新劳动价值前,首先来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价值的叙述,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了人类劳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健身教练专业资格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师考试模拟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精密温控节能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脚踏自行车及其零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智能计量终端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电容器用钽粉合作协议书
- 抛物线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建筑材料及制品专用生产机械合作协议书
- 抗菌药物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市级科技馆招聘笔试重点
- 2025年度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房买卖协议
- 2025西电考试题及答案
- 南昌市小学二年级 2025-2026 学年数学秋季开学摸底测试卷(人教版)含解读答案
- 2025年先兆流产的护理查房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 (高清版)DB11∕T 2440-2025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
- 战场急救知识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高压燃气管道带压不停输封堵改管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