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精品]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1.gif)
![[硕士论文精品]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2.gif)
![[硕士论文精品]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3.gif)
![[硕士论文精品]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4.gif)
![[硕士论文精品]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6fa5b5b0-0ce2-4e9c-97df-5be014ae21045.gif)
文档简介
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ISANIMPONANT6ELDOFPOSITIVEACCOUNTINGRESEARCHRISINGIN也EMIDOR1ATE一1980SNISGENERALLYACHOWLE姑EDTHATEANLINGSMAILAGEMENTISAKINDOFDISCLOSUREMANAGEMENT谢THPLPOSEOFACQU砸NGSOMEPRJVATEGAINT11ROUGHINTERVCNING也EFMALLCIALREPONSCOURSEPUIPOSEFL小YDEEPRESEARCHINTOLEISSUESOFEAMINGSMAJLAGEMENTCOULDNOTONLYCONTRIBUTETOMEDEVELOPMEMOFACCOUNTING血EORIES,BUTALSOEXERT伊EATIN丑UENCEONNLEESTABLISLLINENTOFACCOUNTINGPRINCIPLES,THEREFONOFACCOULLTH垲PRACTICE趾DMEACCOULLTINGBEHAVIORSOFENTE叩RISESWIMT11ECONTINUOUSDEVELOPMEMOFSECURITYMARKETINCHINAAILDTHEIMPROVEMENTOFE历CIENCY,ANDMORETRALLSPARENCYOFBUSINESSFINANCIALRCPORTANDTHEENHANCEMENTOFUTILIZATIONRATIOINRECENTYEARS,THEINFONNATIONOFACCOUNTINGEARNINGSHASBECOMEANIMPORTANTFACTORI11FLUENCINGTHESTOCKPRICEMEALLWHILE,MOREA11DMOREPOLICIES,REGULATIONSAILDCONTRACTSHAVETAKENTHEACCO训NGEAMINGSASTLLECRITERIONOFASSESSMENT,WLLICHBASEILLLANCEDTHEIMPONANCE0FACCOUNTINGEAMINGSFUR七HELUNDERT11ISCIRCLLINSTANCE,THEMANAG州A】PERSONNELHASBEGALLTOCA玎YOM恤EACTIONOFEAHLINGSMA工LAGEMENTBYTALINGADVANTAGEOFTHEIR砸VILEGEOFGRASPING血ETRUEINFORMATIONONEAMIILGSTHISHASBECOMET11EFOCUSOFA_TTE埘ONOFINVESTORS,CREDITORS,SECURITIESSUPERVISIONDEPANMENT,THEINSTITUTIONINCHARGEOFESTABLISLLINGACCOUNTINGPRINCIPLESANDTAXAUMORI哆INTHEDEVELOPMEMOFSECURITIESMARKETINCHINABEGINNINGWITHTHESTATUSQUOOFLISTEDCOMPANIESOFOURCOUNTRY,出ISTHESISDISCUSSEST上LEFOLLOWINGTHREEPOINTSFIRSTLY,SUMMARIZET王1ERESEARCHESONEAMINGSMANAGEMENTINFOREIGNCOUN血ESAILDCONCLUDETHEBASICTHEORIESONEARNINGSMANAGEMENTWIMMECOMBINATIONOFRESE呲HESOFE眦INGSMAILAGEMEMINOURCOUMRYJUSTINORDERTOPROMOTETHERESEARCHATLDDEVELOPMENTOFT11EORIESONEAMINGSMANAGEMENT主NCHINASECONDIY,ANAIYZETHES扭TUSQUOOFEA商NGSMANAGEMEMOF1ISTEDCOMPANIESOFOURCOUNTRY,ESPECIALLYTHEDRIVERSOFE锄MGSMANAGEMENT,姐DIDENTI毋AUKINDSOFTECHNIQUESOFEARNINGSMANAGEMENT,PRESENTINGTLLETNJTLLOFEA玎LINGMANAGEMENTTHIRDLY,ANALYZETHEECONOMICCONSEQUENCESAILDINFLUENCESOFE删NGSMANAGEMEM,SUMMINGUPTHECOUNTEMEASURESTOCORRECTTHEEAMINGSMALLAGEMENTOFIISTEDCOMPANIESTHETHESISLIMITS“SSCOPET0THEISSUEOFCTLINALISTCDCOMPANYOF3EARNINGSMANAGEMENTANDMAINLYADOPTSNORMALRESEARCHMETHOD,USINGPOSITIVERESEARCHCONCLUSIONSTOSUPPORTITSSTANDPOINTSASPOSSIBLEINTHEMEANWHILETHISPAPERISDIVIDEDINTOFOURPARTSPARTONEISINTRODUCTION,INTHISPART,WEPUTFORWARDTHEPROBLEMSTOBEDISCUSSED,RESEARCHMOTIVE,RESEARCHAPPROACHESADOPTED,TRAINOFTHOUGHTANDRESEARCHMEANINGPARTTWOAIMEDATBASICTHEORIESANDMEASUREMENTSOFEARNINGSMANAGEMENTTHISPARTFIRSTGIVESADEFINITIONONEARNINGSMANAGEMENTTHENSETSFORTHTHETHREEMOTIVESOFEARNINGSMANAGEMENTANDINTHEENDBRINGSFORWARDSEVERALLATESTMEASUREMENTSOFEARNINGSMANAGEMENTPARTTHREEFOCUSESONREALISTICANALYSISOFEARNINGSMANAGEMENTOFLISTEDCOMPANIESINOURCOUNTRYTHISPARTFOCUSESONTHEIMPORTANCEOFACCOUNTINGEARNINGSFORLISTEDCOMPANIESINOURCOUNTRYDISCUSSINDETAILSTHEDRIVERSOFEARNINGSMANAGEMENTOFLISTEDCOMPANIESINOURCOUNTRYFROMTHREEASPECTSANDTHEMAINMEANSOFEARNINGSMANAGEMENTINTHEEND,ANALYZETHEECONOMICCONSEQUENCESANDINFLUENCESOFEARNINGSMANAGEMENTFROMTHEINSTITUTIONALBACKGROUNDPARTFOURSTANDARDIZESCOUNTERMEASURESTOCORRECTTHEEARNINGSMANAGEMENTOFLISTEDCOMPANIESACCORDINGTOTHECONDITIONS,MOTIVESANDMEANSOFEARNINGSMANAGEMENTOFLISTEDCOMPANIESINOURCOUNTRY,THISPARTPUTFORWARDTHEFOLLOWINGCOUNTERMEASURESOPTIMIZETHECORPORATEGOVERNANCE;STRENGTHENTHESUPERVISIONOFCPA;PERFECTACCOUNTINGPRINCIPLESANDACCOUNTINGLAWS;PROMOTETHEMARKETORIENTEDREFORMOFSUPERVISIONANDTRYTOELIMINATETHEPOLICYFACTORSLEADINGTOEARNINGSMANAGEMENT;ENHANCETHEABILITYOFPARTICIPANTSINMARKETTORECOGNIZEEARNINGSMANAGEMENTTHISTHESISISONLYAPRELIMINARYPROBEINTOTHEEARNINGSMANAGEMENTOFLISTEDCOMPANIESINOURCOUNTRYANDTHEREAREYETSOMELIMITATIONSONTHERESEARCHAPPROACHESADOPTEDANDTRAINOFTHOUGHTWHICHNEEDTOBEREVISEDANDCORRECTED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ECURITIESMARKETINCHINAKEYWORDSLISTEDCOMPANYACCOUNTINGEARNINGS4EARNINGSMANAGEMENTMOTIVE独创性声明Y8980F5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西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二舶争N二口本人完全了解江西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签名习戈帔导师签名日期超笙岁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0引言O1问题的提出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严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会计界的声誉和形象,也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事实上,会计信息失真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会计造假,即违反会计标准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会计法规等操纵会计数据,如虚构经济交易、伪造会计凭证等二是盈余管理,即利用会计的灵活性使会计系统产生或提供的信息脱离经济事实,如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管理会计数据。会计造假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一种违法行为,在会计实务中容易判断、辨别,而盈余管理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一种合法行为,在实务中难以识别。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刚允许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作出的会计选择,一般均称为盈余管理行为。显然,对盈余管理研究,可以从更深层理解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和会计行为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验证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和信息含量。因此,盈余管理在会计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对盈余管理在认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误区。为此,本文试图在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作一些探讨,希望对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所益处。02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具体而言,本文试图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描述盈余管理的定义,并探讨其产生的条件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归纳出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2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论述会计盈余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从三个方面重点论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对当前最基本的几种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剖析,并从制度背景进行总结。3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动机和手段,分别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健全和规范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推进监管的市场化改革,减少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0引言03研究方法与思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经验上验证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和所欲回答的问题,对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全面的理解,并考虑了可能的多个因素,而不只是着重于一个因素的考虑。为此,本文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分析,借助演绎法,最终推导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是简单的一个会计问题,更多是管理问题或经济问题。其次,运用实证研究的成果,论证了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有效阶段,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决策中的作用并不显著,大量的非会计信息甚至非公司内生信息影响着股价走势,再加上公众投资者素质偏低,由于委托一代理关系产生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了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然后,运用归纳法,结合典型案例,论证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侧重系统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研究问题的提出一盈余管理理论概述一会计盈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分析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三个主要动因一当前流行的几种盈余管理手段一产生的经济后果及其影响一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04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几年来,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揭示的热点问题,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时,最重视的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的盈余信息,因此,盈余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投资者来说就十分重要。要限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就必须了解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如前所述,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会计行为,更是一种管理行为。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要从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等多角度进行,目前尚没有系统地分析盈余管理产生原因的文献,主要研究范围表现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盈余管理的手段,以及验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对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利用等内容。本文将研究盈余管理存在的内在原因和盈余管理的外部环境,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而目前各地开展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也说明目前我国部分投资者的专业知识缺乏,因此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这部分投资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说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得出这类公司的一些共同特征,有助于一般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制订完善会计准则、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保护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有积极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1盈余管理理论概述11盈余管理的概念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它所形成的盈利是通过会计来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力求反映现实的经济活动。相应地,寻求真实的收益也成为会计界人士孜孜以求的目标。会计收益也称盈余,但由于其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加上在收益计量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判断因素,会计收益作为真实盈余的表现形式,充其量只能围绕真实盈余波动。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SCHIPPER则将盈余管理的定义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上,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然而,希利PAULMHEALY和瓦伦JAMESMWAHLEN在1999年会计了望杂志上对此定义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给出过盈余管理的定义。魏明海2000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后认为,从“信息观”角度来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盈余管理的信息观假定公司经理拥有私人信息。在一套既定的委托代理契约下,公司经理不仅可以就会计程序做出选择,而且还可据此程序做不同的估计。因此,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伪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顾兆峰2000分析了广义和狭义的盈余管理的含义后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威廉姆R斯考特WILLIAMRSCOTT著,陈设文译财务会计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P246”KATHERINESCHIPPERCOMMENTARYONEARNINGSACCOUNTINGHORIZONS198912IP56。PAULMHEALYJAMESMWALEM著TZG、肖华译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会计研究2000,11P54O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0,9P423盈余管理理论概述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姚婕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对自身利益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邹小艽、陈雪洁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公司价值最大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通过分析上述定义,结合现有研究文献,我们可以总结出盈余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和反映。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告盈余,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余。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2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尽管会计人员直接介入了会计行为过程,他们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加工者。但我们知道,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企业管理层手中,会计人员不过是管理层决策的执行人,所以盈余管理的责任承担者是企业管理层。本文所探讨的管理当局具体包括公司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等高管人员,他们才是盈余管理的主体。3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此外,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说明的是,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作文章。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这点是可以充分肯定的,但盈余管理的目的又非常复杂。盈余管理的受益者是谁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上面提到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照顾私人利益较多的情形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股权以及晋升机会等。在许多新闻报道和研究文献中,我们常常看到盈余管理的受害者一般都是股东、低层的雇员,甚至政府。例如丹斯基JDEMSKI的研究表明,代理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传达其拥有的高超管理技能。而实际上这些代理人可能并不具备会计报告盈余中所代表的管理技能。陈亚等人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ARYAA,GLOVER,J,SSUNDER,1998则发现盈余管理限制了委托人解雇代理人的倾向,还可以减少委托人对代理人正常工作的干预。即使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对每一个盈余管理的参与者来说也不是利益均沾的。当然,盈利管理有时也照顾某些股东的利益。盈余管理的利益表现形式也十分复杂。有的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如经理人员分红的增加,有的是间接的利益如职位晋升、股价上升,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也常常表现在这里。有的是立竿见影的,有的则要潜伏很长的时期。正是由于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件坏事,它们还比较喜欢采用盈利操纵EAMINGSMANIPULATION的概念;而机会主义的管理者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会计学术界的许多研究也持这种观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掌握一定私人信息的前提下,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的判断与选择,从而改变企业对外财务报告,以达到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12盈余管理的前提条件121信息不对称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在企业的任何契约包括与盈余有关的契约中,由于各契约关系人的分工、偏好、行动不同以及信息传播、甄别和加工都会存在成本,导致某些或某个参与人捐有私人信息,而其他参与人却不知情,或者参与人拥有的信息多于其他参与人。只要有委托代理关系,就会有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一问题始终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成本。在企业中,就盈余信息而言,企业管理者比股东、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拥有更多的盈余信息;企业股东作为所有者比债权人拥有更多的盈余信息;企业管理者比员工拥有更多的盈余信息等。这为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当然,在契约关系中,如果委托人能够随之改变契约安排,而且信息交流的渠道是畅通的,并不会产生任何成本,那么信息不对称便可消除。但问题是,新契约的安排和私人信息的交流会发生高昂的成本包括激励成本、监督成本、信息传输成本以及委托人因此所受的剩余损失等,这高昂的成本使得不知情者委托人往往得不偿失,显然这是任何理性的经济人都。魏明海、谭劲松、林舒盈利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P1251,盈余管理理论概述不会作出的选择,这种情况通常叫做交流阻滞BLOCKEDCOMMUNICATIONSCHIPPER,1989,交流阻滞的客观存在使得信息的完全交流成为不可能,于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便成为现实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而据此产生的盈余管理行为将不可避免。122会计准则具有可选择性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会计旨在提供特定主体在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对主体持续经营能力影响情况的信息。在市场环境中,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因此一个经济实体持续经营能力实际上就是该实体创造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而期间经营活动对实体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也可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动加以反映。而在市场活动极其简单、不需任何事先投入、不存在商业信用的情况下,经营活动对实体持续经营能力的实际影响与其所引发的现金流动,在时点上近乎一致,因此可以通过记录有关现金流动情况来反映实体的经营活动。这就产生了以现金的收付作为确认交易、事项基础的现金制会计或收付实现制会计,可以说在现金制下是不存在任何会计政策的判断与选择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市场活动日趋复杂、商业信用广泛运用,经营活动对主体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与其所引发的现金流动,在时点上逐渐割裂开来,若再以现金的收付作为会计确认基础,必然难以如实反映实体的经济业绩。实务中逐渐转向采用以经营活动带来的权利、义务对实体影响己“发生”作为交易确认标准的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会计。“应计制会计力求将具有现金后果的交易、事项或环境对实体的财务影响,在这些交易、事项或环境发生的当期进行记录,而不局限于实体收到或付出现金的期间”FASB;SFACNO6,1985。为了反映实体期间经营业绩,而不仅仅只是罗列实体的现金收支情况,应计制会计采用了应计、递延、摊销等会计程序,将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与相应期间配比。应计、递延、摊销等会计程序本身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与选择,实务中虽有公认会计原则等会计规范做出一定的技术性限制,但公认会计原则作为相关利益集团间利益协调的产物,必然不可能对所有会计行为做出确指的、唯一的规定,而必须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这就使会计行为过程不可避免她产生行为入的主观介入。如果以充分、必要条件来划分,应计制会计当属盈余管理的必要条件。现金制下现金收付为会计确认给出了相当客观的确认基础,管理层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盈余管理。应计制下交易、事项对实体的实际影响“发生”与否,O瑞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P226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虽有若干技术参照标准,但最终还是有赖管理层的主观判断与选择,这也就为管理层提供旨在达到某一目的的财务报告创造了极为关键的客观条件。123会计盈余数据具有有用性会计数据包括盈余数据是有用的,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会计数据是企业缔约的重要依据或内生参数,比如,在管理人员的报酬契约中,通常以会计盈余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管理人员业绩、支付其报酬的重要标志;在企业债务契约中,通常会规定一些财务比率,以此作为借款和偿债的要求等二是证券市场对会计数据产生反应,比如会计盈余的高低和非预期变动会引起股价的波动,说明会计盈余信息会对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及其对公司价值的评估产生影响,在股票定价中发挥了作用。显然,“会计数据是有用的”是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会计数据并不有用,那么盈余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任何存在可能。13盈余管理的动机美国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认为,动机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遵循某一特定行动目标路线的原因。西蒙还认为,人的动因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到”,换句话说,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由于所有完备的缔约活动无论有无私人信息都不可能实现,即有限理性条件意味着契约的不完备性。而正是契约的不完备性,才有机会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尽管公认存在盈余管理,但是研究者要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却相当困难。存在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要断定盈余是否被管理,研究者首先必须对不含盈余管理影响的盈余作出估计。这是非常困难的事,通常的做法首先确定管理当局可能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的情形,然而估计非预期应计项目或会计选择的类型是否与这种动机相一致。因此,我们不得不判别管理当局编制财务报告的动机,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可表达为管理当局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而采用各种盈余管理政策的内在原因或内部驱动力,它是维持和引导盈余管理行为的力量源泉,是管理当局的内在愿望。131盈余管理的“契约观”1937年,科斯发表了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创立了现代企业理论。科斯。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P797盈余管理理论概述通过引入“交易费用”的概念解释了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边界。他认为企业之所以产生,原因在于资源配置通过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的交易费用低于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方式的交易费用。市场和企业是两种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两者的选择依赖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高低,而企业内部交易主要通过契约维系,因此,契约成本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代企业理论下,企业被视为一系列不完备契约的有机结合,是人们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备以及由此引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其创立的现代企业理论也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张维迎,1999。会计数据被用来帮助监控公司与其众多利益关系人之闽的契约。明确的和隐含的管理报酬契约被用来作为激励公司管理当局的措施与公司外部利益关系人联结起来。成文的贷款契约用来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来为公司的股东谋取利益的行动。瓦兹和齐默尔曼WATTSANDZIN_LLNERMAN1978的研究指出契约之所以激发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因为报酬委员会和债权人要剔除盈余管理的成本高昂。出于契约原因的盈余管理很可能使会计准则制定者感兴趣的原因有二其一,基于任何原因的盈余管理都会潜在地歪曲财务报表和影响资源配置;其二,财务报告不但被用于向股票投资者传递管理信息,而且向债权人和投资者在董事会中的代表传递管理信息。在诸多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企业的许多契约如管理人员报酬契约、股利分配契约、债务契约等不仅以会计盈余作为签约基础,而且还以会计盈余作为评估契约履行情况的依据。但是,一方面,企业不同契约之间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在同契约里,各契约关系人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再加之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和管理知识等资产的难以计量性,使得那些契约关系人中能够影响和改变会计信息的人主要是企业管理层,会采取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管理会计盈余数据影响利益分配,以使契约的签订或履行朝着于己或于企业有利的方向发展,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如损人利己之类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就是盈余管理的契约理论渊源。1。32盈余管理的“信息观”信息观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财务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逐渐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决策服务而形成的。它认为会计信息是。RL瓦茨、JL齐默尔曼著黄世忠、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大连T东北财经出版社,1999P1798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为投资者等信息用户服务的,会计信息在使用者决策时有用,如投资者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利用财务报告数据,通过评估模型来分析公司股票、债券的内在价值,估计投资的风险程度,预测公司破产的可能性等。信息观是事后概念,即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决策者形成对企业未来的合理预期的相关信息。盈余管理行为动机的信息观认为,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为了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有用的内部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导致代理人总是比委托人拥有相对的信息优势,公司管理人员相对投资者而言总是拥有更多的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及其价值的内部信息。故持信息观者认为,当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公司未经管理前的盈余信息难以准确评价公司价值和经营业绩、容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时,会主动采取盈余管理行为,调整收益主要是应计利润额,以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价值信号,换句话说,管理人员管理盈余的行为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内含,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以信息观来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在信息观下,盈余仅仅是许多作决策和判断的信号中的一个。信息观意味着会计数字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这一统计特性。盈余管理的信息还假定公司经理拥有私人信息。在一套既定的报酬契约下,公司经理不仅可以就会计程序作出选择,而且还可以据此程序作出不同的估计。但在信息观下,人们并不需要作为真实价值的盈余概念,与真实收益基准有关的计量差问题也不复存在。数据的真实价值在经济收益观下至关重要,但在信息观下则不再是重要的属性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是以市场参与者对公开信息的公平运用为前提的。但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地位、市场参与程度各不相同,其把握信息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较之投资者,企业管理层对自身的条件、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未来前景等均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由于未能完全掌握管理层所拥有的信息,投资者有可能做出不利的投资决策,这一类型的信息不对称就是逆向选择。经济学中的旧车市场模型是对逆向选择的最好解释。旧车市场上旧车质量参差不齐,购买者在无法获取可靠信息保证的情况下,通常只愿意支付相当于旧车平均质量水平的价款,这样质量好的旧车将被迫退出市场,由此引发了类似“劣币逐良币”的柠檬市场效应LEMON。这一市场状况又将进一步降低购买者的出价水平,如此恶性循环,旧车市场将不断萎缩直至最终关闭。就证券市场而言,由于无法充分获取企业的有关信息,投资者有可能做出与企业价值不相符的投资决策,非公平交易活动形成的市场价格背离了证券的内在价值,稀缺资源就有可能被配置到低效率的生产领域。更进一步看,当投资者理性地预期到其所处的信息91盈余管理理论概述14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根据应计利润的易操纵程度,可以将利润区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应计利润分离法要解决的便是如何将应崔撼溺黼嚣张鲤鞠莉鹕精缎金誊氆趟二骐鹭塞瓣麓豁鹭鸳型螺迦曲直鱼绉迓幅刷碰匝崾峨巅彭MJ粥温斗罐移稚撕“兢麴甜酱海欷舞韩钉雾稻蔺非定价模式下,IPO公司对这两者的关注和管理力度有所不同。但是,尽管中国公司有IP0盈余管理的动机,这种动机能否转化为真正的盈余管理这一机会主义行为呢以下略作分析。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史很短,还很不成熟,基于声誉等隐性合约安排的市场中介约束机制还处于无效或低效状态,证券监管这一显性合约安排也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这样,市场中介不但不去制约公司进行IP0盈余管理,反而可能有很强的动机去帮助公司进行IPO盈余管理,抬高IPO定价,以获得更多的IP0佣金。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股票市场以来,股票市场上资金很充裕,而投资者又无其他好的投资渠道选择,政府又限制IPO的股票供给,使得很长时间内股票需求要远大于股票供给,加之股票市场的投机成分一直很浓厚,这也强化了市场中介帮助公司进行IPO盈余管理的动机。此外,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基本上都是经过了剥离与捆绑等资产重组,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故其IP0前的财务报表基本上都是模拟报表,这使得中国公司IPO盈余管理空间很大。加之,中国国有企业改制IPO时,国有股东权益折股价不是市场确定的,而是政府强制规定的,这使得主导公司IPO的国有股东更有兴趣去提高IPO定价,因为这对其自身权益的折股数和控股权没有影响,而提高IP0定价后,发行等量的股票能筹集更多的股权资本,进而提高了其所持有的股票在IP0后的价值。以上这些中国公司IP0和中国股票市特征已为李东平2001、魏明海等2000所详细描述,并得到他们所提供的相关经验证据的支持。从打算IP0的国有企业经理人角度看,他们也期望提高IPO定价,且不论他们是否己低成本地持有公司的股票或是否有着其它非法牟利动机,单是提高IPO的定价,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公司规模,更大程度地提高公司的现金流和降低公司财务风险。无疑,打算IP0的非国有企业的股东和经理人也有着类似的IP0前盈余管理的动机。根据以上的制度背景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得较为成熟,公司IPO定价达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之前,中国的股票市场环境和公司IPO方式等使公司存在较大的IPO盈余管理的可行性,即完全能够把盈余管理的动机转化为实际的盈余管理行为。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的JONES模型的调整仅仅是模型中收入变量经过了事件期即假设的盈余管理发生期应收款项变量的调整。醛梢拍,剃二J打韭酗疆貊糕醒雕麓鞠藓冀骘嬲型毯觋蛆J犁硝翠上币坌翼曩始碍E驰引墅郦彭酾浏劐甬剂剽耘彤型玉轻招腮谊明书靼行JD料相钮莉弘张瓣她硒文件中的财务资料必须经相关中介机构认定,因此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历史财务数据应该是较为可靠的,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合谋”操纵会计资料的情况。开中国证券市场“当年上市、当年亏损”先河的“红光实业”,就是在1997年经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的。红光实业6000831997年6月股票发行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1994年、1995年、1996年净利润分别为6076万元、7860万元、5400万元。以上市前16亿股股数计算,19941996年每股税后利润分别为0380元、0491元、0339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每股605元的发行价格,并预测公司1997年度全年净利润将达7055万元。1998年4月公司公布1997年年度报告时,披露1997年亏损198亿元,每股收益为一086元。证监会对红光立案查处,查实红光公司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以及违规帐务处理等手段,虚增1996年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很明显,红光虚构上市前利润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上市资格、增大市场资金募集额。从公司上市当年的新股定价方式与15倍的市盈率可推算出,只要将公司上市前三年的每股收益平均值“提高”01元,新股发行价格将提高15元,公司也将多募集超过1亿元的资金。红光通过虚构15700万元利润将1996年净利润由10300万元“提高”到了5400万元,1996年每股税后净利润也随之由一0644“提高”到了0339元,上市前三年每股收益平均值增加了0327元,公司因此多募集了超过3个亿的资金,而红光当年实际市场募集资金额是41亿元。虽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推算过程因为以红光1996年10300万元的巨亏,其根本没有上市资格,但也充分说明了上市公司操纵历史盈余对其市场资金募集额的直接影响。“红光”事件作为个案,可能难以充分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上市前操纵历史财务数据的普遍性,但我国证券市场“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绩差”的情况已是不争的事实。林舒、魏明海2000的研究表明,截至1997年上市公司上市前都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上市公司利润率自上市之年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公司上市前的过度包装影响了上市后的效益。上市公司为达到目的,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以取得上市资格并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1盈余管理理论概善毳|霎J沓霆G萌鼬掩鲤袤,一囊雾蠢霎蓬攀J萼毒肺薹萎;鍪霎璧百稚孙稳酣R一雏型霜簧环鼢俗第强翟;自冀瑶强势越目魏裂醚稳。鞠雒繇封麓鲥简籁。M骢姐;一I数且只股票获I琴;罨;,毒鸯吖刁毒圆;甚呱淄嘿秀霪掣圳黼。麓鬟蚺弑鞫M雪J于JI誊螽幔避搛艘燃澎謦;塔终喧佬蛭蔫搿降E矗凌蠹韩弼藉聪爱行艟研招哥I薹SN,1998。中国证监会于1993年开始制定配股政策,配股政策的演变,见表23。表23文件颁发盈利要求配股时间间隔配股的股份数1993年12月7日两年盈利不少于12个月,以前一次的招股说明书或其他招募文件公布日的间隔为准不超过原有股本的301994焦131号文净资产收益率ROE连续三年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可以降低为9以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控制,其基本公式为“发行价格每股净利润X市盈率”。其中市盈率在证券法颁布前被严格限定在1215之间,而每股净利润的确定方式证监会几乎每年都会发文进行修订。以下是对1999年之前每股净利润确定方法的归纳表211999年之前新股发行定价中每股净利润确定方法1每股净利润预测税后利润总股本97年以前主要以盈利预测为基础2每股净利润最近一年实际税后利润下一年预测税后利润2十总股本1996年12月26日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每股净利润过去三年已实现每股税后利润算规定的通知术平均数1997年9月10日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每股净利润发行前一年每股税后利润70行工作的通知发行当年摊薄后的预测每股税后利润301998年3月17日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每股净利润发行当年预测利润发行前总股问题的补充通知本本次公开发行股本数十12一发行月份121999年证券法颁布后,证监会对市盈率的控制才有所松动,发行市盈率开始向二级市场靠近,发行价格的确定也有所改变。1999年7月28日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证监发行字199994号规定,“发行公司和主承销商制定一个发行价格区间。报证监会核准,通过召开配股对象问答平等推荐方式,了解配售对象的认购意愿,确定最终发行价格”。2122配股资格配股是上市公司上市后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对配股资格的认定,证监会始终是以会计盈余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见表22。表2219992001年上市公司配股资格1996年1月24日关于1996年上市公司配最近三年净资产税后利润率都在10以上,股工作的通知证发字199617号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91999年3月17日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最近三个完整会计年度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199912号10以上,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的任何一年不得低于62001年3月28日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不得低于6,加权办法证监20011号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孰低为准2123特别处理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上市I增发新股时实施盈余管理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的特别处理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异常,即“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时,交易所将对上市公司股票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TREATMENT。特别处理的内容包括公司股票日涨跌幅限制为5中期报告必须经审计股市行情显示有特别提示ST等。2124暂停、终止上市和特别转让服务公司法1993第157条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第158条进一步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其在期限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股票暂停上市处理规则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予以特别处理后,第三年仍然亏损,证券交易所将依法做出有关暂停上市的决定。公司上市后,可申请为期12个月的宽限期,公司股票暂停上市期间,交易所为投资者提供“特别转让服务”PARTICULARTRANSFER。特别转让服务包括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PT”字样投资者在每周五开市时间申报转让委托申报价格不得超过上一次转让价格上5,下跌幅度不限每周五收市后对有效申报按集合竞价方法进行撮合成交等。2001年2月22曰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证券交易所依法做出有关暂停上市决定,公司暂停上市后可申请为期12个月的宽限期。“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宽限期内第一个会计年度继续亏损的,或者其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由中国证监会作出其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2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经理人员为了获褥高报酬,就会粉饰经营业绩,采取有利于效益增加的会计政策,安排企业债务;为了避税,企业采用递延利润或降低效益为了减少政治成本、避免政府利用会计数据限制企业行为等等。如前所述,西方的盈余管理动机有从契约观、信息观、资本市场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根据这些基本理论,并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笔者认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进行盈余管理动因主要有以股票上市为动因、以配股为动因、以避免停牌、特别处理为动因。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221上市公司IP0过程的盈余管理在审批制和核准制下,IPO定价模式是不同的,审批制下的IP0定价是采取政府管制行政定价模式,丽核准制下IPO定价是采取自主市场化模式。由于市盈率市价每股盈余EPS,所以,在实务中,为了方便起见,可利用该公式来确定股票的IP0价格,即IPO价格EPS十市盈率,中国公司IP0定价模式的变迁就是基于是否直接利用后一公式以及如何利用而展开的,具体如下11996年及以前,IPO定价主要是以盈利预测为基础,计算公式为“市盈率IPO当年预测每股税后利润”。21996年12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将IPO定价的计算公式调整为“市盈率IP0前三年的每股税后利润算术平均值”。31997年9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将IPO定价的计算公式被调整为“IPO前一年的每股税后利润木70发行当年摊薄的预测每股税后利润30十市盈率”,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品牌战略规划保密协议
- 航拍项目合作协议中关于版权归属与侵权责任界定补充条款
- 股权代持与员工绩效考核及薪酬调整合同
- 新能源项目用地规划及合规性评估咨询协议
- 牛羊肉冷链销售与配送一体化服务协议
- 体育赛事转播权授权与赛事直播平台技术升级合同
- 网红奶茶品牌区域代理合作协议书
- 海外公司分支机构设立与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 跨国艺术品收藏鉴定评估与艺术品交易咨询合同
- 生物质能源技术许可与项目实施综合合作协议
- 深度解剖华为虚拟股权激励方案(含持股比例)
- 肥厚型心肌病-课件
- 肺结核-护理查房
- 初中 初二 物理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设计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工作职责
- 福建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附件2)
- 市政工程监理规划范本(完整版)
- 艾里逊自动变速箱针脚图PPT通用课件
- 交管12123驾照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共155题(完整版)
- 食品物性学-第二章 食品力学性质和流变学基础
- 斜屋面瓦安装施工及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