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分类号(二级)63044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公共服务视角下镇雄县扶贫开发现状分析姓名鲁保甸学号134010374院、系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B班)毕业时间2017年7月1日指导教师张贺梅职称(学历/学位)讲师(硕士研究生/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1公共服务视角下镇雄县扶贫开发现状分析摘要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小康社会、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现了公共服务的精准化的内涵。本文从公共服务视角出发,参阅中国贫困治理历史经验、扶贫开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运用文献法和问卷法,选取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可提供借鉴作用的微观基层县镇雄县为研究对象,试图整体分析城乡公共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问卷法调查分析,对镇雄县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找到符合当地扶贫开发的对策,探寻公共服务视角下镇雄县扶贫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关键词公共服务;镇雄县;扶贫开发;现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长期以来,云南省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发展不均衡,生产力弱,劳动者综合素质低,基础教育落后,群众生活总体水平低,贫困人口多。截至2015年镇雄县贫困户74440达户,贫困人口达282480人,贫困人口在全省全市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2523,贫困乡镇20个、196个行政村、2991个村民组,整乡整村贫困现象严重,其他10个乡镇的所有自然村零星分布贫困户,贫困发生率达1967。镇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现状不容乐观,扶贫开发刻不容缓。(二)研究意义镇雄县的扶贫开发,小康社会早日实现责任重大,意义非凡。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扶贫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实效,但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上呈现了经济发展滞后乃至返贫的现象。诚然,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贫困地区的资源,综合分析贫困成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达到“输血”和“造血”功能的结合,对选择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途径、拟定工作方案及后期对策建议的提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扶贫开发的现状分析(一)相关概念界定1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1。是指公共部门供给的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开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服务基于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和公民的权利,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2扶贫开发2扶贫开发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扶助贫困地区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一项有近期、远期筹算和明确目标,有具体脱贫计划、环节和措施的长期性社会工作。它包含政府和社会各界慈善、公益组织等对贫困户进行扶持资助,解决生活困难,扶助贫苦地区开发经济、提升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3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服务供给不足和差异化是影响减贫效果的因素之一,是致贫的根源性因素之一。当前的致贫因素主要表现为疾病、伤残、年老体弱、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生存条件恶劣这五个方面。提供公共服务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条件,有利于长效减贫机制的构建。首先,有利于欠发达地域人群全面发展,提升该群体的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不足的状态。其次,有利于提高欠发达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该地域的生产发展状况。最后,可以让贫困人口的生活有保障,减少返贫问题。(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变革过程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确定了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和贫困村,把工作重点落实到贫困成因和贫困户上,制定一系列措施,如退耕还林、以工代赈、义务教育工程、医疗保险以及各项扶持资金等等。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贫困发生率也呈逐渐降低趋势。见表1。表1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变革年份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1978770399751980765429621985661017831990658497351995554636052000462244982005286623022010165671722011122381272012989910220138249852014701772201555755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1救济式扶贫194919851978年,国家为解决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困境而采取了财政或实物救济的方式。这是以国家财政为基础的方式,以财政补贴或直接用实物救济等途径来使贫困群体生活达到最低生活保障。而这样的“输血”式的扶贫严重导致农民的生3产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不能彻底解决当时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1978年1985年间,人均有粮这一数字14个百分点的上涨,而同期纯收入同样翻了一倍多,以同期贫困标准核定的25000万人下降到12500万人,下降比例占当时农业人口总量的148,每年约下降1786万人。2开发式扶贫19861993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在此部署下,政府在各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这一阶段,工作重点不再仅止于放在单一的经济开发,而且加大了钱、人、技、物等方面的综合性投入。1986年到1993年间,在不懈的奋斗之下,政府牵头开发性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通过地区经济增长,带动欠发达地域经济增长,增加扶贫对象的“造血”能力,实现脱贫目标。这一时期,农业贫困人口从148下降到87,数量由12500万人下降到8000万。3八七扶贫攻坚时期19942000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不停推进扶贫策略的开展,政府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项目开发等方法来减缓贫困,贫困对象逐年减少,但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地缘性贫困问题越加突出,通常中西部的贫困对象占比更高,扶贫对象大多在中西部,尤其是一些土地坡度大、耕地少、交通状况恶劣的地区。1994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该纲领计划对全国的县区做了评定,选定了592县区重点配套一些列扶贫开发政策,兼顾大多数的其他的欠发达地域的需求。那时,扶贫工作得到有效推进,2000年年末,扶贫对象数量仅有3000万,占农业人口比重从48下降到了3。4综合扶贫开发时期200120102000年以后,扶贫的重点到了要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时期3。在这个情况下,但是扶贫对象生活依旧得不到解决,尤其是人员的向外流动导致乡村空壳现象日益增多,社会的致贫因素也更加复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从2000年以后的三年间,我国的贫困发生率一直在3这个数字上,无法下降。在此形势下,国家于2001年5月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十年扶贫开发新目标,“要把贫困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5精准扶贫20112020中国正向着小康社会的迈进4。但这个扶贫工程不断推进,又出现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首先是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受教育年限普遍偏低,尤其在偏远山区,原本基础不能和先进的地域比较,加之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在致富的道路上,困难程度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其次,在这些人口密度小、生活不稳定的相对贫困地域,容易导致返贫。在这种形势下,政府颁布实施的中国农村扶4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个纲要不仅仅是要求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最主要的更要创新扶贫,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扭转城乡二元化局面,自此扶贫开发进入了“精准扶贫”时代。(三)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现状分析1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概述云南是一个发展中的偏远民族省份,受历史和自然成分的影响,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区域发展不均衡,生产水平低,经济落后,劳动者综合素质低,人民生活条件差,贫困人口比重高。80年代中期,云南省贫困人口约1200万,2000年末全省温饱线下人口下降较快,降至200万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己基本完成。“十二五”期间,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五年高于全省均值,累计增幅达到1175。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68,。“十二五”以来,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连续快速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467万人减少至2015年的473万人,五年累计脱贫998万人,累计减贫率达679。贫困发生率从2010的395下降至2015年的128,五年累计下降27,年均下降56。按国家2011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的新标准,云南省仍有574万贫困人口,新一轮扶贫开发中,云南省选定了73个重点扶持县。2镇雄县概况(1)镇雄县自然状况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国土面积36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302416M,平均气温115,年降雨量9146MM,年日照量1341时,无霜期2186天,森林覆盖率257,石漠化面积7964。辖区有28个乡镇、244个村、5232个村民小组,属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镇雄县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但煤炭、硫铁矿、大理石、石灰石等资源丰富,发展前景优越。如表2和图1。表2镇雄县自然条件表项海平绝绝年平年无森石目拔均对对降均日霜林漠名高气最最雨蒸照期覆化称度温高低量发量(天)盖率面积(M)(/)温温(MM)量(时)()(KM2)数量6302416115231091461341218625779645图1镇雄县地图2镇雄县基础设施、基本医疗和教育现状2015年,全县拥有公路里程3080公里,其中通乡公路2357公里,通村公路723公里,拥有水库24座,通公路的自然村占全部自然村的比重90,通电的自然村占全部自然村的比重85,饮水困难农户达9万户。未通公路自然村数有1472个,已通公路的村组受极端恶劣天气和特殊的地质条件影响,由于晴通雨阻现象突出,人们物资运输大多只能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表3镇雄县基本医疗服务和教育现状主要指标单位年份2011年2015年地方财政支出亿元3318695034教育支出亿元1086611524医疗卫生支出亿元46235737普通中学数个4655普通小学数个846688甲医院数个22卫生院数个3434每千人口床位张0512数据来源滇东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查研究6如表3所示,2015年,镇雄县地方财政支出5034亿元,教育支出1524亿元,整个县城拥有中学数55所,小学数688所。其中初级中学55所,完全小学688所,初中在校生入学率达9987,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8,高中及中专入学率为77,教师缺乏和教学设施落后,制约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方面,医疗卫生的支出为737亿元,有甲医院数2个、有乡镇卫生院34所,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张,合格村医行政村比例为2122,有卫生室的行政村比例120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131200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医疗卫生条件滞后,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三、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本文主要涉及问卷的设计思路、问卷内容、问卷的发放地点、时间以及有效回收率的基本情况方面作描述。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以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作为线索,主要对其现状、扶贫开发过程中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及在提出对策与建议的可行性几个方面设立问题,为了从中寻求公共服务视角下镇雄县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展开,并藉此提出可行性对策与建议。2调查问卷的式样及内容(问卷见附录)本次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共28个题。第一部分被试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扶贫开发现状,共6个问题,涉及被调查人员的性别、户籍、年龄、工作性质、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等方面。第二部分关于扶贫开发现状、问题、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包括15个问题,均为单选题。第三部分针对上述情况所涉及未来扶贫开发工作中,人们的期望以及可行性的研究,共6个问题,由于人们思维方式各异,6个问题均为多选题,包含制约因素、政府政策、模式选择等几方面内容,所有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工问题与建议,为开放性问题。3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介绍调查问卷于2017年3月7日3月20日发放,发放地点为镇雄县各乡镇,平均每份问卷的调查时间为6分钟左右,调查人是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B班学生鲁保甸。本次共发放150份问卷,但其中有9份问卷无效(原因问题回答前后矛盾或没有完整回答问题),有效回收率为94。(二)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71被试人员基本信息情况统计分析表4被试人员基本信息情况主要指标主要指标频数百分比性别男725106女694894户籍性质农业人口1087660非农业人口332340年龄20岁以下1812772130109773031408567415042845060214260岁以上0000工作性质事业单位公务员7496国企、外企5355个体经营7496自由职业者151064学生966709其他11780家庭人口3人21148946人104737678人139229人及以上3213家庭人均年收入1200元及以下20141812002300元28198623003200元30212832005000元2920575000元及以上342411据表4可知,此次被试人员总数为141人,其中男性人数为72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106,女性为69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894;农业人口为108人,占总人数比例为7660,非农业人口为33人,占总人数比例为2340;年龄在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的人数分别为为18人、109人、4人、8人、2人和0人;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1277、7730、567、284、142、000。82被试人员对公共服务及扶贫开发的认知程度分析表5被试人员对公共服务及扶贫开发的认知程度主要指标程度频数百分比很清楚7496对公共服务了解情况比较清楚251773一般775461比较模糊201418不清楚12851对扶贫开发了解情况以前就了解161135最近才了解392766不了解866099公共服务和新政策可接受程度都不接受1071接受新服务241702认可新政策463262都接受443121其他261844对相关资料了解程度仔细看过9638选择性的看过866099从未留意过463262据表5可知,被试人员中,对公共服务了解程度分别为很清楚、比较清楚、一般、比较模糊、不清楚,人数分别为7人、25人、77人、20人、12人,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496、1773、5461、1418、851;对扶贫开发了解情况分别为以前就了解、最近才了解、不了解,人数分别为16人、39人、8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135、2766、6099;对公共服务和新政策可接受程度分别为都不接受、接受新服务、认可新政策、都接受、其他,人数分别为1人、24人、46人、44人、2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071、1702、3262、3121、1844;对相关资料了解程度分别为仔细看过、选择性的看过、从未留意过,人数分别为9人、86人、4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38、6099、3262。93被试人员生活现状分析表6被试人员生活现状主要指标主要指标频数百分比压力来源养育后代方面10709收入方面402837生活质量方面352482家庭环境211489其他352482收入来源种植业,养殖业221560经商,外出务工收入523688子女或亲戚援助211489政府提供的保障151064资金或扶贫资金其他715035最大需求温饱问题151064生活质量1007092不确定261844据表6可知,被试人员生活中,压力来源分别为养育后代方面、收入方面、生活质量方面、家庭环境方面,其他方面,人数分别为10人、40人、35人、21人、3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09、2837、2482、1489、2482;收入来源可分为种植、养殖业、外出务或工经商、亲戚或子女扶助、政府提供的保障资金、扶贫资金和其他,人数分别为22人、52人、21人、15人、71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560、3688、1489、1064、5035;最大需求分别为温饱问题、生活质量和不确定,人数分别为15人、100人、2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064、7092、1844。4被试人员扶贫开发期望分析据表7可知,被试人员期望领导类型分别为在当地有威望的人、当地的致富能手、愿意为群众服务的正直的人、知识分子,其它,人数分别为7人、22人、106人、3人、3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60、7518、213、213;认为公共服务对扶贫开发影响可分为很明显、明显、一般、较不明显、不明显,人数分别为11人、31人、60人、20人、19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80、2199、4255、1418、1348;、渴望获得的常识活动分为农业科技、基础的法律常识、国家关于农民的方针政策、国家发生的重大新闻、基础的创业经营常识、电影、戏剧或者传统的民俗活动,人数分别为42人、47人、73人/34人、65人、3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979、3333、5177、2411、4610、2553。10表7被试人员扶贫开发期望主要指标主要指标频数百分比期望领导类型在当地有威望的人7496当地的致富能手221560愿意为群众服务1067518的正直的人知识分子3213其它3213很明显11780认为公共服务对明显312199扶贫开发影响一般604255较不明显201418不明显191348农业科技422979基础的法律常识473333国家关于农民735177渴望获得的常识活动的方针政策国家发生的342411重大新闻基础的创业654610经营常识电影、戏剧或者362553传统的民俗活动115公共服务及扶贫开发满意度分析表8公共服务及扶贫开满意度主要指标满意度频数百分比非常满意6426比较满意231631对当地干部的工作满意度一般715035较不满意221560不满意191348非常好6426对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认为比较好221560一般825816较差211489非常差10709对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满意度非常满意5355比较满意261844一般785532较不满意191348不满意13922对公共服务工作现状满意度非常满意5355比较满意231631一般956738较不满意9638不满意9638据表8可知,被试人员对当地干部的工作满意度、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非常满意,6人,426,比较满意,23人,1631,一般,71人,5035,较不满意,22人,1560,不满意,19人,1348;对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认为分为非常好,6人,426,比较好,22人,1560,一般,82人,5816,较差,21人,1489,非常差,10人,709;对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满意度,非常满意,5人,355,比较满意,26人,1844,一般,78人,5532,较不满意,19人,1348,不满意,13人,922对公共服务工作的现状满意度,非常满意,5人,355,比较满意,23人,1631,一般,95人,6738,较不满意,9人,638,不满意,9人,638。126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阻碍因素分析表9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阻碍因素主要指标主要指标频数百分比资金技术,政策支持624397脱贫理念,基础设施684823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特色产业,优秀775461干部与人才为民办事的755319“带头人”其他8567自然元素523688贫困县生存发展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观念保守落后,生产资金不足986950人口增长过快,不良风俗习惯过多503546教育落后,人均835887资本水平低领导干部不重视483404扶贫资金投入513617的比较少对扶贫资金的835887监督不到位当今的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基层贫困群众的825816参与度比较低建设性项目后期694894缺乏管理重视经济422979轻文化建设据表9可知,被试人员认为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分类、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资金技术、政策支持,62人,4397,脱贫理念、基础设施,68人,4823,特色产业、优秀干部与人才,77人,5461,为民办事的“带头人”,75人,5319,其他,8人,567;贫困县生存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为自然元素,52人,3688,产业结构不合理、保守落后的生产经营观念以及生产资金不足,98人,6950,人口增长过快、不良风俗习惯过多,50人,3546,教育落后、人均资本水平低,83人,5887;当今的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分为领导干部不重视,48人,3404,扶贫资金投入的比较少,51人,3617,对扶贫资金的监督不到位,83人,5887,13基层贫困群众的参与度比较低,82人,5816,建设性项目后期缺乏管理,69人,4894,重视经济轻文化建设,42人,2979。7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途径分析表10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途径主要指标主要指标频数百分比引入非政府组织扶贫,提高监管水平231631扶贫开发可行之路扶贫重点由县转向人,提高扶贫瞄准度402837“治穷又治惰”,建立起长效造血机制533759建立动态评定标准,提高资源利用率10709应对贫困县的“三公”消费标准设置上限,规范公务消费行为8567其他7496“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比较造血功能更重要704965输血功能更重要7496都不重要5355同样重要523688不清楚7496财政扶贫模式513617以工代赈扶贫模式513617“温饱工程”模式342411产业开发模式886241对口帮扶模式574043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模式旅游扶贫模式483404生态建设模式594184移民搬迁模式221560公益扶贫模式372624智力扶贫模式463262据表10可知,扶贫开发的可行之路类型、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引入非政府组织进行扶贫、提高监管水平,23人,1631,扶贫重点应由县转向人、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度,40人,2837,“治穷又治惰”、建立起长效造血机制,53人,3759,建立动态评定标准、提高资源利用率,10人,709,应对贫困县的“三公”消费标准设置上限,规范公务消费行为,8人,567,其他,7人,496;“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比较造血功能更重要,70人,4965,输血功能更重要,714人,496,都不重要,5人,355,同样重要,52人,3688,不清楚,7人,496;公共服务视角下可借鉴的扶贫开发模式财政扶贫模式,51人,3617,以工代赈扶贫模式,51人,3617,“温饱工程”模式,34人,2411,产业开发模式,88人,6241,对口帮扶模式,57人,4043,旅游扶贫模式,48人,3404,生态建设模式,59人,4184,移民搬迁模式,22人,1560,公益扶贫模式,37人,2624,智力扶贫模式,46人,3262。(三)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现状研究的结果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本文对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及扶贫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作整理分析,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基础教育落后,人口素质较低,工作技能差被试人数总数141中,农业人口较多,为108人,所占比例为7660;人们工作性质结构简单,国企外企人员较少,为5人,所占比例为355;家庭人口较多,家庭人口46人的人数为104人,所占比例为7376;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人均年收入最低为1200元以下的人数为20人,所占比例为1418,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对公共服务了解程度一般的人数最多,为77人,所占比例为5461,了解很清楚的人数最少,为7人,所占比例为496;对扶贫开发情况不了解的人数最多,为86人,所占比例为6099,以前就了解的人数最少,为16人,所占比例为1135;公共服务和新政策可接受程度认可新政策的人最多,为46人,所占比例3262,都不接受的人最少,为1人,所占比例为071;对相关资料选择性的看过的人最多,为86人,所占比例为6099,仔细看过的人最少,为9人,所占比例为638。公共服务及扶贫开发相关知识普及度有待提高。镇雄县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偏低,自身综合能力弱,受教育程度很低基本属于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也因学历限制,薪资待遇较低,成长空间很小。劳动力观念陈旧,学习新知识技术的能力较差,很难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管理类和技术型人才缺乏,导致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工作难以深入,而由于农牧民自身素质问题,对扶贫政策不熟悉,不能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扶贫开发措施难以奏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效果。2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差,公共服务主体单一生活压力较大,主要来源于方面,为40人,所占比例为2837;收入来源较宅,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较多,为52人,占3688;最大需求为生活质量人数最多,为100人,所占比例为7092。贫困地区人口整体生活质量不高,扶贫问题亟待解决。期望领导类型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正直的人的人数最多,为106人,所占比例为7518,知识分子和其他最少,均为3人,所占比例均为213;认为公共服务对扶贫开发影响一般的人数最多,为60人,所占比例为154255,认为不明显的人数最少,为19人,所占比例为1348;渴望获得的常识活动国家关于农民的方针政策的人数最多,为73人,所占比例为5177;渴望获得国家发生的重大新闻的人数最少,为34人,所占比例为2411。科技服务方面,供给不足、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科技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有待完善。贫困县广泛存在的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多元化提供服务体例尚未形成。公共服务的管理者和提供者主要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其他服务提供主体相对欠缺,这就是服务主体单一化的体现。3公共服务质量不高,难以维持扶贫成果对当地干部的工作一般满意的人数最多,为71人,所占比例为5035,非常满意的人数最少,为6人,所占比例为426;认为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一般的人数最多,为82人,所占比例为5816,认为非常好的人数最少,为6人,所占比例为426;对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一般满意的人数最多,为78人,所占比例为5532,非常满意的人数最少,为5人,所占比例为355;对公共服务工作的现状一般满意的人数最多,为95人,所占比例为6738,非常满意的人数最少,为5人,所占比例为355。新农合、最低生活保障及九年义务教育等制度的落实,使得农村生活费用、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一些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不过,这只是部分困难得到了解决,看病难和生活水平低等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上彻底解决。社会保障的不足,自我发展和保障的能力的缺乏,使得贫困地区群众遇到疾病、自然灾害、昂贵学习费用或是扶贫力度减弱等情况的时候,及有可能再次返贫。所以,国家和地方财政应衡量供给能力,逐步增强社会养老制度、医疗卫生、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4基础设施落后,扶贫开发难度大被试人群中,认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为“特色产业,优秀干部与人才”的人数最多,为77人5461,其他人数最少,为8人,所占比例为567;认为贫困县生存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保守落后的生产经营观念以及生产资金不足”人数最多,为98人,所占比例为6950,认为“人口增长过快,不良风俗习惯过多”的人数最少,为50人,所占比例为3546;认为当今的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对扶贫资金的监督不到位的人数最多,为83人,所占比例为5887,认为重视经济轻文化建设的人数最少,为42人,所占比例为2979。扶贫开发阻碍因素复杂,抓住核心问题是关键。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贫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殊,长期投入受限,使一些地区交通道路、广电通讯、医疗卫生水平低。固然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时间长,但因为基础设施投资较多,扶贫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很难到位的基础设施16建设,使地区条件难以得到改善,扶贫开发受到严重制约,也使整村推进、移民扩镇和产业扶贫举步维艰。5公共文化服务缺失,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步性较低被试人群中,认为扶贫开发的可行之路“治穷又治惰”,建立起长效造血机制”人数最多,为53人,所占比例为3759,认为“应对贫困县的三公消费标准设置上限,规范公务消费行为”的人数最少,为8人,所占比例为567;“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比较中,热造血功能更重要的人数最多,为70人,所占比例为4965,认为都不重要的人数最少,为5人,所占比例为355;公共服务视角下可借鉴的扶贫开发模式选择中,选择产业开发模式的人数最多,我88人,所占比例为6241,选择移民搬迁模式的人数最少,为22人,所占比例为1560,选择其他几种扶贫模式的人数相对均衡。扶贫开发本质就是由传统的“输血”模式转向“造血”模式5。因此,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必须同步进行,而这种模式转变要依靠文化的力量。长久以来,贫困地区干部及群众观念陈旧、信心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输血”式的救济政策,缺乏对贫困地区的文化传播和精神鼓舞,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惰性。精神文化层面的负面观念扭曲了贫困区农牧民正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削弱了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积极性,成为阻碍他们脱贫进程的绊脚石。四、镇雄县扶贫开发现状的SWOT分析及方案选择(一)基于SWOT分析的扶贫开发现状分析对扶贫开发对策与扶贫开发困境矛盾进行分析,发现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总结扶贫开发相关结论,针对性提出全面扶贫开发建议。图2镇雄县扶贫开发SWOT分析17(二)基于SWOT分析的扶贫开发方案选择基于SWOT综合分析了公共服务视角下镇雄县扶贫开发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结合实际情况,严谨地对SWOT四个方面进行组织,选择因地制宜的四种可行方案。图3镇雄县扶贫开发方案选择五、建议与对策(一)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的整体性建议1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对象针对性目前,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任采用统一分配方式,无法让村民在公共服务上获得自己目前最需要的那一部分,大多数村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在公共服务上,很多村民被动接受,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2加大公共服务欠发达地区供给力度加大公共服务对不发达地区的供给力度主要表现在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的地区间均衡程度上,把公共服务供给侧重点放在落后地区,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3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按需分配制度提高公共服务的支出比例,从而提高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力度6。在整个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按照事权财权统一分配,保障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供给协作模式,最终达到按需供给,保障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全面,行之有效。发挥劳动力富余、地理和气候适宜产特色产品、煤炭、硫铁矿、大理石、石灰石等资源丰富、农民勤劳致富等优势,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扶持革命老区连片地区、云南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十二五”规划镇雄机场建设、镇雄县与阿里巴巴合作扶贫等机会。把握国家政策扶持革命老区连片地区、云南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十二五”规划镇雄机场建设、镇雄县与阿里巴巴合作扶贫等机会,努力克服经济基础薄弱,扶贫措施没落实,群众依赖思想严重,人口综合素质低,专业人力资源稀缺等方面的弱势。利用劳动力富余、地理和气候适宜产特色产品、煤炭、硫铁矿、等资源丰富、农民勤劳致富等优势,设法规避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企业缺乏竞争力,劳动力和资金流失;市场起步晚,受优胜劣汰机制的制约方面的威胁。等威胁。全面回避经济基础薄弱、企业缺乏竞争力、人口综合素质低、生产效率低、专业人力资源稀缺等弱势,最大限度减少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企业缺乏竞争力,劳动力和资金流失,市场起步晚,受优胜劣汰机制的制约等方面的挑战。184构建多元化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在依靠政府为主体提供全国范围内公民享有的公共产品,代表公共性的利益且具有权威性的这种模式中。在服务供给中,政府发挥主体作用、作为服务生产者、引导者,提供公共服务,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的多元结合供给模式,直接提供部分必要的服务7。注重鼓励、引导其他的供给主体参与。5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过程管理政府、市场、社会合力在公共服务上各有优势8。这三种供给模式有效的融合需要科学的制度和程序保障,使这三种供给方式有效融合起来,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的发展。目前的状态下,市场和社会合力等各类参与服务,这不仅能够承担部分政府财政与政治上压力,更能促进公共服务的多维度发展,反之,这样发展滞后,公共服务领域的权利和责任结构将越来越复杂。(二)公共服务视角下扶贫开发的针对性措施1稳定财政支持力度,均衡教育投入。地方政府应增加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教育扶贫资金。这样对缓解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和县乡财政困难都有实效。对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保持稳定性,保持教育投入均衡度。2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多元化服务。考虑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公共服务部门应将较多的服务配置到最需要的地区。每年至少实施易地搬迁2000人,专项安居工程2000户,最大程度解决镇雄生活条件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3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注重扶贫成果的维持。重点扶持镇雄县扶贫开发工作中最薄弱的产业扶贫环节对于龙头企业,每年安排2000万元产业扶贫指标加以扶持。每年安排2个整乡推进项目,助力镇雄县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形成企业连基地加农户的产业格局,预防返贫现象的出现。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扶贫开发难度。镇雄县是人口大县,人口密度高且居民点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多,地方财政匮乏等众多因素决定了镇雄县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居民点集散。因此,应该加强中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乡镇、县公共部门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辐射功能10。5丰富公共文化,促进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步。增强公共文化传播力度,达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转变扶贫开发观念,既授鱼也授渔,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选择因地制宜扶贫开发模式,全面解决扶贫开发难题。六、结论19扶贫开发任务,长期而艰巨,镇雄县扶贫开发,任重而道远11。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扶贫开发,依靠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做好公共服务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齐心协力减小返贫几率,努力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为巩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镇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艰苦,贫困成因复杂,返贫的压力大。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公共设施建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务等方面的贫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在开展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时,仍丝毫不可懈怠。必须时刻考虑扶贫开发持续性和后续发展的重要性12。镇雄县和其他贫困地区有所差异,尚需花很大的精力去解决贫困问题。具体说来,有必要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缓解当地尖锐的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和购买力度,汇集各方面的扶贫开发思路;贫困户要提高脱贫致富积极性,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20参考文献1牛华基本公共服务视角下贫困县扶贫开发J中国经研究,2015,032112132罗红镇雄县亨地乡关门山村扶贫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中国农业大学,20053薛庆林,王国旗新时期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N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09)4刘绍吉滇东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10,012052065鲜祖德,王萍萍,吴伟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贫困监测J统计研究,2016,333136李炜,杨勇踏石留印抓实精准扶贫贵州省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访谈录J农村工作通讯,201523257赵曦,严红,刘慧玲西部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79848肖云峰,大扶贫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9彭璐重庆市酉阳县实施整村推进式扶贫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农机,2006,05414410KLAUSWDEININGER,MICHAELKIRKLANDPOLICY,POVERTYALLEVIATION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J,2003,102444711徐孝勇,赖景生,寸家菊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模式与扶贫绩效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02353912向长可,骆礼俊正安县深入推进精准扶贫J当代贵州,2015,2585921AN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POVERTYALLEVIATIONANDDEVELOPMENTINZHENXIONGCOUNTYFROMTHEPERSPECTIVEOFPUBLICSERVICEABSTRACTPOVERTYISONEOFTHEMOSTACUTESOCIALPROBLEMSINTHEWORLDTODAYATPRESENT,CHINASPOVERTYALLEVIATIONANDDEVELOPMENTWORKISFACINGNEWCHALLENGESPOVERTYALLEVIATIONANDDEVELOPMENTOFPOVERTYSTRICKENCOUNTIES,THEWELLOFFSOCIETY,THEEARLYREALIZATIONOFTHECHINESEDREAM,THEGOVERNMENTSBASICPUBLICSERVICE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THECURRENTPOLICYOF“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INCHINAEMBODIESTHEPRECISECONNOTATIONOFPUBLICSERVICETHISPAPER,FROMTHEPERSPECTIVEOFPUBLICSERVICE,REFERSTOTHEHISTORYOFPOVERTYMANAGEMENTINCHINA,POVERTYALLEVIATIONANDDEVELOPMENT,THEBASICPUBLICSERVICEEQUALIZATIONANDPUBLICMANAGEMENTOFTHERELEVANTTHEORY,THEMAINUSEOFLITERATUREANDQUESTIONNAIRE,SELECTED“OLDREVOLUTIONARYBASEAREAS,ETHNICMINORITYAREAS,REMOTEAREAS,POVERTYAREA“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COUNTYTOWNOFZHENXIONGCOUNTYASANOBJECTOFSTUDY,TRYINGTOANALYZETHESTATUSQUOANDPROBLEMSOFURBANANDRURALPUBLICSERVICESASAWHOLE,ANDTHROUGHTHEQUESTIONNAIRESURVEYANDANALYSIS,THESTATUSQUOOFZHENXIONGCOUNTYPUBLICSERVICEANALYSIS,INORDER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面试题目及解析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去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版gmp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运输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七十三力测试题内容及答案
- 材料管理协议书
- 村级车库协议书
- 杭州婚前协议书
- 林地转让协议书
- 平衡膳食课件
- 2025年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复习易错题:非谓语动词(原卷版+解析)
- (完整版)BCC插件中英文对照表
- GA/T 2158-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获取规程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状况报告
- 典型主机遥控系统AC系统维护与管理挪威Kong
- 基于知识图谱的大语言模型研究综述
- 氢气供货合同协议
- 家政清洁工劳动合同协议
- 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