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类别无偿资助受理编号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申请单位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盖章)法人代表何少华申请日期二七年十月十六日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2目录项目申请书4项目建议表9第一章总论1011项目概述1012项目实施建设目标11第二章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1321基本情况1321公司情况及上年度财务情况1323项目主要负责人履历表15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及成熟性分析2031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用药特点2032青蒿的形态及其生长习性2033项目建设的技术要点2234技术可行性分析2535项目成熟性分析30第四章市场需求及竞争力分析3241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32342竞争力分析33第五章实施方案3551项目建设的整体思路3552具体方案及建设内容3553项目建设进度计划36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61投资估算3762资金筹措38第七章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3971成本分析3972经济效益分析3973项目投资评价3974社会效益分析41第八章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41第九章可研报告编制说明42第十章专家论证意见434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号邮编725000网址WWWAKCTCOMCN电子邮件AKCTAKCTCOMCN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后学历任现职时间电话法人代表何少华男195511大学2004总经理党治稳男195104大学199409153218188联系人李金灿电话09153193269传真09153218588注册登记类型31、股份制企业2、有限责任公司3、国有企业4、研究院所5、大专院校6、其它事业单位7、其它企业注册资本3100万元其中外资比例30职工大专以上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总数650人3502080部门/行业行业认证时间20031通过行业认证情况认证类型GMP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5主要产品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1乳康片452绞股蓝总甙片303心脑血管及普药25总收入8500净利润400总产值9100纳税总额1200工业增加值创汇总额上年度单位生产经营情况产品销售收入8000技术开发费260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性别男职务总经理职称高级经济师项目负责人党治稳专业管理电话3218188传真3218588技术领域21、电子信息2、医药3、农业4能源化工5生物技术6、光机电一体化7、环保8新材料9、其它31、自有技术2、合作开发3、引进消化4、其他技术来源21、国家攻关2、省部级计划3、其他6合作单位1、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安康学院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及创新点主要研究内容1、野生青蒿资源普查,进行品系分类,选优扶壮;2、良种引进繁育,确定适合秦巴山区生长的优良品种;3、青蒿生物学特性研究(需肥需水规律、病虫害防治、生长习性、土壤及种植密度、最佳采收期等);4、建立符合GAP要求的操作SOP及管理系统。建设目标1、进行规范化种植,单株青蒿素含量大于120,平均含量大于080,亩产达到200KG;2、建设良种繁育基地50亩,科研示范田200亩;3、逐步推进种植青蒿20000亩。创新点1、引进繁育出高含量、高产量、性能稳定的品种,提高青蒿素含量05个百分点,亩产提高80公斤;2、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建立规范化栽培管理体系,大大减少了青蒿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产量。工业总产值550净利润45工业增加值550纳税总额68项目完成年指标(万元)产品销售额550创汇80三、项目资金情况7计划投资总额500万元总额90万元单位自筹90万元银行贷款0万元国家专项0万元已完成投资省市专项0万元总额410万元固定资产260万元计划新增投资额流动资金150万元企业自筹260万元银行贷款0万元国家部委拨款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150万元计划新增投资来源其它0万元无偿拨款150万元申请创新专项资金类型和金额贷款贴息0万元占利息总额比例0申请创新专项资金主要用途(按资金使用金额大小选择三种情况填入空格)84311、研究开发2、产品开发3、仪器设备购置、租赁4、关键基础设施建设5、贷款贴息6、其他四、信贷部门意见(申请贷款贴息的单位填写)开户行承贷意见无(公章)年月日审批银行无10承贷意见(公章)年月日五、推荐意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意见(主要对项目申请书、可研报告、项目创新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以及申请单位经营状况、管理水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符合国家有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符合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决策;符合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药、水、游”的战略目标。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是安康的龙头制药企业,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近几年来在实施中药材种植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组织管理模式。青蒿产业经历了这几年的发展,公司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基础条件已经十分成熟,特别是新建的年产15吨青蒿素原料药车间已完工,后续青蒿琥酯、蒿甲醚深加工项目已启动,这就为该项目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筹集了一定的自有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实施该项目具有政策、技术、人力和资金保障。该项目技术路线正确,实施方案可行。在青蒿良种引进繁育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种植,有利于提高该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该50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项目采取公司科研农户的发展模式,能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步伐。本项目投资少,风险较小,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切实可行,建议对该项目给予支持和扶持。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设区市财政部门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11陕西省2008年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项目建议表申请单位名称安康正大制药有限有限公司申请项目类别无偿资助政府无偿拨款、贷款贴息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含主要技术指标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进度安排实施单位及项目负责人主要协作单位总投资核定预算累计拨款本年计划单位和部门自筹经费所需银行贷款归口部门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1、野生青蒿资源普查;2、良种引进繁育,确定适宜秦巴山区生长的优良品种;3、青蒿生物学特性研究;4、建立符合GAP要求的操作SOP及管理系统;5、建立良种繁育田50亩,科研示范田200亩及配套试验设备设施等;6、逐步推广种植20000亩。提高青蒿素含量05个百分点;亩产提高80公斤。项目建成年实现销售收入550万元,利润150万元。1、2005年6月2007年5月,野生青蒿资源普查;2、2007年6月2009年12月,同科研院校合作,筛选品种、做好良种繁育试验、培育出适宜秦巴山区生长的优良品种;3、2007年3月2009年10月制定规范系统的青蒿育种栽培管理规程和SOP;4、2008年起正式逐步推广种植青蒿基地20000亩。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党治稳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001503500安康市经贸委12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青蒿种植及加工项目(年产15吨青蒿素生产线建设;年产5吨青蒿琥酯、蒿甲醚生产线建设。以上两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是从2004年正式启动的,是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和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药、水、游主导产业的背景下,公司结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实际提出的。青蒿,为菊科艾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据中医记载黄花蒿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等功效。从我国秦岭南部汉水流域、长江流域到海南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重庆、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南部等地,此外越南、印度等国家也有少量黄花蒿。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类药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以及与氯喹无交叉耐药性的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1世纪替代奎宁的最有效抗疟疾药。青蒿素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523项目重大科技成果,属我国发明和创新药,中国在青蒿素类药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绝对领先水平。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机理。现今,青蒿素复方制剂已经发展到第4、5代,在提高治疗疟疾疗效的基础上,更开始探索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黑热病、红斑狼疮、利氏曼、血吸虫、涤虫、弓形虫以及戒毒的新用途,青蒿素在白血病和癌症方面目前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前研究,显示出独特的效果,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明13确规定的取代奎宁的抗疟药物,前景十分广阔。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而无污染,野生青蒿分布广泛,人工种植也取得了成功。公司2005年在安康市境内及周边(关中、汉中、商洛等地)对青蒿资源进行了初步普查,结果90的野生青蒿中不含青蒿素,但普查也发现有个别单株青蒿素含量达到08;同时公司在2005年从重庆、广西基地分别引进青蒿品种(1、2、3)在安康汉滨区五里等乡镇进行人工种植,结果发现不同品系其青蒿素含量不尽相同,但平均含量达到065。以上两项调查研究初步表明,青蒿存在不同的品系,不同品系间的含量是不同的,进行良种引进繁育是可行的和非常必要的。从市场的情况看,2005年由于国内好多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厂家盲目收购原料、上生产线致使青蒿素价格迅速走低,市场秩序混乱,通过2006年一年的调整,淘汰了一大批生产厂家,青蒿种植规模也得到了控制,大的种植基地如湖南、广西、重庆等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现在市场行情已有所好转。本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从实施该项目的产业链条和社会效益来看,该项目的实施必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把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业发展、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12项目实施建设目标121总体目标本项目将在前期已做的工作基础上,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做好青蒿良种引进选育的同时,推动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种植加工体系,使公司青蒿产业项目实现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促进公司总体经济效益上台阶;在规模种14植上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1)建设目标、确定优良青蒿品系,使青蒿单株含量大于120,平均含量大于080,亩产达到200KG;、建设良种繁育基地50亩,科研示范田200亩;、逐步推广种植青蒿20000亩。(2)经济指标本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已完成投资90万元,已有公司自筹解决;计划期内还需投资410万元,其中,申请创新项目专项资金150万元,公司自筹260万元。项目建成当年,将新增销售收入550万元,净利润45万元,上缴税金68万元,投资回收期430年(含建设期2年)。随着种植规模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效益将会逐年呈梯状增长。(3)阶段目标、良种引进繁育。第一阶段2005年6月2007年5月,在安康市及周边地区野生青蒿资源初步普查,定期检测含量,观察其差异性,为深入系统有目标的普查做准备。第二阶段2007年6月2009年12月,同科研院校合作,制定系统的良种繁育方案,做好良种繁育试验。、制定规范系统的青蒿育种、栽培、管理规程。此项工作在2007年3月2008年10月完成。、逐步推广种植青蒿基地20000亩。在安康市汉滨区、平利县等实施,此项工作2008年正式启动,以后逐年推广实施。2008年当年即可实现销售收入550万元,利润45万元。15第二章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1基本情况项目申报单位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号注册时间1994年11月注册资金3100万元登记注册类型中外合资企业主管单位安康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产权结构情况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现有总资产为13亿元,其中土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0亩,机器设备6000万元,土地折价1500万元。22公司情况简介及上年度财务情况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是1994年11月由原陕西安康地区中药厂(现更名为陕西安康强健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与香港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正大制药(安康)有限公司)组建的中外合资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1278万元,其中中方占70股本,国有控股经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现有员工650人,下设总经理办公室、行销部、市场部、研发部、生产部、质量部、采购部、设备动力部、厂务部、人资部、法律事务室等11个部门,并设立了党委、工会。公司整合构建了26个省市级办事处、100多名营销人员的强大营销推广体系。公司于2002年购并了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1月顺利通过了国家认证中心现场检查验收,实现了小容量注射剂、片剂、16胶囊剂、口服液、丸剂、颗粒剂、原料药(绞股蓝总甙、葛根素)等七个剂型GMP认证的全面通过,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已形成以“强健”“健美”商标品牌为主的中西药品种97个,其中国家级新药10个,中药保护品种8个,主导产品均进入了国家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已形成了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乳腺疾病用药、传统中成药及抗菌抗过敏等西药共四大系列。其中,主导产品“绞股蓝总甙片”、“乳康片”均被评为“陕西名牌产品”,“葛根素注射液”、“乳块消胶囊”、“益气复脉胶囊”、“愈风宁心片”、“齐迈宁”等产品占据一定市场。后续新产品“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盐酸西替利嗪片”、“肝悦片”等潜力很大。同时,公司拥有“绞股蓝总甙”、“葛根素”、“青蒿素”、“二甲双胍”等原料药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在全国同领域中占据主导优势。公司2005年、2006年分别启动了青蒿素生产线建设和青蒿琥酯、蒿甲醚深加工项目,截至目前两个项目已完成投资43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2008年投产,此项目达产达效后,年新增产值25亿元。可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1996年中方控股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9亿元,实现利润9218万元,上缴税费11663万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900万元,上缴税费1200万元,利润300万元。合资后,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科技示范企业”、“陕西省先进集体”等多个省级荣誉,十年来被评为“安康市纳税先进企业”、“安康市纳税大户”,已经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特别是医药经济的龙头支柱企业。“诚信自律,以人为本,植根中华,创造健康”是企业永恒的宗旨,17公司将继续坚持“质量争市场,服务赢顾客,创新求发展,管理出效益”的质量方针,努力作大作强秦巴药业,为区域经济做出新贡献。23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18姓名党治稳性别男出生年月1951415民族汉职务总经理学历大学专业经济管理政治面貌党员职称高级经济师籍贯陕西省安康市从药年限36年个人简历197081972在安康地区药材公司任药材管理员;19721977在铁道兵部队13师65团中药库房任负责人;19771990在安康地区中药厂先后任新药车间负责人,生产科长,副厂长;19911993任安康地区中药厂厂长;1994今任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备注1987年获陕西省医药局颁发的科研成果三等奖;1989年荣获陕西省经委优秀新产品开发三等奖;1992年荣获陕西省职工技术改进成果二等奖;199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荣获陕西省质量明星厂长。19姓名赵振虎性别男出生年月1953年2月民族汉职务副总经理学历大学专业化工机械政治面貌党员职称高级工程师籍贯陕西安康从药年限35年个人简历19711976在西北第二合成药厂工作;19761980在大连工学院化学机械专业学习;19801985在西北第二合成药厂任技术员;19851998在安康地区中药厂先后担任技术科科长、副厂长职务;19982000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20012002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2003今在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董事等职务。备注20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姓名梁宗锁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8月民族汉职务技术总监学历博士专业植物学政治面貌党员职称研究员籍贯陕西扶风从药年限23年个人简历1982919867农学学士(作物育种与栽培学)西北农业大学1986919897理学硕士(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西北农业大学1995919997理学硕士(植物生物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历19897199212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助教19931199712西北农林大学植物生物学讲师199812000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生物学副教授200010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备注获奖获1996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列第3名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列第四)获2001年度陕西青年科技奖获2001年度宁夏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获2001年度甘肃水利科技进步2等奖获2004年度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89年以来,先后主持与参加23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国家973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公关项目一项,水利部科研基金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先后参加中国科院“白人计划”课题一项,中华农业科技人才基金一项,中国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一项,水利部水利技术开发基金2项等。现主持13项与中草药规范化栽培的理论与技术有关的课题。21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姓名李金灿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8月民族汉职务研发部经理学历大学专业化学政治面貌党员职称制剂工程师籍贯陕西省安康市从药年限19年个人简历19861988在安康地区制药厂实验室工作;19881995在安康地区制药厂任实验室主任;19951998在安康地区制药厂提取车间主任;从事葛根素、绞股蓝的提取、分离管理工作;19982003任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生产技术部部长;2003今任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备注本人主要专长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有丰富的组织、研究、管理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获陕西省新产品创新奖,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安康市科技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授予“首届陕西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2004年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及国家中药产业发展计划指导教师。22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姓名张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年10月民族汉职务基地办主任学历大学专业中文政治面貌党员职称助理经济师籍贯陕西省安康市从药年限7年个人简历1997920007就读于安康师范专科学校(现安康学院);2000720013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总经办工作;2001320019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锻炼2001920026任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合成车间副主任;2002620031任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总经办副主任兼安监科科长,分管党委会,董事会材料,公司文件处理及安全监管工作;20031今任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药源基地办公室主任。备注23第三章技术可行性及成熟性分析31青蒿提取物及衍生物的用药特点青蒿,学名黄花蒿,别名臭蒿、香蒿、苦蒿。菊科,艾属。一年生草本。以地上部分叶片、未开放的花蕾供提取生产青蒿素等系列产品。青蒿中提取的有效生理活性成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高效、速效、安全的抗疟新药,其衍生物蒿甲醚治疗恶性疟与间日疟,其治愈率高达99,开发生产的双氢青蒿素其抗疟活性,为青蒿素的10倍,苯勿醇还是治疗白血病的特效药品,美国已与中国合作研究开发生产苯勿醇等系列产品。因此,已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特别以美国为首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其独特的疗效和用途。青蒿素也是我国惟一进入美国药典(USP)重要天然药品,同时也是被世界WHO推荐的首选基本目录的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产品畅销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赤道附近及东南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专家和生产企业的老板称誉为“世界青蒿资源在中国”。32青蒿的形态及生长习性321形态青蒿株高80300厘米,全株具有较强的挥发油气味。茎直立,具纵条纹,多分枝,光滑无毛。基生叶平铺地面,开花时凋萎;茎生叶互生,幼时绿色,老时变为黄褐色,无毛,有短柄,向上渐无柄;叶片通常为一回羽状全裂,裂叶短细,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斑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上逐渐细小呈条形。晚秋开小黄花,头状花序细小,球形,径约36毫米。具细软短梗,多数组成圆锥状;总苞小球形,花全为管状花,24黄色,外围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瘦果,椭圆形。花期在910月份,果期在1011月份。322生物学特性(1)每克种子45005000粒。种子萌发要求光照或变温。在光照下,1525时萌发,种子萌发率为90;在15以下或30以上种子萌发率较低。(2)生育期为2月上旬播种(15),7天出苗,12天长出第一对真叶。出苗后40天生长加快,苗高18厘米;80天抽茎,39厘米时第一次出现分枝;6月中下旬进入第二次分枝。第一次分枝至现蕾需130天,170天后(9月初至9月底)开花,200天(9月底至11月上旬)果熟,260天(12月底)倒苗(58)。从播种至叶的收获182天,全生长周期265天。(3)青蒿为浅根植物,主根短,侧根发达,多而密集;根深816厘米,根幅2026厘米。(4)分枝习性,分枝的萌发力强,可达7690个侧枝。从萌发至侧枝出现以前,主茎生长缓慢;5月下旬以前茎的增粗生长快;8月上旬至中旬,出现第二次抽茎高峰期;9月上旬进入花蕾期,生长停止。干叶重与青蒿素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5)开花习性,9月中旬为始花期,9月下旬为盛花期,9月下旬末为开花末期。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同一分枝由茎部向上开放,同一花序由外向内开放。花为管状花,外围均为雌花,中央为二性花。自花授粉率5,为异花授粉植物。(6)抗逆性,具有较强的生物竞争能力。在第一次分枝后生长快,对杂草以压倒的优势而形成以青蒿为主的植物群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干旱,抗水涝,抗疫病。25323对外界条件的要求青蒿分布较广,常野生于旷野、山坡、路边、河岸、宅旁。收获后的玉米地、油菜地或二荒地生长最多,熟土地次之,多年荒地较少。(1)青蒿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含量较高的青蒿生长多分布于104149、积温在4627252127的地带。种子萌发要求变温,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于恒温,在20275,抽茎现蕾生长迅速,有效成分含量增长也快。(2)水分。抽茎至现蕾期,平均降水量最好为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最好为80。在高温高湿度地带生长旺盛。(3)阳光。以温度30、光强有力10002000勒、光周期性1212小时,最能促进青蒿早熟,有效成分高而稳定。在分枝至现蕾期的日照时数较长,为15651694时月,开花期光照时数为1853时月。青蒿属短日照植物,要求年光照时数在1000小时左右,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光照时数过多或过少,青蒿虽能生长,但会导致青蒿素含量下降。(4)土壤。青蒿宜选向阳潮湿的冲积土或地质为二迭系的灰色厚层灰岩母质的紫红泥土。黄壤土生长的青蒿有效含量较低,不宜栽种。33青蒿种植关键技术要求331育苗(1)播种时间2月初2月中旬,农历正月初正月中旬。(2)苗床准备选向阳(朝南)、地势平、土地肥沃又疏松的土壤,在晴天进行翻土,移栽1亩青蒿约需要宽4尺、长6尺面积的苗床(以下亩床和苗期的施肥量均以此面积计算),翻土后即可施农家肥1挑,并按宽4尺(14米)左右开沟成厢。(3)苗床整理将苗床表层土耙平整细越碎越好,施人畜粪水126挑、磷肥05斤,再覆盖筛过的肥沃细土1公分厚左右,以表层都是细土为准。待23天后,再将青苗床用锄头翻一次。(注为防止生长野生青蒿,苗床地和过筛细土选择无野生青蒿生长过的地方。)(4)播种将1克青蒿种子用细泥沙23斤充分拌匀,在整好的苗床上均匀撒播,用稻草等杂物较薄地盖上一层再盖好地膜,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1825。(5)苗期管理覆膜期管理苗长出后2片叶左右时及时炼苗,方法是每天上午9点钟揭开两端农膜,下午4点钟覆好。头12天揭开小,逐渐变大,5天左右两端全部揭开,但是阴雨天气不揭开。待苗长到4片叶左右时,上午9点钟将膜全部揭掉,下午4点钟覆好,23天后全部揭棚。间苗、匀苗揭膜后视苗大小即可第一间苗,先将生长特别密的苗间出,每寸见方留苗34株,同时拔除杂草。在揭膜后57天进行第二次匀苗,留苗数量每寸见方12株,总数量12001300株(满足每亩移栽1000株左右即可)。匀苗要点去小留大、去杂留纯、去病留健、去弱留强、疏密均匀。施肥匀苗结束时即施清、淡人畜粪水半挑,采用浇施,切忌过浓和泼施致使土壤板结,用手指或削尖竹块轻轻地松表面结板的土。送嫁肥移栽前10天施一次送嫁肥,清淡人畜粪水半挑左右。332移栽(1)移栽时间4月中旬4月底,农历三月初三月二十五。(2)基肥翻耕前每亩施猪(牛)杂肥2000斤左右,翻入土中。(3)顺夏季风向开厢,厢宽4尺,厢沟距离45公分,长可以地形而定;厢土要细、要平。(4)以平地8090公分(株距行距)、坡地7070公分密度标准27栽植(不可太密或太稀)。苗尽量自然带土移栽。(5)移栽时选用壮苗,壮苗标准株高20公分,叶片数810片,茎粗、节间短。(6)移栽后每株根部浇施适量水,保水促成活。333田间管理中耕、锄草、施肥、病虫害防治。(1)时间4月底6月中旬,农历三月底五月中旬。(2)中耕锄草连续雨天后引起土面板结或杂草多时需要中耕锄草,中耕宜浅不宜深,锄草要锄小、锄净,不伤青蒿根。(3)锄草后每亩复合肥25公斤;不施或少施铵类氮肥。施肥时不要离青蒿植株太近或太远。(4)苗高1米左右时打顶,便于青蒿分枝。(5)用苦参素、茴蒿素等水液防治青虫、红蛛蜘。(6)红蚂蚁将两块普通肥皂溶化水后加白糖1斤兑水3040斤,充分摇匀,灌根,可防治红蚂蚁。334分枝期管理施肥、锄草、封根(煨篼)、病虫害防治。(1)时间6月初7月中旬,农历五月初六月中旬。(2)施肥、锄草、煨篼,以便保肥封根。(3)用老烟头浸出液加140石灰水喷雾防治蚜虫。335蒿采收加工(1)时间结蕾前。(2)选连续晴天时收割,上午9点钟以后将整株砍下,竖立在原地内半天,下午再背回家中,放于阴凉通风处;第二天,对着太阳暴晒到干,水分不得高于10。(3)加工方法将干燥后的整株青蒿,用木棒先槌下植株下部的老、黄叶,除去并清扫干净,再用木棒槌下青黄叶,用筛子筛去杂质后晒干28装入麻袋,放于阴凉通风处。(4)商品青蒿叶质量要达到身干、净叶、青色或青黄色、无枝杆、无枯叶、无泥沙、无杂质、无花蕾、无霉烂变质,青蒿叶中青蒿素含量在55以上。336病虫害防治(1)青蒿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又名冬瓜粉病,67月份发生。主要危害叶片,病害由老叶向新叶发展,白粉遍布全叶,为病原菌子囊壳。防治方法用石硫合剂喷雾23次;或用可湿性粉锈灵兑水500800倍进行喷雾防治。(2)青蒿的主要虫害是蚜虫,为害嫩梢。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防治。34技术可行性341野生青蒿资源普查具备基础条件。安康及周边地区野生资源丰富,据迟到的报告(张剑主编、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记载,安康地区属青蒿中高含量区。2005年公司局部进行了青蒿资源普查,初步掌了一部分零星资料。附表129普查采样记录表样品编号采样时间采样地点株高(米)分枝杆颜色含量白河1012005629白河县城关镇汉江边18057青皮0白河1022005630白河县麻虎镇火车站13041青皮002白河103200571湖北省郧县胡家营镇16039青皮001白河104200572白河县卡子镇桂花村30363469青皮006白河105200573旬阳县城关镇公路边12031青皮002岚皋1012005629岚皋佐龙镇湘子坝18202950青皮0岚皋1022005630岚皋四季乡二组11131522青皮0岚皋103200571岚皋花里镇白果树17181543青皮0岚皋104200571岚皋城关镇四平17203541青皮0石泉1012005630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二组(家种)121420青皮002石泉1022005630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七组(野生)121427青皮003石泉103200571石泉县中池乡中心村四组(野生)121422青皮002石泉104200571石泉县中池乡中心村四组(家种)121424青皮051平利1012005629平利县大贵镇百家湾村中心组1924紫皮0平利1022005629平利县大贵镇百家湾村中心组1216青皮0平利1032005630平利县城关镇长沙铺村16526紫皮01平利1042005630平利县城关镇长沙铺村136青皮002平利105200571平利县兴隆镇关河口村1515紫皮0平利106200572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1530青皮019平利107200572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2148紫皮048200571五里基地,酉阳青杆018200571五里基地,酉阳紫杆04200571五里基地,广西青杆032长安101200579西安市长安区引镇东堡村21223949青皮015长安102200579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山下15173547青皮005长安1032005710商洛市柞水县铁路沟下20213236青皮004竹溪1012005710竹溪县城关镇大浴沟20350竹溪1022005711竹溪县县河镇镇头1635030竹溪1032005712竹溪县水坪镇北家村3030026平利2012005712平利县普济村(种植)20400石泉2012005711石泉城南21410西乡1012005712西乡城关中渡村三组0西乡1022005712西乡城关车站0八仙1012005710八仙镇狮坪二组2140紫皮0八仙1022005710八仙镇狮坪二组1630青皮0镇坪1032005712镇坪瓦子坪2447青皮0镇坪1042005712镇坪城关镇2138青皮0平利3012005719平利长沙铺2040008200582五里基地(酉阳)紫皮044200582五里基地(酉阳)青皮043200582五里基地(广西)青皮045平利401200582长安野生18650平利402200582长安自种2045紫皮0562005812五里酉阳紫杆0822005812五里酉阳青皮0972005812五里广西紫杆0662005812五里广西青皮09005082632005825五里酉阳青杆08305082642005825五里广西青杆06105082652005825五里酉阳紫杆0742005824广西植物研究所0702005829广西植物研究所迟种植0842005830广西植物研究所0812005830广西象州野生0512005830广西象州人工种植042200595五里酉阳(晚栽青杆)078200595五里酉阳(早栽青杆)094200595广西青杆062从普查中发现,大部分野生青蒿不含青蒿素,但是有个别单株含量同家种(表中部分统计数据是人工种植的)青蒿基本相当,这充分说明,青蒿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的品系,实行良种引进繁育是必要的。342初步引进试种取得成功。2004年底,公司与广西植物研究所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对方通过1年的繁育(从60年代开始参与国家523攻关)研究试验,2005年底,正式转让青蒿优良品种(桂93001号)。31另外,公司2005年还从重庆酉阳引进青蒿的青杆和紫杆优良品种。从2006年起,在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张滩镇、关庙镇及平利县八仙镇试验种植,结果其含量、产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充分证明秦巴山区种植青蒿是可行的,也打破了青蒿只出西南等地的说法。基地种植青蒿含量变化()附表26月18日7月1日7月11日7月21日8月1日8月12日8月25日8月31日9月5日产地高效液相紫外紫外紫外高效液相紫外紫外紫外紫外紫外五里(酉阳紫杆)02904043031034044082074078076五里(酉阳青杆草)027018024053054O43097083086094广西02703203403035045090069078072广西邮寄)048043043074069O71081八仙移栽(广)029056061八仙直播(广)027014054广西采样)05907081五里采收(广)078五里采收混和样067五里杆含量013张滩第一批栽紫038047张滩第一批栽青065092张滩第二批栽青044055张滩第06207732二批栽紫张滩第四批栽青050052张滩第四批栽紫047048从人工种植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品种其含量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其含量都远远高出野生青蒿含量,这充分说明,在安康地区人工种植青蒿是可行的。343农民对种植中药材有一定的基础经验,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公司早在2003年就进行了绞股蓝规范化种植、葛根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对药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培训,农民从种植中获得了经验、得到了实惠,具备一般中药材种植的操作技术。344良种引进繁育对提高青蒿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可行性。据局部资源普查证明,其不同的青蒿品种含量差别较大,这一客观实际,为青蒿选育提供了基础条件。优良品种对推动青蒿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2006年五里青蒿基地不同品系青蒿素含量变化表附表3五里青蒿基地种植青蒿素含量变化表单位采样时间6月18日7月1日7月11日7月21日8月1日8月12日8月25日9月5日9月22日酉阳青杆027018024034043088107081063酉阳紫杆02904043031044074086072051广西青杆0270320340304507509106203533安康正大青蒿基地不同种质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0010203040506070809111126月18日6月28日7月8日7月18日7月28日8月7日8月17日8月27日9月6日9月16日采收时间含量()酉阳青杆酉阳紫杆广西青杆我们按照地域、外部形态的不同,将其命名为1、2、3(第一章总论中提到),1含量稍好、3次之,2较低。下一步公司将把1、3良种作为基地繁育的种源重点发展。35项目成熟性分析351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来看通过青蒿的规模化种植和GAP基地建设,可以延伸中药产业链条,对安康市及陕南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药用植物的种植面积后,对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可以招商引资,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352从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来看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史料记载来看,青蒿的分布在中国十分广泛,秦岭以南至武夷山脉至南方沿海分布多,含量较高,但就在这些分布地34区青蒿素的含量也是参差不齐,有高的超过1,也有含量为0的,通过2004年在陕南及关中部分地区调研取样看,证实了这一情况。实事说明青蒿的种质不同,含量差别极大。所以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摸清陕南青蒿资源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将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青蒿优良品种引进繁育,为青蒿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53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及陕南中药现代化政策吻合,从宏观上能得到支持。(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决定加大对特殊贫困地区突出问题的解决力度,包括陕西南部、青海三江源等三个地区)354采取公司科研农户的模式,在绞股蓝的规模种植上已经取得了成功,其经验可以借鉴,另外公司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基础牢固。355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结合紧密的产业链。青蒿素原料药2006年7月已拿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年产15吨青蒿素原料药的提取生产线已完工,深加工青蒿琥酯、蒿甲醚的生产线也正在建设,全国市场销售网络健全。35第四章市场需求及竞争力分析41项目建设市场需求经历了上千年的艰苦努力,人类依然没有最终战胜疟疾这种恶性传染疾病。2003年,全球有5亿人生活在疟疾高发区域,2亿多人感染疟疾,100多万人因此丧命,丧命者在非洲多为孕妇和5岁以下的儿童。现在,全世界每年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其中3亿患者集中在最为贫穷落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非洲,因疟疾流行造成的GDP损失每年估计在120亿美元,并消耗了约40的公共卫生开支。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实施“击退疟疾”计划,计划在12年间把疟疾致死人数降低一半。然而,6年过去了,疟疾致死人数反而由过去每年60万80万升至100多万。死亡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疟原虫已经对传统药物氯奎和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产生了抗药性。2003年,世卫组织耗费4140万美元买进的这类药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在另外花费1830万美金购买的含青蒿素的新药上,他们看到了非常好的疗效,而这些药的原料青蒿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我国目前每年青蒿草自然资源量为6000吨左右,有药用提取价值的多为人工种植。各国制药企业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认证的青蒿类药物多达40多个,但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全部依赖从中国进口青蒿素原料药。2005年6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坦桑尼亚呼吁青蒿素主产国中国增加青蒿素产量,缓解这一治疗疟疾关键药品的供应危机。世卫组织已经认定复方青蒿素成药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抗疟药,现在世界上已经有51个国家和地区在世卫组织推荐下将其列为抗疟指定用药。复方青蒿素药品需求量从2003年的200万人份(一人份即一位患者5天的用药量)增至2005年的3000万人份,世卫36组织已将2006年全球需求上调至10亿人份,2007年为12亿人份。预计不久的将来将达到每年3亿人份,预计2008年青蒿素原料药需求量在200吨左右。2003年青蒿素出口市场价3000元/KG,2005年上升到6000元/KG;青蒿收购价由2004年的3元/KG上升到2005年的10元/KG,2005年全国青蒿叶需求量为20000吨,2006年由于重庆、湖南、广西等地大量种植青蒿,青蒿叶产量已超过50000吨,致使青蒿原料出现供过于求,出现大量青蒿无人收购,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再加上许多不规范的生产厂家盲目收购原料、上生产线,使得2006年青蒿素原料的价格也一路下滑到2000元/公斤。这样以来,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亏损严重,不得不停产或转产,所以2006年对于青蒿产业来说是个调整年,2007年已开始复苏,价格回升。42竞争力分析421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具备提取生产能力。我公司青蒿素原料药提取生产线建设,从2006年起正式按照GMP的要求开工,设计提取生产能力是年产15吨青蒿素原料药。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现在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2008年2月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青蒿素进一步合成衍生的青蒿琥酯、蒿甲醚生产线建设已接近尾声,项目实施后,每年将消耗5000吨青蒿叶。422青蒿原料中青蒿素含量的高低,是决定生产成本低高的关键。正如前面所述,地区不同,青蒿素含量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种植的青蒿,青蒿素的含量也不尽相同。良好的品系、科学规范的种植方法所得的青蒿原料,其青蒿素含量在05以上,每高1个千分点,提取的生产成本将下降30。所以青蒿种质的好坏已成为青蒿产业链上发展的关键。我公司2005年已开始种质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了人工种植,37在同行业中已走到了前列。423提取生产工艺,在全国已处入领先水平2006年就在青蒿素价格持续走低,多数厂家停产、转产的形式下,公司并没有停滞放弃,而是稳扎稳打,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规范人工种植,保证原料质量,另一方面从生产工艺着手,进行技术攻关,和科研院所合作,不断的进行试验,现已成功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生产工艺,将生产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424销售市场渠道健全。目前公司已与瑞士诺华公司、印度PTC环球私人有限公司、英国ESSHUBIOCHEM公司、加拿大DANESA公司、尼日利亚ANCHOR公司、越南PHANXIPANGJSC公司等达成出口意向。另外国家商务部通过省商务厅,与2006年11月同公司达成了定点采购意向。38第五章实施方案51项目整体建设思路本项目分两块实施,即良种引进繁育和规范化种植。一、良种引进繁育。在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品种优选和品种杂交,进一步确定适合其青蒿生长的生态环境和生长规律,建立50亩良种繁育田和200亩科研示范田。此项工作重点依托科研院所来协助完成,目前已同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安康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二、规范化种植。在已确定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在汉滨区、平利县2008年起正式推广,进行青蒿规范化种植,发展目标为20000亩。在每个县区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同时配套建设仓储、晒场等硬件设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企业发展、农民增收。52具体实施方案和建设内容521良种引进繁育实施方案5211同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合作,正式签订合作意向。从品种优选和良种杂交试验两个方面明确合作和科研攻关方向。5212进行种质资源普查优选,进一步培育出含量高、产量高、抵抗力强、性能稳定的优良品种。建立一个包括尽可能多遗传多样性的中药材的良种选育基地,即种质资源圃。对育种材料的物种进行准确鉴定,保证种植资源质量。从2005年普查和种植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外观形态、颜色、产地区分将种植青蒿分为1、2、3。395213优良品种筛选通过对青蒿进行有效成分的测试分析和对比,直接筛选出若干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生理性状好的优良单株,为良种选育提供亲本。5214良种选育杂交试验通过有效的遗传育种手段,利用筛选出的优良单株进行多种良种培育试验,研究制定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用肥、用土要求,病虫害防治措施,农药使用规范,农药最高残留量和安全隔离期的确定,药材适时采收期以及对药材干燥、初加工、储存等的具体要求;以期产生出药用价值更高,生态适应性更强的优良子代品种。522青蒿规范化种植实施方案5221在良种引进繁育的基础上,按GAP的要求,建立起一套规范、系统的青蒿种植操作规程和SOP。5222在平利、汉滨等地区逐步规范化种植青蒿20000亩,与农户或村组签订种植承包合同,并在每个县区建立配套的仓储、晒厂及相关生产设施。53实施计划进度531良种引进繁育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05年6月2007年5月,在安康市及周边地区野生青蒿资源初步普查,定期检测含量,观察其差异性,为深入系统研究做准备。第二阶段2005年2006年同广西植物研究所签订优良品种转让协议,并正式试种。第三阶段2007年6月2008年12月,同科研院校合作,制定系统的繁育方案,做好良种繁育试验、防止品种退化。532软件编写和资料收集。制定规范系统的青蒿育种栽培管理规程和SOP。此项工作在2007年3月2008年10月完成。533推广种植青蒿基地20000亩,在安康市汉滨区、平利县等实40施,此项工作2008年正式启动,以后逐年推广实施。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投资预算611投资预算范围及依据6111投资预算范围本项目总投资包括青蒿良种引进繁育研究、创新研究、良种繁育田、科研示范田、试验设备设施、仓储及晒场的建设;推广种植的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及铺底流动资金。6112投资估算的依据国家有关基地建设投资的规定及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与参数。本报告确定的建设方案与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提供的技术经济数据及参数。土建工程参照同类工程及当地实际造价为依据设备购置按生产厂家提供的价格及收集到的市场价格为准。612总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