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111项目名称112工程地点113项目性质114项目法人概况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218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22建设项目概况421项目区概况422社会经济523绵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724地震灾情825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1126项目投入总资金14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3各镇重建规划概述1631魏城镇规划1632柏林镇规划1633游仙镇规划1734追溯项目概述2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641项目建设背景2642项目建设必要性265项目建设条件2851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国家大力支持2852环境及自然条件285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96工程建设方案3161设计依据3162设计指标及要求3163设计原则34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4路面结构设计方案3565道路排水设计4066防洪堤设计方案457项目节能节水方案5271节能依据5272节能技术措施5273组织管理措施548劳动安全消防卫生5581原则和要求5582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5583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设计依据5584消防设计依据5685劳动安全措施方案5686消防措施589项目环境保护599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依据和要求599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范围5993路道沿线环境条件及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6094项目施工和投用期的环境影响6095实施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环保投资6196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39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410项目投资估算65101投资估算依据65102投资估算范围及说明6510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66104项目资金使用计划8311项目社会评价99111项目社会效益评价99112社会评价结论10012项目风险评价101121项目主要风险识别101122风险程度分析101123项目融资风险对策101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4工程建设组织管理风险对策101125项目实施社会风险对策102126工程建设的资源风险对策102127自然风险对策10213建设工程招标方案103131项目招标范围103132招标组织形式103133项目招标方式103134投标人资质要求10414项目建设管理105141项目建设管理组织结构图105142项目管理工作范围10614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107144项目投资管理107145项目质量管理107146工程进度管理108147项目合同管理109148项目建设组织协调109149建设项目安全管理1101410资金管理11015报告结论111151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方案总体描述111152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方案的不同意见和存在的问题112153项目主要结论意见112154项目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13155项目实施中的协调问题和意见113附件1道路现状照片2各镇道路规划图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1总论11项目名称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12工程地点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柏林镇、忠兴镇、游仙镇。13项目性质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14项目法人概况1)单位名称绵阳市游仙区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2)法人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津路10号3)法定代表人唐志林4)机构代码4512227455)颁证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游仙质量技术监督局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单位名称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法人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西体北路2号附1号3)法定代表人黄贞蓉4)注册资金壹仟万元(人民币)5)公司性质有限公司6)资质等级咨询甲级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国家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标准、规范、定额,业主提供的有关依据资料。包括(1)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2)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3)绵阳统计年鉴(2008年);(4)绵阳市游仙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规划;(5)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编制世行优惠紧急贷款城镇基础设施和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外函200887号);(6)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抓紧编制利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外函2008963号);(7)编制可研报告的委托协议书,(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项目编制范围我公司受绵阳市游仙区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委托,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招标方案、环境保护、建设条件、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总投资估算、建设资金筹措、风险分析和对策等。18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绵阳市游仙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规划,符合绵阳游仙区建设需要。项目选址符合绵阳市游仙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3施规划,项目选址合理。工程建设内容为游仙区魏城镇、柏林镇、忠兴镇、游仙镇25条道路的恢复重建、渔家溪河堤加固工程、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活动板房配套设施及绵阳市游仙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项目,符合绵阳市灾后重建规划,是绵阳灾后重建的重要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428427万元,合210063万美元(建设期),其中追溯报账项目278841万元,合41006万美元;本项目属于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项目建设资金,拟向世界银行全额贷款210063万美元,同时,将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本项目资金有保证。本项目由于有中央财政统一还款,所以项目的还款能力有保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策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要求。项目建设实施组织由游仙区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统一对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实施,项目实施组织可靠、有保障。本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评价论证可行。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42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区概况211绵阳概况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汇合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3。幅员面积202平方公里,总人口53795万。城市人口68万,城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悠久历史又充满现代科学氛围的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国核物理科研和电子工业基地,国务院唯一批准建设的科技城。212绵阳游仙区简介绵阳市游仙区是1993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丘陵地带,地处嘉陵江一级支流涪江中上游的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215至105858,北纬312113至313340,东接梓潼县、南临三台县、西界涪城区、北靠江油,南北宽42公里,东西长43公里,幅员面积101775平方公里,是中国(绵阳)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地势由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500米左右,最高海拔728米,最低海拔419米。全区境内山丘连绵、丘谷起伏,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游仙区现辖1个经济试验区、2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11个乡,233个村,2007年末辖区总人口532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其中农业人口为3001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60;全区人均土地27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游仙区是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核心组成部分,灾前是一处工业经济和商贸发展迅猛、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宜居城区。2007年全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5区国内生产总值617亿元,占全市的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587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97亿元,占全市的8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占全市的119;财政收入、商贸旅游、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在全市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213本项目地理位置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柏林镇、忠兴镇、游仙镇四个镇内。魏城镇位于游仙区腹心地带,西距绵阳城区28公里,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幅员面积91平方公里,城镇面积17平方公里。是游仙区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二级城镇。柏林镇位于游仙区东北部,距绵阳城区42公里,柏林镇域东与徐家镇和梓潼县相接;西与太平乡为邻;南与魏城镇搭界;北与朝真乡接壤。镇域总面积42平方公里。忠兴镇位于绵阳市东北部,是绵阳四大古镇之一,距绵阳城区28公里,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是游仙区以农业为主的农贸型三级城镇。游仙镇位于绵阳城区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东靠沉抗镇,南接城郊乡,西连石马镇,北及新桥镇。西有涪江河,东朋芙蓉溪。集镇坐落在国道108线上。全镇幅员面积5082平方公里,城镇面积15平方公里。22社会经济221建制人口绵阳市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辖10县(市、区),2007年总人口53795万人,其中绵阳市区已建成面积55平方公里,60多万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6人。项目所在游仙区四个镇面积达到23082公顷,人口达162万人。222经济状况绵阳市地处我国西部内陆,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工农业生产基础较好,是成都德阳绵阳经济走廊的重要一极。2007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大要务”,全面落实“五个加快推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7年,全市实现GDP67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90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63亿元,增长245;第二产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18亿元,增长2301;第三产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707亿元,增长1392。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215448337。绵阳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7所;长虹、九洲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教创业园暨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仙海水利旅游开发区、游仙经济试验区等开发园区6处。有各类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约10万人,两院院士2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800多名。2001年,科技活动筹集经费总额765068万元,2007年,科技活动筹集经费总额23546200万元,总增加额15895520万元,总增幅2078。2001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7501850万元。2007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8689000万元,总增加额21187150万元,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7总增幅28243。游仙区是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核心组成部分,灾前是一处工业经济和商贸发展迅猛、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宜居城区。200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137亿元,占全市的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403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66亿元,占全市的12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5亿元,占全市的159;财政收入、商贸旅游、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在全市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223基础设施绵阳市交通设施完善,是四川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0942公里,南郊机场和宝成铁路、成(都)绵高速、绵广(元)高速、绵渝(重庆)高速等高等级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具有现代水准的金融、通信、商贸、海关、检验检疫、空港、口岸等设计一应俱全。绵阳市通讯网络发达,水电气供应充足,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空气质量优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1。绵阳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造林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项目所在的游仙区五个镇震前交通设施较完善,能够满足过往行人车辆正常通行。市政排水设施基本无相关规划,属于雨污合流、任意排放。23绵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31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在2004年基础上翻一番,将突破85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0元以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8上,力争提前三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超过80亿元,年均增长148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232科技城建设上台阶到2010年,绵阳科技城生产总值将达到600亿元,人均GDP达到6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军转民企业销售收入实现50亿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体制创新、对外开放、教育事业与人才支撑、城市现代化水平、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台阶。233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到2010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6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突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34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新材料、生物和精细化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14。24地震灾情241“512”特大地震基本参数(1)发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2)震中位置微观震中为北纬310,东经1034,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宏观震中北纬3147,东经10327,四川省绵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9阳市北川县县城。(3)震级MS80级。(4)震源深度14KM。此次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主干断裂带的一次浅源地震。游仙区位于扬子地块与此次地震龙门山主干断裂带的交接地带,与宏观震中的直线距离仅50余公里。在此次地震中,游仙区地震烈度67度,极重灾区达到9度。大部分镇乡人员及财产损失十分严重。这次地震是近代中国最强的一次大陆地震,其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242“512”特大地震游仙地震灾区范围(1)游仙区重灾区的范围魏城、柏林、太平、朝真、凤凰、忠兴、云凤、街子、东林、新桥、石马、白蝉、玉河等13个镇乡,面积513平方公里。(2)游仙区一般灾区的范围观太、建华、东宣、梓棉、游仙、刘家、石板、徐家、小枧沟等9个镇乡,涪江、富乐2个街道办事处,面积460平方公里。本项目所在魏城、柏林、忠兴3镇属重灾区范围,游仙镇属一般灾区范围。243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给游仙区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大量的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工商企业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国家确定为41个重灾县之一。全区受灾面积973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505万人,因灾死亡72人,失踪16人,受伤482人,3823万人无家可归(含临时安置人员),全区直接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0经济损失1823949万元,其中区本级直接经济损失达(不含科学城办事处、仙海区、农科区和市属大中专院校及市属医疗机构)1724648万元。105万余户城乡居民房屋损毁,面积达14774万平方米(其中农村房屋倒塌4554万平方米,严重毁损8027万平方米;城镇损毁房屋67万平方米,严重损毁1523万平方米),经济损失1342亿元;受损学校103所,倒塌校舍面积69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3500台(套),经济损失73亿元;22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直属卫生医疗机构和近100个村卫生站162万平方米的房屋受损,经济损失37亿元;受损企业233户,经济损失43亿元;道路损毁369公里,受损桥梁32座,经济损失27亿元;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受损水库106座,726万人饮水困难,受损渠系852公里,小型蓄提水工程539处,山平塘3978口,堤防45公里,经济损失64亿元;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作物损失严重,粮食作物受损54万亩、经济作物受损43万亩、牲畜死亡77578头(只),经济损失53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损毁289处,经济损失24亿元;生态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类林木损毁面积725万平方米,生态环境体系受损严重。项目各镇受灾情况魏城镇属游仙区重灾区,全镇受灾群众4376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31。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1亿元,约为全镇2007年GDP的55倍。地震造成全镇26人死亡,因灾受伤249人,其中重伤92人,从废墟中救出15人。全镇城乡居民房屋毁损183万平方米,80以上的住房因灾无法居住。倒房户3772户,危房户9981户。工业企业厂房损毁面积18660平方米。文教、卫生等其社会公用性用房共计受损91961平方米。基础设施损失也非常严重。损毁供排水管道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1损毁62千米;城镇天然气管道损毁65千米;市政道路损毁15千米;城镇桥梁损毁2座。柏林镇属游仙区重灾区,全镇受灾群众22920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亿元。地震造成全镇4人死亡。全镇城乡居民房屋毁损1369万平方米。倒房户3030户,危房户5438户。基础设施损失也非常严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19万元。忠兴镇属游仙区重灾区,全镇死亡4人(辖区1人,外地3人),受伤30人。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达7745亿元。全镇共计52307间房屋中,其中全部倒塌7928间,严重损毁18400间,已形成危房25979间。政府办公楼、住宿楼整体裂缝、断层,无法使用;中、小学教学楼、学生住宿楼、教师宿舍楼和公共用房完全垮塌,整体倾斜、严重裂缝,均无法使用;卫生院住院大楼、住宿楼垮塌,医疗设备、药品损失严重;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办公场所受到损毁;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其中明月路严重损坏,加之灾后重建大量运输建筑材料车辆的不断增加,路面路基损毁严重,该道路车辆已无法正常通行;受损桥梁5座,其中团结桥、双建村拱桥、双龙村拱桥损毁严重,已成危桥或垮塌,车辆已无法通行。游仙镇属游仙区一般灾区,地震共造成辖区房屋倒塌或停止使用1078户,死亡14人,受伤12人;学校房屋受损3所,无法复课学生2000余名,损毁道路11公里、桥梁1座、河堤3000余米、塘堰2口;园区52家规模以上企业46户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在191亿元以上。25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内容为工程建设内容为游仙区25条市政道路的灾后重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2建工程,其中魏城镇道路11条,柏林镇道路4条,忠兴镇道路1条,游仙镇道路9条、河堤加固353米。各道路长度、规划红线、两侧绿化控制带宽度、路面分幅,详见下表表21建设规模汇总表序号道路名称长度(M)规划红线(M)断面构成(M)1魏城镇魏柏街1220204(人行)12(机动车)4(人行)2魏城镇向阳街31088(机动车)3魏城镇东街350204(人行)12(机动车)4(人行)4魏城镇西街300204(人行)12(机动车)4(人行)5魏城镇桂花街300204(人行)12(机动车)4(人行)6魏城镇小南街42088(机动车)7魏城镇小北街240204(人行)12(机动车)4(人行)8魏城镇学府街940204(人行)12(机动车)4(人行)9魏城镇顺河街420204(人行)12(机动车)4(人行)10魏城镇正兴街650304(人行)1(隔离带)20(机动车)1(隔离带)4(人行)11魏城镇达州大道500304(人行)1(隔离带)20(机动车)1(隔离带)4(人行)12柏林镇柏林街9501015(人行)7(机动车)15(人行)13柏林镇朝阳街15001015(人行)7(机动车)15(人行)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3序号道路名称长度(M)规划红线(M)断面构成(M)14柏林镇环镇路1000163(人行)10(机动车)3(人行)15柏林镇育才路550163(人行)10(机动车)3(人行)16忠兴镇明月路23002445(人行)15(机动车)45(人行)17游仙镇三号路473255(人行)15(机动车)5(人行)18游仙镇四号路280205(人行)10(机动车)5(人行)19游仙镇五号路482303(人行)10(机动车)4(隔离带)10(机动车)3(人行)20游仙镇八号路610184(人行)12(机动车)2(人行)21游仙镇学府街332164(人行)8(机动车)4(人行)22游仙镇环山路420164(人行)8(机动车)4(人行)23游仙镇外环山路820255(人行)15(机动车)5(人行)24游仙镇芙蓉东路943164(人行)8(机动车)4(人行)25游仙镇民福路延长段2981535(人行)8(机动车)35(人行)26合计16608工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含路灯、路牌标识、交通标志等)、雨水污水管道工程、绿地配套等市政工程。(1)机动车道工程挖除旧路面288442M3,混凝土面层118749M2,混凝土基层25472M2,沥青混凝土面层37640M2。(2)人行道工程面积72983M2。(3)绿化配套工程面积8100M2。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4(5)照明工程15458M。(6)交通管理工程15458M。(7)污水管网D400管3393M,D500管820M,D600管9605M,D800管1050M。(8)雨水管网D600893M,D8005875M;400400雨水沟2500M,500500雨水沟1500M。(9)游仙镇渔家溪河堤353M,含D1000污水干管353M。(10)游仙区活动板房配套设施工程是对10137套活动板房(居民住房2547套,学校5589套,卫生院388套,配套1613套)场平工程、临时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零星工程等的施工建设。(11)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工程是对游仙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场平工程、临时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零星工程等的施工建设。(12)绵阳市游仙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项目完成完成游仙区17个镇乡、22个村庄地形图(面积4224平方公里)测绘工作,街子乡岳家村等35个村庄规划编制(包含效果图)及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工作。设计了15种、30套灾后重建户型标准图集。26项目投入总资金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投入总资金为1428427万元,合210063万美元。其中游仙区活动板房、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活动板房配套设施及绵阳市游仙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项目为追溯贷款报账项目,工程投资分别为223645万元、15946万元、39250万元,追溯项目投入资金共计278841万元(41006万美元)。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5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22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道路名称道路分级设计车速(KM/H)结构设计年限(年)路面类型标准轴载1魏城镇魏柏街村镇二级3010沥青混凝土BZZ1002魏城镇向阳街村镇三级2010水泥混凝土BZZ1003魏城镇东街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4魏城镇西街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5魏城镇桂花街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6魏城镇小南街村镇三级2010水泥混凝土BZZ1007魏城镇小北街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8魏城镇学府街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9魏城镇顺河街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0魏城镇正兴街村镇一级1010沥青混凝土BZZ10011魏城镇达州大道村镇一级1010沥青混凝土BZZ10012柏林镇柏林街村镇三级2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3柏林镇朝阳街村镇三级2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4柏林镇环镇路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5柏林镇育才路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6忠兴镇明月路村镇一级1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7游仙镇三号路村镇一级1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8游仙镇四号路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19游仙镇五号路村镇一级1010水泥混凝土BZZ10020游仙镇八号路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21游仙镇学府街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22游仙镇环山路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23游仙镇外环山路村镇一级1010水泥混凝土BZZ100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6序号道路名称道路分级设计车速(KM/H)结构设计年限(年)路面类型标准轴载24游仙镇芙蓉东路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25游仙镇民福路延长段村镇二级3010水泥混凝土BZZ100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73各镇重建规划概述31魏城镇规划魏城镇城镇规划区面积5975KM2,近期以初步完善城镇格局,镇区规模逐步扩大,整体环境得到改善为目标。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人均居住用地面积4498M2,人均公共用地面积1455M2,市政设施用地面积1696HA。镇区道路交通路网布局主要为三横五纵四环,“十”字形一级公路。以北部组团、绵梓路、南部组团的30米主干道为三横,以达州大道、原魏柳路等五条南北向的30米主干道为五纵,高家坝工业集中区内辅道既外围路,莲花片区的辅道既外围路、牌坊片区辅道既外围路,整个规划区的大外环线形成四个环线,棉梓路和规划的市域一级公路一环线在玉皇观山脚下形成“十”字形交叉。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的方式排放。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最大日污水量约252万吨,区域内污水利用污水管道收集至燕子窝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外河道;雨水系统充分利用地形和沟渠,采用管网和沟渠相结合的排放方式,分散布置,就近排入水体。32柏林镇规划镇域总体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以逐步把柏林镇建设成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农贸型小城镇为总体目标。2020年将发展到约15300人。镇域内的道路应逐步提高等级,采取截弯取直、局部拓宽、分期改造的做法,逐步提高路面等级,以适应经济的发展。结合全镇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8产业发展时序,对交通需求较大的路段应尽快实现硬化,最终实现便捷、快速的镇域道路系统。场镇排水体制均采用雨、污分流制。在柏林场镇设置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污水经处理达到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后排入农灌系统用于农林灌溉或者直接排入水体。33游仙镇规划331道路规划规划区总用地285平方公里,均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区人口规模为33万人。以合理安排各类设施,协调城市功能,满足规划区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指导城市建设的进行,建设成环境优美,且有现代化气息的花园式工业园区为规划目标。道路交通规划以40米宽的南北向绵梓公路和40米宽的东西向主干道为主骨架,外围是18米宽的交通性环道,中间按合适间距布置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支路。由于规划区三面是山,一面是河,为加强南北向(即北至广元,南到市区)的联系,在现状已有两条南北向道路的基础上,增加一条30米宽的南北向次干道,为避开城市二环路与绵梓公路相交的立交桥,从北端河流的西面与绵梓公路相交。城市的二环路从规划区的东面穿过,为保证规划区用地的完整性和二环路快速干道的行车快速性,将二环路设置于规划区东端,与城市其它用地保持30米以上的间距,且只与规划区内绵梓公路在北端相交,均是立交。根据绵阳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根据规划区地形、道路、布局及地块规划,布置多个雨水系统,以尽快排泄规划区雨水。为便于排除路面雨水,管道多沿道路布置于车行道下。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19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在建筑稀疏或管道起端100200米内可利用道路边沟排除雨水,在雨水管坡度过大处设置跌水以消能。所有管道均进行水力计算,街道雨水管最小管径为DN400。规划区内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由污水管道收集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按规划人口及各项用地面积计算,规划区总污水量为212万吨/日。污水管道根据地形及建筑布局沿规划道路敷设。在管道坡度过大的区段按规范设置跌水井,个别低洼处设污水提升站。污水管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根据绵阳市总体规划要求,在游仙片区以南设置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游仙片区的污水。332河堤规划游仙镇渔家溪沟道狭窄,两岸地势低矮,洪水灾害十分频繁。游仙镇防洪治理规划白虎咀至出口(与芙蓉溪汇口)渔家溪的下段,治理河段总长2065米。3321流域概况(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渔家溪是芙蓉溪右岸的较大支流,发源于游仙区境内云盘梁(5891米),由北向西南流,于游仙镇附近入芙蓉溪,流域呈树叶形,集雨面积12198平方公里。河长4898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18,河道狭窄。规划段河面宽620米,出口段达40米,两岸阶地较低,一般高出枯水面4米左右。洪水常溢岸成灾。流域地势北高西南低。上游丘陵区海拔489米左右,地形变化较大。下游地势较平坦,起伏不大,一般在海拔高度460米左右。区内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农垦发达,土地大都开发利用,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等。流域内有一座小型水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0库胜利水库及多处塘埝。对径流有较大的调蓄作用,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创造了发展的有利条件。由于耕地较多,林地少,天然植被较差,河流含沙量较大。(2)水文、气象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上的影响,盛夏初秋西风环流和东南季风盛行,水、汽源源输入,加上乌拉尔高压阻塞和山体屏障影响,形成暴雨或大暴雨,致流域内夏秋多雨,雨量集中,洪水频繁,冬春常旱,河水断流,年内年际分布悬殊。年内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5左右,年际间降水差达24倍。多年平均降水量9683毫米。最大年降水量达1700毫米,最小降水量5775毫米。由于流域内地形变化相对大,降水在面上分布不大均匀,中上游较多,下游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900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7(1996年),相对而言气温较高,降水量偏少,蒸发量较大,年平均蒸发量750820毫米,气象特征间下表。表31气象特征统计表降水量(毫米)气温()地名多年平均69月上年总量年最大年最小一日最大多年平均最高最低历年最大风速(米/秒)多年平均蒸发量(毫米)城区96597561675852412569165372731578200郊区89767661700443572873163370731638164流域内径流靠降水补给,相对较为丰沛,但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加之水利工程影响,地势平坦,农垦发达、稻田密布,严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1重影响产、汇流条件及径流的地区和天然分配。年内变幅较大,510月水量丰富大约80,79月暴雨频繁,占年水量的65。枯水期较长,有少量的地下水补给,但常有断流发生。(3)暴雨洪水特性流域属中等暴雨区,69月暴雨较多,强度较大,历时短,一日最大暴雨达3060毫米,6小时均值达95毫米,由于源短流急,属典型丘区小流域,水利工程拦蓄能力有限,一遇暴雨或大暴雨常产生大洪水,汇流时间短,陡涨陡落,一次洪水过程25小时,峰高尖瘦,洪水变幅一般46米。3322洪涝灾害及成因(1)洪涝灾害渔家溪沟道狭窄,两岸地势低矮,而河道弯曲,碍洪阻水地段较多,沿沟两岸人口密集,住户砖矿农田较多,企事业单位、学校数十家,一遇大洪水溢岸成灾,致使交通中断,冲毁民房、厂矿、企事业单位。据调查,1937年大洪水川陕公路被淹,冲毁路基,冲走房屋数十间,几十人无家可归,1945年洪水比1937年洪水还大,同样造成了巨大损失。1990年8月13日发生大洪水造成川陕公路交通中断,游仙镇数十家房屋被淹,数百亩农田被冲毁,多处沟段滑坡坍塌,十余家企事业单位及厂矿设备被淹,估计其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2)现有行洪能力渔家溪段207公里,为了推算行洪能力,共布设了23个断面。经分析计算及调查,溪段现有行洪能力一般只能达到58年一遇。(3)洪涝灾害的成因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2规划河段洪水灾害十分频繁,其主要原因流域集雨面积不大,源短,比降陡,水流急,上游小型水利工程防洪能力有限,一遇暴雨就酿成大洪灾。流域本身位于雨量较丰沛区,暴雨频繁,成灾性较大。溪沟两岸地势低洼、弯曲,阻水段较多,一遇洪水溢岸成灾。3323防洪治理规划(1)规划范围渔家溪的防洪治理规划范围自白虎咀至出口(与芙蓉溪汇口)渔家溪的下段。由于溪沟较小,流量相对较大,河道弯曲,沿溪建筑物较多,阻水淤塞严重,沿岸地势平坦,规划治理河段总长2065米,本项目所述渔家溪河堤353米,正是属于出口段位置。规划保护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保护人口25万人。(2)规划治理的依据原则遵照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和中小河流规划治理规程及省、市、区有关政策、法规等,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河段的具体特性,历史及现状,按以下原则进行。防洪治理规划是江河流域治理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服从流域规划的前提下,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治理规划中尽量利用现有的防洪设施,照顾上、下游,左、右岸、尽量减少拆迁占地,堤线布置在位置较高,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以降低工程造价,充分考虑对河道的治理,清除障碍,使堤线与河势相应并与大洪水的流向、动力轴线与主流线大致平行,力求平滑,顺直,平缓曲线连接,顺直水流改善行洪条件,增强行洪抗灾能力。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疏导为主,排泄结合,束水归槽。以水攻沙,夹正河心,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3在稳定中小水河槽的基础上顺直水流,避免急弯,河床出现大的转折,地质条件差,地形不利的地方有利堤身安全行洪泄沙,在适当可能的条件下尽量裁弯取直,减少冲淤和河道变形。(3)堤线、堤距渔家溪为芙蓉溪的支流,属发育期的河沟,上游在山丘间穿行,比降较大,由于水文、地质等条件,河道发育极不成熟,河道弯曲,宽窄变化较大,切割较浅,水流紊乱,溪沟很不明显,时有断流,中游地势较低,相对开阔,溪沟变宽,比降较上游小,形成较明显的溪沟,下沟地势较低,地形开阔平坦,但溪沟弯曲。比降较小,但较稳定的河相关系尚未形成,可塑性较强。我们在分析多年洪水机制、水沙特性、溪沟演变的基础上,结合溪沟的实际,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及影响河段演变,行洪安全的有关因素,利用调查和计算的资料,据各段的特点,在保证行洪安全,提防稳定的前提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计算确定了各段的安全行洪宽度和影响塑造河道流量。综合分析比较,由于保护区地势低洼,土地保护利用重要。结合河段实际,在不影响行洪排沙的情况下分段确定堤距。本项目353米河堤所确定的堤距为15米。(4)设计洪水位的分析计算按推算天然河道水面线的要求,结合河段实际布设了20个控制河道横断面,作为推算设计洪水水面线及校核行洪能力的原始依据。调查分析洪水比降,糙率,依据渔家溪与芙蓉溪汇口处的设计洪水位及设计堤顶高程由下游向上游按分段的堤距比降,糙率,逐一推算流量用公式Z2(2V22)/2GZ1(1V12)/2GHFHJ式中Z2、Z1、(2V22)/2G、(1V12)/2G、HF、HJ分别为上下游断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4面的水位,流速水头,沿程局部阻力损失。并参照调查的大洪水洪痕水面线及河道原有及规划治理后的特性,综合分析确定设计洪水位(水面线)。(5)设计洪水位合理性分析设计洪峰流量经合理性分析符合规划河段实际,方法正确,成果合理可靠。而按推算洪水水面线原则布设的河道控制断面,控制了河道变化及水沙特性,有足够的代表性,推算中采用的参、系数又经过实测、调查,参考了多方资料综合分析计算、结合本河段特性采用,推算出的设计洪水位又经调查的大洪水及参数复核。成果复核实际,安全可靠,合理可行。34追溯项目概述341游仙区活动板房配套设施工程概述“512”地震后,游仙区大量受灾群众、学生、伤员无地方居住,极大的影响灾后重建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灾区受灾群众的安置问题,通过对口援建、自建过渡安置房解决临时居住问题,其中,活动板房建设为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灾后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活动板房建设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规划实施。游仙区的活动板房建设是从2008年5月下旬开始,由上海市援建,共有16个镇乡,建设7957套。主要用于解决场镇受灾群众、受损最严重的学校和医院,按照要求,上海市援建活动板房房屋主体,地方政府完成板房配套建设。后来,由于各地灾后重建任务不同,国家建设部对板房建设作了调整,决定余下的活动板房由广东、北京援助板材,由游仙区自行组织建设,全部用于受损学校和医院,共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52180套。按照上级要求,学校活动板房必须在8月15日前全面完成,确保8月20日全面复课,因此,游仙区采取应急竞争性谈判落实了施工队伍,及时建设第二批活动板房,并于8月20日完成了建设任务。游仙区活动板房配套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是活动板房10137套,其中居民住房2547套,学校5589套,卫生院388套,配套1613套,共涉及23个镇乡(试验区)二个办事处,33个点的场平工程、排水工程、临时道路工程及零星工程等。342游仙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项目游仙区“512”特大地震受灾的重灾(县)区之一,全区22个乡镇全部受灾,受灾人数45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24亿元。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在有效组织抗震救灾的同时,立即专题研究、安排部署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规划的实施,确保了大批灾后重建项目的科学安排、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同时,为游仙未来的发展绘就了蓝图、奠定了基础。绵阳市游仙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项目完成完成游仙区17个镇乡、22个村庄地形图(面积4224平方公里)测绘工作;完成街子乡岳家村等35个村庄规划编制(包含效果图)及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设计了15种、30套灾后重建户型标准图集。经与多家测绘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协商本着支援灾后重建的原则,费用按低于国家收费指导价50计收。经竞争性谈判确定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劳动服务公司新都测绘公司、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四川中颐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原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该项目测绘、设计单位。规划编制项目总费用39250万元,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6其中测绘费用16474万元、规划设计费用(含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费)22776万元。343游仙区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工程“512”地震后,游仙区大量受灾群众无地方居住,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灾区受灾群众的安置问题,通过对口援建、自建过渡安置房解决居住问题,其中,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为恢复安置点受灾群众生产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灾后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因此,游仙区采取应急竞争性谈判落实了施工队伍,完成了建设任务。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是对游仙区9个集中安置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徐家镇清辉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场平、临时道路工程;忠兴镇明月村永久性安置点临时道路工程;忠兴镇明月村永久性安置点排水管道工程;忠兴镇明月村永久性安置点场平工程;新桥镇民主村永久性安置点1地块场平工程;新桥镇民主村永久性安置点2地块场平、临时道路工程;云凤乡灾后农民永久性建房场平工程;街子乡岳家村灾后农民永久性建房堡坎等零星工程;街子乡岳家村灾后农民永久性建房场平工程。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7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项目建设背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绵阳市游仙区距地震中心150公里左右,震感强烈。国家汶川地震灾害委员会专家组对本次地震烈度、地震次生灾害和地震对不同类型房屋结构、生命线工程、交通、水利、通讯等设施造成的破坏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察调研,并结合人员伤亡情况,按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认定绵阳全境为地震重灾区,游仙区与北川县、平武县、安县等极重灾区相比灾情相对较轻,但同样也属重灾区。地震造成游仙区农村房屋、道路、塘堰、沟渠大面积倒塌和损毁,增大了农民恢复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难度,对农业直接投入减少,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42项目建设必要性汶川地震给绵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地震所带来的潜在影响更是极其深远的。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四川省副中心,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重要的科研、经济、交通中心,是国家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科技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是把绵阳市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巨大生产力,带动社会经济大提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作为绵阳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之一,其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1)在绵阳加快灾后重建的大背景下,本项目为恢复和提高交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8通能力,保障游仙区经济建设和灾后重建作用巨大。(2)本项目围绕提升城镇功能,以现状市政设施系统为基础,重点实施修复,全面恢复到灾前水平;并适当扩大设施规模和提高设施水平,并增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完善城镇供排水系统系统。(3)可保障交通安全畅通、行车有序、低公害的基本设施要求,为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正确、可靠、适时的交通信息。(4)通过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的恢复实施,可以为灾区人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使他们的生活功能得以全面恢复,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解决因地震影响产生的交通不便、生活困难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让灾区人民切实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