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16年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16年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16年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16年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述112项目建设单位2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内容414结论简述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821项目建设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23必要性小结14第三章需求分析与拟建规模1631我国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分析1632湖北省食品药品检测行业的分析1933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产业发展规划2034市场需求分析小结20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2141项目选址原则2142项目建设地点2143建设条件2244建设条件小结26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2751项目总体规划方案2752建筑工程方案2853结构方案32I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4设备方案3355配套工程方案36第六章节能方案分析496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4962项目能源使用类型5063能源消耗量估算5064节能措施5165节能效果分析54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5571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5572建设地区环境和生态现状557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567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5975特殊环境分析5976环境影响结论60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181劳动安全卫生6182消防64第九章项目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6791组织机构6792人力资源配置68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及招投标70101项目实施计划70102项目实施进度表70II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3项目招投标71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4111投资估算依据及范围74112建设投资估算75113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78114资金筹措78第十二章社会影响分析7912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79122项目所在地相互性分析81第十三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82131编制依据82132风险调查83133项目稳定分析84134落实措施后风险预期等级90135小结91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92141结论92142建议93III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附图1项目总平面图附图2项目立面图附图3项目单层平面图附表附表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附件附件1项目建设单位法人证书附件2项目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3项目规划意见附件4项目土地证国用(2010)第150109011号附件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第二批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函附件6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第二批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函附件7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第二批县级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的请示的函附件8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通知的函附件9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批复的函附件10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项目工作开展的函附件11建设项目节能登记表附件12项目申请文件及附件真实性承诺函IV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项目性质新建4、建设期限6个月(2016年5月2016年10月)5、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规划用地100000M2,工程总建筑面积149000M2,项目拟建一栋4F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内设动物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分析仪器室、精密仪器室等科室),项目容积率149,建筑密度3666,绿地率3500。配套水、电、通风、消防等相关设施。6、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1)投资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9960万元。包括工程费用12534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950万元、预备费6665万元。2)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90000万元,另一部分由地方配套资金49960万元。7、项目建设目标负责畜禽产品、食用农产品、水产品、酒类餐饮产品、药品及其他产品的检验、检测;负责本县及周边县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技术仲裁、综合上报和反馈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情报信息;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检测方法学标准、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和快速检测技术等研究;指导辖区食品药品生产、使用、经营和医疗1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机构检验业务技术工作,协助解决疑难问题和技术培训。8、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北省市县漕河镇城南李时珍大道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院内闲置用地。12项目建设单位1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申报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单位地址县镇城南法定代表人122建设单位简介1、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行政机构设置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政工股)、法制审批股、综合协调股(应急管理办公室)、食品监管股、餐饮服务监管股、药品化妆品综合监管股、药品化妆品市场监管股、财务股等8个内设机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食品(含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酒类食品,下同)、药品(含中药、民族药,下同)、医疗器械、化妆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划以及技术标准。参与起草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推动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负总责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食品药品重大信息直报制2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度,构建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机制。(二)建立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全县食品安全检查年度计划、专项整顿治理方案并组织落实。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参与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三)监督实施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依法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依法监督管理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负责药品互联网销售监督管理。(四)负责制定全县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质量监督抽验。监督实施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五)负责全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和指导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落实情况。(六)负责制定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食品药品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七)组织开展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全县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八)指导辖区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3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九)承担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推动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督促检查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并负责考核评价。(十)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2、人员编制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行政编制23名,工勤人员事业编制3名。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内容131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2004第2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七十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二十二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6)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主席令9届第21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1999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订)(9)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10)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4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1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县级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财201433号)(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7号)(14)关于开展第二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食药监财201624号)(15)关于做好第二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443号)(16)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鄂政发201336号)(17)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修改稿)(18)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19)湖北省建设安装工程综合费用定额(2008修订本)(20)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工程)湖北省预算基价(21)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13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项目基本情况;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项目需求分析与拟建规模;5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6、工程建设方案;7、节能方案分析;8、环境影响分析;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项目组织与施工进度及工程招投标;11、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社会影响分析;13、社会稳定风险分析。14结论简述1、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湖北省及当地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总体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项目的开发建设,符合国家、省市及地方的发展规划,符合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的未来发展规划、定位,是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的基本需要。项目各项指标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符合土地集约利用原则。项目的建设方案具有技术前瞻性和经济合理性,满足国家及地方对产品安全行业的标准要求。项目周边交通便利,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2、项目的实施,是持续深入推进县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的客观要求。整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并成立县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是提升当地及周边县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满足食品药品日常监管、稽查打假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项目的实施统一使用人员设备、统一安排检验检测任务、统一归口管理检验检测经费,实现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对县的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6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稳定繁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项目用地面积为100000,总建筑面积为149000。项目容积率149,建筑密度3666,绿地率3500。项目用地指标符合规划设计条件的相关要求,符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发展规划。4、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划设计方案系统完整,具有技术前瞻性和经济合理性,满足国家及地方对机关用房设计相关标准的要求。在落实各项节能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是节能的、环保的,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5、项目总投资139960万元,其中一部分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90000万元,另一部分为地方配套资金49960万元。6、项目建设中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降低以及消除社会稳定风险的效果。7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高度重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设施建设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的新食品安全法专门用第五章规定食品检验,体现了国家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高度重视。其中,第八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食品检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第八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此外,第八章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这些规定的实施,对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链条加长,监管品种增多,监管范围加大,监管对象发生重大变化,食品药品安全还将出现更多风险和挑战,食品药品监管任务仍然繁重和艰巨。因此,必须重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充分运用检验检测技术手段,为监管工作配置“火眼金睛”。2015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432”的层级布局,即食品(含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市、县4级检验检测机构;药品(含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市3级检验检测机构;8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2级检验检测机构;并部署了落实改革任务、强化硬件保障、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检验检测科研能力、推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六项重点任务。新食品安全法有关检验检测的规定以及国家总局指导意见的制定发布,标志着国家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服务食品药品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是能力提升的基础,体系建设是根,能力提升是果。一要明确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总体目标。市、州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既要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目标一致,也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以及发展需要进行规划。到2020年,建立完善以省检验检测机构为龙头、市州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县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乡镇快检为前哨,科学、公正、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使检验检测能力基本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需要。二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政策要求,在充分考虑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区域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层级设计方案。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好国家总局的鼓励政策,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又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三要明确各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功能定位,各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不能平均用力,要根据功能定位,找准能力建设重点,突出建设实效,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全覆盖。9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12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现状县当前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比较分散,主要由卫计、农业、工商、质监、食药监、水产、粮食等部门负责,各部门检验检测模式单一,仪器设备不足,专业检验检测人员分散,远达不到食品药品安全检测需要。县现有6家经过认证具有合法检验资质的县级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余人,能够检验食品药品项目参数达900项。质监、农业、卫计、粮食、水产、药监等部门拥有各种食品药品检测设备500余台套,全县食品药品抽检任务达1000余批次。长期以来,县各部门高度重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县是国家长期认定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历史欠账较大,特别是城市建设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突出。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业务量不断增加,工作日益复杂和繁重,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需要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分散、设备仪器老化,特别是检验检测场所设置不规范、硬件设施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公民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当前网络发展迅速,电商成为消费者备受推崇的消费平台,食品和药品在当前互联网消费量与日俱增,由于网络上对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还有待完善,所以对网络平台上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抽样检查也必须由相关经过认证的合法检验检测机构来完成,在大形势下,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执行能力10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业技术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检验检测水平、满足食品药品日常监管、稽查打假的需要,县计划整合当前质监、农业、卫计、粮食、水产、药监等部门机构、人员和设备设施,统一使用人员设备、统一安排检验检测任务、统一归口管理检验检测经费。但从县的现状来看,用房条件的限制,当前现有检验检测中心规模较小也不满足相关国家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筑设计规范,不能发挥作用。由以上分析可知,县现有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不利于当地食品药品安全事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县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新建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技术用房。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切实保障全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每年,中国因食品药品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触目惊心,这就需要相关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提高相关意识,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硬件水平。相应地,为适应现代检验检测机构中心的工作需要,也对工作环境提出了迫切的需求。221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完善的需要为了贯彻国家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强化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11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网格化监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加快完善食品监管制度,健全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力度,完善对网络销售食品药品的监管,特提出本项目。本项目的建设顺应了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政策,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有必要性的。222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全省加快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立监管机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明电201417号、鄂政办电2014125号文件和全省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推进现场会精神,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监管机构建设、县级检验检测平台整合,力争建立起上下贯通、权责明确、统一完善的机构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管职能体系。进一步明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卫生计生、商务(酒类食品)、农业、工商、质监、粮食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衔接程序,清晰监管边界。积极探索与周边地区建立监管合作机制,形成横向协调、高效有序的外部运行体系。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是顺应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的相关规划,推动了当地食品药品行业的体系改革与完善。223项目的建设是县区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平稳推进,监管措施有力,监管12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效明显,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依然突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还存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农村、城乡结合部和个别食堂、餐饮单位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部门单位重视程度不够;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基础不够牢固,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食品药品安全正面舆论宣传力度不够,未形成足够的社会影响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项目的建设是对当前县食品药品安全监察体系完善,提高了食品药品监察机构形象、促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规范化。县现有6家经过认证具有合法检验资质的县级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余人,质监、农业、卫计、粮食、水产、药监等部门拥有各种食品药品检测设备500余台套。部门检验检测模式单一,部分仪器设备老化已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专业检验检测人员分散,远达不到食品药品安全检测需要。本项目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做到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适用,保障有力。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变县现有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机构分散,用房布局结构不合理、仪器设备老化的现状。项目建成后能够极大的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热情,各项检验检测工作更加便捷,规范相关操作流程。同时,项目的建成能够为食品药品监察工作提供有利的保障促进县社会安定和谐发展。13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4项目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维护社会长久的和谐稳定,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管理机构落实科学发展管的客观要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管理机构在全面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完整的同时必须不断强化机构内部基础建设。这是因为一、食品药品安全是公民对生活保障的基本诉求,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二、食品药品的安全工作开展基础是食品药品的安全检验检测,如果对于食品药品的检验检测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后续的工作完全无法进行。三、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基础建设是信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项目拟设置动物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分析仪器室、精密仪器室等科室。主要职责为负责畜禽产品、食用农产品、水产品、酒类等其他产品的检验检测;负责县及周边县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技术仲裁,综合上报和反馈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情报信息;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检验方法学标准、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和快速检测技术等研究;指导辖区视频药品生产、使用、经营和医疗机构检验业务技术工作,协助解决疑难问题和技术培训。项目的建设能提高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的整体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23必要性小结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和谐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不可预见性,完善基础设施,是完善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社会经14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济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基础设施条件,规范检验检测流程操作,提高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整体水平,促进规范化发展。可以极大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办事效率,是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文明社会、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职能,有效地保障所在区域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公共安全,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5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需求分析与拟建规模31我国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分析311我国食品行业发展情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食品农业需求增长预期放缓,总体仍呈增长趋势,未来发展更加依赖价值驱动。随着中国经济由外需向内需驱动的转换,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将得到提升。总体来看,未来的食品、农业需求增长,与经济总体增长相类似,即由过去的数量驱动,逐渐转化为价值驱动,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转换。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目前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政府加快推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近年来,许多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努力升级产品质量,在营销产品时强产品生产的环境以及在加工阶段严格遵守的标准。过去几年里,国产高质量食品销量的增长显而易见。目前高端产品占了液态奶市场将近1/4的份额,而消费者基本上把高端乳制品看作是更安全更营养的代名词。在政府监管层面,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预计20152020年左右,将是我国肉菜类食品溯源建设的加速推广期。312我国药品行业发展情况目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65岁以上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的医药保健费用是年轻人的4倍以上;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16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老龄化加速,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上一次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根据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已明显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将催生药品销售的高峰期。2015年上半年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继续提高,增长幅度有所降低。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6581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2014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168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7,增幅回落03个百分点。从经济环境方面分析,由于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今后5年,全球将有130多个专利药物陆续到期,总销售额在1000亿美元以上,其中某些品种的临床应用短期内很难有新品种替代,而首仿药可获得6个月的保护期并可获得40的市场份额,这对于有实力的仿制药厂商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2013年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百度公司签署“安全用药,搜索护航”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消费者通过百度搜索药品及网上药店时,可获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药品相关信息以及合法网上药店的认证标志。电商和网上销售会带来17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机遇,这也进一步推进了药品行业的发展。313我国食品药品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在全国检测市场中,国有检测机构利用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在出口贸易检测业务中占据优势;民营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总体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市场份额在三成左右,并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国家也出台政策对国有检测机构整合,并逐步建立成熟的检验检测认证系统。对此,国内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扶持检测机构发展,这也为检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近年来,影响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需要检测的项目和要求也越来越多越高,尤其一些新污染源的不断出现,对检测技术和仪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迅速发展,2015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不含烟草)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80138亿元。中国出台各项政策和行动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国内食品检测市场前景看好。随着新的食品法颁布实施,2016年,国内的食品快速检测产品市场将迎来跨越式发展。为适应食品药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食品检测仪器将在准确、灵敏的前提下,向着简易、快速、微量、可同时测量若干成分的小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家政府对食品安全重视高度不断提升,投资力度持续加大。随着国家级、省市级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的日趋完善,未来我国的食品药品检测将更多的集中在基层市场。18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4分析总结从上述宏观环境发展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食品药品检测行业具有广阔的需求与发展空间,并且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32湖北省食品药品检测行业的分析“十三五”期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大有可为。食品药品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越来越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各种食品造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各种食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药品安全水平总体较好,但药品安全正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检验检测机构需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技术审评和检查认证机构需增加编制,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任务。综上所述,针对湖北省医食品药品检测行业存在的改革需要与挑战,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建设本项目。项目的建设,将整合县质监、卫计、农业、食药监、水产、粮食等部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设立科级建制的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分中心,作为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的分支机构,大幅提升当地的检测效率,符合国家以及地方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相关要求。19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产业发展规划湖北省2016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湖北省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着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按照“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的要求,建立全程监控、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湖北省根据国家食药总局关于开展第二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食药监财201624号)及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第二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443号),将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效率,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34市场需求分析小结经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食品药品检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湖北省也对食品药品安全进行了专门的规划,要加快发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等内容,积极响应国家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工作。市积极响应国家和湖北省相关号召,整合县相关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成立市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县分中心,拟建一栋4F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内设动物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分析仪器室、精密仪器室等科室),建筑面积为149000,项目容积率149,建筑密度3666,绿地率3500。配套水、电、通风、消防等相关设施。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意见的大方针下,食品药品安全检测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并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41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市规划,推进互动。选址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同时,项目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使之具有前瞻性。2、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项目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应较好;周边市政设施应较完备;不应选择周边环境有较强污染源的地区,及存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区域。4、项目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的机构性质,最大限度地营造一个便民、舒适的办案环境。5、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6、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7、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42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北省市县漕河镇城南李时珍大道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院内,毗邻县交通运输局,西邻东壁大道,东临李时珍大道。21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所在地图41项目建设地点43建设条件431地形条件县地处湖北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县地形狭长,形如船帆,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复杂。北部为山区,层峦叠嶂,峡谷幽深,风光峻美;中部为丘陵地带,岗峦起伏,绿树成荫,风景旖旎;南部为平畈围区,湖泊棋布,港汊纵横。境内最高点为青石镇境内的云丹山主峰,海拔12441米;最低点为八里湖农场境内的龙凤寺闸,海拔12米。项目所在地地形为较规则的矩形,易于规划。依原地形地貌规划,绿地率高,污染少,空气清新,环境优雅,项目建设土地平整和规划花费成本较小,可以减少项目开支。22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场区地势平坦,场地地貌单元为平原缓坡地带,场地无滑坡、崩塌、膨胀土、地表液化等不良条件。目前场区能够进行多种机械同时施工作业。项目建设地点地势平坦,有利于施工建设。432气候条件(1)气候县地处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气候区,兼南北过渡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年平均日照时数2026小时,年平均气温168度,极端最高气温397度,极端低温156度。(2)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342毫米,年干旱指数144,年平均蒸发量1394毫米。年降雨量分配不均匀,49月占全年雨量的72,其中57月的降雨量占全年46,降雨量在年际变化上较大。(3)无霜期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56天。(4)冻土线冰冻线为05米。(5)风向风速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最大月风速15米/秒,春夏以东南风为主,秋冬以西北风为主。(6)地震等级地震烈度为6度。当地气候条件适宜项目的实施。433地理交通条件县位于湖北省东部,南临长江“黄金水道”,处于京九铁路中段、鄂皖两省交汇处,东连安徽,南与江西隔江相望。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蕲太一级公路、黄标一级公路、大别山红色旅23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游公路交织相连,境内的民用机场,穿境的麻武高速公路、蕲岳高速公路、黄安城际铁路,跨境的棋盘州长江大桥已规划建设。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联动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项目所在地离省道205仅相距100多米,紧邻李时珍大道,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地块处在城南新城,四周视野开阔,交通压力小,不会造成很大的交通负担。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建筑材料、设备的运输,有利于项目的实施。434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5年以来县经济运行稳健,保持了良好态势。刚刚过去的2015年,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好地完成了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外贸出口增长1543,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7和973,城镇登记失业率373。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既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又为“十三五”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地区生产总值19427亿元,年均增长1111;公共预算收入1156亿元,年均增长20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26亿元,年均增长2253;工业总产值突破260亿元,年均增长20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9亿元,年均增长1729;外贸出口9768万美元,年均增长1847。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工业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24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业企业稳步增加,亿元企业也在逐渐增加。外贸出口快速增长,高于市近20个百分点。农业质效提升,夏粮夏油实现丰收,被评为湖北省绿色食品原料(油茶)生产基地县、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突出药旅联动战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增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435市政配套项目给排水、供配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均可依托市政设施直接接入,较为便利。1、给排水水源由当地供水管网供给,区域内已有给排水管网,项目可直接接入。排水采取雨、污水分流制,并与相应市政排水管网相连,排水能力可以满足项目排水需要。2、供电供电由当地供电公司提供,区域内已有供电网络,项目可直接接入,供电容量充足,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3、燃气规划区域按城市市政规划铺设天然气管道到区内建设红线边,本项目可就近接入使用;4、通讯区域内通讯服务商主要有电信、移动、联通,通讯网已覆盖,本项目建设可方便接入,通讯条件较为便利。436政策支撑条件分析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5年1月引发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确定了“到2020年,建立完善以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龙头,省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市、县25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科学、公正、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使检验检测能力基本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总体目标。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全省加快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立监管机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明电201417号、鄂政办电2014125号文件和全省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推进现场会精神,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监管机构建设、县级检验检测平台整合,力争建立起上下贯通、权责明确、统一完善的机构体系。本项目建设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分中心,符合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食品药品建设体系的政策。此外,本项目是县“十三五”规划主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为保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对县级周边县市当前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与相关发展有正面积极的影响,项目的开展得到了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44建设条件小结项目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条件,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各项生活、服务、交通、通讯、配电和给排水等基本配套设施,同时项目是对国家关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相关政策的落实。项目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26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总体规划方案511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一、指导思想1、工程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并遵循前瞻性、高科技性、适用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加强对建筑精品的追求。2、遵照整体规划的原则,结合院区的特点,构思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使新老建筑在平、立、剖面都能完美结合,以突出项目特色,充分体现现代化和时代感,创建美观实用的活动空间。3、在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项目所处周围环境,力求建筑风格与环境相结合,采取适用、美观的造型设计,将生态、绿化、环保纳入总体规划设计之中。4、在功能上以满足使用功能和有关专业技术要求,同时兼顾办公与实验室检测的需求,使其成为设施齐全、服务良好、环境优美的专业检测场所。5、平面布置应符合规划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并根据专业特点和现有场地的局限性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分区,优化平面布置,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二、总平面布置原则根据项目食品药品检测等功能需要,满足现代化检查检测综合服务的需要和场址的具体条件及有关设计规范,对本项目总平面进行合27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理布局,分类划区。总图布置力求做到流向明确,道路畅通,运输顺畅,管理方便,同时满足消防、保卫及卫生防疫等要求,节约用地。项目区域内的绿化主要为路边绿化和景观树组成,绿化在项目区域内较差有序的布置,及提供了充足的绿化,又保证了实验楼的私密性。512总平面规划布局项目位于县漕河镇城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东临李时珍大道。项目位于县城区,紧邻县交通局和县人民检察院。项目性质为新建,总建筑面积149000。新建的大楼立面充分考虑现有建筑的功能要求及周边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与院区现有建筑风格的协调,延续其稳重的设计。513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拟建市食品药品监督检测中心分中心,总建筑面积149000,内设动物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分析仪器室、精密仪器室等科室,为砖混结构。配套建设水、电、通风、消防等相关设施。52建筑工程方案521设计依据与原则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8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建标2001231号)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GB50007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432002)2、设计原则本设计遵循以下国家关于实验室相关设计标准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国家质监检验总局(SN/T11932003)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生物污染控制(IOS14698)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3200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2004)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标准(GB478912010在满足实验室相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满足检验检测要求,功能分区明确,路线合理,物流顺畅便捷;29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节约建设用地,合理使用土地;(3)满足建筑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等各类设计规范要求;(4)满足规划部门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并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5)搞好绿化美化设计,加强绿化,保护环境,努力创造一个优雅的经营环境;522设计方案项目拟建一栋4F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单层建筑设计5间实验室,各实验室按实际功能划分,相对独立,详见单层平面图。实验室布局呈长方形展开,最大程度上利用空间资源,整体布局规范,美观。建筑设计应适用、经济、美观。建筑平面、剖面的设计在满足工艺、操作和检修的同时,应满足防火、防爆、防腐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门斗、外室或热空气幕。建筑造型在追求建筑功能、空间及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建筑空间和建筑形象。其立面设计简洁、独特、稳重、大气,具有一定内涵和韵味,通过线条、色块、材质、构架的变化,交织组成丰富的群体空间界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沉淀感。523装修方案装修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选择进口装修材料。根据国家相关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设要求,本项目各实验室装修墙面采用表面吸附性小、清洁方便的建筑材料,地面采用耐腐蚀性、耐磨损、防滑、易冲洗的建筑材料。30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物外立面采用普通的面砖进行镶嵌,外墙面选择清水墙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内墙选择白粉浆进行刷白;裙墙选择普通釉面砖进行装饰;入口门厅地面采用水磨石,其余楼、地面采用普通陶瓷砖;卫生间墙面贴普通陶瓷砖;门窗应按当地城市规定的节能指标采用密封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大堂入门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全玻璃门,其余室内门窗采用硬木夹板门、普通铝合金玻璃门(窗)。在建筑绿色低碳、低能耗上,组织建筑主楼全南北向布置,最大化利用自然通风及采光,日照最优,通风气流低进高出,使节能环保最优化。北侧开高窗的倾斜屋顶设计利于排出湿热空气,达到被动式降温,提高体感舒适度,减少能耗。在东西向的联系廊上,多采用外立面绿植处理,利用蒸腾作用改善微环境。立面装修设计形式纯净简约、细节精致、低调内敛,体现现代科研精神形象。白色的简洁干净既符合检验中心的功能象征,又与绿化环境对比强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形成舒心的检验中心新形象人文关怀,合理便捷;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立面装修建议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并用先进的单元式双层幕墙形式来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这种启闭幕墙系统通过百叶来调节室内空气流向,进而调节室内温湿度。造型方面简约大气,用竖向线条的幕墙配合石材来展现一个高科技科研场所应具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