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编制依据112项目概况213结论与建议4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721项目背景722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校址与建设条件1331校址1332建设条件13第四章办学规模及建设指标1741办学规模1742建设指标19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2151总图布置2152建筑结构2453给排水3054电气设计3455暖通设计40第六章环境保护4261场地环境现状及污染物排放标准4262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4263环境保护措施4264环境影响评价45第七章消防与卫生防疫4671消防4672卫生防疫48第八章节能5081建筑节能5082给水排水节水节能5183电气节能设计5184暖通节能设计5285供热及燃料52第九章项目建设管理5391项目建设管理机构5392项目建设管理制度53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57101建设期57102工程进度57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0111投资估算60112资金筹措62附件1、四川省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关于灾后重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及办学规模的批复2、某某县国土资源局某某分局汶卧国土资(2008)10号关于某某镇中心小学灾后恢复重建的答复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汶卧国土资(2004)17号国有土地使用证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卧城规2008字第11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5某某镇中心小学建设用地工程地震条件及地质灾害风险性初评6某某镇中心小学事业法人证书附图1学校区域位置图2学校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1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支持某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2)灾后重建规划相关建设标准选编(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编)(3)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管理及评估细则的通知(川教基【2002】20号文)(4)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某某地震灾后教育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部委号(2008)川教电57号)(5)四川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四川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后重建总体规划(20091)(6)四川省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人民政府某某自然保护区学校重建规划(7)四川省地矿局广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省512地震灾区某某特别行政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20086)(8)四川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镇中心小学设计方案(20093)(9)行政区人民政府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2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四川省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某某镇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22项目位置某某特别行政区某某镇区(原某某镇中心小学校址扩建)123办学规模设计某某镇中心小学为完全小学校,办学规模为设12个班、30人/班;学前部设3个班、30人/班。总在校学生450人,其中小学生360人、学前生90人。某某镇中心小学生源主要为某某片区适龄儿童。124建设理由“512”地震使某某特区教育建筑全部受损,学校重建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办学的方针集中优质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根据用地和生源情况恢复建设2所学校,其中耿达片区建立12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某某片区建立中心小学一所。125项目目的及内容本项目目的为建设某某特别行政区某某镇中心小学,使其成为一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完全小学校。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筑安装工程新建校舍总建筑面积7866平方米,包括教学楼1330平方米、行政办公综合楼800平方米、学前班楼502平方米、学生宿舍1524平方米、食堂及多功能厅1120平方米、其他附属用房1190平方米;总体工程包括运动场地及道路、变配电及室外照明、弱电系统、给排水及消防、场地平整及挡土墙、围墙、绿化、大门。(2)仪器设备购置购置仪器设备共8322套(台),其中课室桌椅360套、办公桌椅柜26套、电脑60台、教学试验仪器设备7套、电视机15台、太阳能设备1套、学生用床360套、食堂餐饮具1套、学前部设备1套;图书12万册。126技术标准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标准2002120号设计建设。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项目为中、小学校舍建筑,按9度抗震设防计算。127项目建设工期项目计划于2009年5月底以前完成立项、报批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2009年6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招标。2009年7月开始施工,2010年7月底建成,投入新学年使用。建设总工期13个月。128项目法人名称某某镇中心小学住所四川省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某某镇沙湾法定代表人范阳福经费来源核定收支、定额补助开办资金14470万元举办单位四川省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社会事业局12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估算项目总投资2366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2240万元、仪器设备配置费用126万元。全部申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支援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援助资金。估算项目总投资不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等,该部分投资由某某特区人民政府筹措。13结论与建议131结论本项目建设是某某特区教育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后社会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对受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长远的影响。通过重建校舍,重续文脉,鼓舞、凝聚人心,从而使灾区人民走出地震阴影,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风帆,重构生活信心和信念。项目建设符合某某特区教育重建规划,建设规模适当,工程设计符合相关国家规范,工程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有关部门批准该项目建设。132建议(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定,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完善各项手续,认真做好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设中要严格加强项目资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2)抓紧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3)提前做好征地拆迁、施工用水用电等场地三通一平工作,为项目尽快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学校规模11班数班15其中学前3班12在校学生人数生450其中学前生90人13教职工人数人262建设指标21用地面积平方米14806原有7999平方米、新征6807平方米22建筑面积平方米7866全部新建23购置仪器设备套(万册、台)83223建设期月134总投资万元23664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万元224042仪器设备配置费用万元1265资金筹措51申请香港援助资金万元2366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基本情况概况(1)行政区划某某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扩建于1975年。1980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1983年成立大熊猫研究中心,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8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四川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某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方式。某某自然保护区现辖某某、耿达两个民族乡。两乡(镇)现有6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其中某某(镇)辖3个村9个村民小组;足木山村辖3个村民小组;某某关村辖4个村民小组;转经楼村辖2个村民小组;耿达乡辖3个村17个村民小组;耿达桥村辖6个村民小组;幸福村辖4个村民小组;龙潭村辖7个村民小组。(2)人口与民族某某自然保护区居住着藏、羌、汉、回四个民族,其中多数为农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全区总人口5575人,其中农业人口4547人;人口中,藏、羌、回民族占75以上。各少数民族在文化、信仰、生活习俗、建筑风格、生活生产中均具有各自的独立特征,本区是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资源的富集地带。(3)经济状况2007年,两乡(镇)总收入270016万元,其中,某某镇988万元,耿达乡1712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56元,其中某某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元,耿达乡人均可支配收入306816元。在农村经济结构中,两乡(镇)企业占总收入的856,两乡(镇)家庭经营占总收入的9144。212教育基本情况概况灾前特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所,其中高完中1所,中心小学2所,村级小学5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971人,教职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全区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文盲率为0,17周岁人口初级中学完成率为8823,特殊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区学校占地面积约39亩,建筑总面积152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33628万元(包括校舍、体育设施、附属设施等,房屋价值按1500元平方米折算),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45万元,图书资料125万册,计算机113台。213地质受损情况2131某某特区灾害损失情况(1)震情由于某某特区地处某某境内、与某某映秀毗邻,处于震中地带。此次地震区域内地震烈度9度。(2)人员伤亡情况此次地震,全区内共死亡46人,受伤136人,失踪6人。(3)财产损失情况据全区统计并上报国家数据,全区内共倒塌房屋10776间,面积323277平方米;造成危房4017间,面积112483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94700万元。2132某某特区教育系统灾害损失情况(1)师生伤亡情况教职工死亡1人、受伤1人(其中因伤致残1人)。(2)财产损失情况学校倒塌房屋25间,面积1120平方米;造成危房360间,面积14146平方米;毁坏教学仪器设备1074台件套,价值2245万元;毁坏课桌凳671套;毁坏图书12万册;直接经济损失33628万元。某某特区教育系统灾害损失统计表表21倒塌房屋造成危房毁坏教学仪器设备毁坏课桌凳毁坏图书项目间数面积()间数面积()台套件价值(万元)套数价值(万元)册数(万册)价值(万元)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合计25112036014146107422456719712480181533628小学1148018569626329084506535805418631初中00000000000普通高14640167675342012351852784001213955中中职00000000000学前教育0084312210236055000751042特殊教育00000000000其他00000000000(说明直接经济损失中还包含了体育场地、设施以及绿化等其他附属设施在内。)2133学校灾害损失情况某某镇中心小学位于某某镇区,为完全小学。校区占地7999平方米,校舍面积1983平方米,在校学生240人。“512”地震造成全部校舍成为危房。22建设的必要性221学校因灾毁损急需恢复重建本项目位于512某某特大地震重灾区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全区校舍严重受损,部分校舍局部倒塌,中断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复学复课后,学生现暂在板房上课,但板房学校存在诸多困难,如卫生防疫问题,安全问题,教育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问题,音乐、体育、实验等课程的开设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部分学校原校址所在地背靠山体滑坡地带,次生灾害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此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以及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某某特别行政区灾后重建规划,学校急需重建。222符合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相关政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的精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将“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2000年“两基”目标的实现和达标后的巩固与提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2000年后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223符合灾区学校恢复重建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抗震救灾意见要求,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抓紧做好灾区教育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学校恢复重建的目标是2009年9月1日前大部分学校和幼儿园要在永久性建筑恢复正常教学,2010年9月1日前所有学校和幼儿园要在永久性建筑恢复正常教学。通过恢复重建,把灾区每所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和群众放心的工程。224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灾区灾后经济、社会发展振兴的重要保证。灾后,学校的复课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子女读书问题,由于某某特别行政区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安全无次生灾害的地方相当少,不能满足灾后学生复课安全需求,除学校在本地搭建的板房复课外,部分学生在组织到外地或投亲靠友在外地读书,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学校的恢复重建直接关系着某某特别行政区社会的稳定。第三章校址与建设条件31校址根据灾后某某特区重建规划,确定某某镇中心小学在原校址扩建,全部拆除地震严重受损建筑,利用原校址7999平方米,新征土地18981平方米建设。校选总用地面积26980平方米(4047亩),南临某某镇政府和303省道,东临规划道路和足目沟,整个用地和足目沟、303省道都处于群山环绕之中。根据四川省地矿局广汉地质工程勘察院二八年六月编制的四川省512地震灾区某某特别行政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校选不处于地质灾害区域,在作好防灾工程措施条件下,适宜项目建设。32建设条件321地理位置四川省某某某某特别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与某某县映秀镇连接,南与大邑、芦山两县毗邻,西与宝兴、小金县接壤,北与理县及某某县草坡乡为邻。地理坐标为E1025210324,N34453125。东西长52KM,南北宽62KM,总面积2000KM2。32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该区地貌单原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处于邛崃山系的东南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皮条河沿南向东北将全区分为两大块,河的东南部地势相对平缓,海拔一般不超过4000米,中河及西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下,东部的木江坪海拔最低,仅1150米;而河的西北部则山大峰高、河谷深切,大山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巴郎山、四姑娘山及北部理县接壤的山地海拔均在5000米左右,超过5000米的山峰近百座,境内最高峰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为四川省第二高峰。自第三世纪冰川以来,新构造运动异常活跃,山体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区内峰峦重叠,山高谷深,交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2)气候区内属青藏高原气候带,其特点是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分明,降雨量集中。全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为298和117,年平均气温89,年均降雨量为8880毫米,年蒸发量为8881毫米,相对湿度80,年日照时数为9492小时。(3)水系区内的河流主要有皮条河、中河、西河和正河。皮条河发源于巴郎山的东麓,与发源于四姑娘山东坡的正河在磨子沟汇合成耿达河。全长70公里,经映秀注入岷江。西河发源于马鞍山至三江口,与发源于齐头岩和牛头山的中河汇合成寿西河,经漩口注入岷江。河流丰水期在5至10月,枯水期11至次年4月,洪峰期多在7至8月出现。境内河流主要靠降水、溶雪水和地下水补给,其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4)地震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某某县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5G。323外部配套条件(1)给排水本项目建设地的某某特别行政区耿达乡城镇供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已列入灾后重建项目,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2)供电某某特别行政区供电系统改造工程已列入灾后重建项目,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3)燃料学校主要使用太阳能、电能,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4)通信某某特别行政区具备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通讯条件和宽带网接入系统。校区通信条件具备。(5)区域交通某某自然保护区和区外的交通主干线是省道303线,该路线沿耿达河、皮条河贯穿全境东西部,境内长114KM,通往巴朗山、四姑娘山、九寨、黄龙、大草原等重要景区,是川西旅游大环线、熊猫旅游环线和红色旅游环线的组成部分。(6)建设材料供应水泥、钢材、砖等建筑材料由都江堰供应,当地砂石地方建筑材料丰富,建筑材料供应满足项目建设要求。第四章办学规模及建设指标41办学规模411学校重建规划“512”地震使某某特区教育建筑全部受损,无法正常使用,当地近半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农村教育体系全面瓦解。是恢复旧的体系,还是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当地政府组织下属各乡镇干部、各校校长及有关人员进行协商讨论,主要有以下意见震前教育现状最大问题是教育水平不高,初中以上生源流失严重,不少学生选择到映秀、都江堰或是马尔康去读初高中。村小虽解决小学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的问题,但教学质量更差。教师没有培训的机会。教师老龄化问题。同意集中办学。寄宿制学校不应增加上学负担。增加生活老师,帮助年龄较小的学生。某某自然保护区学校重建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办学的方针集中优质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根据用地和生源情况恢复建设2所学校,其中耿达片区建立12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共12个年级18个班,附设学前班。某某片区建立中心小学一所,共6个年级12个班,附设学前班。由于某某特区地处512某某大地震震中,所有房屋、基础设施、公路全部严重受损,山体垮塌,学校原有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全部损毁,无法使用,需根据装备标准全部重新装备。412生源分析经分析,某某特区2015年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适龄儿童1240人,其中小学580人、初中260人、普通高中230人、学前教育170人。大地震前,区内有130于名适龄儿童在映秀、某某等中小学校异地就读。恢复重建后,学生家长均表示将把学生转回本地就读,并请求将在过渡期间就会将学生转回。因此,某某特区学校重建规模按照区内全部教育适龄儿童当地就读规划。某某镇中心小学生源主要为某某片区适龄儿童。某某特区适龄儿童统计及预测表表41单位人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5年合计969971123012201240小学552574610590580初中191179236240260普通高中11296210220230中职学前教育114122174170170特殊教育413学校规模设计某某镇中心小学为完全小学校,办学规模为设12个班、30人/班;学前部设3个班、30人/班。总在校学生450人,其中小学生360人、学前生90人。42建设指标421学校建设指标某某特别行政区为县级行政区,某某镇中心小学建设在某某特别行政区驻地的某某镇,因此该校建设适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标准2002120号的规定,学校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学前部用房等校舍建筑和室外运动场等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学校建设指标为建设用地14806平方米(原有7999平方米、新征6807)、校舍总建筑面积7866平方米(全部为新建)。422建设指标分析(1)建设用地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标准2002120号未规定平均每生用地指标,参照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建标2008159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规定的平均每生用地面积指标(不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为完全小学(12班)29平方米。设计校区建设用地面积14806平方米(22209亩),设计平均每生(含学前生)用地面积3290平方米。校区设计建设用地面积指标符合相关的规定。(2)校舍建筑面积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标准2002120号规定(不含学生宿舍)完全小学(12班)基本指标3569平方米、规划指标5382平方米;参照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建标2008159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规定,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平均每生33平方米。按标准2002120号,规划指标5382平方米;设计小学全寄宿、学生360人,按建标2008标准需学生宿舍1188平方米;规定校舍建筑面积共6570平方米。设计校舍总建筑面积7866平方米、其中不含学前部为7364平方米。校区设计建筑面积指标基本符合相关的规定。(3)运动场地指标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标准2002120号规定学校应设置环形跑道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建标2008159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规定完全小学12班应设置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设计校区设置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地,设计运动场地指标符合相关的规定。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51总图布置511设计原则学校本着“科学、文化、艺术、园林”的规划指导思想,使新校具有现代科技的氛围,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缩影,艺术与哲学的表现;在总体规划结构上把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之体现新时代社会思想,保持环境的整体性。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一流中学校建校特点,以高雅、独特、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空间序列来定位总的格调,创造与人亲和、富有韵律,供师生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主次不同、大小各异的空间环境,其总体规划布局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利用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新文化。以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并注重运用技术化与智能化设计,以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来设计一流的学校校区。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把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的生态循环圈,并在单体设计中注重生态技术的运用。(1)严格执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标准2002120号等相关设计规范;(2)学校建筑设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学校安全、安静、卫生要求,有利于防灾及安全疏散(3)新建学校校舍建筑风格既体现现代建筑风貌,又与当地民族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4)注重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四川省地震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关于所有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会议精神;学校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按标准配备、配齐、配够各种功能用房、教学仪器、图书和体育卫生艺术等设施设备,注重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5)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把灾后恢复重建建设项目工程与某某特别行政区教育发展规划相适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力求安全、实用、够用、牢固和方便学生。不搞高标准和形象工程,力戒奢侈浪费。在有限的规划面积下,充分利用好建筑物的有限面积,满足学生洗浴、入厕,就餐、住宿以及住管员的住宿需求,将有限的校园建设面积充分利用好,设计好,尽可能的增加学生的活动区域和校园绿化面积,为灾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阳光。(6)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绿化面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优美、清洁的休息环境。512平面布置规划用地中的平坦用地较少,设计中根据现状,通过局部平整把用地整合成南北两块平整用地,两块地高差控制在15米左右,这样设计中也正好通过用地高差把整个校区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大版块,中间通过缓坡和踏步来衔接。建筑布局因地制宜,考虑303省道及规划道路方向的景观面,教学楼(包括学前班)和综合楼成倒Z形组合布置并位于用地北边最高处,既突出了教学楼南向的标识性,又提高了主入口的对景景观。食堂、多功能厅、学生宿舍和教室工作周转房依等高线自北向南布置,合理地利用地形。运动区临规划道路布置,这样从规划道路方向看过来景观更开阔,同时在遇有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便于作为师生的临时避难场所,避免了因地震从西边发生的泥石流等二次灾害;另外运动场临规划道路布置,从长远规划考虑它还可以对外开放,对全民健身是个很好的提倡。513竖向设计因用地高差较大,在校舍布置上用二个台地来控制高程,台地高差约为15米,土方在自己用地内得到平衡,避免对山体的破坏。514总图指标(1)规划用地面积14806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7866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行政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学前部3班)502平方米学生宿舍8人间1524平方米食堂及多功能厅1120平方米其他附属用房1190平方米(3)建筑密度170(4)容积率036(5)绿地率39(6)室外活动场地4768平方米其中200米环形跑道;60米直跑道一组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台8个。52建筑结构521建设技术标准及抗震设计要求标准(1)抗震设防标准表表51抗震设计內容强度等级国家技术标准、规范21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按9度设防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2框架的抗震等级一级同上(2)建筑设计标准表表52序号技术标准设计标准国家技术标准、规范1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2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丙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建筑消防设计的耐火等级二级建筑设计放火规范(GB500162006)14设计使用年限5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主要建筑结构材料及其强度等级表表53序号建筑结构材料强度等级国家技术标准、规范31砼强度等级G35、G3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2钢筋砼结构部分的钢筋及型号梁、柱主钢筋二级板、屋面钢筋R冷轧钢筋同上33钢结构部分钢材型钢、钢板Q235B、Q345B34砌体页岩空心砖,容重80KG/M3西南SG701(四)框架粒质填充墙构造图集35填充墙页岩多孔砖,页岩空心砖或其它轻质隔墙(容重80KN/M3),用M50混合砂浆砌筑,地下部分用M50水泥砂浆砌筑同上36砌筑质量等级B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523建筑设计(1)建筑平面设计教学楼教学楼建筑布局为教学楼主楼、语音及微机楼层数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为院落,用外连廊连接,全部教室位于南北朝向,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互不干扰,教室采光通风良好。并设教师专用厕所。行政办公综合楼行政办公综合楼布局与教学楼相连,用外连廊连接,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互不干扰。行政办公临近教学楼设置,方便行政人员办公。学前班楼学前班楼布局与行政办公综合楼相连,用外连廊连接,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互不干扰。食堂及多功能厅食堂及多功能厅建筑由二栋层数不同的建筑组合而成,一层均设厨房、餐厅,流线合理,洁污分流。而层设多功能厅。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建筑呈一字形布置,为内廊式,每个寝室均带有阳台和卫生间,一层设门厅及管理用房。(2)剖面设计教学楼教室36米、专用教室45米。行政办公综合楼办公室、管理用房层高33米。食堂一层高为39米,而层多功能厅66米。学生宿舍层高均为36米。(3)竖向交通设计本工程竖向交通通过楼梯间解决。其中教学楼、学前班楼各设二部楼梯间;行政办公综合楼设计一部楼梯间,食堂设二部楼梯间,学生宿舍各设二部楼梯间。(4)立面设计通过建筑体量和建筑空间的变化,建筑虚实的对比、色彩的搭配。体现现代学校建筑的特色。(5)建筑装饰标准屋面均为非上人平屋面,按西南03J2021执行。楼面防滑地砖地面。内墙面厕所做瓷砖墙面。其余为房间为乳胶漆墙面。外墙面墙面外墙涂料面或小面砖。门窗塑钢门、窗。外廊、楼梯栏杆及扶手外廊为不锈钢栏杆扶手。楼梯为钢栏杆扶。天棚抹灰面上刷乳胶漆。其余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由业主定位定要求。(6)无障碍设计校区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公共建筑均设置坡道连接室内外,宽度09M,坡道两侧在09M的高度处设扶手,两段坡道之间的扶手应保持连贯。门扇开启的净宽08M。公厕和浴室城临近的墙壁上设置安全抓杆等供残疾人使用相应的设施,并按相关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新建教学楼功能布局表541用途教室用房2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3布置內容1普通教室设12间2语音及微机室设3间(3)其他专用教室等设6间4土建工程1结构四层、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四层、二层;层高36米、45米2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5室内安装工程1给排水工程室内给排水系统2强电弱电工程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楼内通信配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3暖通工程教室内设吊扇通风降温4消防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新建行政办公综合楼功能布局表551用途办公、实验用房2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3布置內容1办公室设10间(2)实验室、图书室等设8间4土建工程1结构3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三层、二层;层高33米、36米2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5室内安装工程1给排水工程室内给排水系统2强电弱电工程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楼内通信配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3暖通工程教室内设吊扇通风降温4消防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新建学前班楼功能布局表561用途学前教学、生活用房2建筑面积502平方米3布置內容1普通教室设3间(2)活动室设1间(2)生活、管理室设7间4土建工程1结构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三层层高36米2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5室内安装工程1给排水工程室内给排水系统2强电弱电工程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楼内通信配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3暖通工程教室内设吊扇通风降温4消防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新建食堂及多功能厅功能布局表571用途食堂、开水房及浴室、多功能厅2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3布置內容1厨房、餐厅、开水房及浴室一层2多功能二层4土建工程1结构二层、一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二层、一层层高39米、66米2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5室内安装工程1给排水工程室内给排水系统2强电弱电工程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等3暖通工程厨房、浴室设排风机,餐厅内设吊扇通风降温4消防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新建学生宿舍楼功能布局表581用途学生宿舍2建筑面积1524平方米3布置內容1学生宿舍8人间,一四层(2)管理室1间,一层4土建工程1结构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层高36米2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5室内安装工程1给排水工程室内给排水系统2强电弱电工程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3暖通工程4消防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524结构设计(1)抗震设防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某某县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5G。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项目为中、小学校舍建筑,按9度抗震设防计算。(2)结构选型与基础型式现浇钢筋框架结构建筑,均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采用条基的基础型式。53给排水531国家颁布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部分532设计范围给排水专业的设计内容建筑红线内的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等。533给水设计(1)水源学校从某某镇灾后重建的城镇自来水主管上接入DN100的供水管道,作为学校的水源。自来水接管处压力为035MPA,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设总水表计量,并在校内形成环状管网,确保供水安全。(2)给水系统在接入点给水水压能满足校内各用水点用水压力的条件下,其室内给水均由室外给水管直接供给,以节约电能。饮用水由校内自设开水房制备供给。当设有淋浴器并需供给热水时,设计水温采用40,热水用量标准采用40L/人次60。根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太阳能、电能热源及加热设备。(3)校内卫生设施校内设置大便槽及小便槽水冲厕所。(4)用水标准住宿学生100L/人日走读学生30L/人日教职工50L/人日(不住校内)学生食堂20L/人次绿化浇洒用水20L/平方米日(5)其他给水排水设施各实验室设水槽和污水池,排水口的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其中化学及生化实验室的演示桌和实验桌设置化验盆,并设置地面排水地漏和冲洗给水龙头。当化学实验室给水水嘴的水头大于2M,急救冲洗水嘴的水头大于1M时,应采取减压措施。在室外给水管道上设置给水栓用于绿化浇洒。534排水设计(1)污废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排水体制。所有卫生洁具及地漏的水封高度均不小于50MM。生活垃圾转运站处设有给排水设施及消毒设施。在给水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厨房、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道。生活污废水应按照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和排放。(2)雨水系统校内作有组织的埋地雨水管道,雨水经有组织收集后排入灾后重建标准化建设项目办公室指定的位置。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P10年。屋面平均径流系数090,室外场地雨水设计重现期P2年。地面平均径流系数根据计算确定。535管材室内给水干管、立管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专用管件连接,支管采用PPR聚丙烯给水管,专用管件热熔连接。室内污水、废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承插粘接。消防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和卡箍连接。室外给水管采用聚乙烯(PE)塑料给水管,专用管件热熔连接,直接埋设于室外地坪下。室外排水管均采用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橡胶圈连接,直埋于室外地坪下。54电气设计541设计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网络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73200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电子计算机机房技术规范GB501749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2007542设计范围配电系统;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保护、安全及接地系统;通信及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广播系统。543变、配电系统负荷等级所有负荷均为三级负荷。供电电源、电压由耿达乡市电引来一路10KV高压电源。应急照明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方式,电池备用时间不小于30MIN。变、配电所高、低压配电设备选用户外箱式变电站,户外箱式变电站变压器容量为500KVA。对一般负荷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混合式配电。各楼栋各层设分配电箱。设应急照明专用配电箱,电源由楼栋总配电箱专用回路引来,应急照明出线回路按楼层划分。功率因数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配电总箱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就地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5以上。计量按当地供电部门要求装设计量装置,每楼栋总配电箱设分计量作内部考核用。544照明系统(1)正常照明光源及灯具办公、普通教室、会议、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厨房、餐厅等场所选用T8三基色荧光灯,显色指数RA80,色温3300K5300,配电子镇流器;门厅、走廊、厕所、道路照明等采用紧凑节能荧光灯光源。体育馆选用高效金属卤化物灯。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宿舍等采用吸顶式高效荧光灯;教室、实验室采用专用教室荧光灯带、黑板设置专用黑板灯具,可现场调节角度;走道采用节能(热释红外)吸顶灯;餐厅采用吸顶简式荧光灯,厨房采用吸顶式密闭荧光灯,路灯采用H35M及以下的庭院灯。各类用房平均照度表表59用房名称平均照度(LX)规定照度的平面照度均匀度普通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劳动教室、劳动技术教室、语言教室、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地理教室、科技活动室、办公室、卫生保健室150桌面不低于07教室的方黑板200黑板垂直面计算机教室、图书馆(室)阅览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德育展览室200桌面体育活动室100地面厕所、走道、楼梯间20地面不低于07(2)各场所用电负荷取值计算机教室按每台微机250W取值。语音教室按每个座位50W取值。办公室照明及插座按30W/平方米取值。厨房按200W/平方米取值。其余未提及场所的插座均按100W/个取值。(3)应急照明教学楼、办公实验楼、食堂、宿舍等公共建筑的疏散走道场所设置疏散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多功能教室、餐厅、体育馆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545设备选型及安装楼栋总配电箱采用XL21柜、XXM或XRM箱;楼层配电箱或末级配电箱采用XXM或XRM箱;户外配电箱采用XLW(落地式)或X5(挂墙式)。电缆、导线的选型低压电缆采用YJV22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护套铠装铜芯电力电缆,工作温度90。消防设备配电电缆采用ZRYJV06/1KV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工作温度90。动力、照明配电导线采用BV045/075KV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应急照明、消防设备配电导线采用ZRBV045/075KV导线。控制电缆为KVV型电缆,与消防设备有关的控制电缆为ZRKVV阻燃型电缆。54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措施(1)防雷本工程各栋根据预计年雷击次数设置防雷措施。在屋顶设置避雷带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及沿建筑物周边敷设的404扁钢环形接地体作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接地及安全防护措施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强、弱电共用联合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1。淋浴室和带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弱电设备机房设局部等电位联结。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弱电设备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电子计算机教室、弱电设备用房的接地利用大楼统一接地装置,独立设接地线,采用BV1X25PC32。厨房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547电缆电视系统电视信号由当地有线电视网引来。用户终端电平为644DB。有线电视信号采用862MHZ邻频传输。学校会议室、图书室、餐厅、门卫室、值班室、教室黑板靠窗面各设一个电视插口。548通信及综合布线系统数据光纤及电话电缆由当地管网引来。楼宇间用光纤连接,即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之间通过100M光纤及相应收发设备连接。楼宇内部各层按需设金属线槽,采用超5类4对双绞线。每间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门卫室、食堂、宿舍值班室各设一个语音点,教学楼一层楼梯间附近各设一个公共电话。办公室、学校会议室、图书室、教室黑板靠窗面各设一个数据插口。计算机教室网络线配置按计算机室要求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网络设备箱。549广播系统设置一个校园广播室,在教室、走廊设置5W扬声器箱,操场设置防水防尘型号筒扬声器(操场附近有建筑时,可设于建筑物屋顶或建筑外墙),通知播放兼作播送作息音响信号。55暖通设计551设计依据国家颁布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52设计范围()学校内有通风需求房间的通风设计()部分房间的分体式空调预留设计。()相关部位的消防设计。55通风设计()教学用房通风一般教室、办公室采用自然通风。对有通风需求的教室及办公室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2)配套房间通风鉴于校内公共卫生间使用频繁,卫生间均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设置换气扇将污浊空气排至室外,换气次数取15次/时。校内配电房均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除室内余热,保证配电设备正常运行,换气次数取15次/时。学校食堂厨房采用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局部通风采用排油烟罩,排油烟罩的设置根据厨房工艺确定,油烟高空排放。55空调设计为保障校内电教设备的工作条件,对校内的校园网中心机房、电子备课室采用预留分体式空调的空调方式,具体为配合相关专业预留电源、预留室外机设置位置及冷媒管穿墙套管、冷凝水集中排放措施。第六章环境保护61场地环境现状及污染物排放标准611场地环境现状项目建设场地为某某特别行政区某某镇城区,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完全满足项目建设对环境的要求。62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621施工期本项目在建设施工中,将开挖、回填土方作业,会有一定的粉尘产生,使用的施工机械将产生一定的噪声,对周边人居生活带来一定影响。622使用期使用期主要将产生生活废水及生活垃圾、噪声等。63环境保护措施631施工期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应向施工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报批施工手续,遵照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有关施工噪声、粉尘、交通安全等规定。主要施工措施为(1)施工期减轻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周边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的需要,结合周边现有情况进行绿化恢复施工;避免对周边自然状况下的山体,水体风貌特征,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破坏;及时处理不需要的土方,减少水土流失。(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现场施工,尤其是场地平整期间应该经常洒水,而且临时道路上运送石料的运输车辆应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漏洒。施工车辆的进出也会将灰尘带出,所以应该对进出车辆进行车辆轮胎冲刷,减少对施工区域外的污染。搅拌混凝土扬尘是施工扬尘的主要污染源,应采用商品混凝土替代现场搅拌混凝土,以避免对施工区附近区域的扬尘污染。(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施工运输车辆等都是施工期发出噪声的污染源。噪声及将对周围人群和生活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施工期的噪声排放量,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对施工产生的垃圾处理措施施工期间应及时清扫收集施工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对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应该注意排放的方式,防止对生活营地的污染。对建筑垃圾能及时处理的及时处理,不应长久堆放,造成二次污染。对于诸如白色污染等的防治,应加强对工人关于文明工地的宣传,做到不随地丢弃,随时收集,集中处理,减少污染。对于诸如废砖头、废墙体,废混凝土等不会产生明显污染的,若能填充场地、便道的尽量应用。不仅占用土地,而且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对于诸如废钢筋、废铁、废旧设备等建设过程中的废物,应该收集,回收处理,减少金属资源的流失。对其他的诸如废橡胶制品、废塑料制品、废玻璃、废木料等,应分类收集整理,能回收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送垃圾场统一处理。总之,能用的尽量充分利用,不能用的要避免造成再次污染。(5)针对施工现场工人生活所引起的污染的改进措施施工现场工人通常会用废弃的木料来生火做饭,这样做,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会给周边区域带来烟尘的污染。因而,施工现场应该杜绝类似做法,改用液化气。另外,工地的厕所应该注意卫生,防止污水横流的现象发生。632使用期(1)污水排放室外排水管采用雨污分流制。校园内沿主要道路铺设污水干管,以收集各建筑物内排放的生活污水,依靠重力流排放,集中后排入耿达乡城镇污水管网。餐饮设施的污水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栏网或隔油池装置,防止大颗粒的固体物质和油污进入排污管道造成阻塞。卫生间的污水应先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入污水管。当实验室有特种废水排放时,集中收集后运送至有相关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款广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 2025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确认书模板
- 饭馆供肉合同范本
- 2025影视剧本授权合同
- 单位保洁包年合同范本
- 汽车租赁折旧合同范本
- 雕像商铺租售合同范本
- 汽配仓库代管合同范本
- 球鞋广告合同范本
- 产品合同范本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煤矿安全规程新旧版本对照表格版
- 2025山东“才聚齐鲁成就未来”水发集团高校毕业招聘2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中学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 儿童急救流程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私募薪酬管理办法
- 经营废钢管理办法
- 联通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5G核心网知识部分)
- #20kV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