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8334.1-1996 数控转塔刀架 立式_第1页
JBT 8334.1-1996 数控转塔刀架 立式_第2页
JBT 8334.1-1996 数控转塔刀架 立式_第3页
JBT 8334.1-1996 数控转塔刀架 立式_第4页
JBT 8334.1-1996 数控转塔刀架 立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 52 T 96 数控转塔刀架   立式  1996布1996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发  布   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数控转塔 刀架(以下 简称刀架) 的型式、参数、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垂直回转轴的刀架,其中型式和参数主要适用于新设计的刀架。  2  引用标准  061 金属切削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   13306 标牌  670 金属切削机床   精度检验通则   3207 机床附件   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189 机床附件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  50 004 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的测定  3  型式和参数3. 1  刀架的型式分为 型,每种型式的螺孔连接形式有 1式、 2式和 3式三种,如图 1所示。  3. 2  参数推荐采用表 1 规定的数值,特殊需要可另行商定。  机械工业部  1996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数控转塔刀架   立式   96 1996施   96 2图 1 注:刀台方 A 是四方或六方的对边宽度尺寸。    96 3 表  1                                     台方 A 125 160 200 250 320 400 一系列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200 250 315 刀尖高  H 二系列  71  90 112 140( 150)  180 224 355 车刀截面高 h 16 20 25 32 40 50 工具孔 D 30 40 50 60 80 100 B 125 160 200 250 320 400 安装底座  C 168 207 250 312 382 478 d 11 8 22 37 177 220 290 362 82 224 280 350 438 60 200 250 320 400 螺栓孔  及  孔距  37 177 220 290 362 4  技术要求  4. 1  一般要求  本标准未规定的通用技术要求一般应符合 061 的规定。  4. 2  几何精度检验  4. 2. 1  检验均应在刀架锁紧状态下进行。  4. 2. 2  检验时一般可按装拆检验工具和检验方便安排实际检验次序。  4. 2. 3    当实测长度与本标准规定的长度不同时, 允差应根据 670 第 2. 3. 1. 1 条的规定按能够测量的长度折算;折算结果小于 ,仍按 。  4. 2. 4  检验项目、允差及方法见表 2。  4. 3  静态加载  刀架在规定的静态加载后不应产生不能恢复的永久变形,试验后复检刀架精度仍应达到 规定。  4. 4  运转性能  按 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空运转、模拟带刀试验(分为均衡分布和偏重分布两种) ,试验全过程不得出现故障,转位夹紧灵活可靠,定位准确。运转试验中测量噪声声压级不超过 80 A) 。试验后复检精度仍应达到 的规定。  4. 5  可靠性  按 平均无故障时间( ,级应不低于 60000 次,级应不低于 30000 次。  4. 6  喷淋防水  刀架应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经喷淋后不应出现渗漏现象和性能降低。    62 表  2 序号  简       图  检验项目  允差验工具  检验方法参照 670的有关条文  图中四方或六方均为示意性的,下同)  重复定位误差  级  级  示器  检验棒  6. 4. 2 检验棒紧固在转塔刀架装刀处,指示器测头依图示方向触及检验棒表面并定位,记下指示器读数,然后脱离接触转位 360 ,再恢复原测试位置,重复检测共五次。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a、 b 误差分别计算。  每个工位均需检验    62 续表 2 序号  简       图  检验项目  允差验工具  检验方法参照 670的有关条文  具孔轴线在工作位置的最大偏移  示器  检验棒  5. 6. 验棒紧密插入处于工作位置的工具孔内固定,经定位的指示器测头触及检验棒表面(近端面 调零,然后使指示器和检验棒脱离接触,刀台转位,再使指示器在原定位位置与经转位后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二个工具孔内的检验棒接触,并读数 次将全部工具孔检验读数 算每一工具孔偏移  21211 =  误差以全部工具孔偏移的最大值计。  最大偏移值应保证以任选工具孔位为零位均是最大值  具孔轴线在工作位置的平行度  (与底面平行度须在允差范围内)  示器  检验棒  专用平板  验棒紧密插入处于工作位置的工具孔内固定,指示器测头触及检验棒表面上,并在平板上移动,且依测基准使检验棒侧面调零,固定与刀架的相对位置,然后转位使其第二个工具孔处于工作位置,移动指示器来检验插入第二个工具孔内的检验棒,得该孔轴线平行度误差;依次检验全部工具孔。  误差以各孔误差的最大代数差值计    62 续表 2 序号  简       图  检验项目  允差验工具  检验方法参照 670 的有关条文  G4 a. 燕尾槽到底面高度 h 比较误差  b. 燕尾槽对底面的平行度  c. 刀台方定位侧面对底面的垂直度  d. 刀台方定位侧面在工作位置平行度  e. 刀台方定位侧面中部对刀架回转中心的跳动  a. b. 100 长度上为  c. 00 d. 100 长度上为  e. 示器  圆柱检验棒  专 用检验直角 尺平板  千 斤顶( d 项 检验可选用)  5. 4. 1. 2. 4 a、 b 圆柱检验棒平放在燕尾槽上,指示器测头触及检验棒上母线,移动指示器检验。    5. 5. 1. 2. 2 c 刀架安装在平板上,检验直角尺亦放在平板上,以被检侧面上水平位置最远两点为基点, 使其与直角尺垂直平面等距,指示器测头垂直触及被检侧面上,在直角尺垂直平面上移动指示器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刀台方定位侧面均需检验。  5. 4. 1. 2. 2 d 在 c 项基础上,以任一侧面(在工作位置)为基准,调整刀架或直角尺垂直平面与选定的基准平行,然后将其余各侧面一一转到选定基准的位置上(刀架座不动),移动指示器检验。  误差以各侧面对直角尺垂直平面读数的最大差值的大值计。  e 指示器测头触及侧面中部位置,转动刀台方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在各个侧面上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96 7 5  试验方法  5. 1  静态加载试验  刀架处于锁紧状态,在刀架装刀工作位置模拟刀杆上如图 2 所示位置,施加表 3 所规定的力矩(施力时避免冲击) 。  模拟刀杆应有足够刚度,其伸出刀台边到作用线的距离 l 1.5 h。若为工具孔,则以相对应的车刀截面高度 h 尺寸考虑。  注:  图 2 表  3                                   N m A 25 160 200 250 320 400 切向   L 320 500 800 1250 2000 3200 上加250 2000 3200 5000 8000 级下加   L 250 400 630 1000 1600 2500 切向   L 250 400 630 1000 1600 2500 上加   L 630 1000 1600 2500 4000 6300 级  下加   L 200 320 500 800 1250 2000 必要时,可考虑车刀截面高度 h 的影响,表 3 内数据允许降一档选用。  5. 2  运转试验  5. 2. 1  空运转试验  固定刀架,在保证每一工位都逐位转换、越位转换的前提下,程序控制刀架进行松开、转位和锁紧的连续空运转试验,在 8 h 内不少于 1000 次。   96 85. 2. 2  模拟带刀试验  固定刀架, 在每一工位上固定模拟刀杆,刀杆尺寸应为刀架使用最大刀体尺寸,特别是悬伸长度要符合刀架实际使用的可能情况,然后依 5. 2. 1 条进行。  在上述试验后,撤去一刀杆形成偏重,再进行不少于 500 次的运转试验。  5. 2. 3  噪声测试  噪声试验应符合 50 004 的规定。  5. 3  可靠性试验  按实际情况确定试样 n,一般按批量产品的 10%,但不少于 2 台,并随机选取试样,根据产品质量状况规定截尾次数 ,以有替换方式(包括修复后继续试验)进行空运转,记录总故障次数r,最后以式(1)计算平均无故障时间:( 1)  当 r 1 则以 r=1计。  总故障次数 r 可按规定进行加权处理。  5. 4  喷淋试验  在空运转试验条件下, 加冷却喷管以模拟实际试用状况的压力和流量在工作位置上喷淋刀架, 试验结束后拆开检查,内部不应有切削液,电器部分的绝缘性能不应降低。  6  检验规则  6. 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的检验,每台产品均需检验合格方可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空运转试验(不含噪声要求)和第 7 章。  6. 2  型式检验  6. 2. 1  下列情况之一,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长期停产重新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中定期或定批抽查时;  e. 其他特别需要时。  6. 2. 2  提供型式检验的产品必须是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  6. 2. 3    进行型式检验要求产品按本标准提出的技术要求及有关试验方法和外观、包装、标志等全面检测合格。  检验产品数量由现场情况协商决定,一般不少于2台。当型式检验发现有不合格项目时,应加倍抽检,若仍有不合格则型式检验不予通过。  7  标志、包装和贮运  7. 1  产品铭牌应符合  13306 的规定,并固定在产品显著位置,其上至少有以下内容:  a. 制造厂名称;  b. 产品型号和名称;  c. 制造日期或(和)编号。   96 9 7. 2  产品的包装及包装箱和箱面标志应符合  3207 的规定。  7. 3  产品出厂应备下列随机技术文件, 该文件应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