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doc

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2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2张CAD图纸和说明书】.rar
论文.doc---(点击预览)
冷冲压工艺卡片-A4.doc---(点击预览)
模具1图纸
上模座-A1.dwg
下模座-A1.dwg
凸凹模-A3.dwg
凸凹模固定板-A2.dwg
凸凹模垫板-A2.dwg
凹模-A2.dwg
卸料板-A2.dwg
压边圈-A4.dwg
弹簧支承板-A4.dwg
拉深凸模-A4.dwg
推件块-A4.dwg
落料凹模垫板-A2.dwg
落料拉伸模装配图-A0.dwg
模具2图纸
上模座-A1.dwg
下模座-A1.dwg
凸模-A4.dwg
凸模固定板-A3.dwg
凸模垫板-A3.dwg
凹模-A3.dwg
切边模装配图-A0.dwg
定位柱-A4.dwg
推件块-A4.dwg
相关资料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99344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4-12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启动 电机 机电 壳体 冲压 工艺 模具设计 22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  要

综合应用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工艺、模具加工工艺学、工程图学等相关课程知识,对启动电机壳体采用多副模的工艺进行模具设计。本文在已完成开题报告的基础上,着重对复合模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推件零件及模架等主要零件的设计进行说明。在模具的设计中,按照小批量生产类型,对制件的冲压工艺进行分析,确定工艺方案,拟定排样方法,计算冲裁力,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凹凸模刃口尺寸及结构尺寸,得出模具闭合高度,选用标准件进行装配,最终画出模具总装图、三维模型及装配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片。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后侧导柱导套模架,导料销导料,弹顶式档料销档料,凸缘模柄,刚性推件及弹性卸料,在保证生产率的同时,尽可能的是模具、方便,且满足冲裁的要求。


关键词: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排样;模具结构;




Abstract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old design, cold stamping mold process,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graphics and other related courses knowledge, start the motor housing using a plurality of mold process for mold design.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omplete opening report o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composite mold parts, positioning parts, discharge push parts and moldbase instructions. In mold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ype of small batch production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plan, intended nesting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punching power, to determine the center of pressure, calculated the bump Edge size and structure size may the mold shut height, the choice of standard parts for assembly, and ultimately draw card of the mold assembly chart,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nd assembly and main parts process planning. Mold flip structure, the rear side of the guide pins and bushings mold, the stock guide pin guide material, playing the top-of-file material off of file material, the flange of the handle, rigid push pieces and elastic unloading, ensuring the productivity, although possible mold, convenient, and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unched.


Key words: Start the motor housing; stamping process; nesting; guide pins and bushings;mold structure;



目  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1 绪  论 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1

1.2.1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 1

1.2.2国内模具发展概况 2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 冲压工艺设计 4

2.1 冲压件简介 4

2.2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7

2.3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8

2.4 冲压工艺计算 9

2.4.1 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9

2.4.2 工序分析 10

2.4.3 拉深尺寸计算 10

2.4.5 整形 15

2.4.5 工序汇总 16

2.4.6 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16

2.5 产品所需模具 16

3 落料拉深模设计 20

3.1 模具结构 20

3.2 确定其搭边值 20

3.3 确定排样图 21

3.4 材料利用率计算 23

3.5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24

3.5.1落料部份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24

3.5.2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其公差 25

3.6 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压力 26

3.6.1 落料部分冲压力 26

3.6.2 拉深部分冲压力 27

3.6.3 落料拉深复合模总冲压力 28

3.7 压力机选用 28

3.8 压力中心计算 30

3.9 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30

3.9.1 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 30

3.9.2 落料凸模的结构设计 32

3.9.3 落料卸料板设计 33

3.9.4 凸凹模(落料凸模)固定板设计 35

3.9.5 凸凹模(落料凸模)垫板设计 35

3.9.6 拉深凹模的结构设计 36

3.9.7 拉深凸模设计 37

3.9.8 落料凹模垫板设计 38

3.9.9 压边圈设计 39

3.9.10 推件块设计 40

3.10 标准件确定 41

3.10.1 模架确定 41

3.10.2 弹顶器的确定 41

3.10.3 上模螺钉确定 42

3.10.4 上模销确定 42

3.10.5 下模螺钉确定 42

3.10.6 下模销确定 43

3.10.7 模柄确定 43

3.10.8 模柄上固定螺钉的确定 43

3.10.9 推杆确定 43

3.10.10 拉深凸模上固定螺钉的确定 43

3.10.11 下模推杆的确定 43

3.10.12 条料定位零件的设计 44

3.11 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 44

4 切边模设计 45

4.1 模具结构 45

4.2 切边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45

4.3 切边模冲压力 47

4.4 压力机选用 47

4.5 压力中心计算 48

4.6 切边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48

4.6.1 切边凹模的结构设计 48

4.6.2 切边凸模的结构设计 50

4.6.3 切边凸模固定板设计 50

4.6.4 切边凸模垫板设计 51

4.6.5 定位柱设计 52

4.6.6 推件块设计 53

4.7 标准件确定 53

4.7.1 模架确定 53

4.7.2 上模螺钉确定 54

4.7.3 上模销确定 54

4.7.4 下模螺钉确定 54

4.7.5 下模销确定 54

4.7.6 模柄确定 54

4.7.7 圆废料切刀确定 55

4.7.8 推杆确定 55

4.7.9 模柄紧定螺钉的确定 56

4.8 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 56

5 结论与展望 57

5.1 结论 57

5.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57

致 谢 58

参考文献 59




1 绪  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冲压模具标准件参数化绘图系统研究—中间导柱参数化绘图尽管各类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程度不同,组成模具的零件有多有少,但组成冲压模具的零部件仍主要包括二类零件:

1、一类是工艺零件,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2、一类是结构零件,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冲压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冲压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而且无论是工艺零件还是结构零件,在其相同类别的零件中,它们的结构形态相似度很高,故许多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经过经验总结,针对某一类零件,创建了冲压模具的标准件。标准件的确立,为标准件参数化绘图提供了一个模板,在现实生产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所谓冲压模具标准件的参数化绘图是指在冲压模具标准件的基础上的一种二次开发,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标准件的绘制过程录制并编辑成程序,同时建立相应的人机程序界面,然后在生产实践中修改标准件的参数,通过所编辑的程序形成所需要的零件。

冲压模具标准件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应用可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省略繁琐的绘图过程,节省大量的劳动时间,明显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

高新技术在欧美模具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欧美许多模具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

1、CAD/C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在欧美,CAD/C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在CAD的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目前3D设计已达到了70%~89%。PRO/E、UG、CIMATRON等软件的应用很普遍。应用这些软件不仅可完成2D设计,同时可获得3D模型,为NC编程和CAD/CAM的集成提供了保证。应用3D设计,还可以在设计时进行装配干涉的检查,保证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数控机床的普遍应用,保证了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30~50人的模具企业,一般拥有数控机床十多台。经过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可直接进行装配,使装配钳工的人数大大减少。CAE技术在欧美已经逐渐成熟。在冲模设计中应用CAE软件,模拟金属变形过程,分析应力应变的分布,预测破裂、起皱和回弹等缺陷。CAE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意大利COMAU公司应用CAE技术后,试模时间减少了50%以上。

2、为了缩短制模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是以高切削速度、高进给速度和高加工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加工技术,其加工效率比传统的切削工艺要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目前,欧美模具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数控高速铣,三轴联动的比较多,也有一些是五轴联动的,转数一般在1.5万~3万r/min。采用高速铣削技术,可大大缩短制模时间。经高速铣削精加工后的模具型面,仅需略加抛光便可使用,节省了大量修磨、抛光的时间。欧美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设备折旧期限一般为4~5年。增加数控高速铣床,是模具企业设备投资的重点之一。

3、快速成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获得普遍应用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快速成型和快速制模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获得普遍应用。在欧洲模具展上,快速成型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有SLA、SLS、FDM和LOM等各种类型的快速成型设备,也有专门提供原型制造服务的机构和公司。


内容简介: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系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3年5月25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班级学号作者姓名2013年5月25日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专题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来源于无锡毅立模具有限公司,是电器产品上的一个零件。模具是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选择模具方向的毕业设计题目完全符合本专业的要求,从应用性方面来说,模具又是生产效率极高的工具之一,能有效保证产品一致性和可更换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该产品外形较大,冷冲压工艺设计复杂,计算过程较繁,其准确性非常重要,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仔细认真的作风,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煅练机会。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综合应用各种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产品进行冷冲压工艺分析,制订完整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完成整副模具设计、数据计算和图纸(所有图纸折合A0不少于3张)绘制,具体内容如下1完成模具装配图2张(A0或A1);I2零件图主要是非标准件零件图(不少于5张);3冷冲压工艺卡片1张;4设计说明书1份(15000字以上,其中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外文不少于5篇);5翻译8000以上外文印刷字符,折合中文字数约5000字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四、接受任务学生班姓名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2年11月12日至2013年5月25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签名签名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签名系主任签名2012年11月12日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II摘要综合应用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工艺、模具加工工艺学、工程图学等相关课程知识,对启动电机壳体采用多副模的工艺进行模具设计。本文在已完成开题报告的基础上,着重对复合模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推件零件及模架等主要零件的设计进行说明。在模具的设计中,按照小批量生产类型,对制件的冲压工艺进行分析,确定工艺方案,拟定排样方法,计算冲裁力,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凹凸模刃口尺寸及结构尺寸,得出模具闭合高度,选用标准件进行装配,最终画出模具总装图、三维模型及装配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片。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后侧导柱导套模架,导料销导料,弹顶式档料销档料,凸缘模柄,刚性推件及弹性卸料,在保证生产率的同时,尽可能的是模具、方便,且满足冲裁的要求。关键词启动电机壳体;冲压工艺;排样;模具结构;IIIABSTRACTCOMPREHENSIVEAPPLICATIONOFMOLDDESIGN,COLDSTAMPINGMOLDPROCESS,MOLDPROCESSINGTECHNOLOGY,ENGINEERING,GRAPHICSANDOTHERRELATEDCOURSESKNOWLEDGE,STARTTHEMOTORHOUSINGUSINGAPLURALITYOFMOLDPROCESSFORMOLDDESIGNINTHISPAPER,ONTHEBASISOFCOMPLETEOPENINGREPORTONTHEDESIGNOFTHEMAINPARTSOFTHECOMPOSITEMOLDPARTS,POSITIONINGPARTS,DISCHARGEPUSHPARTSANDMOLDBASEINSTRUCTIONSINMOLDDESIGN,INACCORDANCEWITHTHETYPEOFSMALLBATCHPRODUCTIONPARTSSTAMPINGPROCESSANALYSIS,TODETERMINETHEPROCESSPLAN,INTENDEDNESTINGMETHODTOCALCULATETHEPUNCHINGPOWER,TODETERMINETHECENTEROFPRESSURE,CALCULATEDTHEBUMPEDGESIZEANDSTRUCTURESIZEMAYTHEMOLDSHUTHEIGHT,THECHOICEOFSTANDARDPARTSFORASSEMBLY,ANDULTIMATELYDRAWCARDOFTHEMOLDASSEMBLYCHART,THETHREEDIMENSIONALMODELANDASSEMBLYANDMAINPARTSPROCESSPLANNINGMOLDFLIPSTRUCTURE,THEREARSIDEOFTHEGUIDEPINSANDBUSHINGSMOLD,THESTOCKGUIDEPINGUIDEMATERIAL,PLAYINGTHETOPOFFILEMATERIALOFFOFFILEMATERIAL,THEFLANGEOFTHEHANDLE,RIGIDPUSHPIECESANDELASTICUNLOADING,ENSURINGTHEPRODUCTIVITY,ALTHOUGHPOSSIBLEMOLD,CONVENIENT,ANDSATISFYINGTHEREQUIREMENTSOFTHEPUNCHEDKEYWORDSSTARTTHEMOTORHOUSINGSTAMPINGPROCESSNESTINGGUIDEPINSANDBUSHINGS;MOLDSTRUCTURE;IV目录摘要IIIABSTRACTIV1绪论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1121国外模具发展概况1122国内模具发展概况2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2冲压工艺设计421冲压件简介422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723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824冲压工艺计算9241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9242工序分析10243拉深尺寸计算10245整形15245工序汇总16246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1625产品所需模具163落料拉深模设计2031模具结构2032确定其搭边值2033确定排样图2134材料利用率计算2335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4351落料部份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4352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其公差2536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压力26361落料部分冲压力26362拉深部分冲压力27363落料拉深复合模总冲压力2837压力机选用2838压力中心计算3039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30V391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30392落料凸模的结构设计32393落料卸料板设计33394凸凹模(落料凸模)固定板设计35395凸凹模(落料凸模)垫板设计35396拉深凹模的结构设计36397拉深凸模设计37398落料凹模垫板设计38399压边圈设计393910推件块设计40310标准件确定413101模架确定413102弹顶器的确定413103上模螺钉确定423104上模销确定423105下模螺钉确定423106下模销确定433107模柄确定433108模柄上固定螺钉的确定433109推杆确定4331010拉深凸模上固定螺钉的确定4331011下模推杆的确定4331012条料定位零件的设计44311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444切边模设计4541模具结构4542切边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4543切边模冲压力4744压力机选用4745压力中心计算4846切边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48461切边凹模的结构设计48462切边凸模的结构设计50463切边凸模固定板设计50464切边凸模垫板设计51465定位柱设计52466推件块设计5347标准件确定53VI471模架确定53472上模螺钉确定54473上模销确定54474下模螺钉确定54475下模销确定54476模柄确定54477圆废料切刀确定55478推杆确定55479模柄紧定螺钉的确定5648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565结论与展望5751结论575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57致谢58参考文献59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01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冲压模具标准件参数化绘图系统研究中间导柱参数化绘图尽管各类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程度不同,组成模具的零件有多有少,但组成冲压模具的零部件仍主要包括二类零件1、一类是工艺零件,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2、一类是结构零件,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冲压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冲压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而且无论是工艺零件还是结构零件,在其相同类别的零件中,它们的结构形态相似度很高,故许多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经过经验总结,针对某一类零件,创建了冲压模具的标准件。标准件的确立,为标准件参数化绘图提供了一个模板,在现实生产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所谓冲压模具标准件的参数化绘图是指在冲压模具标准件的基础上的一种二次开发,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标准件的绘制过程录制并编辑成程序,同时建立相应的人机程序界面,然后在生产实践中修改标准件的参数,通过所编辑的程序形成所需要的零件。冲压模具标准件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应用可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省略繁琐的绘图过程,节省大量的劳动时间,明显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12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121国外模具发展概况高新技术在欧美模具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欧美许多模具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1、CAD/C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在欧美,CAD/C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在CAD的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目前3D设计已达到了7089。PRO/E、UG、CIMATRON等软件的应用很普遍。应用这些软件不仅可完成2D设计,同时可获得3D模型,为NC编程和CAD/CAM的集成提供了保证。应用3D设计,还可以在设计时进行装配干涉的检查,保证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数控机床的普遍应用,保证了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3050人的模具企业,一般拥有数控机床十多台。经过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可直接进行装配,使装配钳工的人数大大减少。CAE技术在欧美已经逐渐成熟。在冲模设计中应用CAE软件,模拟金属变形过程,分析应力应变的分布,预测破裂、起皱和回弹等缺陷。CAE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意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1大利COMAU公司应用CAE技术后,试模时间减少了50以上。2、为了缩短制模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高速切削是以高切削速度、高进给速度和高加工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加工技术,其加工效率比传统的切削工艺要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目前,欧美模具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数控高速铣,三轴联动的比较多,也有一些是五轴联动的,转数一般在15万3万R/MIN。采用高速铣削技术,可大大缩短制模时间。经高速铣削精加工后的模具型面,仅需略加抛光便可使用,节省了大量修磨、抛光的时间。欧美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设备折旧期限一般为45年。增加数控高速铣床,是模具企业设备投资的重点之一。3、快速成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获得普遍应用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快速成型和快速制模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获得普遍应用。在欧洲模具展上,快速成型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有SLA、SLS、FDM和LOM等各种类型的快速成型设备,也有专门提供原型制造服务的机构和公司。122国内模具发展概况国内模具工业从起步到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得更加迅速。近年我国的模具在国际模具行业美好的发展形势下,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从模具发展地域来看,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模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在江浙和广东等经济技术高的地区。从模具的需求情况看,汽车工业是模具的最大用户,汽车产量的增幅虽然有较大回落,但车型开发和新车型的上市速度并未放慢,有的还有所加快,汽车工业对模具需求仍旧十分强劲。电子信息行业、电器和仪器仪表行业、电机行业、建材行业等,也是大量使用模具的行业,这些都对模具产生大量的需求。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一直以高增长速度快速发展。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如集体企业、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集体和私营的模具企业发展得最为迅速,各地从事模具制造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多达数千家,形成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模具之城”和最具发展活力的组成之一。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内容零件冲压模具设计原始资料及设计技术要求如下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2图11零件图设计技术要求如下1年生产纲领100000件2要求外文资料翻译忠实原文3要求编制的冲压规程合理4要求设计的冲压模具满足加工要求5要求图纸设计规范,符合制图标准6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叙述听力清楚,设计计算准确,论文格式规范课题研究方案1复习冲压件的工艺性2制定冲压件工艺方案3确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下料方式4确定冲压类型及结果形式5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6选择压力机7绘制模具总图和非标准零件图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32冲压工艺设计21冲压件简介形状和尺寸如下图所示。材料为08F钢,板材厚度15MM。带小凸缘的拉深件。零件图如下图21零件图1未注公差尺寸分析图中共有3个尺寸未注公差,查相应国标确定其公差和偏差。对照参考文献1,P1P2,这3个尺寸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未注公差冲裁件线性尺寸,尺寸有45;第二类,未注公差成形圆角半径线性尺寸,尺寸有R15、R05。下面查对应表确定其公差和偏差。第一类,未注公差冲裁件线性尺寸,查表21未注公差冲裁件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即查参考文献2,P3P4,表1未注公差冲裁件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公差等级取M级,可得尺寸45的公差和偏差尺寸,最终带偏差的尺寸为45055。表21未注公差冲裁件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2基本尺寸材料厚度公差等级大于至大于至FMCV1015020030040140300400550756304045060080120102003004005514040055075105301204060080110150第二类,未注公差成形圆角半径线性尺寸,查表22未注公差成形圆角半径线性尺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4寸的极限偏差(即查参考文献2,P5,表2未注公差成形圆角半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可得这2个尺寸的公差和偏差,最终这2个尺寸为、,由于这0135R013两个两圆角只能小不能大,故取为、。0351R03表22未注公差成形圆角半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3366101018183030极限偏差1000301500502500803001004001505002002已注公差尺寸分析已注公差尺寸有4个、701。这4个尺寸都属于拉深尺10390273049寸。尺寸分析。查表23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即查参考文献1,P3P4,表10392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得的公差等级为FT1和FT2之间,再查表24成形冲压39件尺寸公差等级选用(即查参考文献1,P6,表A2),得39的公差等级极高。表23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1基本尺寸板材厚度公差等级大于至大于至FT1FT2FT3FT4FT5FT6FT7FT8FT9FT1005002200360060009001400240038006000960140005100320050008001200200034005400860140022001300500070011001800300048007601200200032003600600090014002400380060010001600260040003106007001100180028004400700110018002800440005003000500080012002000320050003001200200005100400070011001800280046007201100180028001300600100016002600400064010001600260040003600800120020003200500080012002000320050001025601000140024004000620100016002600400064000500400060010001600260040006401000160026000510060009001400220036005800900140022003600130080012002000320050008001200200032005000360100016002600400066010001600260040006400256360110018002800460076012002000320050008000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5表24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等级选用1公差等级加工方法尺寸类型FT1FT2FT3FT4FT5FT6FT7FT8FT9FT10拉深直径高度带凸缘拉深直径高度弯曲长度其他成形方法直径高度长度尺寸分析。查23得13的公差等级为FT4和FT5之间,再查表2402713得13的公差等级较高;尺寸701分析。查表23得7的公差等级为,FT2和FT3之间。再查表24得7的公差等级极高。尺寸分析。查表23得49的公差等级为FT3和FT4之间,再查表243049得49的公差等级较高;可见整个产品尺寸公差等级较高,部分尺寸公差等级极高。最终产品图如图22所示。图22带公差的产品图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622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分析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内容。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主要分析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冲压生产可以取得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艺分析,主要是讨论在不影响零件使用的前提下,能否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冲压出来。一、冲压件工艺性的因素很多,从技术和经济方面考虑,主要因素1件的外形为圆形,外形简单均匀,适宜冲裁。2件无细长的旋臂与窄槽,模具结构简单,适合冲裁。3料为08F钢,是常用的冲裁拉深材料,具有良好的冲裁性能和较好的拉深性能。4件尺寸属于装配要求不是精确尺寸,可按一般精度定为加工尺寸。5产批量,一般来说,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连续和高效冲压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中小批量生产时,常采用简单模或复合模,以降低模具制造费用。6型件的直径尺寸要求较高,需作整形。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大,拉浓变形量很大,容量引起破裂,需作多次拉深或正反拉深。7角半径最小为R05,不满足最小圆角半径要求。综上所述,此工件适宜冲裁和拉深。二、压件工艺分析如下1图形分析形状较简单,且左右、前后对称,主要是拉深形状。2尺寸分析尺寸公差主要部份都已经有了,其余尺寸不重要,拉深部分直径公差要求较高。3材料08F,是适合拉深的钢,但拉深较深时,需考虑周全。08F钢为极软的碳素钢,强度、硬度很低,而韧性和塑性极高,具有良好的深冲、拉延、弯曲和镦粗等冷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但存在时效敏感性,淬硬性及淬透性极低。大多轧制成高精度的薄板或冷轧钢带用以制造易加工成形,强度低的深冲压或深拉延的覆盖零件和焊接构件。1)化学成份碳C005011硅SI003锰MN025050硫S0035磷P0035铬CR010镍NI030铜CU0202)力学性能抗拉强度BMPA295MPA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7屈服强度SMPA175MPA伸长率535断面收缩率60硬度未热处理,131HB试样尺寸试样尺寸为25MM3)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热处理规范正火930,30MIN,空冷。金相组织铁素体极少量珠光体。4批量60万件/每年,批量不是很大。5冲压工序落料、拉深、整形、切边。6冲裁间隙本产品只有落料与冲裁间隙有关,并且精度要求不高,故查表25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即参考文献3,P20页,表210),得双面间隙Z01320240MM。表25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308、10、15,09MN2、Q23516MN45、5065MN材料厚度TZMINZMAXZMINZMAXZMINZMAXZMINZMAX小于05极小间隙05004000600040006000400060004000600600480072004800720048007200480072070064009200640092006400920064009208007201040072010400720104006400920900900126009001260090012600900126100100014001000140010001400090012612012601800132018001320180150132024001700240017002401750220032002200320022003202002400360026003800260038023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经过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后,结合产品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并在分析冲压工艺、冲压次数,工艺顺序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分析方案。方案一单工序模。适当整合各冲压工序,需要副模具,此模具经济,制造方便。方案二级进模。本零件很大,模具很大,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度高,成本高。由于第二种方案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因此选用方案一。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824冲压工艺计算241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由于工件主要成型的工序是拉伸,工件的变形主要在拉深处,此工件是带凸缘的零件。由于材料厚度T15,先将产品尺寸转化为中心层尺寸,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3中心层尺寸1修边余量凸缘直径DI45,D405,相对凸缘直径DI/D45/40511查表26有凸缘拉深件的修边余量(即查参考文献3,P116页,表42)得修边余量35MM因此工件的外沿直径为DI4523552MM故含修边余量中心层图形和尺寸如下图所示。图24含修边余量中心层尺寸表26有凸缘拉深件的修边余量3拉深相对高度DI/D(或BI/B)凸缘直径DI(或BI)20061508242工序分析按照产品件的冲压工序看,下凹部分是反拉深,通过运用CAD/CAM三难软件仿真,初步得出冲压工序过程,落料拉深整形切边。下面主要分析拉深和整形工序。243拉深尺寸计算1能否一次拉出只需分析大直径部分能否一次拉出,下面采用查表法。中心层尺寸如图24所示,D405,高度H475,DF52T/D15/40537,DF/D52/405128,D/DF405/52078,T/D146相对高度H/D475/405117总拉深系数MD/D405/10220396查表28凸缘件第一次拉深系数(即查参考文献3,P136页,表414)得,拉深极限系数为051,因本工序拉深系数为0396,故不能一次拉出来。表28凸缘件第一次拉深系数3毛坏相对厚度T/D100凸缘相对直径DF/D00602020505111515151104505205006205707006008007509011304004704505305006005607206508013150350420400480450530500630580701518029035034039037044042053048058综上所述,由于拉深系数太小,高度太高,故不能一次拉出,需多次拉深。2第1次拉深计算为保证拉深能顺利进行,第1次拉深计算时,不仅要考虑第1次拉深系数,还要考虑第1次拉深的高度极限,以后各次拉深按照拉深系数逐渐增大的原则设计。1)第1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查参考文献3,P126,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公式426(21)TDDRD801式中D毛坯直径,MM;D本道拉深后的直径,MM;T工件厚度,MM。已知D1022MM,D405,T15,所以MM751402180801TDDRD又根据表210首次拉深的凹模圆角半径RD(即查参考文献3,P126页,表411)得5M2T81DR表210首次拉深的凹模圆角半径RD3T/MM20151510100606030301无凸缘拉深47T58T69T710T813T有凸缘拉深610T813T1016T1218T1522T综合考虑取,中心层半径为R1075MM。MRD102)第1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的确定查参考文献3,P127,首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11(22)1107DPRR得所以取,转化为外形尺寸为R115。1PR由于产品底部还有一个凸台,为了拉深顺利,根据反拉深原理,首次拉深凸模头部采用球形,即凸模圆角半径与凸模半径相等。3)按第1次拉深极限系数计算第1次拉深后直径为D1DM1102205153MM第1次拉深高度计算按照毛坯直径1022,可计算出总体积V12305MM3,利用三维CAD/CAM软件,依据体积不变的原则,可计算出制件高度为491MM。查表29得,拉深相对高度极限约为070,所以H110220707154491因此第一次按直径53拉深491的高度,是一定能实现的。因此初定第1次拉深后制件形状和尺寸如下图所示。图25第1次拉深件中心层尺寸3大直径部分以后各次拉深计算拉深次数和各次拉深系数确定按上述分析第1次拉深系数为M153/1022052已知T/D146,查表211带凸缘圆筒形件第二次以后各道拉深系数的极限值(即查参考文献4,P74页,表223带凸缘圆筒形件第二次以后各道拉深系数的极限值),近似得M2075,M3078,M4080。表211带凸缘圆筒形件第二次以后各道拉深系数的极限值4材料的相对厚度T/D100拉深系数2015M总,故不能一次拉出。查表211得以后各次拉深系数近似为M2070,M3073,M4078。所以D1M1DT031405126MMD2M2D107012688251587687988733确定排样图在冲压零件中,材料费用占60以上,排样的目的就在于合理利用原材料,因此材料的利用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认真计算,确保排样相对合理,以达到较好的材料利用率。排样方法可分为三种1有废料排样2少废料样3无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的材料利用率也可达7090。但采用少、无废料排样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就是由于条料本身的公差以及条料导向与定们所产生的误差,使工作的质量和精度较低。另外,由于采用单边剪切,可影响断面质量模具寿命。根据工件的形状和批量,对模寿命有一定要求,故采用有废料排样方法。排样时工件之间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叫做搭边。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证冲出合格的工件。还可以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便于送进。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1本产品外形是圆形,第一副模具是落料拉深复合模,只需考虑落料的排样,故采用单排直排方式。由于料厚为15MM,落料外形尺寸也较大,每根条料比较重,故采用手动前后送料方式送料。落料尺寸为。5021送料步距ADMAX2A1(31)DMAX为工件最大尺寸,故DMAX10275MMADMAX2A11027515104251043MM条料宽度(刚性卸料有导向无侧压)(32)0MAXZ2B其中A2,07MM,查表32条料宽度偏差(即查参考文献3,P31页,表217条料宽度偏差)Z1,查表33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即查参考文献3,P32页,表218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最小间隙ZMIN)BDMAX2AZ1027522110775MM0781表32条料宽度偏差3条料厚度T条料宽度B05051122335200050080102030008010015305001001502050040507095010005060810100150060709111502000708101220030008091113表33导料板与条料之间的最小间隙ZMIN3无侧压装置有侧压装置条料宽度B条料宽度B材料厚度T100以下100200200300100以下100以上约10505105081505110508导料板间距离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22(33)ZB0B0(10781)1088因此实际条料最小宽度为1071MM,最大宽度为1078MM,送料步距为1043MM。按这样计算,工件间最小搭边为155MM,侧边最小搭边为2025MM,侧边最大搭边为2525MM,完全符合搭边要求。排样图如图32所示。图32排样图34材料利用率计算在冲压零件中,材料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较高利用率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由于本产品采用复合工序的单副模具生产,送料采用手动送料,因此可以假设原材料为条料,查参考文献6,P113页,表27冷轧钢板的规定(GB/T7082006),及结合目前市场,故采用尺寸为宽1000MM,长2500MM,厚15MM的板料。材料利用率(34)10SN其中板材总面积S0100025002500000MM2S7655MM2本模具实际产品面积,采用计算机计算。条料宽度1075MM,送料步距1043MM。由于原材料是板料,剪板时有两种裁剪方法,即裁长边和裁短边。1裁长边2500/1078232,共能裁23条1000/104396,每条能裁9个共计239207个2裁短边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31000/107893,共能裁9条2500/10432397,每条能裁23个共计923207个可见在裁短边、裁长边结果是一样的,相对比较还是裁短边能留下更大的余料,故还是采用第2种裁剪方法。故材料利用率46310257610SN材料利用率大于60,排样符合要求。35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本模具有2个工序组成,落料和拉深,下面分两个部分分别计算。产品图见图210所示。351落料部份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计算原则本产品外形是圆形,属于落料工序,因此计算原则以凹模为基准。由于形状简单,仅是圆柱类形状,故采用凸、凹分别加工方法来制造,并进行设计计算。2凸、凹模制造公差工件尺寸为,由于此尺寸为落料尺寸,转化为下偏差尺寸为M50210571查表34规则形状(圆形、方形件)冲裁时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即查参考文献3,P22页,表211),得凸模偏差P0025MM凹模偏差D0035MM表34规则形状(圆形、方形件)冲裁时凸、凹模的制造公差3基本尺寸凸模偏差P凹模偏差D基本尺寸凸模偏差P凹模偏差D180020002018026000300045183000200025260360003500503080002000303605000040006080120002500355000050007012018000300040已知冲裁双面间隙ZMIN0132,ZMAX0240,ZMAXZMIN0108MM因此PD00250035006005MM2025高温合金2835N76802384AQF压3拉深部分总冲压力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28F拉F1F压86036768893724N363落料拉深复合模总冲压力F总F落F拉16680593724174493N37压力机选用在压力机工作时,由于落料在前,首先冲裁,此后还有很长的拉深,因此压力在冲裁时压力还没有到达名义压力,开始拉深后压力机的压力还在不断增大,模具后继还需拉深约435MM,因此压力机的行程必须足够长,再加上落料总冲压量必须大于47MM。同时考虑冲压力的保险量,因此压力机在最后不少于50MM的行程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冲压力,故压力机行程约大于100MM。压力机的冲压力选用2倍总冲压力以上,即F2F总2174493N349KN。综合上述,查表311开式可倾式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即查参考文献5,P15页,表15),选得开式可倾式曲柄压力机型号为J2363。表311开式可倾式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5型号J2363J2316J2325J2340J2363J2380J23100公称压力/KN631602504006308001000达到公称压力时滑块距下止点的距离/MM355678910滑块行程/MM507080100120130140行程次数/次/分钟16011510080706060最大封闭高度/MM170220250300360380400封闭高度调节量/MM4060708090100110滑块中心到床身距离/MM110160190220260290320前后315450560630710800900工作台尺寸/MM左右200300360420480540600前后150220260300340380420左右70110130150180210230工作台孔尺寸/MM直径110160180200230260300立柱间距离/MM150220260300340380420模柄孔尺寸直径深度MM23050507050705070507060756075工作台板厚度/MM4060708090100110倾角/30303030302525J2363压力机参数如下公称压力630KN达到公称压力时滑块距下止点的距离为8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9滑块行程120MM行程次数70次/分钟最大封闭高度360MM封闭高度调节量90MM工作台尺寸480MM710MM工作台孔尺寸230MM模柄孔尺寸50MM70MM床身最大可倾角30图33可倾式曲柄压力机38压力中心计算一副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模各个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一般都指平面投影。冲模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否则冲压时会产生偏心载荷,导致模具以及压力机滑块与导轨的急剧磨损,这不仅降低模具和压力机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冲压件的质量,因此必须计算其压力中心。对于对称形状的压力中心就是其几何中心,对于复杂形状工件或多凸模冲压的模具,其压力机中心的计算,是采用平行力系合力作用线的求解方法,即某点“合力对某轴的力矩之和”的力学原理求得。本次设计的工件是对称的,所以压力中心就是工件的几何中心。由于本产品是回转体类对称形状,故压力中心就在它对称中心上,不用计算。39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391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1凹模及刃口形状凹模刃中采用直刃口,下方为台阶形。根据T15MM,查参考文献3,P53页,表226,得刃口高度取H6MM,故取H8形状如下图所示。又考虑到在凹模腔内增加拉深压边圈,故需增大刃口高度,最后取H9MM。刃口下方为较大直径的圆孔,连接处采用45度倒角。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30图34凹模刃口形状2凹模材料和热处理查参考文献3,P229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CR12MOV,热处理淬火硬度达6064HRC。3凹模外形尺寸凹模外形是圆柱体形凹模外径为D凹D2C(313)式中,D凹凹模外径,MM;D冲裁凹模直径,MM;C凹模壁厚,MM。表312凹模壁厚C3冲裁件材料厚度T条料宽度080815153354020252228243228364050222824322836304050702836304032423545709032423545384840529012035454052425445581201504052425445584862已知D10275MM,T15MM,查表312得C4052,取C46所以D凹10275246200(取大一些整数)根据参考文献3,P54页,公式237凹模厚度(314)3210FKH式中,H凹模厚度,MM;F冲裁力,N;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31K1凹模材料修正系数,合金工具钢取K11,碳素素工具钢取K113;K2凹模刃口周边长度修正系数,可参考表313选取。表313凹模刃口周边长度修正系数K23刃口长度/MM修正系数K2刃口长度/MM修正系数K25011503001375075112300500157515012550016已知FF落174311N刃口长度10275323MM所以,K113,K215所以(取大整数)24173053103FH考虑拉深需要在落料凹模腔内放置压边圈(也是顶件块),同时保证拉深充分成形的条件下,对落料凹模高度作适当调整。对凹模高度的调整考虑拉深压边圈的需要,凹模高度调高为77MM。因此凹模尺寸为20077。由于由于凹模材料太贵,这么高也不是强度的需要,故将将凹模分成两个零件凹模和凹模垫块,凹模垫块材料为45钢(相对讲很便宜),总高度仍为77MM。因此凹模尺寸为20045,凹模垫块200324凹模固定和定位方式凹模直接放在凹模垫块,凹模垫块放下模座上,用螺钉将凹模与下模座固定,再用销与下模座定位。凹模结构和尺寸如下图所示。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32图35落料凹模392落料凸模的结构设计由于此凸模不仅是落料,还要充当拉深凹模的作用,因此它是一个凸凹模,故它的内部是拉深部分凹模,同时在其内部还要放置推件块,故它的长度还需由拉深部分最后确定,此处在考虑拉深后已作调整,计算如下。1凸模形状及长度圆柱台阶形已知凸模刃口直径为,025341故配合部分直径必须大一些,为112,凸模总长度LH固H压H卸T1H拉40178161432120MM注H固、H压、H卸、H拉分别为固定板厚度、模具闭合后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间的高度、卸料板高度、拉深件高度,具体各长度见后面各相应部分计算。2凸模定位、固定方式凸模靠圆柱配合面定位,凸台固定。凸台部分直径为120,高为8MM。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33图36落料凸模3凸模材料和热处理查参考文献3,P229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CR12MOV,热处理淬火硬度达5862HRC。393落料卸料板设计1卸料板形状确定外形为圆柱体,查参考文献3,P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45钢,热处理淬火硬度达2832HRC。2卸料板尺寸计算周界与凹模尺寸相同,直径为200。厚度取H卸18MM下部为方便送料开宽1088MM,高6MM的矩形口。3双面间隙卸料板与落料凸模间双面间隙为0406MM。孔径为102343(0406)1028MM卸料板形状和尺寸如下图所示。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34图37卸料板394凸凹模(落料凸模)固定板设计1凸凹模固定板确定外形为圆柱形,中间有配合的沉孔,查参考文献3,P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45钢,热处理淬火硬度达2832HRC。2凸凹模固定板尺寸确定周界与凹模尺寸相同,直径为200MM,厚度为40MM。中间沉孔小孔直径为112MM,与落料凸模构成H7/M6过渡配合,沉孔大径为122MM,深度为8MM。凸凹模固定板形状和尺寸如下图所示。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35图38凸凹模固定板395凸凹模(落料凸模)垫板设计1凸凹模垫板确定外形为圆柱形,查参考文献3,P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45钢,热处理淬火硬度达4348HRC。2凸凹模垫板尺寸确定周界与凹模尺寸相同,直径为200MM,厚度为12MM。凸凹模垫板形状和尺寸如下图所示。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36图39凸凹模垫板396拉深凹模的结构设计由于本模具落料凸模和拉深凹模合为一个零件即凸凹模,因此外形尺寸就是落料凸模尺寸,见落料凸模设计部分,内部结构和形状是完成拉深所需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因此此处只需考虑内部结构和尺寸。拉深凹模内部形状带圆角的直壁孔,由于在内部还需放置推件块,故应是台阶孔。最终落料拉深凸凹模如下图所示。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37图310落料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R10,拉深孔深度80MM。0584DD凹模尺寸大孔直径为62MM。397拉深凸模设计1拉深凸模形状及长度拉深凸模形状采用圆柱台阶形,由于拉深距离不是很长,故凸模长度也不必很长,同时拉深力也不是很大,因此不采用凸模固定板的方式来定位拉深凸模,而采用拉深凸模直接与下模座配合,用螺钉与下模座连接。为了使产品在拉深时不形成真空,能顺利推出,在凸模中间开一个小孔,以便通气,查314拉深凸模通气孔直径(见参考文献3,P129页,表412通气孔D尺寸)得通气孔直径为65MM。已知拉深凸模直径为0351凸台部分配合,取直径70MM,凸台高度15MM。凸模总长度LH拉H台H压(510)895MM(取整数)注H拉、H台、H压、510分别为拉深高度、凸台高度、压边圈高度,压边圈与凸模凸台间空隙距离一般为510MM,具体尺寸见后面计算。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38表314拉深凸模通气孔直径3凸模直径5050100100200200通气孔直径5658952凸模定位、固定方式凸模靠凸台与下模座定位,再用螺钉与下模座固定。图311拉深凸模3拉深凸模材料和热处理查参考文献3,P229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CR12MOV,热处理淬火硬度达5862HRC。398落料凹模垫板设计1落料凹模垫板确定外形为圆柱形,查参考文献3,P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45钢,热处理淬火硬度达4348HRC。2落料凹模垫板尺寸直径与落料凹模相同,直径为200MM,高度为32MM。落料凹模垫板形状和尺寸如下图所示。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39图312落料凹模垫板399压边圈设计1压边圈材料和热处理查参考文献3,P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T10A钢,热处理淬火硬度达5458HRC。2压边圈形状及尺寸带凸台的圆柱形回转体,中间有一个圆孔,与拉深凸模成间隙配合515F8/H7。根据推出、拉深距离计算和画图,得到小端部分尺寸为直径102MM,高7MM。大端部分直径为112MM压边圈总高度为20MM结果如下图所示。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40图313压边圈3910推件块设计1推件块材料和热处理查参考文献3,P230页,表B1模具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得材料为45钢,热处理淬火硬度达4348HRC。2推件块形状及尺寸带凸台的圆柱形回转体,底部与产品相吻合,即球面凹坑,尺寸为SR2725,深15MM,根据推出计算和画图,知小端部分尺寸为5468,与拉深凹模孔形成一定的间隙。结果如下图所示。凸台直径为60推件块总高度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启动电机壳体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2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99344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