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_第1页
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_第2页
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_第3页
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_第4页
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 前苏联教育家托尔斯泰曾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是什么东西。可见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靠简单的增加作业的量是不科学的,特别是机械重复的抄写更令学生索然无味,深恶痛绝。这样的作业布置多了,表面上好像是减轻了教师的麻烦,其实反而给自己增加更多的麻烦!每天有改不完的作业,甚至有时看见学生的作业效果,还会气的想扔笔。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们听作业如见虎,出现刚才办公室的一幕。这样长期恶性循环,教育的将来就太恐怖了!一位特级教师说得好:“教育最怕的就是愚昧的教师辛勤地工作着!”【对策建议】 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除了传统的落实和巩固

2、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多元化的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以及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目标等。但所有这些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光凭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外的进一步落实,也就是“设计”与“编制”的过程。第一阶段就是“准备”,包括长远性准备和即时性准备。 1.长远性准备 (1)熟悉课程标准对作业和试题的要求。作业和试题应注意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要以教科书为基础,联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日常生活情景,选择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题材,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理念;要严格控制作业的总量和试题难度,防止学生课业负

3、担过重,以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还要防止试题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作业应关注同龄学生对学习科学的认知差异,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有区别的作业,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加作业的选择性,让不同学生通过作业感受学习的成功和成就,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作业设计还应注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以支持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经历,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开放式学习情景,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基础与综合的关系、基础与探究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注意必要的梯度和铺垫,不能简单地“一步到位”。 (2)熟悉教科书对作业和试题的要求。钻研教

4、科书和把握教科书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一个教师只有把教科书吃透了,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才能布置出务实高效的作业,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在命题时应注意以教科书为蓝本,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及其复习题等,采取旧题新用、例题翻新等措施,编制出让学生感到似曾相识的题目。 教师通过对教科书的深度解读,进而设计习题来巩固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要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疑点。作业和试题的内容和要求,要符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要求,要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把握方向,突出检查、巩固、拓展的功能,使学生在作业和试题

5、中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完成作业和答卷,得到能力的培养。 (3)熟悉学生差异性的要求。作业和试题是学生基于一定任务的学习活动,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也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设计作业和试题,就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作业和试题。作业和试题的功能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强化,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项指向明确的作业和试题,将引领学生从未知通向已知,学生在完成作业和试题的过程中,品尝探索的艰辛,收获发现的快乐,从而使完成作业和试题的活动成为智力加工的活动,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

6、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接受力强,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我们要根据各层面学生学习上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课外作业和试题,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允许学生二次答卷,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使每位学生在作业和试题检测过程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2.即时性准备(1)作业设计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晰本次教学中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及解题技能。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

7、,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严格地说,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布置典型性较强的作业,做到精选精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针对学习重点精心设计,设计每一道题时教师必须明确练习意义,通过练习将促进学生深化理解哪些知识,形成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发展哪些基本能力,等等。把学习中的重难点分解于作业中,强化作业的趣味性与训练

8、性、层次性与全面性、探索性与开放性,使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在做作业时感觉到自己是能行的,从而对学习数学有信心,让学优生在做作业时感觉到老师能让自己“吃饱”,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也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第三,搜集各种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如果仅仅靠个人思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信息高速化爆炸化的今天,还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博采众长,使得我们的作业设计更加丰富有效。首先,向同年级老师学习,搜集他们的作业设计,选取适合本班学情的作业设计进行利用和改进,另外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借阅他们曾经设计的个性作业,进行学习借鉴。其次,参考一些较好的作业设

9、计的书籍与经验文章,这些集结成书的作业设计是编者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实践得来的,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繁缛,剔除不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作业设计,对一些可利用的作业进行变通使用,或改进后使用。最后,可以借助网络,它是个海量的资源库,很多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首先在网络流传,也有很多新意的作业设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交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有价值的新意作业设计,启迪自己的设计灵感。 (2)试题命制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回顾本阶段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准备编制试题前,要先确定考试的性质、内容范围和难易程度,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即学生已经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如

10、定义、定理、公式、性质、法则,以及这些知识所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情况、具备解题能力的程度,等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同时还要研究课标,分析课标的要求,掌握本章节内容的具体要求,要分清楚是“了解”(识记领会),是“理解掌握”,还是“熟练掌握、综合应用”等层次要求,这也为命题中准确把握考查目的奠定了基础。 第二,搜集各种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在编拟试题前要收集好资料,使资料尽量齐全、尽可能具有普遍性,这样既减少了试题命制所耗费的时间,又有更多的新型有效题型。在收集参考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收集试题的范围要与命题计划表一致;二是收集的试题

11、必须正确无误,没有歧义;三是收集的试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语言理解水平且表述,要清晰明确;四是试题的数量要比试卷所需试题多,难度、区分度必须符合考试的要求。命题的重点还应该放在“收集各种资料”上来。一般需收集的资料包括如下六个方面:课本(教科书)、课标、已有试卷(本校、市,外校、市等)、教辅资料(试题集)、网上资源(搜索下载相关试题)等。一般而言,资料占有量越大,试题选择的空间就越大,试卷质量也就会越高。问题2 作业设计与试题的编制过程 作业和试题作为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及检测所学知识,并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都开始改革数学作业和试题,增添作业和试题的

12、形式与花样,消除学生对作业和试题的厌恶感与恐惧感,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数学作业,积极参与检测,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展示】 马老师在学生掌握了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体积计算方法后,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如何测量一块土豆的体积,要求可以和家长或者同学一起完成,看看谁是“智多星”! 第二天答案反馈后,大部分学生课后做了如下实验:准备一个能放进土豆的容器(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圆柱体形状),放入水,测量相关数据,计算出水的体积;把土豆用线吊起来轻轻地沉入水中;再次测量此时相关数据,求出此时水的体积;用两次水的体积作差求出土豆的体积。也有的学生是这样“

13、做”出来的:将土豆蒸熟后捏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圆柱体),量出相关数据再计算。也有的先称出土豆的质量,再从中挖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称出质量,利用比例知识换算出土豆的体积。还有的学生把土豆近似看成一个圆柱,测出有关数据,用估算知识得出土豆的近似体积。也有的学生将土豆切成薄片,将其近似地视为圆片,用尺子测量圆片的半径及厚度,求出小圆片体积,再加起来得出土豆的体积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会了用动手实验、取样类比、等积变形、估测求积等多种探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案例解析】 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必须通过唤起学生这个主体,让他们把学习情感、学习兴趣、质

14、疑能力、创新意识、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融入数学作业中和试题解答中逐步实现。教师只有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作业和试题,让数学作业和试题丰富多彩,使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才会喜欢数学,并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的作业设计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这次新形式的作业设计也改变了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通过家校联系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家长们也大力支持。学生们说:“无需死背书本知识,但必须打好知识基础;没有了机械重复作业,增强了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对教育、军事、科技、经济的了解。”家长们说:“孩子爱提问题了;孩子实践

15、操作积极性高,用尺子到处测量。”开放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不同方法巩固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关注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体验到数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拓宽了知识面。【对策建议】1.作业设计的过程(1)作业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目标和内容。每一次设计作业,首先要确定该次作业的目标和内容,既要注重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目标,更要关注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布置作业,教师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要把作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交代清楚,并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对学生完成作业可能产生的疑难点,要做适当的启发引导。一般说来,作业的内容要反映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16、技能,既要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疑点。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要符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要求,要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把握方向,突出检查、巩固、拓展的功能,使学生在作业中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完成作业,得到能力的培养。总之,作业内容要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 第二,确定重点、难易程度。作业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后,就是确定重点、难易程度和深浅了。作业设计要突出重点,结合教学内容相应的要求和深度,不能过难,也不能太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使作业内容让大

17、部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从而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第三,确定形式、种类和数量。作业形式、种类和数量的确定,要依据该次作业的目标、内容、重点、难易程度及深浅而定,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学生又乐于去做的形式。作业总量要严格控制,力求少而精,避免布置简单重复的机械性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提高作业的质量,使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训练,而成为学生再学习、再实践,反思所得、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 (2)作业的类型及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基础型作业。基础型的作业主要为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本身掌握程度而设计,是针对全体学生

18、而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全体学生都应达标。因此这是全员作业,要求独立完成。此作业类型的评价方式有:课堂中的集体评议,教师适时表扬;课后的教师全部批改,适当的时候可学生互相批改。以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学生对自己错误原因的深刻认识。 第二,思维训练型作业。给学生留一些难题,这主要是针对优等生“吃不饱”而设计的,它是自选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和掌握。此作业类型的评价方式是教师集体讲解,让学优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为其他同学打开思路,活跃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实践型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走向社会,多渠道、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

19、去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四,学生自创作业。平时都是老师考学生,忽然让学生出题来考老师或同学,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新鲜的,因此积极性特别高,而且让学生自己编题,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此作业类型的评价方式是学生集体评价,教师适时点评,好的收进作业集,使学生渐渐理解每种题目类型设计的真正意图。 2.试题编制的过程 (1)制定考试说明。又称为考试标准。它是考试的指导性文本,其内容包括考试的目的和性质、采用何种类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考试的对象、采取的题型种类、考试的时间、采用何种分制评分、考试内容、范围及其水平(难易度)和样题(或例卷)等。它还是命题的根本依据

20、。 拟定考试标准,首先要弄清本次数学考试的性质、目的。其次,深入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准确掌握考量尺度。课标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有教育“小宪法”之称。它是一切教育活动(包括考试)必须遵循的准则。考试标准的拟定,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既要体现整体要求,又要突出重点。 2)拟定编题计划。命题计划是编制试题的依据,是科学设计试题、周密安排考试内容、便于命题有章可循的蓝图。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考试的内容范围、方法目标、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所占比例以及各部分内容所需的大概时间。 编制命题计划,要依据学科课程目标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但同时要把握好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代表性,以避免测试的偏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3)确定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联系表。一般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为列出的各项要考查的能力,或者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双向细目表的制定,可以减少考试命题的盲目性,使命题者有明确的检验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