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第1页
电子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第2页
电子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第3页
电子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第4页
电子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四 波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一、理论计算1.正弦振荡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分析图1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据图中的元件参数,计算符合振荡条件的Rw值以及振荡频率f0。该正弦振荡电路采用RC串并联选频网络,选频网络的示意图如下: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足够低时,1CR,Uf超前Uo,且当频率趋近于零时,相位超前趋近于+90;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足够高时,1CR,Uf滞后Uo,且当频率趋近于无穷大时,相位滞后趋近于-90。因此,当信号频率从零逐渐变化到无穷大时,Uf的相位将从+90逐渐变化到-90,故必定存在一个频率f0,当f= f0时,Uf与Uo同相。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反馈系数F=UfUo=

2、R/1jCR+1jC+R/1jC整理可得F=13+j(RC-1RC)令0=1RC,则f0=12RC代入上式,得出F=13+j(ff0-f0f)当f=f0时,F=13,由正弦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知,A3。对于图1的正弦振荡电路,有A=R3+R4+RwR3将R3、R4代入上式,令之大于3,得Rw10kW。将R1=R2=16kW、C1=C2=0.01mF代入f0式,得f0=994.7Hz。2.多谐振荡电路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深入分析图2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画出Vo1、Vo2的波形,推导Vo1、Vo2波形的周期(频率)和幅度的计算公式。再按图2中给出的元件参数计算Vo1、Vo2波形的周期(频率)、幅度,

3、以备与实验实测值进行比较。该电路为三角波发生电路,原理图如下:虚线左边为滞回电路,故Vo1为方波。根据叠加原理,集成运放A1同相输入端的电位uP1=R2R1+R2u0+R1R1+R2uo1=R2R1+R2uoR1R1+R2UZ令uP1=uN1=0,则阈值电压UT=R1R2UZ对于虚线右边的积分电路,其输入电压不是+UZ,就是-UZ,故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波形为三角波。设输出电压的初始值为-UT,终了值为+UT,则UT=1R3CUZT2-UT可解得T=4UTR3CUZT为矩形波、三角波共同的周期。矩形波的幅度的理论值即为UZ,等于6V;将实验电路图中的各个参数代入各式,得UT=0.5*6=3V,

4、故三角波的幅度理论值为3V,矩形波、三角波的周期T=4UTR4CUZ=0.4ms。3.锯齿波发生电路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原理图见仿真实验电路图。设二极管导通时的等效电阻可忽略不计,当uo1=+UZ时,D3导通,D4截止,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uo=-1R4C1UZt1-t0+u0(t0)uo随时间线性下降。当uo1=-UZ时,D4导通,D3截止,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uo=1R4+R5C1UZt2-t1+u0t1uo随时间线性上升。根据三角波发生电路振荡周期的计算方法,可得出下降时间和上升时间,分别为T1=t1-t02R1R4C1R2T2=t2-t12R1(R4+R5)C1R2代入实际数值,计算得下降时间

5、T1=0.2ms,上升时间T2=1.0ms,振荡周期T=1.2ms,则矩形波、锯齿波的周期均为1.2ms。对于波形的峰值,矩形波的峰值应等于+UZ=6V,锯齿波的峰值应等于+UT=3V。二、实验数据处理1.正弦振荡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12V。(1)缓慢调节电位器Rw,观察电路输出波形的变化,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缓慢调节电位器Rw,使其阻值从零缓慢增大,观察波形,可知波形一开始为直线,增大到一定值时波形变为正弦波,再增大Rw,波形幅值逐渐增大,至Rw为一定值时波形失真。这是因为电位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小于起振要求的最小值时,基本电路放大倍数与反馈系数乘积的模小于1,电路不起振;当Rw大

6、于这个最小值时,电路起振,波形为正弦波,且当Rw达到一定值时,由于集成运放供电电源的限制,其输出电压的幅值有上限,故波形出现顶部、底部失真。(2)仔细调节电位器Rw,使电路输出较好的正弦波形,测出振荡频率和幅度以及相对应的Rw之值,分析电路的振荡条件。数据整理如下:Rw/kW振荡频率f0/Hz幅度Uom/V18.97922.320.6(3)将两个二极管断开,观察输出波形有什么变化。缓慢调节电位器Rw,使其阻值缓慢增大,观察知波形一开始为直线,增大到某一小范围内,波形从直线突变为正弦波,在稍微增大Rw则波形开始失真。这说明两个二极管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2.多谐振荡电路(1)按图2安装实验电路(

7、电源电压为12V)。观测Vo1、Vo2波形的幅度、周期(频率)以及Vo1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等参数。Vo1幅度Vo1周期Vo1上升时间Vo1下降时间Vo2幅度Vo2周期11.4V430.0ms840ns820ns6.11V430.7ms(2)对图2电路略加修改,使之变成矩形波和锯齿波振荡电路,即Vo1为矩形波,Vo2为锯齿波。要求锯齿波的逆程(电压下降段)时间大约是正程(电压上升段)时间的20左右。观测Vo1、Vo2的波形,记录它们的幅度、周期(频率)等参数。电路图如下:Vo1幅度Vo1周期Vo2幅度11.5V1.392ms6.0VVo2上升时间Vo2下降时间Vo2周期1.152ms0.239

8、ms1.391ms3.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测量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电路图如下:阈值电压UT输出电压幅值UZ2.00V5.813V三、实验数据分析1.正弦振荡电路(1)电路恰好起振时,Rw的阻值、振荡频率的各组数据如下:数据类型Rw/kW振荡频率/Hz理论估算10.0994.7仿真结果10.1992.1实验测量结果10.3990.0可见实验与仿真结果和理论估算的结果均较为接近。电路恰好起振的Rw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实际电路的电阻阻值比标称值小,或者是示波器纵轴的刻度不合适,导致电路开始振荡时因波形幅值较小而观察不到波形。(2)电路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且幅度最大时,Rw的阻值、振荡频率及峰值如

9、下:数据类型Rw/ kW振荡频率/Hz峰值/V仿真结果17.8985.110.4实验测量结果19.0922.310.3相对误差计算如下表:Rw振荡频率峰值相对误差/%6.7-6.8-1.0可见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且幅度最大时的电位器阻值、振荡频率误差较大。电位器阻值的误差的原因可能是电阻阻值比标称值小,或者用万用表测量带来的误差较大等;振荡频率的误差可能源自于集成运放及其它元件带来的结电容、杂散电容等,这使得RC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容的实际值比原来的大(结电容、杂散电容等相当于并联到此电容上),则RC增大,振荡频率减小。2.多谐振荡电路(1)矩形波、三角波的周期、峰值等的各组数据如下:数据类型Vo1

10、峰值/VVo1周期/msVo1上升时间/ msVo1下降时间/ msVo2峰值/VVo2周期/ ms理论估算6.000400003.000400仿真结果5.5484211.5151.7052.907422实验结果5.7004300.8400.8203.055431可见,实际实验中矩形波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均接近0,说明矩形波较为理想。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的相对误差如下表:相对误差/%Vo1峰值Vo1周期Vo2峰值Vo2周期理论计算-5.37.01.87.2仿真结果2.72.14.82.1可见,输出电压波形的峰值的误差较小,误差的来源可能为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中的稳压管的稳压值各

11、不相同,尤其是仿真实验中,稳压值明显比6V小,而实际实验中稳压管的稳压值标为5.1V,加上稳压管的开启电压0.60.8V,实际的UZ应在5.75.9V范围内,即不到6V。对于周期的误差,由理论分析知三角波的幅值与矩形波的幅值之比应约为0.5,而实际实验中其幅值之比稍大于0.5,这导致矩形波、三角波的周期比理论值大,将实际比值代到理论计算公式中,得周期T=0.429ms,与实验结果十分相近。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为电阻的实际值与标称值相差较大,或集成运放的不理想、稳压管的翻转速度不够大,导致矩形波变化的延迟(因为实际运放的特性曲线在差模输入电压约为0时的斜率不是无穷大,这导致其输出电压从正值到负值或

12、从负值到正值变化需要时间,即转换速率不为无穷大),最终时周期变大。(2)锯齿波发生电路的数据整理如下表:数据类型Vo1峰值/VVo1周期/ msVo2峰值/VVo2上升时间/ msVo2下降时间/ msVo2周期/ ms理论估算6.0001.2003.0001.0000.2001.200仿真结果5.5491.3862.8961.1520.2351.387实验结果5.7501.3923.0001.1420.2491.391各组数据的相对误差如下:相对误差/%Vo1峰值Vo1周期Vo2峰值Vo2上升时间Vo2下降时间Vo2周期理论计算-4.313.8012.419.713.7仿真结果3.50.43

13、.5-0.95.60.3可见,实测结果与仿真实验的结果相差较小,而与理论估算的结果相差很大,且相差较大的数据为周期、上升下降时间,误差产生原因除(1)中讨论的外,还有理论估算中忽略了的二极管的导通电阻,若把导通电阻计算在内,波形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及周期都会增大,加上实际运放、稳压管的延迟、电阻的误差等,使得这三组数据的误差较大。3.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数据整理如下表:数据类型阈值电压UT/V输出电压高低电平UZ/V理论估算3.0006.000仿真结果1.8565.551实验结果2.0005.813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的误差原因在之前已讨论过,应为稳压管的稳压值差异。4.矩形波上升、下降时间分析实验结果中,矩形波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均不为0,约为1ms,而理论上,上升、下降时间应为0,原因可能是实际运放的不理想。实际运放的特性曲线在差模输入电压约为0时的斜率不是无穷大,这导致其输出电压从正值到负值或从负值到正值变化需要时间,所以矩形波的上升、下降时间均不为0。四、思考题1.图1中的电位器调到什么位置时最好(电路既容易起振,又能输出较好的正弦波)?答:调到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3kW到15kW之间的位置最好,此时电路容易起振,幅值易测,且与正弦波较为近似。6.由运放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其输出波形(方波或矩形波)的跳变沿主要决定于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