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文断句讲座_第1页
高中语文古文断句讲座_第2页
高中语文古文断句讲座_第3页
高中语文古文断句讲座_第4页
高中语文古文断句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断句,授课教师:#,.,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一、什么叫断句,.,三、断句,总结方法,1.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答案: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

2、若。,.,总体思路,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利用名词断句,1、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2、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小结1,.,2.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练习,.,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

3、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小结2,利用对话和虚词断句,找对话:曰、云、盖、夫-用在句首 找虚词: “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词,经常出现在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练习,3.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 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

4、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小结3,观句式: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4.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练习:,.,5.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

5、之一啜 注 及(接触)履(实践)披(翻阅)估(通“贾”) 答案: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走一步);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小结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1.给叙事的文段断句,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有哪些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事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过程。 2.议论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答案: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

6、却要无疑。,6.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练习,.,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a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垓下之战) 答案:其中第二个“左”字应该放在引号外面。,总练习 标点加错的地方是,.,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断句口诀:

7、,.,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例如:,1、龙者鳞虫之长王府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龙者,鳞虫之长。王府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龙者,鳞虫之长。王府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四、检查断句是否合理,.,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十则)。 (“焉”字在这里是疑问副词,当“如何”讲,应属下。误以为它是句末语气词而属上,就断错了) 3、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垓下之战)。 (

8、“辟易”是连绵词,当退避讲,不能拆开。这里却误为单音词,将其理解为受惊逃避的意思,并把“易”字属下就错了),.,断句步骤总结,1、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2、抓词语.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在句中。对话、引文标志: “曰” “言” “云” 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5、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准确地断句。比如行政

9、事务、名物制度等。,总之,这类型题会结合翻译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文言知识的能力,如果我们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再辅以必要的训练,相信在高考中取得满分是完全可能的。,结语,.,为以下的短文断句,1、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注 不至:可译为“不必”。,.,答案: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参考译文: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漏机密,他作

10、战有勇气,一往无前。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没法考虑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参考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