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1页
21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2页
21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3页
21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4页
21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请你最少用两种方式对下列农具加以分类,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秦穆公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导言,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

2、来的。直到今天从事农业的人口仍然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 利用和分配 。 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基本形态的演变,我们将在这节课来探究。,第二课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一、废井田、开阡陌,1、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2、春秋:井田制瓦解 现象: “公田不治”“私田增多”、贵族争田 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3、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 税制改革: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 大举变法:商鞅变法废井田,1、下列能够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 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 B、井田制中

3、有公田与私田之分 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 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种,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3、商鞅变化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土地私有制,(1)君主土地所有制,(2)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地位),(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

4、地兼并,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使田庄经济发展起来。,(1)主要朝代的土地兼并情况 A、东汉和唐朝:田庄是最普遍的大土地经营单位 B、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 C、明清: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思考与讨论,土地兼并有何危害?(政治、经济) 如果你是封建统治者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抑制兼并?有没有根治的“灵丹妙药”?,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农民起义,(2) 土地兼并的危害,(3)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 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4)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根本原因 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

5、资源 2、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使 土地兼并不可避免。,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剥削关系),1、租佃关系越来越普遍 1)秦代 产生 2)宋代 重要 3)明清 主要 2、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秦汉 唐 宋契约纳租 明清契约纳租 货币地租 雇佣关系,唐代契约,贞观十七年(643年)文书,是耕田人赵怀满向田主张欢仁、张富二人租佃土地若干亩若干步,每亩支付地租小麦二斛二斗为定额,按亩步计算,一次付清。田主对租佃人规定:麦必须“干净好”;必须在六月前付毕;若拖延一个月,则每斛地租增加一斗;若拖欠不付,则以耕田人家财抵充。”,1、均田制实行的基本原因是( ) 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

6、开恳 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B,2、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洲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农副产品投入市场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 A. B. C. D. ,C,共同探讨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田,故田多者 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 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1、此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作者对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正确吗? 3、分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提示:1)租佃现象 2)不完全正确 3)土地兼并导致租佃关系。 两种趋势:“佣耕”的农夫人身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 在农村紧急中占的比重逐渐增大。,问题探究 (课本19页汉书食货志资料) 1、此材料反映什么社会现象? 2、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这种现象造成了什么后果? 4、历代王朝对这一问题采取什么政策?你认为 在中国古代能根除土地兼并现象吗? 5、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哪几种土地 所有制形式?,阅读下列材料:,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