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架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_第1页
赏识——架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_第2页
赏识——架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_第3页
赏识——架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赏识架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摘要:道德存有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如果以赏识为纽带,引导他们建立对生活的自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道德。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但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持续进取的动力。赏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是赞扬、鼓励的语言,也能够是爱抚、友善的动作,甚至能够是欣赏、赞许的目光。 让赏识点燃学生的自信,让自信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多方位的赏识,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关键词:赏识 品德与生活 自信

2、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有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实行。一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建立自信,用自己的感官去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赏识,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3、,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渴望被注重、被重视、被看得起。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就是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周弘说,“赏识教育,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语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持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协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所谓赏识就是充

4、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持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但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持续进取的动力。因而,常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水平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水平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有,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持续的激励。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赏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是赞扬、鼓励的语言,也能够是爱抚、友善的动作,甚至能够是欣赏、赞许的目光。教育要面向全体,“赏识教育”要关照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学生,就更需要给予关爱和尊重,他们更渴望得到来自各方面的赏识。当然,赏识

5、一定是要发自内心,让被赏识者和周围的同学都感到他确实值得赏识。否则,赏识就容易被学生误解为讽刺,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好后进生,只要我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真诚相处,以心换心,与他们交朋友。当你熟悉了学生的一切时,你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韩愈说过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让自己成为伯乐,而且是常在的伯乐。而伯乐不一定非得有渊博的知识,高深的学问,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会赏识生活中的平凡人,会赏识生活中的平常事就行了。美国一体育教师正在教学跳高,一位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到跳高时

6、,他跑到横杆前才慌了手脚,向上一跳,用背跃过了横杆大家哄堂大笑,不过,这位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却鼓励他从来一遍。后来,这位学生成了背跃式跳高的第一人,并改写了跳高的历史,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运动员。一位教师在品德课堂上,让孩子讲讲故事,点了班上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开始小女孩站起来半天都没讲出一个字,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引导“你肯定行,老师帮着你一起讲,好吗?”“你先试试,轻轻地将给大家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点,同学们就都听见了。”“老师就知道你肯定行,这不,讲得多流畅、多响亮啊!”小女孩终于战胜了害怕的心理,顺利地讲完了故事。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女孩满怀喜悦地坐下了。在学校生活中,很

7、多老师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闪光点。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弱点是难免的,不过对于学生的种种问题,当老师们感到束手无策时,我往往“恨铁不成刚”,对学生们多的是挑剔,是苛求,往往会采用批评的方法,结果情况越来越糟。“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呢?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不是不能够批评学生,但千万不能把批评跟讽刺、侮辱画等号。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用赏识架起孩子品德之桥的故事。很让人感动:陶行知看到一名男生拿起砖头要砸同学,立即上前制止,并

8、责令男生到他的办公室。等他来到办公室,那名男生已经到了。他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早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马上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来。老师接着又说:“据我了解,你要打的同学在这之前欺负了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随即掏出第三块糖奖励他。这时男生哭了:“老师,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拿砖头砸他啊。”老师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知错,再奖励你一次。我的糖送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原来竟能够用赞美来批评教育学生。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看来此言不虚。我以前读过一个感人

9、的故事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文中讲了一位母亲三次参加智障儿子的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她却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路上,她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没有听到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在母亲一如既往的鼓励下,高中毕业后,她的儿子被清华录取了。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对我赏识,我才会自信。”这是教育认知名言,可见赏识是多么重要。我们必须依托赏识教育,多方位的展开赏识教育,实现在赏识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赏识是维系品德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