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高铁VoLTE优化指导手册_第1页
中国联通高铁VoLTE优化指导手册_第2页
中国联通高铁VoLTE优化指导手册_第3页
中国联通高铁VoLTE优化指导手册_第4页
中国联通高铁VoLTE优化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中国联通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9年7月中国联通高铁VoLTE优化指导手册1.1. 高铁VoLTE优化概述1.1 高铁场景概述高铁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城际交通方式,具有高速、便捷、环保和安全的特点,日渐成为人们中长距离出行的首选。同时,高铁场景存在用户移动速度快、多普勒频移大、切换频次高、用户集中接入等特点,城区内高铁更是受到公网的干扰,易发生掉线、接入差、切换不及时及拥塞等问题。如何确保高铁场景下用户的语音体验感知,是高铁VoLTE网络优化面临的挑战。1.2 高铁场景特点高铁作为城市之间的一种高速轨道交通工具,其沿线及站台的网络覆盖具有如下特点:l 高铁专网需要对

2、沿线的隧道、桥梁、弯道等各种情况进行覆盖,覆盖场景复杂多样化; l 高铁运行速度快,对无线网络覆盖带来严重的多普勒频移问题,需要基站与终端具备较强的频率纠偏能力;l 高铁的车厢为金属材料,且为密闭式厢体设计,信号屏蔽严重,穿透损耗大。目前国内复兴号列车车型穿透损耗最高,较前一代和谐号CRH380B车型穿透损耗大进5-10dB,这样对高铁网络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 高铁列车用户移动速度快,容易出现脱网、小区切换失败等网络问题,对小区间的切换和重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 高铁的高速运行会导致移动终端在小区边缘同时产生切换、重选需求、在TA边界处的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TAU(Tracking Area

3、 Update,跟踪区更新)信令,给网络带来信令冲击风险。1.3 高铁VoLTE部署及质量要求1.3.1 高铁VoLTE部署高铁VoLTE的开通应跟随本地公网VoLTE部署建设进度,并需在开通后全力做好网络优化工作,网络质量达标保证用户感知。对于3G语音质量,VoLTE提供更高质量、更自然的语音视频通话效果,推荐使用23.85K的语音编码方式,尽量在容量允许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服务。1.3.2 高铁覆盖要求l RSRP-105dBm的比例不低于90%l SINR0dB的比例不低于90%1.3.3 路测指标要求指标要求接通率大于95%掉话率 小于5%;IMS注册成功率大于97%eSRV

4、CC成功率大于95%呼叫建立时延小于4sMOS3.0以上占比大于80%eSRVCC切换时延-用户面小于300msLTE切换成功率大于95%1.3.4 网管指标要求指标要求无线接通率大于95%无线掉话率 小于5%;切换成功率大于95%eSRVCC成功率大于95%1.4 高铁VoLTE优化方向高铁由于其覆盖、干扰、容量等问题的特殊性,联通高铁VoLTE网络部署开通前期整体指标有较大提升空间。1) 覆盖问题目前已建成的高铁专网站间距较大或网络结构不合理引起覆盖不足,导致掉话、未接通和频繁的eSRVCC切换等问题,严重影响客户感受。同时,现网存在较多的由于掉电等原因导致的基站退服,监控系统无法实现RR

5、U级别的监控,难以及时准确定位问题点。2) 干扰问题高铁专网边界存在公、专网干扰问题,需合理的规划与调整。3) 容量问题高铁场景下,无列车时,专网小区业务量较低;列车经过时,用户瞬时集中占用同一小区,话务量突增;另一方面,现网中有大量公网用户滞留在专网,加重了高铁专网负荷。4) 切换/重选/重建问题高铁车速极快,导致切换/重选频繁,容易出现切换/重选失败,无线掉线问题严重;需对切换/重选类参数进行专门配置。5) 功能问题VoLTE网络部署前期容易遇到相关流程问题,影响VoLTE业务建立,需无线和核心网配合核查具体功能和参数设置问题。1.1.1.1.1.1.1.1.1.1.1.1.1.2. 高铁

6、VoLTE业务组网策略22.1 高铁VoLTE组网方案2.1.1 移动性策略2.1.1.1 高铁总体移动性策略1)在VoLTE通话发起后,终端应尽量停留在高铁LTE专网,发生异频及异系统切换也应当切换至高铁专网的异频及异系统小区;2)在高铁LTE覆盖弱区域,通过SRVCC切换平滑移动到3G网络中,保证通话连续性;(高铁Volte网络将严格控制eSRVCC功能的开启)3)当终端在3G通话结束后,在LTE覆盖满足UE驻留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返回LTE;4)高铁开通双载波的区域在LTE内通过负载均衡特性来平衡多个载波之间的负荷,保证用户通话和数据使用体验。2.1.1.2 高铁空闲态驻留策略通过频点优

7、先级控制UE优先驻留LTE高铁频点,针对LTE高铁网络采用的频点配置优先级,专网频点优先级高于公网频点优先级为原则LTE同优先级内,基于信号强度执行重选,UE重选至高电平频段内;LTE覆盖差时,基于覆盖重选至UMTS;2.1.1.3 高铁连接态策略仅存在数据业务时,LTE内通过基于覆盖的同频或异频切换,UE切换至目标频段中;当LTE覆盖恶化到无法承载数据业务门限条件时,基于重定向方式,回落至UMTS网络;存在语音业务或混合业务(语音+数据)时,语音业务的切换优先级设置高于数据业务,切换策略基于高优先级业务执行;对于非VoLTE终端用户,发起语音业务时执行CSFB流程,即通过盲重定向的方式回落至

8、UMTS网络;系统内切换配置建议与现网保持一致,系统间切换配置VoLTE业务门限高于数据业务。2.1.2 专网频点及组网选择已经完成L1800覆盖的区域,可以直接开通VoLTE。UL2100的基站覆盖区域,在话务量压力较大 ,可考虑L1800和L2100的语音均衡方案。没有建设LTE的高铁线路,由于900M带宽有限(现有6M频率下),提供宽带业务能力较低,而部署L1800+L900双层网的方式投资较大,建议现阶段以L1800+U2100或者UL2100SDR部署为主。待有新的L900M频率后,再考虑容量和数据需求满足情况下,用L900部署新的高铁线路。在L900和L1800均部署之后,可通过网

9、络功能,将业务指派到不同的频段。大量VoLTE掉话是由异频切换、SRVCC导致,需尽量减少异频切换和SRVCC的概率。单一频点,连续覆盖是VoLTE专有覆盖的最佳选2.1.3 基站布局采用 “之”字型布站,能够充分考虑列车两侧的用户感受,通过双侧覆盖车厢可减少实际穿透损耗;并能够有效减少切换区的穿透损耗,提高切换成功率;对于错车情况,“之”字型布站方案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强业务保障;当存在单侧障碍物时可避免造成覆盖盲点。根据现网测试的经验,分别坐在车厢两侧对比测试时,平均信号强度相差35dB。采用“之”字形布站可减少35dB的覆盖重叠区的设计。由于铁路是带状分布的,因此铁路覆盖网路结构建议采用带状

10、小区覆盖。这样可以以最少的小区数量和资金投入,覆盖最长的铁路沿线。从网络性能考虑,需要采用清晰的网络覆盖布局,实现链状服务小区,使覆盖高铁基站的信号在铁路沿线具有绝对优势。为避免无线信号入射角过小,建议基站与铁路垂直距离在 100米以上,实际设站还需结合共建共享和铁路部门的要求。对于铁路弯道,站址宜设置在弯道的内侧,可提高入射角,保证覆盖的均衡性。2.1.4 天线方案在高铁环境下, 绝大多数场景都可以使用2天线方案。借助2天线的高增益可有效克服列车的高穿透损耗。郊区基站距离铁路较远时可以采用3040米挂高;如果高架铁路位置较高,天线挂高设置应考虑铁轨高度,宜高出轨面15 米以上。应保证天线与轨

11、面视通。当站点与铁轨沿线垂直距离较近时,可选用窄波束高增益天线,如33 度21dBi 天线;当站点与铁路沿线的垂直距离较大时可选用65 度18dBi 天线;在城区站距较近条件下,天线增益建议为16dBi。天线型号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基站周边环境。现网一般采用共站点的方案,但对于天馈系统建议LTE高铁网络使用独立天馈,以利于更好的控制覆盖和优化。必要时可采用各种覆盖增强技术改善覆盖效果,如高功率载频、塔放、四天线分集接收等。2.1.5 小区合并利用小区合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小区间的同频干扰,改善SINR;同时还减少高铁路段的切换,从而避免切换时的业务中断和时延。但是小区合并会降低高铁网络的容量,因此

12、只适用于高铁线路上话务负荷不大的场景。小区合并的形式有同站点背对背天线的小区合并、光纤拉远RRU的小区合并或者两者混合三种形式。l 背对背天线合并形式具有实施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也是网络中使用最多的小区合并形式;l 光纤拉远RRU的小区合并也是高铁可以采取的一种方案。但是因为工程实施上需要远距离拉光纤,并且光纤常常还需要穿越铁轨,施工有些要求,因此要看具体情况是否采用;l 混合的小区合并方式是以上两种合并方式的结合。小区合并是一种比较好的高铁解决方案,但是合并的RRU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理论和实践分析都能看出从整体上看,不合并到2RRU合并对网络增益最大,进一步增加合并带来的增益会逐步下降。

13、如下图是某地小区合并的现场测试结果:小区合并的好处:l 小区合并,减少了不同小区之间的干扰,2RRU合并SINR比不合并约有3dB提高,但4RRU的SINR和2RRU相比,变化不大。l 小区合并后,下行平均速率和边缘速率有提高l 2RRU合并和不合并相比提高明显,平均速率有27%增加l 4RRU合并相对2RRU合并,平均速率提高约12%l 上行边缘速率有提高如前所述,小区合并的好处还体现在减少切换次数上面。因为高铁移动速度快的特点,高铁用户可能需要经历频繁的切换,这样一方面切换时会造成业务的中断,影响用户速率和感知,另一方面也非常可能产生掉话。而小区合并后通过减少切换,就可以减少业务中断的次数

14、和频度,使连接更加可靠,从而大大改善用户的体验。下面是某试验网是使用小区合并对切换频度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使用4小区合并技术,可以把切换次数减少为原来的1/4。下行上行场景路段切换尝试次数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切换成功次数4小区合并路段199774小区合并路段299992小区合并路段1232316162小区合并路段226261717无小区合并路段136363030无小区合并路段229282726影响小区合并技术实施的因素除了上文提到的工程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容量的要求。首先如果小区合并区域过大,那么同时运行在这个合并了的小区区域内的列车数量也会较多,相应峰值话务量可能超出单一小区可以提供的容量

15、能力,部分高铁用户可能会难以接入。其次,即使该小区可以容纳这些用户的接入,如果并发用户较多,则单个用户所能获得的资源也有限,均值和峰值速率也会比较低。因此,小区合并的数量规划时需要考虑该区间同时可能通过的列车数目,并考虑会车等场景,合理进行容量规划。此外,过多的RRU合并,对网络维护和优化也提出一些挑战。如果合并小区内某个RRU出现隐形故障,对具体定位哪个RRU发生故障通常要到实地进行测试来获得。同时,对合并的RRU进行操作时,如果基础数据库不准确,可能会造成误操作。2.1.6 重叠覆盖小区间切换和重选是移动通信系统内无线终端必不可少的行为,基于小区间重选和切换的机制,既实现了用户的移动性,又

16、使得可以利用小区间的空间分集增益,提升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容量。对于移动通信系统,为了达到较好的用户移动性,可通过各种手段确保重选和切换过程的正常进行和完成,其中之一是在小区间设计足够的重叠覆盖区,特别是对于快速移动的场景。重叠覆盖区的需求,不仅与终端移动速度相关,还与切换过程所需时间有关。终端移动速度越快,需要的重叠覆盖区越长;切换过程所需时长越长,需要的重叠覆盖区越长。对于LTE网络,高铁网络建设切换带方面的考虑要点如下:l 高铁移动速度快;l 高铁车厢穿透损耗大;l 终端测量时间短;l 重选和切换执行速度快;l 存在X2接口。下面针对FDD-LTE重选和切换过程,计算FDD-LTE在高铁场

17、景下所需重叠覆盖区的长度。首先计算以基于A3事件的同频切换为例,offset设置为3dB,则一次切换包含如下过程和时延:l 切换触发至完成 100msl 切换前的测量周期 QCI1的优先级QCI2的优先级其他QCI的优先级2BlerTarget针对VoLTE业务要求的目标误块率QCI=1/2 3%QCI=5 10%3.5 DRX参数CDRX参数可以基于不同的QCI业务特殊定制,当UE进行语音业务时,会建立QCI1承载,其DRX参数配置需要与语音包的规律相匹配,当存在多个QCI级别的业务时,那么以最小周期为原则,QCI1的参数在公网设置建议如下所示,其他QCI级别的参数可参考集团DRX配置原则。

18、在高铁场景下可关闭DRX功能,DRX指终端在特定时间监听PDCCH,其他时间进入低功耗睡眠模式,由于高铁场景信道变化过快,可能会导致eNB与UE的DRX状态不一致,从而对调度产生影响,故需关闭DRX。序号参数名称参数含义建议值1Long DRX Cycle长 DRX周期是包括On duration及后续一段可能出现休眠时间的重复周期40ms2ShortDRXCycle短DRX周期是包括On duration及后续一段可能出现休眠时间的重复周期,长DRX周期是短DRX周期的整数倍数不配置3DRXShortCycleTimer指示UE执行DRX短周期的连续子帧数不配置4OnDurationTime

19、r指示从DRX周期开始连续的PDCCH子帧数,是固定会苏醒的接收PDCCH8sf5DRXInactivityTimer指示当成功对一个指示上行/下行新数据传输的PDCCH解码后,UE应连续监听PDCCH的PDCCH子帧数4sf6DRXRetransmissionTimer指示一旦UE期望接收到下行重传,UE应连续监听PDCCH的最大PDCCH子帧数4sf3.6 定时器参数信令的启动、交互、传递、终止都是靠一系列的定时器以及常量类参数进行组合控制的,因此,在微观层面,这一类型参数决定着某一信令的起止时刻,或者重复传递的频次。宏观层面,某一参数的调整,对于整个网络的性能,网络优化的效果都可能产生巨

20、大的影响。序号参数名称参数含义建议值1T300该参数表示UE侧控制RRC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过程的定时器。在UE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后启动。在超时前如果:1.UE收到RRCConnectionSetup或 RRCConnectionReject,2.触发Cell-reselection过程,3.NAS层终止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则定时器停止。如定时器超时,则UE重置MAC层、释放MAC层配置、重置所有已建立RBs(Radio Bears)的RLC实体。并通知NAS层RRC connection estab

21、lishment失败600ms2T304在“E-UTRAN内切换”和“切换入E-UTRAN的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UE在收到带有“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启动定时器,在完成新小区的随机接入后停止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UE需恢复原小区配置并发起RRC重建请求。500ms3T311T311用于UE的RRC连接重建过程,T311控制UE开始RRC连接重建到UE选择一个小区过程所需的时间,期间UE执行cell-selection过程。1000ms4T301在UE上传RRCConnection ReestabilshmentRequest后启动。在超时前如果收到UE

22、收到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或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ject,则定时器停止。定时器超时,则UE变为RRC_IDLE状态600ms5UE不活动定时器UE在结束数据传输后回到空闲态需要的时间10s3.7 切换参数用户移动速度特别快,快衰落明显;业务单向整体移动,需要避免回切、过区切换和频繁切换,可采用链式邻区关系,减少不必须的测量对象。小区起呼业务量小,切入业务量大,切换时间窗小,要加快测量和执行;有语音业务时,应保证语音优先切换。序号参数名称参数含义建议值1A3偏移量本参数设置过大,不容易触发测量报告上报,容易引起服务小区信号

23、较弱的UE无法及时切换,而出现掉话的可能;本参数设置过小,容易触发测量报告上报,增加空口的信令负荷,引发乒乓切换。站台等静止或车速较低地方与公网一致,沿线覆盖区域可适当降低偏移量,加快切换2A3滞后量该参数设置过大,将会导致UE无法及时切换,甚至发生掉话可能;反之会导致乒乓切换。本参数设置需要配合使用场景。高速场景,可选择较小的A3滞后参数,保证及时切换。站台等静止或车速较低地方与公网一致,沿线覆盖区域可适当降低迟滞量,加快切换3A3触发时间触发时间主要用于限制测量事件的信令负荷。对于A3事件来说,只有当A3事件的条件在一段时间内始终满足该事件条件时,才上报测量报告站台等静止或车速较低地方与公

24、网一致,沿线覆盖区域可适当减小触发时间,加快切换3.8 eSRVCC参数为保证语音业务感知,在4G覆盖较差的地区,终端需要通过eSRVCC方式互操作至3G系统。在高铁场景下,信号容易出现快衰落想象,需尽早尽快启动异频测量,并保证语音在4G信号严重恶化前平稳切换到3G系统。序号参数名称参数含义建议值1异系统切换A2起测门限影响A2事件的触发时机。本参数设置过小,A2事件难于触发,eNodeB不能够及时对信号较差的UE做出处理,这样有可能会影响UE的业务;本参数设置过大,A2事件易于触发,这样会增加空口负担,使信号较好的UE上报了一些不必要的测量报告。-100dBm2A1/A2事件触发时间触发时间

25、主要用于限制测量事件的信令负荷。对于A1/A2事件来说,只有当A1/B2事件的条件在一段时间内始终满足该事件条件时,才上报测量报告。128ms3B2事件的4G RSRP的门限影响B2事件的触发时机。当UTRAN邻小区的触发条件满足时,如果本参数设置较小,信号较差的UE较难触发其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切换到邻小区,最终引起掉话;如果本参数设置较大,易于触发UE上报测量报告,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切换。-105dBm4B2事件的3G RSCP的门限影响B2事件的触发时机。当EUTRAN源小区的触发条件满足时,如果本参数设置较小,容易触发UE上报针对该小区的测量报告,即该小区可以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

26、。但是,由于该小区的门限设置较小,有可能出现切换失败。如果本参数设置较大,不容易触发UE上报针对该小区的测量报告,即该小区很难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减少了UE切换时可以尝试的小区的个数。-100dBm5B1/B2触发时间触发时间主要用于限制测量事件的信令负荷。对于B1/B2事件来说,只有当B1/B2事件的条件在一段时间内始终满足该事件条件时,才上报测量报告。128ms4. VoLTE优化流程方法44.1 优化思路由于涉及到的网元更多,网络结构与信令流更复杂,VoLTE的网络问题与传统的网络问题分析方式有较大的区别。VoLTE网络问题通过单一的无线测试和分析往往不能完整的得到定位,需要各个环节端到

27、端的配合进行端到端的分析才能解决4.1.1 无线侧 DT/CQT测试:L1/L2/L3/(RRC/NAS)、SIP eNodeB的信令跟踪:实现TTI级别的分析, 判断问题所在域(EUTRAN/EPC) 网管指标分析:建立指标体系,管控质差小区 参数检查:切换参数、邻区关系、功能开关、调度参数和L2参数。 4.1.2 EPC核心网侧 MME抓包:分析NAS消息、S1-C承载管理消息; SGi抓包:分析SIP丢包、重发等,问题定界 EPC参数核查:MME寻呼策略、TAC-LAC表、SGW/PGW缓存机制等 指标分析:专载建立成功率、专载更新成功率、寻呼成功率 4.1.3 IMS核心网侧 SBC抓

28、包:分析造成SIP异常的IMS域问题 L-DRA抓包:分析与HSS交互相关的异常 eSRVCC信令分析:分析 IMS参数核查:SBC参数和负荷、ENUM缓存 参数、SBC/ENUM TAC-LAC表更新 指标分析:S-CSCF接通率、IMS注册成功率、 SBC呼叫平均建立时长、eSRVCC切换成功率4.2 优化问题分析方法针对VoLTE各类问题,需从终端、无线侧、核心侧EPC及IMS网等四个维度并行排查。4.2.1 VoLTE业务无服务问题定界定位方法4.2.1.1 终端侧问题排查1) 查看终端的VoLTE功能是否打开,若未打开,需要开启功能开关2) 确认IMS APN是否配置正确,错误的AP

29、N会导致IMS拒绝3) 确认终端侧SIP注册流程是否成功,失败流程会导致VOLTE业务无服务,一般发生在网络侧问题较多。流程是否成功,可以分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消息收发是否正常,也就是对方是否收到,流程超时。另外一个维度就是消息流程处理上,交互机制是否正常。4.2.1.2 无线侧问题排查1) 首先确定VoLTE无服务的位置,确定是否有4G覆盖,若无4G覆盖,则可初步断定是无线网络问题,处理方法与普通4G覆盖问题方法相同。2) QCI5是否建立成功,若未建立成功,无法承载SIP信令,会导致流程失败.表现在终端侧即VOLTE无服务。4.2.2 VoLTE业务建立失败问题定界定位方法4.2.2.1

30、终端侧问题排查1) 确认终端工作是否正常。2) 终端侧SIP消息业务流程是否正常,若不正常,确认触发失败网元.重点确认资源预留或者编码协商过程是否正常。4.2.2.2 无线侧问题排查VoLTE业务建立时,首先建立RRC连接,然后建立默认承载和QCI5承载,然后进行SIP信令交互,在SIP信令交互过程在,建立QCI1承载。1) RRC连接:当VoLTE业务建立失败时,可首先通过RRC建立成功率判断业务建立失败是否由于RRC建立失败导致的,RRC建立成功率低的排除方法和普通数据业务RRC建立成功率低的排除方法相同。2) 默认承载和QCI5承载:通常情况下,默认承载和QCI5承载是同时建立的,可通过

31、QCI8/9承载建立成功率评估默认承载的建立情况,可通过QCI5承载建立成功率评估QCI5承载建立情况,若QCI8/9承载和QCI5承载建立成功率低,可通过基站侧信令跟踪来排除原因。3) SIP信令:SIP信令对于无线网络是透传的,在无线网管无法提取SIP信令建立成功率,需要在IMS网管关注相应指标,但是在无线网管可关注QCI5的丢包次数、QCI5丢包率、QCI5流量来分析SIP信令交互失败的原因。4) 若QCI5流量为0,说明无线网络没有成功收到QCI5数据包,需要在终端侧跟踪Log,观测终端是否发送了SIP信令,同时需在基站侧关注底噪,分析是否因为上行干扰过高,导致终端发送了SIP信令,但

32、是基站检测不出来。5) 若QCI5丢包率和QCI5丢包次数不为0,则可能是无线网络覆盖原因导致SIP信令的丢失,若都为0,则可能与无线网络无关,需要通过IMS排除。6) QCI1承载:可通过QCI1承载建立成功率评估QCI1承载建立情况,可通过基站侧信令跟踪来排除原因。4.2.3 VoLTE业务异常中断问题定界定位方法4.2.3.1 终端侧问题排查1) 确认终端工作是否正常。2) UE侧业务中断表现有:一种是无线承载导致的掉话,另外一种UE的上行报文产生异常。前者需要无线设备侧排查,后者需要终端侧排查。UE侧观察UE ULRTP层是否有正常的报文产生;若有,则UE无异常;否则需要查看UE是否出

33、现死机或其他问题导致应用层不发包。4.2.3.2 无线侧问题排查当VoLTE业务异常中断时,需要同时从核心网和无线网络排查。在无线侧可关注QCI1承载异常释放次数,该指标表征无线网络导致的VoLTE业务掉话情况。无线侧可以从无线覆盖、上&下行干扰、切换失败等多个角度排查。1) 无线覆盖:可以通过MR数据粗估无线覆盖的情况,可以通过DT测试或者CQT测试准确找到弱覆盖位置;2) 上&下行干扰:上行干扰可通过基站的底噪情况评估,下行干扰可以通过MR上报的RSRQ粗略评估,可以通过DT测试或者CQT测试判断干扰是系统内干扰还是系统外干扰,通过扫频确定系统外干扰的来源;3) 切换失败:通过切换参数优化

34、或射频优化解决切换失败问题。4) 若是发生在路测中,受限分析故障点附近站点是否有基站故障,无线SINR是否正常;4.2.3.3 核心网侧问题排查核心侧需要结合信令,分析哪个网元发起的首次拆线,根据具体原因来分析问题原因。4.2.4 VoLTE业务语音质量问题定界定位方法VoLTE业务语音质量是影响用户体验的最重要因素,涉及终端、IMS、核心网、传输、无线网络等。4.2.4.1 终端侧问题排查确认终端工作是否正常。4.2.4.2 无线侧问题排查在无线网络排除原因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指标:1) RTP丢包率RTP丢包率越高,对语音质量影响越大,连续RTP丢包率对语音质量的影响大于离散RTP丢包率。

35、主要的指标有三个:VoLTE语音EPC向基站发送RTP丢包超限次数、VoLTE语音基站向UE发送RTP丢包超限次数、VoLTE语音UE向基站发送RTP丢包超限次数。VoLTE语音EPC向基站发送RTP丢包超限次数:表征核心网来包时就发生了丢包,可能是在对方终端到基站丢的数据包,也可能是经过IMS、核心网、传输设备时发生的丢包。该指标是通过解开RTP包头,进行比对RTP包头的序号是否连续,进而统计丢包率。丢包的具体原因需要在对端基站、IMS、核心网、传输设备等网元上提取指标进行排除。VoLTE语音基站向UE发送RTP丢包超限次数:表征基站发给终端时发生了丢包,这个指标是基于终端反馈的ACK和NA

36、CK进行统计的,由于基站侧解调在PUCCH和PUSCH上的ACK/NACK,也可能发生错误,因此该指标有一定误差。该指标也可以与QCI1 PDCP丢包率和QCI1 PDCP弃包率一起分析。VoLTE语音基站向UE发送RTP丢包超限次数和QCI1 PDCP弃包率都较高时,分析是否因为容量受限,导致QCI1的数据包无法及时调度,引起了弃包。同时查看QCI1的下行调度优先级和QCI1下行丢弃定时器是否配置合理。VoLTE语音UE向基站发送RTP丢包超限次数:表征终端发给基站时发生了丢包,该指标是通过解开RTP包头,进行比对RTP包头的序号是否连续,进而统计丢包率。当该指标较高时,需要排查上行干扰情况

37、,在网管上统计底噪,分析是否为干扰导致的上行丢包。同时也查看QCI1的上行逻辑信道优先级和QCI1上行丢弃定时器配置是否合理。2) 切换失败及频繁切换切花失败会对语音质量有严重影响,频繁切换对语音质量有一定影响,可以通过射频优化、参数优化以及SON的常用功能缓解乒乓切换的问题。3) RRC重建次数当发生RRC重建时,将影响语音质量,在网管侧可以关注RRC重建次数,若RRC重建次数过高,对语音质量有明显影响,需要通过无线网优降低RRC重建次数。如果当前基站版本已经支持 UE及EMI分段统计,可以通过UL/DL EMI来作为基站问题的初始定界,若发现某些小区DL/UL EMI差,则需要重点分析这些

38、小区其他KPI,若附近有投诉发生 建议实地路测采集UE log做进一步排查。4.2.4.3 核心网侧问题排查核心网IMS需要从媒体协商、码率等方面来关注语音质量5. VoLTE业务测试相关指标在VoLTE商用部署前期会涉及大量优化测试,VoLTE优化测试指标包含语音接入性、通话保持性和语音质量等三大维度的指标,以关键KPI指标为基础找寻问题切入到优化各方向。55.1 语音接入性5.1.1 呼叫建立成功率呼叫建立成功率=主叫建立次数/试呼次数100%l 试呼次数为主叫发起的SIP_INVITE消息的次数l 建立次数为主叫收到的SIP_180 RINGING消息的次数5.1.2 接通率接通率=主叫

39、接通次数/试呼次数100%l 试呼次数为主叫发起的SIP_INVITE消息的次数l 接通次数为主叫收到的SIP_INVITE 200 OK消息的次数5.1.3 呼叫建立时延呼叫建立时延 = 主叫发起SIP_INVITE至网络侧下发SIP_180 RINGING 间时间差5.2 语音保持性5.2.1 掉话率掉话率=(主叫掉话次数+被叫掉话次数)/(主叫接通次数2)100%l 掉话次数为路测软件判定的掉话次数l 接通次数为主叫收到的SIP_INVITE 200 OK消息的次数5.2.2 eSRVCC切换成功率eSRVCC切换成功率=eSRVCC切换成功次数/eSRVCC切换尝试次数100%;l e

40、SRVCC切换成功次数为UE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指向WCDMA,随后上发Handovercomplete消息l eSRVCC切换尝试次数为UE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指向WCDMA5.2.3 eSRVCC切换时延(信令面)eSRVCC切换时延=从eNodeB下发Handover Command到终端向RNC发送Ho Complete的时间差5.2.4 eSRVCC切换时延(用户面)eSRVCC切换时延=终端eSRVCC切换前收到的最后一个RTP包到切换后收到的第一个RTP包之间的时间差5.3 语音质量5.3.1 MOS值l MOS均值

41、=MOS分数总和/MOS个数l MOS占比=(MOS=X个数)/(MOS个数)100;5.3.2 RTP丢包率RTP丢包率=(发送RTP数-接收到RTP数)/发送RTP数100%5.3.3 RTP时延RTP时延=从主叫端语音编码器输入到被叫端吗输出的时间差5.3.4 RTP抖动RTP抖动=相邻两个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绝对值求和/相邻两个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绝对值计数6. 高铁VoLTE优化典型案例基于对示范性线路(京沪线)VoLTE的分析形成抽取并形成5大类17个小类共计30个典型问题分析案例,典型案例涉及无线环境类、参数设置类、边界问题、核心网问题及终端问题内容。优化

42、指导意见正文中列举呼叫建立、呼叫时延、掉话、语音质量四类典型案例,其它详细案例可参看附件一。66.1 呼叫建立类6.1.1 AM-UM模式间切换导致专载释放l 问题描述:终端发起呼叫激活QCI=1的专有承载,之后找到合适小区进行切换流程,切换完成后终端收到SIP_INVITE 503异常消息,显示承载资源不足(“InsufficientBearerResource”)。l 问题分析:终端在建立专有承载时,绑定的DRB id=5,RLC层传输模式为AM模式,在随后的切换信令发现DRB id=5的承载被释放,导致呼叫建立失败。l 问题解决建议:经查爱立信对VoLTE业务RLC层UM传输模式有lic

43、ense限制,在本次测试中只有高铁专网小区开通UM模式,一旦终端在非高铁小区起呼,在后续过程中切换入高铁小区,会导致AM模式下建立的专载被释放,影响接通率,建议在针对VoLTE业务全网开启UM模式。6.1.2 重建导致呼叫建立失败l 问题描述:终端发起呼叫为语音进行资源预留过程,主叫向被叫发送UPDATE消息后开始切换流程,切换后的小区信号质量较差导致发生重建,重建完成后终端收到SIP_INVITE 503异常消息,显示承载资源不足。l 问题分析:被叫正常向主叫发送UPDATE200 OK确认消息,主叫在由于弱覆盖原因开始切换和重建,耽误的时间过长导致IMS未成功向主叫发送确认消息,IMS认为

44、主叫未正常建立承载,导致呼叫失败l 问题解决建议:解决重建问题需进行合理的覆盖优化和切换、重建参数调整6.1.3 前次挂机后切换导致IMS重注册l 问题描述:主叫终端发起呼叫后,收到SIP_INVITE 503异常消息,显示单边承载释放(“Single Bearer Release”),呼叫建立中断,查看被叫显示被叫同时间正在进行IMS注册且注册失败l 问题分析:被叫在上一次呼叫挂机后立即开始切换流程,切换完成后下发的重配置消息中指示释放承载DRB5(语音承载)、DRB3(IMS信令承载),之后被叫立即进行PDN连接恢复IMS承载,但最终注册失败,影响呼叫建立l 问题解决建议:按正常挂机流程终端应立即释放专载,由于切换流程导致IMS承载被去除,建议联合核心网排查问题6.2 呼叫时延类6.2.1 呼叫建立时延偏大l 问题描述: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和其他本地网经验,VoLTE主被叫互通建立时延大约在3秒左右,海南VoLTE呼叫建立时延偏大l 问题分析:对比其他本地网信令流程发现,承载修改流程耽误时延2秒左右l 问题解决建议:需与爱立信厂家沟通专用承载建立实现机制,是否可去除相应流程6.2.2 呼叫建立时延偏小l 问题描述:在使用Z11 minis短呼性能测试中,呼叫建立时延仅1.7s,低于正常时间一半。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