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撰写规范(2).doc

密封件冲裁模的设计(精)【含图和文档】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2页/共2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38032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1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1-24 上传人:牛*** IP属地:辽宁
15
积分
关 键 词:
含图和文档 密封件 冲裁模 设计 文档
资源描述:
密封件冲裁模的设计(精)【含图和文档】,含图和文档,密封件,冲裁模,设计,文档
内容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注:页眉,居中,楷体,五号。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注:页眉,居中,楷体,五号。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摘 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摘要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400-500字。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注:“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黑体,三号,居中,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摘要之间空四格。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注:黑体,小四。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注: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宋体,小四;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阅后删除此文本框。Abstract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Abstract”不可省略。标题“Abstract”设置成Times New Roman,居中,三号字体,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 Times New Roman,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Key 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注:Key words与摘要正文之间空一行。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注: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注:标题“目录”,黑体,小三。章、节标题和页码,宋体,小四。多倍行距1.25。阅后删除此文本框。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第一章 正文格式说明2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2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21.3 各章节标题的格式31.4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3第二章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42.1 图的格式说明42.1.1 图的格式示例42.1.2 图的格式描述42.2 表的格式说明52.2.1 表的格式示例52.2.2 表的格式描述52.3 公式的格式说明6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6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6第三章 量和单位的使用7第四章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104.1 名词术语104.2 数字104.3 外文字母104.4 量和单位114.5 标点符号11结 论12参考文献13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16致 谢17- III -引 言理工文科所有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都应有“引言”的内容。如果引言部分省略,该部分内容在正文中单独成章,标题改为绪论,用足够的文字叙述。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起始页,页码从1开始顺序编排。针对做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设计的方案理解,阐述设计方法和设计依据,讨论对设计重点的理解和解决思路。针对做毕业论文:说明论文的主题和选题的范围;对本论文研究主要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与相关历史回顾、前人工作的文献评论、理论分析等相结合。注意:是否如实引用前人结果反映的是学术道德问题,应明确写出同行相近的和已取得的成果,避免抄袭之嫌。注意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书写格式说明:标题“引言”字体:黑体,居中,三号,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行。注:页码,居中,底部,宋体,小五,正文起始页页码为1。阅后删除此文本框。引言正文字体:宋体,小四,行距取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注:每一章均另起一页第一章 正文格式说明“正文”不可省略。设计说明书或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要着重反映设计或论文的工作,要突出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设计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毕业论文重点要突出研究的新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规范、清晰和整齐。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规范、清晰和整齐,在论文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论文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计算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中规定和名称。各类单位、符号必须在论文中统一使用,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简化字采用正式公布过的,不能自造和误写。利用别人研究成果必须附加说明。引用前人材料必须引证原著文字。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论文格式基本要求:(1) 纸 型:B5纸,单面打印。(2) 页边距:上2.5cm,下1.7cm,左2.3cm、右1.7cm。(3) 页 眉:1.5cm,页脚:1cm,左侧装订。(4)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5) 行 距:取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页眉:从摘要页开始一律设为“大连工业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楷体、五号、居中)。页码:居中位于页脚,前置部分除扉页外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页码从前言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1.3 各章节标题的格式第#章 #(三号、黑体、居中;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1.1 #(四号、黑体、顶格;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1.1.1 #(小四、黑体、顶格;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小四、黑体、顶格;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行)注:序号与文字之间空一格1.4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各章之间应重新分页,使用“分页符”进行分隔。设置方法: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分隔符(B)”,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分隔符类型为“分页符”,确定即可另起一页。注:每一章均另起一页第二章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1.1,公式(5.1)。若图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2.1 图的格式说明2.1.1图的格式示例图2.1 50加热不同时间鲍鱼的质量与体积变化2.1.2 图的格式描述(1) 图的绘制方法 插图、照片应尽量通过扫描粘贴进本文。 简单文字图可用WORD直接绘制,复杂的图考虑使用相应的图形绘制软件完成,提高图形表达质量。(2) 图的位置 图居中排列。 图与上文之间应留一空行。 图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图的下方。(3) 图的版式 “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 图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图(4) 图名的写法 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编号应分章编号,如图2.1。 图名与下文留一空行。 图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图内文字清晰、美观。 图名设置为宋体,五号,居中。2.2 表的格式说明2.2.1 表的格式示例表2.1 统计表产品产量销量产值比重手机110001000050050%电视机5500500022022%计算机1100100028028%合计17600160001000100%2.2.2 表的格式描述(1) 表的绘制方法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2) 表的位置 表格居中排列。 表格与下文应留一行空格。 表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表的下方。(3) 表的版式 表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表。(4) 表名的写法 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编号应分章编号,如表2.1、表2.2。 表名与上文留一空行。 表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五号。 表名设置为宋体,五号,且居中。 按照专业特性,可适当加入辅助线。2.3 公式的格式说明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定义公式形式如下: (2.1)其中,R和S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的均值,。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1)公式整行右对齐,并调整公式与公式序号之间的距离,使公式部分居中显示。(2)公式序号应按章编号,公式编号在行末列出,如(2.1)、(2.2);(3)公式的编号的字体:五号、宋体,其间不加虚线;(4)公式应采用Word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注:每一章均另起一页第三章 量和单位的使用(1)必须按照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及已废弃的单位计量单位及符号,(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等)。(2)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物理量符号、物力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等均用正体。参考(GB31003102-86及GB7159-87)。(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表3.1至表3.5所示。表3.1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表3.2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他表示式例频率赫兹Hzs-1力;重力牛顿Nkgm/s2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PaN/m2能量;功;热焦耳JNm功率;辐射通量瓦特WJ/s电荷量库仑CAs电位;电压;电动势伏特VW/A电容法拉FC/V电阻欧姆V/A电导西门子SA/V磁通量韦伯WbVs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TWb/m2电感亨利HWb/A摄氏温度摄氏度光通量流明lmcdsr光照度勒克斯lxlm/m2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Bqs-1吸收剂量戈瑞GyJ/kg剂量当量希沃特SvJ/kg表3.3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表3.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时间分小时天(日)minhd1min=60s1h=60min=3600s1d=24h=86400s平面角角秒角分度()()()1=(/648000)rad1=60=(/10800)rad1=60=(/180)rad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1r/min=(1/60)s-1长度海里n mile1n mile=1852m(只用于航行)速度节kn1kn=1 n mile/h=(1852/3600)m/s(只用于航行)质量吨原子质量单位tu1t=103kg1u1.660565510-27kg体积升L,(1)1L=1dm3=10-3 m3能电子伏eV1eV1.602189210-19J级差分贝dB级密度特克斯tex1 tex=1g/km表3.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所表示的因数词头名称词头符号1018艾克萨E1015拍它P1012太拉T109吉咖G106兆M103千K102百h101十da10-1分d10-2厘c10-3毫m10-6微10-9纳诺n10-12皮可p10-15飞母托f10-18阿托a注:每一章均另起一页第四章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4.1 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应按有关的标准或规定使用工程技术名词术语;应使用公认共知的尚无标准或规定的名词术语。作者自拟的名词术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须加注说明。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组合的名词术语,全文中要前后一致。外国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译出。一般的机关、团体、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名称,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写全称。4.2 数字数字的使用必须符合新的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4.3 外文字母文中出现的易混淆的字母、符号以及上下标等,必须打印清楚或缮写工整。要严格区分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和黑白体等。(1) 斜体斜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量的符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变量符号、变动附标及函数。 用字母表示的数及代表点、线、面、体和图形的字母。 特征数符号,如Re(雷诺数)、Fo(傅里叶数)、Al(阿尔芬数)等。 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 矢量、矩阵用黑体斜体。(2) 正体正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名称及与其有关的代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有定义的已知函数(例如sin, exp, ln等)。 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例如e=2.718 281 8)及已定义的算子。 法定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数学符号。 化学元素符号。 机具、仪器、设备和产品等的型号、代号及材料牌号。 硬度符号。 不表示量的外文缩写字。 表示序号的拉丁字母。 量符号中为区别其它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下角标。4.4 量和单位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一律采用新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4.5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必须符合新的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注:结论另起一页结 论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结论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并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书写格式说明:标题“结论”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结论”,或者手动设置成黑体,居中,三号,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行。结论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宋体,小四,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注:参考文献另起一页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四个字字体:三号,黑体,居中,1.5倍行距,段后0.5行;参考文献正文字体:宋体,五号,行间距取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2. 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一般要求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并在文内相应位置用阿拉伯数字(五号、宋体)置于“ ”中以上标形式标注,如“产学研1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3. 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4.文献类型标志参考国家标准 GB/T 77142005,如下表: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示例如下:(1)图书类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霍斯尼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15-204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Mraw Hill, 2001.(2)学位论文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示例:5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3)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7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4)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 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示例:8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M/赵纬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9 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a: Saunders, 1974:745-772.(5)报纸文章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10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6) 国际、国家标准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11 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委员会GB/T 124502001 图书书名页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7)专利格式:序号 专利申请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01128777.2P/OL. 2002-03-062002-05-28. 7/sipoasp/zljs-yx-new.asp?recid=01128777.2.(8)电子文献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13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news/200112190019.htm.注意:书写参考文献时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的段落中间换页。注:附录另起一页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以下内容可放在附录之内:(1) 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2) 方便他人阅读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3) 重复性数据和图表;(4)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5) 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6) 调研报告。这部分内容可省略。如果省略,删掉此页。书写格式说明:标题“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附录”;或者手动设置成:黑体,居中,三号,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行。附录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注:致谢另起一页致 谢毕业设计(论文)致谢中不得书写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无关的人和事,对指导老师的致谢要实事求是。对其他在本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给予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应在论文中做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这部分内容不可省略。书写格式说明:标题“致谢”黑体,居中,三号,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行。致谢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 17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5 届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题 目: 密封件复合冲压模具的设计 子 题: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职 称:所在系(教研室):机电与信息工程系下达日期:2014年7月4日 完成日期:2015年6月12日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 模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工艺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装备制造业在2007年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汽车和电子电器产品的高速增长,为模具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本次综合实训设计垫片的复合冲压模具,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到模具结构的设计再到工艺计算,一直到最后的模具装配图。同时,模具也是机械制造业中技术先进、影响深远的重要工艺装备,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制件质量优良、工艺适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天、航空、轻工、电子、电器、仪表等行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性能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中对高精度、形状复杂锻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锻造新工艺、省材、节能工艺等技术的开发对于新型汽车零件的生产尤为重要。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 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 本文主要是以密封件为例,设计和制定密封件的工艺设计和工艺设备的选择以及冲压模具设计。关键词:密封件;工艺设计;冲压模具;模具设计AbstractWith development of all kind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global economy, Pneumatic manipulator is a automated devices that can mimic the human hand and arm movements to do something,aslo can according to a fixed procedure to moving objects or control tools. It can replace the heavy labo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nd can work in dangerous working environments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 Therefore widely used in machine building, metallurg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and atomic energy sectors.The pneumatic part of the design is primarily to choose the right valves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pneumatic control loop, by controlling and regulating pressure,floatcompressedneceengththdirectionprocedurework.Theinvertedpendulumisatypicalhighordersystem,withmultivariable,non-linear, strong-coupling,fleetandabsolutelyinstable.Itisrepresentativeasanidealmodeltoprovenewcontroltheoryandtechniques.Duringthecontrolprocess,pendulumcaneffectivelyreflectmanykeyproblemssuchasequanimity,robust,follow-upandtrack,therefore.Thispaperstudiesacontrolmethodofdoubleinvertedpendulum.Firstofall,themathematicalmodelofthedoubleinvertedpendulumisestablished,thenmakeacontroldesigntodoubleinvertedpendulumonthemathematicalmodel,anddeterminethesystemperformanceindexweightmatrix,byusinggeneticalgorithminordertoattainthesystemstatefeedbackcontrolmatrix.Finally,thesimulationofthesystemismadeby.Afterseveraltestmatrixvaluetheresultsarenotsatisfactoryresponse,thenweoptimizematrixbyusingGeneticAlgorithm.Simulationresultsshow:ThesystemresponsecanmeetthedesignrequirementseffectivelyafterGeneticAlgorithmoptimization.Small twisted paper broken machine for ordinary home, not only can be used for minced meat, can also be used with crushed peanuts, crushed ice, spices and otherfood, small power requirements, powered by the motor drive, reasonable structuredesign.Key word: pneumatic manipulator; cylinder; pneumatic loop;Fout degreesfreedomII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摘要.2Abstract.3第一章绪论9 1.1模具工业简介.5 1.2模具分类.5 1.3冲压模具简介.5 1.4我国冲压模具发展现状和趋势.6第二章零件的工艺分析拟定62.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72.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72.3选择模具结构形式72.3.1 模具的形式82.3.2 定位装置82.3.3卸料装置82.3.4.导向零件92.3.5.模架9第三章必要的工艺计算10 3.1排样设计与计算11 3.2计算冲压力11 3.3计算模具压力中心12 3.4计算模具刃口尺寸13第四章垫片复合模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14 4.1落料凹模16 4.2冲孔凸模长度及强度校核17 4.3凸凹模长度确定及壁厚校核18 4.4凸凹模固定板尺寸20 4.5垫板结构与设计22 4.6卸料板的设计23 4.7模座的选择23第五章压力机校核24 5.1模柄孔的校核24 5.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25 5.3压力机工作台尺寸的校核26 5.4冲裁力校核27第六章绘制模具总装配图29总结30致谢31参考文献32第一章绪论1.1模具工业简介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精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具技术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 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2.模具制造向精密、高效、复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3.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得到应用。4.特种加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5.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研制和发展。6.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发展迅速。7.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逐步得到了认同。 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1.2 模具分类 模具分为冷冲压模具、热锻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橡胶模具和玻璃模具等。模锻的分类根据设备不同,模锻分为锤上模锻,曲柄压力机模锻,平锻机模锻,摩擦压力机模锻等。锤上模锻所用的设备为模锻锤,通常为空气模锻锤,对形状复杂的锻件,先在制坯模腔内初步成形,然后在锻模腔内锻造。精密模锻则是在模锻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够锻造一些复杂形状,尺寸精度高的零件,如:锥齿轮,叶片,航空零件等。在模锻锤或压力机上用锻模将金属坯料锻压加工成形的工艺。 汽车和电子电器产品的高速增长,为模具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除了发展速度继续提升外,我国模具行业在2007年还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模具向大型、精密、复杂方向发展成果突出,如已生产出了单套重量达到100吨的巨型模具及型腔精度达到0.5m的超精模具和能与2500次/分高速冲床相匹配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等;模具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如广东模具企业的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大都已达到或超过了80%等;行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如产品结构和进出口结构正在不断趋向合理化等,行业正在形成一个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热潮,发展后劲充足等。 二、是行业骨干队伍正快速形成,集群式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模具行业目前已有8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现在,年产模具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行业也有100家左右。骨干队伍正在起着带动行业的作用。继2006年之后,全国的模具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模具城的产出要比上年增长25%以上。模具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有10%以上的提高。 三、是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模具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因而也为中国模具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无论是出展出访还是来展来访,中国模具行业2007年国际合作方面的活动都要比往年更丰富,参与的企业数和人数更多,成效更加显著。在中国模具工业2007年可喜的发展中也有隐忧。 隐忧之一是生产模具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费用不断上涨,2007年又比上年涨了20%左右,致使模具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受挤压,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些企业已出现亏损,显得难以为继。隐忧之二是模具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高水平人才全行业缺乏,这已制约了模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总数量的供不应求,高层次人才的正常流动现在已变得有一些不正常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也显著增加。同时,人才素质也亟待提高。 隐忧之三是在模具行业国内外市场前景良好和现有企业大多利好的情况下,模具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年复一年不断攀升,尤其是外资和民间投资更为踊跃投入,致使某些领域已呈饱和之势和低水平的重复。大量投资的结果虽然对促进模具工业的发展有好处,但也预示着企业今后的竞争更为剧烈。竞争会不会造成今后的大调整而累及行业发展,这已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忧。目前,在部分领域,尤其在中低档市场上,竞争已造成因相互过度压价而损害产品质量的状况。 隐忧之四是中国模具行业总体创新能力薄弱,综合水平仍比国外先进水平落后许多,这对今后发展非常不利。所谓综合水平的落后包括了技术落后、产品落后、管理落后及人的观念和水平落后等。虽然我国模具行业中也不乏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的企业,有些产品也并不比世界先进水平差,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就大多数而言,我们必须承认落后,而且总体来说,不是落后一点点,而是落后了许多。总体落后的主要表现是我国模具在结构、精度、效能、寿命及生产周期等方面以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差距。此外,当然还存在装备及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等。1.3冲压模具简介冲压模具(StampingTooling)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冲压模具的形式很多,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分类:根据工艺性质分类(1)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2)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3)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4)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1.4我国冲压模具发展现状和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 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用户。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 务。达到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 (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信在“十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电火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80%左右。(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真空热处理。模具表面处理除完善应发展工艺先进的气相沉积(TiN、TiC等)、等离子喷涂等技术。(7)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8)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 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CNC雕刻机在国内的发展上从最近的一两年才有较大的发展,相关加工厂和使用单位时刻以敏锐的眼光盯着厂家的动向,这也是身为雕铣机主机生产厂一点也不敢松懈的真正原因所在。作为用户当然要选合适的设备,如果选型不当,不但不能赚钱反而令陷入为机器打工的苦涩局面。那么什么样的机床才是好机床?我们认为好机床的定义是这样的:能够在短期内收回投资的机床才是好机床。数控机床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7年,主要是数控方面的使用寿命为准,这样花钱和挣钱的比例关系将直接影响您的生意,所以仔细分析功能进行选型是有效(CNCengravingandmillingmachine),严格地讲雕是铣的一部分,是购买雕刻机还是购买数控铣式加工中心是经常要问自己的问题。另外,还有目前盛行的高速切削机床(HSCMACHINE)。还是让我们首先搞清楚三个机型区别:1、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用于完成较大铣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设备2、数控雕铣机用于完成较小铣削量,或软金属的加工设备3、高速切削机床用于完成中等铣削量,并且把铣削后的打磨量降为最低的加工设备深入分析上述设备的结构可以帮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从机械角度机床的机械分为两个部分,移动部分和不移动部分:工作台,滑板,十字花台等为移动部分,床座,立柱等为非移动部分1、数控铣加工中心。非移动部分钢性要求非常好移动部分钢性要求非常好优点:能进行重切削;缺点:由于移动部分同样庞大,牺牲了机床灵活性,对于细小的部分和快速进给无能为力。2、数控雕铣机非移动部分钢性要求好移动部分钢性要以灵活为前题下,尽可能的轻一些,同时保持一定的钢性。优点:可进行比较细小的加工,加工精度高。对于软金属可进行高速加工;缺点:由于钢性差所以不可能进行重切削。第二章零件的工艺分析拟定2.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1)材料 2A14是普通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2)工件结构 该零件形状简单。孔边距远大于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故可以考虑采用复合冲压工序。(3)尺寸精度 零件图上尺寸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公差,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一般冲压均能满足其尺寸精度要求。2.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该零件(如右图)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率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生产需要。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且生产率也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率也高,但模具制造、安装较复合模复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2.3、选择模具结构形式2.3.1模具的形式 此工件有两个孔,若采用正装式复合模,操作很不方便;另外此工件无较高平直度要求,工件要求精度也较低,冲孔废料由冲孔凸模冲入凹模洞口中,积聚到一定数量,由下模漏料孔排出,不必清除废料,操作方便,应用很广,但工作表面平直度较差,凹凸模承受的张力较大。因此凹凸模的壁厚应严格控制,以免强度不足。所以从操作方便、模具制造简单等方面考虑,决定采用倒装式复合模。2.3.2定位装置 采用挡料销纵向定位,安装在卸料板上,并在凹模板开设让位孔。2.3.3卸料装置1.条料的卸除 采用弹性卸料板。因为是倒装式复合模,所以卸料板安装在下模。2.工件的卸除 采用打料装置将工件从上模落料凹模中推下,落在模具工作面上。3.冲孔废料的卸除 采用下模座上漏料孔排出。冲孔废料在下模的凹凸模内积聚到一定数量,便从下模座的漏料孔中排出。2.3.4导向零件 导向零件有许多,如用导板导向则在模具上安装不便,而且阻挡操作者视线,所以不采用;若用钢珠式导柱导套进行导向,则虽然导向精度高,寿命长,但结构比较复杂,所以不采用;针对这次加工的产品精度要求不高,采用滑动式导柱导套进行导向即可。而且模具在压力机上的安装比较简单,操作又方便,还可降低成本。2.3.5模架 若采用中间导柱模架,则导柱对称分布,受力平衡,滑动平稳,拔模方便,但只能一个方向送料。若采用后侧导柱模架,则可三方向送料。操作者视线不被挡住,结构比较紧凑,本设计决定采用后侧导柱模架。第三章 必要的工艺计算3.1排样设计与计算1、单直排a、搭边。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确定搭边直a、a1t = 8 mm,工件间a1 =7 mm。 侧搭边 a = 6mm。b、条料宽度。采用无侧边装置,所以B=(D+2a)= (160+7+7)= 174mm式中条料宽度的单向偏差,mm,查表得=-0.15mmc、送料步距:S = L + a =100 +6 = 106 mmd、材料利用率利用CAD软件,查得其面积为1163.542mm条料一个步距内的面积为4534=1530 mm=100%=100%=76.04%排样图如下: 3.2计算冲压力冲裁力公式为P= P+ P式中 P 冲裁力;P 冲孔冲裁力;P落料冲裁力。(1) 冲孔冲裁力P孔。P= Pt式中 L 冲孔周长;t 材料厚度,t=8mm;材料抗拉强度,MPa,查手册,2A14,=375460MPa,取=400MPa。所以 P = Lt=(232+28)1400=35168N(2) 落料冲裁力P落。P= Lt所以 P= Lt=(+264)14 00 =77605.3N(3) 卸料力P。P= K P式中 P卸料力;K卸料系数,查表K=0.040.05,取K=0.04。所以 P= K P=0.0477605.3N=3104.212N(4) 推件力PP = KPn式中 K推料系数,查表取K=0.055; n同时卡在凹模洞孔内的件数,取n=3。所以 P = KP n=0.055351683N=5802.72N(5) 总冲压力P总。冲裁时,压力机的压力值必须大于或等于冲裁各工艺力的总和,即大于总的冲压力。总的冲压力根据模具结构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当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和下出件的模具时,总的冲压力为 P =P+ P+ P= P+ P+ P+ P=77605.3+3104.212+35168+5802.72 N=121680.26N122KN初选压力机型号为:JH2325。该压力机的主要参数:公称压力250KN滑块行程75mm最大封闭高度260mm封闭高度调节量55mm工作台尺寸560370模柄孔尺寸40603.3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由于该零件关于中心对称,所以模具的压力中心在几何图形的中心点上。3.4计算模具刃口尺寸落料 设工件的尺寸为,根据计算原则,落料以凹模为设计基准。首先确定凹模尺寸,使凹模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轮廓的最小极限尺寸;将凹模尺寸减去最小合理间隙值即得到凸模尺寸。=()D=(D)=(D)冲孔 设冲孔尺寸为,根据计算原则,冲孔时以凸模为设计基准。首先确定凸模尺寸,使凸模的基准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将凸模尺寸增大最小合理间隙值即得到凹模尺寸。d=(d+x)d=(d+z)=(d+x+z)孔心距 孔心距属于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在同一工步中,在工件上冲出孔距为L两个孔时,其凹模型孔中心距可按下式确定。L=L上述式中: 、D 落料凹、凸模尺寸; d、 d 冲孔凸、凹模尺寸; D 落料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d 冲孔件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L、 L 工件孔心距和凹模孔心距的公称尺寸; 工件制造公差; z最小合理间隙; x 磨损系数; 凸或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按IT6IT7级来选取,也可查选取,或取(),()。为了保证初始间隙不超过Z即+,和选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外形由落料获得, 16由冲孔同时得到:查表得:Z=0.1mm,Z=0.14mm,则 Z-Z=(0.14-0.1)mm=0.04mm由于尺寸为自由公差,均为IT14级,所以=0.5mm设凸、凹模分别按IT6和IT7级加工制造,则冲16孔:d=(d+)=(16+0.50.43) =16.215mmd=( d+ Z)=(16.215+0.1)=16.315mm校核:+0.011+0.0180.14-0.10.0290.04(满足间隙公差条件)落料D=(D- )=(30-0.50.15) =29.925mmD=( D- Z)=(29.925-0.1)=29.825mm校核:+0.012+0.0080.14-0.10.0020.04(满足间隙公差条件)符合精度要求。第四章垫片复合模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4.1落料凹模1)厚度HH=K式中 K修正系数,查表K=1.25;P落料冲裁力,N,P=77605.3N=78KN。代入 H=1.25=24.7mm取H=20mm2)长度和宽度L、BL=l+2W式中 W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型孔壁间最大距离。 W1.2 H=1.220=24mm所以 L= l+2W=252+12+242=110mmB= B+2W=26+242=74mm取 L=120mmB=70mm由于凹模内要设置推件块,为了使模具加工简单,将凹模分成两块:凹模板和空心垫板,每块板的厚度各为10mm。4.2 冲孔凸模长度及强度校核1)冲孔凸模长度L.L=H+lH=(0.60.8)HH=Kl= H以上各式中 H凸模固定板厚度;H冲孔凸模厚度;P冲孔冲裁力;K系数;l凸模自由长度;H落料凹模厚度,H=20mm。所以H=K=1=15.2mm,取H=16mmH=(0.6+0.8)H=(0.60.8)16 = 9.612.8mm,取H=10mml= H=20mm所以L= H+l=10+20=30mm2)凸模强度压应力校核校核公式为:式中 P冲孔冲裁力,N,P=7536N,F凸模最小断面积,F=r=3.1433=28.26mm,凸模材料的许用压应力,MPa,材料为Cr12,查手册,=(10001600)MPa,取=1200MPa.因为 =266.7MPa n所以满足最小壁厚n n的要求。4.4 凸凹模固定板尺寸凸凹模形状为矩形12070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密封件冲裁模的设计(精)【含图和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0380326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