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读书笔记.doc

自动弯管机装置及其电气的设计【含CAD图纸+文档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自动弯管机装置及其电气的设计含CAD图纸文档资料.zip
设计说明书(论文).doc---(点击预览)
目录.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读书笔记.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毕业实习报告.doc---(点击预览)
摘要目录.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实习报告.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zip
0-PDF图纸
1-CAD图纸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425510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1-26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40
积分
关 键 词:
含CAD图纸+文档资料 自动 弯管 装置 及其 电气 设计 CAD 图纸 文档 资料
资源描述:
自动弯管机装置及其电气的设计【含CAD图纸+文档资料】,含CAD图纸+文档资料,自动,弯管,装置,及其,电气,设计,CAD,图纸,文档,资料
内容简介:
读书笔记 在整个设计以及论文的完成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和书籍,大致有如下资料:1.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 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3. 罗圣国、李平林、张立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4. 王光铨,机床电力拖动与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 曾纪进,自动弯管机与钢筋管曲机的改进.广州:轻工机械, 19986. 刘江南 郭克希, 机械设计基础.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7. 梁景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 成大先. 机械设计图册(第5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 东北工学院. 机械零件零件设计手册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10. 李维荣.标准紧固件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1. 刘鸿文. 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12. 邹慧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通过查阅上述让我重新获得了许多知识,深刻的认识了机械制造技术及电器控制技术的重要性,通过机械设计课程手册让我学会了怎么查找所需参考资料,并通过实例,说明选用这些资料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以及让我进一步学会了设计出更加能够满足功能与制造要求的机构和机械零件掌握了更多的机械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如弯管机的弯曲原理。在普通情况下有以下二种情况,即滚弯式与缠绕式。如下图1-1、1-2分别是弯管原理图。 图 1-2 图1-3 二者各有优缺点:缠绕式主要用于方管的弯曲其结构复杂,而滚弯式主要用于圆管弯曲也可用于方管弯曲但没有缠绕式好,但结构简单。故本弯管机采用滚弯式。弯管的步骤大致是: 1.留出第1段直线段长度,并夹紧管子。 2.弯曲。 3.松开夹紧块,取出管子,使模具复位。按管形标准样件在检验夹具上检查管形,并校正。4.重复第1步,直至弯完管子为止。其次在设计中也更加对工件工艺的分析此工作件采用的直径为30mm,厚为2mm的无缝钢管做为弯管件,材料为10号钢,其最小弯曲半径为60mm,而弯曲件的弯曲半径为100mm,固其符合加工工艺性。弯管件要求不能有裂纹,不能有过大的外凸,不能有皱纹。其工件如图2-1,2-1.1。 图 2-1 图 2-1.1在电机的选取及对电机性能的了解有更多的收获,由于此弯管机需要弯多种型式的钢型,固选用较大功率的电机以使弯管机能够适用更大的弯曲范围,又由于弯曲机需要固有制动功能故选用配有制动功能的电机,且电机正反的频率过大,所以电机转速不宜过大。蜗轮蜗杆的设计与选择也有很大的收益,对蜗轮蜗杆的选择不会与以前搞设计时对其走很多无用功了。蜗轮蜗杆的安装为蜗杆在蜗轮的侧面所以选用CWS型的蜗轮蜗杆减速器考虑联轴器的选择方面,由于联轴器承受的力矩相对较大,且顾及性价比轴孔径的配合关系且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不需用专用的加工设备,工作是不需润滑,维修方便,更换易损件容易迅速,费用低,因此选用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通过对联轴器设计,增长了联轴器更全面的了解与设计。而在轴承设计方面由于此弯管机需要一个平稳的平台且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不能选用深沟滚子轴承。且轴承受力不大,转速也较低,故可选用圆锥滚子轴承,且可选取外径较小的以使空间更紧凑和降低成本。在此次的轴承设计提高了我在考虑经济效益方面的能力。通过轴的设计,对弯矩图的分析有更进一步的帮助。在电器控制方面的设计是对我电器知识最大的帮助,在起设计过程中,对各种电器设备有了更全面,更熟悉的了解。尤其是在识电路图方面有极大的进步。由于此弯管机采用的是半自动的形式,故采用二个行程开关和二个交流接触电器等组成其电路。由于电机的功率为3KW且电压为380Vh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故选用行程开关的型号1LX19-131(B),接触器型选用1CJ-16,2常闭2常开,其工作功率为4KW。按钮使用普通型平钮二个,型号1为LA101P-P。电源开关选用LW8万能转换开关型号1为AC21,其工作功率为3.8KW。短路保护熔断器选用1RL6-25其额定功率为4KW。过载保护采用1JRS1-25/F系列热继电器JRS1-25/F其控制功率为380*3=1124W,因为有二根线所以总功率为1124*3=3372W故合适。电源线采用1BV4(B)即常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4平方毫米的铜线线芯结构为7*0.85。其额定电压为600V其工作过程,电源线接上,把电源打开,此时电机是不通电的。当按下SB1时接触器KM1线圈得电,此时三对主触头闭合,一个常开开关KM1闭合通电,而另一个常闭开关KM1则打开断电,且此时电机正转,进行弯曲工作,当弯曲到定角度时(此角度由弯曲角度的大小而调整)碰到了行程开关X1,则接触器KM1线圈断电, 三对主触头断开,一个常开开关KM1断开 ,即电机断电,由于电机是旁磁制动电机,故电机很快停止运转,常闭开关闭合。此时弯曲过程已经完成,之后按下SB2,则接触器KM2线圈得电,此时三对主触头闭合,一个常开开关KM2闭合通电,而另一个常闭开关KM2则打开断电,此时电机反转,当转回到初始位置时由于碰到了行程开关X2,则接触器KM2线圈断电,三对主触头断开,一个常开开关KM2断开,电机停止。当再次按下SB1时,则得反复工作。其中电路中设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当在工作中时,电路中具有自锁功能,因而不用怕操作者不小心按错键而出事故。但当工作中出现意外时,只要转动电源开关,把电源开关断开即可使电机停转,之后处理意外后转动电源开关使电源通电便可继续进行正转或反转进行工作。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终于结束了,通过这些天的设计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我走向社会从事专业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在就谈谈对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此次设计我学会了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当开始拿到毕业设计题目时,心里面是一片迷茫,不知从何入手,甚至连弯管机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幸好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及时理清了头绪,避免了走很多的弯路。认真翻阅相关资料如机械设计手册,自动弯管机的设计与钢筋弯曲机的改进论文与书籍等,我开始了自己的设计思想,确定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我的课题除了弯管机的结构的设计之外,还有其控制电路设计。此次设计我做了很多重复工作、无用功,但是这些重复工作和无用功积累了设计经验。同时也认识到设计不能只在脑子里想其结构、原理,必须进行实际操作。另外,也应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所在,尝试其它的方法,以求找到最佳方法,因为即使想的很完美,但到实际的设计时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实际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客观不足的问题,就是弯管机的、以及各种标准件如蜗轮减速器,接触器等没有亲眼见过不知道其具体大小与工作情况,只能凭着手册的说明而想像,弯管力矩的计算方法也没有一条统一的式的,只能凭着经验式子来进行计算,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动弯管机装置及其电气的设计【含CAD图纸+文档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0425510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