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1页
第五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2页
第五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3页
第五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4页
第五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一、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前清蛋白、血氨测定肝癌标志物测定(内容详见临床免疫学检查章)。(二)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定量测定、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血清胆汁酸测定,常见黄疸的鉴别。 (三)血清酶学检查: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及同工酶、其它酶及同工酶等的测定。(四)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内容详见免疫学检查章)。(五)肝脏病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原则。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一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的测

2、定1原理:血清总蛋白是由白蛋白、球蛋白构成。总蛋白采用双缩脲法,白蛋白采用溴甲酚绿法,总蛋白减去白蛋白求出球蛋白(G),据此可算出A/G。2参考值:TP60-80g/L,A40-55g/L,G20-30g/L,A/G=1.5-2 .5:13临床意义:肝脏损害:(1)急性或局灶性肝损伤,TP、A、G基本正常。 (2)急性重症肝炎,TP、A正常,G升高。 (3)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癌等,A下降,G升高。肝外系统:A下降:蛋白丢失,消耗,营养不良 G升高: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TP80%:高蛋白血症,主要是球蛋白增加所致,见于肝硬化,慢性炎症,M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TP60%:低蛋

3、白血症,慢性肝病,结核病,慢性营养障碍,恶性肿瘤。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2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肝细胞损害: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害:因白蛋白半衰期较长,且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故血清蛋白检查可无异常。如多数急性重型肝炎病人,血清总蛋白不下降而只有球蛋白增加;亚急性重症肝炎病人,总蛋白可随病情加重而减少。肝细胞损害;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常出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A/G比值减低。总蛋白则因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的不同而表现为增加、正常或减低。 清蛋白减少常伴有球蛋白增加,清蛋白含量与

4、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清蛋白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总蛋白60g或清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 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 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4球蛋白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 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上

5、腺皮 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先天性低球蛋白血症。5AG倒置可以是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二血清蛋白电泳1原理:在碱性环境下,血清蛋白带阴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分子量小、阴电荷多的泳动快,分子量大、阴电荷小泳动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是白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和 蛋白。此法即为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ophoresis)。2参考值: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A:0.62-0.71 1 :0.03-0.04 2 :0.06-0.10 :0.07-0.11 :0.0

6、9-0 .183临床意义(1)肝炎、轻症急性肝炎时电泳多无异常,病情加重A 、1、2、, ,程度与肝炎严重程度成正比。(2)肝硬化,A 、1、2、,(3)肝细胞肝Ca,三血氨测定正常血NH3来源:由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所生成;在肾中由谷氨酰酶的脱氨作用而生成;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经微生物作用生成的氨吸收入血。正常人血NH3转归:大部分氨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部分氨转变成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氨可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中和,形成铵盐,随尿排出。参考值:血浆(显色法)240-700ng/L临床意义:1. 升高 生理性增高见于进食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 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如肝硬化、

7、肝癌、重症肝炎等)、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及肝外门脉系统分流形成等。2.降低 低蛋白饮食、贫血。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检查一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1原理:血清中结合肝红素可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而非结合胆红素在促进剂或表面活性剂帮助下才形成偶氮胆红素,这一种胆红素称血TB。2参考值:34-171umol/L3临床意义:() 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程度STB 17-34umol/L隐性黄疸 34-170u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umol/L中度黄疸 340umol/L高度黄疸() 判断黄疸类型STB 340-510umol/L阻塞性黄疸 170-265umol/L不完全阻塞性黄疸17-200

8、umol/L肝细胞性黄疸 85umol/L溶血性黄疸() 结合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STB和非结合胆红素上升溶血性黄疸STB和结合胆红素上升阻塞性黄疸STB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上升肝细胞性黄疸二血清结合胆红素和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测定1原理:血清与重氮试剂混合后1min所测定的胆红素其含量相当于结合胆红素,STBDB=IB。2参考值:DB:0-68umol/L IB:17-102umol/L3临床意义:根据DB/STB,协助鉴别黄疸类型。DB/STB35%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20%溶血性黄疸三尿内胆红素检查1原理:正常人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肾阈值( 34umol/L),DB则从尿中流出。

9、2参考值:正常人()3临床意义:肝细胞黄疸,尿胆红素上升阻塞性黄疸,尿胆红素明显上升溶血性黄疸,尿胆红素()肝性和阻塞性黄疸合并严重肾损伤时,尿胆红素()。四尿胆原检查1原理:在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中有极少数的尿胆原入血循环,从肾脏排出。在酸性环境中,尿胆原与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2参考值:定量0.84-4.2 mol/24H 定性:阴性或弱阳性3临床意义 :1 尿胆原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尿中尿胆原可增加;其他如发热、心功能不全时;顽固性便秘时,从肠道排泄的粪胆原减少而自肠道会吸收的尿胆原增加,尿胆原的排出亦可增加。2 尿胆原减少:见于:阻塞性

10、黄疸时,尿胆原减少或缺如;新生儿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因肠道菌群受到抑制,使肠道内尿胆原产生减少。正常人及三种黄疸的检查血清 尿液 粪便 DB IB DB/IB 尿胆原 胆红素 正常人 0-6.8 1.7-10.2 20% (-)() (-) 棕黄色 肝细胞性黄疸 35% + 棕黄色 溶血性黄疸 60% 强(+) 白陶土第3节 酶学检测与肝脏病相关的血酶分为:1反映肝细胞变性和坏死:转氨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2反映肝胆汁淤滞酶:碱性磷酸酶、 谷氨酰转肽酶、5-核苷酸酶3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胆碱脂酶、乙酸苯脂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4反映肝脏纤维化酶:单胺氧化酶、脯氨酰羟基氧化酶反映

11、肝功能损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ALT含量最高的部位是肝细胞浆AST含量最高的部位是心肌,其次是肝脏 ALT丙氨酸+-酮戊二酸 = 丙酮酸+谷氨酸 AST天门冬氨酸+-酮戊二酸 = 草酰乙酸+谷氨酸 脱羧草酰乙酸= 丙酮酸 -COO丙酮酸+ 2.4-二硝基苯肼 丙酮酸苯腙2参考值:ALT 1040U/L AST1040U/L ALTAST13 临床意义急性病毒性肝炎1. ALT与AST均显著升高,可达正常的2050倍,甚至100倍,ALT升高更明显,ALTAST1,2. 急性重症肝炎肝细胞坏死严重转氨酶升高以AST明显,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

12、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慢性肝炎1. 转氨酶轻度上升(100200u)或正常,ALTAST1,2. 若AST升高较ALT显著,即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1.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LTAST1。2.酒精性肝病AST显著升高,ALT几近正常,可能因为酒精具有线粒体毒性及与酒精抑制吡哆醛活性有关。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程度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终末期肝硬化转氨酶正常或降低。肝细胞癌ALT,AST可轻、中度升高或正常,出现肝细胞坏死可显著增高胆汁瘀滞转氨酶正常或轻度上升急性心肌梗塞后6

13、 8小时,AST增高,18 24小时达高峰,可达正常上限的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 5天后恢复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肺梗塞、肾梗塞、胰腺炎、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升高(50200u)。()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AST均上升,多为ASTALT() 慢性肝炎和脂肪肝:ALT、AST均上升,多为ASTALT() 肝硬化、肝癌:ALT、AST上升或(),多为AST ALT() 其他疾病:心肌炎ALT(),AST上升,药物性肝炎ALT、AST均上升谷氨酸脱氢酶(GDH)1. 是仅存于细胞线粒体的酶,其中以肝脏含量最高。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敏感指标(GDH+AST),升高反

14、应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坏死2. 参考值:男:0-8U/L,女:0-7U/L3. 临床意义:升高:肝细胞坏死(酒精中毒伴肝细胞坏死,其增高比其他指标敏感。) 急性爆发性肝炎(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GDH和AST明显升高) 严重的慢性肝炎 肝硬化进展发生肝癌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明显升高)胆碱酯酶(ChE)1. 反映肝脏合成的功能的指标2. 临床(见书183)反映胆汁瘀滞的酶碱性磷酸酶(ALP) ALP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血清中大部分ALP来源于肝脏和骨骼,因此常作为肝脏疾病的检查指标之一,胆道疾病时由于ALP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中ALP升高。原理: AKP磷酸苯二钠 磷酸

15、钠+酚 KCN酚+4-氨基安替比林 醌型衍生物3参考值:成人 40 110UL 儿童 良性,肝外阻塞肝内,黄疸型阻塞非黄疸型肝占位性病变1.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肿瘤合成增多ggt增多2. 肿瘤切除后可下降,若有升高,提示肝癌复发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见书185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胰腺癌、胰腺炎其他正常人肝脏GGT合成量明显增高(返祖现象),考虑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原发性肝癌)酒精性肝损伤明显增高,胆道梗阻明显增高诊断胆汁瘀滞不受骨骼疾病的影响,优于ALP.诊断肝脏纤维化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1.肝中MAO来自于线粒体,血清MAO活性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呈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常用MAO活性测定来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2参考值:成人0-11U3临床意义:血清MAO活性增高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关系密切。肝有假小叶形成 MAO上升急性肝炎 MAO亚急性、重症肝炎 MAO上升活动性慢性肝炎 MAO上升肝癌 MAO上升心力衰竭、糖尿病、甲亢、硬皮症MAO上升诊断原发性肝癌AFU1. 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AFP一起,使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提高到100%2. AFU存在于肝脏等组织细胞溶酶体中;肝癌等占位性病变时血AFU增多,3. 参考范围:成人血清40U/L4. 临床意义:肝癌和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