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_第1页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_第2页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_第3页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_第4页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辨析诗歌中常考的表达技巧,能规范灵活答题;过程与方法: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诗歌鉴赏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模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几种常考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1.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情明了直接。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将情感寄托与景中,抒情委婉。一般情况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2、送孟浩然之广陵)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借物来表达志向或情感。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2.描写方法:动静结合:动静互相结合,构成情趣。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正侧结合:使描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二)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反衬: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虚实结合:柳永雨霖铃用典: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修辞手

3、法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化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拟人:描绘形象生动,使描写对象富有情感。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借代:形象突出,具体鲜明。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双关:意在言外,含蓄蕴藉。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四)结构技巧卒章显志: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景结情: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诗句。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

4、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二、请仔细研读下面的表格年份分值考查材料考点2007年6宋诗(林景熙)意象、语言(炼字)、思想感情2008年7分宋诗(吕本忠木芙蓉和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表达技巧(修辞)、形象2009年7分唐诗(杜甫月)思想感情、语言2010年7分宋词(黄庭坚望江东)语言、表达技巧2011年7分宋词(苏轼减字木兰花)景物形象、思想感情2012年7分元诗(白珽余杭四月)表达技巧、景物形象2013年7分宋诗(张炎鹧鸪天)表达技巧、思想感情2014年7分清诗(万树望江怨送别)意境、思想感情三、自主练习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

5、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明确: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四、课堂学习(一)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二)提问变体: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从的角度分析诗歌的第句(联)。(三)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效果包括写景方面和抒情方面)(四)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写了( )的内容(

6、归纳时摘录诗中词语组合),从而突出了景物( )的特点/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五)看一看广东高考题如何设置题干?(2008年广东卷)10.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2010年广东卷)10.(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2012年广东卷)10.(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2013年广东卷)10.(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仔细研读以上题干,你发现广东高考题对于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考题总体有什么特点?明确:从以上四年的

7、考题设置中,我们发现2010年和2013年的考题已经提示了表达技巧,只需我们分析,这就降低了答题的难度;2008年的考题限定了修辞手法的范围,缩小了表达技巧的范围,也降低了难度;2012年考题稍难,没有提示表达技巧,但是要求我们从几种之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分析,相较于“一选一”来说,也降低了难度。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考题对于表达技巧类题型的设置并不难回答,如果我们熟知常考的表达技巧,掌握了答题规范,得分并不难。注意:题干发生变化时,要回答的依然是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只是需要灵活变通。五、课堂巩固训练(2013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

8、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明确:上片楼上笛声勾起作者思乡之情,迷茫春水、低垂暮云更让作者心情压抑、低沉。燕子正忙着筑巢安家而自己却流落千里,雨打梨花更显作者之孤寂。(2分)作者借眼前这些饱含愁绪之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思念故乡、故友的愁苦之情。(2分)(2010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 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明确: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几回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2分)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寻得大雁传信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2分)六:课后作业(2012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