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班级姓名组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题:商鞅变法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自学模块【知识结构】背景大动荡 :分封制趋于瓦解,诸侯纷争。大融合 :各民族之间走向融合,国家出现统一的趋势。大变革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政治上:为满足新兴地主的政治需要,实现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思想上:“百家争鸣”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措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风尚(具体作用)影响:使秦国富强,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一、商鞅
2、变法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融合和大变革时期。大动荡 :分封制趋于瓦解,诸侯纷争。大融合 :各民族之间走向融合,国家出现统一的趋势。大变革:经济上 :随着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也随之确立起来,出现了 。政治上:为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实现 ,各国纷纷变法。思想上:出现了 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这一时期法家的代表有商鞅等人。 二、商鞅变法的时间:第一次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公元前350年 三、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四、商鞅变法的目的(宗旨): 五、商鞅变法的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六、商鞅变法的措施:1、以农求富的
3、经济改革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2、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 实行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制定秦律 3、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4、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 5、改革旧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七、商鞅变法的特点: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 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八、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九、商鞅变法的作用: 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 2、政治上:封建国家机器更加健全,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兼并战争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六
4、国奠定了基础。十、商鞅变法的局限: 1、轻视教化,严刑峻法。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3、未与旧制度、文化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4、文化高压政策,压制工商业对后来的秦朝产生了消极影响。诱导模块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 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
5、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 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 (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
6、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1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
7、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3分)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消极影响?(3分) 提升模块【跟踪训练】1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典故的表述,真实的是 ( )A“退避三舍”源于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奠定楚庄王霸主地位的决定性战役B“朝秦暮楚”、“秦晋之好”都与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迅速上升有关C“图穷匕见”典出荆轲刺秦王,其中“秦王”是指秦孝公D“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是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繁华的写照2关于春秋争霸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有( )目的是扩大领土和财富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促进了民
8、族的融合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A B C D 3鼎曾是地位和权利的象征。“楚王问鼎”的故事说明 ( )A 周天子拥有九鼎,可以号令诸侯 B 奴隶社会“礼崩乐坏”,处于瓦解时期C 楚国综合国力强大,已经掌握中原政权 D 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掌握政权4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5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修善政”的具体措施是A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 B兴修水利,开河凿渠C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 D尊王攘夷,扩充势
9、力6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 ”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土地日渐私有化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7下列图片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革命的是( )春秋时期的铁锸 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战国铁口犁 商鞅铜万升(1) (2) (3) (4)A B C D 8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通过赋税制度改革默认土地私有制的是( )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秦国商鞅实行“废井田,开阡陌” 魏国李悝实行“尽地力之教” A B C D 9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
10、,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 ( )A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 农夫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 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开荒 D 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0(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上文中的“人说惠王”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 )A 没落贵族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11下列言论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
11、内容的有( )“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A B C D 12战国时期,秦孝公去世,力主变法的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新法并未被废除,故史书上说“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 B 新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C 秦孝公及其继任者坚决拥护和支持新法 D 变法措施得当,未给秦国带来消极影响 13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封建制度逐渐确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融合加
12、强 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A B C D 反思与改进 编写人审核人教学检查商鞅变法1.按军功授爵;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理论基础(2分):法家思想。(2)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变法触犯了旧贵族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2分)。2.答案:(1)赞扬态度 (1分) (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分)(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 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3分)(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3分)选择题:1D 2D 3B 4C 5A 6B 7B 8A 9D 10A 11B 12B 13A商鞅变法1.按军功授爵;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理论基础(2分):法家思想。(2)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变法触犯了旧贵族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船用卷帘门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导向砖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PP广告帽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国奶养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消防编制笔试题目及答案
- 深入探讨广告设计师考试的内容与试题
- 助理广告师基础知识回顾试题及答案
- 智能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基因检测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浴室健康监测系统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泌尿系统先天畸形
- 试卷印制服务投标方案
- 科技放飞梦想课件
- .司机服务礼仪培训
-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工厂车辆道闸系统设计方案
-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 词的概述课件
-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答题卡(北京卷)word版可编辑kh
- 美克尔憩室课件
- (完整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