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目标l 知识与技能1、知道根据实验数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思维方法,了解本节内容探究的原理及操作技巧;2、会用W-v及W-v2图象来处理问题;3、知道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关系。l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功与物体速率变化的规律,感知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乐于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与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思维方法,探究的原理及操作技巧教学难点:用W-v及W-v2图象来处理问题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互动过程:复习:什么是功
2、?什么是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弹性势能?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是什么?功与能的关系如何?引课:我们初中还讲过动能,知道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而且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但它们是什么关系,初中并没有介绍,我们在今后两节里将学习动能的有关知识。我们这一节课就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一、探究思路与方法1、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产关系。打点计时器图7-242、器材: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纸带等。3、探究思路:如图7-24所示,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分别测出小车获得的
3、速度v1、v2、v3、。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纵坐标(以第一次实验时的功W为单位),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v图。如果W-v曲线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着手考虑是否存在下列关系:Wv2;Wv3;W、。根据W-v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很可能是Wv2,就作出W-v2曲线,如果这条曲线是一条直线,就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4、注意事项:当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和第一次一致,以保证第2次、第3次、橡皮筋的功是2W、3W、。为了减小小车在运动中因受到阻力而带来的误差,可以使木板略微倾斜,以平衡阻力
4、。在用纸带确定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时,应该是橡皮筋恢复形变以后的速度,所以在纸带上应选用那些间距较大,且相对均匀的点来确定小车的速度。二、数据处理1、用计算法处理实验数据在确定了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并测出了小车获得的速度后,如果作出W-v曲线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即根据测得的程度分别按Wv2;Wv3;W、算出相应的功的值,实际测得的速度与哪一种最接近,它们之间就具有哪一种关系。2、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我们也可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作出Wv曲线、Wv2曲线、Wv3曲线如果哪一种图象更接近于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功是哪一种正比关系。用图象处理数据,要比计算法更简捷而直观。
5、3、结论:无论是通过计算法还是作图法都可以得出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即Wv2。练习:(课时作业第81页第1题)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发行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答案:D。练习:(课时作业第81页第2题)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7-25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中间较疏,两端较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图7-25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
6、具有弹性势能;B只有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才具有弹性势能;C弹性势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D弹性势能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答案:CD。练习:(课时作业第81页第3题)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我们并不需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只需测出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的第一次实验的多少倍即可,使用的方法是( )A用同样的力对小车作用,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2s、3s,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B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C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
7、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便可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2W、3W。答案:C。打点计时器图7-26练习:(课时作业第81页第4题)在“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给出了如图7-26所示的实验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表面滑行,实验方案如下:(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 _。图7-27第2次cm2.102.702.832.832.832.83第1次cm1.501.602
8、.002.002.002.00第4次cm3.503.804.004.004.004.00第3次cm2.603.203.463.463.463.46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把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计为W;利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如图7-27所示为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纸带的效果。是根据第项中的信息,填写下表。次数做功小车速度(m/s)速度平方(m/s2)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_ _。答案:将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启动打点计时器,使小车缓慢匀速运动,平衡摩擦力。次数1234做功W2W3W4W小车速度(m/s)1.001.4151.732.00速度平方(m/s2)1.02.03.04.0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六节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一、探究思路与方法1、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6-T1557-2021-红心杉第三代育种群体营建技术规程-江西省
- 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阅读(寓言类)卷:文言文阅读技巧提升试题
- 2025年华为HCIA认证模拟试卷:网络基础与设备配置技能考核
- 2025年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深度测试卷及解析
- 2025年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钢结构设计模拟试题汇编及解析
- 2025年物流服务师中级考试:仓储管理与配送优化模拟试题解析与实战训练
- 2025年科研经费使用报销细则全解析-高校版
- 2025年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施方案与校园法治
- 护理授课课件
-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
- 定位抢救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 (职业技能考试题库)起重机械指挥知识点练习题库、安装起重工技能理论知识点题库
- 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
- 《古兰》中文译文版
- 高中英语完形填空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 粮食作物栽培学:江苏红粒冬小麦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 GB/Z 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GB/T 23703.2-2010知识管理第2部分:术语
- 电网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