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资料-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主要部件设计[横向进给设计]【含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0页)
编号:10983508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1-11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横向进给设计
全套
资料
C6143
卧式
车床
数控
改造
总体
设计
主要
部件
横向
进给
CAD
图纸
- 资源描述:
-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有疑问咨询QQ:3278627871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有疑问咨询QQ:3278627871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有疑问咨询QQ:3278627871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 学 生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继 续 教 育 学 院二零一三年十月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 学 生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胡世军 继 续 教 育 学 院二零一三年十月兰 州 理 工 大 学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学 生 指导教师 胡世军 班 级 职 称 副教授 一 毕业设计题目CM613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CM613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CM613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液压尾座设计CM613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四方回转刀架设计CM613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六角回转刀架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液压尾座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四方回转刀架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六角回转刀架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液压尾座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四方回转刀架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六角回转刀架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C6142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液压尾座设计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四方回转刀架设计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六角回转刀架设计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C6150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液压尾座设计C6150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四方回转刀架设计C6150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六角回转刀架设计C6150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C6150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CW616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液压尾座设计CW616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四方回转刀架设计CW616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六角回转刀架设计CW616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CW616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二、主要设计参数及技术指标1、 X轴(横向)、Z轴(纵向)改为微机控制,采用步进电机或直流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传动。其中X轴(横向)脉冲当量:0.005mm/脉冲,Z轴(纵向)脉冲当量:0.010mm/脉冲。2、 实现功能:车削外圆、端面、圆弧、圆锥及螺纹加工3、 操作要求:起动、点动、单步运行、自动循环、暂停、停止4、 采用回转刀架及液压尾座5、 其余参数见原机床三、毕业设计内容及工作量(一) 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份0.81.0万字(二)、 图纸部分 1、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方案图 A0一张2、机床尺寸联系图 A0一张3、主要部件装配图(主轴箱等) A0一张4、数控机床硬件电路图 A0一张(选做)四 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能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规定的全部内容,方案选择正确,论据充分,对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分析深入,解决合理,有独立见解,能很好运用所学理论和提供的资料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能独立查阅和正确引用中外文参考资料,说明书文字通顺、清楚、选用数据论证合理、计算准确,图面整洁。五、 进程安排序号主 要 任 务时间备注1查阅文献、调研、收集资料、实习0.5周2总体方案图 1.0周3机床尺寸联系图2.5周4主要部件装配图 2.5周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0周6准备答辩0.5周六.主要参考文献数控机床设计 陈婵娟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经济型数控机床系统设计张新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新编机床数控技术 任玉田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机床设计图册 上海纺织工学院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 成大先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7、 设计书的装订及格式 装订必须采用横向翻页方式。内容顺序为:封面,任务书,目录,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计算结果),参考文献,致谢。摘 要针对现有常规C6143普遍车床的缺点提出数控改装方案和单片机系统设计,提高加工精度和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并提高生产率。本论文说明了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的设计过程,较详尽地介绍了C6143机械改造部分的设计及数控系统部分的设计。采用以8031为CPU的控制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由I/O接口输出步进脉冲,经一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滚动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纵向、横向的进给运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经济型数控车床是我国从普通车床向数控车床发展的及其重要的台阶。利用现有的普通车床,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途径。数控车床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在机械制造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好地解决了现代机械制造中结构复杂、精密、批量小、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且能稳定产品的加工质量,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我国作为机床大国,数控机床的占有率还不足百分之三,但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数控机床的占有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六以上,单从数字上来看我过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其主要原因为数控车床价格较贵,一次性投资较大使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良策。在金属加工行业中车床在所有加工设备中占有最大比重,例如最常见的轴类零件,就是由车床加工而成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企业现状,以C6143普通车床为例提出简易型经济数控改造思路和设计方法。关键词:普通车床,数控,改造,伺服电机,传动系统AbstractConventional existing C6143 universal lathe numerical control refitting scheme shortcomings and single-chip system design, improv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and extend the machines usage, and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l transformation of CNC lath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part of the C6143 mechanical design an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Using 8031 as the CPU control system of signal processing by the I/O interface, and output the step pulse, through a gear reducer, drive the leading screw to roll, thus achieve the vertical, transverse to the feed motion.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economic type NC lathe is our country from the ordinary lathe to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step. Use of the existing ordinary lathe, the numerical control transformation is a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CNC lathe is a typical product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lays an enormous role, good solution to the moder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mplex, precision, small batches, changeable parts processing, and can stabilize the product processing quality, greatl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s the machine pow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has rate of less than three percent, bu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Europe and America CNC machine share has reached more than thirty-six percent, looking at the figures alone I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still a considerable distanc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NC lathe the price more expensive, one-time investment is relatively large enterprises weak. On the general transformation of NC machine tools is a kind of good way. In the metal processing industry in the lathe in all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has the biggest proportion, for example, the most common shaft parts, lathe processing cost is by aiming at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present situation, to C6143 ordinary lathe as an example, presents simple economic NC transformation of thinking and design method.Key words: ordinary lathes, CNC, transformation, servo motor, drive system目 录第1章 概述11.1问题提出11.2 数控机床的产生11.3 数控机床的发展21.4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21.5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31.6 数控机床改造的意义31.7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41.8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经济性评价51.8.1 微观看改造的必要性51.8.2宏观看改造的必要性6第2章 C6143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总体方案的设计要求72.1总体方案72.2设计要求82.3 其他要求102.4主轴脉冲发生器11第3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133.1刀具选择133.2切削用量确定133.3切削三要素143.4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43.5刀具材料17第4章 传动系统图的设计计算184.1 参数的确定184. 2 传动设计204.3转速图的拟定22第5章 横向进给机构的设计计算265.1进给系统机械结构改造设计265.2横向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的计算与选型265.2.1确定系统的脉冲当量275.2.2横向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型号选择与校核步骤275.2.3齿轮有关计算28第6章 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356.1步进电动机选用的基本原则356.1.1步距角356.1.2 精度356.1.3 转矩356.1.4启动频率366.2 C6143横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36第7章 安装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377.1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择377.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调整377.3联轴器的安装377.4主轴脉冲发生器的安装37总 结38参考文献39致 谢40 41C6143型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设计及横向进给设计论文第1章 概述1.1问题提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求得发展,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优异的质量、低廉的成本,制造出合乎市场需要的、性能合适的产品,而产品质量的优劣,制造周期的快慢,生产成本的高低,又往往受工厂现有加工设备的直接影响。购买新的数控机床是提高数控化率的主要途径,但是成本太高,很多工厂在短时间内都无法有那么多的资金,这严重阻碍企业的设备更新和设备改造的步伐;同时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有数量众多,而且还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普通机床,由于普通机床加工精度相对较低、不能批量生产,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自适应性差,但考虑投资成本,产业的连续性和转型周期,又不能马上淘汰。而改造现有旧机床、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数控系统,把普通机床改装成数控机床,是当前许多企业对现有设备改造换代的首选办法,也是提高机床数控化率的一条有效途径,不失为一条投资少、提升产品加工精度及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捷径,使企业提升竞争力,在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及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1.2 数控机床的产生数控机床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在研制加工直升机桨叶轮廓用检查样板的加工机床任务时,提出了研制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1949年,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实验性样机。这是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直线插补三坐标连续控制铣床。经过三年改进和自动编程研究,于1955年进入实用阶段。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价格和技术原因,品种多为连续控制系统。到了60年代,由于晶体管的应用,数控系统提高了可靠性且价格开始下降,一些民用工业开始发展数控机床,其中多数是钻床、冲床等点位控制的机床。数控技术不仅在机床上得到实际应用,而且逐步推广到焊接机、火焰切割机等,使数控技术不断的扩展应用范围。1.3 数控机床的发展自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精密测量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也在迅速地发展和不断地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数控:1952-1959年采用电子管元件构成的专用数控装置。第二代数控:从1959年开始采用晶体管电路的NC系统。第三代数控:从1965年开始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的NC系统。第四代数控:从1970年开始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系统。第五代数控:从1974年开始采用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系统。目前,第五代微机数控系统基本上取代了以往的普通数控系统,形成了现代数控系统。它采用微型处理器及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很强的程序存储能力和控制功能。这些控制功能是由一系列控制程序来实现的。这些数控系统的通用性很强,几乎只需改变软件,就可以适应不同类型机床的控制要求,具有很大的柔性。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日益扩大,光缆通信技术应用于数控装置中,使其体积日益缩小,价格逐年下降,可靠性显著提高,功能也更加完善。近年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它的成果正在不断渗透到机械制造的各个领域中,先后出现了计算机直接数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所有这些高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均是以数控机床为基础,它们代表着数控机床今后的发展趋势。1.4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我国从1958年由北京机床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首先研制数控机床,并试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从1965年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直到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研制的劈锥数控铣床、非圆锥插齿机等获得成功。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数控加工平面零件自动编程的研究。1972-1979年是数控机床的生产和使用阶段。例如:清华大学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数控技术在车、铣、镗、磨、齿轮加工、电加工等领域开始研究与应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研制成功;数控升降台铣床和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开始小批生产供应市场。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先后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先进的数控技术。上海机床研究所引进美国GE公司的MTC-1数控系统等。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北京机床研究所又开发出BSO3经济型数控系统和BSO4全功能数控系统,航空航天部706所研制出MNC864数控系统等。进而推动了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数控机床在品种上、性能上以及水平上均有了新的飞跃。我国的数控机床已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5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从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看,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多功能和高自动化是数控机床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单台主机不仅要求提高其柔性和自动化程度,还要求具有进入更高层次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适应能力。在数控系统方面,目前世界上几个著名的数控装置生产厂家,诸如日本的FANCU,德国的SIEMENS和美国的A-B公司,产品都向系列化、模块化、高性能和成套性方向发展。它们的数控系统都采用了16位和32位微机处理机、标准总线及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结构,内存容量扩大到1MB以上,机床分辨率可达0.1微米,高速进给可达100m/min,控制轴数可达16个,并采用先进的电装工艺。在驱动系统方面,交流驱动系统发展迅速。交流传动已由模拟式向数字式方向发展,以运算放大器等模拟器件为主的控制器正在被以微处理器为主的数字集成元件所取代,从而克服了零点漂移、温度漂移等弱点。1.6 数控机床改造的意义数控机床改造在国外已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早在60年代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技术、经济、市场和生产上的原因。我国是拥有300多万台机床的国家。而这些机床又大多是多年累积生产的通用机床,不论资金和我国机床制造厂的能力都是办不到的。因此,尽快将我国现有一部分普通机床实现自动化和精密化改装,是我国现有设备技术改造迫切要求解决的课题。用数控技术改造机床,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它是建立在微电子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在机床改造中引入微机的应用,不但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同时,在应用上比其它传统的自动化改装方案,有较大的通用性与可调性。而且所投入的改造费用低,一套经济型数控装置的价格仅为全功能数控装置的1/3至1/5,用户承担的起。从若干单位成功应用的实例可以证明,投入使用后,确实成倍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废品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我国提出从大力推广经济型数控这一中间技术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广全功能数控这条道路,适合我国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和生产水平,已成为我国设备技术改造主要方向之一。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全功能数控机床应用的准备阶段,为今后使用全功能数控机床,培养人才,积累维护、使用经验,而且也是实现我国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朝机电一体化的方向过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主要是将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改为用微机控制的、能独立运动的进给伺服系统;刀架改造成为能自动换刀的回转刀架。这样,利用数控装置,车床就可以按预先输入的加工指令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切削次序和刀具都会按程序自动调节和更换,再加上纵向和横向进给联动的功能,数控改装后的车床就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回转零件,并能实现多工序自动车削,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也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复杂零件的加工。1.7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1) 高速高精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2) 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3) 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数控技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4) 实时智能化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在数控技术领域,实时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正沿着几个主要分支发展: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前馈控制等。例如在数控系统中配备编程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参数自动设定和刀具自动管理及补偿等自适应调节系统,在高速加工时的综合运动控制中引入提前预测和预算功能、动态前馈功能,在压力、温度、位置、速度控制等方面采用模糊控制,使数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最佳控制的目的。1.8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经济性评价根据对市场的调研,目前新的经济数控车床,8.5万/台,普通新车床C6142,售价3.8万/台,使用寿命8-10年,而已使用了6-8年的旧车床C6142,估价0.5万/台,通过改造还可使用4-6年。普通车床C6142每台数控化改造所需价格大约3万,数控加工的生产率可提高20-30%。因此需要对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进行经济性评价。设备现代化改造是指应用现代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适应生产的需要,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包括更换新部件、新装置、新附件等),改善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使之全部或局部达到新设备的性能。1.8.1 微观看改造的必要性从微观上看,数控机床比传统机床有以下突出的优越性,而且这些优越性均来自数控系统所包含的计算机的威力。 (1) 可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由于计算机有高超的运算能力,可以瞬时准确地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瞬时应该运动的运动量,因此可以复合成复杂的曲线或曲面。 (2) 可以实现加工的自动化,而且是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37倍。由于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住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实现另一工件加工的自动化,从而使单件和小批生产得以自动化,故被称为实现了柔性自动化。 (3) 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使装配容易,不再需要修配。 (4) 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 (5) 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因而可实现长时间无人看管加工。由以上五条派生的优点:(1)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2)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可以看管多台机床);(3)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4)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等。以上这些优越性是前人想象不到的,是一个极为重大的突破。此外,机床数控化还是推行FMC(柔性制造单元)、FMS(柔性制造系统)以及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基础。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1.8.2宏观看改造的必要性从宏观上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军、民机械工业,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开始大规模应用数控机床。其本质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包括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技术改造。除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数控机床、FMC、FMS外,还包括在产品开发中推行CAD、CAE、CAM、虚拟制造以及在生产管理中推行MIS(管理信息系统)、CIMS等等。以及在其生产的产品中增加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等的含量。由于采用信息技术对国外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深入改造(称之为信息化),最终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军品和民品的市场上竞争力大为增强。而我们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比发达国家约落后20年。如我国机床拥有量中,数控机床的比重(数控化率)到1995年只有1.9,而日本在1994年已达20.8,因此每年都有大量机电产品进口。这也就从宏观上说明了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第2章 C6143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总体方案的设计要求2.1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考虑车床数控系统的运动方式、进给伺服系统的类型、数控系统CPU的选择,以及进给传动方式和执行机构的选择等。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后应具有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以及螺纹插补的功能。因此,数控系统应设计成连续控制型。普通车床经数控化改造后属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结构简化,降低成本。因此,进给伺服系统采用步进电动机的开环控制系统。根据技术指标中的最大加工尺寸、最高控制速度,以及数控系统的经济性要求,决定选用MCS-51系列的8位单片机作为数控系统的CPU。MCS-51系列8位机具有功能多、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优点。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D/A转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还要选择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以及主轴电动机的交流变频器等。为了达到技术指标中的速度和精度要求,纵、横向的进给传动应选用摩擦力小、传动效率高的滚珠丝杠螺母副;为了消除传动间隙提高传动刚度,滚珠丝杠的螺母应有预紧机构等。计算选择步进电动机,为了圆整脉冲当量,可能需要减速齿轮副,且应有消间隙机构。选择四工位自动回转刀架与电动卡盘,选择螺纹编码器等。总体方案应考虑车床数控系统的运动方式、进给伺服系统的类型、数控系统CPU的选择,以及进给传动方式和执行机构的选择等。数控车床后应具有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以及螺纹插补的功能。因此,数控系统应设计成连续控制型。属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结构简化,降低成本。因此,进给伺服系统采用步进电动机的开环控制系统。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确定后的方案具体原因主轴箱分级变速采用调速电机+齿轮传动采用三相异步电机+减速器方案一变速级数比较多满足多种加工需要,也符合任务书要求进给机构滚珠丝杠+步进电机滚珠丝杠+伺服电机方案一脉冲当量步进电机控制的准确刀架四工位回转刀架六工位回转刀架都可以各有各的好处尾座液压尾座手动普通尾座液压尾座可通过数控系统调整方便数控系统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方案一基本需求可以满足总体方案设计图如2.1图所示2.2设计要求设计参数包括车床的部分技术参数和设计数控进给伺服系统所需要的参数。现列出C6143卧式车床的技术数据:名称 技术参数 在床身上 430mm工件最大直径在刀架上 225mm顶尖间最大距离 650;900;1400;1900mm 公制螺纹 mm 1-12(20种)加工螺纹范围 英制螺纹 t/m 2-24(20种) 模数螺纹 mm0.25-3(11种) 径节螺纹 t/m7-96(24种) 最大通过直径 48mm 孔锥度莫氏6# 主轴 正转转速级数 24 正转转速范围101400r/min 反转转速级数12 反转转速范围14-1580r/min纵向级数64进给量纵向范围0.028-6.33mm/r横向级数64横向范围0.014-3.16mm/r 滑板行程 横向320mm纵向650;900;1400;1900mm 最大行程140mm 刀架最大回转角 90刀杠支承面至中心的距离26mm刀杠截面BH2525mm顶尖套莫氏锥度5#尾座横向最大移动量10mm外形尺寸 长宽高241810001267mm 圆度 0.01mm工作精度圆柱度200:0.02 平面度0.02/300mm表面粗糙度Ra1.6-3.2m 主电动机7.5kw电动机功率总功率7.84kw改造设计参数如下:最大加工直径 在床面上 430mm 在床鞍上225mm最大加工长度 1000mm快进速度 纵向2.4m/min 横向1.2m/min最大切削进给速度 纵向0.5m/min 横向0.25m/min溜板及刀架重力 纵向800N 横向600N 代码制ISO脉冲分配方式 逐点比较法输入方式 增量值、绝对值通用控制坐标数 2脉冲当量 纵向0.01mm/脉冲 横向0.005mm/脉冲机床定位精度0.015mm刀具补偿量 0mm-99.99mm进给传动链间隙补偿量 纵向0.15mm横向 0.075mm自动升降速性能 有2.3 其他要求(1) 原机床的主要结构布局基本不变,尽量减少改动量 ,以降低成本缩短改造周期。(2)机械结构改装部分应注意装配的工艺性,考虑正确的装配顺序,保正安装、调试、拆卸方便,需经常调整的部位调整应方便。2.4主轴脉冲发生器为保持切削螺纹的功能,必须在主轴上安装脉冲发生器,采用脉冲发生器直接与主轴由无间隙传动联轴器连接,达到传动系统结构简化,传动链短,传动刚度提高。主轴与脉冲发生器同步旋转,发出两路信号:每转发出的脉冲个数和一个同步信号,经隔离电路以及I/O接口送给数控装置(CNC),脉冲发生器及光栅编码器安装位置如图光栅编码器安装位置主轴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及原理:脉冲发生器的组成部分包括白炽灯、聚光镜、光栅盘、光阑板、光敏管及其光电整形放大电路组成。光栅盘和光阑板都是玻璃材料制成,玻璃表面经过研磨抛光后用镀膜法镀上一层不透光的铬层,透光条及用照相腐蚀法制成。在光栅盘上刻有明暗条纹,有单条和1024个条两组。当平行光束经过光栅盘时,在光栅盘的另一面就产生明暗光带,这光带通过一个光阑狭缝,照在对应的光敏管上,从而产生光电脉冲信号,经斯密特电路整形后输出。单条纹的一组产生同步脉冲,每转发一个脉冲;1024条纹的一组通过光栏上两个相位差/4间距的狭缝,产生两组每转1024个脉冲组相差为/4的脉冲序列,供给微机处理,借以判断主轴正、反转,且可以从1024个脉冲中均匀地取出F个脉冲,作为中断信号控制插补速度,实现F进给控制的目的。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原理图第3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3.1刀具选择(一)刀具选择:铣平面:硬质合金端铣刀或立铣刀,尽是采用二次走刀。凸台、凹槽、箱口面:立铣刀。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镶硬质合金刀片的玉米铣刀(粗皮刀)。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球刀、环形刀、锥形刀、盘形刀。(二)原则: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和精度高。尽是用较短刀柄,保证刚性。(三)排序原则减少刀具数量;装夹一次,尽是加工完;即使刀具规格相同,粗、精加工刀具分开;先铣后钻;精加工,先曲面后二维轮廓;尽可能自动换刀。3.2切削用量确定粗:效率;半精、精:质量、兼顾效率。1、主轴转速n:根据线速度v确定:V= 2、切深t:最好是t等于加工余量。3、切宽L:与刀具直径成正比,与切深成反比。L0.60.9d粗加工:大切深、大进给、低切速。精加工:小切深、小进给、高切速。3.3切削三要素主轴转速、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少切削,快进给。3.4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1)尺寸精度: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GB18001804-97)。IT01、IT0、IT1、IT2、IT18。新公差等级与旧公差等级的对照及应用新公差等级旧精度等级加工方法应用轴孔IT01IT2无研磨用于量块、量仪制造IT3IT4研磨用于精密仪表、精密机件的光整加工IT51无研磨、珩磨、精磨、精铰、精拉用于一般精密配合。IT7IT6在机床和较精密的机器、仪器制造中用得最为普遍IT621IT732磨削、拉削、铰孔、精铣、精镗、精铣、粉末冶金IT834IT94铣、镗、铣、刨、插用于一般要求。主要用于长度尺寸的配合外,如键和键槽的配合IT105IT116粗铣、粗镗、粗铣、粗刨、插、钻、冲压、压铸用于不重要的配合。IT12IT13也用于非配合IT12IT137IT148冲压、压铸用于非配合IT15IT18912铸、锻、焊、气割(2)形状精度:零件上的线、面要素的实际形状相对于理想形状的准确程度。 国家标准(GB11821184-80)规定了六项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3)位置公差:零件上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于理想位置的准确程度。 国家标准(GB11821184-80)规定了八项位置公差:定向: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圆跳动、全跳动。2、表面粗糙度:表面上微小峰谷高低程度。国家标准(GB3503-83、GB103183、GB131-83)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或近似于Ra 微观不平十点高度: Rz(+) 在常用数值范围内(Ra0.254.5m,Rz0.125m),在图样上应优先选用Ra。表面粗糙度Ra、Rz允许值及加工方法表表面要求表面特征Ra(m)Rz(m)加工方法旧国际光洁度级别代号第1系列第2系列第1系列第2系列不加工毛坯表面清除毛刺160012501000800630500100400粗加工明显可见的刀纹80320粗铣粗铣粗刨钻粗锉16325050200可见刀纹4016023212525100微见刀纹2080316.06312.550半精加工可见加工痕迹1040半精铣精铣精铣精刨粗磨48324.525微见加工痕迹52054163.212.5不见加工痕迹2.5106281.6精加工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1.254.5精铰刮精拉精磨71.0050.84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0.633.22.0不辨加工痕迹的方向0.321.61.00精密加工暗光泽面0.160.80精密磨削珩磨研磨超精加工抛光100.1250. 630.10.50亮光泽面0.0800.40110.0630.320.050.25镜状光泽面0.0400.20120.0320.160.0250.125雾状光泽面0.0200.10130.0160.0800.0120.063镜面0.0100.050镜面磨削研磨140.0080.0400.0250.0323.5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T10A、T12A:HRC60-64,200-250,V8m/min。合金工具钢CrWMn、9SiCr:350-400,V10m/min。高速钢W18Cr4V、W6Mo5Cr4V2:HRC62-67,550-600,V30m/min;110W1.5Mo9.5Cr4Vco8、W6Mo5Cr4V2Al:HRC68-70,6004、硬质合金:HRA89-93(HRC74-82),850-1000,V100-300m/min。另外,还有新型硬质合金、陶瓷材料、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第4章 传动系统图的设计计算主要技术参数:床身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主参数mm)430最大工件长度(第二主参数,mm)1000最大加工长度/mm900主传动调速范围rmin-110/14004.1 参数的确定了解车床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类型1. 通用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本次设计中的车床是普通型车床,其品种,用途,性能和结构都是普通型车床所共有的,在此就不作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了。 2.车床的主参数(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GB1582-79,JB/Z143-79)最大的工件回转直径D是430mm;刀架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D1大于或等于215mm;主轴通孔直径d要大于或等于80mm;主轴头号(JB2521-79)是4.5;最大工件长度L是1800mm;主轴转速范围是:101400r/min可无级调速. 参数确定的步骤和方法a) 极限切削速度umaxumin根据典型的和可能的工艺选取极限切削速度要考虑:工序种类 工艺要求 刀具和工件材料等因素。允许的切速极限参考值如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书。然而,根据本次设计的需要选取的值如下:取umax=300m/min; umin=8m/min。b) 主轴的极限转速计算车床主轴的极限转速时的加工直径,按经验分别取(0.10.2)D和(0.450.5)D。由于D=430mm,则主轴极限转速应为:加工条件硬质合金刀具粗加工铸铁件3050硬质合金刀具半精或精加工碳钢工件150300螺纹(丝杠等)加工铰孔38 nmax=r/min (2.1) =7581517r/min ,取=1000r/m; nmin=r/min (2.2)在中考虑车螺纹和绞孔时,其加工最大直径应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选取0.1D和50左右。 所以 nmin=32r/min由于转速范围 R= = =31.25 ;因为级数Z已知: Z=16级 。现以=1.26和=1.41代入R=得R=32和173 ,因此取=1.26更为合适。 各级转速数列可直接从标准数列表中查出。标准数列表给出了以=1.06的从110000的数值,因=1.26=,从表中找到nmax=1000r/min,就可以每隔4个数值取一个数,得: 1000,800,630,500,400,315,250,200,160,125,100,80,63,50,40,30。c) 主轴转速级数z和公比 已知 =Rn Rn=且: z=因机床的电动机转速往往比主轴的大多数转速高,变速系统以降速传动居多,因此,传动系统中若按传动顺序在前面的各轴转速较高,根据转矩公式(单位N.m) T=,当传递功率一定时,转速较高的轴所传递的扭矩就较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传动件(如轴、齿轮)的尺寸就较小,因此,常把传动副数较多的变速组安排在前面的高速轴上,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减少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因此选择结构式如下: 16=。d) 主电机功率动力参数的确定 合理地确定电机功率N,使用的功率实际情况既能充分的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 目前,确定机床电机功率的常用方法很多,而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估算法,它是一种按典型加工条件(工艺种类、加工材料、刀具、切削用量)进行估算。根据此方法,中型车床典型重切削条件下的用量: 根据设计书表中推荐的数值: 取 P=7.5kw4. 2 传动设计1)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和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可考虑到本次设计的需要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方案。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级数为Z的传动系统有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Z1、Z2、Z3个传动副。即 Z=Z1Z2Z3传动副数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和3的因子积为合适,即变速级数Z应为2和3的因子:Z=可以有几种方案,由于篇幅的原因就不一一列出了,在此只把已经选定了的和本次设计所须的正确的方案列出,具体的内容如下:传动齿轮数目 2x(2+2+1)+2x(2+1)+1=17个轴向尺寸 19b传动轴数目 8根操纵机构 简单,两个双联滑移齿轮根据以上分析及计算,拟定主轴箱、变速箱传动结构图如下:图二中,第轴至第轴,其结构式为: 4=图一中,第轴至第轴,机床主轴箱传动系统采用分离传动,其主要特点是:(1) 在满足传动副极限传动比的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大的变速范围。(2) 高速由短支传动,有助于减少高速时机床的空运转功率损失。而且高速分支的尺寸可相对小些。(3) 变速级数不像常规变速系统那样受2,3因子的限制,如与部分转速重合的方法配合,几乎可以得到任意的变速级数,大大增加了可供选择方案的数目。2) 主传动顺序的安排16级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组,可以安排成:2x2x2x2,选择传动组安排方式时,要考虑到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装置和性能。在轴上如果安装摩擦离合器时,应减小轴向尺寸,第一传动组的传动副不能多,以2为宜,本次设计中就是采用的2,一对是传向正传运动的,另一个是传向反向运动的。 主轴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大,因此主轴上齿轮少些为好,最后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选用2,或者用一个定比传动副。(5) 传动系统的扩大顺序的安排对于16级的传动只有一种方案,准确的说应该不只有这一个方案,可为了使结构和其他方面不复杂,同时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选择的设计方案是: 16=22x 21+ 22x 21+ 22x 21x28传动方案的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在此设计中,扩大顺序和传动顺序就是一致的。这种扩大顺序和传动顺序一致,称为顺序扩大传动。(6) 传动组的变速范围的极限植在主传动系统的降速传动中,主动齿轮的最少齿数受到限制,为了避免被动齿轮的直径过大,齿轮传动副最小传动比umin,最大传动比umax2,决定了一个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rmax=umax/nmin8因此,要按照参考书中所给出的表,淘汰传动组变速范围超过极限值的所有传动方案。极限传动比及指数x,值为:极限传动比指数1.26x:umin=6值;umax=23(x+)值:umin=89(7) 最后扩大传动组的选择正常连续的顺序扩大的传动(串联式)的传动结构式为: Z=Z11Z2Z1Z3Z1Z2即是: Z=16=222122284.3转速图的拟定 运动参数确定以后,主轴各级转速就已知,切削耗能确定了电机功率。在此基础上,选择电机型号,确定各中间传动轴的转速,这样就拟定主运动的转图,使主运动逐步具体化。1) 主电机的选定 中型机床上,一般都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为动力源,可以在系列中选用。在选择电机型号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电机功率N:根据机床切削能力的要求确定电机功率。但电机产品的功率已经标准化,因此,按要求应选取相近的标准值。 N=13kw2.电机转速nd 异步电机的转速有:3000、1500、1000、750r/min 类比同类机床在此处选择的是: nd=1450r/min 这个选择是根据电机的转速与主轴最高转速nmax和轴的转速相近或相宜,以免采用过大的升速或过小的降速传动。3.双速和多速电机的应用 根据本次设计机床的需要,所选用的是:双速电机4.电机的安装和外形 根据电机不同的安装和使用的需要,有四种不同的外形结构,用的最多的有底座式和发兰式两种。本次设计的机床所需选用的是外行安装尺寸之一。具体的安装图可由手册查到。5.常用电机的资料 根据常用电机所提供的资料,选用: Y132M-42) 轴的转速 轴从电机得到运动,经传动系统化成主轴各级转速。电机转速和主轴最高转速应相接近。显然,从传动件在高速运转下恒功率工作时所受扭矩最小来考虑,轴转速不宜将电机转速下降得太低。 但如果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一类部件时,高速下摩擦损耗、发热都将成为突出矛盾,因此,轴转速不宜太高。 轴装有离合器的一些机床的电机、主轴、轴转速数据:参考这些数据,可见,车床轴转速一般取7001000r/min。另外,也要注意到电机与轴间的传动方式,如用带传动时,降速比不宜太大,否则轴上带轮太大,和主轴尾端可能干涉。因此,本次设计选用: n1=1000r/min3) 中间传动轴的转速 对于中间传动轴的转速的考虑原则是:妥善解决结构尺寸大小与噪音、震动等性能要求之间的矛盾。 中间传动轴的转速较高时(如采用先升后降的传动),中间转动轴和齿轮承受扭矩小,可以使用轴径和齿轮模数小写:d 、 m,从而可以使用结构紧凑。但是,这将引起空载功率N空和噪音Lp(一般机床容许噪音应小于85dB)加大: N空=) KW (2.3)式中:C-系数,两支承滚动或滑动轴承C=8.5,三支承滚动轴承C=10;da-所有中间轴轴颈的平均直径(mm);d主主轴前后轴颈的平均直径(mm);n主轴转速(r/min)。 (2.4)(mz)a所有中间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的平均值mm;(mz)主主轴上齿轮的分度圆的平均值mm;q-传到主轴所经过的齿轮对数;-主轴齿轮螺旋角;C1、K-系数,根据机床类型及制造水平选取。我国中型车床、铣床C1=3.5。车床K=54,铣床K=50.5。从上诉经验公式可知:主轴转速n主和中间传动轴的转速和n对机床噪音和发热的关系。确定中间传动轴的转速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正:1.功率较大的重切削机床,一般主轴转速较低,中间轴的转速适当取高一些,对减小结构尺寸的效果较明显。2.高速轻载或精密车床,中间轴转速宜取低一些。3.控制齿轮圆周速度u8m/s(可用7级精度齿轮)。在此条件下,可适当选用较高的中间轴转速。4) 齿轮传动比的限制 机床主传动系统中,齿轮副的极限传动比:1. 升速传动中,最大传动比umax2。过大,容易引起震动和噪音。2. 降速传动中,最小传动比umin1/4。过小,则使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的直径相差太大,将导致结构庞大。第5章 横向进给机构的设计计算5.1进给系统机械结构改造设计进给系统改造设计需要改动的主要部分有挂轮架、进给箱、溜板箱、溜板刀架等改造的方案不是唯一的。以下是其中的一种方案:挂轮架系统:全部拆除,在原挂轮主动轴处安装光电脉冲发生器。进给箱部分:全部拆除,在该处安装纵向进给步进电机与齿轮减速箱总成丝杠、光杠和操作杠拆去,齿轮箱连接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另一端支承座安装在车床尾座端原来装轴承座的部分。溜板箱部分:全部拆除,在原来安装滚珠丝杠中间支撑架和螺母以及部分操作按钮。横溜板箱部分:将原横溜板的丝杠的、螺母拆除,改装横向进给滚珠丝杠螺母副、横向进给步进电机与齿轮减速箱总成安装在横溜板后部并与滚珠丝杠相连。刀架:拆除原刀架,改装自动回转四方刀架总成。5.2横向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的计算与选型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的计算与选型内容包括:确定脉冲当量、计算切削力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设计、计算与选型、齿轮传动计算、步进电机的计算和选型等。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5.2.1确定系统的脉冲当量脉冲当量是指一个进给脉冲使机床执行部件产生的进给量,它是衡量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一个基本参数。因此,脉冲当量应根据机床精度的要求来确定。对经济型数控机床来说,常采用的脉冲当量为0.01mm/step和0.005mm/step,在C6143的技术参数中,要求纵向脉冲当量fp为0.01mm/step。横向脉冲当量为fp=0.005mm/step。5.2.2横向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型号选择与校核步骤(1)型号选择 1)最大工作载荷计算由于导向为贴塑导轨,则:k=1.4 f=0.05,F1为工作台进给方向载荷,Fl=2141N,Fv=5360N,Fc=1340N,G=60kg,t=15000h,最大工作载荷:Fm=kF1+f(Fv+2Fc+G) =1.42144+0.05(5360+21340+9.875) =3440.4N2)最大动载荷的计算 V横=1400r/min0.79mm/r=1106mm/min n横丝=v横1/2/L0纵=11061/2/4=138.25r/min L=60nt/=60138.2515000/106=124.43 C=3LfmFm =3124.431.53440.4=25763.7N 初选滚珠丝杠型号为:CD506-3.5-E其基本参数为Dw=3.969mm,=2o11,L0=6mm,dm=50mm,圈数列数3.51(2) 横向滚珠丝杠的校核 1)传动效率计算 =tg/tg(+)=tg2o11 /tg(2o11 +10)=93%2) 刚度验算 1. 丝杠的拉压变形量1=FmL/EA=3440.4320/20.6104252=0.0027mm 2.滚珠与螺纹滚道间的接触变形量2=0.0013Fm3DwFyjZ2 =0.00133440.433.9693440.43145.36 2 =0.0070mm在这里Fyj=Fm/3=3352.6/3=1118N Z=dm/Dw=3.1450/3.969=39.56 Z=39.563.51=138.48丝杠的总变形量 =1+2=0.0027+0.0070=0.0097mm0.015mm查表知E级精度允许的螺距误差为0.015mm,故所选丝杠合格(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数控机床根据定位精度的要求通常选用1-5级精度的滚珠丝杠,1-5级度丝杠的行程公差数值如表(2)所示:项目符号有效行程lm/mm精度等级12345 目标行程公差ep3156812162331540079131825400500810152027500630911162230行程变动量公差Vmp3156812162331540068121725400500710131926500630711142129任意300mm内行程变动量V300p681216232rad内行程变动量V2p45678表(2)滚珠丝杠行程公差/m5.2.3齿轮有关计算(1)纵向齿轮及转矩的有关计算1)有关齿轮计算,由前面的条件可知: 工作台重量:W=80kgf=800N(根据图纸粗略计算)滚珠丝杠的导程: Lo=12mm步距角: =0.75/step脉冲当量: p=0.01mm/step快速进给速度:Vmax=2m/min所以,变速箱内齿轮的传动比i=Z2 Z1= L0360p =0.7512 3600.01 =2.5 (3-9) 齿轮的有关参数选取如下: Z1=32 , Z2=40 ,模数m=2mm 齿宽 b=20mm 压力角=20齿轮的直径 d1=mz1=232=64mm d2=mz1=240=80mm d2=d1+2ha*=68mmd2=d2+2ha*=84mm两齿轮的中心矩 a= d1+d22 = 64+802 =72mm2)转动惯量计算工作台质量折算到步进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 J1=W(180p)2= (1800.01 3.140.75 )2 801100 =0.467kg.cm2 (3-10)对材料为钢的圆柱形零件,其转动惯量可按下式估算: J=7.810-4D4L kg.cm2 (3-11) 式中 D-圆柱形零件的直径,cm L-零件的轴向长度,cm所以,丝杠的转动惯量: J1=7.810-4+D4L1=7.810-43.24140.3=11.475 kg.cm2齿轮的转动惯量: JZ1=7.810-46.442=2.617 kg.cm2 JZ1 =7.810-4842=6.39 kg.cm2电动机转动惯量很小,可忽略。因此,折算到步进电机轴上的总的转动惯量J=(1/i2)(JS+Jz2)+Jz1+J1=(1/2.52)(11.475+6.39)+2.617+0.467=5.942 kg.cm2=59.42N. cm2丝杠名义直径/mm导程/mm1m长丝杠的转动惯量kg.cm2丝杠名义直径/mm导程/mm1m长丝杠的转动惯量kg.cm22040.94501035.7650.841231.982552.2460881.5862.001078.023054.911274.9664.47708157.353559.2610150.4768.7212145.1388.308010263.4940516.2912255.84615.459010420.31815.1812392.7545626.1310012649.56824.5416615.161022.6320562.4450639.75120201233.93837.64241144.60表(3)滚珠丝杠的转动惯量3)所需转动力矩计算快速空载启动时所需力矩 M=Mamax+Mf+Mo最大切削负载时所需力矩 M=Mat+Mf+Mo+Mt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M=Mf+Mo式中, Mamax-空载启动时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加速度力矩; Ma-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加速度力矩; Mf-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摩擦力矩; Mo-由丝杠预紧所引起,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附加摩擦力矩; Mat-切削时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加速力矩; Mt-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切削负载力矩;Ma=Jn9.6T10-4N.m (3-12)式中, J-转动惯量, kg.cm2 n-丝杠转速,r/min T-时间常数,s当n=nmax时 Ma=Mamax nmax=VmaxILo=20002.512 =416.7 r/min Mamax=5.942425 10-4=2.49N.m当n=nt时, Ma=matnt=n主fLo=1000VD fi L0=100010048012 =24.88 r/minMat= 59.4224.889.60.25 10-4=0.0616N.mMf=FoLo 2i =fwLo 2i N.cm (3-13)式中 f-导轨上的摩擦系数 nt-切削加工时的转速,r/min; w-移动不见的重量,N; Lo-丝杠导程,cm; i-传动比; - 传动效率。当 =0.8 f=0.16时, Mf= 0.168002.5 = 12.23 N.cmMo=FoLo2i(1-o2) (3-14)式中, o-丝杠未预紧时的效率,取0.9 FO-预加载荷,一般为最大轴向载荷的1 / 3,即FP / 3则 Mo=FpLo(1-o2) 6i=13401.2 (1-0.92)=8.108N.cm Mt=FxLo 2i=13402.5 =128 N.cm所以,快速空载启动所需力矩 M=Mamax+Mf+Mo=103+12.23+8.108=123.338 N.cm切削时所需力矩 M=Mat+Mf+Mo+Mt=6.16+12.23+8.108+128=151.42 N.cm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 M=Mf+Mo=12.23+8.108=20.338 N.cm由以上分析计算可知:所需最大力矩Mamax发生在快速启动时 Mmax=123.338 N.cm(2)横向齿轮及转矩的有关计算1)有关齿轮计算,由前面的条件可知: 工作台重量:W=30kgf=300N(根据图纸粗略计算)滚珠丝杠的导程: Lo=4mm步距角: =0.75/step脉冲当量: p=0.005mm/step快速进给速度:Vmax=1m/min所以,变速箱内齿轮的传动比i=Z2 Z1= L0360p = 0.7543600.00553 =1.67齿轮的有关参数选取如下: Z1=18 , Z2=30 ,模数m=2mm 齿宽 b=20mm 压力角=20d1=36mm d2=60mmda1 =40mm da2=64mm a=48mm2)转动惯量计算工作台质量折算到步进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 J1=W(180p)2= (1800.0053.140.75 )2 301100 =0.0439 kg.cm2丝杠的转动惯量: Js=7.810-42450=0.624 kg.cm2齿轮的转动惯量: JZ1=7.810-43.642=0.262 kg.cm2 JZ1 =7.810-4642=2.022 kg.cm2电动机转动惯量很小,可忽略。因此,折算到步进电机轴上的总的转动惯量J=(1/i2)(JS+Jz2)+Jz1+J1=(35)2(0.624+2.022)+0.262+0.0439=1.258 kg.cm2=12.58N. cm23)所需转动力矩计算nmax=VmaxILo=1000453 =416.7 r/min Mamax= 1.25842510-4=0.2184N.m=2.18kgf.cmnt=n主fLo=1000VD fi L0=10001000.1553.146043 =33.17 r/minMat= 1.2582510-4=0.0174N.m=0.174 kgf.cmMf=FoLo 2i =fwLo 2i = 0.2300.4323.140.85=0.287kgf.cm=0.028N.mMo=FpLo(1-o2) 6i=214.40.4363.140.85 (1-0.92) =0.649kgf.cm =0.065N.mMt=FyL02i =214.40.4323.140.85=10.242kgf.cm =1.024 N.m所以,快速空载启动所需力矩M=Mamax+Mf+Mo=2.18+0.287+0.065=2.532kgf.cm =25.32 N.cm切削时所需力矩M=Mat+Mf+Mo+Mt=0.174+0.287+0.649+10.242=11.352kgf.cm=113.52 N.cm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M=Mf+Mo=0.287+0.649 =0.936kgf.cm = 9.36N.cm由以上分析计算可知:所需最大力矩Mamax发生在快速启动时 Mmax=2.532 kgf.cm =25.32 N.cm(3)绘制进给伺服系统的机械装配图在完成滚珠丝杠螺母副和步进电机的计算选型,完成齿轮传动比计算后可以着手绘制进给伺服系统的机械装配图。在绘制机械装配图时,除了从总体上考虑机床布局情况以及伺服进给机构与原机床的联系外,还应认真的考虑与具体结构设计有关的一些问题。1)了解原机床的详细结构,从有关资料中查阅床身、纵溜板、横溜板、刀架等的结构尺寸。2)根据载荷特点和支承形式确定丝杠两端支承轴承的型号,轴承座的结构以及轴承预紧和调节方式,确定齿轮轴支承轴承的型号。3)减速齿轮的参数和结构尺寸计算,确定齿轮侧隙的调整方法,在满足装配工艺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齿轮箱结构。4) 考虑各部位间的定位、联接和调整方法。例如,应保证丝杠两端支承与滚珠丝杠螺母同轴,保证丝杠与机床导轨平行,考虑螺母座。轴承座在安装面上的联接与定位、齿轮箱在安装面上的定位、步进电机在齿轮箱上的联接与定位等。5)考虑密封、防护、润滑以及安全机构等问题。例如,丝杠螺母的润滑、防尘、防铁屑保护、轴承的润滑及密封、齿轮的润滑及密封、行程限位保护装置等。6)在进行各零部件结构设计时,应注意装配的工艺性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