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水上货运企业管理应用研究_第1页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水上货运企业管理应用研究_第2页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水上货运企业管理应用研究_第3页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水上货运企业管理应用研究_第4页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水上货运企业管理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水上货运企业管理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摘要:水上货运企业的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 提高,现阶段,我国水上货运企业增长仍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在企业增长 方式的管理上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投入产出调查 分析作为一种研究评价企业增长方式和管理效益的重要方法,对于提高水上货运 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状况和投入产出 表的分析应用情况,并详细描述了投入产出调查分析所应用的基本模型和主要系 数。在此基础上,概述了企业投入产出调查分析相关理论,

2、对几种企业投入产出 调查表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水上货运企业的经营特点,设计投入产出调查方 案,编制企业投入产出调查表,以获取水上货运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期间费 用构成、利润构成等相关资料,提出了投入产出调查在生产结构分析、成本效益 分析、运营计划的制定与优化、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构想。为验证论文提 出的理论构想,还选取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青岛港口水上货运企业开展投入产出 调查分析应用研究,指导企业填报了投入产出调查表,并结合所取得的数据,通 过基于行业关键指标加权的企业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模型对该企业投入产出能力进 行了测算,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达到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 目的

3、。 关键词:投入产出理论;水上货运企业;企业管理 ABSTRACT ABSTRACT:Theof hasbeenmorethan70 technologyInput-outputAnalysis years in but in frombirthtothe andit not also presentdevelopedgreatlyonlytheory practice of is intheareaof But method applied currently,theinput-output that farmorethaninthemicroeconomicareasItshouldbe

4、the analysis emphasized meansformicroeconomic researchis indeedeffective inputoutputsurvey ofthe recent hasbeen companyInyears,Qingdaoport developedbyleaps phenomenon andboundsbecauseof locationandHinterland formed uniquegeographical economy basesinthe thewater usheredan bymanufacturingpeninsula,and

5、freightindustry this unprecedenteddevelopmentopportunityIncontext,theinputoutputanalysis towater willbeenhancethe of applied freightenterprisemanagement efficiency resourceandachieveimum and has Earningstherebyimportant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introducesthebasic of tables、the paper principlesinpu

6、t-output preparation of alsodescribesthebasicmodeland statusinChinaandthesituations applicationIt themainfactorsof indetailOnthis several inputoutputanalysis basis,outlined relativetheoriesof for and the input-outputanalysisenterprisesaccordingto characteristicsofWater and freightcompaniesdesignsinp

7、ut-outputsurveyprogrammer the oftheconstituteof the tablesinordertoAccessinformation costs, preparessurvey feesand authoralso forwardtheideasofthe of period profitsThe puts application in suchas structure cost-benefit input-outputmanyways productionanalysis,the business and methods management analys

8、is, plandevelopmentoptimization, innovationsInorderto thetheoreticalinthis selecteda venfy concept paper,also ofthe industriesto water representativecompanyQingdaoport developinput-output of the in the of research,guide completingquestionnaireinput surveyapplied company and basedon dataobtainedthe f

9、orward output,and inputoutput by survey,puts toachievethe allocationof factorsand preliminaryproposals optimal production theeconomic of increasing efficiencyenterprises Management KEYWORDS:inputoutputtheory;Water-freightcompany;enterprise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 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10、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吲。 叶事 新躲獬 签字日期:扩年石 月细日 婵醐:俨加歹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

11、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虢P寸错 签字嗍脾多月,。日 43 致谢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宋守信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从选题、 构思、还是修改、润色,大到观点思路、行文框架,细至潜词造句、标点句读, 都得益于教授莫大的指导和帮助。宋守信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而其执着敬业的学术追求和坦诚正直的为人之道更使 我受益匪浅。在此衷心感谢三年来宋教授对我的关心和提携。 此外,经管学院和MBA中心各位老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学习上和生活 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在撰写论文期间,梁国利等同学对我论文的研究工作给予了热情帮助

12、,在此 向一直鼓励和爱护我的各位同学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另外也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业。 一路走来,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远非一篇论文所能表达和回报,我会加 倍努力,希望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完善和超越自我,以更优异的 成绩回馈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们。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与国民经济增长相似,水上运输企业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两方面因素的推动: 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即资本、资源、劳动三大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长; 二是全要素生产率,即水上运输企业总产出对所有要素投入之比的提高,也就是 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现阶段,我国水上运输企业增长仍主要依赖于

13、大规模 的投资,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特点。具体来看,目前我 国水上运输企业在增长方式的管理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水上运输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港口投资的边 际收益有下降的趋势。 相对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运输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港口 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总体上处于紧张状态,甚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 此情况下,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就成为缓解水上运输业供给能力短缺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 长速度。应该说,在供给短缺的情况下,扩大投资规模是快速提高水上运输供给 能力的理性选择,也

14、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我国运力供给紧张的状态得到了有效 缓解。但是,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大,投资的边际收益有下降的趋势。 如果用水上运输业增加值与港口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即l单位港口固定资产投资 对应的水上运输业增加值来衡量投资与水上运输业增长二者关系的变化趋势,则 可以看出,近年来水上运输业增加值与港口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呈连续下降趋势。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随着投资额的大幅度增加,投资的边际收益似乎有递减的趋 势,说明投资对水上运输业增长的边际贡献呈现下降趋势。 二是水上运输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存在,制约着投资效 率和效益的提高。 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资源使用上的浪费对于提高投

15、资的效率和效益产生着极大 的制约作用,是造成我国水上运输业粗放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我国水上运输领域的主要表现有:首先由于管理体制和国 家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水上运输投资的行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其次相对于线路建设,水上运输枢纽建设滞后,运输点线能力不配套,影响了水 上运输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最后某些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建设、轻 养护的问题,水上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难以得到持续发挥。 资源使用上的浪费在我国水上运输领域的主要表现有:一方面在部门分割的 交通管理体制下,交通运输各行业均存在扩大投资的冲动,这是导致重复建设和 能力浪费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造成装备

16、技术标准不一、各种运输方式难以一体 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运输市场集中度低、运输组织手段落后等方面的 原因,存在着迂回运输、空驶率高等现象,运输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三是水上运输企业增长建立在资源的高消耗基础之上,运输企业还存在较为 明显的粗放式经营特征。 水上运输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主要强调投入的增长模式下,长 期以来我国水上运输业的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为支撑的,而运输结构不合理更 是加重了行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四是运输装备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进步对水上运输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目前,我国水上运输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仍比较低。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低是 造成运输效率不高、能源

17、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此外, 发达国家运输领域已经普遍应用的一些技术如现代物流技术、智能运输系统等在 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水上运输业的推动作用仍非常有限,技术进步对我国水 上运输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研究评价企业增长方式和管理效益的重要方法。诺贝尔 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于1936年提出投入产出分析以来,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以及经许多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专 家、经济计量学家的研究和应用,使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日臻完善,应用 的范围已从宏观深入到微观,从仅仅解决经济问题,到逐渐涉及其它社会问题 例 如在

18、收入与分配,国际贸易,社会人口,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都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投入产出调查分析应用于水上运输企业管理,从而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水上运输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企业 增长方式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水上运输企业增长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强调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来实现供 给能力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强调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用等量的要 素投入尽可能多地提高供给能力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水上运输企业是实现增长方 式转变的微观主体,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水上运输企业运行效率和生产 2 效率是转变水上运输业增长方式的重要保证,运

19、输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对于行业 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分析在青岛港口水上货运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将 有助于提高企业每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并通过它们的有效组合进而达到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从而实现水上运输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也就是使水上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转变为主要依 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上来。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投入产出调查分析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瓦西 里?列昂惕夫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 制的。由于列昂惕夫在投入产出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他于1973年获得了第五届

20、诺贝尔经济学奖。投入产出法从诞生到现在的几十年里,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 实践方面都获得了很大发展,投入产出技术由早期的静态投入产出模型扩展到动 态投入产出模型。近期,随着投入产出技术与数量经济理论等经济分析方法日益 融合,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我国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经济理论界和一些高等院校在著名经济学家 孙冶方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倡导下,开始研究投入产出理论。1987年,为了适应 改革开放的需要,切实做好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管 理,提高宏观经济决策的的科学性,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投入产出调查,编制 投入产出调查表,并在以后每5年进行一次。近年来,投入产出技

21、术不仅在我国 宏观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微观经济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一 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编制企业投入产出表,并应用于企业计划、生产、成本等 管理工作中。 14 主体思路和文章框架 论文主要采用投入产出分析研究方法。国民经济中的任何一个部门,只要从 事生产和服务活动,都需要投入从其他部门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各种类型服务 等中间产品以及由居民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并将生产的货物和服务, 或作为中间产品供其他生产活动使用,或用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物资储 备、出口等最终使用。通过投入产出调查,编制生产过程中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 排列而成的棋盘式投入产出平衡表,可以全面系统

22、地反映企业生产过程的全貌, 充分揭示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论文通过企业投入产出调查分析应用研究,指导水上货运企业科学地制定生 产计划、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达到实现各生产要 素最优化配置,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 绪论 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内 容。 二 投入产出调查分析相关理论综述 主要介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状况和投入产出表 的分析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投入产出调查分析所应用的基本模型和 主要系数。 三 水上货运企业投入产出调查分析 概述了企业投入产出调查分析相关理论

23、,对几种企业投入产出调查表进行了 对比分析,并针对水上货运企业的经营特点,设计投入产出调查方案,以获取水 上货运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期间费用构成、利润构成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 上编制企业投入产出调查表,提出了投入产出调查在生产结构分析、成本效益分 析、运营计划的制定与优化、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构想。 四 QY水上货运企业投入产出调查分析应用案例 在某特定水上货运企业开展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指导企业填报投入产出调 查表,并基于投入产出调查所取得的数据,提出初步分析建议。 4 2投入产出调查分析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投入产出调查分析理论与实务概述 211 投入产出调查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投

24、入产出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 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 WLeontief 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 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列昂惕夫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编制投入产出表,目的是研究美 国的经济结构。1936年他撰写的“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在经济 学和统计学评论上发表。它是世界上有关投入产出技术的第一篇论文,标志着 投入产出技术的诞生。1953年列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 一书。通过这些论著,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阐述了 投入产出技术的基本原理,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这一科学理论。正是在投

25、入产出 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列昂惕夫于1973年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入产出技术从诞生到现在的七十多年时间旱,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 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早期的投入产出模型,只是静 态地投入产出模型,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发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 技术由静态扩展到动态。近期,随着投入产出技术与数量经济方法等经济分析方 法日益融合,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21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任何生产活动都需要投入原材料、燃料等,而生产的货物或服务, 或作为原材料等供其他生产活动使用,或用于消耗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物资储备, 或出口。以钢材生产为

26、例,企业为了生产钢材,需要投入生铁、焦炭、电力、水 等原材料及燃料动力;钢材生产出来之后,又会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其他产品, 如用于铁矿石、生铁、煤炭、电力、焦炭、水等产品的生产,还用于出口等。众 所周知,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向最终使用部门提供货物和服务,组成国民经济 的各部门之间经过这种相互提供原材料的过程,最终将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提供给 最终使用部门。投入产出表就是对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1年 这种生产、使用全 过程的记录。 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包括中间投入和增加值。中间投入是指各部门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及服务的价值。增加值是指为了生产 各种货物和服务所需的劳动、资本等要

27、素的费用。 投入产出表中的产出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中间使用是指各部门生产的 货物和服务提供给各中间需求部门使用的部分。最终使用是指各部门生产的货物 和服务用于消费、投资及出口的部分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来进行的,其基本表式如下: 表1投入产出基本表式 产出 中间使用 最终 总产出 投入 1 2 一-? n 合计 使用 1 X1l X12 XlnWl Y1 X1 中 2 X21 X22 X2nW2 Y2 X2 间 投 n Xnl Xn2 XnnWn Yn Xn 入 合计 C1 C2 Cn W Y X 增加值 N1 N2 Nn N 总投入 Xl X2 XnX 投入产出表由四个象限构

28、成,这四个象限的内容各不相同。 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 表中左上角的双线框内 是中间产品象限,是由名 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n个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棋盘式表格。 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产品,也即中间使用。第1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 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该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最主要部分。其中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经济意义:从横向 上看,反映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第j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 被称为中间产品或中间使用;从纵向上看,反映第j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 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

29、第1I象限 表中右上角的双线框内 ,又称最终使用象限,是第一部分在水平 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与第一部分的主栏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其宾栏由最 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组成;它反映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 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及其构成。从横向上看,该象限反映各生产部 门的产品作为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从纵向上看,该象限反映各种不同类型的需 求 消费、投资、出口 的规模及结构构成。与第1象限不同,第1I象限不是反 映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反映部门的社会经济联系。 6 第象限 表中左下角的双线框内 又称增加值象限,是第1象限在垂直方 向上的延伸,其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30、、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增 加值项组成;宾栏与第1象限的宾栏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该象限主要反映 各产品部门增加值分配或最初投入的构成情况。 第象限 表中右下角的双线框内 一般被认为主要反映再分配关系,又称 “再分配象限”,由于资料来源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还只能用一个空象限来表示, 其具体内容通常不再投入产出表中研究。 把上述四个象限综合起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投入产出表事实上是有两 张“大表构成。即把第1、II象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横表”,反映各部门 的产品分配和使用去向;第1、III象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纵表,反映各部 门在生产中的投入和来源,也反映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形成。 投入

31、产出表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它核算所不及的功能。第一,投入 产出表采用棋盘式表格,主宾栏指标一一对应,充分体现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及其部门内部的有机联系,直观地描述了它们之间量的对应关系;第二,投入产 出表由两个长方形的表垂直交叉而成,坚的方向分析价值形成,横的方向分析使 用价值运动,两者结合分析,不仅说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而且说明生产消耗 量与分配使用量的相互平衡,同时使社会产品实现的复杂问题得以揭示;第三, 把具体特点和功能不同的三个象限综合在一起,投入产出模型完整地体现了社会 再生产以生产为起点,以消费为终点,分配和交换为中间环节而形成的不断循环、 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同时也体现

32、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第四,投 入产出模型中的各项经济参数均以矩阵的形式给出,这对于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 计算机,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意义尤为重要。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分析 作为一种现代的数量经济方法,除了对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核算具有 重要作用外,对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管理以及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 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用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规划的制定、验证、 调整;用于经济预测;用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用于分析研究经济效益; 用于研究环境与污染的治理以及用于强化企业核算和制定企业市场计划等等。 213 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状况 我因是在五十年代木、

33、六十年代初丌始引进投入产出技术的,受传统经济体 制的影响,研究的重点是投入产出技术的分析应用。 我国第一张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1973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该表包括61种 实物产品。1974年8月,为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在国家统计 7 局和国家计委的组织下,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原北京经济学院等单位联合编制的。 1982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组织有关部委编制了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 表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被称为MPS式投入产出表,即 物质产品投入产出表,是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和MPS统计体系的产物,符合计划经 济体制宏观管理的

34、需要。顾名思义物质产品投入产出表的核算对象是物质生产活 动,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将物质生产活动划分为26个产品部门,表的规模较 小。1981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包括146种实物产品,是我国编制的第二张实物型 投入产出表。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编制过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国家和地区还比较 少。 1984年,国家统计局在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统计、 财务和业务等资料编制了1983年价值型投入产出延长表,该表包括22个物质产 品部门,除农业部门外,其他部门与1981年完全一致,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 表中的农业活动被分为五个农业部门,而在1983年投入产出延长表中未对农业活 动进

35、行细划。 1987年3月,为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管理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为切实做 好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管理工作,奠定宏观决策 和编制“八五计划的科学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行全国投入产出 调查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一次投入产出专项调查,编制1987年全 国投入产出表,以后每五年进行一次。为了组织协调1987年投入产出专项调查工 作,成立了国务院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协调小组。在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在国家统 计局的组织实施下,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1988年上半年完成了1987年全国 投入产出专项调查任务,并于1989年初顺利完成了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编

36、 制工作,1991年4月,198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正式出版发行。与以往不同的 是,1987年投入产出表的核算对象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活动,还首次将非物质生产 活动作为核算对象,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118个部门,其中物质生产活动101 个,非物质生产活动17个。 从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开始,我国投入产出表编制工作开始规范化,确定 每逢2、逢7年份编制基本表,逢0、逢5年份编制延长表。迄今为止,国家统计 年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 了废品废料部门。1992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包括151种物质产品。 4754-1994 划分 1997年投入产出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8 部门个数为1

37、24个。 2002年投入产出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csi4754-2002 划分部门个 数为122个。 类,将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划分为33个部门;200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为40个部门; 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是在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编制的,产品部门个数 为42个。 214 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应用 投入产出表在协调和细化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三种计算方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 用,而且在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投入产出分析的 应用领域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入产出表在测算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中的应用

38、 ? 全面、客观、系统地描述国民经济中存在的各种结构和各种比例关系是进行 国民经济分析的基础。利用投入产出表不仅可以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和使用 情况,还可以反映国民经济中存在的各种结构和各种比例关系,如产业结构,产 品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进出口结构,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生产消耗比例 关系等。 二是投入产出表在经济预测方面的应用 由于投入产出表集生产、使用于一身,充分描述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它在经济预测和计划论证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如: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数量经济方法相结合构造的宏观经 济模型,可以科学地进行国民经济中长期预测。 三是投人

39、产出表在政策模拟方面的应用 投入产出模型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问 的内在联系。因此,一些与经济政策有关的变量如价格、工资、税收、投资、消 费、外贸进出口等作为已知的控制变量时,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就能够模拟实施有 关的经济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为制定可行性政策提供信息。 四是扩展的投人产出表在坏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随着投入产出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入产出表的应用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为 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环境分析用投入产出表的诞生,不仅 可以分析环境状况,还可以提供治理污染的有效办法,减轻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 9 境污染。 五是投入产出表在企业经营管理上

40、的应用。应该强调的是,投入产出法不仅 可以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 在这一方面,人们研究的比较多,方法也比较成熟 , 而且也可以应用与微观经济的分析与研究。例如在一个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之 间都存在较复杂且有序地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的会计方法、统计方法都 不便于全面考察这种联系。而编制企业投入产出表确实是研究企业内部微观经济 现象的有效手段,对于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学制定企业的生产 计划;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制定企业目标管理办法;科学进行企 业核算,达到统计、会计、业务三大核算的统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主要的投入产出调查分析工具及特点 221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模型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数学模型是以数学方程式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经济运行过程 和经济结构的,它是根据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利用线性关系而建立起 来的两组线性方程组。 表2投入产出模型表式 产出 中间使用 最终 总产出 -? 投入 l 2 n 合计 使用 l Xll X12 XlnW1 Y1 Xl 中 2 X21 X22 X2nW2 Y2 X2 间 投 n Xnl Xn2?-?XnnWn Yn in 入 合计 Cl C2 Cn W Y X 增加值 N1 N2 Nn N 总投入 X1 X2 in X 2211投入产出表的行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