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施工规范_第1页
绿化施工规范_第2页
绿化施工规范_第3页
绿化施工规范_第4页
绿化施工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化施工规范,二、工程量的统计 1、预决算时苗木量的统计 2、苗木计划量的统计 3、施工中苗木验收和施工进度的统计,三、苗木栽植的方法和要求 1、乔木栽植的方法和要求 2、灌木栽植的方法和要求 3、地被栽植的方法和要求,1、行道树种植放线的方法,测量工具一般有两把钢尺即可,以做好的侧石为控制点,根据设计的株行距沿一个方向逐一放点即可。若所放点遇到井位时,乔木至少要错开1.5米远,灌木至少要错开1米。一般道路两侧要求对应一致,2、图案式种植放线的方法,方法一:为了方便放线,先放出所放图案的控制点,然后再用钢尺配合经纬仪根据转换角度放直线距离的方法放出图案边缘的碎布点。碎布点的位置一般是指图案的拐

2、点及边缘能起控制作用的点位,放出碎布点后再将所放的碎布点用白灰顺直的连接。为了满足所放图案的精确度。放碎布点要根据图案的难以程度加密或减少,碎布点越密,所放的图案越精确。 方法二:也可用方格网法放出图案边缘的碎布点。找碎布点的方法同前。同样方格网越小,所放的精度越高,方法三:也可用全站仪将所放图案边缘的相对坐标点放出来做边缘的碎布点。 为了方便施工提高放线效率,以上三种方法都要在实地放线的前一天将准备工作(内页工作)做好,也就是将控制点到所放碎布点的角度以及直线距离或将碎布点的相对坐标提前量(算)出来标在图纸上,3、自然栽植放线的方法,零散单株栽植的放线:即近视放线,苗木的栽植位置不要求十分准

3、确,一般参照园路用步量即可,但要体现出设计意图,疏密有致。 孤植的放线:一般孤植树的位植是指在重要位置所栽植的单株树木,要求位置必须准确,其放线的方法是用全站仪利用所引入的控制点根据所计算的相对坐标点放出,或用经纬仪利用引入的控制点根据所计算角度和直线距离放出栽植的准确位置。 组团式栽植的方法:先控制组团栽植的范围,范围控制放线的方法同图案式栽植的方法一致,然后再按孤植树的防线方法放出其准确位置,二、工程量的统计,1、预决算时苗木量的统计 熟悉图纸、设计说明和答疑文件时要将其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方便统计量时使用,也避免因为了解不全面而出现规格不全或漏项的情况。 注:有时图纸上给的量与工程量表上的

4、量不相符,一定在从图纸上重新核对,是否与工程量上数字相符。统计的方法是分两组统计,统计完进行核对,直到两组数据相符为准,2、苗木计划量的统计 3、施工中苗木验收和施工进度的统计,苗木验收时的统计要统计苗木符合要求数量以及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数量,统计时要与共苗商或车主一起统计,以免来苗量与共苗量不符时发生争执。来苗时要检查三证是否齐全(苗木检疫证、生产合格证、标签)。苗木是否有病虫害,有病虫害的苗木视为不合格。 注:若一批苗木发现有天牛等检疫性病虫害的整批苗木都视为不合格;严重失水的苗木视为不合格苗;土球、根幅、地径、胸径、树冠等规格不符合要求的视为不合格苗。若用移植桶栽植时,桶内原种植土不够或结

5、构被破坏,都视为不合格苗,施工进度统计表,苗木现场管理表品种: 垂柳 规格:8-10米 单位:株,三、苗木栽植的方法和要求 1、乔木栽植的方法和要求,挖坑:种植穴的大小应根据苗木规格、土球直径和土质情况而定。种植穴挖掘时必须以所放的点为圆心,以树穴的半径为半径放出圆来,先挖出圆的外边线,然后在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的直径要相等,不许挖成锅底坑或椭圆坑,具体规格应符合下列表中的规定,常绿乔木类种植穴规格(cm,落叶乔木类种植穴规格(cm,花灌木类种植穴规格(cm,绿篱类种植槽规格(cm)宽*深,施肥:乔灌木栽植时的基肥量要按绿化定额中苗木的不同规格的施肥量进行施肥,施肥要均匀,不可将肥料集中在种植穴

6、的一侧或中间。施完基肥后要在其上面覆盖5-10cm的种植土然后再栽苗,避免新栽苗切断的根系直接与肥料接触。 注:使用有机肥时必须用腐熟后的有机肥,行道树栽植的要求和方法: 栽植要求:第一要求所栽苗木在道路的一侧成一条直线。 第二要求道路两侧与分车带内所在树木横向呈一条直线。 第三要求树干顶部呈一条直线。若栽落叶乔木时主干不直,要将所有苗木弯曲的朝向栽植一致。 第四要求所栽苗木冠幅丰满的一面要迎道路内侧。 第五要求苗木搭配得当,规格相同的苗木要放到一起栽植,不可将树形丰满的苗木与瘦小的苗木再到一起。 以上五个要求即为三线两面,栽植方法,行道树栽植时待苗木摆正后再进行埋土,埋土至原种植线到根底的1

7、/3处要进行踩实,踩实时不得直接踩苗木的树根或土球,待踩实后再回填土至2/3处在进行踩实,再回填土至原种植线以上5-10cm ,再踩实。自然式栽植单株苗的方法同前。为了栽植无误,栽植时不要从道路的一侧依次栽植,应先从道路的一端栽植第一棵树,然后隔30-50米栽第二棵树,再栽植中间的树木,栽植时每栽一棵都要有一人吊线,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移植桶栽植苗木卸车时一定要将桶底垫入桶下,两人抬着桶底护着桶身轻轻将桶放入种植穴中间,抽出桶底,打开移植桶下面的一个扣件然后回填土至桶高的1/3处打开上面的扣件,撤出移植桶,然后踩实回填土,再次回填土至原种植线处再踩实,踩实后再回填土至原种植线以上5-10cm处

8、即可,种植穴围堰的修筑: 即修水圈,如果是上反水圈,要求所有苗木的水圈应在所栽苗的树坑外延修筑,修筑时要将水圈用锹拍实,水圈顶部拍平。外堰修筑呈梯形。修筑高度在20-30cm。若是下反水圈,要求水圈外缘修成45或60的斜坡,深度在20-30cm,支架搭设:带冠乔木栽植完的后要立即搭设支架,搭设支架在搭设前要在支架与树木接触的地方要在树皮上缠草绳或裹草袋,缠草绳长度要在15-25cm要缠至少两层,裹草袋至少要裹三层。搭设支架的高度要根据苗木的规格而定。支架至少是两架一拐,拐的位置要与当地的通常风向相反。绑扎前要先将支架底部埋入地下20-30cm并踩实。支架绑扎要用10号、12号铁丝或退火线帮扎,

9、绑扎要稳固,新栽苗浇水 支架搭设完后要立即对新栽苗进行浇水,浇水时要看种植土的土质,如果是沙质土壤渗水较快时对带土球的苗木第一次浇水必须浇两遍,每一遍都要浇足。隔两日后进行第二次浇水,对新栽苗要在一周内浇三次水以后在进入正常养护期。 注:保证当日栽植的树木当日浇完,次日覆土、扶正、踏实,2、灌木栽植的方法和要求,丛植灌木的要求:道路两侧栽植或分车带栽植灌木时也要求栽成一条直线,栽植方法同乔木的栽植方法一致。行道树栽植灌木时的要求同样要必须做到三线两面,丛植灌木的方法:丛植时要求将灌木丛栽成开放形。栽植时要求先将第一株苗放到已施完肥的种植穴中央略覆土,将苗木稳住后再按设计要求的数量围绕第一株苗均

10、匀的摆放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摆放时要求将苗木的枝条向四周开放,摆放完后再覆土,覆土时要求均匀的将种植土散放至苗木的根部,待覆土埋将苗木的梗系埋住后开始边提苗边扶苗边踩实,扶苗时要将苗木扶成略开放形,最后达到枝条均匀开放式的灌木丛。踩实后再将露出的根系埋住,一直埋到原种植线以上5cm处再踩实,踩实后再略覆土,最后覆土的高度在原种植线以上5cm处。待修好水圈后再进行浇水,浇水时水量不宜过大,也不能直接对准根部浇水。前三次浇水的方法同乔木的浇水方法一致,成片栽植灌木或栽植绿篱的方法和要求 放线方法即图案式种植方法,栽植要根据设计要求的栽植密度来定种植穴的大小和开挖的方式,不管是挖穴栽植还是成片大

11、开挖栽植都要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图案式栽植时必须先从图案的外缘开始栽植,种植好外缘线后再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栽植。栽植地坡度较大时,围堰要分段进行,根据坡度的大小来控制分段之间的长短,保证浇灌水时能浇透,3、地被栽植的方法和要求,栽植地被前要将栽植地施肥后翻一遍,翻地深度至少要达到25cm,然后再耙平种植地。施基肥每平方米数量为3-4公斤腐熟的有机肥 或用20克复合肥。在栽植地被的前一天必须先将第二天准备栽植的地块用水阴湿,保证第二天栽植时土壤湿润,但无积水,地被栽植要先控制边缘线,放线方法同图案式种植放线的方法,放完线要将边缘线用宽20cm的土埂围起来,然后再开始栽植,栽植地被要按设计的栽植密度栽植,技术交底时要标清株行距,栽植时呈品字形栽植,根据来苗情况定,如果有根部过长的苗木,要在栽植时进行根部修剪,对于过高的地被也要进行裁剪后再栽,如:马莲、萱草、鸢尾等。剪后高度在10cm左右为宜。栽植深度要比原种植线略深,栽完的苗木必须将根部的土踩实,栽好一片要立刻用喷头将苗木浇透,第一遍浇完水后要检查苗木根部是否有漏根和跑风现象。若有,应从新浇灌水,直到土壤与根系接触紧密后才说明第一遍水浇透。同样在一周内要浇足三遍水。如果栽植地较平也可将水流量调小进行漫灌,做到随时栽随时浇水、栽完浇完的原则,不可将一天的苗木栽完再浇水,注,所有苗木栽完要做到苗尽场清。 所有来苗经验收合格后方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