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文科公式表-(重要公式记忆版_第1页
高中数学文科公式表-(重要公式记忆版_第2页
高中数学文科公式表-(重要公式记忆版_第3页
高中数学文科公式表-(重要公式记忆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函数与导数的公式和部分重要结论1函数定义域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非负,零次幂的底数不能为零。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注意定义域用集合表示。2求函数的值域直接法(简单函数)配方法(含有二次函数)换元 (y=ax+b+)逆求法(知道某变量的范围)判别式法(y=)导数法(连续函数)不等式法(一正二定三相等)。3恒成立问题f(x)g(x)恒成立指f(x)的最小值比g(x)的最大值大。f(x)g(x)恒成立指f(x)的最大值比g(x)的最小值小。编号公 式 名 称内 容1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0=k(x-x0)= (x-x0)3常见四种函数的导

2、数C1=0 (C为常数) (xn)1=nxn-1 (nQ)(Sinx)1=cosx(cosx)1=-sinx4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差(uv)1=u1v1积(uv)1=u1v+uv1商()1=(v0)5一般地,函数f(x)在某个区间可导 ,f1(x) 0 f(x)在这个区间是增函数 一般地,函数f(x)在某个区间可导 ,f1(x)0 f(x)在这个区间是减函数 一般地,函数f(x)在某个区间可导, f(x)在这个区间是增函数 f1(x)0 一般地,函数f(x)在某个区间可导, f(x)在这个区间是减函数 f1(x)06一般地,连续函数f(x)在点x0处有极值 f1(x0)=07求函数的极值的一般

3、步骤:(1)求导(2)解f1(x)=0(3)列表确定极值。一般地,函数在f(x)点x0连续时,如果x0附近左侧f1(x0)0,右侧f1(x0)0,那么f(x0)是极大值。一般地,函数在f(x)点x0连续时,如果x0附近左侧f1(x0)0,那么f(x0)是极小值。8函数在区间内只有一个点使f1(x)=0成立,如果函数在这点有极大(小)值,那么不与端点值比较,也可以说这就是最大(小)值。如果没有一个点使f1(x)=0成立,则这个函数在这个区间必定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9F1(x0)表示函数图象在点x0处的切线的斜率10S1(t)表示物体在时刻t处的瞬时速度4、x轴上的角:= k y轴上的角:= k+

4、 其中k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5、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点p(x,y)是角终边上的任意的一点(原点除外),r代表点到原点的距离,则sin= cos= tan= cot= 6、同角的基本关系:倒数关系 tancot=1商数关系 sin/ cos= tan cos/ sin= cot平方关系 7、诱导公式口诀:符号看象限,奇变偶不变。如:,8、和角与差角公式 :; ; 变用:tantan=tan()(1tantan)9、二倍角公式:sin2=2sincos.变用: 10、合一变形:= (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a,b)的象限决定, ).11.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y=sin(x+),xR及函数y=co

5、s(x+),xR(A,为常数,且A0,0)的周期;函数y=tan(x+),(A,为常数,且A0,0)的周期12、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的求法: 对于形如的三角函数可以先进行合一变形,然后考虑角的范围,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求出函数的值域最值。 对于形如y=asin2+bsin+c的函数,可以用换元法,令sin=t,(注意t的范围)转化成二次函数来求函数的值域和最值。 对于含有sin的函数可以用换元法,令,(注意t的范围)转化成二次函数来求函数的值域和最值。14、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的递增区间是,递减区间是;的递增区间是,递减区间是,函数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周期是,频率是,相位是,初相是;其图象的对

6、称轴是直线,凡是该图象与直线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数列公式和重要结论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前n项和公式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qn-1 (q0)其前n项的和公式或3、(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4、等差数列an中,如果m+n=p+q,则am+an=ap+aq,特殊地,2m=p+q时,则2am= ap+aq,am是ap、aq的等差中项。等比数列an中,如果m+n=p+q,则aman=apaq,特殊地,2m=p+q时,则am2= apaq,am是ap、aq的等比中项。5、等差数列被均匀分段求和后,得到的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即Sm,S2m-m,S3m-2m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7、被均匀分段求和后,得到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即Sm,S2m-m,S3m-2m成等比数列。6、等差数列an中,其前n项和Sn=An2+Bn,当公差d=0时,A=0,当公差d0时,A0,当公差d0时,A0。7、数列的通项的求法:已知Sn=f(n)或f(an)用分步讨论法;已知an=pan-1+q (p,q为常数)用换元法;已知an- an-1= f(n)用叠加;已知an/ an-1= f(n)用叠乘。8、数列求和的方法:一套二分三拆四错五倒,最后一定要牢记,公比为1不为1 已知数列是等差或等比直接套公式;已知an=bn+cn(bn、cn等差或等比)已知an=(bn等差)已知an= bncn(bn等差

8、、cn等比)用错位相减。9、12+22+32+42+n2=立体几何公式和重要结论编号公式名称 内 容1线面角sin=cos0时,a与a同向,且|a|=|a|;当0时,a与a反向,且|a|=|a|。5、 向量a、b的数量积ab=|a| b |cos6、 向量a、b的夹角cos=7、 =8.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a=,b=,且b0,则a|bb=a .ab(a0)ab=09.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B).10.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是线段的分点,是实数,且,则(11.点的平移公式 (图形F上的任意一点P(x,y)在平移后图形上的对应点为,且的坐标为).12.正弦定理. 变形公式:a=2RsinA b=2RsinB C=2RsinC SinA= SinB= SinC=13余弦定理;. 变形公式:cosA=等14.面积定理(1)(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2)15、在ABC 中: 16.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ABC的重心的坐标是.17、如果A=(x1,y1,z1),B=(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