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课程复习ppt课件_第1页
2010年课程复习ppt课件_第2页
2010年课程复习ppt课件_第3页
2010年课程复习ppt课件_第4页
2010年课程复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和实现原理、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媒体构成的系统(目的:共享资源;特点:协议控制下的自治系统); 计算机通信:以计算机为主要收发对象的通信系统(协议控制下的进程间通信,1,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2010年6月11日,其中,计算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专用计算机,因此,计算机网络的本质是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和实现原理、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媒体构成的系统(目的:共享资源;特点:协议控制下的自治系统); 计算机通信:以计算机为主要收发

2、对象的通信系统(协议控制下的进程间通信); 用户角度计算机通信,1,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对象,物理变量,媒体,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2010年6月11日,信道与信息类型匹配问题,调制/解调(Modem)的方法:调幅、调频、调相,以及组合调制; 比特速率 = 码元速率 * log2N (比特率) (波特率) 使得低带宽线路支持较高速比特流传输。 编码/解码(Codec)的方法:采样、量化、编码; 若语音频率4KHz,采样频率8KHz,256量化级,8位编码,则不失真速率64Kbps; 结论:计算机发送端口发出的数字信号最终可传递到接收端口,2,调幅:g(x)=(n+1)*sin(x); n0,3;

3、 调频:g(x)=sin(n*x); n0,3; 调相:g(x)=sin(n*/2+x); n0,3; 调频调幅:g(x)=(n1+1)*sin(n2*x); n1,n20,3; 调幅调相:g(x)=(n1+1)*sin(n2*/2+x); n1,n20,3,奈奎斯特(Nyquist )定理: 无噪声下的B(信道容量或码元速率)与H(信道带宽)关系: B = 2*H(波特); 无噪声下的C(信道速率)与B的关系: C=B*log2N (bps) 其中:N为一个码元可取的离散值个数。 香农(Shannon)定理: 有热噪声时C、H和噪声的关系: C = H*log2 (1+S/N) (bps,3

4、月12日思考题,1、为什么要引入调制/解调技术? 2、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 4 个相位,每个相位有 4 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为什么,适应模拟信道的传输要求,奈奎斯特定理: C = 2*H*log2N (bps) = 2*3K*log2(4*4) (bps) = 24Kbps,字符编码、图文编码等(如ASCII码),以便人机交互; 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 7单位编码, b7b6b5 b4b3b2b1 (简记X/Y); 图形字符:数字、字母、运算符号、语句符号等 控制字符:传输控制、格式控制、信息分隔字符等,人/机交互

5、和机/媒体匹配,通信编码:特定电平信号表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在端口的体现,RS232编码、不归0交替编码、 无同步信息,易产生累计误差; 不适合批量数据的传输; (原因:发/收脉冲无法精确同步,曼彻斯特编码、4b/5b编码 含同步信号,可避免累计误差; 适合批量数据的传输; (原因:根据同步信号调整接收脉冲,3,发送和接收的协调,目的:保证接收方能够正确识别和接收发送方的数据; 方法:收方及时调整接收取样脉冲; 位同步: 使接收方可以正确地接收各个比特 自同步法:收方直接从数据波中获取同步信号(曼码)。 外同步法:收方根据特定信号锁定接收脉冲和频率。 (异步传输的起始/终止位) 字符同步: 使

6、接收方可以正确地识别数据群 收方在识别到独特的同步字符或同步模式后, 才开始真正的数据接收。,4,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对象,同步,发方信息,取样脉冲,3月12日思考题,1、为什么要引入调制/解调技术? 2、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 4 个相位,每个相位有 4 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为什么? 3、如何才能同步收发双方的接收/发送动作,同步:正确识别对方发来的信息; 位同步(识别每一位):自同步、外同步。 字符同步(识别群):同步传输、同步模式识别,噪声对传输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噪声(包括信道本身的衰减)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错; 解决方法:发

7、方发送具有特定编码规则的差错校验码,收方根据规则检验接受数据的正确性。 常用算法:反馈重传法(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 差错校验码(检错码)= 信息字段 + 校验字段; 水平奇/偶校验码、垂直奇/偶校验码、 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循环校验码(CRC,位数/形成原理,5,g(x)决定校验字段的长度,3月26日思考题,1、分析“停-等”机制和“滑动窗口”机制的原理,试想在什么情况下,前者反而更有效? 2、如果电信部门提供T1系统服务,该如何支持用户的128Kbps的虚电路传输要求? 3、根据分组交换的原理,讨论分组交换的特点。 4、HDLC使用滑动窗口机制(后退N帧)协议,发方已发0-7帧,当计

8、时器超时时,若发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方需重发帧?可发的帧序号是,停-等:发一块数据(帧),等待并根据对方应答确定重发或续发; 滑动窗口:连续发送多帧,统一应答(累积应答); 优势:提高信道利用率,减少等待主机处理的时间; 回答:信道质量差,出错概率大; 后者的容错、纠错能力不如前者? 传输效率要求不高,控制简单时? 传输速率不高,发方空闲时间可忽略时? 发方数据较少时,媒体利用率,为了提升媒体的利用率,当媒体的传输能力超过用户要求的传输率时,可以使用多路复用技术,支持多路信号共用信道。 基于模拟信道的频分多路复用(不同频段对应不同路信号); 基于数字信道的时分多路复用(不同时间片

9、对应不同路信号); 基于光纤信道的波分多路复用(不同波长对应不同路信号); 多路复用均采用静态分配信道的方法,要求双方严格同步。 多路复用的实例为T1(24路*64Kb)和E1(32路*64Kb); 集中传输(按需分配子信道):将上述的频段/时间片/波长动态分配给需要的用户对,进一步提升信道利用率; 要求附加信息以便区分不同路的信号; 要求缓存能力以防多用户数据超载时的数据丢失,6,3月26日思考题,1、分析“停-等”机制和“滑动窗口”机制的原理,试想在什么情况下,前者反而更有效? 2、如果电信部门提供T1系统服务,该如何支持用户的128Kbps的虚电路传输要求? 3、根据分组交换的原理,讨论

10、分组交换的特点,回答:2路 * 64Kbps = 128 Kbps,申请2路64Kbps的信道; 2路 * 8位/路 / 125us = 128Kbps,申请2路; 2路传一个数据? 2*8/125us=128Kbps? 128Kbps/(1.544Mbps/24)=2 ? 1.544Mbps / 128 Kbps = 12, T1可分为12条128K的VC? T1被理解为12路128Kbps子信道? 2路T1信道复用? 12路信号复用?T2传输? 使用12路采样声音信号复用1个1.544Mbps信道,T1:时分多路复用,24路64Kbps信道,总速率1.544Mbps,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交换

11、受控于协议(传输控制规程,字符型传输控制规程:支持任意字符数据的传输; 利用控制字符(组)体现数据的逻辑性,控制双方的数据交换; 假“控制字符”的处理(转义):DLE字符填充; 停等协议支持数据的交换。 比特型传输控制规程(HDLC):支持任意比特数据的传输; 通过交换不同类型的帧来控制双方的数据交换; 假“帧限定符(01111110)”的处理:0比特插入; 窗口机制(Ns和Nr)和捎带应答的应用提升数据交换的效率。 发方可以连续发送若干数据帧(Ns区分不同帧); 收方可以一次性确认若干帧(Nr标识其前的所有帧被收妥); 收方可在数据帧中借助于Nr对接受的帧进行确认(捎带应答); 可连续发送(

12、无需确认)的帧数取决于Ns和Nr的可取值数2n-1,7,3月26日思考题,1、分析“停-等”机制和“滑动窗口”机制的原理,试想在什么情况下,前者反而更有效? 2、如果电信部门提供T1系统服务,该如何支持用户的128Kbps的虚电路传输要求? 3、根据分组交换的原理,讨论分组交换的特点。 4、HDLC使用滑动窗口机制(后退N帧)协议,发方已发0-7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方需重发帧?可发的帧序号是,因HDLC最多可连续发送7帧,收到3号帧的确认意味着0-3都已收取(捎带应答);因为超时,意味着后续帧(4,5,6,7)丢失,故需重发4帧;可发帧序号:4,5,6,7

13、,0,1,2(Ns/Nr占3位,窗口尺寸23-1=7,限于媒体的长度和成本限制,为容纳更多的用户,实际通信采用多点接续方式,中间结点执行数据交换的过程,线路交换:建立线路、占用线路并传输数据、释放线路; 特点:独占线路,线路的利用率较低;实时性好,传输延迟小; 不提供缓存,数据透明传输;双方自行解决速率匹配。 报文交换:存储排队转发报文; 特点:结点具有缓存能力,暂存用户报文等待线路空闲; 无线路建立过程,改善线路利用率;结点可执行数据格 式转换和差错检测,方便接收站点的收取。 报文体积可变,磁盘读取影响速度。 分组交换:类同固定长度的报文交换; 特点:除报文交换的优点外,更可因分组体积固定而

14、利用高速 缓存。 分组流交换方式:数据报(面向无连接)、虚电路(面向连接,8,数据交换方式,3月26日思考题,1、分析“停-等”机制和“滑动窗口”机制的原理,试想在什么情况下,前者反而更有效? 2、如果电信部门提供T1系统服务,该如何支持用户的128Kbps的虚电路传输要求? 3、根据分组交换的原理,讨论分组交换的特点,分组交换:固定长度的分组 + 存储-转发 + 分组交织; 较短长度的分组利于提高(后继)线路利用率; 分组体积固定,利于使用高速缓存技术; 利于短消息(交互式或者控制信息)的“插播”; 分组头占用了一定的带宽资源,采用层次化的思想构建计算机网络体系,以标准化来支持其开放; 从问

15、题分解的角度,提出7层模型(功能及其支撑技术): 物理层,确定物理设备接口,提供点点比特流传输物理链路; 数据链路层,利用差错处理技术,提供高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利用路由技术,实现用户数据的端端传输; 运输层,屏蔽通信子网差异,及用户要求和网络服务之间差异; 会话层,提供控制会话和数据传输的手段; 表示层,解决异种系统间的信息表示问题,屏蔽数据表示差异; 应用层,利用下层服务,支持各种应用要求(如FTAM等)。 分层导致了层间通信的问题: 对等层间通信、相邻层间通信,两者间的关系(目的和手段); 只有执行相同协议的对等层实体之间才能进行有意义的通信; 数据单元的形成,层层封装,通信的

16、有效率下降; OSI实现的基本原理/方法:设计虚拟模型(如:协议),实现虚/实映射(如:数据/协议负载,9,针对多厂商/多用户的趋势标准化OSI/RM,1 OSI/RM中一再强调“协议”的重要性,为什么?“协议”究竟约定了哪些内容? 2 OSI是如何保证独立开发的系统可以互连通信的? 3 我们可以从OSI/RM的设计方法中学到什么,4月9日思考题,协议是保证对等实体可以协同工作、层功能可以实现和层服务可以提供而定义的一组有关通信方面的,在语义、语法和时序方面的约定,确定模块功能,定义接口和协议,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方法。 系统:抽象、分解和模块化(模块功能和接口); 分布式:协议(语义、语法和时序

17、)和虚拟模型(实例虚拟实例,距离高质量媒体(速度)共享媒体(广播)媒体访问控制; 传输方式:基带传输、宽带传输;传输方向和传输距离; 总线型局域网(多个结点附接一条总线)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竞争总线)和以太网; 原理(说前先听,边说边听,冲突退避)、最小帧长的原因; 令牌总线(有序分配总线):逻辑环路形成、令牌及维护; 环形局域网(结点通过链路串接构成环路)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及优先级的作用:确保有序性; IBM令牌环的寻径方法:源指定路径桥接器的应用; 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FDDI)容错(双环)的原理; 令牌环和FDDI区别(令牌传递时间,单/多帧,令牌定时/优先级);

18、 无线局域网(对应安全性的扩频技术,CSMA/CA(冲突避免), 对应隐藏终端的预约信道(RTS/CTS); LAN中逻辑链路层(LLC)作用:屏蔽MAC差异,提供统一接口,10,局域网,4月14日思考题,1 总线网有那些方法可以实现结点共享总线? 和总线网相比,环形网有什么特点,课堂介绍了两种方法: 1、竞争:CSMA/CD(802.3) 以太网; 2、按序:TokenBus(802.4) ARCnet,1、拓扑差异:总线和环形; 2、RPU转发帧,帧回收机制; 3、监控器监控“发送结点”的活性,维护令牌和环路,4月16日思考题,1 环形网中的令牌起什么作用? 2 总线网增删结点应作哪些维护

19、总线的操作?环形网增删结点又应作哪些操作,1、发送帧的权利; 2、优先级高的结点可以通过“预定”的方式优先获得令牌,总线网:竞争总线:无需任何“维护”操作; 令牌总线网:维护逻辑环路; 环形网:结点自动维护环路; 拥有令牌的结点宕机:监控器产生新令牌; 兼含监控器的结点宕机:拥有令牌的结点承 担监控器的功能,考虑CSMA/CD和CSMA/CA的区别,4月26日思考题,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以太网); 特点:可以监听到自己发出的信号; 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无线网); 特点:A无法监听隐藏节点C发出的信号,A,C,为防止A发给B的信息被C发出的信息所干

20、扰,无线网采用CSMA/CA,即发前侦听,无信号时发RTS(请求发送),通知A区域内节点静音;B响应CTS(清除发送)通知B区域内节点(A的隐藏节点)静音,从而避免后续数据传输的冲突,B,距离媒体成本/质量差错处理和路由; 同步数字体系(SDH):基于光纤和多路复用技术,统一高端速率,自愈环; 分组数据交换网(3层结构):分组组成和结点接入方式; 帧中继(FR):光纤应用,简化流程; 异步传输模式(ATM):53字节信元,首次提出资源预留的概念,基于信元的VP/VC交换; 广域网接入技术: 高速数字用户线接入(xDSL):借助复用和调制技术,利用电话线支持用户高速接入广域网; 以太网接入:光纤

21、到楼层网络设备(交换机),专线(双绞线)入户,11,广域网,距离远! 线路成本高:线路利用率; 线路质量相对较差,差错率相对较高:差错处理; 覆盖广,用户多:端用户间具有冗余设施,网状网络; 不适合广播工作方式,路由技术,4月28日思考题,和局域网相比,广域网设计时更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容纳用户和资源,统一监管,降低成本; 网络互连部件和子网之间的关系(必须具有相同的高层协议,协议转换包括协议数据格式的转换、地址映射、速率匹配、网间流量控制等,不转发子网特有的控制信息; 转发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作用及其区别; 互连时关注的问题: 广播风暴(不确定出口时进行广播)和自学习地址映射表; 冗余网桥

22、: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网络瘫痪自学习方式的矛盾; 生成树的目的及原理:保证网络的连通性,但不产生环路,网络互连,12,4月30日思考题,1 网络互连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 转发器、桥接器、路由器和网关的功能是什么,各自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3 网桥是如何避免“广播风暴”的,此时,还应当注意些什么,不同网络执行不同协议,具有不同内在/外观特性; 网络互连的主要工作:了解并保持不同子网的差异(不应要求子网协议本身进行变动),提出解决差异的方法; 内在的差异点:子网执行的协议,涉及的因素包括接口方式、编址方案、分组体积、访问机制等,4月30日思考题,1 网络互连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 转发器、桥接器、路由

23、器和网关的功能是什么,各自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3 网桥是如何避免“广播风暴”的,此时,还应当注意些什么,90071班,39,38,90072班,40,6,王睿博,吴张伟,马冯鑫,朱鹏飞,何明远,4,张楠,瞿捷,成一功,徐镇,孙岩,刘伟伟,网络互连部件的作用:互连不同子网; 功能:不同子网之间的协议转换; 根据协议转换发生的层次,予以不同的命名; 层次: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逻辑划分; 转发器:适用于仅在物理层及其下面的传输媒体不同的网络互连; 功能:物理层协议的转换; 目的:延伸网段,或者改变传输媒体; 扩展相同类型(相同2层及之上协议)的网段(,4月30日思考题,1 网络互连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4、? 2 转发器、桥接器、路由器和网关的功能是什么,各自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3 网桥是如何避免“广播风暴”的,此时,还应当注意些什么,90071班,39,38,90072班,40,6,王睿博,吴张伟,马冯鑫,朱鹏飞,何明远,4,张楠,瞿捷,成一功,徐镇,孙岩,刘伟伟,桥接器: 场合:适用于仅在数据链路层及其下层不同(相同)的网络互连,如LAN1/LAN2 ; 功能: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的转换; 路由器: 场合:适用于仅在网络层及其下层不同的网络互连,如WAN/WAN、LAN/WAN互连; 功能:网络层及其下层协议的转换,4月30日思考题,1 网络互连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 转发器、桥接器、路由

25、器和网关的功能是什么,各自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3 网桥是如何避免“广播风暴”的,此时,还应当注意些什么,90071班,39,38,90072班,40,6,王睿博,吴张伟,马冯鑫,朱鹏飞,何明远,4,张楠,瞿捷,成一功,徐镇,孙岩,刘伟伟,场合:适用于在运输层及其上层协议仍有不同的网络互连,如不同体系结构或者应用差异; 功能:运输层及其上层协议的转换,4月30日思考题,1 网络互连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 转发器、桥接器、路由器和网关的功能是什么,各自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3 网桥是如何避免“广播风暴”的,此时,还应当注意些什么,90071班,39,38,90072班,40,6,王睿博,吴张伟,马冯

26、鑫,朱鹏飞,何明远,4,张楠,瞿捷,成一功,徐镇,孙岩,刘伟伟,广播风暴:为数据可传输至目的地,网桥将数据转发至互连的其它子网; 避免方法:设置地址映射表,自学习方式建立端口/节点(位置)对应关系; 注意事项:冗余网桥影响地址映射表的工作;工作效率(表容量和置换算法,用户接入因特网的必备条件:接入网络的接口(转发服务)、 统一的软件(TCP/IP协议集)、全网唯一标识(IP地址); 因特网地址:物理地址、IP地址、域名地址间关系及映射方法; IP地址空间紧张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IPv6、子网掩码(子网地址)、动态分配、专用地址NAT; IP协议的特点:无连接、不可靠、尽力投递(路由和分段);

27、 路由选择:路由表构造(距离-向量DV,链路状态LS); ICMP的作用:设备和结点的控制及差错报告报文传递; TCP原理及特点:连接、可靠、字节流、拥塞处理、C/S模式; TU端口号的作用:标识特定的应用进程;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服务:Email(SMTP/POP/IMAP)、DNS、WWW,组成及结构:路由器互连子网及用户主机,因特网,13,1 如果一个C类地址()分配给3个部门,各部门的计算机数分别为60台、58台和100台,能否借助子网掩码给出各部门的子网地址、子网内的IP地址? 2 IP协议的特点是什么? 3 TCP是如何在IP的基础上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传输服务的,5月14日思考题,作业中的问题: 子网掩码:4; 子网地址:0XXXXXX XXXXXXX,1 如果一个C类地址()分配给3个部门,各部门的计算机数分别为60台、58台和100台,能否借助子网掩码给出各部门的子网地址、子网内的IP地址,5月14日思考题,分配方法1:一分为二,再分二,92,92,28,子网掩码,,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