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五及十六章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及十六章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及十六章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及十六章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及十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 结束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西方学者认为,这两大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分析islm模型得到清楚的说明。因此,本章在上一章说明islm模型的基础上,阐述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islm模型分析西方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的。 up,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上一章说到,is曲线和lm相交所决定的均衡收入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收入,而且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需要依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2、具体地说,需要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改变is和lm曲线的位置,使它们相交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 在经济过热时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可见,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利率

3、和收入都上升;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均衡利率和收入都下降。 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均衡利率下降,而均衡收入上升;若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均衡利率上升,而均衡收入下降,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挤出效应 习题,一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分为两种情况: 1

4、lm曲线不变,is曲线斜率不同。 2 is曲线不变,lm曲线斜率不同。 结论,1 lm曲线不变,is曲线斜率不同,y,r,0,lm,is,is,r0,r1,y0,e,e,e,y2,y3,ee =kg*g =y0 y3,挤出效应y1y3,y,r,0,lm,is,e,r0,y0,e,is,y3,e,r2,y1,挤出效应y2 y3,is曲线平坦,is曲线陡峭,在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反之, 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is曲线越平坦,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必然要向货币市场发行国债)而向右

5、移动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大,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小。 is曲线越陡峭,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小,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大,结论 up,y,r,0,lm,is,is,r0,r1,y0,e,e,e,y2,y3,ee =kg*g =y0 y3,挤出效应y1y3,y,r,0,lm,is,e,r0,y0,e,is,y3,e,r2,y1,挤出效应y2 y3,lm曲线平坦,lm曲线陡峭,2 is曲线不变,lm曲线斜率不同,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 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结论 up,lm曲

6、线越平坦,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大,即利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需求的很大变动,或者是货币需求的较大变动只会引起利率从而投资的较小变动,较低的利率上升幅度引起的“挤出效应”相对较小,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lm曲线越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就越小,即利率的较大变动只会引起货币需求的较小变动,或者是货币需求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利率从而投资的较大变动,而较高的利率上升幅度引起的“挤出效应”相对较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结论 up,总之,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上升幅度不是很大(就是h决定,lm曲线的斜率),并且利率上升不会导致投资大幅度下降(就是d,is曲线的斜率),那么,这项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大。财政政策的效果

7、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它们是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从“挤出效应”的角度来判断财政政策效果的,二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果is越陡峭,或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1 is为垂直线 2 lm为水平线,y,r,0,is,lm,凯恩斯极端,1 is为垂直线财政政策极为有效,y,0,r,is,lm,r0,y0,y1,is,r1,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为0,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即挤出效应为0,

8、财政政策极为有效,1 is为垂直线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为0,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垂直的投资需求曲线产生垂直的is曲线,这时,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没有作用。 up,y,r,0,is,lm,lm,y0,r0,r1,2 lm为水平线凯恩斯区域,为什么在“凯恩斯区域”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因为“凯恩斯陷阱”。 为什么在“凯恩斯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明显?因为这时没有“挤出效应,lm,y,y,如果is是垂直的, lm是水平的,则必然是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之所以称凯恩斯极端,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反应又不很灵敏

9、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货币政策效果很小。水平的lm和垂直的is模型只是把凯恩斯这一看法推到了极端而已。 up,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主要取决于: 支出乘数kg的大小( kg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k(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h为无限大,而d等于0。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0,财政政策效果极大。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10、下, h为0,而d极大。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是完全的,即政府支出增加多少,私人投资支出就被挤出多少,财政政策无效。 在islm模型中,lm曲线越陡峭(h越小),is曲线越平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up,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一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总收入)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则小。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分为两种情况: 1 lm曲线不变,is曲线斜率不同。 2

11、is曲线不变,lm曲线斜率不同。 结论,1 lm曲线不变,is曲线斜率不同,y,r,0,is,lm,lm,e,e,r0,y0,r1,y1,y,r,0,e,e,is,lm,lm,r0,r1,y0,y1,lm曲线不变,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因此当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引起的投资的较大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大; is曲线越陡峭,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引起的投资的较小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小。 is

12、曲线平坦时,货币政策变化虽然引起利率下降较小,但是因为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大,因此投资的增加量却较大,所以最终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也较大。 up,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反之, 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r,y,o,lm,is,lm,y,y,r,y,o,lm,is,lm,y,y,2 is曲线不变,lm曲线斜率不同,e,e,e,e,lm曲线越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就越小,即利率的较大变动只会引起货币需求的较小变动,或者是货币需求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利率从而投资和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 因此,当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

13、而向右移动时,lm曲线陡峭时引起的利率下降幅度更大,投资增加更多,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大。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主要依靠l2吸收掉,那么利率当然就要下降,而这个程度就是由hlm曲线的斜率控制的。 up,结论 up,总之,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大(就是h决定,lm曲线的斜率),并且利率下降对投资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就是d,is曲线的斜率),那么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大;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小。而这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这二者是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二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与凯恩斯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就出现了古典主义的极端情

14、况。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1 lm垂直 2 is水平,y,r,o,r0,is,lm,古典主义极端,为什么在“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为什么古典经济学家反对政府干预?这时的“挤出效应”为100,lm曲线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为0,这时人们不再愿意为投机而持有货币等待(l2为0)。那么这时货币市场没有闲置资金,政府要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国债而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必然会引起利率上升,政府支出增加伴随投资等量减少,“挤出效应”是完全的,1 lm垂直古典区域,但是,如果这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却会很大。由于lm曲线垂直,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h=0,l2 =0),因此增

15、加的货币供给将全部用来增加交易需求l1,这样国民收入水平也会增加,y,o,r,is,lm,lm,up,e,e,r0,r1,y0,y1,2 is水平,is曲线水平,表明投资的利率弹性d无穷大,投资对利率极为敏感。(1)因此,当货币供给的增加哪怕使利率水平稍有下降,就会使投资大大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扩大。即货币政策极为有效。(2)因此,政府因支出增加而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只要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产生完全“挤出效应”。即财政政策完全无效,is,y,o,r,lm,lm,r0,y0,y1,y,r,o,lm,is,is,y,之所以将is水平而lm垂直的情况称为古典极端,是因为古典学派认

16、为,货币需求只同产出水平有关,同利率没有多大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近于零。因此,lm是一垂直线,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的政策。 无论是凯恩斯极端还是古典极端,在现实中是极为少见的(理论意义: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提供了工具)。真正常见的是中间区域,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对经济起一定的稳定作用。 up,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在通涨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否则,货币供给

17、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必受影响。 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up,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y,r,is1,lm1,a,r1,y1,y2,g,ms,lm2,b,r2,is2,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 结束语 本章要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实践中的缺陷,本章要点: 1 依靠市场力量能够实现两个市场同时均衡,但却未必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为此,需要依靠国家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2 lm不变,is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小, 货币政策效果大; is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大, 货币政策效果小。 is不变,lm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大,

18、货币政策效果小; lm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小, 货币政策效果大。 3 凯恩斯极端:is垂直,lm水平; 古典极端: is水平,lm垂直。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搭配使用。 up,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实践中的缺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能缓解严重的失业问题,但并不能真正解决。 较低的失业率的成就是以其后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作为代价。 宏观调控政策始终没有消除失业和通涨。 up,1 在凯恩斯区域,( )。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财政政策有效; c 财政政策无效; d 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样有效。 2 以下何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 a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b 减少税收; c 增加转移支

19、付; d 增加税收。 3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税收,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 b 国民收入减少; c 国民收入不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4 在islm框架下,所得税的削减会导致( ) a 产出和利率上升; b 消费上升,利率下降; c is曲线更加陡峭; d 支出乘数下降,5 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不相关。 6 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7 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 减少政

20、府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 8 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 b 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提高; c 减少货币供给量,利率提高; d 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9 以下因素中,与挤出效应具有反向作用的是() a 政府支出乘数;b 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 c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d 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10 对利率反应最敏感的是( )。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 三者敏感程度相同。 11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为( )。 a 消费需求增加; b 投资需求增加; c

21、总需求增加; d 三者都有。 12 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 )曲线水平,则( )政策完全无效。 a lm,财政; b lm,货币; c is,财政; d is,货币,13 在古典区域中,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财政政策有效 c 货币政策无效 d 货币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14 哪种财政政策对于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最小() a 减税 b 增加政府支出 c 投资补贴 d 多发货币 15 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 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 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 支出乘数较小; d 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16 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

22、,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 c 增加政府购买 d 增加转移支付 17 下列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明显; b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越不明显; c 投资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货币政策越明显; d 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财政政策越明显,18 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十分严重的时候,可以( ) a 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b 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组合; c 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d 只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假定lm方程为 y=500+25r(货

23、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 m=100),is方程为y=950-50r( 消费 c=40+0.8yd,税收 t=50,投资 i=140-10r).求: (1)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2)当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的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水平各为多少? (3)为什么均衡时收入的增加量小于is曲线的右移量,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西方经济政策类型: 计划类:通过行政命令予以执行。 如,对公用事业产品的定价,对企业兼并政 策的制定及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管理。 市场调控类: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并通过该机制的作用来达到政策目标。 本章所论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指在较大的程度上利用了市

24、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一般被归之为宏观调控的类型,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 第五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六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第七节 结束语,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 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而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up,充分就业 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但通常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 相关名词: 失业率充分就业的衡量指标

25、 奥肯定律反映gdp与失业率间的关系 up,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失业的类型: 摩擦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极端情况:结构性失业 ) 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up,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描述了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

26、稳定的关系。 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在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up,价格稳定 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相关名词: 价格指数: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 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gdp平减指数(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 up,2009年4月 cpi数据 -1.50% ppi数据 -6.60% up

27、 2009年5月 cpi数据 -1.40% ppi数据 -7.20% 2009年6月 cpi数据 -1.70% ppi数据 -7.80% 2009年7月 cpi数据 -1.80% ppi数据 -8.20% 2009年8月 cpi数据 -1.20% ppi数据 -7.90% 2009年9月 cpi数据 -0.80% ppi数据 -7.00% 2009年10月 cpi数据 -0.50% ppi数据 -5.80% 2009年11月 cpi数据 0.60% ppi数据 -2.10% 2009年12月 cpi数据 1.90% ppi数据 1.70% 2010年1月 cpi数据 1.50% ppi数据 4

28、.30% 2010年2月 cpi数据 2.70% ppi数据 5.40% 2010年3月 cpi数据 2.20% ppi数据 5.20% 2010年4月 cpi数据 2.80% ppi数据 6.80% 2010年5月 cpi数据 3.10% ppi数据 7.10% 2010年6月 cpi数据 2.90% ppi数据 6.40% 2010年7月 cpi数据 3.30% ppi数据 4.80% 2010年8月 cpi数据 3.50% ppi数据 4.30% 2010年9月 cpi数据 3.60% ppi数据 4.30,经济持续增长 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

29、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up,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还要考虑到政策本身的协调和对时机的把握程度。 up,第二节 财政政策 up 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 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政策。 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2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3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4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5赤字与公债 6西方财政的分

30、级管理模式,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国家财政: 政府支出: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 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收入:税收(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 对政府的债权) up,国债发行量占gdp的比重 up,2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up 自动稳定器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涨,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通过政府税收、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来发挥稳定经济的功能。 斟酌使用

31、的财政政策 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 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补偿性财政政策 逆经济风向行事,3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 财政平衡预算思想: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和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功能财政思想: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

32、贯彻。 up,4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不能简单地把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作为判断财政政策扩张或紧缩的标准。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 则实际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 则实际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提出的作用: 为判断财政政策性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 up,5赤字与公债 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弥补赤字的途径: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 借债:1 向中央银行借债(

33、中央银行增发货币);2 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 公债可以使赤字得到弥补,但同时政府的利息支出又构成政府预算支出中一个十分庞大的组成部分。 up,6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 税收: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支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调节,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中央政府财政预算与地方财政预算各自分开,自求平衡。 up,第三节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反向)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up,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活期存款

34、: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存款准备金: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 法定准备率rd:由政府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 法定准备金rd: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 准备金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 举例:p554,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 1/rd为货币创造乘数,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条件:1 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超额准备金,即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超额准备率re,即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货币创造乘数1/(rd+re) 利率上升,re下降,货币乘数增大;再贴现率上升,

35、re上升,货币乘数减小。) 2 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 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现金存款比率rc,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货币创造乘数1/(rd+re+rc),基础货币(货币基础):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h = 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cu 法定准备金 rd 超额准备金 re 货币供给m 通货 cu 存款总和 d 货币创造乘数m/h = cud / (cu+rd+re) = (rc+1) / (rc+rd+re,up,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货币政

36、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1 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2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3 变动法定准备金比率 道义劝告: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 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up,up,据估算,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后,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000多亿元,算上上次准备金

37、率调整,共冻结流动性6000多亿元,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货币政策影响产出,是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资产组合。 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较低利率所带来的股票价格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会使人们感觉更富有了,于是他们会消费得更多,从而使总需求增加了。 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企业投资增加。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还可通过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从而对总需求发生作用 5 中央银行的行动可促使银行发放更多或更少的贷款,或者以更宽松或更严格的条件发放贷款,up,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 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 证券的发行与流通 证券的交易与价格 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 up,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 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

38、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和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等)。 狭义的证券:指资本证券,它使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如股票和债券。 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1 性质不同:债券投资人无权参与发行单位的经营管理。股票投资者则相反。 2 财务处理不同:公司支付的债息作为成 本支出;公司支付的股息属于利润分配。 3 收益风险不同:债券收益率事先确定, 故风险低于股票。 up,证券的发行与流通 股票和债券的市场按其职能可分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证券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而证券二级市场又是一级市场发展的条件和延伸。 证券发行方式可以使公募,也可以 是私募,即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 up,证券的交易与价格 证券交易的程序一般要经过开户、委托、竞价、成交、清算交割、过户等环节。 证券交易价格的形成: 股票价格:理论上取决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股票的内在价值又取决于股票未来各期的收益。 影响股价的因素:公司经验业绩、市盈率、企业发展潜力、炒作题材、政策变化、政治经济形势等。 股价指数:衡量股票市场价格总水平及其变 动的相对指标。 债券价格:最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