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说课稿(定稿)_第1页
《青山不老》说课稿(定稿)_第2页
《青山不老》说课稿(定稿)_第3页
《青山不老》说课稿(定稿)_第4页
《青山不老》说课稿(定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说课青山不老说课稿【基于标准的陈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水平、提升他们语文学习质量。【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安排为一课时。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

2、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水平,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最后读写结合,实行水平迁移,情感升华。【学习目标】、理解“炕、虐、踞、淤”等生字,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等词语的意思;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个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习重难点】1、重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2、难点: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评价方案】1、“学习目标1”:自己借助学习工具,再通过读文,认清生字,读懂词语。100%学生达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2、“学习目标2”: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文体会,深入合作探究,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出老人在大环境险恶,小环境艰辛的情况下,创造出“ 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的奇迹。至少80%的学生达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3、“学习目标3”:通过深层次的读文,借助对课文段落的理解,协助学生明白“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75%的学生达

4、标。体现了语文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导学与学习】1、导学方法: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以及六年级学生的阶段水平和本单元的重点及本课的特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水平、提升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2、学习方法: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水平;同时又因为有前一单元阅读教学作铺垫,学生有了一定的快速阅读基础。所以,我会引导学生使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让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静静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

5、按照“品读语言表达感悟积累语言”,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相关的文字、图片或资料,重点文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导学流程】 为了完成导学目标,解决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我决定抓住“中心线索”来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以“奇迹”为突破口,让学生理解奇迹走进奇迹感悟奇迹。我会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初探奇迹”“潜心会文,感受奇迹”“呼应课题,探究中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院屋图片,创设情境:问:“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小院子?”(学生回答

6、后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 教师深情解说,创设情境:“这是多美的小院啊!”(1)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2)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好吗?(配乐,引读)窗外是。院子在山沟里,山上。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四周全是风一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么美的小院子是谁的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院,理解一下一位81岁的不凡老人。他用十五年的时光在祖国晋西北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用毕生的余热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的出示及教师的引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下面环节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另外,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生自由读以及

7、与老师的合作读,初步完成“学习目标1、2”。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二、初读感知,初探奇迹。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文中找一找、划一划:老人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句段品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并找、划相关文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完成“学习目标1”,初步完成“学习目标2”。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部分人文性。)三、潜心会文,感受奇迹。1.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1)老人工作的山沟的大环境恶劣(板书:大环境恶劣

8、)指导朗读:读出晋西北地区的荒芜、险恶(2)老人居住的小环境艰苦(板书:小环境艰苦)指导朗读:读出老人生活环境的孤独、忙碌、凄苦(3)探讨人物的品质:老人的居住环境怎样?工作环境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2.老人为什么要创造这个奇迹?(板书:无私奉献 造福人类)引读第四段:(1)领悟植树造林与防风固沙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树木和土壤休戚相关的关系。(2)抓住关键词句,再一次领悟老人的高贵品质。3.老人努力的结果怎样了?引读第一段;感受奇迹的力量(1)交流讨论:如果没有这位老人,贫瘠的山沟会怎样?有了这一位老人,贫瘠的山沟怎样了?(2)感悟作者环境描写的技巧并指导朗读(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老师的点拨、

9、导读,学生朗读、交流、讨论,完成“学习目标2”,初步完成“学习目标3”。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部分人文性。)四、呼应课题,探究中心。1.为什么作者说“青山不老”呢?文中哪一段话是对这句话的解释?“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2.不老的是什么?(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的合作探究,完成 “学习目标3”。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与其说是青山不老,不如说是老人改造环境,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老。请同学们谈一谈:在你心目中有没有什么像老人的精神一样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人或事?(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使学生以上所学进一步升华,完成 “学习目标3”。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