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1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2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3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4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手工制作幼儿手工制作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种,是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工具,对材料实行加工改造,持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创造立体的艺术表征形象以及表达自我的活动,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理解到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幼儿手眼协调水平,形成立体空间观点,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手工制作的表现形式手工制作是中华

2、民族的传统艺术活动,它有很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捏泥、剪纸、布贴、叶贴、绒贴、豆贴、木屑贴画、草编、毛线编织、金属丝编织、刺绣、泥塑、根雕等等。手工制作还能够利用剩余材料或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自制玩具、美化环境。二、手工制作的种类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纸艺、布艺、陶艺、玩具制作、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

3、手工。三、常用工具和材料1、常用工具:在手工制作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安全、便利。常用的有:剪刀、尺子、笔、夹子、泥工板、胶带、胶水、订书机,其他的还有:圆规、砂纸、针、钳子、烙具等。2、常用材料:(1)纸。(2)布、线类。(3)泥类。(4)竹、木类。(5)石。(6)金属皮、丝。(7)塑料类。(8)其他材料: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四、手工制作的表现方法:(一

4、)、纸工造型:纸的平面造型1、剪纸,具有千刀不落、万剪持续的完整性、趣味性、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工具和材料包括剪刀、刻刀、纸张、衬板等。剪纸的方法步骤:(1)、起稿用单线画草图。(2)、图稿剪纸化。连接、加粗、纹样美化(3)、用深颜色把要剪去的部分图画出来。(4)、剪刻。剪刻的基本规律是: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由内向外、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2、染纸,工具材料:吸水性强有韧性的纸,如生宣纸、餐巾纸;水性颜料,用时加入适量水和酒精,如红蓝墨水、水彩颜料;调色盘、扎染线、夹板。方法步骤:(1)、构思(2)、折叠(3)、染制(4)、剪裁修整3、撕纸方法步骤:(1)、折叠(2)、起稿(3)、撕纸,不要求

5、纸边缘均匀整齐4、剪(撕)贴装饰画(1)、剪(撕)贴装饰画是在装饰画的基础上,将剪或撕出的形按主题和构图规律粘贴而成。在形象的处理上追求简洁、概括;在手法上追求夸张、变形;在色彩上要求和谐统一。(2)、工具有剪刀、镊子、胶水、双面胶、乳胶、糨糊等;材料用各色卡纸、吹塑纸、旧挂历、广告单等;底板材料可用泡沫板、白板纸、三合板等。方法步骤:(1)起稿(2)、色块剪裁(3)、粘贴纸的立体造型1、折纸九种基本折法(1)、对折法(2)、对角折(3)、集中折(4)、向中心折(5)、双正方形(6)、双三角形(7)、单三角折菱形(8)、单菱形(9)、双菱形五种纸工常用符号(1)、剪切线: (2)、折叠线: (

6、3)、山线:(4)、谷线:(5)、插接口:2、拧纸制作依据设计意图、造型要求,用纸拧出线、面、体等实行形象塑造。为避免拧后造型松散可用乳胶加以定型。干后,实行装饰、上色会更好。3、纸雕纸雕的造型千变万化,色彩鲜艳丰富,无论应用在环境布置、主题墙饰,或是做成纸雕卡片,都十分适合,将纸雕图案配合需要,加上底色、背景、文字等,就能将纸雕表现出不一样的效果。纸雕的方法步骤:(1)将图案分解,描绘在纸上,描绘时应比原稿的面积稍大,因立体雕塑后,面积会变小。(2)依线稿剪出所需零件。(3)使用调酒棒末端的小圆球在零件边缘轻轻滚压,产生圆弧效果。(4)利用海绵胶或珍珠板将零件局部垫高,产生立体效果。(5)最

7、后将所有零件组合粘贴,即可完成可爱的纸雕造型。4、面具、纸花等方法略。(二)、 泥造型泥的选用:幼儿泥工的材料主要是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彩泥或面团。 泥造型的基本技法:团、指揉、搓、切、剪、划、抹、压、染等。(三)、自然物造型 自然物是自然界中各种天然的、未经加工的物种。如,丰富多彩的贝壳,造型奇特的小石头,各种颜色的树叶,五彩缤纷的各类谷物(玉米、红豆、小米、花生),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以及漂亮的花卉、昆虫等等。自然物的采取和利用1、利用自然物形态和色彩,突出表现天然品质。2、因才施艺,根据材料不同特点加工组合,使设计加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造型方法与要点1、粘贴法,如:利用树叶、种子

8、等粘贴造型。2、标本法,示例:蝴蝶的标本制作(1)、将采集到的蝴蝶整理好外形,用大头针固定在木板上,待干燥。(2)、将制成的标本用热熔胶固定在藤编球体上或其他装饰性物品上。3、编制法4、拼接法(四)、废旧材料造型废旧材料是指,一切可以为造型所用的无毒、无害的、易于加工、重构和便于操作的材料。点状材料造型点状材料可能是一颗豆粒、一粒米、一片树叶、一颗珠子、一颗瓜子皮。点状材料造型要考虑到形状、色彩、质感及造型草料排列的疏密关系。线状材料造型线状材料具有极强的方向感,外形丰富。或曲、或直,或粗壮、或纤细。线状材料形象塑造过程中,混合使用不同的线状材料会更加丰富。面状材料造型面状材料可以是一块纸、一

9、个旧挂历、一块布头等。块状材料造型块状材料制作时,可以直接利用材料的外形、单独或组合均可。必要时,夜课进行切割造型。五、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要求比较适合幼儿操作的手工形式有:泥工、纸工、自制玩具即废旧物的制作。(一)小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和要求: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或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比如对边折、两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4、把现成的简单图形,粘贴在纸上。小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1、教会幼儿认识

10、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称和使用方法幼儿泥工主要是徒手搓捏,所需用的工具较少,而且也很简单。一般说来,一个幼儿有一块泥工板,每桌放几块湿布也就可以了。泥工板是放置搓捏材料,塑造物体时需要使用的,它可以用木板、或三合板、塑料板、塑料布等代用。湿布是幼儿活动时擦手用的。当然,为了使搓捏的形象更生动逼真,也需要教会幼儿利用其他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用以切泥和在塑造完成的物体上刻划线条、花纹的塑料刀或竹刀、木棍、竹棍等。幼儿泥工的材料主要是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彩泥或面团。黄泥到处都有,经济方便,合好后需用湿布盖好待用。根据塑制物品的需要,可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做动物,人物眼睛用地小石子等。泥工的材料

11、可以就地取材,但要注意安全卫生。泥工用的彩泥、橡皮泥是一种柔软的、可变化的、有体积的材料,极适合于立体造型。它可以揉成一团,搓成长条,可以分成小块,也可以把小块粘连成整体,还可以捏成任意形状的物体。由于彩泥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它特别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泥工练习,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把视知觉感受到的形象塑造出来,物象会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极为深刻的印象。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幼儿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搓条是把泥放在手心上、双手前后运动,或是将泥放在泥工板上,用手前后运动做成长条形。如,搓“小棍”、搓“面条”等。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与刻划,便可塑

12、成具有一定特性的某些实物的形状。如,萝卜、辣椒、黄瓜等。团圆就是将泥放在手心上,双手合拢,手掌不断地来回做划圈揉动,逐渐做成球体。用这种方法可以团城小汤圆、苹果、糖球等。压扁也就是在搓条或团圆以后,用手掌用力向下压,使之变成扁平状。如,圆饼干、花卷等。幼儿学会压扁技能后,只要把扁平状的泥团的边沿部分,用手指捏成薄边,一个盘子也就呈现在眼前了。如果把圆球形泥团稍稍压成扁圆,再在上面添加一些辅助材料,那就是裱花蛋糕了。利用泥粘连的性质,可以教给幼儿粘合的技巧。如,将长条形粘接起来做成“面包圈”、“车轮”,将扁圆重合,可捏成“饺子”等。小班幼儿园塑造的物象必须是他们熟悉的、能理解并非常感兴趣的单个物

13、象,包括日常使用的食品、水果,经常使用的玩具和用品等。(二)中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与要求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地按意愿塑造。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集中一角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等),较平整地折叠简单的玩具。3、能把现实的图形或自然材料,按顺序粘贴在适当的位置上。4、认识剪贴的工具、材料,知道其名称,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中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1、泥工教学到了中班就可以学习塑造各种形体的水果、蔬菜等,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塑造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物象,如先让幼儿用两个大小不同

14、的球体做成小鸡的总体形象,再把小泥条粘在小的球体上,并捏尖做尖尖的小嘴,最后再做个托盘,把塑造成的小鸡放上去,中班后期,幼儿可以学做一些更为复杂的动物。当幼儿完成一个主题塑造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引导幼儿添加一些比较简单的物体形象,构成简单的情节,如,塑造几个萝卜,放在小兔的前后左右。在教学时,在没有搞清楚物体的构成之前,幼儿对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的配置会感到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幼儿多提供一些用以观察的实物,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并弄清其各部位之间的配置及其相对大小的关系。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塑造,必须提供必要的泥工工具以及辅助材料。如,雪糕棍、竹签,以及赤豆、小石子、羽毛、小树枝、色彩纸等各种辅助材

15、料。2、纸工教学活动(1)粘贴 粘贴是指幼儿把教师事先准备的现成材料,用糨糊或乳胶粘贴在整张纸的适当位置上的活动。粘贴的材料,主要是色纸,自然物和废旧物品等。粘贴主要分为如下几种:a、几何形状粘贴 教师准备好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等形状的纸,让幼儿自由拼摆成具体形象,然后粘贴在纸上。由于教师提供的几何形状纸比较丰富,幼儿用它们既能摆成植物、小动物、人形等,又能拼成抽象的色块。b、图形粘贴 教师事先剪好各种图形,如苹果、柿子、萝卜、电视机、洗衣机、小动物等,然后让幼儿自由摆在纸的适当位置上,分别抹上糨糊粘贴,细小部分还可用彩笔添画。这种粘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构图能力,

16、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因为这种粘贴比较简单,即使是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容易完成。c、自然物粘贴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搜集各种树叶,把树叶擦洗干净后,压扁整平,然后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加以剪修、加工粘贴成不同的形象。还可以指导幼儿利用米粒、瓜籽壳、蛋壳等,粘贴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一般说来,粘贴前,应该首先让幼儿欣赏一些大班幼儿或成人的粘贴作品,熟悉粘贴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教会幼儿涂抹糨糊、胶水,使用乳胶等的具体方法,并使幼儿知道怎样保持作品的整洁等。粘贴时,教师要引导启发幼儿添画的一些细节,使构图更加完整。(2)撕贴 在幼儿不会使用剪刀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教幼儿用手撕出一定的形状,然后粘贴出一定的图案。如,用

17、长方形纸,撕出小草、树叶;把正方形的纸去掉四角和中心,撕成花朵、车轮;把方形纸角对角或对边折叠数层后,任意去掉一部分再打开,撕成窗花等。(3)剪贴 到了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使用剪刀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会幼儿掌握手握剪刀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控制剪刀的能力,即张开和合拢。当幼儿能按着已画出或折出的直线剪纸后,便可进一步学剪圆形、椭圆形,或把折叠成双层的纸剪成对称的小花、树叶等。(4)折纸 折纸富于变化,十分有趣,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一张薄薄的纸张,经过一番折叠,就可以成为极其概括的形象,有的可以成为装饰品和游戏玩具,有的甚至还可以直接成为生活的代用品,因此,折纸是简便易行而又

18、深受幼儿喜爱的手工活动。折纸教学可以训练幼儿的目测力,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增强其形体观念和方位观念。折纸教学的准备工作比较简单,根据折物的需要,只要发给幼儿每人一两张三角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就可以进行折纸活动了。最初教给幼儿边对边角对角的折叠方法时,教师首先应要求幼儿尽量折叠整齐,做到折缝平直,然后再教会他们用极简单的折叠方法折出狗头、娃娃头等简单而有趣的物体,其细部还可用笔直接画出。接着可以学习用对角平折的方法,折成鸭子、茶杯等。折纸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用讲解演示法,即教师一面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讲解,一面具体清楚地示范折叠的方法与步骤。开始时,可以让幼儿一边听教师

19、的讲解和看教师的演示,一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跟着教师学习折叠。一段时期后,教师可以先完整地演示全过程,然后让幼儿回忆教师的演示,自己动手折叠。在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演示某些难折的部分,甚至还可以完全拆开,让幼儿自行探索,以独立地找出折纸的规律。选择折纸教材,要从简单的、对称的、幼儿容易掌握的开始,逐渐加深难度与要求。幼儿折叠出来的作品,有些可以作为玩具在他们的游戏中使用,有的可以贴在纸上,在添画一些适当的辅助形象,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供幼儿欣赏。如,将折好的大象贴在衬纸上,在画上栅栏、大树、草地等。(5)染纸 染纸是吸取我国民间印染工艺而形成的一种手工制作。染纸所使用的工具

20、材料很简便,幼儿力所能及,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手工活动。由于折叠的方式不同,最后染出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将折好的三角形、方形或小扇形的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中指随在食指的后面,先将一个角蘸到盛有颜色的碟内。由于所用的纸吸水性强,颜色就自然地渗透到里面去,这样会出现晕染的艺术效果。蘸染时,如果先蘸黄色,再在黄色的基础上蘸蓝色,这样就会产生绿、草绿、黄灯不同的色调变化;如果先蘸红色,再在红色上面蘸染蓝色,就会出现蓝、紫、红的色调变化。然后再染另一角或一边,依次蘸染,直至完成。蘸颜色时,要注意色彩的调配,适当留出空白。如遇水分过多,晕染得厉害,可及时在碟边蹭一蹭,或用手指用力捏住压紧,适当控制颜色

21、晕染的面积。由于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强弱的不同,晕染面积大小、形状的不同,打开后,就会出现形态各异具有对称感的花纹图案。为了使花纹图案更具有变化,还可以引导幼儿在蘸染的基础上,用手指、棉签、毛笔等蘸染颜色在纸上点点、画画。将染好的纸,按纸的折缝一层一层地轻轻打开铺平待干。在打开的染纸作品的四角边缘涂抹少许糨糊或胶水,粘贴在白色的衬纸上。染好的纸干后,还可以用来进行折纸。(三)大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与要求1、泥工:学习在整块泥中捏出物体的各个部分,并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塑造某些细节部分,学会塑造人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动作,表现出简单的情节。2、纸工:巩固中班折纸的技能,学习用两张以上的纸折

22、成简单的组合玩具。能按轮廓或用目测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物体的外形。会用对称折叠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图形和窗花。3、自制玩具:用纸、布、针、线或自然材料,无毒的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大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1、泥工教学大班泥工教学,是在进一步学习以球体、圆柱体和立方体构成物体的基础上,教会幼儿在整块泥块上捏出物体各部分的技能。由于幼儿的动作已变得比较灵活,能够把形体做得比较光滑,形体的比例也比较正确,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做较细致的修饰加工。如,一个部分做得比较小,可以补上一块泥后用手抹平;某些部位太粗,可以削去一块;泥比较干时,可以用水润湿一下在抹平。对大班幼儿塑造的物体,要求要表现出物

23、体的各自不同的特征。还要求要有简单的动态。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塑造技能,因此,教师还应当鼓励他们自由塑造,创造出更多的、更新鲜有趣的作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并启发引导他们利用这些工具和辅助材料,大胆地进行富于创造性的塑造尝试。如,用竹签尖的一头刻划出人的五官及表情特征,用贝壳印出非常清晰整齐的头发痕迹,用玉米须代替老爷爷的胡须,用树叶做鱼的尾巴和鳍,用羽毛做鸡的尾巴等。2、纸工教学(1)折纸 大班折纸的要求,是在巩固中班折纸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两张以上的纸折成简单的组合形象。一般说来,折叠的过程都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幼儿手指活动更灵活、更准确,需要掌握比较

24、熟练的技巧,才能够表现细微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训练幼儿手的灵活动作,教给幼儿多种折叠技能,同时,用折叠出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大班幼儿的折纸,可以学习用集中一角折的方法,还可以学习用几个折纸拼接在一起,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处理,还可以结合剪纸、自制玩具等活动,布置一个立体的背景。(2)剪贴 大班幼儿已掌握了沿直线剪开、对折剪、把直角形的角剪掉,以获得圆形剪法的技能。为使幼儿熟悉新的制作剪贴方法,在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幼儿观看范例图样,并讲述出怎样剪出个别较难的部分,怎样放在纸上布置好画面,怎样按次序粘贴等。在剪贴中,配色是很重要的。教师要仔细选择各种颜色纸,为幼儿完成作品做好充分的

25、准备,并要求他们尽一切可能表现出物体的色彩效果。如,以“春天”为主题的剪贴,可为幼儿选择与提供淡绿、棕、黄、粉红色等颜色纸;以“冬季”为主题的剪贴,则可提供白、灰、棕、蓝、黑色纸,再配一些深绿色、红和黄色纸。除用以剪出物象的彩纸外,还需要有用做背景的彩纸。一般说来,粘贴的背景纸可以是灰色的,或者其他色调比较柔和的纸,以便衬托出色彩鲜明的各种立体形象。在剪贴时,教师要检查幼儿选择的颜色纸是否合理,剪纸的方法是否正确,布置的画面是否美观,粘贴的地方是否整洁。此外,教师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醒他们把剪下的纸屑放在指定的小盒子里,糨糊不要到处乱抹,要保持环境和作业的清洁整齐。(3)用纸可以制成纸

26、浆玩具。纸浆玩具是把纸撕碎浸泡几天,捣烂后加入适量的糨糊搅成泥状,按泥工塑造的方法,做成各种物体,晾干,用砂纸磨光,涂上颜色或清漆,这样色彩鲜艳,轻巧牢固的玩具也就自制成功了。还可以用一些陶瓷器皿、木制玩具、苹果、黄瓜等实物当模子,把碎纸均匀地裱糊上,阴干后切开,取出模子,再用纸条把切开的口糊好,涂色后也就成为各种有趣的玩具了。(4)自制玩具即废旧物的制作。 自制玩具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综合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独立制作玩具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训练幼儿独立操作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废旧物品主要有各种纸张:报纸、包装纸、广告单、油

27、纸、铜版纸、锡箔纸、壁纸、玻璃纸、牛皮纸、瓦楞纸、明信片、各种纸袋; 绳类:纸绳、麻绳、塑料绳、线绳、毛线、软钢丝、橡皮筋、布条等;竹木类:筷子、果皮、果核、小木棒、竹棍儿、木片、积木块、三合板、甘蔗渣、木刨花、锯末等;其他还有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等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乃至各种颜色、长短不一的袜子、草帽、旧衬衣、内衣、毛巾、手套、瓶罐、自行车内外胎等等。无论什么材料,哪种造型元素,都不是单独存在,只有相互衬托,有机结合,方显各自的优越性六、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件件形象夸张、富有趣味的作品,对这种诱人的制作,幼儿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幼儿们的成就

28、感、自豪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他们对艺术的美也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方式。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很快地找到一种适合的学习方法,让手工活动开展得更顺利呢?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首先要熟悉该废旧材料的特征,了解该材料的特征围绕主题适合表现哪些形象,需要哪些辅助工具材料。2.和孩子搜集该废旧材料,在区域或自由活动时提供给孩子自由摆弄,引导孩子观察、了解该材料的特征、玩法,适合表现哪些物体等。3.通过日常生活、书籍、图片等渠道,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形象的特征,丰富孩子关于要制作的形象的知识,帮助孩子将感性经验进一步内化,积累相应的内在图式和表象。4.给幼儿提供多样的操作工具和材料。5.引导孩子进行创作。(1).明确制作意图。(2).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3).树立制作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