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课件(共32课时).pptx

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课件(共32课时)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33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399775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2.6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2-16 上传人:冯** IP属地:江苏
12
积分
关 键 词:
五年级科学下册 杭州市 教科版 年级 科学 下册 全部 教案 课件 32 课时
资源描述:
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课件(共32课时),五年级科学下册,杭州市,教科版,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课件,32,课时
内容简介:
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时,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放水面:浮 放水中:沉,罐头瓶盖,沉 水底,水中,统一操作:在水中放手,统一标准,浮 水面,沉 浮,较重,小组讨论,猜一猜其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猜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入表格,实验提示:轻拿轻放,一人操作,一人记录,其它观察,用“”表示沉;用“”表示浮,实验完成后把所有的材料放回原位,1)你们的实验有没有出现预测错误? (2)我们在预测时,判断物体沉浮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你们觉得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那些,影响沉浮的因素,发现,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萝卜是不是也是这样? 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使用小刀 注意安全,温馨提示: 先预测,写清理由,再进行实验,使用小刀注意安全,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用更多的回形针和木头呢? 温馨提示:先预测,写清理由,再进行实验,汇报交流: 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们切成一半大小是浮还是沉?再切成四分之一呢?八分之一呢?切得更小呢?萝卜呢?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少量透明胶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浮的吗?用更多的回形针和木头呢? 你们的实验现象都一样吗?有没有不一样的? 这个结果和你们的预测一样吗,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轻重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思考: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他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沉浮状态不改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科学家往往采用改变一个因素的方法,来研究这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体积相同,重 轻,重量相同,大 小,预测:可能会发现什么,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最轻,较轻,轻,重,最重,) ( ) ( ) ( ) (,实验一,重,大小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较重,较轻,轻,) ( ) ( ) ( )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实验二,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小,较小,较大,大,最大,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重量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而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而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我们发现秘密了,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实验三,潜水艇沉浮”模拟实验,实验器材:带盖瓶子、水槽、沙子 实验方法:模拟实验 实验步骤: 1.将带盖空瓶放在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2.往空瓶里加一些沙子,放在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3.不断增加空瓶里的沙子,放在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我们的发现,1. 改变了什么条件? 2.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 3. 沉浮状态有什么变化,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水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水艇就开始上浮,体积不变 改变自身的重量,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聚焦,这块实心的橡皮泥,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二、探索,讨论: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怎样做才能知道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变化,1)最好是使用有刻度的杯子(如:量杯),都放入200毫升水。 (2)用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来的刻度。 (3)如果量杯刻度不是很精确,有什么方法让数据更精确呢? 注意: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量杯中液体的凹液面相平,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实验步骤及要求,轻声 交流,人人 动手,及时 记录,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并记录下来。 (2)准备四块相同质量的橡皮泥,依次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需实心),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并记录这时杯中水的量。 (4)观察时,要轻声交流,实验结束,马上坐好,准备全班交流,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1,实验记录一,我们的发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量杯中的水面都上升了,试试看,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让它浮在水面上,能浮在水面的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沉浮实验,实验步骤及要求,轻声 交流,人人 动手,及时 记录,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并记录下来。 (2)准备三块相同质量橡皮泥,做成三种能浮在水面不同的形状,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并记录这时杯中水的量。 (4)观察时,要轻声交流,实验结束,马上坐好,准备全班交流,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状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2,实验记录二,我发现:橡皮泥沉和浮的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杯子中水上升的高度也不同,计算方法: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211-200=11(ml,220-200=20(ml,同一块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1,补充完成前面的两张实验记录表,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状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2,我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1.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2.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问题1: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问题:2: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这个怎样做呢,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造成船形后,体积增大,它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大大增加,所以它能浮在水面,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1. 把物体浸入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叫做它排开的 ,钢铁制造的轮船能够在水中浮起来,这是因为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比钢铁本身的体积要,2. 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 A多些 B少些 C不变,3、右图中三个球的体积是相同的,它们排开水的体积说法错误的是( )。 A.A球排开水的体积最小 B.C球比B球排开水的体积要大 C.C球比B球排开水的体积一样大,A,B,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4造一艘小船,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轮,航空母舰,1)相同体积的同种类型橡皮泥; (2)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 (3)比比谁制作的小船装载量大; (4)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1)先把船平稳地放入水中,不可以浸水。 (2)放垫圈的时候尽可能平稳,一个一个地放,当最后一个放入船中而船沉了,那么最后一个不算船的载重。 (3)边放边数,实验一次,注意卫生,设计一艘个性船,轻声 交流,人人 动手,及时 记录,1.我们想造什么样的小船? 2.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我们的小船有哪些特点,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5浮 力,木块、塑料泡沫、带盖的空瓶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有这种现象,说一说生活中看到的浮在水面的现象,用手指往下轻压木块,手指有什么感受,把木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木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浮力,浮力,重力,当物体静止浮在水面时,它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水的浮力,它还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静止浮在水面的物体,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且方向相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有变化吗?怎样测量出受到的浮力呢,浮力,测量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在水下拉,不合适吧,弹簧测力计一般只能测拉力,不能够测压力,怎么办,可以用钩码或其他物体代替滑轮,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测量,浮力,拉力,重力,浮力=重力+拉力,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自重: 牛顿,我们发现: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大小不同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我们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量,一松手就浮起来了,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就会上浮,当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体积小,受到的浮力也小。这时受到浮力等于重力,不再上浮也不再下沉,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6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浮力=重力,浮力,重力,设计实验,请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怎么测量大小呢,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设计实验: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一样吗?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力重力,浮力,重力,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同一个马铃薯,为什么沉浮状态不一样,沉,浮,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记录表,温馨提示: 食盐一平勺一平勺的加,等第一勺完全溶解了,放入马铃薯观察,如果下沉,则把马铃薯拿出来,再加第二勺,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用筷子取放马铃薯,并注意用毛巾把水擦干; 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送回原处; 做好组内分工,实验方法: 用滴管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滴液体,滴在调羹上。 用酒精灯对调羹里的滴液进行加热。 滴液变干后,观察比较调羹里留下的痕迹,注意事项: 加热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整理好放到桌子中间,淹不死人的湖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因为水太咸了,湖边很少长草,水里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名称。可是死海却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呢,我们能调制出一杯浓盐水使石块浮起来吗?请在课后尝试一下,思考: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杯子里的马铃薯沉下去,往里面加清水,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1.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如何测量马铃薯的体积,溢水杯,将固体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马铃薯的体积,为什么橡皮和胡萝卜切小还是沉的,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同时改变,同体积比水重,拓展:为什么同样重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同样重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比重小,体积小的物体比重大,拓展: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物体比重大,轻的物体比重小,拓展:为什么装沙子后瓶子下沉了,体积不变,质量变大,相比较比重变大,拓展:做成船型的橡皮泥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做成船型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相比较比重变小,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1热起来了,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方法记录表,你能选择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温馨提示: 1. 两人一组,合理选择材料,合作完成; 2. 正确使用温度计; 3.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4.完成后整理器材,准备交流,衣服 保温,减少了我们身体热量的流失,如果在炎热的夏天用保温杯装冰块,你觉得冰块会发生怎样地变化呢,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2给冷水加热,你们能分清哪杯是冷水哪杯是热水吗,不同,冷水,盖子夹,试管夹,1.在带试管夹的试管中装入热水(染色,3.慢慢、稳稳的放入冷水的中间位置,拿走盖子,2.用带夹子的盖,盖好,平放,预测: 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注意观察: 试管中的水是怎么变化的,如果试管里是冷水,水槽里是热水,又是怎样呢,发生了什么不一样的变化,联系沉浮知识,交流分析冷热水之间这些现象的原因,那么当冷水加热变成热水后,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1.怎样给这支试管里的水加热? 2.预测:加热后水哪些方面会发生 怎样的变化? 3.怎样观察加热后水的质量和体积 的变化?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探索二: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温馨提示: 加热前,先称重并观察气球皮的状态。 把试管轻轻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变化。 加热后用镊子取出试管并用餐巾纸擦干, 再次称重,热水,注意: 为更精确称重,气球皮不要打湿哦,小结: 水受热后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大 。 所以热水在冷水里会 冷水在热水里会,现在你们能解释冷热水之间的秘密了吗,往上浮,往下沉,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3液体的热胀冷缩,为什么饮料瓶中的饮料不装满,1. 用玻璃细管,2. 加红墨水,3. 标起始刻度,玻璃细管,平底烧瓶,1. 水要装满,不留空气,2. 塞子塞紧,要密封,3. 认真观察,及时记录,4. 整理器材,清理桌面,起始水位,起始水位,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热水,冷水,1. 每1小组检测一种液体,2. 检测完,大组内先交流,酒精,将酒精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4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实验器材,要求:1.水位大约一半。 2.按顺序依次放入热水、常温水、冰水。 3.观察现象,2021/2/16,热水,常温水,冰水,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2021/2/16,热水,冰水,2021/2/16,空气微粒,水的微粒,受热,受热,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运用,放入热水中,夏天的轮胎气为什么不能太足,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5金属热胀冷缩吗,火柴,装 水 的 塑料杯,酒精灯,铜球,铜环,金属锑和铋是热缩冷涨的,铁轨之间的间隙,水泥地面的间隙,夏天与冬天的电线,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6热是怎样传递的,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在金属中的 传递过程呢?请设计实验,铝棒,铜棒,十字铝棒,铁制圆盘,用合适的方法记录温度的高低和传递的 方向,要让同学看得懂,小组成员轮流做实验,四个实验一个一个完成。 2. 实验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3. 积极思考,讨论发现,提出问题。 4. 要注意安全,烧烫的金属材料不要用手触摸,返回,实验现象:热在铁质圆盘中的传递,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物体)传 递给温度低的另一端(物体,热传递有三种形式:传导、辐射、对流,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7传热比赛,铜棒,铁棒,铝棒,1.加热时要与加热装置保持一定的距离. 2.不能用手触摸加热后的加热装置,以免烫伤. 3.材料冷却后要用纸巾擦干净器材,并整理好,用1-9来表示掉落的先后顺序,实验现象记录表,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做一个保温杯,第一组材料:木头杯子4个及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1个、毛巾1块、相同温度的热水4杯、温度计4支、记录表1张。 第二组材料:不锈钢杯4个及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1个、毛巾1块、相同温度的热水4杯、温度计4支、记录表1张。 第三组材料:塑料杯子4个及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1个、毛巾1块、相同温度的热水4杯、温度计4支、记录表1张,1.实验时几种保温方法同时进行,避免热水溅出烫伤皮肤; 2.不能用手触摸实验装置,以免烫伤; 3.正确认读温度计示数,和其他实验方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完成观察记录单,交流研讨,铁(金属):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热的良导体 玻璃、塑料泡沫等: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热的不良导体,开水灌太满,水和瓶塞直接接触,瓶塞导热快。应该在瓶塞下留点空气。由于空气的导热性能差,水就冷得慢。而且刚开始瓶内空气会因热膨胀大量排出,随后瓶内气温降低,使瓶内大气压强比瓶外低,瓶塞就会塞得更紧,利于保温,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1时间在流逝,秒针,分针,时针,钟表以 计量时间,秒针转动一小格,表示时间流逝了,秒针转动 ,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时、分、秒,1秒钟,一圈,二、探 索,一 秒 钟,一秒钟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眨一下眼,拍一下手,数一个数,呼一次气或吸一次气,学生活动1:估计一分钟,活动要求,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一分钟,不发出声音,不干扰其他同学,低头、闭眼听指令,认为一分钟到了, 马上抬头看课件上的时间,并将误差记录 在记录单上,估计一分钟”实验记录单,计 时 器,交 流,如何估计得更加准确,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有多少误差,学生活动2:感受一分钟,12,1,2,3,4,5,6,7,8,9,10,11,计 时 器,思 考,能估计得准确呢,如果用刚刚的方法估计10分钟,一小时,你会估计吗,小 结,时长,时刻,某一个时间点,某一段时间,挑 战 任 务,坐在位置上休息,并观看一段视频,扎马步,挑 战 任 务,教师准备一段2min的搞笑视频,研 讨,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时间过得比较快, 做哪些事情时间过得比较慢,估计这两个活动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呢,时间以恒定的速度在流逝,时间的流逝有快慢吗,课 堂 拓 展,时间看不着摸不着,我们能找到时间的痕迹吗,课 堂 拓 展,钟表发明之前,人类都采取了哪些方法来计时呢,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2太阳钟,早晨,中午,下午,根据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判断大概的时间,聚 焦,提供材料,制作方法,白纸、硬纸板、圆规、橡皮泥、短竹棒,1.将白纸固定在硬纸板上。 2.在白纸右上做好指向标。 3.用橡皮泥将短竹棒固定在白纸下方中间,刻度绘制方法,1、平放于地面,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模型上的北正对北方,。 2、将影子与圆心连一条线段,并在线段顶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3、每10分钟记录一次,原理:利用了太阳光影子的长短变化来记年,圭 表,表,圭,晷 针,晷 面,地 平 日 晷,底 座,赤 道 日 晷,晷 针,晷 面,底 座,中国古代计时法,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早晨当太阳升起时白天就开始了,太阳落山了,天变黑了,就进入夜晚了,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1.古埃及人怎么计时,2.每个小时的时长一样长吗? 为什么,每小时的时长是不固定的,1.比较前三次的影子,有怎样的变化,研 讨,2.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太阳钟不仅能为刚才上课这段时间计时,还能为一整天计时,1.10分钟后,影子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研 讨,卯,辰,巳,午,未,申,酉,根据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我们的“太阳钟”还要怎么做,才能更为准确地测定时间,阴天怎么判断时间?晚上又怎么判断时间呢,拓展,将自己的模型带回去,周末每小时记录一次,做成一个简易太阳钟,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3用水测量时间,古人在阴天或晚上 会用什么方法计时,30毫升的针筒,平头的针管,滴 漏 装 置,30ml水中先流出10ml的用时,建议: 成员一:观察和控制水量变化,发出口令“开始停” 成员二:听口令计时 成员三:根据报时记录时间 成员四:完成后快速上交记录单,二、探索1,30ml水中先流出10ml的用时”数据汇总,黄色 1.81mm,灰色 1.6mm,组内数据比较: 3次用时基本相同,组间数据比较,孔径大,流速快,孔径小,流速慢,三、研讨1,第一个10ml用时( )秒,第二个10ml用时( )秒,第三个10ml用时( )秒,推测,四、探索2,推测从30毫升水中流出的后2个10毫升用时,四、探索2,测量30毫升水中每流出的10毫升用时,五、研讨2,结论 同一装置 同等水位 流出等量的水 用时基本相同,水钟,受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A,B,C,D,六、拓展,认识更多的水钟,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4我的水钟,一、聚焦,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为什么能计时,受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制作一个怎样的水钟,划分刻度呢,什么类型水钟,控制滴水的速度,讨论:图文结合,设计制作方案,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怎么标出10分钟时间刻度,材料:2个塑料瓶、白纸条、双面胶 工具:计时器、锥子、剪刀、水槽,实验材料与工具,小组合作,制作水钟,试一试:我的水钟计时准确吗,思考: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观看输液装置, 有什么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改进自己的水钟呢,使用后的效果,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也可以看成一个滴漏,如果每秒钟滴一滴水,每滴水体积0.05毫升,一年大约流失多少水,生活中的滴漏,0.056060243651576800毫升1576升,下节科学课, 继续了解大大提高计时准确性的工具,1.下图( )可能是自制水钟上的刻度。 A B. C,A,2.下图中,( )的组合,在开始的相同时间内流速快,B,A.和 B.和 C.和 D.和,3.小明计划制作一个受水型水钟,画刻度的纸条应该像( )这样贴。 A. B,B,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5机械摆钟,观察摆钟,钟面,摆绳,摆锤,活动一,1分钟摆动几次,数一数:1分钟能摆几次,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制作一个摆,温馨提醒: 1.摆绳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放开摆锤。 2.摆动的角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3.注意精确计时和计数,活动二,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说一说:你的发现,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1583年的一天,17岁的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一阵风吹来,天花板上的吊灯开始晃动,发出轻轻的响声。这本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而伽利略却细心地观察起来了,感觉吊灯的摆动有些规律,于是回家用棉线和石头做出摆,模拟吊灯的摆动,根据“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稳定的”来计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验证,发现了吊灯摆动时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摆的等时性,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根据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性,制作出了比较精确的计时器机械摆钟。机械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伽利略,还有什么新发现,不同的摆,为什么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不同,思考,2.小红和小军在公园里玩荡秋千的游戏。小军想知道在相同时间内秋千摆动的次数的变化。于是他测了连续4个15秒内秋千摆动的次数。他得到的结果最可能是?(,A.摆动次数减少 B. 摆动次数相同 C. 摆动的次数增加,1.摆的等时性是 (填科学家名字)发现的。摆的等时性是指,课 堂 练 习,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6摆的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是否有关的研究计划,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是否有关的研究计划,温馨提示,1)按下秒表,同时轻轻松开摆锤。 (2)15秒为一次实验,做3次,及时记录。 (3)选一个合适的数据。 (4)组长上台,输入数据,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汇总表,结论: 1、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2、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摆绳长,摆得慢; 摆绳短,摆得快,经过一星期的观察,我发现这口摆钟走慢了2分钟 ,现在你能想办法让它走快些吗,思考: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摆绳长度一样, 这又是为什么呢,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7做一个钟摆,观察: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磁吸,1.明确分工 2.每次实验时间15秒 3.记录在书本第62页的表格上 4.重复实验三次,发现: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上固定物的位置有关,设计: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固定物位置关系的实验方案,固定物的位置,做三次实验,及时 记录,1.明确分工 2.每次实验时间15秒 3.记录在作业本的表格上 4.重复实验三次 5.磁吸分别放在尺子30厘米、15厘米、0厘米处,15,0,悬挂点,重心,摆长,重心上移,重心下移,摆长变短,摆动快,摆长变长,摆动慢,摆长长,摆动慢; 摆长短,摆动快,三、制作:做一个一分摆60次的钟摆,1.任务: 在7分钟内,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2.材料: 摆(摆锤为30cm长的钢尺) 秒表、圆形磁吸,3.“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评价表,展示要求: 1、展示我们的钟摆,并现场检验1分钟摆动的次数 2、我们组获得了( ) 3、我们调整摆快慢的方法是 4、我们出现的问题,我有疑问,我觉得还可以,生活中的钟表是怎么制做的呢,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钟摆,摆钟,怎样调节钟摆的摆动快慢,钟摆,摆钟,钟摆的摆动变成指针的转动,垂体,摆锤,垂体摆钟,齿轮,摆锤,齿轮操纵器,垂体,长针,短针,它们是怎样联合工作的呢,齿轮,齿轮操纵器,垂体,摆锤,逆时针绕线,温馨小提示,让摆锤动起来,齿轮,摆锤,齿轮操纵器,垂体,长针,短针,计时器的零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摆锤一分钟摆动多少次,温馨提示: 合理分工,小组合作 操作员、计时员、计数员、记录员 等摆正常摆动之后再计时并计数,测一测,比60次多,比60次少,摆锤上移,摆锤下移,摆一分钟刚好能摆60下吗,太快,怎么调整,太慢,怎么调整,调一调,温馨提示: 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及时记录 调整精准后,贴上指针和钟面,计时器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如何改进,你还想做怎样的计时器,日晷,水钟,沙漏,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4.1昼夜交替现象,昼: 白天,夜: 黑夜,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太阳,二、提出假说,三、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记录,模拟实验交流会,新的认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发现规律,意大利学者布鲁诺坚信科学,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被教会判处终身监禁但他对科学独立的信仰从来未被动摇过,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很多科学家为之付出了努力,也有很多科学家受到了迫害 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并不会因此而停止,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天像覆盖着的斗笠,地像覆盖着的盘子,天和地并不相交,天地之间相距8万里。盘子的最高点便是北极。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张衡,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 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托勒密,哥白尼,根据你所认识的地球的 形状及地球的运动,你更认 同哪种学说的哪些观点? 你的相关证据是什么,根据以上证据,我们作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哪些可以被排除或保留,布鲁诺为了拥护、发扬日心说,被教会实施火刑,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发现“地心说”的漏洞,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1.选择题。 (1)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了( )的观点。 A.”浑天说” B.”地心说” C.”日心说” (2)“地心说”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2.判断题。 从现代科学角度看,托勒密的“地心说”是错误的、没有价值的。(,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4.3证明地球在自转,地心说,日心说,地球在自转吗,怎么证明呢,傅科,法国物理学家,在家中研究摆的规律时偶然发现了摆的特性。为此,他开始用实验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关键:地球是否自转。 1851年,傅科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傅科摆实验,使人类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地球的自转,傅科(1819-1868,实验步骤: 1.用铁架台做支架,组装一个摆。 2.将铁架台和摆一起放在一个圆底盘上。先让摆前后来回摆动,再缓慢而平稳地转动圆底盘,用 或 表示,提示: 1.缓慢而平稳地转动圆底盘; 2.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转动圆底盘时,摆摆动的方向没有随着圆盘转动而转动,而是基本不变。 这说明了什么?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傅科将一个摆长为60余米,重27千克的铁球摆锤吊挂在一个高高的圆顶大厦里,并且在摆下的地面上画了一个刻度盘。 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惊喜地看到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悄悄地发生着偏转,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 于是,人们惊叹终于亲眼看到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是怎样一种特殊的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为什么人们说亲眼看见了地球的自转,北京天文馆的傅科摆,除了傅科摆,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地球的自转,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4.4谁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北京,找找乌鲁木齐和北京的位置,模拟实验,两个小组合作,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一圈模拟“地球”。 其中一位同学贴上写有“北京,东”的纸片,另一位同学贴上写有“乌鲁木齐,西”的纸片。 大家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两圈,“北京”和“乌鲁木齐”看到“太阳”时就高喊“天亮喽”, 判断谁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自西向东(逆时针,汇报交流,北京,自东向西(顺时针,汽车、转椅以箭头方向运动,思考周围景物的运动方向,西,东,1、在地球仪上找到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北京、乌鲁木齐、重庆,2、让地球慢慢地自转2周,观察这些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认识世界时区图,地球及其运动小结,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24小时,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4.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东升,西落,南极上空,北极上空,两张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打算用哪些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小组交流,1)我们打算选用 材料。 (2)这些材料分别模拟 。 (3)模拟实验中,地球怎么转动?观察什么,一年四季中,其他星星也都围绕北极星 东升西落,这又说明什么,原来,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课件(共32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399775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