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果酒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家庭自制葡萄酒所用菌种常来自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B.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以防葡萄汁流失及污染C.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装满,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 1825 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

2、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 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详解】A、葡萄皮表面附着有酵母菌,所以家庭自制葡萄酒,所用的菌种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A正确;B、选择新鲜的葡萄,为了防止葡萄汁流失及污染,应在榨汁前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B正确;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应保留约1/3的空间,C错误;D、20左右最适合酵

3、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8C25,D正确。故选C。2.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其制作的流程为:挑选苹果、冲洗、榨汁 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B. 苹果醋生产的第二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C. 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D.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

4、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苹果醋由苹果汁经“两次发酵”而成,第一次发酵指酒精发酵,即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第二次发酵指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B、苹果醋生产的第二阶段需要

5、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B正确;C、据分析可知,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C正确;D、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以苹果醋制作为载体,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 如图所示为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为通气口,用于向装置内通气B. a 为排气口,用于排出 CO2C. b 长而弯曲,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 该装置没有任何缺陷,制果酒时,应

6、该关闭充气口;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b为排气口,排出瓶内产生的气体,A错误;B、a为进气口,做果醋时打开进气口,B错误;C、b 长而弯曲,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C正确;D、该实验装置中,b管不能在液面以下,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

7、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 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B. 微生物发酵前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C.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 加盐腌制后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答案】B【解析】【分析】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腐乳制作过程主要是:

8、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让豆腐上长出毛霉的主要条件是温度保持在1518;加盐腌制时,为防止污染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大约8d以后,豆腐因水分大量被析出而变硬;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详解】A、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过程,例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A正确;B、微生物发酵后,需要加盐进行腌制,B错误;C、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C正确;D、加盐腌制后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D正确。故选B。5.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9、 )A.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即可,没有必要用沸水消毒B. 装瓶时,操作要缓慢进行,以防止食材掉落在瓶外C. 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D. 封瓶时,不用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答案】C【解析】【分析】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主要操作有: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消毒、加盐腌制、制作卤汤并在配制时加入酒、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等。【详解】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消毒,可以先用温水清洗再用酒精消毒,A错误;B、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以防杂菌污染,B错误;C、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C正确;D、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D错误。故选C。【点睛】6. 下列关于

10、腐乳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含水量为 50%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B. 为了防止腐败变质,应该多加盐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 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20%左右D. 温度为 1518 ,适合毛霉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

11、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详解】A、由分析可知,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A错误;B、加盐的目的是使豆腐块失水,利于成形,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变质,但盐的浓度过高,影响腐乳的风味,B错误;C、由分析可知,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错误;D、毛霉的生长温度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D正确。故选D。7. 下列不属于为泡菜坛营造“无氧”环境的措施的是 ( )A. 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发酵中要经常补充坛

12、盖边沿水槽中的水B. 选择密封性好的泡菜坛C. 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D. 蔬菜应新鲜,清水和盐的质量比应为 41【答案】D【解析】【分析】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因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故发酵时需创造无氧条件。【详解】A、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可利用水隔绝空气,从而创造无氧条件,A错误;B、选择密封性好的泡菜坛可以防止空气进入发酵坛,B错误;C、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也有利于用水来隔绝空气,C错误;D、蔬菜应新鲜,清水和盐的质量比应为 41,本过程显然与创造无氧条件无关,D正确。故选D。

13、8. 下图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为下列三幅图选择正确的“纵轴标识” ( )A. 为乳酸菌的数量 为亚硝酸盐的含量 为乳酸的含量B. 为乳酸菌的数量 为乳酸的含量 为亚硝酸盐的含量C. 为乳酸的数量 为亚硝酸盐的含量 为乳酸菌的含量D. 为亚硝酸盐的数量 为乳酸菌的含量 为乳酸的含量【答案】A【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原理:起作用的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详解】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含量先增加然后不变,由于营养物质减少,所以最后乳酸菌数量减少对应图;乳酸的含量由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乳酸含量增加后稳定在相

14、对平衡的状态,对应图;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先增加后减少,对应图;因此,图中纵轴标识依次为乳酸菌、亚硝酸盐、乳酸。故选A。9. 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 )A. 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B. 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C. 正着放置容易破碎D. 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答案】D【解析】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在于防止杂菌污染,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故选D。【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10. 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 )A. 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菌种B. 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C

15、. 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D.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密度【答案】D【解析】【分析】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详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选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故适宜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能增加它的浓度。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 10mL 不同的培养基,

16、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培养皿培养基成分菌落数琼脂、葡萄糖35琼脂、葡萄糖、特殊营养物质250琼脂、特殊营养物质0A. 该实验采用的是液体培养基B. 该实验中应该选取培养 12 小时时的记录作为实验结果C. 和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特殊营养物质D. 和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表分析:该培养基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和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碳源;与对照说明大

17、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生长因子。【详解】A、该培养基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A错误;B、该实验中应该选取培养 12 小时时的记录作为实验结果,B正确;C、与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需要特殊营养物质,C错误;D、和对照,自变量是有无葡萄糖,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碳源如葡萄糖,但不能确定葡萄糖是唯一碳源,D错误。故选B。【点睛】12. 下图甲、乙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丙是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平板划线法,图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 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针和接种环C. 丙图的接种方法是图乙D. 两种方法的接种操作都

18、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因为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答案】B【解析】【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分析题图:图甲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图乙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A、据图分析,图甲是平板划线法,图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B、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针和涂布棒,B 错误;C、丙图的接种方法是图乙,C正确;D、两种

19、方法的接种操作都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因为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掌握接种微生物的两种方法及无菌技术,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3. 下列有关“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尿素溶液要使用 70%酒精浸泡消毒B. 分离出的菌落继续在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C. 划线分离法比涂布分离法更易获得单菌落,且前者操作简单D. 培养基中不需加琼脂,应该用液体培养基【答案】B【解析】分析】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

20、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落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对尿素溶液通过G6玻璃砂漏斗过滤使之无菌,A错误;B、分离出的菌落在进行扩大培养时,选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B正确;C、涂布分离法比划线分离法更容易获得单菌落,相比较而言,划线分离法操作简单,C错误;D、分离微生物需要用固体培养基

21、,需要加入琼脂,D错误。故选B。14. 若要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对于采集和处理土壤样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最好选择在肥沃湿润、动物排泄物多的土壤中取样B. 采集的土样需经过高温灭菌后,才可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C. 制取土壤稀释液时,要用无菌水D. 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的各种器具要经过灭菌【答案】B【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依据: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详解】A、肥沃湿润、动物排泄物多的土壤含有较多分解尿素的微生物,A正确;B、采集的土样中含有目的菌种,不可高

22、温灭菌,否则会杀死菌种,B错误;C、采集土样后,应经无菌水稀释后,制备悬液,C正确;D、微生物的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消除杂菌污染,因此,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的各种器具要经过灭菌,D正确。故选B。15.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用到两种培养基,下列关于它们的比较,正确的是( )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鉴别培养基,再用选择培养基B. 选择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以纤维素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C. 鉴别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细菌可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D. 刚果红染色法应用的是鉴别培养基【答案】D【解析】【分析】筛选目的微生物时应该使用只有目的微生物能够生

23、存,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详解】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选择培养基,再用鉴别培养基,A错误;B、选择培养基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也可以是液体培养基,B错误;C、鉴别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细菌可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C错误;D、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使用到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分离和鉴定,意在加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16.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牛肉膏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大于

24、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具筛选作用B. 得到 2 个或 2 个以上菌落数目在 30300 的平板,则样品的稀释操作成功C. 若选取同一种土样,重复组的统计结果应接近D. 对照的培养皿中无菌落生长,说明被杂菌污染了【答案】D【解析】【分析】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称为培养基。按功能可以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等。【详解】A、选择培养基是一种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故选择培养基具筛选作用,A正确;B、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B正确;C、

25、若选取同一种土样,在操作没有问题的前提下,重复组的统计结果应接近,C正确;D、对照的培养皿中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皿没有被杂菌污染,D错误。故选D。17. 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各种“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B. 在火焰旁进行接种的目的是防止低温抑制酶活性而影响大肠杆菌的生命活动C. 最后一次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D. 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单菌落【答案】B【解析】【分析】平板划线法是指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

26、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最后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详解】A、接种前先要用火焰灼烧接种环,目的是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A正确;B、火焰旁存在无菌带,故在火焰旁进行接种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C、最后一次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C正确;D、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最后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D正确。故选B。18.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

27、行无菌 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紫外线不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芽孢和孢子B. 家庭制作泡菜时不需要对泡菜进行灭菌C.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消毒D. 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答案】D【解析】【分析】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而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详解】A、紫外线处理属于消毒,消毒只能杀死物体表面或

28、内部的部分微生物,A正确;B、家庭制作泡菜时,由于泡菜发酵过程中呈现缺氧和酸性的条件,其余杂菌一般很难生长,因此不需要对泡菜进行灭菌,B正确;C、为了减少杂菌污染,需要对C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消毒,C正确;D、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也需要灭菌,D错误;故选D。19.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一起使用可以除去植物细胞壁B. 葡萄糖异构酶是组成果胶酶的成分之一C. 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 果胶酶只存在于植物中,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答案】A【解析】【分析】1、果胶酶的作用: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

29、果汁变得容易,也是果汁变得澄清。2、成分: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3、特点:不溶于水。【详解】A、植物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一起使用可以除去植物细胞壁,A正确;B、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不包括葡萄糖异构酶,B错误;C、果胶酶能将果胶(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C错误;D、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D错误。故选A。20. 下列关于酶活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B.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C. 反应物的减少总量或产物的增加总量可表示酶活性

30、的高低D. 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一定最高【答案】B【解析】【分析】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作用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酶的特性有专一性和高效性等。温度和PH值影响酶活性;酶活性的高低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详解】A、酶的量不影响酶活性,酶的量通过影响酶和底物的接触面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A错误;B、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来表示,B正确;C、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的反应物的减少总量或产物的增加总量可表示酶活性的高低,C错误;D、温度和PH

31、值影响酶活性,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D错误。故选B。21. 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果胶酶用量时的实验结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活性B. BC 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是反应物浓度C. AB 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D. 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 C 点对应的值【答案】B【解析】【分析】自变量是酶的用量,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OB段表示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C段表示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加快。【详解】A、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A错误;B、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

32、素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等,B正确;C、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此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超过B点后,酶的用量增加也不会影响反应速率,因此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D错误。故选B。22. 下列因素不能影响加酶洗衣粉中酶活性的是( )A. 温度B. 酸碱度C. 表面活性剂D. 水的体积【答案】D【解析】【分析】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如果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过不了多久酶就会失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并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

33、粉的其他成分隔离。【详解】影响加酶洗衣粉中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酸碱度、表面活性剂等,且酶具有高效性,故水的体积不会影响酶的活性。故选D。23. 下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研究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温度B. 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C. 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 t1D. 洗衣粉中添加的酶都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的【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对于普通洗衣粉而言,温度在t0t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逐渐增强;温度超过t2时,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再改变。对于加酶洗衣粉而言,温度

34、在t0t1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断加强;温度为t1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温度在t1t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逐渐减弱;温度超过t2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再改变。【详解】A、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洗衣粉的种类,A错误;B、本实验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因此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B正确;C、若纵坐标表示污渍残留量,则加酶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1,普通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2,C错误;D、加酶洗衣粉中加入的酶多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其本质与生物体内的酶无明显差异,D错误。故选B。24. 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

35、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 温度B. 酸碱度C. 水分D. 营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pH,A、B错误;C、底物的浓度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而底物的浓度与水分多少有关,C错误;D、营养是微生物不可或缺的条件,酶有活性,但不是生物,酶降解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不需要的是营养,D正确。故选D。【点睛】温度和酸碱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是直接的,另外由于酶催化的是生物细胞内外的各种生化反应,而生化反应的底物的浓度对酶的催化作用也有影响,底物的浓度

36、跟水有关,故前3个选项都与酶的催化作用相关;从另一个角度讲,微生物是有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新陈代谢,营养是微生物不可或缺的条件,酶有活性,但不是生物,酶降解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不需要的是营养。25. 为了探究啤酒酵母固定化的最佳条件,科研人员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利用游离酵母生产啤酒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优点是可以使酵母细胞多次使用, 且便于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B. 本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增大,凝胶珠抗冲击强度增大,完整率增加C. 结合发酵性能分析,制备凝胶珠适宜的氯化钙浓度为 24 molL1D. 用

37、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导致酵母细胞从凝胶颗粒中漏出,从而导致包埋的酵母细胞数量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氯化钙浓度,因变量包括糖度、酒精度、凝胶珠完整率。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增加,糖度在氯化钙浓度为2.0mol/L达到最低,而酒精度此时最高;但是凝胶珠完整率在不断升高。【详解】A、与游离酵母发酵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的优点有:可多次使用、便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等,A正确;B、氯化钙可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多孔的含酵母菌的凝胶珠,随着氯化钙浓度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率增加,B正确;C、制备凝胶珠的适宜氯化钙浓度为2.0mol/L,

38、当氯化钙浓度过高时,凝胶柱机械强度大,通透性降低,影响糖进入颗粒内部,C错误;D、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导致酵母细胞从凝胶颗粒中漏出,固定效果降低,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26. 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 (1)制作腐乳和制作泡菜使用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明显差异是前者_。 (2)由果酒制作转为果醋制作时,需要如何调整相关的条件?_。(3)各地制作腐乳的原料和菌种相同,但风味迥异,主要是通过控制_来实现的。(4)泡菜不能急着吃,是因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_,实验室常采用_法来检测泡菜中该物质的含量,它在_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反应生成_色染料。 (5)用葡

39、萄制做的果酒酒味纯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原因是 _。果酒发酵结束后,为方便后续使用,可将菌液转移到甘油中,与之充分混匀后,放在_的冷冻箱中保存。【答案】 (1).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通入空气,温度更改为3035 (3). 发酵条件 (4). 亚硝酸盐 (5). 比色法 (6). 适宜条件下 (7). 玫瑰红 (8). 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 (9). -20【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

40、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详解】(1)制作腐乳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制作泡菜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前者为真核生物,后者为原核生物,故在结构上的明显差异是前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果酒发酵需要无氧环境,且适宜温度是18-25,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035,因此由果酒的制作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通入空气,温度更改为3035。(3)各地制作腐乳的原料和菌种相同,但风味迥异,主要是通过控制发酵的条件来实现的。(4

41、)亚硝酸盐的含量常采用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盐酸酸化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5)用葡萄制做的果酒酒味纯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原因是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长期保藏菌种需要用甘油管藏法,放置的温度为-20。【点睛】本题考查传统发酵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知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过程及原理,同时能比较出果酒和果醋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区别。27. 葡萄酒、葡萄汁是一类常用的饮料。在果汁发酵液中,红葡萄皮的色素也会进入发酵液中,且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请根据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2、(1)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为_,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要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菌种,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按功能来分称为_,如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抗生素)可从细菌、放线菌、毛霉、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_。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常要进行消毒和灭菌的工作。消毒是指_。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3)为_,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为提高品质及节约成本,厂家已尝试使用固定化酶技术。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_法固定 。【答案】 (1). 提高果酒的品质 (2). 选择培养基 (3). 酵母菌 (4).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43、 (5).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6). 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 (7). 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解析】【分析】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消毒只能杀死物体表面的微生物,不能杀死芽孢和孢子,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2、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详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纯净酵母菌。要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种,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按功能来分称为选择培养

44、基。细菌等微生物不能抗抗生素,如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抗生素)可从细菌、放线菌、毛霉、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酵母菌。(2)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3)果胶酶能使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是果汁变得澄清,故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为提高品质及节约成本,厂家已尝试使用固定化酶技术。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分离与培养基以及酵母细胞固定化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

45、握灭菌和消毒的区别,区分识记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方法,掌握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的步骤。28. 土壤中含能分解淀粉的细菌,某生物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此细菌并进行计数。 (1)培养细菌时,最常用的培养基是_。该实验应该选择的接种方法是_。(2)欲把能分解淀粉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需使用以_的选择培养基。在配制培养基的“溶化”过程中,要_,以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3)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填“少”或“多”),原因是_。(4)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 A 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发现了另一种 B 细菌,在 B 细菌周 围 A 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甲同学提出的观点是 B 细菌

46、产生了不利于(抑制)A 细 菌生存的物质。若要验证甲同学所提出的观点,请在下列步骤中补出步骤和: 培养一段时间,观察A 细菌的生长情况。_; _。(3)为检测发酵过程中醋酸菌数量,将1mL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分别取01mL稀释菌液均匀涂布在4个平板上经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04个、205个、204个、206个,据此可得出每毫升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_个/mL。【答案】 (1).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3). 淀粉为唯一碳源 (4).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 少 (6).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7). 去除步骤培养

47、皿中的B细菌并保留培养基 (8). 在该培养基上接种A细菌 (9). 2047500【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分离计数,培养基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分解淀粉的细菌时,需要以淀粉为唯一碳源制备选择培养基。接种方法有两种,但可以用于计数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会将平板上的一个菌落看做一个活菌,使用的计算公式为C/VM。【详解】(1)培养细菌时,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该实验中应该选择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可以分离细菌并计数;(2)欲把能分解淀粉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该以淀粉为唯一碳源制备选择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溶

48、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3)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往往比真实值少;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4)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B细菌产生了抑制A细菌生存的物质,该物质产生后应该可以分泌到菌落的周围,因此过程应该去除步骤培养皿中的B细菌并保留培养基;步骤应该再接种A细菌;(5)该实验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在平板上数出的菌落数即为活菌数,先求取平均值为(204+205+204+206)/4=204.75,因此细菌的密度为每毫升发酵液中的活菌数=204.750.11000=2047500个/mL。【点睛】本题的难点是验证B细菌对A细

49、菌生长的影响,由于题干给出信息推测是B细菌产生的物质影响了A细菌的生长,细菌会将分泌的物质留在培养基里,因此可以先用培养基培养B细菌,再除去B细菌,使用该培养基去培养A细菌,可以观察B细菌产生的物质对A细菌的影响情况。29. 将醋酸菌突变体中与耐酸有关的 ALDH 基因导入优良醋酸菌中,选育出高发酵速率、耐酸的醋酸菌,用于果醋生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耐酸的醋酸菌,用_法接种于含高浓度醋酸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2)下图表示温度和乙醇浓度对该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_时,醋酸菌能将_,再将其转变为醋酸。 研究不同酒精浓度下的最高产酸量时,最好把温度控制为_,如温度过低, 醋酸菌代谢缓慢,原因是 _。 酒精发酵后通过发酵装置的_检测酒精浓度,将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调节到_左右最适合接种醋酸菌。较高的酒精浓度会使产酸量下降,不适宜接种,原因是_。【答案】 (1).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2). 氧气充足、缺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