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9732字-42页.doc

剪板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含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588737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53.86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2-28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板机 液压 系统 设计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 或 1304139763】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 或 1304139763】 =============================================

内容简介:
山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绪 论1.1 剪板机概述 此机器用于剪切厚度为16mm,宽度为2500mm的钢板,被剪切板料强度以450 N/mm2为准,如需剪切其它强度的板料时,应相应减薄被剪板料的厚度。与同类产品比较,本机器采用钢板焊接结构,液压传动,氮气缸回程,电气控制.工作平稳可靠,机器体积小,重量轻,刚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调整刃口间隙迅速方便,机器设有前后挡料,后挡料采用机械传动,转数器显示数值,并能作手动微调,调节方便可靠.前挡料采用标尺计数,挡块定位,另外还设有灯光照明,便于划线剪切,通过时间继电器可任意调节上刀架的行程,以提高剪切窄板料的效率。由于此机器设计工作量大,设计时间的限制,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故选其液压控制部分作为我的设计内容,它包括了:如何完成剪切,如何压料及卸料的过程。1.2 剪板机的背景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剪板机床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中流砥柱,通用型高性能剪板机,广泛适用于航空、汽车、农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电、五金等行业。 锻压机械是指在锻压加工中用于成形和分离的机械设备,1842年,英国工程师史密斯创制第一台蒸汽锤,开始了蒸汽动力锻压机械的时代。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大锻件的需要才应用于锻造。随着电动机的发明,十九世纪末出现了以电为动力的机械剪板机和空气锤,并获得迅速发展。二十世纪初,锻压机械改变了从19世纪开始的向重型和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转而向高速、高效、自动、精密、专用、多品种生产等方向发展。于是出现了每分种行程2000次的剪板机。所谓剪板机一般是指每分钟的行程次数为普通剪板机的510倍的剪板机。剪板机是带有自动送料装置,可完成板料高效率、精密加工的机械剪板机,具有自动、高速、精密三个基本要素。 自60年代以来,剪板机已有较大的发展,其每分钟行程次数已从几百次发展到3千次左右,其吨位已从十吨发展到上百吨。目前剪板机主要用在电子、仪器仪表、轻工、汽车等行业中进行特大批量的冲压生产。近年来,随着模具技术和冲压技术的发展,剪板机的应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数量在不断地增加。预计不久的将来,剪板机在冲压用剪板机中的比例将会愈来愈大。1.3 剪板机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近十多年来,随着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获得前所未有的共识,冲压成形技术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其特征是与高新技术结合,在方法和体系上开始发生很大变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测控技术等冲压领域的渗透与交叉融合,推动了先进冲压成形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冷冲压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为了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冲压设备已由单工位低速剪板机发 展到多工位剪板机。一般中小型冷冲件,既可在多工位剪板机上生产,也可以在剪板机上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加工,是冷冲压生产达到高度自动化。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和家用电器领域,需要大量的金属板壳零件,特别是汽车行业要求生产规模化、车型个性化和覆盖件大型一体化。进入21 世纪,我国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面对这一形势,我国的板材加工工艺及相应的冲压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4 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 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2主动维护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3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 (1)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液压系统将由过去的电气液压on-oE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为适应上述发展,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应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接口也应实现统一和兼容。 (2)发展和计算机直接接口的功耗为5mA以下电磁阀,以及用于脉宽调制系统的高频电磁阀(小于3mS)等。 (3)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油的污染等数值将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由于计算机的价格降低,监控系统,包括集中监控和自动调节系统将得到发展。(4)计算机仿真标准化,特别对高精度、“高级”系统更有此要求。 (5)由电子直接控制元件将得到广泛采用,如电子直接控制液压泵,采用通用化控制机构也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液压产品机电一体化现状及发展。液压行业: 液压元件将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成套方向发展;向低能耗、低噪声、振动、无泄漏以及污染控制、应用水基介质等适应环保要求方向发展;开发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以及轻小型微型液压元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电子、传感等高新技术。液力偶合器向高速大功率和集成化的液力传动装置发展,开发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向汽车应用领域发展,开发液力减速器,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液力变矩器要开发大功率的产品,提高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提高可靠性,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开发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变速箱配套使用技术;液粘调速离合器应提高产品质量,形成批量,向大功率和高转速方向发展。气动行业: 产品向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组合集成化方向发展,执行元件向种类多、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方向发展;气动元件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频、高响应、高寿命、耐高温、耐高压方向发展,普遍采用无油润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1)采用的液压元件高压化,连续工作压力达到40Mpa,瞬间最高压力达到48Mpa;(2)调节和控制方式多样化;(3)进一步改善调节性能,提高动力传动系统的效率;(4)发展与机械、液力、电力传动组合的复合式调节传动装置;(5)发展具有节能、储能功能的高效系统;(6)进一步降低噪声;(7)应用液压螺纹插装阀技术,紧凑结构、减少漏油。第二章 剪板机介绍2.1 机器的基本参数主要技术规格 单位 大小 1 剪板料强度 N/mm2 4502 液体最大工作压力 MPa 20 3 被剪最大板厚 mm 64 被剪最大板宽 mm 25005 剪切角 1306 行程次数 min-1 167 立柱间距离 mm 2720 8 后挡料最大距离 mm 6009 刀片长度 mm 260010 工作台距地面高度 mm 800 11 主电机总功率 kW 7.512 后挡料电机 kW 0.55 13 轴向柱塞泵流量 Ml/r 2514 机器重量 kg 4800 2.2 剪扳机工作原理剪板机工作原理,上刀片固定在刀架上,下刀片固定在下床面上,床面上安装有托球,以便于板料的送进移动,后挡料板用于板料定位,位置由调位销进行调节。液压压料筒用于压紧板料,以防止板料在剪切时翻转。棚板是安全装置,以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1)调整前挡板把后挡板靠紧下刀口,再把样板靠紧后挡板,将前挡板靠紧样板并固定。松开后挡板,去掉样板,装上板料,进行剪切。(2)调整后挡板将样板托平对齐下刀口,再把后挡板靠紧样板并固定,去掉样板,再装上板料进行剪切。(3)调整角挡板先将样板放在台面上对齐下刀口,调整角挡板并固定,再根据样板调整后挡板,剪切过程中同时利用角挡板和后挡板以定位。2.3 剪板机的用途和分类剪板机种类较多,按其工艺用途和结构类型可以分为:一、平刃剪板机:剪切质量好,扭曲变形小,但剪切力大,耗能大。机械传动的较多。该剪板机上下两刀刃彼此平行,常用于轧钢厂热剪切初轧方坯和板坯;按其剪切方式又可分为上切式和下切式。二、斜刃剪板机:剪板机的上下两刀片成一个的角度,一般上刀片是倾斜的,其倾斜角一般为16。斜刃剪板机剪切力比平刃剪板机小,故电机功率及整机重量等大大减小,实际应用最多,剪板机厂家多生产此类剪板机。该类剪板机按刀架运动形式分闸式剪板机和摆式剪板机;按主传动系统不同分为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两类三、多用途剪板机:1、板料折弯剪切机:即在同一台机械上可完成剪切和折弯两种工艺。2、联合冲剪机:即可完成板材的剪切,又可对型材进行剪切,多用于下料工序四、专用剪板机:多配合其他设备使用,完成特殊用途。1、板材开平线剪板机:用于板材开卷校平线上,为配合生产线速度快剪切要求而设计的高速剪板机,厚板线上多为液压高速剪板机,薄板线上多配气动剪板机;高速线上配有飞剪机,连续生产,效率高。2、钢结构生产线剪板机:多用于角钢、H型钢自动生产线完成剪断工序。3、冷弯成型线剪板机:例如汽车纵梁冷弯线、车厢侧挡板生产线、彩钢板成型线等生产线上配置的专用剪板机等 。第三章 剪板机液压系统的设计3.1 液压传动定义与发展概况液压传动的定义: 一部完整的机器是由原动机、传动机构及控制部分、工作机(含辅助装置)组成。原动机包括电动机、内燃机等。工作机即完成该机器之工作任务的直接工作部分,如剪床的剪刀,车床的刀架、车刀、卡盘等。由于原动机的功率和转速变化范围有限,为了适应工作机的工作力和工作速度变化范围较宽,以及其它操纵性能的要求,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设置了传动机构,其作用是把原动机输出功率经过变换后传递给工作机。传动机构通常分为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流体传动机构。流体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传递和控制的传动。它包括液压传动、液力传动和气压传动。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均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而液力传动则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动能来传递能量。由于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工程建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军事器械、矿山冶金、轻工、农机、渔业、林业等各方面。同时,也被应用到航天航空、海洋开发、核能工程和地震预测等各个工程技术领域。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它是一门新学科,从17世纪中叶帕斯卡提出静压传动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成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已有23百年的历史,只是由于早期技术水平和生产需求的不足,液压传动技术没有得到普遍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动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压传动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由于军事及建设需求的刺激,液压技术日趋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成功地将液压传动装置用于舰艇炮塔转向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机床到本世纪30年代才用上了液压传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兵器上采用了功率大、反应快、动作准的液压传动和控制装置,它大大提高了兵器的性能,也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的发展。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并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及各类元件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而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推广开来。近30年来,由于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控制技术、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应用,如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2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1.1为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液压泵4在电动机(图中未画出)的带动下旋转,油液由油箱1经过滤器2被吸入液压泵,由液压泵输入的压力油通过手动换向阀11,节流阀13、换向阀15进入液压缸18的左腔,推动活塞17和工作台19向右移动,液压缸18右腔的油液经换向阀15排回油箱。如果将换向阀15转换成如图1.1(b)所示的状态,则压力油进入液压缸18的右腔,推动活塞17和工作台19向左移动,液压缸18左腔的油液经换向阀15排回油箱。工作台19的移动速度由节流阀13来调节。当节流阀开大时,进入液压缸18的油液增多,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增大;当节流阀关小时,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减小。液压泵4输出的压力油除了进人节流阀13以外,其余的打开溢流阀6流回油箱。 如果将手动换向阀9转换成如图1.1(c)所示的状态,液压泵输出的油液经手动换向阀9流回油箱,这时工作台停止运动,液压系统处卸荷状态。图1.1 磨床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1-油箱;2-过滤器;3,12,14-回油管;4-液压泵;5-弹簧;6-钢球; 7-溢流阀;8,10-压力油管;9-手动换向阀;11,16-换向手柄; 13-节流阀;15-换向阀;17-活塞;18-液压缸;19-工作台图1.2用图形符号表示的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图图中:l-油箱;2-过滤器;3-液压泵;4-溢流阀;5-手动换向阀;6-节流阀;7-换向8-活塞;9-液压缸3.2.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工作的,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l) 液压泵(动力元件):是将原动机所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压力能的元件,其作用是向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2) 执行元件:把液体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驱动工作机构的元件,执行元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3) 控制元件:包括压力、方向、流量控制阀,是对系统中油液压力、流量、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元件。如换向阀15即属控制元件。 (4) 辅助元件: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如管道、管接头、油箱、滤油器等为辅助元件。 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图1.1(a) 所示的液压系统图是一种半结构式的工作原理图。它直观性强,容易理解,但难于绘制。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都采用国标GBT786.193所规定的液压与气动图形符号(参看附录)来绘制,如图1.2所示。图形符号表示元件的功能,而不表示元件的具体结构和参数;反映各元件在油路连接上的相互关系,不反映其空间安装位置;只反映静止位置或初始位置的工作状态,不反映其过渡过程。 使用图形符号既便于绘制,又可使液压系统简单明了。3.3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3.3.1 液压系统对工作介质的要求液压工作介质一般称为液压油(有部分液压介质已不含油的成份)。液压介质的性能对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影响,对液压系统对工作介质的基本要求如下:(l)有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粘度是选择工作介质的首要因素。液压油的粘性,对减少间隙的泄漏、保证液压元件的密封性能都起着重要作用。粘度过高,各部件运动阻力增加,温升快,泵的自吸能力下降,同时,管道压力降和功率损失增大。反之,粘度过低会增加系统的泄漏,并使液压油膜支承能力下降,而导致摩擦副间产生摩擦。所以工作介质要有合适的粘度范围,同时在温度、压力变化下和剪切力作用下,油的粘度变化要小。液压介质粘度用运动粘度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 的单位是 ,而在实用上油的粘度用 (cSt,厘沲)表示。 粘度是液压油(液)划分牌号的依据。按国标GB/T3141-94所规定,液压油产品的牌号用粘度的等级表示,即用该液压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中心值表示。表l.1是常用液压油的新、旧粘度等级牌号的对照(注:82年以前的旧标准是以50时的粘度值作为液压油的粘度等级牌号)。表1.1常用液压油的牌号和粘度ISO 3448-92粘度等级GB/T3141-94粘度等级(现牌号)40的运动粘度厘施83-90年的过渡牌号82年以前相近的旧牌号ISO VG151513.516.5N1510ISO VG222219.824.2N2215ISO VG323228.835.2N3220ISO VG464641.450.6N4630ISO VG686861.274.8N6840ISO VGI001009011ON10060所有工作介质的粘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温特性好是指工作介质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粘温特性通常用粘度指数表示。一般情况下,在高压或者高温条件下工作时,为了获得较高的容积效率,不使油的粘度过低,应采用高牌号液压油;低温时或泵的吸入条件不好时(压力低,阻力大),应采用低牌号液压油。(2)氧化安定性和剪切安定性好。 工作介质与空气接触,特别是在高温、高压下容易氧化、变质。氧化后酸值增加会增强腐蚀性,氧化生成的粘稠状油泥会堵塞滤油器,妨碍部件的动作以及降低系统效率。因此,要求它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安定性。 剪切安定性是指工作介质通过液压节流间隙时,要经受剧烈的剪切作用,会使一些聚合型增粘剂高分子断裂,造成粘度永久性下降,在高压、高速时,这种情况尤为严重。为延长使用寿命,要求剪切安定性好。 (3)抗乳化性、抗泡沫性好。 工作介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混入水或出现凝结水。混有水分的工作介质在泵和其它元件的长期剧烈搅拌下,易形成乳化液,使工作介质水解变质或生成沉淀物,引起工作系统锈蚀和腐蚀,所以要求工作介质有良好的抗乳化性。抗泡沫性是指空气混入工作介质后会产生气泡,混有气泡的介质在液压系统内循环,会产生异常的噪声、振动,所以要求工作介质具有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能力。 (4)闪点、燃点要高,能防火、防爆。 (5)有良好的润滑性和防腐蚀性,不腐蚀金属和密封件。(6) 对人体无害,成本低。3.3.2 液压介质的种类 液压传动介质按照GB/T7631.2-87(等效采用ISO 6743/4)进行分类,主要有石油基液压油和难燃液压液两大类。 石油基液压油(1)L-HL液压油(又名普通液压油):采用精制矿物油作基础油,加入抗氧、抗腐、抗泡、防锈等添加剂调合而成,是当前我国供需量最大的主品种,用于一般液压系统,但只适于O 以上的工作环境。其牌号有:HL32、HL46、HL68。在其代号L-HL中,L代表润滑剂类,H代表液压油,L代表防锈、抗氧化型,最后的数字代表运动粘度。 (2)L-HM液压油(又名抗磨液压油,M代表抗磨型):其基础油与普通液压油同,除加有抗氧、防锈剂外,主剂是极压抗磨剂,以减少液压件的磨损。适用于-15以上的高压、高速工程机械和车辆液压系统。其牌号有:HM32、HM46、HM68、HMI00、HM150。 (3)L-HG液压油(又名液压一导轨油):其基础油与普通液压油同,除普通液压油所具有的全部添加剂外,还加有油性剂,用于导轨润滑时有良好的防爬性能。适用于机床液压和导轨润滑合用的系统。 (4)L-HV液压油(又名低温液压油、稠化液压油、高粘度指数液压油):用深度脱蜡的精制矿物油,加抗氧、抗腐、抗磨、抗泡、防锈、降凝和增粘等添加剂调合而成。其粘温特性好,有较好的润滑性,以保证不发生低速爬行和低速不稳定现象。适用于低温地区的户外高压系统及数控精密机床液压系统。 (5)其它专用液压油:如航空液压油(红油)、炮用液压油、舰用液压油等。 难燃液压液 难燃液压液可分为合成型、油水乳化型和高水基型三大类。 (1)合成型抗燃工作液 水一乙二醇液(L-HFC液压液):这种液体含有 3555的水,其余为乙二醇及各种添加剂(增稠剂、抗磨剂、抗腐蚀剂等)。其优点是凝点低(50),有一定的粘性,而且粘度指数高,抗燃。适用于要求防火的液压系统,使用温度范围为- 18 65。其缺点是价格高,润滑性差,只能用于中等压力(20Mpa以下)。这种液体密度大,所以吸入困难。水一乙二醇液能使许多普通油漆和涂料软化或脱离,可换用环氧树脂或乙烯基涂料。 磷酸酯液(L-HFDR液压液)这种液体的优点是,使用的温度范围宽(-54135),抗燃性好,抗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都很好。允许使用现有元件在高压下工作。其缺点是价格昂贵(为液压油的58倍);有毒性;与多种密封材料(如丁氰橡胶)的相容性很差,而与丁基胶、乙丙胶、氟橡胶、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等均可相容。 (2)油水乳化型抗燃工作液(L-HFB、L-HFAE液压液) 油水乳化液是指互不相溶的油和水,使其中的一种液体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抗燃液体。分水包油乳化液和油包水乳化液两大类。 (3)高水基型抗燃工作液(L-HFAS液压液)这种工作液不是油水乳化液。其主体为水,占 95,其余 5为各种添加剂(抗磨剂、防锈剂、抗腐剂、乳化剂、抗泡剂、极压剂、增粘剂等)。其优点是成本低,抗燃性好,不污染环境。其缺点是粘度低,润滑性差。3.4 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本系统的剪切动作由上刀架向下行程完成剪切工作。 此向下行程可采用单作用单活塞缸,为确保剪切精度与稳定性,采用两个单作用单活塞缸串联完成下压动作.两个单作用单活塞缸作为本系统的主油缸。 本系统需要具有对金属板的压紧功能,也就是本系统的压料装置。当主油缸克服回程支承力上刀架向下行程时,压料装置及上刀架在瞬间获得顺序动作以压紧加工金属板。 同时本系统必需具备卸荷功能,当上刀架主油缸完成剪切目的至死点位置时,整个油路卸荷,同时,上刀架回程,压料装置随之复位。3.5 分析液压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 3.5.1 各液压缸的载向力计算1.主油缸的载向力:上刀架向下行程的载向力。 Fw1=R+Ffs+Fa R液压执行的工作负载 Ffs垂直于上刀架的负载(因为刀架为垂直向下运动,可以不计) Fa惯性负载 Fa=ma=10020=200N m运动部件的质量 Fw1=R+Fa =6302.压料缸的载合力:压料缸的载合力,主要有下压力与惯性力。 Fa=ma=7520=1500N Fw2=R+Fa=250+1.5=251.5KN各液压缸的外载荷力计算结果列于表2中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求得相应的作用活塞上的载荷力,并列于表2。 表2:液压缸名称工况液压缸外载荷Fw(F)活塞中载荷F(N)主油缸下压63.210470.22104回程0.21040.22104压料缸压紧25.1510432.65104复位0.151040.165104 3.5.2 初选系统的工作压力 剪板机为中型剪板机械,初步确定系统工作压力为20Mpa。3.5.3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1.确定主油缸的活塞及活塞杆直径 主油缸最大载荷时为下压工况,其载荷力为70.22104N。 工作在活塞干受压状态,如图2: 图2 F=Fw/m=P1A1-P2A2 (3.1) 式中:A1(/4)D2无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m2 A2(/4)(D2-d2)有杆缸活塞有效作用面积m2 P1液压缸工作腔压力 P2液压缸回油腔压力 D活塞直径 d活塞杆直径 D=0.18m (3.2) 因为压制过程中回油小P20 就取D=0.18m 按手册d/D=0.7,则活塞杆直径 Dn=0.70.18=0.126取d=0.5m 2.压料缸的活塞直径和活塞杆直径 D2=0.109m (3.3) 取D2=0.11 D2=0.70.11=0.77m 按手册d取,d=0.08m3.6 选择液压元件 3.6.1 选择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功用是供给系统压力油,从能量观点看,它把原动机输入机械能转换为输出油液的压力能。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PpP1+P1 由于本系统用一般节流阀,管路较简单故取P1=0.5Mpa。 液压泵的流量QpQpK(Qmax)K=1.1为漏损系数 液压泵规格选择 查选用25MCY141B轴向柱塞泵。 Q=25L/minP=31.5Mpa 3.6.2 电动机的功率确定 当机器上刀架下压时功率最大,按上刀架下压过程,估算电动机功率,若下压时系统进油路压力损失,液压泵总效率0.7。 则电动机功率为: Pp=Ppqvp/1 (3.4)=(P1+P1)qvn/p=(1.34+0.2)102(4.78+10.43)10-3/(600.7)=63.8W 查电动机产品样本,选用YB2M-4型异步电动机,P=7.5Kw、n=1440r/min。 3.6.3 选择液压阀及相关辅助元件 根据所拟定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通过液压阀油液的最高压力和最大流量,选择液压元件的型号规格。 序号 元件名称 规格 型号 1 网式滤油器 Q=100L/min WU-100X100-J 2 直通单向阀 P=31.5Mpa d=20mm A-Ha20l 3 组合阀 自制 4 压力表开关 P=32Mpa d=8mm KJF-L8H-S 5 压力表 P=25Mpa d=100mm Y-60 6 球阀 P=31.5Mpa d=15mm YJ20-J15W 7 电磁换向阀 P=31.5Mpa d=6mm 24EI1-H6B-T8 直动型溢流阀 P=31.5Mpa DBDS6K10/31.5 3.6.4 确定油箱的面积容积 油箱主要功能是:储存液压系统工作所需的足够油液;散发系统工作中产生的热量;沉淀污物并逸出油中气体。 初步设计,油箱的有效容积(液面高度点油箱高度80%时,油箱容积)可按下述经验公式确定: V=mqvp (3.5) 式中:V油箱的有效容积,单位为L; Q液压泵的液压,单位为L/min; m系数,单位min,值的选取:低压系统为24min,中压系统为57min,中高压或高压大功率系统为612min。 对于功率较大且连续工作的液压系统,必要时还应进行平衡计算,以最后确定油箱容积。 分析设计要点如下: 基本结构 为了在相同的容量下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油箱外形以立方体或长六面体为宜。如油箱的顶盖上要安放泵和电动机(也有的置于箱旁或箱下)以及阀的集成装置等,这基本决定了箱盖的尺寸;最高油面只允许达到箱高的80%。根据两点可决定油箱的三向尺寸。当油箱容量较小时,可采用2.54mm的钢板直接焊接而成;当油箱容量较大且较高时,一般采用角钢焊成骨架后再焊上钢板。为使油箱能够承受安装其上的物体重量、机器运转时的转矩及冲击等,油箱应有足够的刚度,顶盖要适当加厚并用螺钉通过焊杂箱体上的角钢加以固定。顶盖可以是整体式的,也可分为几块。泵、电动机和阀的集成装置可直接固定在顶盖上,也可固定在图示安装板上。安装板与顶盖之间应设置减震装置,如垫上橡胶板以缓和震动。油箱底脚高度应在150mm以上,以便散热、搬移和放油。油箱四周要有吊耳,以便起吊装运。吸、回、泄油管的设置 泵的吸油管与系统回油管应尽量远离,为了防止吸油时吸人空气和回油时油液冲入油箱搅动液面,管口都应插入油箱最低油面以下,但离箱低的距离要大于管径的23倍。回油管口应截成45斜角,以增大通流面积,并面向与回油管相距最近的箱壁以利于散热和沉淀杂物。为防止箱底的沉淀物吸入液压泵,吸油管端部应装有足够能力的过滤器,过滤器离箱壁至少要有3倍管径的距离,距箱底不应小于20mm,以便四面进油。 隔板的设置 设置隔板的目的是将油箱内吸油区与回油区分开,以增大油液循环的路程,减缓油液循环的速度,便于分离回油带来的空气和污物,提高散热效果,一般设置一个隔板,高度最好为液面高度的3/4。加油口与空气过滤器的设置 加油口一般设置在油箱顶部容易接近处,加油口应带有过滤网,平时加盖封闭。空气过滤器的作用:使油箱始终与大气相通,保证泵的自吸能力,滤除空气中的灰尘杂物。目前生产的空气过滤器同时兼有吸油和通气的作用,是标准件,可按需选用。液位计的设置 液位计用于监测油面高度,故其窗口尺寸应能满足对最高与最低液位的观察,并应安装在易于观察的地方。液位计也是标准键,也可按需选用。 放油口与清洗窗的设置 图中油箱底面作成双斜面,也可作成向回油侧倾斜的单斜面,在最底处设放油口,平时用螺栓或放油阀堵住,换油时将其打开放走油污,换油时为便于泵清洗油箱,大容量的油箱侧壁设清洗窗,其位安排应便于吸油过滤器的装拆。清洗窗口平时用侧版密封,清洗时再取下。防污密封 油箱盖板和窗口连接处均需加密封垫,各进、出油管通过的孔均需装密封圈,以防止外部污物的入侵。油温控制 油箱正常工作温度应在1565之间,必要时应设温度计和热交换器。油箱内壁加工 新油箱经喷丸、酸洗和表面清洗后,四壁可涂一层与工作液相容的塑料薄膜或耐油清漆。 油箱见图:图3图中:1吸油箱 2网式滤油器 3.滤油网 4.通气孔 5.回油管 6.顶盖 7.油面指示器 8.隔板 9放油塞(1)油箱的容积上面计算出油箱的有效容积为125175L,因为此剪板机对油箱没有特殊要求,因此可设计成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油箱壁厚为5,材料为普通碳钢 (2)进油管滤油器的选用 因此50机器为普通液压系统,采用回式滤油器,选用WV40180 (3)空气滤油器的选用 此机器对空气、油质要求不高选用一般空气滤油器,这儿选用:KGQ型空气滤油器。3.7 拟定液压系统图 液压执行元件以及各回路的结构设计确定之后,就可以跟据功能需要,市场经济性合理地选用液压元器件,根据液压传动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1)动力元件,(2)执行元件,(3)控制元件,(4)辅助元件,(5)工作介质。将设计选用的元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合理的液压系统图1,兼液压动作循环表1。液压系统图1: 图中: 1.网式过滤器 2. 轴向柱塞泵 3.直通单向阀 4.组合阀 5.压力表开关 6.压力表 7.球阀 8.电磁换向阀 9直动型溢流阀液压系统循环表:电磁阀主油缸压料缸+下压压紧-快退复位3.8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由于本液压系统比较简单,压力损失验算可以从略。又由于系统采用轴向柱塞泵供油,它依靠缸体内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积变化来实现吸油的,其具有配合精度高,密封性能好的优点,加上柱塞泵主要零件处于受压状态,使材料强度性能得到充分利用,故柱塞泵常做成高压泵.同时油箱容量可以取较大值,系统发热温升不大,故不必进行温升验算。3.9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3.9.1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液压传动与其它传动方式相比较,有如下主要优点:1)传动平稳 在液压传动装置中,由于油液的压缩量非常小,在通常压力下可以认为不可压缩,依靠油液的连续流动进行传动。油液有吸振能力,在油路中还可以设置液压缓冲装置,故不像机械机构因加工和装配误差会引起振动扣撞击,使传动十分平稳,便于实现频繁的换向;因此它广泛地应用在要求传动平稳的机械上,例如磨床几乎全都采用了液压传动。2)质量轻体积小 液压传动与机械、电力等传动方式相比,在输出同样功率的条件下,体积和质量可以减少很多,因此惯性小、动作灵敏;这对液压仿形、液压自动控制和要求减轻质量的机器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例如我国生产的1m3挖掘机在采用液压传动后,比采用机械传动时的质量减轻了1t。3)承载能力大 液压传动易于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因此广泛用于压制机、隧道掘进机、万吨轮船操舵机和万吨水压机等。4)容易实现无级调速 在液压传动中,调节液体的流量就可实现无级凋速,并且凋速范围很大,可达2000:1,很容易获得极低的速度。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液压系统中采取了很多安全保护措施,能够自动防止过载,避免发生事故。6)液压元件能够自动润滑 由于采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使液压传动装置能自动润滑,因此元件的使用寿命较长。7)容易实现复杂的动作 采用液压传动能获得各种复杂的机械动作,如仿形车床的液压仿形刀架、数控铣床的液压工作台,可加工出不规则形状的零件 8)简化机构 采用液压传动可大大地简化机械结构,从而减少了机械零部件数目。9)便于实现自动化 液压系统中,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是非常容易控制的,再加上电气装置的配合,很容易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目前,液压传动在组合机床和自动线上应用得很普遍。10)便于实现“三化” 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比、标准化和通用化也易于设计和组织专业性大批量生产,从而可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1)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 由于元件的技术要求高和装配比较困难,使用维护比较严格。2)实现定比传动困难 液压传动是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在相对运动表面间不可避免的要有泄漏,同时油液也不是绝对不可压缩的。因此不宜应用在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例如螺纹和齿轮加工机床的传动系统。3)油液受温度的影响 由于油的粘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不宜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工作。4)不适宜远距离输送动力 由于采用油管传输压力油,压力损失较大,故不宜远距离输送动力。5)油液中混入空气易影响工作性能 油液中混入空气后,容易引起爬行、振动和噪声,使系统的工作性能受到影响。6)油液容易污染 油液污染后,会影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3.9.2 液压传动的应用和发展 液压传动相对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的技术。如果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的诞生算起,液压传动已有200年的历史。然而,液压传动的真正推广使用却是近50多年的事。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原子能科学、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也得到很大发展,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之中,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工业中,液压技术得到了普通的应用。当前,液压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音、低耗能、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的应用,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微机控制等工作,也日益取得显著的成果。我国的液压工业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其产品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自1964年开始从国外引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同时自行设计液压产品以来,我国的液压件生产已形成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我国机械工业正认真消化,推广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液压技术的同时,大力研制开发国产液压件新产品(如中高压齿轮泵、比例阀及新系列中高压阀等),加强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新技术应用的研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对一些性能差的不符国家标准的液压件产品(如中低压阀等)采取逐步淘汰的措施。可以看出,液压传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第四章 控制液压系统工作的电气设计 4.1 课题概述和设计要求本机器液压系统中控制油泵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是依靠电气系统完成,且具有对上刀架行程的控制.同时装置于上刀架上的后挡料机构,随上刀架作上下摆动,后挡料调节由电机驱动,经齿轮减速后由丝杆.即可达到挡料板向前后调节.(这是机器设计过程中以理定好的). 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1).由于机器上刀架动作比较简单,只需配备一台油泵电机,直接控制启动与停止; (2).后挡料机构具有尺寸调节功能,需配备正反转运动电动机; (3).供给电磁换向阀和计数继电器,需由整流变压器,经整流获得24V; (4).需要一套局部照明装置以及一定工作状态指示灯。 4.2 设计理念在设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时,主要涉及以下几点。首先,要满足机床的主要性能,即机械传动、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以及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机车的电气传动方案要根据机床的调速指标及对制动和正反向要求来确定。其次,电动机的功率应能满足机床的要求。一般在机车机械设计时,给出电动机的功率。最后设计出电气控制线路,即电气原理图。机床电气原理图包含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图和电气元器件目录表,它的设计是机床电气系统设计的中心环节,而电气控制控制线路的设计又是这一环节的核心内容。在总体方案确定之后的具体设计是电气原理图开始的,各项设计要求和指标主要是通过电气原理图来实现的,同时,它又是工艺设计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的依据。(一)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方法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是在拖动方案及控制方式确定之后进行的。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应熟悉运用两种基本方法:1.经验设计2.逻辑设计(二)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注意点:有时候,设计出来的实际线路会出现不正确不合理不经济等现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1.避免“临界竞争和冒险现象”的产生。2.尽量减少电器元件触点的数量。3.合理安排电器元件触点的位置。(三)尽量减少电气线路的电源种类 电源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接触器和继电器等也有交流直流两类,要尽量采用一种电源。电压等级应符合标准等级,如交流一般为:380、220、127、110、36、24、6.3V。直流为:12、24、48V。1.尽量减少电器元件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触点数量 同一用途的电器元件,尽可能选用同一型号规格的。实现同一控制功能的电路可以有多个,电器元件和触点用得最少的电路最优。2.尽可能减少通电器数量 例如,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延时控制功能以后,就应断电,以利节能和延长寿命。4.3 电动机的选择 根据课题概述个设计要求,可知需配合二台电动机,油泵电机,设为M1,后档料电机,设为M2.电动机的选用在机械设计中确定。 (1).油泵电机,选定为:Y132M4,(7.5kW、380V、15.4A、1440r/min) ; (2).后挡料电机,选定为:y80M26,(0.55kW、380V、1.6A、910r/min)。4.4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设计 4.4.1 主油路的设计 (1).主电机(油泵电机): M1的功率为7.5kW,直接控制油泵启动和停止,所以M1采用单向直接启动控制方式,用交流接触器KM1进行控制,电机运行利用自保持环节,保持电机工作稳定。同时它的短路保护可由机器的前一级配电箱的熔断器充任。 (2).后挡料电机: 在生产过程中,往往要求电动机能实现正反两个方向转动,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只要将电动机接到三相电源中任意两根连线对调,即可使电动机反转.因此用交流接触器,KM2,KM3实现此功能。 4.4.2 控制电源设计 考虑到安全可靠和满足照明及指示灯要求,采用控制变压器TC1,其一次侧为交流380V,二次侧为交流220V,其中供给电磁换相阀和计数继电器,采用TC2、VC,硅整流装置,一次侧为交流380V,二次侧为直流24V。 4.4.3 控制电路设计 (1).主电机M1的控制: 按下按钮开关SB3,油泵电机启动,指示灯HL2亮,表示油泵电机工作。按下按钮SB2,油泵停止工作.转动旋转开关SA3,选择剪切规范,转动SA3,到位置时,为“一次行程”。转动SA3到的位置为“连续行程”,SA3在一次行程位置时,脚踏一下脚踏开关SF,机床的上刀架向下剪切,松开SF,上刀架停止向下,并立即回升到死点。再次剪切必须再次踏下SF,必须注意:板料没有被全部剪断时,不能松开脚踏开关SF,以防止板料剪坏.当SA3在“连续行程”位置时,踩下脚踏开关SF剪切(但踏下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成了一次剪切),再踏下SF连续剪切就停止。 (2).后挡料电机M2的控制: 两个接触器常闭触点KM2、KM3起互锁作用,即当一个接触器通电时,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另一个接触器不能通电,这样不会引起电机短路.开启钥匙按钮SA1,接通控制电源.按动后挡料调节按钮SB4和SB5,使后挡料开距增大或减小到所需要的尺寸,后挡料的具体尺寸由操作台下方计数器显示,后挡料开距最大和最小尺寸限位处,装有行程开关SQ4、SQ5,限制挡料的最大开距600mm,和最小开距20mm。 (3).本机床还具有剪切长度调节,剪切次数计数和对线等机构。 旋到时间继电器KT1旋钮,即可调节剪切长度.转动旋转开关SA5于“1”位置,既可进行剪切计数,转到“0”位时不计数,剪切次数整定值可计数器整定,当剪切次数达到整定值时,机床便停止剪切。须重新工作时,按一下计数器复位按钮,机床便再次定值剪切。机床处于“连续行程”或“单次行程”都可进行计数剪切。但必须注意:处于“连续行程”规范时,按一下复位按钮,机床立即会按原有整定数值剪切(不需踏脚开关)。所以如不需连续剪切时,在复位前先将SA3转至“单次行程”位置。 4.4.4 局部照明信号指示电路的设计 设置信号指示灯HL1、HL2;对线灯ED1、ED2。 HL1为白色圆罩灯,电源开关QF1、QF2接通后,立即发光显示,表示机床电气线路已处于供电状态。 HL2(红色)指示灯,表示主电机M1是否运行,灯亮(发红光)表示电机工作,反之停止转动。ED1,ED2,对线日光灯,220V,40W矩形铁壳。4.5 电气元件的选择 电动机的选择,实际上是机电设计密切配合并进行实际实验情况下定型的。现在我们来进行其它电气元件的选择。 1电源开关的选择: 电源开关QF1、QF2的选择主要考虑电动机M1、M2的额定电流和起动电流,而在控制变压器TC1二次侧的接触器及继电器线圈,显示灯在TC1一次侧产生的电流相对来说较小因而不作考虑,已知,M1、M2的额定电流分别为15.4A、1.6A,根据M1与M2的额定电流,可选择电源开关分别为20A、10A左右。具体: QF1为:自动断路器,D21540/3902型,后挡料及控制保护。 QF2为:自动断路器,D24763/3P型,Ie=10V,电源总开关。 2接触器的选择: KM1,交流接触器,B253010型,AC220V; KM2、KM3,交流接触器,B93001型,AC220V; KA1、KA2,中间继电器,J2C122型,AC220V; KA3,中间继电器,J2C144型,AC220V; KT1,时间继电器,H3BA8型,AC220V,5S。 3熔断器的选择 熔断器对控制电路进行短路保护作用,它串接在所保护的电路中,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它的熔体能自动迅速熔断,从而切断电路,使导线和电气设备不会损坏。 根据本机器电气系统合理选用熔断器: FU1,HG3032,配熔芯,Ifu=2A,控制电路保护作用; FU2,HG3032,配熔芯,Ifu=1A,整流电路保护作用; FU3,HG3032,配熔芯,Ifu=6A,保护开关。 4按钮的选择 控制急停SB1,蘑菇头自锁按钮LAY3112S/1,红色; 油泵停止SB2,后挡料SB4、SB5,普通按钮,LAY311/AC220V,分别为红、墨、绿色; 油泵启动SB3,带灯按钮,LAY311DN/AC220V,绿色圆罩带金属罩; 急停SB6,按钮盒,XALJ174,红色自锁。 5对线灯及灯开关的选择: 对线灯ED1、ED2,日光灯,220V、40W,矩形铁盒,电子整流器; 对线灯开关SA2,旋转式按钮,LAY311X/2,二挡位,红色。 6指示灯的选择: 指示灯HL1,信号灯,AD1122/20,AC220V,白色圆罩直径22mm; 指示灯HL2,信号灯,AD1122/20,AC220V,红色。 7计数器、电磁阀的选择: 计数器PC,FE319.55,5位,工件剪切计数; 电磁阀YV,DC24V,2FIH6BT,剪切电磁阀。 8变压器的选择: 控制变压器TC1,JBK3250VA,AC380V/220V,控制电源; 硅整流装置TV2、VC,BKZ5A,AC380V/DC24V,整流电源。4.6 电气接线图的绘制 电气接线图是根据电气原理图及电气元件布置图绘制的,它一方面表示出各电气组件(电器板、电源板、控制面板和机床电器)之间的接线情况,另一方面表示出各电气组件板上之间的接线情况。因此,它是电气设备安装、进行电器元件配线和检修时查线的依据。 机床电器(电动机和行程开关等)可先接线到装在机床上的分线盒,再从分线盒接线到电气箱内电器板上的接线端子板上,也可不用分线盒直接接到电气箱。电气箱上各电器板、电源板和控制面板之间要通过接线端子板接线。接线图的绘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器元件按外形绘制,并与布置图一致,偏差不要太大。与电气原理图不同,在接线图中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线圈、触点等)必须画在一起。(2)所有电器元件及其引线应标注与电气原理图相一致的文字符号及接线回路标号。(3)电器元件之间的接线可直接连接,也可采用单线表示法绘制,实含几根线可从电器元件上标注的接线回路标号数看出来。当电器元件数量较多和接线较复杂时,也可不画各元件间的连线,但是在各元件的各接线端子回路标号处应标注另一元件的文字符号,以便识别,方便接线。电气组件之间的接线也采用单线表示法绘制,含线数可从端子板上的回路标号数看出来。(4)接线图中应标出配线用的各种导线的型号、规格、截面积及颜色等。规定交流或直流动力电路用黑色线,交流辅助电路为红色,直流辅助电路为蓝色,地线为黄绿双色,与地线连接的电路连线的电路导线以及电路的中性线用白色线。还应标出组件间连线的护套材料,如橡套或塑套、金属软管、铁管和塑料管等。第五章 机器的使用及要求5.1 机器的操作(一)操作前的准备: 1清洗各机件表面的油污,注意球阀上的刻度线应指于开启位置。 2各润滑部位注入润滑脂。 3在油箱中加入HL46液压油。 4机器接地,接通电源,检查各电器动作协调性。(二)操作: 1开动机器作空运动若干循环,在确保无不正常情况后,试剪切不同厚度板料(由薄至厚)。 2在剪切过程中打开压力表开关,观察油路压力值。如有不正常可调整液流阀,使之合乎规定要求。 3操作时,如发现有不正常杂音或油箱过热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油箱最高温度60。5.2 机器的润滑本机器各主要润滑点采用油枪注入或分散润滑,各润滑点如下。各润滑点见表3:润滑点序号润 滑 点 名 称油量大小加油间隔时间润滑油种类及牌号1左右回程缸上下端各一点小16钙基润滑脂ZG3 GB49165机械油N46 GB443842后挡料滑动螺母左右各一点中83上刀架摆动支点左右各一点小244调隙轴轴套左右各一点小485左右油缸活塞缸各一点中86左右油缸垫块各一点中84#石墨锂基脂Q/SY1000-65注:1、钙基润滑脂50%,机械油50%混合使用; 2、石墨锂基脂必须加30%机械油混合使用: 3、油箱内的油原则上半年换一次。5.3 机器的安全技术与维护 5.3.1 维护 1.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器的结构和性能,本机器为多人同时操作,故必须专业人士负责指挥生产。2.切忌将手伸入上下刀片之间,以免发生事故。3.一切杂物工具,切勿放在工作台上,以免扎入刀口造成事故。4.应定时检查刀口锋利情况,如发现刀口用钝,应及时打磨或调换,刀片的打磨,只需打磨刀片的厚度。5.应定期检查机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剪板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含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588737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