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石英表垫片的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具设计-冲压模.doc
石英表垫片的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具设计-冲压模含开题及6张CAD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681010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3-06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石英表
垫片
冲孔
弯曲
模具设计
冲压
开题
CAD
- 资源描述:
-
石英表垫片的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具设计-冲压模含开题及6张CAD图,石英表,垫片,冲孔,弯曲,模具设计,冲压,开题,CAD
- 内容简介:
-
XX设 计(XX)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字左右(本科生2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目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开题报告1.课题来源: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模具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观现代模具技术,其集合了机械、电子、化学、光学、材料、计算机、精密监测和信息网络等诸多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如下的方向发展趋势:(1)高精度现代模具的精度要求比传统的模具精度至少要高一个数量级。(2)长寿命现代模具的寿命比传统模具的寿命要高出510倍。如现代模具一般均可达到500万次以上,最高可达6亿次之多。(3)高生产率由于采用多工位的级进模、多能模、多腔注塑模和层叠注塑模等先进模具,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率,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如用四工位的注塑模生产塑料汽水瓶,每小时可生产8000件以上。(4)结构复杂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型腔要求也日益复杂。若采用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不仅成本高、生产率低,而且很难保证模具的质量要求。传统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对模具的要求。因此,研制和开发新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势在必行。模具CAD/CAM和RT技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被 开发出来的,并在现代模具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合理的设计模具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2.研究目的和意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模具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造成产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一是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除少量标准件外购外,大部分工作量均需模具厂去完成,再有企业管理的体制上的约束,造成模具制造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要求;二是设计和工艺技术落后,如模具CAD/CAM技术采用不普遍,加工设备数控化率低等,亦造成模具生产效率不高、周期长。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对模具设计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能够更好的认识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经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用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德国把模具称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称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是“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3.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3.1 我国模具工业发展主要成就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模具制造一直作为保证企业产品生产的手段被视为生产后方,因此发展缓慢。198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1987年模具首次被列入机电产品目录,当时全国共有模具生产厂点约6000家,总产值约30亿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独立于产品制造企业的模具及其标准件、配套件企业大量出现,模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模具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和规模不断扩大,模具行业得到很快发展。目前,我国模具产值已排名世界第三,2005年达到500亿元。1988年1992年,由原国家经贸委下达计划,由机械部和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上百个模具企业和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同进行模具技术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有: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铸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锻造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模具材料、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模具标准件、模具加工关键设备、模具寿命研究等方面。由于这些成果的取得及推广应用,使我国模具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七五”后期和“八五”期间,国家对模具工业加大了投入,分批分期改造了一批具有特色专长的专业模具厂和模具标准件厂,引进了一大批模具加工关键设备及精密塑料模、级进模、精冲模等设计制造技术,对提高我国模具生产技术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许多大专院校开始设立模具专业,由前联邦德国、日本援建及我国自己投资兴办的模具技术培训中心也陆续建立,模具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的培养开始步入轨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CAD/CAM技术。国家科委“863”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CIMS应用示范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了汽车车身与覆盖件模具CAD/CAM软件系统,在模具和设计制造中实际应用,取得显著效益。3.2 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1) 模具检测设备的日益精密、高效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发展,对检测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精密模具的精度已达23m,目前国内厂家使用较多的有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并具有数字化扫描功能。 (2) 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日本沙迪克公司采用直线电机伺服驱动的AQ325L具有驱动反应快、传动及定位精度高、热变形小等优点。瑞士夏米尔公司的NCEDM具有P-E3自适应控制、PCE能量控制及自动编程专家系统。另外有些EDM还采用了混粉加工工艺、微精加工脉冲电源及模糊控制等技术。(3)高速铣削机床铣削加工是型腔模具加工的重要手段。而高速铣削具有工件温升低、切削力小、加工平稳、加工质量好、加工效率高及可加工硬材料等诸多优点。因而在模具加工中日益受到重视。 XX设 计(XX)开 题 报 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包括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及进度安排等):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1) 了解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的特点; (2) 对复合模具进行工艺分析,设计模具,模具制图等; (3) 技术路线:通过查阅,收集的资料的研究方法。工作的主要阶段、速度和技术指标 (1) 在1到6周完成搜索、整理资料。重要找参考资料和网址; (2) 在7到13周完成建模、计算和撰写毕业论文,提交初稿及修改等; (3) 在14到15周完成论文资料的完善并提交论文成果,准备毕业答辩; (4) 在16周 教师批阅、评阅论文成果。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在这四年里的专业学习及实习,使我对这课题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还处于学生阶段,理论和实践不能够很好的统一起来,同时专业水平也不是很高,我必须不断的复习和查阅相关资料,听取指导老师的批评和建议,按部就班的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毕业设计。参考文献1、卢吉连著,我国模具应用技术现状与发展,模具技术,20002、胡石玉 龚光容著,模具制造技术,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3、黄毅宏著,模具知道工艺,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李发致著,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陈良杰著,国外模具技术发展动态,模具工业,20056、高佩福著,实用模具制造技术,第二版,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万战胜著,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8、冯晓曾 王家瑛 何世禹著,模具寿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9、郭广兴著,拉深模具磨耗分析及解决,天津汽车,200210、王德俊著,板料拉深的新工艺与新模具,机电工程技术 2005 XX 设 计(XX)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