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ZY-250型注射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注塑机】【3张CAD图纸+PDF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753106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3-13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注塑机
SX
ZY
250
注射
液压
系统
设计
注塑
CAD
图纸
PDF
- 资源描述:
-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有疑问咨询QQ:1064457796 或 1304139763】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有疑问咨询QQ:1064457796 或 1304139763】
=============================================
- 内容简介:
-
湖南工学院读 书 笔 记院 系: 机 械 工 程 系 班 级 05级数控0503班 学 号 206050331 学生姓名 瞿建文 第一章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一 液压传动定义传动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方式机械常见传动 电气 气体流体 液力流力(动量矩定理)液体液压*物理(帕斯卡原理)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压力能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方式气压传动利用气体压力能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方式二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特点:(1) 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来传动; (2) 传动过程中必须经过两次能量转换;(3) 传动必须在密封容器内进行,而且容积要进行变化 其中(3)是机械能转换为液压与气压能必要条件: a 在密封容器内进行 b V密可周而复始发生变化 内带漏气-气的压力上不去(不密封)如:自行车加气 内带虽好,但气筒无往复运动,仍加不上气(v密不变化) 同样:液压与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也必须满足上述条件1液压传动的特点 优点:独特之处-力大无穷(P=32MP 以上) 如:所拿液压千斤顶,可顶起1.6吨重物,若每位男同学体重为128斤,可举起25位男同学。 缺点: 不宜远距离传递 1) 泄漏严重 不宜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污染地面 2) 对T变化敏感 3) 难于检查故障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无污染,低成本,综合自动化,但功率较小。2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和发展发展应用:1) 液压传动从17世纪帕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但由 于没有成熟的 液压传动技术和液压元件,且工艺制造水平低下发展缓慢,几乎停滞 气压传动早在公元前,埃及人就开始采用风箱产生压缩空气助燃。从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始逐渐应用于各类行业中。2)上世纪30年代,由于工艺制造水平提高,开始生产液压元件,并首先应用于机床。3)上世纪50、60、70年代,工艺水平很大提高,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也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蓝天到水下,从军用到民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到处都有液压与气压传动术,且其水平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如:火炮跟踪、飞机和导弹的动、炮塔稳定、海底石油探测平台固定、煤矿矿井支承、矿山用的风钻、火车的刹车装置、液压装载、起重、挖掘、轧钢机组、数控机床、多工位组合机床、全自动液压车床、液压机械手等等。我国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从60年代开始发展较快,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同期发展的日本,主要由于工艺制造水平跟不上,新产品研制开发和发达国家不差上下,但制造比较困难,希望在坐各位能用自己所学为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作出贡献。发展趋势: 向高压、高速、高效率、大流量、大功率、微型化、低噪声、低能耗、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向用计算机控制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第二章 系统的组成及图形符号1 机床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举例 工作原理;油路-图示、左位、右位 换向-换向阀调速-节流阀 调压-溢流阀 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1) 动力元件-液压泵,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或气体的压力能,作为系统供油能源或气源装置。2) 控制调节元件-各种控制阀,用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和流量,以保证执行元件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3) 执行元件-缸(或马达),将流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对负载作功。4) 辅助元件-油箱、油管、滤油器、压力表、冷却器、分水滤水起、油雾器、消声器、管件、管接头和各种信号转换器等,创造必要条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5) 工作介质-液压油或压缩空气 3 液压传动系统的图形符号 结构或半结构式图形-表示结构原理,直观性强,易理解,但结构复杂。 表示方法 :图形符号*-只表示元件功能,不表示元件结构和参数, 简单明了,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第三章 液压回路定义:由有关元件组成,用来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单元(或典型)管路结构。要求: 再复杂的系统总是由多个基本回路组成 基本回路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系统,五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故回路既是元件的深入,又是系统的基础,不但要搞清每个元件在回路中的名称、功用和特点,还要搞清组成这个回路的主要元件是哪个?即哪个元件在这个回路中起主要作用。 1 方向控制回路定义:液压系统中,通过控制液流的通、断及改变流向,使执行元件启动、停止(包括锁紧)及变换运动方向的回路。分类:一般方向控制回路、复杂方向控制回路 一般方向控制回路:功用:控制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和换向。组成:各种控制方式的换向阀或双向变量泵皆可,使执行元件启动、停止(包括锁紧)及变换运动方向的回路。性能特点:手动换向阀:换向精度和平稳性不高,常用于换向不频繁且无需自动化的场合,如一 般机床夹具、工程机械等。 机动换向阀:换向精度高,冲击较小,一般用于速度和惯性较大的系统中。 磁换向阀:使用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但换向时间短,冲击大,交流电磁铁尤甚,一般用于小流量、 平稳性要求不高处。 液动阀和电液换向阀:流量超过63L/min、对换向精度与平稳有一定要求的液压系统。 操纵箱: 换向有特殊要求处,如磨床液压系统。 复杂方向控制回路: 1 时间控制制动式换向回路 组成: 24的机动换向阀作先导阀、34的液 动阀作主阀 工作原理:图示,液压缸右行,其油路为 进油路:泵 主阀3左位 缸左腔 主油路 回油路:缸右腔 节流阀1 T 液压缸右行拨块拨动先导阀2移向左端 进油路:泵 I2 主阀3右端 控制油路 主油路 回油路:主阀3左端 J1 T 特点: 换向阀阀芯移动L距离所需时间取决于J1的开度 当J1开度确定后制动时间就确定 故 称为时间控制制动式换向回路 应用:工作部件运动速度高,换向平稳无冲击,但换向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平面磨床。 2 行程控制制动式换向回路 组成: 24的机动换向阀作先导阀、34的液动阀作主阀 工作原理:图示,液压缸右行,其油路为 进油路:泵 主阀3左位 缸左腔 主油路 回油路:缸右腔 主阀3左位 先导阀2 节流阀1 T液压缸右行拨块拨动先导阀2移向左端, 先导阀阀芯制动锥逐渐关小回油通道,液压缸运动速度减小,此时,液动阀开始换向,其 进油路:泵 I2 主阀3右端 控制油路 主油路 回油路:主阀3左端 J1 T 液动阀阀芯左移到切断主油路,活塞停止运动,并随即在相反方向启动 特点: 无论液压缸运动速度快慢,先导阀阀芯总是移动L距离使工作部件预制动 后,再由换向阀来使它实现终制动并换向. 制动行程始终为定值 故 称为行程控制制动式换向回路 应用:换向精度高,但工作部件运动速度高时换向时间短,换向冲击大,用于工作部 件运动速度不高而换向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外圆磨床等。 锁紧回路: 功用:使液压缸能在任意位置停留,且停留后不会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位置。 1 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 组成:泵、溢流阀、34D、液控单向阀、缸等工作原理:图示,液压缸锁紧。 YA+, 液压缸左、右行。 性能特点:为使控制油压卸压,换向阀应采用 H.Y型,又因IY密封性好,所以锁紧 汽车起重机支腿 性能好,主要用于 飞机起落架锁紧 矿山采掘机械液压支架锁紧等 2 采用换向阀O、M机能的锁紧回路 特点: 滑阀式换向阀泄漏不可避免 锁紧效果差 故 只能用于锁紧时间短,锁紧要求不高的场合。压力控制回路功用:控制系统整体或系统某一部分的压力,满足执行元件对力或力矩所提出的要求。 分类:调压、卸荷、释压、保压、增压、减压、平衡等多种回路。 一 调压回路 功用:对整个系统或某一局部的压力进行控 制,使之既满足使用要求,又P发热。 分类: 单级、远程 、 安全保护、多级、单级调压回路等 1 单级调压回路 组成: 泵、溢流阀、节流阀、24D、液压缸等单级调压回 工作原理:图示,用节流阀调节速度时,溢流阀稳压溢流调节泵压。 特点: 回路简单,调节方便,若将溢流阀换为比例溢流阀,则可实现无级调压,还可远距离 控制,但无功损耗较大。 2 双级调压回路 1) 二级调压回路 组成:工作原理:图示,由溢流阀2调压,压力较高 YA+,由远程调压阀4调压,压力较低 工作原理:图示,由阀1调压,压力较高。 YA+,由远程调压阀调压,压力较低。 2) 三级调压回路 组成:工作原理:图示,由阀1调压,压力较高。 YA+,由阀2或3调压,压力较低。 特点: 为获得多级压力,阀2或3的调定压力必须小于阀1的调定压力,否则,阀1将不起作用。 二 减压回路 功用:zz使某一支路获得低于泵压的稳定压力。 单级减压用一个减压阀即可 分类 多级减压减压阀+远程调压阀即可 单级减压回路举例: 组成:工作原理: 特点: 0、5MPap2 p1-0、5MPa ,以使回路可靠工作。 三 增压回路 功用:低压输入,高压输出,节约能耗。 1 单作用增压器的增压回路 组成:增压原理: 增压器受力平衡方程 p1A1 = p2A2 p1D2/4 = p2d2/4 p2 = p1D2/ d2 = k p1 故 增压器是利用减小面积的方法来增压的,其中k为增压比。 工作原理: 图示,增压器输出高压油。 右位,增压器左行为下次增压准备 特点: 只能断续增压。 2 双作用增压器的增压回路 组成: 工作原理:只要24D能自动换向,即可得到连续高压。 四 保压回路 功用:泵卸荷,缸保压,以满足工作需要 1 利用蓄能器保压的回路 组成: 系统 工作原理:图示,液压泵油液 工作部件停止后,P,压力继电器发讯使YA+,液 蓄能器 压泵卸荷,蓄能器补充泄漏以保持压力。 2 用液压泵的保压回路 组成: 工作原理:系统压力较低,低压大流量泵供油,系统压力升高到卸荷阀4的调定压力时,低压大 流量1泵供油,高压小 流量泵供油保压,溢流阀3调节压力 3 用液控单向阀的保压回路 组成: 工作原理:图示泵卸荷,缸由液控单向阀保压 1YA+ ,液压缸上移 2YA+ ,液压缸上腔压力升至电接触式压力表的上限值时, 2YA- 液压缸由液控单向阀保压,液压缸上腔压力降至电接触式压力表的下限值时, 电接 触式压力表发讯使 2YA+, 液压泵给液压缸上腔补油保压 五 卸荷回路 *p=0 卸荷泵在很小功率下运转的情况P=pqV 零p 、q *q=0 目的:P,发热、泵和电机负载,泵的寿命。 1 用电磁溢流阀的卸荷回路 特点:流量较大时采用先导式溢流阀卸荷,前已讲过,若采用电磁溢流阀,管路连接更方便。 分类:电磁溢流阀中的二位阀可以是二通,也可以是四通阀,泄油可以是外泄,也可以是内泄。 2 换向阀卸荷回路 1) 用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卸荷 卸荷原理: 利用主阀处于中位时的M. H.K型机能,使pT,属零压式卸荷。 特点应用: 泵卸荷时,溢流阀关闭。 系统重新启动时,因溢流阀有不灵敏区,会冲击。 故 只适用于低压小流量场合。 2)用二位二通阀的卸荷回路 卸荷原理: q 22V T 特点: q全部通过22V q = qn 3 用液控顺序阀的卸荷回路 组成: 工作原理:快速运动时,双泵同时供油。 小泵供油 工作进给时,p,XY打开 p自重 又 自重较大时,p 顺较高, P较大,一般用于自重不大的场合,为防止泄漏而造成缸下移,可装一液控单向 阀。为减小无功损耗,可将单向顺序阀换为外控单向顺序阀,但: 外控单向顺序阀开启后,缸下行,缸上腔压力下降,顺序阀关闭, 缸停止,而后 压力上升,顺序阀又打开。 液压缸断续下行 又 顺序阀的泄漏 运动部件在悬浮过程中总要缓缓下降。 故 可在其控制油路上装一节流阀,且一般用于停止时间不长的系统 2 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组成: 工作原理:图示,缸停止。 左位,缸下行,因有节流阀而不会出现超速运动。 右位,油经单向阀进入缸下腔,缸上行。 特点: 液控单向阀锥面密封 可用于停留时间长或要求停止位置准确的系统。 又 缸下行时,上腔压力下降,液控单向阀关闭,待压力重建后才能再打开。 会造成下行运动时断时续和强烈振动的现象。 故 在回路中设置单向节流阀以减小影响。 七 释压回路 功用:使液压缸高压腔的压力能在换向前缓慢释放,以缓和冲击。 组成: 工作原理:图715,工作行程结束后,M型换向阀首先切换至中位,泵卸荷,液压缸上腔通 过节流阀释压。 速度控制回路功用:用来改变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分类:调速*、换速、增速回路等一 调速回路 液压缸: v = qV/A调速原理 液压马达:n = qV/V由上两式知: 改变q、 V、A,皆可改变v或n,一般A是不可改变的。液压缸:改变q,即可改变v 液压马达:既可改变q,又可改变V。 节流调速-改变q调速方法容积调速-改变泵和马达的V 容积节流调速-既可改变q,又可改变V。对调速回路的要求:调速范围大、速度稳定性好、效率高。(一) 节流调速回路组成:定量泵、流量阀、溢流阀、执行元件等。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流量控制阀阀口的通流面积来控制流进或流出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其运动速度。分类: 节流阀节流调速按采用流量阀不同调速阀节流调速进油路按流量阀安装位置不同回油路旁油路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组成:特征 :将节流阀串联在进入液压缸的油路上,即串联在泵和缸之间,调节A节,即可改变q,从而改变速度,且必须和溢流阀联合使用。油路:节流阀 液压缸q溢流阀 油箱工作特性分析:(1) 速度负载特性液压缸稳定工作时的受力平衡方程:p1A = F + p2A p2T pp = pS = C p2 = 0 p1= F/A故 节流阀两端的压力差为 p = Pp-p1 =Pp-F/A经节流阀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为:q1 = CATp = CAT(PP- F /A)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v = q1/A = CATA(Pp-F/A)结论:vAT 改变 AT ,即可改变q,改变v。AT调定,v随F而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如图)曲线越陡,F变化对v影响越大,则刚性差曲线表明了v随F变化的规律曲线越平缓,刚性好结论: AT = C,F,v,速度负载特性软,即轻载时刚性好。 F = C,AT越小,v刚性越好,即低速时刚性好。 (2)最大承载能力 PP = pS = C,不论A如何变化,其最大承载能力不变,即Fmax =P p AT故 称为恒推力调速(或恒转矩调速)(3) 功率和效率液压泵的输出功率:PP =Ppq1 = 常数液压缸的输出功率:P1= F v = F q1/A= p1 q1回路的功率损失: p = Pp- p1= Ppqp- p1q1= Pp(q1 + qY)- (Pp-p) q1= Pp qY +p q1qY = qp- q1溢流损失:pY = Pp qY节流损失:pT = p q1回路的效率:= p1/pp q1= Fv/Ppqp = p1q1/Ppqp 存在两部分功率损失 这种调速回路效率较低故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适用于轻载、低速、负载变化不大和速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小功率液压系统。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组成:特征:将节流阀串联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即串联在缸和油箱之间,调节AT,可调节q2以改变速度,仍应和溢流阀联合使用,Pp= pS。工作特性分析:(1) 速度负载特性液压缸稳定工作时的受力平衡方程:p1A = F + p2A p2 0 p1 = Pp故 节流阀两端的压力差为 p = p2 =P p-F/A经节流阀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为:q1 = CATp = CAT(Pp- F /A)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v = q1/A = CAT(Pp-F/A) 上式所得结果与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完全一样 上边所得结论都适用于本回路比较:相同处: v-F特性基本与进油节流相似 上述结论都适用于此不同处:1)承受负值负载能力 回油路节流阀使缸有一定背压能承受负值负载,并v稳定性,而进油路则需在回油路上增加背压阀方可承受,N。2)实现压力控制的方便性进油路调速中工作台碰到死挡铁后,活塞停止,缸进油腔油压上升至pS便于实现压力(升压)控制,而回油路调速在上述工况时,进油腔压力变化很小,无法控压,而回油腔p0,可降压发讯,但电路复杂。)最低稳定速度若回路使用单杆缸,无杆腔进油量大于有杆腔回油流量在缸径、缸速相同的情况下,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流量阀开口较大,低速时不易堵塞。故进油节流调速回路能获得更低的稳定速度为了提高回路的综合性能,实践中常采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并在回油路加背压阀(用溢流阀、顺序阀或装有硬弹簧的单向阀串接于回油路),因而兼有两回路的优点。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组成:特征:将节流阀串联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即串联在缸和油箱之间,调节AT,可调节q2以改变速度,仍应和溢流阀联合使用,Pp= pS。工作特性分析:(1) 速度负载特性液压缸稳定工作时的受力平衡方程:p1A = F + p2A p2 0 p1 = Pp故 节流阀两端的压力差为 p = p2 =P p-F/A经节流阀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为:q1 = CATp = CAT(Pp- F /A)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v = q1/A = CAT(Pp-F/A) 上式所得结果与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完全一样 上边所得结论都适用于本回路比较:相同处: v-F特性基本与进油节流相似 上述结论都适用于此不同处:1)承受负值负载能力 回油路节流阀使缸有一定背压能承受负值负载,并v稳定性,而进油路则需在回油路上增加背压阀方可承受,N。2)实现压力控制的方便性进油路调速中工作台碰到死挡铁后,活塞停止,缸进油腔油压上升至pS便于实现压力(升压)控制,而回油路调速在上述工况时,进油腔压力变化很小,无法控压,而回油腔p0,可降压发讯,但电路复杂。)最低稳定速度若回路使用单杆缸,无杆腔进油量大于有杆腔回油流量在缸径、缸速相同的情况下,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流量阀开口较大,低速时不易堵塞。故进油节流调速回路能获得更低的稳定速度为了提高回路的综合性能,实践中常采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并在回油路加背压阀(用溢流阀、顺序阀或装有硬弹簧的单向阀串接于回油路),因而兼有两回路的优点。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组成:特征:将节流阀装在与执行元件并联的支路上,即与缸并联,溢流阀做安全阀,Pp取决于负载,P p= p1=p = F/A油路: 缸(q1)q节流阀 T工作特性分析:(1) 速度负载特性重复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推导步骤,可得本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方程,但应考虑泵的泄漏量影响。q1= qP- qT = (qtP- qP)- qT= (qtP- kLpP)-CATp= qtP-kL(F /A)-CAT(F/A)故液压缸的工作速度为:v = q1/A = qtP-kL(F /A)-CAT(F/A)/A其特性曲线: q AT1 AT2 AT3结论: AT=C,F,v,F,v,即v-F特性更软。 AT,v; AT,v,即速度随AT而。(2) 最大承载能力AT,阻力,Fmax,即低速承载能力小, AT至一定值时,即使F很小,qV 节 T,V=0(3) 功率和效率 Pp随F变化而变化,只有P节,而无P溢 高,发热少。应用: v-F特性较软,低速承载能力差。 一般用于高速、重载、对速度平稳性要求很低的较大功率场合, 如:牛头刨床主运动系统、输送机械液压系统等。 采用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以上所讲三种回路,因F变化使P节,从而使q变化 在负载变化较大,v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则用调速阀替代节流阀,*进油路按调速阀安装位置回油路旁油路当P P min,q不随P而变化,所以速度刚性明显优于节流阀调速。特点:虽解决了速度稳定性问题,但因既有P溢,又有P节,还有P减,所以,P更大,一般用于功率较小,但F变化较大而v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二) 容积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回路效率低、发热大,只适用于小功率场合。 而容积调速回路,因无节流损失或溢流损失,效率高,发热小,一般用于大功率场合。分类:开式按油路循环方式闭式泵-缸式按所用执行元件不同 变-定泵-马达式定-变变-变1 泵-缸式容积调速回路组成:工作特性: v= qtp-k(F/ A) A 特点: 变量泵qVt随p而增大仍存在特性较软和低速承载能力较差的问题故 调速范围不大应用:推土机、升降机、插床、拉床等大功率系统常用。2泵-马达式容积调速回路(1) 变量泵-定量马达式容积调速回路(恒转矩)组成:工作特性: nM = qp/VM VM = 定值 调节qP即可改变nM 若不计损失,在调速范围内,其T = PpVM/2,功率P = PVMnM(2) 定量泵-变量马达式容积调速回路(恒功率)组成:工作特性:nM = qP/VM qP = 定值 调节VM即可改变nM特点: nM与VM成反比,TM与VM成正比 VM,nM,TM;VM,nM,TM,以致带不动负载,造成马达自锁现象。故 这种回路很少单独使用(3) 变量泵-变量马达式容积调速回路 组成:工作原理:第一段:先将VM调至最大并固定,然后将VP由小 大,nM从0 nM(变-定)分两段调节第二段:将VP固定至最大,VM由大 小,nM nMmax。(定-变) 调速范围大,可达100特点: nM低时TM大,nM高时TM小 正好符合大部分机械要求故 多用于机床主运动、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二)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虽然效率高,发热小,但仍存在速度负载特性较软的问题(主要由于泄漏所引起) 在低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机床进给系统中),常采用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特点:1 qP自动与流量阀调节相吻合,无P溢,高。2 进入执行元件的qV与F变化无关,且自动补偿泄漏,速度稳定性好。3 因回路有节流损失,所以 q1,Pp,通过反馈,q1v=cqP q1时,Pp,定子右移,e,qP直至qP = q1,v=c。qP v2,否则2不起作用(2) 调速阀并联的换接回路组成:工作原理:特点:v1、v2互不影响,但因A、B任意一个工作时,另一个减压阀阀口最大,一旦换接易前冲。所以改为(b)图所示,可避免前冲,但P。多缸工作控制回路定义:液压与气压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多)缸按照各缸之间的运动关系要求进行 控制,完成预定功能的回路。 分类:顺序运动回路、同步运动回路、互不干扰回路一 顺序运动回 定义:各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运动的回路称为顺序运动回路。如组合机床回转工作 台的抬起和转位、定位夹紧机构的定位和夹紧、进给系统的先夹紧后进给等 行程控制 分类:按照控制方式不同 压力控制 顺序运动回路 时间控制 1 行程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 行程控制-利用执行元件运动到一定位置(或行程)时,使下一个执行元件开始运动的 控制方式 (1) 用行程换向阀(机动换向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 组成: 动作顺序: 1 2 工作原理:图示,两缸皆在左位。 24D的YA+: 1缸右行实现动作,挡块压下行程阀4, 2缸右行实现动作 24D的YA-: 1缸左行实现动作,挡块松开行程阀D, 2缸左行实现动作 特点: 采用行程阀实现顺序动作换接 换接平稳可靠,换接位置准确,但行程阀必须安装在运动部件附近,改变运动 顺序较难 (2) 用行程开关和电磁阀控制的顺序运动回路 组成: 动作顺序: 6 5 工作原理: 1YA+,6缸右行完成顺序运动,6缸右行至触动行程开关2ST,使 2YA+,5缸右行实现顺序动作,5缸右行至触动行程开关4ST,使 1YA-,6缸左行实现顺序动作,6缸左行至触动行程开关1ST,使 2YA-,5缸左行实现顺序动作, 最后触动行程开关3ST使完成下一个动作循环。 特点: 采用电磁换向阀换接 容易实现自动控制,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改变动作顺序比较灵活。 如果动作顺序改变为: 6 5 思考: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