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加工的微型轴加工工艺研究.doc

机械设计外文翻译-基于微加工的微型轴加工工艺研究【中文2860字】【PDF+中文WORD】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859528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84.70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3-24 上传人:资料****站 IP属地:河南
18
积分
关 键 词:
中文2860字 机械设计 外文 翻译 基于 加工 微型 工艺 研究 中文 2860 PDF WORD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外文翻译-基于微加工的微型轴加工工艺研究【中文2860字】【PDF+中文WORD】,中文2860字,机械设计,外文,翻译,基于,加工,微型,工艺,研究,中文,2860,PDF,WORD
内容简介:
【中文2860字】基于微加工的微型轴加工工艺研究M. Azizur Rahman M. Rahman A. Senthil Kumar H.S. Lim A.B.M.A. Asad徐成俊 译摘 要:微型加工制作工艺是由微加工技术发展而来,是一种能加工出三维特征的微观尺寸微型化的微加工技术。文章主要介绍数控微型化进程,基本上用于两种微型化进程:直微型化和锥度微型化。 实验演示采用微加工技术的能用C+6.0开发的生成NC代码的多用途小型机床工具来将直径为6毫米的黄铜杆加工成微型轴。与传统工艺不同的是该刀具不运动,工件被三爪卡盘夹紧在主轴上,一次性车削来消除工件误差。最后加工出一个2毫米长、大径为475微米、小径为276微米的微型轴。关键词: 数控微切削;制造;微机械加工;微型轴;数控代码1、引言 由于近来MEMS技术及微加工技术有进一步小型化的趋势。 因此微加工是常规加工与微机电制造加工的桥梁。微型零部件的生产技术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微型制造技术,制作微型元件尺寸也就不可能达到微米范围之内。“微型制造”的意思很明确。人们经常把它用来确定加工零件的尺寸只有1到999微米之间, 虽然上限为500微米,但最近曾定位在微观与宏观的边界加工2。 有两个基本群体微加工过程:根据刀具和根据刀面的微型加工。刀面技术在三维结构方面有局限性,因为它只是模拟二维的形状,例如电铸,电腐蚀等加工;在另一方面,使用刀具加工,特别是使用坚实刀具,由于刀具路径以及刀具与工件表面的边界容易界定清楚,因此能够确定各种三维结构轮廓。 微型轴可由研磨、电火花磨削(WEDG)、电火花加工(EDM)、电化学蚀刻、微细车削。每个过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磨削力和磨削砂轮的磨损会有问题;在电火花加工中、针孔形状趋于直线形或阶梯形3。电化学刻蚀的不足在于形状和直径的控制,虽然WEDG制作微型圆柱的方法很强,但它的局限性是生产率较低 4。 根据金属磨损的性能,黄铜是微加工最适当的材料、也是制造微型部件最适合的材料 5。由于采用了可靠的微切削刀具,可以明确界定出以下各种立体形状的切削路径。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数控微型化切削可以考虑用黄铜(60%铜40%锌)制作如图1所示的复合形状的微型轴。 2、微型化发展进程在切削过程, 工件和刀具必须具有相对运动,以便能分层把切屑排除去。因此刀具与工件的自动化很重要。在这方面,切削路径已重新生成,这部分基于两种微型化进程:直微型化和锥度微型化。 2.1直线微型化对于表面变化大的微米级直径的微型轴,不能用常规的轴向切削方式来加工(如图 2)。 因为随着加工的进行轴将会产生偏移,这是因为工件直径减小而直径拉大的结果。图3描述了一个用分步切削加工微型轴的方法,它与平行切削方式不同。22锥形微型化 车削带有锥度的微型轴的切割方式如图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刀具走刀路线是平行于工件,最后沿锥形表面削减,如果t是切削深度,是锥角, R和r分别是锥形半径,微小切削(nw)可确定为: (1) 圆锥面也可产生平行于加工表面的锥形图如图 5所示,对于同样的深度,切削时间(t),切削量(nt)可以考虑如下: (2)同样的t,R和r研究发现nt nw。从生产效率及节省加工时间的角度来看,切削方向平行于锥形表面比平行于工件轴心更可取。 3、编程和数控代码的生成数控机床,是一种能快速、准确加工复杂三维曲面的设备6。数控机床是响应控制单元的对工件加工的。对微米尺寸的加工机床的精确控制以及加工参数如进给率、切削深度及切削速度的选择等很重要。微型加工需要几百条数控编码,根据C+6.0生成的数控代码,商用软件并不适合复合形状的微型轴的加工。这种数控代码发生器有助于带有锥度的圆锥微型轴的加工。4、机床多功能微型机床(图六)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发展成高精度微加工的先进制造实验室(AML)研制的用于微型轴的加工。机床尺寸560毫米W600毫米D660毫米H, 最大行程为210毫米X110毫米Y110毫米Z, 每一根轴的光学分辨率达0.1微米、 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并充分保证尺寸精度达到亚米级。速度范围覆盖高速、中速和低速, 可以实现-铣、 -车、 -磨、 -ECM 和-EDM加工的机器。运动控制器能够执行有独立的主机发出的程序控制指令。5、实验5.1测量加工期间,推力能使工件有微小偏移,但是,工件只能沿切线方向自由颤动,因为在刀具与工件接触区的法线方向工件将受到刀具的阻挡 7。工件直径降低,刚度对工件的切削抗力也就减小。因此, 控制切削应力是改善加工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切削力的值必须低于造成工件的塑性变形 8。 毛坯(黄铜杆直径6毫米)的主轴已被三爪卡盘夹紧,不同于传统加工工件垂直装夹定位在切割工具的切削点上。 单点硬质合金刀尖圆弧半径为0.1毫米和60度夹角用于加工过程。切削力的测量采用三维测力仪(Kistler型号9256A1),测力仪装在刀具下。 三个方向的切削力如图7所示。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数据已被激光器采样记录样频率为24千赫频率,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离线分析。 图8描述了实验装置的切削力测量。 52分析力分析几个加工实验用直线化进程进行研究。推力和切向力与切削关系,如切削深度(t),进给率(f)和切削速度(s)都绘制在图9、10、11上体现出来。图9描述了切削深度与切削量的关系。 结果发现,随深度降低,径向力决定了切向力的大小,切向力决定了推力的方向。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规模效应”。 当微晶片厚度与工具大小以及刃口半径,“刨削”把材料删除,而不是切削力9。这样一来,因为径向力为主导力量,可以利用推力来控制轴弯曲变形。 图12显示工件偏转微型化。 而步长(1)不会偏离轴心,可以由Eqs. 3 和 4去处理, F是圆形刀具的径向力, d表示工件的直径。 (3) (4) 6、微型轴制造最后,要用黄铜材料来制造一个微型轴,对正反微型加工均适用, 无论逆向前进还是微型化进程都适用。表1表示了加工制作工艺条件。切削深度维持在0.2毫米范围内,而根据弯曲应力()计算,发现y,而 y是黄铜的屈服应力。用这种方法工件偏转就被消除。 图13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型图象的显示。微型长度为2毫米,大小的范围为475微米到276微米。 它的不同影响因素如图13B和C所示。 因为微针非常小而形状复杂、表面粗糙度是不可能直接测量的。微型直线段在SEM下被放大了一万倍如图14A所示。长度超过9.5微米, 表面粗糙度的粗糙度估计值小于0.1微米。从微观来看, 微观表面质量情况如图14 b所示。尺寸精度实际值比较所得,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微观直径的不平度范围为5.0%至10.4%之间。 7、结论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微型化过程发展和应用于微观结构加工的主题。 用微型机床加工微型轴适用于圆柱和圆锥的加工。主要缺点是微细的工件变形将会降低工件的精度。分步切削方法的研究将减少工件的变形。考虑弹性零件的可加工形状及材料,可以断定,微型加工机床可以成为有用的微加工工具。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可以有助于微型工业零件在医学界的应用。 参考资料1. Taniguchi N (1993) Current status in, and future trends of,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and ultrafine materials processing. Ann CIRP 32(2):5735822. McGeough J (2002) Micromachining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Dekker, New York3. Masuzawa T, Tnshoff HK (1997) Three-dimensional micromachining by machine tools. Ann CIRP 46(2):6216284. Lim Y-M, Kim SH (2001) An 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method for extremely thin cylindrical micropin. Int J Mach Tools Manuf 41:228722965. Lee J-M, Sung I-H, Kim D-E (2002) Process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surface micro-machining using mechanical abrasion and chemical etching. Microsyst Technol 8:4194266. Lin SCJ (1994)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Essentials in programming and networking. Delmar, New York7. Lim HS, Kumar AS, Rahman M, (2002) Improvement of form accuracy in hybrid machining of microstructures. J Electron Mater 31(10):103210388. Lu Z, Yoneyama T (1999) Micro cutting in the micro lathe turning system. Int J Mac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机械设计外文翻译-基于微加工的微型轴加工工艺研究【中文2860字】【PDF+中文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859528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