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一、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
2、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几片陈皮去苦。 二、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
3、庄头的种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过春节在
4、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
5、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
6、玩物丧志”哟!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住宅,这就是四合院。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在东南角或者西北角,院中北面的房间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的房屋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还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因为外面的环境比较吵杂,所以四合院的围墙一般不对外开窗,因此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四合院的四面房屋都各自独立,又有走廊连接彼此,所以起居十分方便。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子中央。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宽敞的院子中还可以植树、栽花、养鱼。花园就是院子中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微风
7、吹来,花园里传来阵阵迷人的花香,是人神清气爽。四合院虽然是居住建筑,但它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比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意思是“福寿双全”;在花瓶内插月季花,意思是“四季平安”;而嵌于、门头上的吉祥语,抱柱上的楹楹联,和悬挂在室内的书画,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畲族是居住在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间的内地边界山区的民族之一。 畲乡人自古以来古朴、淳厚、热情、好客的民俗是畲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源出华夏,承续瓯越。随着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由广大人民创造出农作、撑船、饲养、饮食、服饰、生育、丧葬、婚嫁、祭祖、建房、砌
8、灶、三月三、传统节日、时令节日、宗族、婚礼、迷信等独特的生活习俗,还有敦厚淳朴、重人情的畲乡风习俗。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许多习俗也在不断的演变中,而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也渐渐淡出生活的舞台。畲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其中民歌是畲族的口头文学,素来以歌叙事,以歌抒情,以歌传史,在节庆、丧葬、劳动场合及日常生活当中都有不同的演唱形式;畲族舞蹈主要留传于丧事、祭祀与传师学师活动中,现今也开始出现反映新生活的内容;畲民善刺绣和编织,旧时新娘出嫁衣、鞋、围裙及系腰彩带都绣有别致的图案花纹,美观雅致。 畲族的饮食也富有特色,一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吃热锅,锅内以萝卜、笋干或青菜
9、垫底,上铺豆腐及肉片。节日主要有除夕留火种、二月二种竹、清明送农具、四月八牛生日、六月尝新米等。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畲族的风俗就是那么富有特色。廊桥造桥习俗时间:2009-09-29 14:47来源:沈亮 作者:沈亮 点击: 237次庆元是我国现存木拱廊桥数量最多、历史最早的县,由于庆元县山高林密,溪流纵横,数百年来就一直延续着砍树架桥,斫石铺路的历史传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桥梁。据光绪版庆元县志记载,庆元自宋朝以来修建的各式廊桥230。庆元是我国现存木拱廊桥数量最多、历史最早的县,由于庆元县山高林密,溪流纵横,数百年来就一直延续着砍树架桥,斫石铺路的历史
10、传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桥梁。据光绪版庆元县志记载,庆元自宋朝以来修建的各式廊桥230多座,庆元的木拱廊桥建造技术是庆元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庆元人把造桥筑路一直是作为一种非常神圣的事情来做,在建造的整个过程中都有一系列相应的仪式。造桥技艺的发展与成熟,伴随着造桥习俗的产生,这种劳作习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份。造桥习俗主要有以下几项:(1) 择日起工(2) 立鲁班神橱(3) 置办栋梁(又称采梁)(4) 祭河动工(5) 发锤(6) 上梁喝彩(7) 取币赏众(8) 踏桥开走(9) 成桥福礼(10)修桥移佛清明时节吃“
11、清明粿”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清明粿”吃。庆元的“清明粿”别具一格,其主料是粳米,辅料则是以炊熟的香菜干为主,配之肉丝、香菇丁、嫩笋碎等等。制作方法是将佐料入锅,加入油盐红酒之类香料,烹烧熟后,倒入粳米饭中捣拌均匀,再用木槌轻轻杵之,杵软后捏成鹅蛋形状的饭团,即为“清明粿”。香菇谚语1、霜冻多,少做樯;雨水调匀多做樯.2、菇樯南北倒,樯身容易烂;菇樯东西倒,添得一年饭.(前者雨淋日晒,菇樯易霉烂,后者阴凉,菇樯寿命长,可延长产菇时间.)3、砍花无鬼,看樯开嘴,楮柴大粒米;乌于砍米碎;银栗、火香龙翻边(鬼即指特殊计谋,意思是砍花没什么特技,不过要根据菇樯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砍花方法。楮柴、乌于
12、、银栗、火香均为阔叶树。)。4、砍花老鸦叮,做花还未精;砍花如水槽,香菇保勿牢;若砍戴帽花,力气白白花;砍得两边伏,不愁没香菇。5、硬汉多遮衣,软汉薄薄披。(硬木多盖柴草遮挡,木质较软的则不宜多盖)6、压绝收,晒半收,遮阴、通风保全收。7、火面加草灰,香菇好色水。(指焙菇时,炭火表面撒一层灰,降低火温,以文火烘焙)8、山场阳,香菇花又重;山场阴,香菇薄又轻。山地光又实,香菇多又密;山地蓬松松,十樯九是空。9、一年开衣,二年当旺,三年二旺,四年零散散。(指菇樯从开衣起到第四年的出菇规律。开衣:揭开樯上的遮挡物。)10、一年雪,三年歇。(已开衣的樯如遇大雪,可连第三年的香菇都一起长出。)11、香菇
13、旱龙精。(指野外香菇生产怕雷雨和暴雨。)12、雷雨惊樯空旋转,雨后惊樯够盘缠。(惊樯:用斧头、木槌敲击菇樯,催发香菇生产速度。本条意思是:惊樯要掌握正确的自然火候。)13、若要高山香菇多,米楮、红栲、檀香、乌枫来当家;若要低山香菇多,杜英、乌于、楮柴、锥栗来当家。(高山、低山是指高海拔和低海拔。米楮、红栲、檀香、乌枫、杜英、锥栗、乌于、楮柴均为做香菇的树名。)14、枫树落叶,夫妻分别;枫树抽芽,丈夫回家。(菇民外出做菇及次年回家时节。)15、年情落沙,香菇无渣;年情落灰,香菇成堆。(落沙,即浓雾,对出菇不利;落灰,即微雾,轻霜、露、雪天,对出菇有利。)16、压樯无一寸,晒樯有一半。(压樯,遮阴
14、的枝叶太厚,对发菌不利;晒樯,即遮阴物不足,则菇木两侧近地部能出菇。)17、中间落土两头翘,来年更衣成干樵。(菇木须整根接触土,不能仅中间触土,否则次年更换遮阴物时菇木要干枯。)18、黄云层叠蕈无见,求师惊蕈莫怨天。(黄云,即后期黄色菌丝。常遇菌丝发育良好,到期却不出菇,菇民即以草鞋或木片在菇树两侧拍打,谓之惊蕈,效果甚佳。)19、童生只要文章好,头科不中望二科。(喻只要菌丝发得好,头批出不好菇,下批可望出好。)20、上山打拳落山退,香蕈当饭饭当菜。(菇民上山以两手向前攀,形似打拳;落山无路,山陡只好俯身后退。旧社会菇民受菇主剥削,饭吃不饱,以鲜菇充饥。) 庆元话 闲话“乌鳢” 日期:2009
15、-09-29 15:01:38 点击:170 好评:2 庆元方言中有个叫乌liu(音近乌柳)的词语,是个贬义词,专指那些平素不太安分,喜欢捣乱闹事的人。 为什么人们要把爱捣乱的人叫做乌liu?这个liu字又该如何写?笔者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也曾多方向见多识广的老庆元讨教,但终归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久前. 庆元话 庆元方言中的四音节固定词组 日期:2009-09-29 15:01:13 点击:127 好评:4 庆元方言中有一四音节的固定词组,读作lian fu lian liu,其意为言语繁杂,讲话颠三倒四,胡说八道或行为违悖常理。这个词语,外乡人觉得难懂,许多本地人则不知这四个字该如何书写
16、。 据吴式求同志考证,这四个字应为謰弗謰謱。謰謱一词可在说文、广韵. 庆元话 “词负而意正”的“不堪言” 日期:2009-09-29 15:00:52 点击:135 好评:2 据吴式求同志考证,庆元方言中的夥颐等词语皆为汉语古语词。庆元方言口语中沿袭运用古语词者多有所见,试举一例为吴式求同志的庆元方言补苴。 不堪言,一望而知属古语词,而庆元口语中则有不堪言等特定句式。譬如甲征求乙对某事的意见,乙表示同意,可说. 庆元话 “之故”出自村妇之口 日期:2009-09-29 15:00:28 点击:160 好评:0 之故是地道的文言,在庆元,却经常可从丁字弗识搭岂边(庆元方言,意即文盲)的村妇口中听
17、到用之故来表述感情的口语。 譬如,腊月里农家做黄粿准备过春节,黄粿是粳米加碱水制成的年糕,碱水的好坏直接影响黄粿的质量,当由于碱水不好造成黄粿质量欠佳而有人. 庆元话 庆元方言罕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日期:2009-09-29 15:00:05 点击:200 好评:0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点是受副词、特别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和限定。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这类程度副词数量并不多。因此,我们通常形容一件事物,只能用很好、特别高、非常美、十分珍贵之类来表现,显得单调、乏味。而庆元方言中的形容词,却具有形象生动、形容切. 庆元话 “灰暖”一词的由来 日期:2009-09-29 14:59:35 点击:121 好评
18、:2 庆元方言中有一种非常独特而且优秀的形容词程度表示方法,这就是:差不多每一个形容词都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修饰词,比如普通话很硬很黑很滑很穷这些词,庆元话的说法分别是铁硬墨乌鳅滑丐穷。采用名词来修饰形容词,十分形象而且贴切,确实使得原来的形容. 庆元话 “鸟”的古音读“diao” 日期:2009-09-29 14:57:14 点击:213 好评:4 天上飞的鸟,浙江庆元的方音习惯上叫作diao(音近吊)。这个diao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古音,也是庆元方言古音多的又一注脚。 查阅康熙字典,鸟字的读音共有六种,汉语大字典也罗列了四种读音。读音虽多,但其中大都属于变通运用或假借范畴,并非字的本音.
19、庆元话 庆元方言俗语巧对五言对 日期:2009-09-29 14:56:51 点击:93 好评:0 容儿是害儿,有时思无时。 养(猪)三日新,见水七分白。 养鸭会生卵,留蜂弗做糖。 一帐床好睏(睡觉),两碗饭难咥(吃)。 一铳抐(打)百鸟,三代弗相朝。 黄螘(蚂蚁)扛黄飞(蜻蜓),鸭儿听天雷。 黄昏莫讲鬼,长老(和尚)弗咥(吃)荤。 黄鰪(鱼名)朆(不曾). 庆元话 庆元方言俗语巧对五言对 日期:2009-09-29 14:56:33 点击:97 好评:2 分钱謷(哭)得起,丑话讲在先。 分钱謷(哭)得起,万事开头难。 刀弗磨弗快,酒越陈越香。 刁侬(聪明人)做倯(傻)事,名师出高徒。 当面三
20、鞠躬,背后(骂)祖宗。 驼背两头翘,荒田对半收。 钱财如粪土,习惯成自然。 钱财如粪土,后头无叔伯。 长线放远鹞. 庆元话 庆元方言俗语巧对五言对 日期:2009-09-29 14:55:43 点击:194 好评:0 五言对 平地踣(跌倒)好汉,顺水翻大船。 平地踣(跌倒)好汉,山坑浸海军。 朋友弗吓(多),冤家无(不可以)多。 皮笑肉弗笑,糠箩跳米箩。 报喜弗菇神庙会 凡菇民聚居的地方,都建有菇神庙,菇神庙中中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形成了庙会文化。菇神庙会是菇民政治、商业、文化、体育活动的中心,是香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法”和“惊蕈术”使广大劳苦人民得以种香菇谋生
21、。在吴三公去世后,菇民们感念吴三公的恩德,建起了菇神庙以纪念这位香菇鼻祖,同时,也满足了精神上的信仰和寄托需要。庆元最早出现的菇神庙是宋咸淳元年建在西洋村的“灵显庙”(即现在的西洋殿)。 菇民们建造菇神庙不单是为信仰而建,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它来联络菇民,通过节菇神庙中菇民的上层人物出面商量、调处一些矛盾等。因而,它既是菇民精神上的寄托,同时也是菇民利益的保护者。 菇民们每年都是冬去春回,在他们印象中没有过年和元宵这些概念,每年在菇神庙中所创设的菇神庙会成了他们的节日。在庙会期间,菇民们或会亲访友,或切磋技艺,或练习武功,或赛歌演戏,或商谈“生意”。技术交流自然是菇神庙会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是各
22、省的菇场情况,菇树资源,砍花法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翌年菇民的动向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赋予庙会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容。一些旧的陋习已被革除,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看电影、传授香菇生产新技术等,使整个菇神庙会充满了清新、高雅的文化气氛。同时还吸引不少国内外文化艺术工作者前来采风观光,在1999年的中国第四届摄影艺术节期间,7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摄影家来此地采风,拍摄了大量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并产生本届艺术节抓拍活动的最高奖。秋收后吃麻糍“洗桶”时间:2009-10-16 23:3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72次 往昔,庆元菇民每年冬季去异乡砍树制菇,路上往往要步行半个
23、月或几十天,受尽了挨饿受冻的苦楚。为免途中炊灶之难,菇民在出门前选用上等糯米洗净浸透,然后放入舂臼用舂槌捣成稠寥粘性的团状,俗称“麻糍”。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便于菇民路途食用。 庆元农家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称之为“洗桶”(过去脱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说,秋收时节庄稼人遍身粘着谷壳芒屑,使人皮肤发痒,甚至难免将谷壳芒屑吸入肚里以至发病,通过吃麻糍,就能将这些谷壳芒屑粘走排净。刚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着吃,其味香甜、柔韧,深受人们喜爱。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庆元黄田、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义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委托声明协议书
- 外资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
- 买房协议书违约
- 2025店铺租赁合同注意事项
- 饲养鸡协议合同范本
- 按揭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合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关于汽车租赁委托合同
- 2025年医美咨询服务外包行业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分析报告
- 生成式人工智能高教应用提示词(教学版)
- 第16章 整式的乘法 单元解读课件
- 2025年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0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诗词里的科学》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彩钢板施工合同(标准版)
- 2026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完整答案
- 2025合同范本: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矿山安全员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六年级上册外研版英语全册教案与教学反思
- 品牌公关营销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度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5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