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线行车法适用原则和适用范围汇总表_第1页
各线行车法适用原则和适用范围汇总表_第2页
各线行车法适用原则和适用范围汇总表_第3页
各线行车法适用原则和适用范围汇总表_第4页
各线行车法适用原则和适用范围汇总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各线行车法适用原则和适用范围各线行车法适用原则和适用范围汇总表行车法名称适用线路行车凭证启用条件备注站间电话联系法一号线二号线八号线五号线调度命令和车站的发车手信号1、sicas故障时,故障初期10分钟交由信号人员重启设备,设备重启后不能恢复时,启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信号联锁故障或信号不具备联锁功能时信号联锁故障或信号不具备联锁功能时。2、当ftgs故障导致整个联锁区轨道电路红光带时3、如果联锁区计轴区段全部红/紫光带(五号线)电话闭塞法三号线四号线广佛线路票1、有道岔的联锁站主备用stc同时故障,故障初期10分钟交由信号人员重启设备,设备重启后不能恢复时,启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2

2、、 vcc故障,无法启用后备模式;3、信号系统采用完全后备模式或smc后备模式行车,设备集中站的lsmc故障,所有信号操作无法进行时;四号线、广佛线:1、如果联锁区计轴区段全部红/紫光带区段进路行车法三号线四号线五号线广佛线信号显示三号线:1、 vcc故障(一个或两个同时故障),故障初期10分钟交由信号人员重启设备,设备重启后不能恢复时,启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2、非连续的两个及以上环线故障,且故障在30分钟内不能恢复。3、 当vcc与srs都出现故障时,立即启动完全后备模式。四号线、五号线:1、vcc区域轨道全部关闭且不能开放,行调通知车站、司机启动smc后备模式行车时2、信号具备联锁功能但

3、不具备点式atp功能时广佛线:3、信号只具备联锁功能时进路行车法四号线五号线广佛线信号显示信号具备点式atp(itc模式)功能时2 站间电话联系法(适合一、二、五、八号线正线及进出车厂时使用)2.1 组织原则:2.1.1 排列进路原则:效率优先原则(原则上先排发车进路再排接车进路,特殊情况下车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1.2 防护原则:现场就地防护与端墙防护原则结合(排列发车进路时红闪灯由现场人员就地设置;排列接车进路时红闪灯由发车站在端墙处设置,现场人员就地设置)。2.1.3 出清原则:撤除防护,现场避让出清线路(工具备品出清及人员在安全位置)。2.1.4 车站站内原则上使用无线调度电

4、台进行行车联系。2.2 信号系统故障时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因信号系统故障,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列车凭调度命令和车站的发车手信号占用区间,司机以rm模式驾驶列车运行。2.3 采用站间电话联系行车法组织行车的依据:2.3.1 行调首先确认故障区域内的列车位置,再及时向车站和司机发布采用站间电话联系行车法组织行车的调度命令,相关车站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2.3.2 调度命令格式“从发令时起,在x站至x站上/下行正线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 2.4 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立即到车控室根据行调命令组织行车,采用就地级组织控制行车,安排值班员到站台接发列车。2.4.1 当与车厂有连接的车

5、站在实施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又要与车厂人工办理列车进路时,需严格按照行调命令执行。2.4.2 如需列车开启两侧客室门分别进行上、下客的车站,值班员在上客侧站台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如公园前站值班员接发列车工作应在相应的岛式站台完成)2.4.3 其他各站均需安排值班员分别在上下行站台接发列车。2.5 发车站和行调共同确认第一趟发出的列车运行前方的区间和车站空闲后,再与前方站办理发车(可通过行调发布的列车位置确认)。2.6 从第二趟列车(8.5而言)开始,接车站确认站内接车线路及与发车站间的区间线路空闲后,才可以同意发车站的发车请求。发车站接到接车站同意发车请求的通知后,才可通知站台行车人员向司

6、机显示发车指示信号。2.6.1 第一趟列车从发车站发出-到达接车站-出清接车站后,没有其他物品侵入轨行区或影响行车,即可视为发车站(不包括站内线路)至接车站(含站内线路)的线路空闲,可以办理第二趟列车的行车。(此处发车站与接车站是对某条正线固定来说的,且为邻站)2.6.2 此后的各趟列车进路空闲的确认按照8.6.1方法类推。2.7 站台值班员/值班站长接到站控室同意发车的命令(要复诵),并确认列车已开门上下乘客后,向司机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司机接收到发车指示信号后,方可关门动车;动车前司机要鸣笛/对讲机回示,然后车站收回发车指示信号。2.7.1 发车指示信号显示地点原则上为靠列车前进方向第一个客

7、室的第2个车门,特殊情况可靠前显示。2.7.2 车控室要通过cctv加强对站台作业的监控,防止错误办理发车手续。2.8 办理发车进路条件和程序:2.8.1 接到行调发布的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的命令。2.8.2 车站就地防护,直接下线路排列进路,不需先向行调申请同意后再下线路(通知站台司机在站待令,并在排列进路前的来车方向5米前设置红闪灯防护)。2.8.3 发车进路准备好后,撤除防护,现场避让出清线路,通知车控室行车值班员。行车值班员报行调线路出清情况。2.9 办理接车进路条件和程序:2.9.1 接到行调发布的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的命令。2.9.2 得到行调同意或已向行调确认列车的停

8、留位置(车控室行车值班员职责)。2.9.3 发车站已做好防护(在列车运行方向站台头端墙处设置红闪灯防护,当行调通知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时该车站可提前设置防护,减少等待时间)。2.9.4 就地防护,进入接车线路排列进路,在排列进路的来车方向5米前设置红闪灯防护;2.9.5 接车进路准备好后,撤除防护,现场避让出清线路,通知车控室行车值班员。行车值班员通知发车站撤除防护及报行调线路出清情况。2.10 接发列车条件:2.10.1 向邻站请求发车的条件:2.10.1.1 发车进路已准备好,线路出清(工具备品出清及人员在安全位置),防护已撤除;2.10.1.2 前方站前一列车已报出清点或区间空闲。2.10

9、.2 向邻站同意接车的条件:2.10.2.1 接车进路已准备好,线路出清(工具备品出清及人员在安全位置),防护已撤除;2.10.2.2 接车站台区域出清。2.10.3 站台发车条件:2.10.3.1 已向邻站请求发车;2.10.3.2 邻站已同意接车;2.10.3.3 向司机显示发车手信号。(注意:采用站间电话联系行车法区域的两端车站只是单向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不得向离开故障区的列车显示发车信号。)2.11 列车出清站内线路后,发车站立即先向前方站再向后方站分别报线路出清时间点。2.11.1 接车站接到发车站的列车开点(出清点)通知后,通知相应的站台注意接车;列车到达后,站控室及时命令站台显示

10、发车指示信号。2.11.2 后方站(即7.11.1中的发车站)接到前方站(即7.11.1中的接车站)的列车出清点后,方可向前方站请求发车;在前方站同意发车请求后,及时办理发车。2.11.3 后方站没有接收到前方站的列车出清点时,不得提出发车请求,但可及时询问列车是否到达或发出。2.11.4 当后方站停有列车或已有列车发来、后续车站已请求发车时,在接到前发列车已从前方站发出的通知时,须即时向前方站请求下趟列车发车。(均指同一方向的列车)2.12 列车在折返站的行车2.12.1 列车在终点站折返作业按照调车作业办理,凭办理折返进路人员的信号显示进行折返,此时车站不需在站台显示发车指示信号。2.12

11、.2 折返道岔办理好进路后,办理人员及时在安全地带向司机显示“好了”信号,待列车通过显示地点后方可收回;司机未收到现场人员办理好折返进路的“好了”信号时,严禁动车。2.12.3 司机与现场人员加强信息沟通,确保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2.13 站台岗(非行车指挥人员)应加强对站台的巡视和秩序维持,按照立岗作业标准作业;原则上值班员负责确认立岗侧站内线路的空闲和列车接发。2.14 人工办理好现场的进路后,有关车站实施站间电话联系法接发车作业的简要程序。2.14.1 发车作业程序,见表8-1。表8-1 站间电话联系法发车作业程序(中间站)程 序作 业 标 准车控室行车人员站台行车人员一、请求发车1.根

12、据行车日志、调度命令确认前方区间线路空闲(第一趟列车与行调共同确认线路空闲)。2、前方站请求发车:“xx站(前方站),xx站(本站)xx方向xx次请求发车”,并听取前方站复诵。二、准备发车3、布置站台行车人员:“准备xx站xx方向xx次发车”。6、听取汇报,复诵“xx站xx方向xx次发车准备好了”。4、复诵“准备xx站xx方向xx次”。5、做好发车指示准备后,向值班站长报告“xx站xx方向xx次”。三、发出列车7、前方站同意发车请求后,复诵: “xx站(邻站)x点x分同意xx站(本站)xx方向xx次发车”。10、复诵“xx站xx方向xx次可以发车”。8、填写行车日志。11、向司机显示发车指示信

13、号。9、通知站台行车人员“xx站xx方向xx次可以发车”。四、列车出发13、复诵“xx次出发”,填写行车日志。12、列车出清站台区后,向站控室报“xx次出发”。14、列车出发后,先向前方站(行调)报点,再向后方站报点:“xx站xx方向xx次列车x点x分xx秒开”。 备注:1.车站使用普通对讲机联系时,对于存在相互干扰的车站(如西朗、坑口两站),站内各岗位联系时,须冠以车站名(如坑口车控室)。下同。 2.车控室行车人员:指值班站长或行车值班员;站台行车人员:指值班员或值班站长。下同。2.14.2 接车作业程序,见表8-2。表8-2 站间电话联系法接车作业程序(中间站)程 序作 业 标 准车控室行

14、车人员站台行车人员一、听取发车请求1、听取后方站发车请求、复诵“xx站xx方向xx次请求发车,xx站明白”。2、根据行车日志、通过cctv观察或询问站台行车人员等方式站内线路空闲。二、接车准备3、布置站台行车人员:“准备xx站xx方向xx次接车”。4、复诵“准备xx站xx方向xx次”。6、听取汇报后,复诵“xx站xx方向xx次接车进路好了”。5、确认站内xx方向接车线路空闲后,向站控室报告“xx站xx方向xx次接车进路好了”。三、同意发车7、通知发车站“xx站(本站)x点x分同意xx站(后方站)xx方向xx次发车”,填写行车日志,准备接车。四、接车8、听取发车站的发车通知复诵:“xx站xx方向

15、xx次列车x点x分x秒开”,填写行车日志,并向前方站办理发车手续。9、布置站台行车人员“xx方向站台岗,xx次列车开过来,准备接车”。10、复诵“xx次列车开过来,准备接车”。11、监视列车进站停车。13、复诵“xx次到达”,填写行车日志。12、列车对位停车后,向站控室行车人员报“xx次到达”。2.14.3 终点站列车折返作业程序(终点站),见表8-3。表8-3 站间电话联系法折返作业程序(终点站)程 序作 业 标 准行车值班员/值班站长站务员司机一、接折返车1、确认折返线路空闲后,布置站务员:“准备xx次进x道的折返接车进路”。2、复诵“准备xx次进x道的折返接车进路”。4、听取汇报,确认后

16、复诵“xx次进x道的折返接车进路好了”。3、将进路上的折返道岔开通正确位置并挂锁,确认正确后,向行车值班员/值班站长报告“xx次进x道的折返接车进路好了”。5、出清线路,进入安全地带后,向折返列车司机显示“好了”信号。5、出清线路,与行车值班员/值班站长进入安全地带。确认“好了”信号、动车安全后,人工折返,并加强对道岔位置的确认。二、发折返车6、列车进入折返线(站台)停稳后,呼 “xx次列车折返线(站台)已停稳”。7、确认后,复诵“xx次列车折返线(站台)已停稳”。列车在站台开门后,与接班司机进行交接;列车进入折返线时的安全由交班司机负责,出折返线的安全由接班司机负责。8、设防护后,布置站务员

17、:“准备xx次折返发车进路”9、复诵“准备xx次折返发车进路”。11、确认正确后,复诵“xx次折返发车进路好了”。10、将进路上的折返道岔开通正确位置并挂锁,确认正确后,向值班员报告“xx次折返发车进路好了”。12、出清线路,进入安全地带后,向折返列车司机显示“好了”信号。12、出清线路,与行车值班员/值班站长进入安全地带。确认“好了”信号、动车安全后,人工折返,并加强对道岔位置的确认。2.15 列车的行车凭证:2.15.1 行调发布 “从xx时起,x站至x站上/下行采用站间电话联系行车法组织行车”的调度命令;(本站属于范围之内) 2.15.2 车站值班员或以上人员显示的“发车(指示)信号”(

18、显示方式:靠列车前进方向第一节车的第2个车门,在司机鸣笛回示后方可收回,展开的绿色信号旗上弧线向列车作圆形转动;没有信号旗时用绿色信号灯或徒手信号)。 2.15.3 若折返站为故障区段时,车站现场排列好进路后,列车凭折返线内现场事故处理主任的动车指令和“道岔开通好了”信号进、出折返线。2.16 作业流程low故障执行行调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命令办理接发列车手续确认进路排列正确,出清线路值班站长和协助人员带相关备品下线路人工排列进路(按照手摇道岔“六步曲”操作)安排站台接发列车通知值班站长通知值班站长2.17 站间联系及报点2.17.1 车站在行车日志中记录/办理列车的车次(同一列车)

19、以第一个站记录/办理的为准(第一个站应与司机联系确认),其后的车站在行车日志中记录或办理列车时均延续使用该车次。2.17.2 对各时间点以“xxxxxx”(即xx时xx分xx秒,不同时的小时数第一次出现时必须记录,其后可不记录)的格式记录和通报;秒数四舍五入,取10的倍数。2.17.3 当sicas故障时,执行站间电话联系法的起止站和报点站须向行调报点(出清点),并同时向前方站报开点。2.17.4 实施站间电话联系法的车站,邻站之间需相互报点,并在行车日志(见附录e,标准的附录)上进行相应的记录。2.17.4.1 到达列车(以某一方向的行车为例,下同)。当本站站台线路空闲后,方可同意后方站的发

20、车请求,并填写“同意后方站发车时分”;接到列车从后方站发出(出清站台)的通知后,本站相应的填写“后方站发出时分”;该列车到达本站后,填写“本站到达时分”。2.17.4.2 出发列车。前方站同意本站的发车请求后,填写“前方站同意发车时分”;列车从本站发出(出清站台)后,填写“本站发出时分”,并立即通知前方站,再通知后方站;当接到该趟列车从前方站发出时分的通知后,填写“前方站发出时分”。2.17.4.3 本站接到列车从前方站发出(即“前方站发出时分”)的通知后,方可向前方站请求发车。(即,本站没有收到列车从前方站发出的通知时,本站不得向前方站请求发车,防止列车没有出清前方站时又向前方站发出列车)。

21、相应的,列车没有从本站发出时,不得同意后方站的发车请求。2.17.5 终点站2.17.5.1 到达的列车(准备折返的列车),当列车出清站台、进行折返时,终点站填写“出发”栏目的“本站发出时分”,同时通知后方站(后方站相应的填写“出发”栏目的“前方站发出时分”。),后方站才可以请求发下一趟列车。(此时,对终到列车终点站不用填写“出发”栏目的“前方站同意发车时分”)2.17.5.2 出发列车(折返后准备发出的列车)。“到达”栏目的“同意后方站发车时分”、“后方站发出时分”不用填写,当列车折返后进入站台停车时,直接记录“本站到达时分”,然后再根据情况向前方站办理发车。2.18 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

22、行车时司机的注意事项2.18.1 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故障区段内信号显示无效,列车凭调度命令以rm模式运行,关门凭发车指示信号关门,动车凭发车信号发车。两端终点站联锁故障时,列车进出折返线,司机凭 “好了信号”动车(在折返线内,用白色灯光显示);2.18.2 正线某联锁站sicas故障,正在故障联锁区段运行的列车,产生紧急制动,若列车在站内,则确认进路安全,rm动车对标停车开门后,报occ:若列车在区间产生紧急制动则报行调,经行调同意后,确认进路安全rm动车;2.18.3 行调确认sicas故障,采用站间电话组织行车时,向相关车站和司机发布站间电话行车法命令。司机接命令时复诵并记录在司

23、机日记上;2.18.4 司机接到命令后,注意确认站至站,在故障区段范围内列车用rm模式限速25km/h(五号线用urm模式无人监控时限速25km/h),并认真确认道岔位置是否正确,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停车措施。2.18.5 在sicas故障时,不能自动报站,到达站名标时人工点击显示屏上报站。在站停车2分钟,放“临时停车”广播,在区间限速25km/h运行时,司机进行“限速行车”广播;2.18.6 列车在运行中,司机应加强了望,严格控制速度,严禁超速,确认呼唤道岔位置,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并报告行调;2.18.7 每一站间区间及前方站内线路内只允许一趟列车占用,在同一区间发现前方有车(包括站内)时,司

24、机应立即停车,报告行调,按行调的指示执行;2.18.8 在实施站间电话联系法的终止站,司机按正常行车办法组织行车,应严格确认进路防护信号开放和车载信号行车(没有车载信号时凭行调命令动车)。2.18.9 列车在正常的区段站,司机恢复正常的行车。当故障修复,第一单程采用sm模式驾驶列车进站,防止因停车点取消列车冲出站台。2.19 一、二、三北、五、八号线出、入车厂作业程序:2.19.1 启动条件2.19.1.1 与车厂连接车站联锁设备故障,但车厂联锁设备正常。2.19.1.2 与车厂连接车站联锁设备和车厂联锁设备同时故障时。2.19.1.3 行调向相关车站、车厂和司机发布命令:从xx时间起,xx站

25、至xx车厂间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出/入厂。2.19.2 行调向车站/厂发布执行站间电话联系法的口头命令后,由车站值班站长或值班员与信号楼乘务值班员共同确认第一趟发出的列车进路空闲。2.19.2.1 办理列车出车厂时:使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的起止区段为:运用库到车站(五号线为:走行线至车站),车站值班员与乘务值班员共同确认的进路为出厂信号机至车站站台。2.19.2.2 办理列车进车厂时:使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的起止区段为:车站至转换轨(五号线为:车站至走行线 ),车站值班员与乘务值班员共同确认的进路为车站站台至入车厂信号机。2.19.3 车厂接车条件和程序:2.19.3.1 接到行调发布的采用站间电话

26、联系法组织出/入厂的命令;2.19.3.2 入车厂信号机至接车进路的相应股道准备好;2.19.3.3 车厂按调车方式组织列车到车厂的相应股道。2.19.4 车厂发车条件和程序:2.19.4.1 接到行调发布的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出/入厂的命令;2.19.4.2 车厂发车进路已准备好;2.19.4.3 出车厂信号机至车站站台进路已准备好,车站同意接车;2.19.4.4 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发车。2.19.5 车站接车条件和程序:2.19.5.1 接到行调发布的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出/入厂的命令;2.19.5.2 出车厂信号机至车站站台进路已准备好;2.19.5.3 站台岗接车。2.19.

27、6 车站发车条件和程序:2.19.6.1 接到行调发布的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的命令。2.19.6.2 车站站台至入车厂信号机进路已准备好,车厂同意接车。2.19.6.3 站台岗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发车。2.19.7 司机的注意事项:2.19.7.1 列车的行车凭证:a) 行调发布 “从xx时起,x站至x车厂出/入段线(转换轨)采用站间电话联系行车法组织出/入厂”的调度命令。b) 在车站时凭发车人员显示的“发车(指示)信号”(显示方式:靠列车前进方向第一节车的第2个车门,在司机鸣笛回示后方可收回,展开的绿色信号旗上弧线向列车作圆形转动;没有信号旗时用绿色信号灯或徒手信号)。 c) 入厂

28、时:凭车站的“发车(指示)信号”运行至入车厂信号机前再凭信号楼乘务值班员命令进入车厂。d) 出厂时:凭车厂的“发车(指示)信号”动车。2.19.7.2 运行模式2.19.7.3 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行车,一个区段只允许一列车占用,列车全程采用rm模式驾驶。2.19.7.4 司机在相应区段以rm模式限速25km/h(出、入车厂线小半径曲线段按线路的限制速度)驾驶列车。3 电话闭塞法(适合三、四号线、广佛线正线及进出车厂时使用)3.1 组织原则3.1.1 发生故障需要组织降级运营时必须贯彻“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原则。确认行车凭证正确且完整后方可给出动车指令或动车。3.1.2 除四号线地面及高架段外

29、,采用电话闭塞法时,各站各方向首趟列车限速25km/h,由车站将限速值记录在路票上,并与司机进行交接,司机严格按路票中的限速行车。后续各次列车限速为45km/h。在地下线路曲线半径小于400米(含400米)的线路运行时限速25 km/h。3.1.3 四号线地面及高架段各次列车限速为60km/h。3.1.4 如遇线路限速低于上述限速要求时,按实际线路限速要求行车;如遇雨天、雾天等特殊天气,需结合运营事业总部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相关限速要求执行。3.1.5 每一个区段内只允许一列列车占用。3.1.6 占用区段的行车凭证为路票,区段内的信号机显示视为无效。3.1.7 各站在准备好本站发车进

30、路后,方可请求闭塞;在准备好本站接车进路后,方可同意闭塞。3.1.8 各岗位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地按程序完成本岗位的工作。行调发布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命令后,需人工现场办理发车进路的车站均视为有人,车站可直接携带备品下线路办理发车进路。此时,行调若组织列车后退或反方向运行,必须征得接车站同意后方可执行。各站接车进路需与行调确认区间列车位置,并征得行调同意后,方可组织人员下线路。3.1.9 办理行车闭塞/发车手续、行车凭证交接及列车驾驶3个环节严格执行“双确认”制度。3.1.10 行调在发布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命令后,优先通知相关办理接车进路车站进行办理。3.1.11 当信号系统恢复联锁

31、条件后,行调在发布取消电话闭塞法命令前,必须与车站确认线路人员出清后,方可发布取消命令。3.1.12 交接路票人员,原则上由值班员及以上人员担任。3.1.133.1.14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采用电话闭塞法期间故障区段内的列车必须安排人员添乘,执行“双确认”。行调发布采用电话闭塞法/站间电话联系法的调度命令后,各站需安排站务员及以上人员登乘本站首趟列车协助司机进行“双确认”(可在非降级行车法的区段内下车,但须确保此期间降级行车法区段内所有列车均有人员添乘)。若列车除司机外已有监控人员,则车站可不安排人员登乘。3.2 闭塞区段划分3.2.1 具体划分按各线行规规定。3.2.2 正线与车厂接口:

32、车站与车厂之间转换轨。3.3 接发车作业注意事项3.3.1 当行调发布“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的命令后,车站需安排一名值班员及以上员工在车控室协助行车值班员办理闭塞/发车手续,对区间空闲确认、闭塞/发车条件判断、路票填写等关键作业进行“双确认”。行值办理发出第一趟列车发车进路时,根据行调的命令和列车位置,与前方站确认前方区段空闲;办理第二趟车起,行值通过行车日志确认区段空闲。3.3.2 接到行调发布各趟列车的位置后,向行调申请下线路办理进路。3.3.3 车站与车厂间办理第一趟列车的闭塞时,车站与车厂乘务值班员共同确认第一趟发出的列车运行前方的区段空闲和进路准备妥当。当进出厂进路办理涉及两个车

33、站时(大石、厦滘入厂线的情况),办理闭塞站负责指挥闭塞区段内各站进路办理的组织和确认各站进路准备情况。3.3.4 路票填完后,确认无误后交给发车人员检查,经两人复诵确认无误后方可交给司机。3.3.5 司机接到路票后,与发车人员进行核对并复诵(手指口呼),确认无误后关门。3.3.6 交接路票时核对的内容包括:电话记录号、车次、到达站、日期、行车专用章和值班员姓名。3.3.7 发车人员确认司机关门后,向司机显示发车手信号。3.3.8 司机凭路票及发车信号动车。3.3.9 站后折返清客时,司机确认车站清客“好了”信号先关屏蔽门,具备行车条件后按调车方式办理,再关车门、动车。3.3.10 当行调通知取

34、消电话闭塞法时信号系统又出现故障,行调再次通知继续使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时,车站应回收已交给司机的路票取消本次闭塞,重新再办理闭塞手续。3.4 进路办理的规定3.4.1 当需下线路钩锁时,需通知邻站做好防护,邻站通知已做好防护后才能下线路,严格执行下线路的规定,邻站接到通知后,需提醒停在站台的司机前方线路有人员下线路不能动车。3.4.2 现场排列进路人员准备好进路后,报车控室。3.4.3 防护设置:3.4.3.1 采用闪烁的红闪灯作为防护信号。车站视办理情况设置红闪灯防护:a) 列车在站台时需办理接车进路,由相邻的发车站负责在办理进路区间的端墙处设置。b) 列车在站台时需办理发车进路,由本站负

35、责在办理进路区间的端墙处设置。c) 列车在区间时,由办理进路人员现场设置。3.4.3.2 在站台端墙设置防护时,不需向行调请示,直接放在端墙外站台边沿(平行出站信号机或停车标后方3米)方便司机了望位置。3.4.3.3 站前折返时,折返站在准备第二趟及以后的列车折返进路时,邻站可不再设防护,由准备进路人员在现场可能来车的方向设置防护。3.4.3.4 现场转换道岔时,一人操作,另一人防护、确认。3.4.3.5 在进路上所有道岔均转到正确位置并钩锁,人员到达安全位置后向车控室报告(按照手摇道岔 “六步曲”操作)。3.5 路票填写的规定3.5.1 路票填写内容包括:电话记录号、车次、发车站和到达站(车

36、站写全称和简称均可)、值班员姓名(手写姓名)、日期和行车专用章。路票以颜色作为区分,上行正线使用黄色底色的路票,下行正线使用蓝色底色的路票。3.5.2 车站给出的电话记录号由五位数组成,其中左起第一、二位为车站代号,其他三位为序列号;各站车站代号规定如下表:三号线车站天河客运站(天客)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体育西路(体西)珠江新城(珠城)赤岗塔客村代号141516171803040506车站大塘沥滘厦滘大石汉溪长隆(汉溪)市桥番禺广场(番广)代号07080910111213三号线北延段车站机场北(暂不开通)机场南高增(暂不对外服务)人和龙归嘉禾望岗(嘉禾)白云大道北(白云大道)永泰代号192021

37、2223242526车站同和京溪南方医院(南方医院)梅花园燕塘广州东林和西体育西路(体西)代号27282930010203四号线车站黄村车陂车陂南万胜围官洲大学城北(大北)大学城南(大南)新造官桥(未开通)代号070809101112131415车站石碁海傍低涌东涌庆盛(未开通)黄阁汽车城(黄汽)黄阁蕉门金洲代号161718192021222324广佛线车站魁奇路季华园同济路祖庙普君北路朝安桂城代号15161718192021车站南桂路虫雷岗千灯湖金融高新区段龙溪菊树西朗代号222324252627283.5.3 各站给出的电话记录号自每日0时起至24时止,按日循环编号,上行方向为偶数,序列号

38、从002开始编号;下行方向为奇数,序列号从001开始编号,每给出一个上行或下行方向的号码按增加2进行顺编,不得重号使用。3.5.4 零点以前填写的路票零点以后发车时,无须更改日期。3.5.5 车站路票递交规定3.5.5.1 车站在确认发车进路准备完毕、车厂同意闭塞请求后,根据列车车次及车厂给出的电话记录号等,填写路票。3.5.5.2 路票填写完后行车值班员与监控人员进行“双确认”,确认无误后交给发车人员检查,经共同确认无误后方可到站台交递。车控室检查路票要根据运营时刻表(核车次)和行车日志(核闭塞情况、出入车厂线)进行认真核对。3.5.5.3 车控室行车值班员通过cctv监控递交路票人员将路票

39、送至正确的列车司机(确认上下行正确)。3.5.5.4 交路票人员在确认列车车次后,将路票交予司机。司机接到后通过“手指口呼”仔细检查路票内容,由车站交路票人员复诵,添乘人员在旁一并进行“双确认”。3.5.5.5 递交路票与给发车信号的必须为同一人。3.5.6 取消已办理好的列车闭塞时,由发车站提出,接车站给发车站一个开通号,开通号按本线路电话记录号顺编,用语为:“开通号xx,xx站同意取消xx次闭塞”,发车站须填写行车日志(车次、开通号和取消闭塞时间),并将路票打叉作废。行调发布取消闭塞法行车时,各站不需办理取消闭塞手续。3.5.7 司机接到行调取消电话闭塞的命令后,如果车站还交路票给司机,司

40、机可视为路票无效,凭地面信号或车载信号行车。3.5.8 如果列车在区间行调发令取消电话闭塞行车的命令,车站可以安排站务员来接路票;列车到站后车站未安排人员接路票,司机可以自己打叉后按行调命令看信号动车。司机到达终点站后将作废路票交车站。3.6 长大区间远离车站时的进路办理方法3.6.1 运营期间长大区间联锁故障时,办理进路人员登乘第一趟列车现场办理进路,并在办理完毕后登乘该列车出清。3.6.2 运营期间长大区间区间联锁故障且需要安排列车进存车线时,准备进路人员登乘该车到现场办理进路,办理进路人员按行调安排乘坐后续列车返回车站。3.6.3 其他特殊情况按行调的安排执行。3.7 正线信号联锁故障时

41、长大区间进路的办理组织办法3.7.1 由行调指定车站或车厂人员登乘列车前往现场办理进路。3.7.2 经过该区间的第一趟车按调车方式办理,后续列车按电话闭塞法办理。3.7.3 手摇道岔时需严格执行“六步曲”。3.7.4 接到行调发布采用降级行车法的调度命令的同时,相关区间两端站和后续第一趟列车司机接到行调发布该次列车清客后按调车方式办理进入相关区间、人员随车进入区间勾锁道岔的调度命令。3.7.5 需登乘进入该长区间的车站(下简称后方站)值班员接到行调命令后,马上安排2名车站员工准备好携带线路图、进路表、民用手机、行调电台、对讲机、扳手、手摇把、勾锁器、信号灯(旗)、道岔锁匙、荧光衣、手套等备品后

42、到相应站台头端墙处准备登乘列车。3.7.6 后续第一趟列车按调度命令在相关车站清客。3.7.7 后续第一趟列车到达后方站后,车站值班员通知司机“本站有人员登乘列车,随车进入区间人工办理进路”。3.7.8 后方站与该长区间的另一端车站(下简称前方站)、行调共同确认区间空闲后,通知前方站本次列车按调车方式办理,并通知本站办理进路人员上车,司机按车站通知动车。后方站向前方站报开点。3.7.9 列车限速(地下区间限速25km/h,地面及高架线路限速45km/h)运行到区间第一副道岔前100米道岔预告标时一度停车,然后限速25km/h继续运行,在道岔前30米标处停车。3.7.10 办理进路人员从疏散平台

43、一侧下车,沿疏散平台下到道岔处。按由近到远顺序,将进路上相关道岔手摇至开通正确位置并用勾锁器勾锁,并将道岔开通情况报车控室(开通一副汇报一次),车控室值班员复诵,登记道岔开通时间,并核对开通位置是否正确。3.7.11 汉溪长隆市桥区间办理完进路上所有道岔后,办理进路人员报车控室,车控室值班员检查核对无误后,通知办理进路人员原路返回检查进路,并返回登乘列车,通知司机该区间进路准备好,可以动车。3.7.12 列车进入区间后,车控室值班员通知前方站准备接车。3.7.13 列车限速25km/h通过道岔区,排列进路人员做好监控,通过道岔区后,列车限速(地下区间限速25km/h,地面及高架线路限速45km

44、/h)运行到前方站。前方站向后方站报到点。3.7.14 办理进路人员随车到前方站下车后返回本站。3.7.15 后续列车按行调指示组织行车。3.7.16 正线信号atp设备正常,长大区间区间道岔故障需人工办理进路时按行调的命令执行。3.8 人工办理列车进汉市长区间存车线进路的操作3.8.1 行调向区间存车线两端车站、及需进入长区间存车线的列车司机发布该列车由所在车站采用调车方式进入区间存车线,办理进路人员随车进入区间办理进路的调度命令。3.8.2 车站值班员接到行调命令后,马上安排2名车站员工准备好线路图、进路表、民用手机、行调电台、对讲机、扳手、道岔手摇把、勾锁器、信号灯(旗)、道岔锁匙、荧光

45、衣、手套等备品后到列车所在站台头端墙处登乘列车。3.8.3 列车到站后按行调指示清客,车站值班员通知司机车站人员登乘列车前往区间办理进存车线的进路。3.8.4 办理进路人员上车,司机按车站指令动车。3.8.5 列车限速25km/h运行到区间第一副道岔前100米道岔预告标时一度停车,然后限速25km/h继续运行,在道岔前30米标处停车。3.8.6 办理进路人员按由近到远依次到进路上所经各道岔处,将道岔开通正确位置并钩锁。将道岔开通情况报车控室(开通一副汇报一次),车控室值班员复诵,登记道岔开通时间,并核对开通位置是否正确。3.8.7 办理完进路上所有道岔后,排列进路人员报车控室,车控室值班员检查

46、核对无误,原路返回,返回时双人再次检查进路,确认道岔勾锁好、开通位置正确。3.8.8 办理进路人员迅速到达第一副道岔附近的安全位置,显示道岔开通“好了”信号,并通知司机动车。3.8.9 列车限速25km/h通过道岔区进入区间存车线停车。3.8.10 列车到达存车线停稳后,司机向行调报告,按行调指示办理。办理进路人员按行调安排乘坐后续列车返回车站。3.9 安全注意事项3.9.1 列车运行时办理进路人员监控司机驾驶速度,共同确认道岔位置正确。3.9.2 司机注意控制速度,认真了望区间的防护信号机红灯及道岔,严格执行手指口呼制度。3.10 三、四号线、广佛线出、入车厂作业程序:3.10.1 启动条件

47、3.10.1.1 车站联锁设备故障,但车厂联锁设备正常。3.10.1.2 车站联锁设备和车厂联锁设备同时故障。3.10.1.3 行调向相关车站、车厂和司机发布命令:从xx时间起,xx站至xx车厂间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3.10.2 相关组织原则3.10.2.1 行调向车站/厂发布执行电话闭塞法的口头命令后,车站或车厂通知司机调度命令的内容,由车站值班站长/值班员与信号值班员共同确认第一趟发出的列车运行前方的区段空闲。3.10.2.2 办理列车出车厂时:使用电话闭塞法的起止区段为:运用库到车站,车站值班员与乘务值班员共同确认的进路为出厂信号机至车站站台。3.10.2.3 办理列车进车厂时:使用

48、电话闭塞法的起止区段为:车站至转换轨,车站值班员与乘务值班员共同确认的进路为车站站台至入车厂信号机。3.10.2.4 每一闭塞区段内只允许一趟列车占用,列车占用闭塞区段的行车凭证为路票。3.10.2.5 接车站(厂)确认闭塞区段内线路空闲后,才可以给发车厂(站)承认发车闭塞号。发车厂(站)接到接车站(厂)同意发车的承认闭塞号,填写路票并自检后交值班员(或值班站长),值班员逐字逐项复诵,核对无误后,复诵传达并交给司机。3.10.2.6 值班员(或值班站长、车厂调度)交接路票时必须核对的内容有:日期、车次、区间、闭塞号、行车专用章、签名等。3.10.2.7 值班员(或值班站长、车厂调度)接车从司机

49、处回收路票后须及时打“x”并上交。3.10.3 司机的注意事项:3.10.3.1 动车条件a) 回厂列车在车站接到车站值班员或值班站长的路票并确认正确后,凭值班员或值班站长的发车信号开车。b) 出厂列车在车厂接到车厂值班员或车厂调度的路票并确认正确后,凭车厂值班员或车厂调度的发车信号开车。3.10.4 运行模式采用电话闭塞法行车,一个闭塞区段只允许一列车占用,列车驾驶模式及限速要求按行规规定执行。3.10.5 路票填写及递交规定3.10.5.1 路票填写规定a) 填写内容包括:电话记录号、车次、发车站和到达站、值班员姓名(手写姓名)、日期和行车专用章。b) 车厂给出的电话记录号由四位数组成,其

50、中左起第一位为线别代号,其他三位为序列号:c) 车厂给出的电话记录号按列车回厂先后顺序,序列号从001开始编号。d) 零点以前填写的路票零点以后发车时,无须更改日期。3.10.5.2 车厂路票递交规定a) 车厂乘务值班员在确认根据信号微机操作台或车厂行车日志查明转换轨、出/入厂线空闲、并得到承认闭塞和确认发车进路准备好后,根据列车车次及车站给出的电话记录号等,通知发车人员填写路票。b) 路票填写好后与发车司机共同确认无误后交予发车司机。c) 司机拿到路票核对无误后,凭发车人员的发车信号动车。3.10.6 注意事项3.10.6.1 采用电话闭塞法出入车厂时,路票作为行车凭证,信号机显示视为无效,

51、且一个闭塞区段内只准一列车运行。3.10.6.2 车控室在接到行调通知采用电话闭塞法回厂的信息后,需立即通知值班站长,另一名行车值班员需立即与车厂信号楼/另一端车站确认相应线路是否空闲。做好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列车出入车厂的准备。3.10.6.3 车站收到车厂信号楼前趟列车到达时间的通知后,即可办理后续列车的回厂闭塞手续。3.10.6.4 回厂列车司机确认路票正确,凭路票关车门,凭发车信号动车。列车到达车库后将路票交给交给接车人员,接车人员核对正确后划“x”注销,再交给车厂调度保管。3.10.6.5 车站向司机递交路票时,须与司机共同核对路票的内容包括:电话记录号、车次、到达站、日期、行车专用章

52、和值班员姓名。4 进路行车法(适合四、五、广佛线使用)4.1 信号系统具备点式atp(itc模式)功能时,根据行调命令采用进路法组织行车。4.2 进路划分:始端信号机至终端信号机之间为一条行车进路。4.3 进路办理原则4.3.1 一条进路只允许一列列车占用。4.3.2 列车凭信号显示行车。4.3.3 可以将信号机设置为自排、追踪或人工排列状态,根据行车需要设置相关行车进路。4.4 办理办法4.4.1 每天运营开始时,各联锁站或设备站根据运营时刻表,在首趟列车从车厂发车10分钟前按要求设置好进路,并确认进路上相关信号显示正常。4.4.2 在列车出清本站后,填写行车日志,并向前方站和后方站报开点。

53、4.4.3 需排列进路的车站,均需制定相关操作要求和安全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5 区段进路行车法(适合三、四、五、广佛线使用)5.1 信号系统具备联锁功能但不具备点式atp功能时,根据行调命令采用区段进路法组织行车。5.1.1 区段的划分:具体划分按各线行规规定。5.2 进路办理原则5.2.1 一个区段只允许一列列车占用。5.2.2 各区段的进路由相关联锁站或设备站在low/lsmc上排列。5.2.3 列车进入区段的凭证:区段分界点进路防护信号机的开放信号。5.2.4 区段分界点进路防护信号机开放的条件:列车运行前方区段空闲。5.2.5 各站之间加强联系,严格确认进路空闲后,及时办理进路并开放信

54、号。5.3 办理办法5.3.1 当某一区段的信号机均由同一个联锁站控制时,列车出清区段后,该联锁站操作员立即准备该区段的后续列车进路。5.3.2 当某一区段的信号机分别由二个联锁站控制时:5.3.2.1 在列车出清区段后,接车联锁站立即准备该区段在本联锁区范围的后续列车接车进路,并在确认该区段内所有信号均已开放后通知发车联锁站。5.3.2.2 发车联锁站必须得到接车联锁站进路准备好的通知并复诵,确认正确后,方可准备该区段在本联锁区范围的相关发车进路并确认信号显示正确。 5.3.2.3 接车联锁站通知发车联锁站的用语为 “xx信号机至xx信号机进路准备好”,发车站复诵。lsmc车站为“xx站上/

55、下行至xx站上/下行进路准备好”。5.3.2.4 在列车出清本站后,填写行车日志,并向前方站和后方站报开点,并按各线行规向行调报点,行调以上述各站为单位铺画列车运行图,记录列车运行时刻,监控列车运行。5.3.3 三号线信号系统采用atc模式行车,vcc故障,计轴联锁正常时,信号系统自动转为smc后备模式。5.3.3.1 三号线故障区段内列车将产生time-out,按xc01.02行车组织规则(三号线)9.2.1处理。5.3.4 三号线信号系统采用完全后备模式或smc后备模式行车,部分计轴设备故障时,按照行调命令行车。5.3.5 三号线lsmc故障的有关规定,按xc01.02行车组织规则(三号线)9.2.5至9.2.10进行处理。5.3.6 三号线正线与车厂信号接口故障时,按xc01.02行车组织规则(三号线)9.2.12进行处理。5.3.7 三号线信号系统采用后备模式时,大石站排列x1102进路时,w1011道岔必须人工钩锁在左位。6 按调车方式办理站后折返配合设备抢修作业组织办法6.1 总则6.1.1 本办法只适用于列车站后折返必须经过的道岔故障,配合设备抢修时的作业办理。6.1.2 现场事故处理主任指挥原则:根据“先通后复”的原则,以组织行车工作为主,同时满足设备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