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还是按身份分配_第1页
按劳分配还是按身份分配_第2页
按劳分配还是按身份分配_第3页
按劳分配还是按身份分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按劳分配还是按身份分配?同工同酬有多远来源:人民日报O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活儿,收入差出好几倍刘大姐从河南农村到北京来打工已有5年多。 经亲戚介绍,她在一个部委研究机构的 大楼里当电梯工。“每个月六七百元吧。这活儿不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收入还行。”这个大楼里开电梯的,除了刘大姐这样的农民工,还有两个城市正式工。“人家挣得比我多,每个月能多一倍吧。我们就拿固定的工资,她们还有奖金什么的。”干同样的活儿,工资差出一倍。刘大姐不敢抱怨。“我一农村来打工的,怎么能跟人家单位里的正式职工比呢!要不是有熟人我还干不上呢。”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但在很多

2、用人单位,这成了劳动者的奢望。柴艳在一家中央级媒体做编辑已有7年,是部门的业务骨干。由于单位事业编制已满, 她一直以聘用人员身份工作。去年下半年,北京市要求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人员主动报 税,同事间的收入变得透明起来。“我们每个月拿六七千元,他们编制内员工年收入大多 超过12万。”柴艳感到不公平,但别无选择。“要是跟单位较真,人家不让干了怎么办?”这种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在国有企业更加普遍。 张爱民在呼和浩特一家热电厂输煤一线已工作10多年,身份始终是临时工。虽然做一样的工作,但作为临时工的他,月工资只 有8 8 9元,正式工的月工资却是3 2 0 0多元。前不久,他和7名同事以此向当地劳动 部门

3、提出仲裁申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此前曾就“同工同酬”调研了4 3家大型国有企业, 发现所有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 其中国企改革进展较慢的地区如西部地区 更为普遍。山西一家国有企业,从事相同工作的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实际收入差距甚至高达 10倍。O用工双轨制,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身份分配同工不同酬,折射出其背后的用工双轨制。柴艳所在的单位,有约一半员工是她这种类型,即通过向社会招聘的形式引进,签订 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档案不放在单位,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她所说的“正式员工” 则是另一种情况:档案在单位,属于“编制内”员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一致,各 种奖金、福利也源源不断。“按劳分配

4、?我们招聘的人之间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我们和正式工之间就谈不上按劳分配了,是按身份分配。”据了解,用工“双轨制”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都是清一色的固定工、城镇职工,偶尔存在临时工、农民工。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特别 是劳动合同制推行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废止了“临时工”等概念,明确用人单位与职 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没有所谓固定工、合同工的区别。但在很多用人单位,一方面逐步引入了合同工的概念,另一方面旧的固定用工机制没有完全打破,便出现了一个单位 内不同用工形式“双轨运行”的局面有的用人单位根据员工身份或户籍的不同,把员工分为正式工、集体工、农民工等;

5、 有的则根据用工形式或签订劳动合同性质的不同,把员工分为长期合同工、短期合同工、 劳务派遣工、临时用工、季节工等。非正式工在工资报酬、福利和社会保险、加班工资等 方面的待遇明显低于正式工,农民工更是遭受歧视。对此,用人单位有不同的解释。一些用人单位表示,雇佣方也希望在用人方式上完全 按市场化的方式办,但是在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对老员工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对老员工和新员工区别对待。也有的用人单位倾向于把“转为正式职工”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把特 别优秀或急需的聘用人员转为正式职工,同时保留大量非正式职工,以降低用人成本。O体制转轨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同工同酬实现难同工同酬,劳动法规定得明明白白,为

6、什么实现起来这么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大量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体制转轨还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他说,由于我国普通劳动力资源长期供过于求,“强资本、弱劳动”,这就给某些企 业以可乘之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想方设法压低用工成本。劳动者自身在建立劳动关系 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企业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而劳动法虽然 明确了“同工同酬”,但这更多地是体现了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还缺少详 细、可操作性的规定。另一方面,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向市场化就业转轨还不到位。上世纪9 0年代,一大批国有企业在减员增效的过程中, 曾尝试在改

7、变冗员状况的过程中引入市场化 的就业方式,使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很多企业也的确实现了机构及人员的精简,但对于仍留在企业的员工却延续了原有的用工方式。这也说明,我国用工体制改革还远未结 束,还要继续采取措施打破僵化的固定用工体制。有人提出,既然同工同酬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就应出台强硬措施“一步取齐”。对此, 苏海南并不十分赞同。“眼下同工不同酬差距最大的,往往是企事业单位里的低端岗位。 比如一个电厂抄表工,正式的年薪可能近10万,聘用的农民工可能刚刚1万多。如果都 统一成近10万元,明显不符合岗位的实际价值。但如果强行统一成1万多元,又可能带 来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苏海南认为,应逐步引导、督促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在更多 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