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说明书+CAD】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223737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4-19
上传人:221589****qq.com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湖南
IP属地:湖南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原茬小
麦精
少量
播种机
设计
说明书
CAD
- 资源描述:
-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说明书+CAD】,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设计,说明书,CAD
- 内容简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吴迪 学 号: 20054024108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指导教师: 万 霖 2006 年 3 月 20 日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文 献 综 述1、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设计目的及意义 随着保护性耕作小麦产量的增加,秸秆量也相应地增加,原来为适应保护性耕作初期旱地中低产量而设计的小麦免耕播种机,其播种质量受到秸秆增加因素的影响,必须改进小麦免耕播种机,以提高播种机的通过性,保证播种质量。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是通过机械将小麦种子按照农艺要求的合理数量、位置播入土壤,以达到减少种子用量实现高产的实用技术。一般可节约良种用量平均每公顷4060千克,每公顷增产小麦3001000千克。其主要增产技术机理:一是可以合理控制小麦播种精度和均匀度,增加大蘖的产生,从而促进次生根系生长,使整体根系发达,提高根系对营养的汲取能力,支持地上部分的生长,使小麦在幼苗阶段可以得到较为充足营养供给,发育茁壮;同时有效减少无效分蘖,改善茎部光照,使第一节粗短坚硬,增强了抗倒伏能力,提高了产量。二是能够改善植株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精播小麦群体较少,从而使各个时期小麦生产群体总茎数相对较少,有利于群体内通风透光,改善植株下层叶片光照条件,提高光合势,增强光合效果,加强植物有机养料制造能力,因此,增加的有机物质积累供应穗部,使小麦单株穗大粒多粒饱,提高了千颗粒重,从而促进粮食增产。 2、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设计发展现状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初已开始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型式的配套机具。随着化学除草剂和免耕播种机具的研制成功,保护性耕作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外的免耕播种机以联合作业机为主,一次完成破茬、松土、开沟、播种、施肥、撒药等多项作业。国外农场的土地面积一般较大,拖拉机的功率也教大,免耕播种机一般是牵引式的,采用多梁结构、多排开沟器,各开沟器之间间隔较大,播种机又宽又重,播种机是气力式的,土壤工作部件比较复杂。美国的John Deer 、Case、Great plain,加拿大的Flex-coil,澳大利亚的John Shearer等著名公司生产的免耕播种机,性能优良。然而,由于种植方式、土地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国外的免耕播种机从其结构和工作性能等方面不能适应我国生产条件。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中国农业大学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为代表,在玉米、小麦免耕播种机方面研究较多。在小麦播种机方面: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王耀发、杜冰等人对小麦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和种肥分施机构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一种整体式种肥正位分施机构,并研制了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洋机,可在小麦残茬地里播小麦。1994年又对传统的单圆盘开沟器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种肥侧位分施机构,可在小麦残茬地里播小麦。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90年代后国内其他单位进行了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目前世界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较好的美国、澳大利亚等过在小麦免耕播种机上主要采取两种技术,以解决小麦免耕播种机的防堵问题。一是采用圆盘式或尖角铲式开沟器,美国采用圆盘式较多,其特点是通过性好,但结构复杂、重量大、价格贵。澳大利亚采用尖角型较多,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容易挂草,通过性次于圆盘式。二是采用多梁结构,如澳大利亚采用尖角型开沟器的播种机有五道梁,梁与梁相距约1米左右,开沟器分别布置在不同梁上。这样同一梁上的开沟器间距可达1米以上,其特点是播种机纵向距离长,只能采用牵引式,而且排种、排肥要采用价格高的气吹式结构。这两种免耕播种机构均不适合我国地块小、拖拉机动力小及农民购买力低的现状。所以,适合我国国情的免耕播种机只能自行开发。 国内小麦免耕播种机为了有效的防堵,有多种组合方式:多梁结构的铲型开沟器用以防堵,铲式开沟器前方加圆盘切刀的组合方式,先旋后播的方式。但总体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采用多梁的方式,由于整体结构的限制,开沟器的间距有限,防堵效果不理想;对于先旋后播方式动力消耗过大,而且由于动力不足影响到粉碎效果又可能造成后方开沟器的堵塞,这种方式土量较大不利于保墒。另外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在玉米整秆覆盖下完成小麦免耕播种,一般需要在播种前粉碎秸秆。 在一年一熟地区已广泛采用先旋后播的方式,效果较好,但不适合一年两熟地区 。对于我国北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播种期为9月30日-10月5日,播种期限较短,一般要求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小麦播种。由于玉米秸秆粗大 、含水量高、韧性好,需要 播种机有良好的秸秆切断性能;玉米根茬粗,不易灭除,玉米根被拔起后 ,容易形成大坑,影响播种质量 。玉米秸秆粉碎 、播种联合作业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高产玉米地的秸秆粉碎后将形成 5-10厘米的覆盖层,即使不堵塞播种机,播种后也容易覆盖种行影响种子萌发;二是粉碎的玉米秸秆在越冬期间易被风吹走;三是作业时被拖拉机压倒的秸秆不能得到粉碎,播种机作业时将挂在开沟器上,形成秸秆堵塞 。从机具的结构来看,由于农艺要求小麦的行距为20厘米 ,安装清草防堵装置困难 。国外有采用多梁结构以加大相邻开沟器的间距以达到防堵的目的,虽然防堵效果较好,但当其遇到玉米根茬时同样会发生上述现象 。又因为我国耕地地块较小 ,而且由于成本的限制,这类大型的免耕播种机尚不适合我国国情,而且小麦播种机的播种质量要求高,有必要对一年两熟地区的小麦免耕播种机进行研究。 参考资料1 Hapoor Powshan,Alternative tillage systems for corn production in Micigan:A Ph.D Dissert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86,1-2. 2 Morrison-JE,Allen-RR,Wikins-DE,etc.Conservtion planter,drill and sir-seeder selection guidelineJ,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1988,4(4)300-309.3 Morrison-JE,Gerik-TI,Planter depth-control:II.Empirical testing and palnt responessJ,Transactions of the ASAE,1985,28(6),1744-1748.4 Schaaf-DE,Hann-S,Rogers-B,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data on seed drillfurrow openersJ,ASAE,1979,79:1016.5 Choudhary-MA,Baker-CJ,Physical effects of direct drilling equipment on undisturbed soils I ,wheat seeding emergence under controlled climatesJ.N.Z,Joumal of Agrl,Res,1980,23,489-4966 高焕文,北方旱地机械化耕作模式探讨J,中国农大报,1996,增刊:7-12.7 施保森,胡洪烈,丁加明.免耕覆盖种植机械化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168 施保森,胡洪烈,丁加明.夏玉米免耕直播机械化的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3):189-295.9 王凯.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 作业质量(农业行业标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04.10 陈伟,陈胜梅.小麦播种机械化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05).11 韩平.新型多功能小麦播种机荟萃J.农村新技术,2002,(10).12 史逵 ,苏光远 ,孟伟 ,王延宏. 保护性小麦播种机性能检测中的几个问题J. 农机质量与监督督,2004, (01) .13 叶新跃.我国播种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1998,(6).14 古润生,倪九玲,尉惠荣.小麦施肥免耕播种机的试验设计J农业推广与安全.2003,(2)15 王建政.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性能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5,(08).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1、 开沟器才的优化设计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免耕播种技术也逐渐成熟。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同于传统耕翻种植方式的根本 区别。因此,开沟器的作业性能的可靠性:是实施免耕播种的重 要环节。有着特殊的技术性能要求,各地因农业客观条件的不同,各种形式的开沟器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免耕播种多采用圆盘式开沟器和凿形尖角式开沟器。 双圆盘开沟器大部分机型质量较重,靠自身重量加强开沟器入土能力。凿形尖角式开沟器开沟动土量小,可以自动回 土,最大程度上减少晾晒时间,但凿形尖角式开沟器要求整地条件较高。通过两种开沟器的试验说明,在北方地区,实施免耕播种依靠增加机具重量来加强开沟器的入土和切土功能效果较差,不仅机具的造价较高,配套动力大, 对地表压实增大,容易形成尖硬的犁底层。根据北方农业的客观条件的特点,针对国内部分开沟器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动力条旋式开沟器运动方程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开沟器设计原理,以满足北方地区免耕播种的需要。 2、 研究方法Pro/ENGINEER工具软件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简称PTC)的重要产品。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作为当今世界机械CAD/CAE/CAM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作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来说,该软件是进行设计的重要工具。Pro/ENGINEER第一个提出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并且采用了单一的数据库来解决特征的相关性问题。Pro/ENGINEER基于特征方式,能够将设计至生产过程集成到一起,实现并行工程设计。Pro/ENGINEER软件的CAE模块具有强大的工程分析能力。在Pr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