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河西区控规规划文本_第1页
来宾市河西区控规规划文本_第2页
来宾市河西区控规规划文本_第3页
来宾市河西区控规规划文本_第4页
来宾市河西区控规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来宾市河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文 本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2第二章 地块划分及建设控制要求2第三章 土地使用规划3第四章 土地使用控制4第五章 建筑控制5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7第七章 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系统规划9第一节 绿地系统规划9第二节 景观系统规划10第八章 给排水工程规划11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11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11第九章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11第一节 电力工程规划11第二节 电信工程规划12第十章 燃气工程规划及工程管线综合规划12第一节 燃气工程规划12第二节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13第十一章 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13第十二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15第一节 消防规划15第二节 防洪排

2、涝规划16第三节 抗震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6第四节 人防工程规划17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规划17第十四章 附则18附表111: 附表1、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附表2、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览表附表3、停车位控制表附表4、各类建设用地适建性规定表附表5、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附表6、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附表7、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附表8、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附表9、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附表10、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附表11、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附录13: 附录1、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附录2、名词解释及指标说明附

3、录3、用词说明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有效指导来宾市河西区更新改造和开发建设,提高土地使用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效益,满足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的需要,编制本规划。第二条 本规划主要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等。第三条 规划原则(1)承接性及深化原则(2)综合规划、整体发展的原则(3)适度弹性和多样性原则(4)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第四条 规划目标及要求以营造高品质环境为目标,塑造生动和谐的城市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滨水环境,安排居民社区活动场所,配置

4、完善服务设施,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促进滨水地区土地升值、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并具地方特色风貌的红水河滨水地区形象,满足二十一世纪的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需求。第五条 发展定位来宾市河西地区的区域中心,以居住为主,综合商业、文化娱乐、服务、行政等多种功能,具有良好人居环境和鲜明文化特色,自然与人为景观相融合、城市空间丰富的滨河新区。第六条 规划范围及规模规划区位于来宾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由红水河、桂海高速公路、现状来武二级公路围合的区域,规划面积871.9公顷。规划区总人口规模预测约11万人。第七条 本规划是来宾市河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内各类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凡在本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使用

5、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第八条 本规划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用地范围,可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在下阶段详细设计和实施时作必要调整,但必须报来宾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定和批准。第九条 本规划文本所涉及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均根据现有的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并充分结合本规划区具体情况制定,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自治区和来宾市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第二章 地块划分及建设控制要求第十条 以规划道路、土地使用性质和规模为基本依据进行地块划分,作为规划控制的基本单元。地块划分有三个层次,按照编号 an划分为13个编制单元,编制单元下一级根据道路划分出大地块(a1),各大地块以英文大

6、写字母加上阿拉伯数字为编号,小地块则在大地块编号的基础上以阿拉伯数字号再进行细分和编号(a11)。第十一条 用地出让以小地块为基本单元,规划的一个地块在开发建设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供一个或数个建设单位建设,也可由一个单位建设多个地块,但应保证地块界限的完整性。第十二条 以相邻几个小地块为整体成片开发时,小地块界限及地块内的控制通道可根据实际开发建设的需要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作适当调整,但规模和配套设施项目必须符合地块控制图则所规定的要求。第十三条 建筑物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其使用性质应与所在地块的土地使 用性质相符。(见附表1)第十四条 规划为适应具体实施时变化需要,对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与各类用地相

7、互适建性作出规定,建筑物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其使用性质与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不相符时,必须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并符合本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用地适建性规定表的要求。(见附表4)第十五条 容积率转让、奖励与补偿规定(1)相同使用性质的相邻地块,因成片开发需要,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原规划规定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可相互转化,但不得改变其平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2)为鼓励开发单位向居民提供规定以外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园绿地,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可对该地块的容积率予以适当调整和提高,容积率调整的增加值应执行以下规定值:居住用地的增加值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0%,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

8、业、金融服务设施区的增加值不超过规定值的20%。第十六条 对规划范围内违反规定的建设,将按下列方式进行处罚:(1)开发建设者违反规定的,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规划法第五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2)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据城市规划法第四十三条或行政诉讼法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第三章 土地使用规划第十七条 规划形成“一带两轴四心四区”的功能结构形态。“一带”:沿红水河发展带。“两轴”:沿兴宾南路的南北向区域发展轴和沿向阳路的东西向区域发展轴。“四心”:指兴宾南路和向阳路交叉口西北面集中设置的商业金融、行政办公等设施形成区域性的公共服务主中心,另外结合居住区内部布置的三个公共服务副

9、中心。“四区”:结合主干路兴宾南路和向阳路的划分,规划区分为四个综合居住区。第十八条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区内的居住用地大致按四大片区进行集中布置;农民新村用地采取“就近”的原则安排。规划区内保留和整合了4所中学、3所小学,新增1所中学、2所小学,保留了5所幼儿园,新增7所幼儿园;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410.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7%,其中农民新村用地面积为15.7公顷,农民新村的用地补偿指标为:21平方米/人。第十九条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1、行政办公用地除保留现状行政单位用地外,结合已批用地情况增加集中的行政办公用地。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11.38公顷。2、商业金融用地保留现有商业金融用

10、地,并在现状南京路一带适当增加商业金融用地。沿兴宾南路、天然桥路和滨河重要地段以及居住片区内增加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补偿三产用地按15平方米/人的指标。三产用地归属商业金融用地,结合公共设施集中地段且与农民新村用地就近布置。规划商业金融用地面积为57.78公顷,三产用地面积为11.3公顷。3、医疗卫生用地保留河西分院、来冶职工医院、来宾市中心血站等现有医疗卫生用地,并在兴宾南路南段东侧增加医疗卫生用地。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为4.4公顷,4、文化娱乐用地保留并扩建完善来冶影剧院,作为东面集中的文化娱乐用地,另结合公共设施服务中心增加文化娱乐用地,完善配套文化娱乐设施。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7.5

11、公顷。5、教育科研用地保留现有来宾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来宾市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1.69公顷。第二十条 规划区内电力、邮政、环卫等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照各专项规划要求进行设置和控制(具体见各专项规划)。 第四章 土地使用控制第二十一条 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码按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规定,主要按中、小类分类。第二十二条 规划区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原则上不允许更改,但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现实原因或特殊要求,需变更规划用地性质时,必须经过充分论证以及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变更使用。第二十三条 地块内的建设容量须按照图则中指标规定执行。

12、第二十四条 各地块控制指标中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筑限高为控制上限,绿地率为控制下限,特殊情况应经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批准,方可适当调整。第二十五条 规划区内的中学、小学、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内容的设计要求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第五章 建筑控制第二十六条 地块内所有建筑的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日照、消防、卫生和工程管线埋设的要求以及来宾市相关规定。第二十七条 地块内建筑高度除应符合图则中的指标规定外,须符合城区净空、城区景观、城区防灾等方面的有关要求。第二十八条 建筑的高度除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规定。第二十九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

13、的控制高度,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沿街一般建筑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红线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 (w +s);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 al(w+s) 其中:l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w规划道路红线宽度;s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1.5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第三十条 建筑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的道路规划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 第三十一条 沿用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河道两侧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第

14、三十二条 沿用地边界的建筑,其退让距离按下表规定控制,但退让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一)各类建筑的退让距离按下表规定的建筑高度的倍数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距离。(二)用地边界外是居住建筑时须同时符合建筑间距有关规定。(三)用地边界外是公园绿地的,最小退让距离按3米要求控制,且建筑高度应同时符合相关规定。(四)地下建筑的退让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且其最小值为3米。建筑沿用地边界退让距离表建筑朝向居住建筑非居住建筑建筑高度的倍数最小退距(米)建筑高度的倍数最小退距(米)主要朝向低层(h10米)0.555多层(10h24米)0

15、.599高层(h24米)0.25120.210次要朝向低层(h10米)0.2544多层(10h24米)0.2554高层(h24米)0.2106.5第三十三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值。建筑沿道路红线退让距离表建筑高度道路宽度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4050米2430米1520米低、多层h24米853高层 24h60米12108注: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第三十四条 在已建成区内按此规划控制有困难的,在满足消防、交通要求的前提下,经规划行政管理

16、部门核定,其退让距离可适当缩小。第三十五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其后退道路红线不得小于相应规定的两倍,由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核定执行。第三十六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应符合建筑沿道路红线退让距离表的规定外,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8米(均自道路规划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第三十七条 规定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雨篷、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

17、得小于3米。第三十八条 建筑间距除必须满足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等方面要求外应符合本章规定。第三十九条 低、多居住建筑(一)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倍,东西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9倍。(二)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其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的0.8倍,如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三)居住建筑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建筑夹角h3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当建筑夹角30度时,其最窄处建筑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第四十条 多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5倍,低层居住建筑的山

18、墙间距不小于4米。对按此规定不能满足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的,应按消防间距和通道要求控制,并由规划主管部门核定。第四十一条 高层居住建筑(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南北向时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5倍,其最小值为24米。东西向时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的0.25倍,且其最小值为18米。(二)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平行布置的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3倍,且最小值为24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与平行布置时的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或者与垂直布置时的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不小于13米。第四十二条 非居住建筑(一)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南北向

19、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18米;东西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25倍,且其最小值为13米。(二)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三)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最小值为10米。(四)低层非居住建筑与低、多、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最小值为6米。(五)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第四十三条 建筑色彩整体宜淡雅明快,简洁大方,据不同建筑形式和区域景观风貌协调性要求选择合理的建筑风格、样式和色彩。第四十四条 规划区范围内建筑物高度应满足地块控制图则规定要求,对于特殊地段和节点的建筑,可根据实

20、际建设情况,经过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适当调整。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第四十五条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要求,并结合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设置。第四十六条 道路红线内用地为道路及道路绿化专用,任何与道路交通无关的建筑和构筑物的改建、扩建及新建不得占用道路用地。第四十七条 建筑红线和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主要作广场、绿化、地下管线及临时停车场等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此范围内乱搭乱建,占为他用。第四十八条 道路控制点坐标按规划所标定坐标值、标高值控制。城市次干路以上的道路不得随意更改控制点标高。规划区内道路竖向设计坡度控制在0.2%3%之间

21、。第四十九条 道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三横三纵”区域主干路结构和“五横三纵”次干路结构和级配体系,在局部区域适当增加支路。第五十条 道路等级规划区道路等级划分为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50米。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50米。其中向阳路、天然桥路、兴宾南路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大桥路、长梅路红线宽度40米,主干路道路断面均为三块板。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以30米为主,断面为两块板;局部受现状限制地段道路红线宽度为24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支路:支路控制红线为1520米,断面形式为一块板。第五十一条 广场规划规划结合现状来冶影剧院增设一个广场。其他

22、地段结合集中绿地设置休闲场地,不考虑独立占地的广场。第五十二条 步行交通结合现状水系和绿化体系进行建设,将绿地休闲场地与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地联系,深入到各个片区内部。第五十三条 停车场规划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和重要地段进行设置,共集中设置3处社会停车场,用地面积1.6公顷;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小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库)和停车位配置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执行(具体见控制图则及附表要求);第五十四条 规划区内不同用途建筑物在改建、扩建和新建时,必须配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第五十五条 机动车出入口离主干路交叉口不得小于80米,离主、次干路交叉口不得小于60米,离次干、支路交

23、叉口不得小于40米。地块内机动车出入口应尽量避免在干路上开口,且同一地块出入口相互间距在主干路上不得小于100米,在次干路上不得小于70米。第五十六条 人流量大的公共建筑如影剧院、体育馆等布置在次干路交叉口附近时须采取措施,车流、人流出入口距交叉口不小于80米。第五十七条 道路交叉口规划区内共设置5座分离式立交,1座互通式立交。4座分离式立交分别是天然桥路、长梅路、江滨路与桂海高速公路的交叉口,大桥路与江滨路的交叉口,互通式立交是兴宾南路与江滨路交叉口。其他道路交叉口采用平交形式,主干路平面交叉口采取局部展宽的做法。规划交叉口展宽尺寸参考以下表格要求:平面交叉口进口道规划红线宽度增加值和展宽长

24、度注:1.相邻两交叉口之间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长度之和接近或超过两交叉口的距离时,应将本路段作一体化展宽;2.跨河桥梁两侧亦应作相应展宽,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长度,按道路类别参照执行。第五十八条 公共交通规划规划保留现状公交首末站,并适当增加用地规模。公交站点应结合各个地块的绿地系统安排,主要街道采用与公交站结合的港湾式停靠站。港湾式停靠站各部设计尺寸参照以下表格要求:第七章 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系统规划第一节 绿地系统规划第五十九条 结合水系布置滨水绿地,加强各层次绿地的连续性和衔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网络状绿地系统。第六十条 规划区内绿地系统主要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三部分组成

25、。第六十一条 控制图则中控制的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在开发建设中不得任意侵占。第六十二条 公园绿地区域公园:保留现状金海公园并不断完善,成为本区域重要的核心绿地。社区公园:在新华路和爱华路交叉口附近,结合现状改造调整,设置一处社区公园。西南面新建综合居住区内布置一处社区公园,满足居住片区居民休闲娱乐和景观绿化需要。带状公园:主要指沿红水河以及水体两侧集中布置的滨水绿带,沿道路设置的集中绿地以及沿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的控制绿地。规划范围内公园绿地总面积为108.75公顷。第六十三条 满足地块控制图则所规定绿地率指标同时,还应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增加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增强绿化景观效

26、果。 第六十四条 规划区内防护绿地主要分三类:一是在规划110kv高压走廊两侧控制的15米宽防护绿带;二是在变电站周围设置的安全防护绿化隔离带;三是在高速公路沿线控制60米的防护绿地。第六十五条 规划区内所有道路均应按规划的道路断面配置行道树和绿化隔离设施,行道树树种可选择对有害气体抗性和对粉尘吸收能力均较强、有滞尘消音能力的树种。第六十六条 主要附属绿地严格按照绿化达标要求,确保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面积比例不低于30%;规划新建及整体改造的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5%,旧区局部更新的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规划农民新村绿地率不得低于30%。道路绿化普及率及达标率应分别达到95%、85%

27、以上,城市主干路绿地率达到30%以上,城市次干路绿地率控制在20%以上,城市主干路绿化养护全部达到一级标准。第二节 景观系统规划第六十七条 景观控制总体要求城市景观和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应强调整体性和序列感;注重各功能空间的整体和谐和景观结构的有机构成;利用现状河湖水系,结合用地布局形成景观轴线;通过建筑群的有序布置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着重塑造,形成地域标志和个性场所,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六十八条 景观系统规划1、区域整体景观构架生态背景:规划区西面的城市体育公园、郊野公园作为绿色元素,成为规划区重要绿色生态背景,属于自然景观背景。城市景观界面:红水河对岸的行政商贸中心、旧城商贸中心

28、作为城市发展重要地区,具有丰富的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将是规划区外围主要的城市景观界面,属于人文景观背景 。滨河地带:红水河是规划区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塑造滨水地区景观主要的组成要素。2、规划区景观构架核心景观区: 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作为核心景观区,通过商业金融、文化娱乐、行政办公、体育设施等各种公共建筑形成不同特点的建筑景观,创造富有现代感的核心景观,树立该区域的独特形象,标志性景观。景观节点:公共服务设施副中心、桥头地段、金海公园均为主要的景观节点,公共服务副中心是综合居住区内的核心地段。桥头地段是红水河两岸的衔接地段,具有重要的功能要求和视线效果,通过公共建筑的独特体量和标志性塑造

29、桥头良好的景观效果。景观轴:沿南北向的兴宾南路作为规划区主要景观轴线。沿向阳路、大桥路、长梅路、规划一路为次要景观轴,是规划区与旧城商贸中心、城市公园东西向的景观联系通道。沿河景观带:是规划区重要的景观组成,城市景观建设的重点地带。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的有机结合公共构建独特的沿河滨水景观。绿色廊道:高速路侧预留60米的防护绿带,形成南北向的一条绿色廊道。第八章 给排水工程规划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第六十九条 规划区范围总用水量预测日平均用水量为4.49万立方米/日。第七十条 规划区以生活用水为主,由河西水厂统一供给,将冶炼厂水厂供水管网并入河西区给水管网。第七十一条 规划沿兴宾南路、向阳路、规划一

30、路分别敷设dn400、dn300供水主干管,并在规划大桥附近预留给水管过河通道,连接河东河区管网,提高规划范围供水可靠性。第七十二条 规划配水管网的阀门布置,干管上的间距控制在500m以内,一般干管上的阀门可设在连接管的下游。支管与干管相接处,支管上应设阀门,在支管检修时不影响干管供水,干管上的阀门应根据配水管网分段、分区检修的要求规划设置。第七十三条 规划管道应敷设在道路人行道、绿化带下,管道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的位置关系应满足管线综合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第七十四条 规划区污水排放总量预测为3.59万立方米/日。第七十五条 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

31、制。第七十六条 规划区大部分污水汇集后进入河西区污水系统,结合规划区地形中部高、沿河岸线低的地形特点合理布置排水管渠系统。西南侧地势较低,污水不能重力流向东排放,将该片生活污水转入南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第七十七条 规划区内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汇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各单位和企业生产污水自行处理达到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cj3082-1999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第七十八条 污水管道顺地形情况布置,尽可能顺坡排水,污水干管管径为d600d1000。结合城市汇水区域划分,管道定线遵循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

32、面积的污水能自流排出。第七十九条 雨水管系统顺地形布置,雨水顺坡排放,根据地形特征,结合河西区规划和道路竖向规划,雨水就近排放进入红水河和天然河。第九章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第一节 电力工程规划第八十条 规划区范围预测总用电负荷约为78.2mw,变电容量约172.04mva。第八十一条 电网布局(1)从110kv河宾变电站送出的新增10kv馈电线路,近期采用架空线路,远期采用电缆沟敷设。10kv直埋电缆通道单回路1米,双回路2.0米。(2)规划区共设置10kv开关站7座,每座最大转供容量按15000kva控制。第八十二条 高压走廊及电力线路敷设(1)规划区现有从220kv磨东变接出的110kv高压

33、架空线通廊,沿桂海高速公路东侧向南接110kv来宾变电站,规划控制110kv双向架空通廊为15米。(2)区内现有的10kv架空线逐步改造成10kv电缆埋地敷设。第二节 电信工程规划第八十三条 规划预测区域市话总容量约为5.5万门,移动电话容量约为3.3万门,市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50%和30%。第八十四条 规划新增1处邮政支局,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按0.81公里服务半径共设置邮政所2处,建筑面积为150m2/处。新建邮政所应与城市商贸、公共建筑和社区服务设施等结合建设。第八十五条 规划区内所有电信电缆线路均为穿管沿城市道路埋地敷设,并与城市道路建设同步进行。电信管道应满足市话、长

34、话、非话数据通信、有线电视、互联网和其它通讯业务要求。第八十六条 规划主干道路设812孔,次干道路设68孔,每孔按1200对线考虑。所有管孔应与市政道路同步建设,一次建成,同一管道断面上不应分期敷设管孔。第八十七条 电信管道采用pvc管群,埋深需符合要求,管径采用114及56,其比例原则上小管(56)占总管数的1/31/4,道路交叉口应预留足够数量过路管。第八十八条 在主干道路人行道上按200米服务半径设置公用电话亭。第十章 燃气工程规划及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第一节 燃气工程规划第八十九条 气源及供气方式规划近期主要发展液化石油气,逐步建设管道气,管道工程设计按远期引入天然气统一考虑。近期以城市管

35、道液化气为主,瓶装液化石油气为辅供气方式,远期全部实现城市管道液化气供气。第九十条 原则及供气对象规划的原则是优先供应具有用气条件尤其是有条件使用管道液化气条件的居民用户,积极发展商业及公共建筑用户。第九十一条 居民用气定额及用气量预测燃气用户包括区内居民用户、公共建筑用户以及未预见用气,其比率为:1:0.35:0.05。预测液化石油气用气量为:居民生活需液化石油气4525吨/年,公共建筑年用气量约为1584吨/年。规划范围内年用气总量为6430吨/年。第九十二条 管网系统规划规划配气燃气管网为中压b级,管道管材主要采用钢管和pe管,沿兴宾南路敷设dn300高压管,管材采用无缝钢管。中压管的工

36、作压力为0.2兆帕,设计压力为0.3兆帕,采用中压一级调压箱的供气,采用埋地敷设的形式。确定区内中压管管径为dn100dn300。第二节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第九十三条 管道埋设原则(1)工程管线的最大覆土深度应满足gb50289-98中表2.2.1的要求(见附表7)。(2)污水、雨水工程管线在道路下的敷设位置应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其它工程管线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3)工程管线在道路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离应满足gb50289-98中表2.2.9的要求(见附表8)。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位置时,须取得规划和有关专业部门的同意。(4)工程管线在庭院内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为:电力

37、、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5)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向下的排列次序为:电信、电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离应满足gb50289-98中表2.2.12的要求(见附表9)。(6)、各类工程管线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宜为:电力、电信、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污水。第九十四条 架空敷设本次规划用地范围内除高压走廊、临时用电和特殊路段(如管线跨越桥梁和河流等)外,其它管线均要求埋地敷设。架空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离应满足gb50289-98中表3.0.8的规范要求(见附表10),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离应满足gb50289-98

38、中表3.0.9的规范要求(见附表11)。第十一章 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第九十五条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高起点和高标准促进河西区更新改造和开发建设的环境卫生。(2)力求实现废弃物收集容器化,操作运输机械化,粪便排放管道化,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化的“四化”标准,建立整洁、文明、优美的城市居住新区环境。第九十六条 规划目标(1)城市垃圾清运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清运率达80%以上;(2)城市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80%,主要干道、公共活动中心区清扫全部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3)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近期达60%以上,远期达100%;(4)生活垃圾密闭化收集率达100%,建筑垃圾密闭化运

39、输率达到100%;(5)医院、门诊等特殊垃圾实行单独收集和集中处理,焚烧处理率达到100%。第九十七条 垃圾处理方式规划区内生活垃圾固体废物采用袋装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第九十八条 垃圾收集与转运方式按人均日生活垃圾1.5千克计,规划预测河西区生活垃圾总量约为165吨/日。将整个规划区纳入城市垃圾输运和集中处理系统中统一考虑,进行分片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第九十九条 环卫管理机构规划根据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基层管理机构按照中等人口密度每3万人设置一处,规划区内共设置3处。环卫清扫保洁工人休息场所,按作业区内0.8-1.2万人左右设置一处,每处占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

40、00平方米。第一百条 公共厕所配置规划在繁华街道和中心绿地配建一类公厕,其它新建公厕均为二类公厕;每座公厕用地面积为60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60平方米,并需具备无障碍通道与厕位。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公共服务设施区公共厕所的配置间距为300500米;一般街道上公共厕所的间距不大于800米;规划设公共厕所11处。在规划片区中心公共设施和主要街道两侧的商场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建附属式的公厕,附属式公厕有直接通至室外的单独出入口和管理间,并应有明显的公厕标志。第一百一条 废物箱配置规划废物箱主要设置在商业街、城市主次干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以及集中绿地附近。废物箱的设置标准为:商业大街上间距2550米

41、,生活性主干道上间距5080米,有人行道的交通性主干道上间距为100米,一般道路上间距100米。第一百二条 垃圾转运站与垃圾收集站按服务半径1.02.0 平方公里设置1座,用地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不小于100 平方米,与周围建筑物间距不小于10米。小型垃圾转运站用地可结合环卫设施基层管理机构、环卫停车场、修理场等设置。规划区内共设置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4座。生活垃圾收集站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每个服务半径为不小于800米,每个建筑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垃圾收集站全采用密闭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重点路段和地区可考虑建设垃圾压缩站,兼作为垃圾收集站和转运站的功能。第一百三条 环境卫

42、生车辆停车场停车场宜接近服务区设置,同时避开人口密集和交通繁忙区域。停车场按2.5辆/万人设置。停车场用地按每辆大型车辆用地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计。第一百四条 洒水车供水器供水器的间隔应根据道路宽度和专业车辆吨位确定。供水器宜设置在次干路和支路上,间距不宜大于1500米。第一百五条 车辆清洗站车辆清洗站的选址应避开交通拥挤地段和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交叉口。清洗站的规模与用地面积根据每小时车流量与清洗速度确定。服务半径宜为0.91.2公里,宜与加油(气)站、停车场等合并设置。第一百六条 道路清扫等级规划规划城市主干路及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区等重点地段为一级清扫路面,城市次干路为二级清扫路面,其他居住区

43、道路及小区路为三级清扫路面。第十二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第一节 消防规划第一百七条 规划原则(1)规划区内结合道路、绿化、河流水系合理划分防火分区。(2)消防用水取自市政给水管网,应满足消防给水管径、消火栓间距、水压、流量等标准。(3)消防站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配备消防车辆及器材设备。第一百八条 规划布置一级普通消防站1座,用地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服务规划片区及邻近区域。第一百九条 规划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统一供给,采用环状双向供水。第一百一十条 室外消防用水采用低压制消火栓形式,消防给水管径不小于100毫米,消火栓沿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靠近道路交叉路口布设,布置在城市主要道路上的消火栓间距

44、不超过120米,末端消火栓的水压不应小于0.15mpa,流量不小于15升/秒,在管网压力低的区域应设供水增压站,大型公建、高层建筑必须建消防水池。第一百一十一条 消防通道规划控制规划消防通道车行间距不大于160米,人行出口间距不超过80米,建筑四周应流出消防通道和扑救工作场地,建筑超过80米,则必须在底层加设人行出口。第一百一十二条 消防装备、通讯规划规划新建的消防站的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应符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等有关规定中的要求。有线通信装备应同时受理两起火灾信号,指挥中心和消防站应建立通信专线,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应覆盖全区,建立重点单位(市政、供水、救护等)调度专线。第二节 防洪排涝规划第

45、一百一十三条 城区设置堤防工程,城区防洪规划采用堤岸结合的方针,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第一百一十四条河西区沿红水河的防洪工程分地段分别采用护岸和防洪堤两种形式,从桂海高速公路至东面的爱宾路一带结合现状地势采用护岸形式(火电厂生活区堤段),爱宾路往南沿江滨路、天然桥路在龙洞河一带结合道路设防洪堤(龙洞河堤段),采用堤路结合方式,防洪堤顶高程按83.58米加1米浪高即84.58米确定。第一百一十五条 需建设的防洪设施有排涝闸2处,排涝泵站2处,分别在江滨路北段高速公路附近、江滨路与爱宾路交叉口附近结合防洪堤、岸布置防洪设施用地,用地面积分别为1.64公顷和2.58公顷。第一百一十六条 确定河西

46、区内各堤段的排涝工程如下:堤段自排(即排涝闸)抽排(即排涝泵站)火电厂生活区堤段30.9立方米/秒5.5立方米/秒,装机4*155kw龙洞河堤段22.2立方米/秒3.3立方米/秒, 装机4*65kw第一百一十七条 规划区开发建设中对现状水体的整合应注重近期建设需要和远景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近期尽量保留现有自然水系进行排水,特殊地段可考虑采用应急排涝泵站等满足区域排水需要,远期按照规划实施。第三节 抗震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一百一十八条 规划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综合协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第一百一十九条 抗震标准规划区

47、内建筑抗震工程必须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设计抗震烈度达到7度,主要道路、桥梁、医疗单位等重要建筑按8度抗震设防。第一百二十条 避震疏散规划按照人均1.5平方米的避震疏散用地,规划区域共需要避震疏散场地约16.5万平方米;要建立临时、中心和远程疏散场地相结合的疏散体系,区域内的避震疏散场地主要利用区域性公园、广场、绿地等开敞场地;新建的住宅区等单位,都应按有关要求设置绿地和其他公共空间。规划区的主要抗震疏散通道为大桥路、兴宾南路、向阳路、长梅路、江滨路,其它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米。第一百二十一条 重点防护目标规划片区内的重点防护目标包括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及医疗系统,重点防护目标的建筑等工程设施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四节 人防工程规划第一百二十二条 规划原则 统一规划,重点实施、近远结合、注重效益。第一百二十三条 建立由疏散通道、地下掩蔽工事组成的以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