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KFR-30GW×2)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2256654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4-20 上传人:221589****qq.com IP属地:湖南
40
积分
关 键 词:
一拖二热泵型 空调器 KFR 30 GW 设计
资源描述:
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KFR-30GW×2)设计,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KFR,30,GW,设计
内容简介:
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KFR-20GW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KFR-30GW2)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 号 二 零 零 三 年 六 月院 别 指导老师(职称) 完成 时间 55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KFR-20GW2)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热泵分体式一拖二空调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新型绿色制冷剂的使用,热力循环的计算,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计算,空调器附件的选择,以及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的发展和展望。空气调节顾名思义是对空气的参数进行调节,以便使环境更适合我们的要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条件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所以空气调节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使的空调技术在不断的提高,以达到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热泵型房间空调器既可制冷又能制热,能满足冬夏两季节的要求而得到快速发展。其的新品种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优良。空调器朝着小型化,节能化,智能化,美观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住宅条件的改变,一些用户出于节省空间的考虑,开始购买一拖二空调器,促进拉一拖二空调器的发展和改进。关键词 热泵/一拖二空调/新型制冷剂/节能/环保one-drivers-two heat pump air-conditioner(KFR-20GW2)ABSTRACT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d the heat pumpone-drivers-tworoom air-conditioner in design several questions: New green refrigerant use,the calcula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energy circulation,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computation,air-conditioner appendix choice, as well as heat pump room air-conditioner development and forecast.The air conditioning is as the name suggests carries on the adjustment to the air parameter, in order to cause the environment to suit our request. With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lives level,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condition request also in gradually enhancement. Therefore the air conditioning holds the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aily life. Also causes th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in the unceasing enhancement, achieves the people to the environment request. The heat pump room air-conditioner both can make cold and heat, can satisfy the requests of the winter and summer, so it gets a fast development. The air-conditioner is facing the miniaturizati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is artistic, the health direction develops.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housing condition change, some users stemming from saved spatial the consideration, started to purchase one-drivers-two air-conditioners, the promotion pulls as soon as tows two air-conditioner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KEY WORDS The heat pump , One-drivers-two air-conditioner, New green refrigerant,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绪 论-11热力循环计算-8 1.1设计工况的选择-8 1.2热 力 计 算-8 1.2.1 R407C在制冷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81.2.2 R407C在制热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111.2.3 R22在制冷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131.2.4 R22在制热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 -152 换热器设计计算-172.1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17 2.2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233 毛细管的设计计算-304 辅助元件的选型 -324.1压缩机的选型-32 4.2轴流风机的选型-344.3贯流风机的选型-354.4 四通换向阀的选型-354.5截止阀的选型 -364.6单向阀的选型-374.7干燥过滤器的选型-385两种热泵型空调系统的对比研究-395.1 无氟替代的必然性-395.2 方案论证-40 5.2.1制冷剂R22与R407c的分析比较-405.2.2 R407C与R22两种制冷剂系统的比较-425.3 结论-44总 结-45致 谢 -46参考文献-47(附录)-48附录1 制冷系统流程图-48附录2 电器控制接线图-48附录3 冷凝器设计计算程序-49绪 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新品种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优良。房间空气调节器是一种用于向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提供处理空气的机组。它的功能是使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保持在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要求的范围内。房间空气调节器主要是一个制冷、除温(有的还可兼作热泵使用)的机组。根据需要,它还可包含空气加热、加温、空气循环通风、空气净化、除臭、加香等设备。通常,空调器有整体式(即一个箱形整体)和分体式(分为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两类。根据室内机组结构和安装方式的不同,它们又可分成窗式、挂壁式、吊顶式、埋入式、嵌入式、柜式及落地式。空调器将有以下发展趋势(1)品种多样化空调器品类繁多仅小型空调就有两大类10多个品种第一种类型是整体型空调器,有窗式和柜式两种。窗式有普通式和单窗式(指标准窗户型),这类空调产量最多,销路也最好 。第二种类型是分体型空调器有壁挂式,落地式,吊顶式,多支路式等四种。壁挂式和落地式广泛用于会客厅、餐厅、办公室、商场等场所销路最好分体式空调器具有多功能、低噪声、易使用、外形美观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种类变化最快和家用空调器市场的主流机型。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噪声一般低于50dB,目前性能较好的空调器室内机噪声仅35dB左右,而整体式空调器运转时的噪声一般都在60dB以上,显然,从使用角度看,分体式空调更受到人们的欢迎,另外,厂家开发出的一拖二分体式空调两个室内机可分装在不同的位置,更方便了用户的使用。(2)品量列化、标准化 空调器品种繁多必然给生产管理和维修带来麻颤为此,生产厂家必须注意产品系列化、标准化,以减少零件生产的种类和工装模具的数量、扩大零件的通用性。面板、机壳等零部件实现了通用,使空调器的外形尺寸达到了系列化 标准化,生产中模具的组合也得以实现因此 大大加快了产品的更新速度,且通用件产量的增加也方便了生产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品成本下降,为产品的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3)高效率、低噪声高效率是指空调器制冷量大、耗电量小 ,从而选到降温快,节能,运行费用低的目的。这不仅为广大顾客所欢迎,也为打开国际市场的销路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空调器厂家要把提高产品的散热率放在首位 其中重点是提高制冷压缩机和换热器的教率如用效率高的旋转式压缩机取代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换热器的散热片采用高传热效率的波纹式肋片穿孔式肋片、穿孔波纹式肋片等,国外已有许多厂家采用能增加内传热效率的锯齿形截面传热管 噪声是空调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关系到人们的工作与休息降低空调器的噪声产品就能占领市场,就能获得人们的喜爱为此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都在研究高效率、低噪声的空调器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风机的转速以降低风机叶轮旋转时产生的过度噪声和空气涡流的噪声。(4)品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外形设计艺术化目前空调器产品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体积小型化、重量轻量化。首先热交换器采用了新型翅片结构和内螺纹高效传热管使产品体积缩小25以上;其次是采用了体积小重量轻的涡旋式压缩机,使机体结构紧凑;第三,采用了质量轻的材料(如铝、工程塑料等)制造空调器的零件;第四,在结构上更多的采用多体式设计 使室内外机组体积减少,重量减轻,更易于安装和维护。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器,特别是家用分体式空调器,其室内机都采用了大宽度薄形设计,外观也由过去千篇一律的平面型前面板变成了大圆弧形的前面板结构设计,这两种设计方案使得室内机蒸发器的迎风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了换气面积,机组运转效率更高,同时使室内机体积减小,占用空间也缩小了许多,成为室内的件艺术装饰品。(5)采用变频调速技术采用变频技术的空调器近几年已开始广泛地进 市场变频技术是在压缩机运行中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调节电机转速,空调启动初始时空调器的压缩机高速运转,快速地达到设定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控制电机低速运转以维持设定的温度这种运行状态可以降低耗电量,同时避免了压缩机反复启开停,从而减少多次启停造成的能量损耗及对电压的冲击,使空调器运转更为平稳,使用寿命延长(6)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空调器的控制部分目前已广泛地采用了智能控制技术。空调器利用传感器获得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资料,空调器内的智能搬电脑系统选择较优的运行技术,适时地调节压缩机转速、风速、风量等参量使环境保持已设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完全不需手工改变运行模式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的空调器,在控制方式上也更为灵活,不仅可以采用一般的遥控器方式控制其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电话等手段实现远距离遥控,使您一进家门就可享受到舒适的环境1(7)发展环保型空调器目前大多数房间空调器都使用R22制冷剂,但是它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欧洲已经从2000年起逐步停止使用,日本、美国等将在2020年逐步停止使用。日本一些大的空调器公司正在积极开发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环保型房间空调器,目前较有效的是在房间空调器中使用R407C和R410A制冷剂。热泵技术热泵技术就是能有效地降低矿物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建筑节能新技术。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水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源(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能,太阳能,工业废热等)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等)的目的。1 热泵的发展历史1852年汤姆逊(Thomoson)第一个提出了一个正式的热泵系统,那时称为“热量倍增器”。l927年霍尔丹(Haldatie)在苏格兰安装与实验的家用热泵,用空气作热源,是现代蒸汽压缩式热泵的真正原型。到l940年美国已安装了l 5台大型商业用热泵,并且大都以井水为热源。l 9 4 5年美国卡雷公司研制成了溴化锂图1热泵系统的基本能量转换关系水吸收式制冷机,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吸收式热泵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热泵研究在我国也有数十年历史,50年代,天津大学的一些学者已开始从事热泵的研究工作。60年代开始在我国暖通空调中应用热泵。但是,由于我国能源价格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热泵空调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始终很缓慢。直至70年代末期,才又为热泵空调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机遇。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我国暖通空调领域掀起一股热泵热。热泵空调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它的发展前景肯定是光明的。2、热泵的分类热泵按工作原理分为,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按利用能源的方式不同分为第一类热泵和第二类热泵。按利用能源类别不同分为太阳能热泵、土壤源热泵、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按照热泵制冷机(压缩机)工作方式又可分压缩式、喷射式、吸收式等。空气源热泵:空气源(风冷)热泵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I热泵冷热水机组。家用热泵空调器在夏季,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循环,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后排放到室外;而在冬天,空调通过电磁换向阀改变制冷剂循环流动的方向,制冷剂就可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然后释放到室内,加热室内空气,达到保持室内温度的目的。热泵空调器已占到家用空调器销量的4050,年产量为400余万台。热泵冷热水机组自90年代初开始, 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城市中央宅调冷热源采用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已 到203O ,而且应用范围逐渐继续扩大趋势。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运行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事外气温较低时,室外侧换热器翅片表面会结霜。而除霜会消耗热量使热泵供能下降,这是空气源热泵发展受限之一;另一个由于气源热泵以空气为热源,空气热容最小,冬季时空气温度又低,热泵低供热能力下降,这也是空气源热泵发展受限之一。针对除霜的问题,现在研究出不少新的工艺系统,解决空气源热泵除霜问题。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冬季空气温度低的问题,又提出空气-水双级耦合热泵系统。这都是我们热泵工作者所作的贡献。再一个空气源热泵在夏季时将建筑的余热散热至建筑物附近使其周围的环境质量进一步降低以及建筑物上热泵的噪声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2。3、热泵的工作原理3单从名字上看,热泵和水泵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水泵是将水从低处送到高处,而热泵则是将热量从低温热源送到高温热源的一种装置。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热量不可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因此必须借助一定的设备(如热泵),在外界对其做功的情况下把热量从低温处传递到高温处。当然热量的这种传递转移必须依靠一个载体,这个载体称为工质(制冷剂)。热泵中的工质通过压缩机驱动,在闭合的管道回路中不断循环(见图2),简单地说就是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驱动在蒸发器(与低温热源接触)膨胀蒸发吸收热量,变成高温低压气体,经压缩机加压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与高温热源接触)放出相变潜热,成为低温高压液体,此后又经节流器绝热节流成为低温低压液体再回到低温热源处进入下一次工作循环。经过制冷剂的循环,高温热源处不断得到热量从而达到制热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工质只是把从低温热源处吸收到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对其所做的功传递给高温热源,所以并未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图2 热泵循环回路示意图一拖二分体式空调器一拖二分体空调器在国内是刚刚兴起的新产品。它是用一台室外机组带动两台室内机组工作,从而使一台空调器“相当 两台空调器使用。这种空调器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的结构,分别与普通“一拖一 分体空调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外是增加了一个室内机组。类型:一拖二分体空调器又称为复合式空调器,从制冷工作过程来看,主要有三大类型(见图3):图3 一拖二分体空调器的类型(4)一拖二分体空调器的类型1单容量压缩机式。图3a为单容量压缩机控制方式。室外机组内含一台不可调的单容量压缩机并拖动两台室内机组。2单容量双压缩机式。图3b为单容量双压缩机制冷控制方式 室外机组访有互相独立的两台单容量压缩机每台压缩机对应拖动一台室内机组,而两台室内机组也是互相独立运行。这种类型空调器相当于两台一拖二空调器,只是把商用室外机组合二为一。3可调节容量压缩机式。图3c为可调节容量压缩机控制方式。室外机组只有一台压缩机,但其容量可以调节,并拖动两台室内机组。这种方式可根据房间空调负荷的变化,调节压缩机的容量,实现各个房同的制冷控制。这种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系统一般都采用变频调速方式来调节压缩机容量4。本设计是热泵式单压缩机一拖二空调器,采用两台室内机采用一台压缩机、一只冷凝器、一台室外风机、一只四通换向阀和毛细管,通过四通换向阀控制室内机的制冷与制热转换。1热力循环计算1.1设 计 工 况 的 选 择所谓工况,是指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用来作为比较制冷机型能参考状态的工况一般应包括制冷机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过热温度、吸气过热温度等。与名义参数相应的温度条件称为名义工况。我国标准“JB/T766695 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规定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及机组和压缩冷凝机组、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元式空调机、房间空调器等的名义工况。为了使用方便,一般都给出了这些名义工况的参数,这些参数为客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制冷机或制冷压缩机的性能参数。所以根据国家提供的名义工况初步拟定本设计的空调的工作条件。所用的制冷剂为R407C,工况初步定为to=7.2; tk=54.4; 过冷度为3.5;过热度11;吸气温度为185 6。1. 2 热 力 计 算循环过程p-h图如下图所示:1.2.1 R407C在制冷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R407C在制冷工况下热力循环状态点的参数如下表所示7:P/barT/V/(m3/kg)H/(kJ/kg)S/(kJ/kgk)05.787.20.04156417.511.78515.78180.04378426.881.818221.886.60.0127472.371.8502s21.8770.01195461.451.8182v21.854.4434.961.74321.849.5282.711.272421.846275.755.782.8275.71.275R407C在制冷工况下的热力循环计算8 9:单位质量制冷量: (1-1)单位容积制冷量: (1-2)单位理论功: (1-3)点2状态的焓值: (1-4)式中指示效率取单位冷凝热: (1-5)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1-6)压缩机理论功率: (1-7)压缩机的指示功率: (1-8)理论制冷系数: (1-9)实际制冷系数: (1-10)冷凝器热负荷: (1-11)压缩机实际输气量: (1-12)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1-13)式中输气系数取压缩机轴功率: (1-14)式中机械效率取电动机的功率: (1-15)电动机效率取性能系数: (1-16)热力完善度: (1-17)1.2.2 R407C在制热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R407C在制热工况下热力循环状态点的参数表:P/barT/V/(m3/kg)H/(kJ/kg)S/(kJ/kgk)04.35-10.05487412.991.79414.35100.05782422.401.827216.4760.01707467.971.8592s16.465.70.01621457.031.8272v16.4430.01402432.891.754316.437.5259.761.201416.433.5253.4754.35-6253.471.202R407C在制热工况下的热力循环计算:单位质量制冷量: (1-18)单位容积制冷量: (1-19)单位理论功: (1-20)点2状态的焓值: (1-21)式中指示效率取单位冷凝热: (1-22)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1-23)冷凝器热负荷: (1-24)压缩机理论功率: (1-25)压缩机的指示功率: (1-26)理论制冷系数: (1-27)实际制冷系数: (1-28)压缩机实际输气量: (1-29)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1-30)式中输气系数取压缩机轴功率: (1-31)式中机械效率取电动机的功率: (1-32)电动机效率取性能系数: (1-33)热力完善度: (1-34)1.2.3 R22在制冷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R22在制冷工况下热力循环状态点的参数表:P/barT/V/(m3/kg)H/(kJ/kg)S/(kJ/kgk)06.257.2407.861.74116.25180.04416.11.770221.4960.01388459.21.7992s21.4850.013448.871.7702v21.454.4418.021.680321.454.4269.531.227421.450263.2056.257.2263.201.225R22在制冷工况下的热力循环计算:单位质量制冷量: (1-34)单位容积制冷量: (1-35)单位理论功: (1-36)点2状态的焓值: (1-37)式中指示效率取单位指示功: (1-38)单位冷凝热: (1-39)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1-40)冷凝器热负荷: (1-41)理论制冷系数: (1-42)实际制冷系数: (1-43)压缩机理论功率: (1-44)压缩机的指示功率: (1-45)压缩机实际输气量: (1-46)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1-47)式中输气系数取压缩机轴功率: (1-48)式中机械效率取电动机的功率: (1-49)电动机效率取性能系数: (1-50)热力完善度: (1-51)1.2.4 R22在制热工况下热力循环计算R22在制热工况下热力循环状态点的参数表:P/barT/V/(m3/kg)H/(kJ/kg)S/(kJ/kgk)04.81-1404.861.75314.81100.05155412.921.782216.5860.01810455.891.8112s16.574.20.017445.581.7822v16.543416.941.695316.543253.791.179416.539248.3954.81-1248.391.178R22在制热工况下的热力循环计算:单位质量制冷量: (1-52)单位容积制冷量: (1-53)单位理论功: (1-54)点2状态的焓值: (1-55)式中指示效率取单位指示功: (1-56)单位冷凝热: (1-57)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1-58)冷凝器热负荷: (1-59)理论制冷系数: (1-60)实际制冷系数: (1-61)压缩机理论功率: (1-62)压缩机的指示功率: (1-63)压缩机实际输气量: (1-64)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1-65)式中输气系数取压缩机轴功率: (1-66)式中机械效率取电动机的功率: (1-67)电动机效率取性能系数: (1-68)热力完善度: (1-69)2 换热器设计计算8 10 11 122.1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设计一台冷量4kw的R407制冷剂分体式空调器的冷凝器。其工作条件为冷凝器温度为50,进风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3。 根据材料,工艺设备状况和推荐标准,采用传热管为10mm0.5mm纯铜管,肋片为平直套片(铝片),片厚f=0.15mm,片宽为L=44mm。(1)冷凝器热负荷的确定:根据其制冷量循环的蒸发温度t0=7.2的要求 ,查图(制冷原理与装置)6-18得 C0=1.252,冷凝器的热负荷: Qk =C0Q0=4000*1.252=5008 W (2-1)(2)冷凝器的结构的初步规划及有关参数: 管排采用正三角形排列,管间距S1=25mm,排间距S2=21.65mm,肋片间距Sf=1.8mm,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n=2,因此:各部分单位管长的面积为:肋片面积: (2-2)肋间基管表面积: (2-3)肋管外总表面积: (2-4)肋管内表面积: (2-5)肋化系数: (2-6)(3)空气进出冷暖器的温差及风量:温差: (2-7)风量: (2-8)式中,取当地大气压PB=98.07 KPa,由空气(干空气)热物理性质表,在空气平均温度条件下,比热容,热导率,运动黏度,在进风温度为35条件下,空气平均密度。(4)肋片效率及空气侧换热系数:根据肋片参数,冷凝器的最小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 (2-9)考虑降噪,节能等因素,取迎风面的风速。则最小流通面风速: (2-10)当量直径: (2-11)空气雷诺数: (2-12)单元空气流道长径比: (2-13)根据附表(制冷原理与装置)E-1之二空气通过整张平直套片的换热计算公式中: (2-14) (2-15) (2-16) (2-17)所以管外的传热系数: (2-18)对于叉排管有:,其中, (2-19)所以得肋片当量高度: (2-20)肋片特性参数 : (2-21)其中为铝片的热导率。其肋片效率: (2-22)冷凝器外表面效率: (2-23)(5)管内R407C冷凝时的表面传热系数:首先设壁温,则平均温度,根据R407C蒸汽在管内冷凝换热有关计算式的相关参数要求,查表得:,代入式中得: (2-24)(6)由热平衡关系求解管壁温度:忽略薄壁铜管热阻与肋片间接触热阻,则管内外热平衡关系为: (2-25)即整理得由试凑法得=49.65时,上述等式成立。此值与所设定的近似相等。(7)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以管外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 (2-26)式中 (2-27)取,则 (2-28)(8)求平均温差: (2-29)(9)所需的管外传热面积及结构参数:管外面积: (2-30)取 11m2所需的肋片管总长度: (2-31)若取冷凝器每列管数16根。总根数216=32根。以单管有效长度为0.7m计算,其总有效长度为360.7=25.2m。冷凝器的高度为1625=400mm。冷凝器的迎风面积为,实际的迎风风速为,与所设风速相符。(10)空气的流动阻力及风机选配:光管肋片A=0.007,粗糙肋片A=0.0133)阻力: (2-32)取26Pa则该冷凝器需要配用风机的额定风量风机全压: (2-33)风机采用电动机直接传动,则传动效率;取风机全压效率,则电动机输入功率: (2-34)2.2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制冷量为,空气进口参数:干球温度为,湿球温度,以R407C为制冷剂,流量。1、结构的初步规划: 传热管选用紫铜管,肋片选用缝隙式铝片,肋片节距。管簇为正三角形排列,管间距;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N=2排,侧肋片宽度L=44mm。2、肋片管各部分传热面积计算:(1)管外肋片面积: (2-35)(2)肋间管外表面积: (2-36)(3)管外总表面积 (2-37)(4)管内表面积: (2-38)(5)肋化系数: (2-39)(6)当量直径: (2-40)(7)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 (2-41)3、确定空气在流经蒸发器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又给定的进风参数查i-d图,得,。根据风量选择原则取设计风量为:图-4 湿空气处理的i-d图(1)进口湿空气的比体积: (2-42)(2)空气的质量流量 (2-43)(3)进出口空气的比焓差: (2-44)(4)出口空气的比焓: (2-45)设取传热管壁面温度=12.5,=10g/kg,查得=35kJ/kg。(取)得空气处理过程的饱和状态点w,连接1-w与相交于2点,得到蒸发器出空气状态干球温度=16.5,=9.6 g/kg。(5)蒸发器中空气的平均比焓 (2-46)则线与1-w线相交于m点,同时查得空气的平均状态参数为:=20,=10.2g/kg,=1.162kg/ m3,=15.710-6/s,=0.0250w/(mk)4、计算空气侧换热系数取蒸发器管列为10,单管有效长度为B=0.65m,蒸发器的高度H=1025=250mm=0.250m(1) 迎面风速: (2-47)低于表6-9中迎面风速推荐值,有利于降低室内气流噪声。(2)最窄通风面风速 (2-48)(3)雷诺数 (2-49)(4)管外空气表面传热系数计算。按制冷原理与装置附录E-1之二强制通风肋片管外空气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 (2-50)(5)析湿系数 (2-51)(6)肋片效率 其中 (2-52)由于叉排时翅片可视为六角形,且此时翅片的长对边距离和短对边距离之比,且,故 (2-53)所以 (2-54)(7)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 (2-55)5、计算管内表面传热系数:其循环量为54.4 7.2 18 46根据制冷原理与装置附录E-2之二中氟利昂在沸腾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B=1.542,则每根管流量单位kg/s管内单位面积热流量 w/m (2-56)6、计算管内的传热面积:取管内污垢热阻,管外污垢热阻,则以管外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为: (2-57)(1)平均传热温差: (2-58)(2) 计算:由热平衡关系和可得: (2-59)解方程得:从而求得所需的换热面积: (2-60)7、求所需传热管的长度: (2-61)8、计算有效管长: (2-62)9、所需的管外传热面积Ao: (2-63)实际规划的传热面积 (2-64)10、校核壁温由 (2-65),比设计壁温12.5略有升高,设计合理。11、风侧阻力计算:干工况与析湿工况阻力的关系为:顺排时:,为阻力增强系数=1.2,干工况下的阻力系数: 系数A=0.0113 (2-66)故湿工况下叉排 阻力增加20%即风机采用电动机直接传动,则传动效率;取风机全压效率,则电动机输入功率: (2-66)3 毛细管的设计计算毛细管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中,主要起节流作用。毛细管是一种小管径,直径大约在0.5mm2.5mm之间,长度不超过3m。相对于其他的节流装置,毛细管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节流装置。它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节流效果也很好。毛细管的节流原理当制冷剂液体通过一个狭长的小孔时,制冷剂在小孔前的静压力将转换为小孔后的动压力,使其压力下降,流速增加。当压力降至相应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时,制冷剂将产生闪发降温现象,并且随着压力降低其温度也相应降低。这是毛细管节流减压降温的摹本原理。毛细管中制冷剂压力及状态变化毛细管中制冷剂压力及状态变化如图5,毛细管是依靠其流动阻力沿长度方向产生压力降、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维持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力差的。当有一定过冷度的制冷剂液体进入毛细管后,会沿着流动方向产生压力和状态变化,先是过冷液体随压力的逐步降低,变为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液体,这一段称液体段,其压力降不大,且呈线性变化。从出现第一个气泡开始至毛细管末端,均为气液共存段,也称两相流动段,该段内饱和蒸汽含量沿流动方向逐步增加, 此,压力降呈非线性变化。越接近毛细管的末端,其单位长度上的压力降就越大。当压力降低至相应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时,就要产生闪发现象,使液体自身蒸发降温。也就是随着压力的降低,制冷剂的温度也相应降低,即降低至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毛细管的流量是重要参数之一15。图5 毛细管的节流原理及状态变化毛细管的计算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的流动过程中,进入毛细管时的状态与在毛细管中的流动时的状态不同。所以。毛细管的计算方法也相对复杂。目前多采用计算法,图解法和同类产品比较法。下面用计算法计算毛细管的长度16:毛细管计算的经验公式如下:式子中,代表压力差(),单位Pa 代表雷诺数 代表毛细管长度,单位m 代表制冷剂流速,单位m/s 代表制冷剂密度,单位kg/m3 代表毛细管内径,单位m。制冷循环的毛细管长度:已知:,查制冷剂R407C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表,发现温度对液体比体积的影响不大,本设计所取温度为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平均值,即t=30.8,查得液体比体积,其密度为,30.8下黏度为。已知制冷工质循环量,选用内径为1.5mm的毛细管,则制冷剂流速按下式计算:雷诺数为:则毛细管长度:4 辅助元件的选型4.1 压缩机的选型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家用电器中占重要地位的空调器提出了节能、降低对环境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等要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作为房间空调器一种常用的、效率较高的压缩机形式,它与往复式压缩机相比,具有容积效率高,往复运动部件少,振动小,不需要内部悬挂支撑弹簧,零部件少等优点。据统计,相对于往复式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体积减少4050,重量轻4050。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对转子式压缩机的研究非常活跃,并已实现商品化。目前在国内外,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已替代往复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空调等家用制冷设备中17。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工作原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主要由汽缸、转子、滑片、排汽阀和汽缸端盖等部件组成,如图6所示。图6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结构原理图1-气缸;2-转子;3-排气阀;4-滑片;5-圆柱型导向器;6-进气口;7-排气口;8-滑片弹簧;工作过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如图7所示。图7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工作原理1-汽缸;2-旋转活塞;3-排气阀;4-滑片;5-导向座由上述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1、转子回转一周,将完成上一工作循环的压缩和排气过程及下一工作循环的吸气过程。2、由于不设进汽阀,吸气开始的时机和汽缸上吸气孔口位置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不随工况的变化而变动。3、由于设置了排汽阀,压缩终了的时机将随排气管中压力的变化而变动。根据所设计空调器需要压缩机的制冷量为Q4KW,制冷量不大,选取全封闭 转子式压缩机较为合适。选择广东美芝压缩机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G230X2C-4FT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其参数如下:型号单位PG230X2C-4FT排量cm3/rev23.1制冷量W4170功率W1370COPW/W3.04EERBtu/HW10.4电流A6.4噪音dB64电容F35油量ml480重量kg15.84.2 轴流风机的选型由于轴流式风机的叶片与机轴中心线有一定的螺旋角,当电机带动叶片转动时,空气一边随叶轮转动,一边沿轴向推进;当空气被推进后,原来占有的位置形成局部低压,促使外面的空气由吸入口进入。从出口排出。由于气体的流动始终沿轴向,所以称为轴流式风机17。轴流风机广泛应用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组中。对于小型空调器用轴流风机,为简化其结构,仅由电动机和叶轮组成。 轴流式通风机产生的风压较低,一般不大于500Pa,但风量比离心式风机大,因而运行时噪音较大。根据冷凝器所需的风机风量为2005m3/h,输入功率为36.4w,风压为39.19Pa,选择上海美歌电器公司生产的型号为320x140的轴流风机,当风机设定转速为1100 r/min时其风量能达到2100 m3/h,需风量设计要求。4.3 贯流风机的选型贯流式风机又叫横流式风机,气流沿着与转子轴线垂直方向流入,通过转子另一侧流出。一般用于空调末端,如热风幕和风机盘管后的风机即是贯流风机。近年来,贯流式风机以其风量大、风压低、噪音低、转子长的独特优点,在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中广泛使用。由于叶轮轴向长度长,所以出风均匀。 根据蒸发器所需风机风量为430 m3/h,输入功率为1.19 w,风压为5.98 Pa,选择型号为HR/G-97-002-00的贯流式风机,设定转速为1000 r/min,风量可达到450 m3/h,完全符合设计要求。4.4 四通换向阀的选型热泵空调器是通过四通换向阀来改变制冷剂流向的,以使其夏季能制冷、冬季能制热。当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室内换热器时,空调器向室内供冷气;当高温高压制冷剂进入室内换热器时,空调器向室内供暖气。四通换向阀是家用热泵型空调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它对系统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换向能方便地实现热泵制冷工况和供热工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热泵系统容量的损失和效率的下降。四通换向阀的工作原理请参考图8图8 四通换向阀的工作原理以下是浙江三花集团生产的部分四通换向阀型号:根据本设计的条件选用SHF-4k系列四通阀。说明:1在焊接接管时,为使阀体温度不超过120度,请用水或湿布冷却。2请注意避免湿气及杂物进入阀体。3确认电源已切断,方可从主阀上取下电磁线圈,单个电磁线圈通电时间过长会被烧毁。4.5 截止阀的选型分体空调器在制冷回路的室外机部分上,为安装和维修的方便而设置截止阀。它有二通阀和三通阀两种型号。三通阀带有一个旁通孔。通常在气态制冷剂通道上安装三通阀,而在液态制冷剂通道既可安装二通阀,也可安装三通阀。以下的截止阀适用于以R22、R407C和R410A等为制冷剂的分体式空调器中,连接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和室外机。顺时针转动阀杆并按规定扭矩上紧,可以关闭阀的内部通路。反之可打开。在维修时作为检修阀,用来抽真空、添加制冷剂等。也可用在其他制冷循环等系统中。以下是浙江三花集团生产的部分截止阀的型号:选用型号为和FSV-A2和FSV-JA4的截止阀。4.6 单向阀的选型在空调热泵机组中,单向阀通常先与辅助毛细管并联,再与主毛细管串联,单向阀只能让制冷剂沿箭头方向流动。有效地阻止液体制冷剂从暂不工作的节流元件中流过,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单向阀是一个管状元件,管内有一个活动的、不锈钢或尼龙或聚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球形或半球形塞。n 制冷时,沿箭头方向通过开启的单向阀,完成节流过程n 制热时,制冷剂不能流过单向阀,只能流过辅助毛细管,再流过主毛细管,所以,制冷制热的节流程度不同。以下是浙江三花集团生产的部分单向阀的型号:根据本设计的特点选用型号为YCV3型的单相阀。4.7 干燥过滤器的选型空调器制冷系统中含微量的空气和水分,再加上制冷剂和冷冻润滑油中含有的少量水分,若其总含水量超过系统的极限含水量,当制冷剂通过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节流降压时,制冷剂中含有的水分就可能在毛细管进口或热力膨胀阀的阀芯处冻结成小冰块,堵塞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的阀芯通道,使空调器制冷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另外,空调制冷系统中还有可能含有一些赃物和其他杂质,若不把它们除掉,也可能堵塞毛细管或膨胀阀的阀芯处。所以,空调器一般都要安装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在氟利昂制冷系统中,采用无缝钢管作为壳体,内装0.10.2mm网孔的黄铜丝或不锈钢丝网,两端盖用螺纹与筒体联接并用锡焊焊牢。一般安装在液管段的供液电磁阀前的管道中。同时在筒体标有流向指示符号,避免发生安装错误。在实际的氟利昂系统中常常将过虑筒体内填充干燥剂,使过虑和干燥功能合而为一,叫做过滤干燥器。干燥剂一般采用无水氯化钠、硅胶、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等,以吸收制冷剂液体中的水分。以下是浙江三花集团生产的部分燥过滤器的型号:选用型号为BG2型的干燥过滤器。5. 两 种 热 泵 型 空 调 系 统 的 对 比 研 究5.1 无氟替代的必然性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人类所赖以生存的水、土壤、空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某些区域甚至可能出现了灾难性的后果。大气臭氧层的损耗是当前世界上一个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类的生存。 早在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以后经过数年的连续观测,进一步得到证实。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臭氧层破坏以后,人体直接暴露于紫外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将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少麻烦。首先,紫外辐射增强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此外,强烈的紫外辐射促使皮肤老化。臭氧层破坏也会对植物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人们对200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实验,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一般说来,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紫外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1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对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的CFC类制冷剂,发达国家已经禁止生产,同时禁止生产使用这类制冷剂的制冷设备。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对于过渡HCFC类物质,1996年要开始削减,2004年要削减35,到2020年发达国家将完全废止,发展中国家可延长到2030年。事实上,世界各国均加快了HCFC替代的步伐:瑞典已于1998年前完成对HCFC的替代;德国的时问表定在2000年;日本计划2004年解决FICFC替代问题;美国计划在2010年以前完成这一工作。欧盟1999年修改的新标准中已提出于2003年在家用电器行业中停止使用HCFC,2000年出口到欧盟的空调产品,已经要求用非HCFC的产品。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作为空调产品生产大国,我国必将迎来各类空调产品高速增长的时期。开展HCFC冷媒的替代研究工作并使其商品化是空调生产厂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5.2 方案论证5.2.1制冷剂R22与R407c的分析比较:制冷剂R22 R22是氢氯氟烃化合物(HCFCs)制冷剂的代表,被广泛用于空调系统。R22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毒性比R12略大,但仍然是安全的制冷剂,安全分类为A10它的传热性能与R12差不多,流动性比R12好;溶水性比R12稍大,但仍然属于不溶于水的物质。对R22,含水量仍然限制在0.01以内。同时系统内应装设干燥器。 R22化学性质不如R12稳定,它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更强,密封材料可采用氯乙醇橡胶。 R22能够部分地与矿物油相互溶解,而且其溶解度随着矿物泊的种类及温度而变。矿物油在R22制冷系统各部分中产生不同的影响。R22制冷剂比CFCs多含了氢,使得它的化学性质也不如CFCs稳定,被释放到较低的大气中就会分解,只有很少的部分会到达臭氧层。所以虽然氢氯氟烃化合物也含有氯,它的臭氧消耗潜能为R12的5。同时R22是目前在全球被广泛应用的最高能效比的冷媒,R22属于HCFC类制冷剂,它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对臭氧有破坏,这是R22将要被限制和禁止使用的条件。制冷剂R407CR407C是由HFC32、HFC125和HFC134a按质量百分比23 、25、52混合而成的非共沸制冷剂,在压力为标准大气压时,其泡点温度为-43.4度,露点温度为-36.1度,与R22的沸点较接近。与其他HFC制冷剂一样,R407C也不能与矿物油互溶,但能溶解于聚酯类合成润滑油。研究表明,在空调工况(蒸发温度=7)下,R407c容积制冷量以及制冷系数比R222略低(约5)。因此,将R22的空调系统换成R407c,只要将润滑油和制冷剂改换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更换制冷压缩机,替代成本较低。这是R407c作为R22替代物的最大优点,R407C已被认为是R22比较理想的替代制冷剂18。R407C与R22物性比较R407C制冷剂用于R22的空调设备中,它的特性与R22相似,它的蒸发温度范围为-7 至1O ,但由于它是非共沸混合物,其成分浓度随温度、压力而变化,这对空调系统的生产、调试和维修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对其热传导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基本物理特性如表1所示19。表1 R407C与R22物性比较5.2.2 R407C与R22两种制冷剂系统的比较由于R407C与R22的排气压力和容积制冷量相差不大,因此系统管路不需要进行耐压设计同时也不需要更换压缩机。由于R407C制冷剂存在温度滑移现象,原有的R22系统的蒸发器流路已不再适用,必须根据R407C的特性重新设计流路,设计时要注意提高热交换器的传热特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空气的流向与制冷剂的流向采取对流方式。(2)风量、传热面积的大型化。(3)进行多流路化设计。系统匹配对R407C系统,当蒸发器出口处有未蒸发的液体制冷剂存在时,储液器将积存液体制冷剂 此时高沸点成分(R134a)在高浓度状态下积存着,故破坏了成分中的质量平衡,呈现出循环制冷组成移到低沸点侧的现象。因此要严格控制制冷剂循环量,使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处于最佳状态下。在相同工况下R407C的充注量比R22要少,仅为R22的90 95。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高化趋势。受温度梯度的影响,蒸发器人口温度均低于出口温度,与R22相比,低温条件下,蒸发器入口结霜明显在标准工况下,R407C冷凝压力比R22系统高出0204MPa。尤其是在制热过负荷时,室内机入口处冷凝压力可能会超过压缩机最高耐压26MPa的使用要求,因此要合理设计高温保护参数,使系统在要求内运行泄漏特性由于R407C是一种三元非共沸制冷剂,存在着较大的滑移温度,往发生泄漏时,其中低沸点组分R32优先蒸发而导致R407C的组分质量比发生变化,因此当R407C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R32含量会偏离正常状态下的理论值,使R32在R407C中的含量比例有所下降。达到预期的制冷效果,同时也给制冷剂的补充以及制冷系统的维修带来了不便. 20 系统传热与阻力特性文献21研究了当室外风速为15ms时,两排冷凝器顺流与逆流的单位换热温差换热能力u随风速变化的关系(如图9所示)。图9 单位换热温差换热能力U随空气流速的变化示意如图:对于使用R407C制冷剂空调器的冷凝器,采用逆流布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换热性能。两排冷凝器逆流布置比顺流布置单位换热温差换热能力 提高36 。而且,排数越多,也就更容易接近真正的纯逆流,换热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文献22研究了R407C工质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侧盘管流动情况。进行了R407C在热泵换热器中运行时浓度变化方面的实测,发现非共沸物的温度滑移特性不会引起系统操作上的改变,但热交换器温度分布会发生变化,冷凝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而蒸发过程则逐渐增加。该文通过建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表明热交换器几何条件对非共沸物影响比对纯质的大,如R22工质,相对于交叉流布置,逆流式的COP增加03 ,顺流时下降2 4 ,而对R407C则分别增加04 和下降2 8 。文献23研究和对比了在环境温度分别为267 、35 、433下R407C和R22在ARI额定工况下使用顺流和逆流蒸发器时的性能。表明流程的改变可使R407C系统制冷量增大105 ,COP提高38 。对于潜热制冷量,随环境温度降低,R407C逆流时比顺流时高得越多,35 时高306 ,且比R22工质的高166 。在环境温度高于406 时在逆流情况下则是R22的大。因此在使用R407C时,蒸发器应设计成逆流型。由于逆流蒸发器的高潜热制冷量,表明R407C工质空调器更适合于使用在高除湿量场合。文献24研究和比较了外径9.57mm、内径7.92mm、有效长度1300mm的光滑管两相流蒸发传热及压降特性:蒸发压力分别为600、680KPa,质流通量100300kgm2s,热流通量614kwm2.发现对R22,局部传热系数随质流通量、热流通量、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R407C,蒸发压力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总的趋势是,R407C的传热系数比R22低50 70 ,压降梯度比R22的低45。其原因归结为两工质在流动时的流型发展快慢不同所致。文献25介绍了一种独特的 形管传热管作为热交换器,使用R407C工质比较了该管与通常的内凹槽管的传热性能和压降,发现蒸发传热时在高质流通量下W形管换热系数增加大约90 ,低质流通量下也稍高于内凹槽管;冷凝传热时在各种质流通量下换热系数都大约高100 200 。同时W形管压降增加30 60 。5.3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如果运用R407C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如果同时对房间空调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也进行优化设计,并充分发挥非共沸制冷剂的优势,就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R22的制冷效果。且当前的形势来看,R407c制冷剂代替R22制冷剂已成趋势。因为R407c对环境的污染比R22小的多。绿色环保是当前的大趋势,所以,采用制冷剂R407c替代制冷剂R22是可行的。本设计是采用制冷剂为R407c的制冷系统。总 结经过将近半年的论证、设计、计算、绘图,毕业设计终于做完,回想起做设计过程中的日日夜夜,既有高兴也有失落,高兴的是终于独立的将自立的课题做拉出来,失落是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种种难题,而这些难题都是在大学课程中学过的,由于没有掌握牢固,需要重新学习一遍。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1按计划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跟上进度,确保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不然把所有工作都堆积到最后是很被动的。设计刚开始我就把文献综述和英文翻译做拉出来,为后期写说明书和绘图节省下不少时间。2 遇到问题要冷静,仔细思考。在刚拿到本课题的时候,我对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实在是了解的太少,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经过查找资料,询问同学,请教老师,逐渐熟悉拉空调器。 3 查找资料很重要,要学会应用图书馆的资源。在设计过程中,手中的资料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设计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找到答案的。4 做设计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凭空想象。 在设计空调器结构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测绘过空调,各种书籍上对空调的内部结构介绍的也不多,空调内部结构不知道怎么布置,就想象着设计出来,结果等找到市空调器实物一看,相差甚远。5 要虚心学习。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识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设计者虚心学习,不能转移问题。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学习,也可以在论坛中学习。虽然不满意于自己的能力,但对于此次的进步还是感到欣慰。都说毕业设计很锻炼人的,能学到很多知识,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这么优秀的导师和同学合作。致 谢 我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教师,正是由于他们的悉心指导,本次毕业设计才能顺利完成。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这一组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在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们在毕业设计中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此我要向我们这组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我还要向那些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四年来对教育和培养我的各位老师! 由于本人的知识、设计水平有限,在这次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当的地方,希望广大教师和同学们给予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1曹惠平.空调器发展趋势J.中外技术情报,1995,(7):5-6.2蒋红. 关于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的认识J. 科技资讯,2006,(30):34.3将能照编.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梁沈. “一拖二”分体式空调器J. 家用电器,1995,(4):2-3.5制冷行业标准.(1996).GB/T7725-1996.房间空气调节器6制冷行业标准.(1996).GB/T4706.32-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7曹德胜.制冷剂使用手册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8郑贤德.制冷原理与装置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张祉佑编.制冷原理与设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陈耀庆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1钱颂文.换热器设计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2陶文铨,杨世铭.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2215.13郑敏旺,林元良.国内外分体空调器维修资料精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1.14刘杰,周海.松下商用空调器选型、安装、使用、维修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515缪道平,吴业正.制冷压缩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16粱文远. 如何选配空调毛细管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2):77-79. 17吴业正.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18张树梅. 家用空调器的无氟替代J.家电科技一制冷空调,维修, 2005.0819曹锋,陈芝久.制冷系统中R407C替代R22技术研究综述J. 制冷与空调,2002,2: 61-6320刘洋,王芳,杜世春. R407C空调器系统及换热器的研究进展J. FLUID MACHINERY , 2006,9(34):68-7021申广玉.关于R407C房间空调器换热器管设计的探讨J制冷技术,2003,2:363722 Hwang,Yet a1Experiences with refrigerant mixtures .ASHRAE Transaction,l997(I):765-77623 Mei V C,et a1Experimental study of an R407C drop in test on an offthe shelf air conditioner with a countercrossflow evaporatorJASHRAE Transaction,1998(1):83383724 Wang C C,et a1Twophase flow heat transfer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22 and R407C J ASHRAE Transaction,1996(1):830-83825 Ebisu T,et a1Experimental study on evaporation and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R407C using Herringbone heat transfer tube JASHRAE Transaction,1998(1):1O441052附 录附录1制冷系统流程图附录2电器控制接线图附录3用Visual C+语言编写的冷凝器设计计算程序及运行结果。(1)程序: /冷凝器设计计算程序#include#includevoid main() /初选参数付值及说明const double PI=3.14159265,tk=48,h6=485.47,h3=266.59,ma=0.01252; double qk=0,Qk=0,tn=0,Vn=0,ko=0,L=0,g=9.81;double GH=0,CB=0,SC=0,Lo=0,CBo=0,CB1=0.050,CB2=0;double lp=0,ap,two=0,tw1=44,boo=0,bo=0,G=10,hi=0,num1=0;const int nb=18,n1=2;double tw,tmo,r1=0,r2=0,r12,at,qm,aw,DIS,Pqy;doubl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拖二热泵型空调器(KFR-30GW×2)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2256654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