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鞍上长江公路大桥引桥马鞍上长江公路大桥引桥 65+70+6565+70+65(m m) 连续梁桥上部结构施工连续梁桥上部结构施工 监监 控控 方方 案案 2011 年 4 月 目目 录录 1.1.工程简介工程简介.1 2.2.上部结构模型上部结构模型.1 2.1 模型说明.1 2.2 材料参数.2 2.3 截面特性.3 2.4 计算荷载.3 2.5 施工阶段分析说明.4 3.3.主要施工过程分析结果主要施工过程分析结果.4 3.1 主要施工阶段应力分析 .5 3.2 主要施工阶段位移分析 .10 4.4.预拱度理论值预拱度理论值.15 5.5.计算结论与建议计算结论与建议.17 6.6.悬浇
2、施工不平衡荷载计算悬浇施工不平衡荷载计算.17 7.7.监控实施细则监控实施细则.19 7.1 悬臂浇注阶段.19 7.2 边跨现浇段浇注阶段 .21 7.3 合拢施工阶段.21 1.1.工程简介工程简介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位于安徽省东部,连接马鞍山河巢湖两市,工 程起于安徽和县姥桥镇附近 s206 省道,在马鞍山江心位置处跨越长江,通过马鞍山 市城区的西南侧,在超山附近连接马芜高速后向东,线路终于皖苏两省交界处牛路 口,与江苏省拟建的溧水-马鞍山高速公路江苏段相接,工程全长 36.294km。 马鞍山市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江心洲互通立交工程采用多种夸奖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梁桥,本桥位
3、65+70+65m 跨堤引桥桥梁,桥梁分布位置为: 表 1.1 桥梁分布位置表 编号起点桩号终点桩号跨径组合 m备注 1k6+720k6+92065+70+65双幅 2k9+080k9+28065+70+65双幅 本次计算取桩号 k6+720-k6+920 单幅桥进行计算。 65+70+65m 整体大箱梁为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断面为单箱单室, 箱梁梁高为 4m,顶板宽 16m,底板宽 6.2m,腹板厚度变化,跨中处为 50cm,支点处 为 80cm,顶板厚 25cm,底板厚度变化,跨中处为 25cm,支点处为 60cm,箱梁顶面 2%的 横坡由箱梁整体翻转实现。预应力采用 7 股,
4、12 股和 19 股的三种规格,桥梁上部结 构采用挂蓝分节段悬浇施工。 图 1.1 主桥布置示意图 全桥共有 2 个“t”构,每个“t”构向中跨和边跨方向分为 1#11#节段。全桥 按浇筑基础、墩身支架浇筑 0-2#块(或边跨现浇段)挂蓝浇注 3#11#块边跨 跨合拢中跨合拢的顺序进行施工。 2.2.上部结构模型上部结构模型 2.1 模型说明 计算采用 midas/civil,按空间杆系进行模拟,根据施工图纸,分别对各个施工 状态下的受力状态进行了静力分析。按实际联长,以主梁轴线为基准并结合施工顺 序划分结构离散图,平面计算图式见图 2.1 和图 2.1。 图 2.1 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模型 图
5、 2.2 成桥阶段模型 各单元采用实际的材料特性和截面特性,按梁单元建模,上部结构计算联长 65+70+65m,箱梁共分 82 个节点,81 单元。全联只设一个纵向水平约束,其余均为 竖向约束,水平约束设在 n2 号墩处。 2.2 材料参数 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以下 3 种材料,其特性如下: 表 2.1 材料特性 材料部 位 容重 (kn/m3) 弹性模量 (mpa) 剪切模量 (mpa) 线膨胀系数 极限抗压强 度(mpa) 极限抗拉强 度(mpa) c50 主梁 263.55e+041.38e+041.00e-0533.53.10 钢绞线预应力筋 78.51.95e+05-1.20e-05-
6、1860 q235 临时支架 76.982.06e+8-1.20e-05-215 各种材料其他特性参数,按照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 (jtg d62-2004)相关规定取用。 2.3 截面特性 在建模过程在中,主梁控制截面分为 7 个截面类型。具体特性如下: 表 2.2 截面特性 截面编号设计图纸截面号面积(m2) 纵向抗弯 惯矩(m4) 横向抗弯 惯矩(m4) 抗扭惯矩 (m4) 1 边墩支座处截面(引桥侧) 32.3747.97286.65104.14 2 边墩支座处截面(主桥侧) 30.0546.35280.35101.40 3 主墩支座处截面 31.2345.9
7、8234.05103.99 4 人洞突变处截面 20.2840.32208.7084.67 5 f 截面 14.7132.82185.3458.09 6 h 截面 12.8429.10175.0953.63 7 e 截面 10.8523.69162.9745.53 2.4 计算荷载 (1)结构自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容重 =26kn/m,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容重 =25kn/m。各个节段重量如下表: 表 2.3 结构梁段自重 梁段编号 节段长度 (m) 梁段重量(t)施工图重量(t)误差 05.00299.0293.4 1.9% 13.00117.1117.2 -0.1% 23.00109.610
8、9.9 -0.3% 33.0094.394.8 -0.5% 43.0086.387.1 -0.9% 53.0086.387.1 -0.9% 63.0086.387.1 -0.9% 73.0086.387.1 -0.9% 83.0086.387.1 -0.9% 92.5071.972.6 -1.0% 102.5071.972.6 -1.0% 112.5071.972.6 -1.0% 122.0057.558.1 -1.0% 13-1/主桥侧 5.00296.3291.8 1.5% 13-1/引桥侧 5.00255.9252.1 1.5% 13-23.00109.6109.9 -0.3% 13-3
9、3.0094.394.8 -0.5% 13-418.00517.9522.4 -0.9% (2)挂蓝:挂蓝自重、模板及工作人员总重按 49t 计。 (3)吊架:吊架总重按 25t 计。 (4)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为 1395mpa,锚具回缩值:0.006m。 (5)二期恒载:按 65kn/m 计。 (6)收缩徐变:相对湿度取 70%,现浇构件加载龄期为 7 天。 2.5 施工阶段分析说明 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单位所决定的施工技术方案,计算过程划分为如下阶段: 表 2.4 施工阶段划分表 施工阶段主要工况 1 0#块施工0#支架现浇 2 1#支架安装及浇注 3 1#块施工 1#块预应力张拉 5 2
10、#支架安装及浇注 7 2#块施工 2#块张拉 8 拆除支架拆除 0#、1#、2#支架 9 安装 3#挂篮 10 3#块浇注 11 3#块施工 3#块张拉 12 4#-11#块挂蓝就位 13 4#-11#块浇注 14 4#-11#块施工 4#-11#块张拉 15 拆除全桥挂蓝拆除全桥两对挂蓝 16 边跨直线段浇注 17 合拢支架安装、配重、刚性连接 18 合拢段混凝土浇注 19 预应力张拉 20 边跨施工 刚性连接、边跨支架拆除 21 体系转换拆除墩梁临时固结 22 合拢段吊架安装 23 刚性连接 24 混凝土浇注 25 中跨合拢施工 预应力张拉 26 拆除合拢段支架中跨合拢吊架拆除 27 桥面
11、施工二期恒载 28 收缩徐变收缩徐变 3650 天 3.3.主要施工过程分析主要施工过程分析结果结果 3.1 主要施工阶段应力分析 计算结果的相关说明:拉应力为“+”,压应力为“-”。 1) 最大悬臂状态: 主梁上缘无拉应力,上缘最大压应力为-9.55mpa。主梁下缘端部产生 0.35 mpa 拉应力,下缘最大压应力为-8.00mpa。各梁段应力分布图如下: 图 3.1 主梁上缘应力图(mpa) 图 3.2 主梁下缘应力图(mpa) 2) 边跨合拢 边跨合拢张拉后,主梁上缘均为受压状态,最大压应力为-12.74mpa;主梁下缘 在悬臂端出现 0.26mpa 的拉应力,最大压应力为-11.55m
12、pa。 应力图分布如下图: 图 3.3 主梁上缘应力图(mpa) 图 3.4 主梁下缘应力图(mpa) 3) 中跨合拢 中跨合拢后,主梁上缘为受压状态,上缘最大压应力为-11.13mpa;主梁下缘最 大压应力为-13.16mpa;各梁段应力分布图如下: 图 3.5 主梁上缘应力图(mpa) 图 3.6 主梁下缘应力图(mpa) 4) 二期恒载加载 主梁上缘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10.35mpa;下缘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 力为-12.08mpa。应力图如下所示: 图 3.7 主梁上缘应力图(mpa) 图 3.8 主梁下缘应力图(mpa) 5)10 年收缩徐变 主梁上缘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为
13、-9.90mpa;下缘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 为-10.89mpa。应力图如下所示: 图 3.9 主梁上缘应力图(mpa) 图 3.10 主梁下缘应力图(mpa) 6) 主梁施工过程应力包络图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梁最大拉应力在边跨现浇段处为 0.55mpa,施工阶段为边 跨现浇段浇注,由于模型模拟支架是直接支撑于节点上,与实际支架模板有一定差 别,实际边跨现浇段浇注应不会产生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在 6#梁段处为-14.80mpa, 施工阶段为安装中跨合拢吊架。应力图如下所示: 图 3.11 施工过程主梁最大应力包络图(mpa) 图 3.12 施工过程主梁最小应力包络图(mpa) 各施工阶段应力
14、峰值如下表: 表 3.1 施工阶段应力峰值表(mpa) 主梁位置 1# 张拉 2# 张拉 3# 张拉 4# 张拉 5# 张拉 6# 张拉 7# 张拉 8# 张拉 9# 张拉 10# 张拉 11# 张拉 边跨 张拉 中跨 张拉 二期 恒载 运营 10 年 最大-1.23-0.96-1.01-1.01-1.01-1.01-1.00-1.00-1.01-1.01-1.010.000.000.000.00 上缘 最小-2.22-3.52-4.64-5.77-6.80-7.74-8.66-9.50-9.59-9.61-9.55-12.74-11.13-10.35-9.90 最大0.370.370.150
15、.00-0.24-0.57-0.64-0.650.190.340.350.260.000.000.00 下缘 最小-0.27-0.76-1.13-1.72-2.16-2.63-3.30-4.15-5.26-6.54-8.00-11.55-13.16-12.08-10.89 3.2 主要施工阶段位移分析 1)最大悬臂状态: 主梁累积位移最大为 0mm,最小为-9.8mm,当前步骤位移最大为 5.3mm,最小为 0mm。位移图如下: 图 3.13 主梁累积位移图 图 3.14 主梁当前步骤位移图 2)边跨合拢: 主梁累积位移最大为 10.9mm,最小位移为-6.9mm。当前步骤位移最大为 11.8
16、mm,最小为-0.5mm。位移图如下: 图 3.15 主梁累积位移图 图 3.16 主梁当前步骤位移图 3)中跨合拢: 主梁累积位移最大为 30.8mm,最小位移为-43.5mm。当前步骤位移最大为 19.6mm,最小为-7.1mm。位移图如下: 图 3.17 主梁累积位移图 图 3.18 主梁当前步骤位移图 4)二期恒载加载: 主梁累积位移最大为 21.3mm,最小位移为-40.0mm。当前步骤位移最大为 0.3mm,最小为-8.0mm。位移图如下: 图 3.19 主梁累积位移图 图 3.20 主梁当前步骤位移图 5)10 年收缩徐变完成: 主累积位移最大为 21.1mm,最小位移为-37.
17、1mm。当前步骤位移最大为 2.9mm, 最小为-0.1mm。位移图如下: 图 3.21 主梁累积位移图 图 3.22 主梁当前步骤位移图 6)活载荷载: 在静活载作用下,主梁向下最大位移位移为-11.0mm。位移图如下: 图 3.23 活载荷载位移图 各施工阶段位移计算结果见表 3.2,计算结果说明:向上位移为“+”,向下位 移为“-”,仅分析半跨,另半跨与之对称。 表 3.2 施工阶段各梁累计位移表(m) 节段里程桩号1#张拉2#张拉3#张拉4#张拉5#张拉6#张拉7#张拉8#张拉9#张拉 10# 张拉 11# 张拉 边跨 张拉 体系 转换 中跨 张拉 二期 恒载 运营 10 年 11#块
18、 6751 -5.410.430.030.821.221.1 10#块 6753.5 -3.7-8.46.826.827.618.118.1 9#块 6756 -2.3-5.4-9.74.825.025.816.616.7 8#块 6758.5 0.5-0.9-3.7-7.56.026.126.818.118.3 7#块 6761.5 0.81.60.3-2.1-5.36.626.126.718.618.9 6#块 6764.5 1.01.82.21.1-0.9-3.46.625.025.518.218.5 5#块 6767.5 0.91.82.32.41.5-0.1-2.05.822.723
19、.016.816.8 4#块 6770.5 0.81.52.02.22.21.50.4-0.94.619.519.714.514.4 3#块 6773.5 0.61.11.51.71.81.71.30.6-0.33.215.715.711.611.4 2#块 6776.5 0.40.60.80.91.01.00.90.60.2-0.31.611.311.28.38.1 1#块 6779.5 0.30.50.50.50.50.50.50.40.30.1-0.20.57.17.05.25.0 6782.5 0.00.00.00.00.00.00.0-0.1-0.1-0.2-0.2-0.13.02.
20、92.22.1 n2 0#块 6787.5 0.00.00.00.00.0-0.1-0.1-0.1-0.1-0.2-0.2-0.2-3.5-3.3-2.8-2.6 1#块 6790.5 0.30.40.40.50.50.40.40.30.20.0-0.3-0.2-7.3-6.8-5.7-5.5 2#块 6793.5 0.30.60.70.90.90.90.80.50.1-0.4-0.2-11.2-10.3-8.7-8.3 3#块 6796.5 0.51.01.41.61.61.61.10.4-0.50.0-14.9-13.3-11.3-10.6 4#块 6799.5 0.81.51.92.12
21、.01.30.2-1.1-0.4-19.2-16.8-14.5-13.4 5#块 6802.5 0.91.72.22.21.3-0.3-2.2-1.2-23.8-20.6-18.0-16.5 6#块 6805.5 0.91.72.10.9-1.0-3.6-2.2-28.7-24.9-22.0-20.1 7#块 6808.5 0.81.50.2-2.2-5.4-3.6-33.9-29.9-26.8-24.5 8#块 6811.5 0.5-1.0-3.8-7.6-5.2-39.4-35.5-32.2-29.7 9#块 6814 -2.3-5.4-9.7-6.9-44.3-40.7-37.4-34.
22、6 10#块 6816.5 -3.7-8.4-5.1-45.7-42.8-39.4-36.5 11#块 6819 -5.3-1.5-45.3-43.5-40.0-37.1 附注:n2 号 t 构位移与 n1 号 t 构沿着中跨跨中对称。梁体局部坐标 x 以 n2 号墩侧梁端起算,放样应换算到总体坐标系 表 3.3 施工阶段各梁段位移增量表(m) 节段里程桩号1#张拉2#张拉3#张拉4#张拉5#张拉6#张拉7#张拉8#张拉9#张拉 10# 张拉 11# 张拉 边跨 张拉 体系 转换 中跨 张拉 二期 恒载 运营 10 年 11#块 6751 5.311.816.3-6.8-8.01.4 10#块
23、 6753.5 4.64.511.716.8-7.0-7.81.5 9#块 6756 3.93.83.811.617.0-7.1-7.41.6 8#块 6758.5 6.13.23.23.111.117.1-7.1-7.01.6 7#块 6761.5 4.74.82.52.52.49.916.8-7.0-6.31.5 6#块 6764.5 3.43.53.61.91.91.88.516.2-6.7-5.51.3 5#块 6767.5 2.52.52.52.51.41.31.36.815.1-6.3-4.61.0 4#块 6770.5 1.71.71.71.71.70.90.90.94.813.
24、7-5.7-3.70.6 3#块 6773.5 1.01.11.01.01.11.10.60.60.63.011.7-4.9-2.70.3 2#块 6776.5 0.50.60.50.50.50.50.60.30.30.31.79.3-3.8-1.80.1 1#块 6779.5 0.40.20.20.20.20.20.20.20.10.10.10.66.4-2.7-1.00.0 6782.5 0.10.00.00.00.00.00.00.00.00.00.00.13.1-1.3-0.40.0 n2 0#块 6787.5 0.10.00.00.00.00.00.00.00.00.00.00.0-
25、3.21.40.20.0 1#块 6790.5 0.40.20.20.20.20.20.20.20.10.10.10.0-7.13.20.20.1 2#块 6793.5 0.50.50.50.50.50.50.50.30.30.30.0-11.05.20.00.3 3#块 6796.5 1.01.01.01.01.01.10.60.60.60.0-14.87.5-0.30.5 4#块 6799.5 1.61.71.61.61.70.90.90.90.0-18.79.8-0.60.9 5#块 6802.5 2.42.52.52.51.31.31.30.0-22.612.2-1.01.3 6#块
26、6805.5 3.43.53.51.91.81.80.0-26.514.4-1.41.8 7#块 6808.5 4.64.72.52.42.40.0-30.316.3-1.82.2 8#块 6811.5 6.03.23.13.10.0-34.217.7-2.12.5 9#块 6814 3.93.83.70.0-37.418.7-2.32.7 10#块 6816.5 4.54.50.0-40.719.3-2.42.8 11#块 6819 5.20.0-43.919.6-2.52.8 附注:n2 号 t 构位移与 n1 号 t 构沿着中跨跨中对称。梁体局部坐标 x 以 n2 号墩侧梁端起算,放样应
27、换算到总体坐标系 4.4.预拱度理论值预拱度理论值 按照桥规(jtg d62-2004) 恒载+收缩徐变+1/2 静活载 考虑主梁的预拱度, 见下表 4.1,预拱度设置图见图 4.1。 表 4.1 各梁段悬臂端预拱度 节段里程 m节点坐标 m恒载挠度 mm活载挠度 mm 预拱度=-(恒载 +1/2 静活载) mm n3#墩 k6+720.000.00.00.0 k6+720.10.10.00.00.0 k6+720.60.60.00.00.0 k6+721.31.30.9-0.4-0.8 k6+722.82.82.8-1.2-2.2 k6+725.055.4-2.4-4.2 k6+728.08
28、8.7-4.0-6.7 k6+731.01111.7-5.5-9.0 k6+734.01414.2-6.9-10.7 k6+737.01716.0-8.2-12.0 k6+740.02017.5-9.2-12.9 k6+743.02318.8-10.0-13.8 k6+746.02620.0-10.6-14.7 边跨支架现 浇段 k6+749.02921.1-10.9-15.6 11#k6+751.03121.1-11.0-15.6 10#k6+753.533.518.1-10.9-12.7 9#k6+756.03616.7-10.6-11.4 8#k6+758.538.518.3-10.2-
29、13.2 7#k6+761.541.518.9-9.5-14.1 6#k6+764.544.518.5-8.6-14.2 5#k6+767.547.516.8-7.5-13.1 4#k6+770.550.514.4-6.3-11.2 3#k6+773.553.511.4-5.0-8.9 2#k6+776.556.58.1-3.7-6.2 1#k6+779.559.55.0-2.3-3.8 k6+782.562.52.1-1.0-1.6 k6+784.0640.9-0.4-0.7 k6+785.0650.00.00.0 k6+786.066-1.0-0.31.2 n2#墩 0# k6+787.5
30、67.5-2.6-0.93.1 1#k6+790.570.5-5.5-2.06.5 2#k6+793.573.5-8.3-3.29.9 3#k6+796.576.5-10.6-4.412.9 4#k6+799.579.5-13.4-5.616.2 5#k6+802.582.5-16.5-6.719.9 6#k6+805.585.5-20.1-7.724.0 7#k6+808.588.5-24.5-8.628.7 8#k6+811.591.5-29.7-9.234.3 9#k6+814.094-34.6-9.739.4 10#k6+816.596.5-36.5-10.041.5 11#k6+81
31、9.099-37.1-10.142.2 11#k6+821.0101-35.8-10.140.8 10#k6+823.5103.5-35.2-10.040.2 9#k6+826.0106-33.4-9.738.2 8#k6+828.5108.5-28.5-9.233.1 7#k6+831.5111.5-23.4-8.627.6 6#k6+834.5114.5-19.1-7.723.0 5#k6+837.5117.5-15.6-6.719.0 4#k6+840.5120.5-12.6-5.615.4 3#k6+843.5123.5-10.0-4.412.2 2#k6+846.5126.5-7.8
32、-3.29.4 1#k6+849.5129.5-5.2-2.06.2 k6+852.5132.5-2.5-0.93.0 k6+854.0134-1.0-0.31.1 k6+855.01350.00.00.0 k6+856.01360.8-0.4-0.6 n1#墩 0# k6+857.5137.51.9-1.0-1.4 1#k6+860.5140.54.7-2.3-3.5 2#k6+863.5143.57.6-3.7-5.8 3#k6+866.5146.510.8-5.0-8.3 4#k6+869.5149.513.7-6.3-10.6 5#k6+872.5152.516.1-7.5-12.4
33、6#k6+875.5155.517.7-8.6-13.4 7#k6+878.5158.518.1-9.5-13.4 8#k6+881.5161.517.6-10.2-12.5 9#k6+884.016416.1-10.6-10.8 10#k6+886.5166.517.5-10.9-12.0 11#k6+889.016920.5-11.0-15.0 k6+891.017120.6-10.9-15.1 k6+894.017419.6-10.6-14.3 k6+897.017718.4-10.0-13.4 k6+900.018017.1-9.2-12.5 k6+903.018315.7-8.2-1
34、1.6 k6+906.018613.9-6.9-10.4 k6+909.018911.5-5.5-8.7 k6+912.01928.6-4.0-6.6 k6+915.01955.3-2.4-4.1 k6+917.2197.22.8-1.2-2.2 k6+918.7198.70.9-0.4-0.8 k6+919.4199.40.00.00.0 边跨支架现 浇段 k6+919.9199.90.00.00.0 0#墩 k6+920.02000.00.00.0 附注:预拱度(-(恒载+1/2 静活载) )未考虑挂篮变形,立模高程=设计高程+预拱度+挂篮变形 -20.0 -10.0 0.0 10.0 2
35、0.0 30.0 40.0 50.0 0102030405060708090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坐标(m) 预拱度(mm) 图 4.2 预拱度设置图 5.5.计算结论与建议计算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1)施工过程中,最大悬臂状态下,主梁最大竖向位移为 1.0cm,最大拉应力 为 0.35mpa0.7=1.28mpa,出现在悬臂端;0 号块附近的截面上产生最大压应力, td f 值为-9.55 mpa0.7=15.68mpa。 cd f (2)全桥合拢后,边跨最大竖向位移为 3.1cm,跨中最大竖向
36、位移-4.3cm,主 梁均为受压状态,应力最大值为-13.16mpa0.7=15.68mpa。 cd f (3)通过对全桥施工阶段及成桥分析得出,65+70+65m 连续梁桥受力合理,满 足规范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5.2 建议: (1)严格施工,预应力施工按照规范执行,确保有效预应力。 (2)预拱度未考虑挂蓝施工自身变形的影响值,该值由施工单位自定,可通过 挂篮预压试验确定。 6.6.悬浇施工不平衡荷载计算悬浇施工不平衡荷载计算 马鞍山引桥悬臂浇筑过程中,对 0-2#支架全部拆除。其图示如下: 块块块块块 图图 6-16-1 0-2#0-2#块支架全部拆除后图示块支架全部拆除后图示 经
37、验算,不平衡荷载为 30 吨时,桥墩未出现拉应力,最小压应力为-0.07mpa, 出现在最大悬臂阶段,桥墩应力图见图 1,其它悬臂施工阶段不平衡荷载为 30 吨时, 桥墩应力均为压应力。 图 6-2 桥墩应力图 不平衡荷载为 30 吨时,在墩顶产生的不平衡弯矩为 9200kn.m。根据设计院临 时锚固构造图,最大不平衡荷载为 20 吨,在墩顶产生的不平衡弯矩为 6800 kn.m, 故悬臂施工时最大不平荷载为 20 吨。 在挂蓝安装阶段最大不平衡荷载为 24 吨时(距墩中心线 10.5m) ,桥墩未出现拉 应力,最小压应力为-0.14mpa,桥墩应力图见图 2,此不平衡荷载在墩顶产生的不平 衡力矩为 2520kn.m,根据设计图纸最大悬臂施工不平衡荷载控制在 20 吨以内,可知, 墩顶最大不平衡弯矩为(20 吨作用在最大悬臂处)6800 kn.m,故挂蓝安装阶段最大 不平衡荷载为 24 吨时结构安全。 图 6-3 桥墩应力图 7.7.监控实施细则监控实施细则 为了保证桥梁线性及边、中跨合拢精度,应在箱梁截面设置观测点。箱梁轴线 控制点设置-在各箱梁 0#梁段施工时,把 20020010 的钢板预埋在箱梁顶板中 心;0#梁段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性能陶瓷材料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电动摩托车零部件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2025保鲜库冷库设备租赁与维修服务合同
- 2025版核能设备安装与核安全监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场地开发获取合同
- 2025年建筑行业收款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节能环保型醇基燃料全国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二手电机转让与二次维修保障服务协议
- 2025年采摘果园果树病虫害防治药剂供应合同
- 2025年企事业单位食堂劳务合作服务合同范例
- 人工智能在智能企业中的应用
- 教学查房-一例喉癌术后并发喉瘘患者的护理
- 文华财经“麦语言”函数手册
- 突发事故遗体处置应急预案
- GB/T 27866-2023钢制管道和设备防止焊缝硫化物应力开裂的硬度控制技术规范
- 同城化的内涵、发展特征及作用效应研究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
- 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
- 锂离子电池课件
- 高等代数(上)期末复习题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