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小霸王随车起重车设计[汽车起重机]【8张PDF图纸+CAD制图+文档】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226705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4-21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汽车起重机
东风
小霸王
起重
设计
PDF
图纸
CAD
制图
文档
- 资源描述:
-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预览。。。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下载后加 QQ:1064457796或1304139763,免费领CAD格式图纸】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东风小霸王随车起重车设计院 系 名 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车辆工程B07-5 学 生 姓 名: 白金成 导 师 姓 名: 吕德刚 开 题 时 间: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开题报告撰写要求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 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3. 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 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5. 进度安排;6. 主要参考文献。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字数应在4000字以上,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工整清楚。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白金成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5指导教师姓名吕德刚职称讲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东风小霸王随车起重车的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发展历史 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生产起步于70年代,到80年代随车起重运输车产品的品种及产量呈增长趋势。近几年来,随车起重运输车在国内市场的产销总量增长势头更猛,有数据显示1999年市场总销量为1000台左右,2000年市场总销量约为1300台,2007年市场总销量达到2030台。2004年以前,国内随车起重运输车销量每年均保持在15%-20%的增速,这一阶段是一个平稳增长过程,也是国内随车起重运输车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过程。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家宏观调控、GB1589-2004新标准法规的出台及国家大治理超载超限的力度下,随车起重运输车市场结束了连续三年的增长态势,整个行业的需求下降。2006年行业开始反弹,全年实现2716台的总销量,2007年一路飘红,全年总量达到2008台,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GDP同比增11.4%。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增长24.8%。同时,2007年全国商用汽车行业总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达到250万量,同比增长22%。作为作为商用汽车行业中的一个子行业,2007年随车起重运输车行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全年销量达3400台,同比增长21%。2.课题研究现状 尽管随车起重车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市场对该产品的认识及厂家的重视不够,目前在国内它还是一个成长中的产业。我国现有随车起重车生产企业10余家,其中徐工集团随车起重车公司、湖北程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牡丹江专汽、山西长治清华机械厂、湖南浦沅集团等企业有较强实力。欧洲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生产随车起重车,产品现已达到100吨米以上,形成了系列化、多功能化和机电液一体化的格局,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还停留在市场导入阶段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先进设计技术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车起重运输车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个分支也紧跟该产业设计制造的发展趋势,不断应用新技术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提高企业生产力,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减少上市时间和减低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随车起重车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只是限于起重车设计制造本身,而且还集中表现在汽车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中,促进了汽车运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起重车的工作效率、经济性以及各种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诸如建筑、环保等行业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起重车的不断发展。因此,我国起重车行业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在新形势下,专用汽车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近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认真付诸实施,以争取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前几年国内企业产品型号以中小吨位为主,中大吨位所占比例不大,不仅品种少,而且产量低,年产量只相当于国外一个企业的产量。如2003年国内随车起重车企业产销量只有1300台左右,而2003年日本的随车起重车产量达到1.6万多台。国产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存在外形单调、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安全性能低等问题。有资料显示,国外随车起重车早已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如带有微电脑的力矩限制器及防倾翻保护等,而且实现了有线与无线遥控,而国内产品仅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及平衡阀、溢流阀等一般安全装置,全部为托运操作;国外产品均有多种附具,主要加装在吊臂头部,如工作斗、抓斗、高空作业平台、集装箱抓具、夹具、吊篮、螺旋钻板叉、装轮胎机械手、拔桩器等,使之具备了一机多用的功能,而国内产品则仅以起重作业和运输功能为主。国内随车起重车生产企业大多不太重视技术研发,自主研发资金投入少,使产品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尤其在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方面与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但国内企业已经认识到,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国内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产品的技术水平将成为重中之重。大多数国内企业积极引进技术与国外公司开展合资合作,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像锦州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广林特装车株式会社组建的合资公司,东风随车吊与奥地利的帕尔菲克公司合作,泰安起重车厂与日本UNIC公司合作成立的泰安古河机械有限公司也开始生产随车起重车,且发展速度很快。也有的企业专门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像徐工随车起重车厂就制定了以技术创新支撑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把产品开始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投入资金、人力,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生产SQ系列伸缩臂式、折叠臂式随车起重车,两年开发了几十个系列的产品,并向中大吨位和多功能拓展,形成了120吨的系列化产品,目前企业正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完善产品型谱,尽快完成原有产品的统型改造,实现产品的制造切换和市场切换,提升市场形象,提高市场份额。最近几年,随车起重运输车产品朝大吨位方向发展,2007年6.3吨以上的产品达1380台左右,占整个行业总销量的40.6%,其中16吨以上的占20%,这一比重比2006年上升了3%。由此可见,大吨位产品仍然是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近期的资料分析看,随车起重车业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株三角等地,这些在全国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地区随车起重车市场发展很快。有资料称,在深圳和东莞的随车起重车产量剧增。在当地,随车起重车受青睐的原因有:首先是随车起重车能吊能拉,装卸作业方便;其次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物流业增大,原料和工具模具的增重,而且每天都要用车转移,人工作业很难完成在谈到随车起重车行业现状时,徐工集团随车起重车公司总经理陈维认为:“随车起重车与汽车产业有很大的相关性,2003年中国卡车销量为122万辆,随车起重车只占1而日本随车起重车占卡车产量的分四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随车起重车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目前随车起重车使用量最大的是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国内一些812吨汽车起重车的市场已逐渐被随车起重车所取代3.发展趋势(1)起重车朝个性化、安全性和节能环保趋势发展随车起重运输车底盘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一时充分考虑舒适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允许个性化设置性能参数。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设计的安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成为设计人员的考虑问题,处停车、行车制动等基本安全措施外,通过配备功能齐全的监控系统,防侧翻系统,以及采用电控、液压、机械3套独立制动系统,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车辆安全性研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2)合资合作、资产重组趋势 从国际形势来看,发达国家因受劳动力价格及经济低迷状况的制约,近年来制作也纷纷外移,给我国随车起重车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一方面,国内对车起重运输车靠价格的优势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及俄罗斯市场不断增加市场份额,为我国随车起重车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国外专用汽车企业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高端产品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将会对促进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区域化的产业集中趋势国家鼓励优势企业牵强联合,形成有较强综合竞争实力的规模企业发展政策,这一政策将推动行业重新配置,有实力的企业将进一步整合行业产品结构,提高专用汽车产品行业生产集中度。我国起重车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过程,虽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随车起重车生产一定会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在国际市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选题目的和意义随车起重车是一种集起重、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起重运输装备,广泛适用于交通运输、电信电力、油田码头、市政园林等领域。目前国外随车起重车市场比较成熟,生产厂家比较多,像意大利的费拉里、日本的多田野、瑞典的HIAB等。各企业实力比较雄厚,技术相对成熟, 随车吊价格偏高,但产品质量与性能也较为稳定,而国内市场产品单一,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但随车吊价格便宜。有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国内随车起重车厂商应加强对符合用户需求、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边缘型产品的开发,培育新的增长点。目前,国内企业产品型号以中小吨位为主,不仅品种少,而且产量低,年产量只相当于国外一个企业的产量。产品同化现象比较严重,存在外形单调、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安全性能低等问题。随车起重车的设计和开发,可以弥补其不足。增加产品种类,适应不同场所的工作需要。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基本内容(1)随车起重车不同结构形式的比较;(2)对东风小霸王二类底盘进行参数确定;(3)对液压举升机构等部件进行设计;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起重运输车二类底盘的选择、分析及其改装设计(2)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总体布置及分析(3)起重机起重臂的主要结构(4)随车起重运输车整车的参数选择及总体布置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研、收集资料及总体方案论证整体方案的构思、设计东风小霸王二类底盘的参数选择二类底盘的总体布置随车起重车起重机的总体布置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校核整车总布置需要进行修改撰写设计说明书四、进度安排(1) 第1、2周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2) 第3周研究随车起重车的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3) 第4周收集材料,完成东风小霸王二类底盘的参数选择,车辆的总体布置(4) 第5-6周开始用软件进行绘图撰写说明书(5) 第7-10周完善设计内容,并完成大部分图纸(6) 第11-13周完成设计,进行预答辩(7) 第14-16周设计说明书修改及完善(8) 第17周毕业设计答辩五、参考文献1 尹雄武. 轻型自卸车举升机构的优化设计J. 专用汽车 , 2003, (05)2 廖芳, 王承. 基于虚拟样机与有限元技术的自卸车举升机构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005, (03) 3 潘公宇, 张英. 自卸运输车举升机构的优化设计J. 工程机械 , 1996, (12) 5 王望予. 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4 卞学良. 专用车结构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 , 2007. 6 李继伟. 基于CAD/CAE技术的随车起重运输车工作装置的研究D. 专用汽车,2008,(12)7 马秋生. 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8 余志生. 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0.9 林晶,汽车起重机吊臂的CAE:D.辽宁工学院 , 2007.3 10 王祖德. 我国专用汽车现状问题发展J. 商用汽车 , 2004(4)11 陈家瑞. 汽车构造(第二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12 王明庆. 汽车用起重机的发展及应用J. 工程机械与维修 , 2005,(07)13 戴军. 汽车起重机简介J. 机电设备,2006 ,(10)14 魏聪. 随车起重机J. 建筑机械,2006 ,(3)15 徐达.我国专用汽车的现状及发展J. 专用汽车 ,2002,(3)16 何铭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