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1页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2页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3页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4页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1、试题的数据统计(1)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分值24 分24 分72 分题型选择题 (1-8 小填空题(9-16 小题)解答题( 8 题)题)比值20%20%60%试卷总题量 24 道小题,试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填空题的总分值占试卷总分值的 40%。(2)知识点、分数分布表知识点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题 1、2、8、9、 3 、5、10 、19 、 4、6、12、14、18、 7、13、15、16、号11、17 题20 题23 题21、 22 题分23 分27 分30 分40分值2、试题的特点( 1)注重基础 ,刻意创新中学

2、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生走向社会和进一步深造所必需的基本内容,是人人都必需获得的数学。全卷重视对“三基”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试卷中,选择、填空题中只考查一个知识点的基础性题目就有 13 个, 解答题中也有多个简单试题的设置,如 17、 18、19、 22 题以及后面各题的第(1)问,基础性题目贯穿试卷始终是本套试题的一大特点,其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对每个题都有动手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得,体现出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另一方面,这些试题虽考查基础,但又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在以具体情境为背景,寓能力考查于基础之中,从而做到基础

3、和灵活创新能力的和谐统一。如:第 8 题,这个来源于课本73 页活动 1 的找规律题目,很有趣味性,学生愿做,乐做。(2)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课标是我们中学教育的总目标,而教材是让课标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学生对课标目标的掌握程度如何,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试卷中的许多题目是课本中例题或习题的直接引用或变形引升。 如第 21 题便是直接引用课本 155 页的 15 题 ;第 8 小题选材于课本 73 页的活动 1,用火柴棍拼三角形,第 n 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改成了用火柴棍拼梯形。( 3)注重背景设置,突出应用性,体现数学价值试卷中很多题目的背景,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与所提问题

4、结合自然,展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全卷在数学应用问题的设计中,对有理数、整式、方程、图形、四个知识点都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查,共有 9 个题, 39 分,占试卷总分的 32%,数学的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在本套试题中得到充分展现。如第 4 题用天平这种直观的工具,考查等式的性质,又很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不等式思想。如第 23 题以“武广客运专线(动车组)的正式通车”为背景,考查了列算式和列方程的内容,使刚入初中的学生思维从数到字母有个自然过渡。再如第 21 题让学生看三视图描述楼房。这道题一改简单枯燥的画三视图的形式,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

5、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4)体现人文关怀,落实“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与以往相比 ,试卷结构正向“简单、合理、题量适中的方向发展,各种题型的配置较为适宜,无论是试题本身的数学内涵,还是试卷的表现形式都有较好的体现。首先,贯穿试卷始末的基础题,为后进生尽力提供“送分题”,使他们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本套试题打破原有的一题或两题把关的格局,多题进行把关,每题又进行“问题串”的梯度设置 ,起点低,入口宽,层层递进,学生思维顺畅,但要拿到全分却并不容易。二、答卷分析1、数学成绩主要数据统计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七(一)班 69 人79786778%2643%113 分92、

6、学生的答题情况(1)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是5、14、16、 21、24 题。失分原因:第 5 题,很有一部分学生选 D,因为大意,以为是把三位数放在两位数的左边;还有一部分选 C,完全不懂数的意义。第 14 题,很多学生没有理清题意,把方程列为 X/3+1=X/4-2 ;还有一部分优秀学生凭印象,以为 X 是小朋友的人数,把方程列为 3X+1=4X-2 。第16 题,全班只有3 个学生答对,旋转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超过了考查范围。第 21 题,是失分最多的一题,全题 8 分,全校学生无一例外,都只得了 1-2 分。其原因,一是因为评卷人对学生要求过高, 二是学生平时没训练过用语言对三视图进行描述的

7、题。第 23 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缺少用方程思想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错误理解骤减至的意思,认为普快的时间是7 小时。第 24 题,前两问得分率很高,第三问很多学生也知道有两种情况,却只写了与前面不同的那种情况,这主要是题目中的“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果”,这句话误导了学生。(2)1、2、3、4、6、7、8、9、11、 12、15、17、18、22 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反映出教师能很好的落实基础。一部分学生失分的原因是:第 17 题得分率较高。 失分原因: 基本算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掌握不到位;缺少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第 18 题得分率较高。 失分原因:移项中的符号问题以及合并时有理数的加减

8、运算不过关。第 20 题得分率较低。失分原因: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不到位。三、一份试卷带来的反思1、钻研课标和教材,进行资源重新整合我们教师的工作繁忙、琐碎,静心想一想,其实我们做的许多事都是急需做的事,而不是最重要的事。在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我们对知识的深度如何把握感到困惑,课本中,有时引例难度过大,引例耗时过长冲淡了本节课的重点等等,倘若我们对课标有足够的研究,研究课标对这一知识点的总要求,研究一个知识点在初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内容和相应的目标,一定有助于把握教材的深度,以课标为准绳,我们完全可以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过繁、过难的引例完全可删去,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题材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而由

9、于我们对课标的不重视,在教学中不少老师仍然穿着新鞋走老路,走了不少弯路,如课标对有理数的要求是理解运算意义,掌握基本算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但教学中,有的教师还在进行繁难大数的机械、重复的训练,耗费的时间不只是十分、二十分,而是一节课、两节课,学生学不会,考试又不考,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其实,很抓基本功,适当加深难度即可。2、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步骤和答卷的技巧从解答题的卷面反映出,学生的答题步骤不规范,如计算题、解答题开始不写“解”,拿我班来说吧,全班 69 人,不少于 20 人因此丢分;解答步骤不严密,第 22 题,很多学生只是简单的数的运算,没有必要的推理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数学基本功底的训练,教给学生阅读题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答卷的规范性,不该丢的分绝对不丢。3、关注后进生,降低低分率两极分化一直是我们数学学科特有的问题,尽管这次试卷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是数学低分者仍不在少数,72 分以下的人数有26 名,三四分的也有好几人,如何转化后进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其实差生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如学生自身问题、家庭问题、教学问题、考试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