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手机到校园的危害_第1页
带手机到校园的危害_第2页
带手机到校园的危害_第3页
带手机到校园的危害_第4页
带手机到校园的危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带手机到校园的危害当今各级各类学校,可以说上至大学,下至小学,学生中带手机入校的现象比较普遍。我曾做过调查,以我校为调查对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学生有手机的大概也占百分之二十。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他们大多数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父母的管教,仅仅是爷爷或奶奶在家照看着,所以他们借口要和父母联系,就经常带手机入校。这就给学校的管理除了极大的难题,可以说,因为手机引起的学生纠纷和问题层出不穷,并不断深化。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及老师对此事深恶痛绝 。是学校的问题,也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作为通讯

2、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与此同时,如MP3等电子产品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乐趣。然而这些电子产品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捷和欢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危害。在这里就中学生在校园中是否该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与大家在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概括起来学生带手机入校有以下危害:1、扰乱课堂纪律,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生学习。经调查显示:学生手机用于紧急联系占5,短信聊天21,通话聊天48,玩游戏11,下载图片铃声12,拍数码照片3。由此可见,学生带手机主要用于娱乐。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上课时间用手机上QQ、短信闲聊、看下载的小说或者玩游戏。这些不仅浪

3、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手机娱乐的刺激,使学生日益对学习失去兴趣,以致贻误、荒废学业。中学生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即使家长不允许也会将手机携带到学校,而且上课时也不关闭手机, 会打乱整个课堂的秩序,甚至会干扰到老师的授课情绪,导致“教者无心教学,学者无意授学”而耽误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玩手机,可是他们在课余时间专注于手机,浏览短信,打电话、甚至是使用手机聊天工具等,本应该在课间进行放松却专注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上,而使用了电子产品后所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又会延续到课堂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时间久了,孩子就不容易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大大的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2.

4、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多少次学校深夜查寝,有时已是后半夜,还发现个别学生在兴致勃勃地玩手机。夜间精神焕发的他们,白天昏昏欲睡,他们过着“黑白颠倒”、浑浑噩噩的生活,长此下去,不仅学业荒废了,就连身体健康也丢掉了。手机辐射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不容忽视。专家指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年人脆弱,更容易受辐射影响。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受到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继网吧之后,近几年中学生有了新宠手机短信和手机上网,这是一个缺乏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黄色信息、色情笑话,通过手机在孩子中间蔓延。

5、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不良信息,会在心理上形成带有依赖性的不健康的阅读感受。出现心理紊乱,性格怪异,意志沉迷,精神颓废,责任丧失,学习放弃等现象。更有的相互攀比,滋生事端。手机的更新换代很快,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往往追求使用新款手机。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结果,有了新手机后,学生在校园中相互比较炫耀,不仅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携带手机也容易让中学生过早的与校外不良人员接触,例如,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上体育课或参加活动时带在身上不方便,不带又容易丢失,不仅孩子自己有心理负担,同时增加了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量。 还有一些学生在放

6、学的路上边走路边发短信,或者骑车时带着耳机听MP3歌曲等,丝毫不注意身边的车辆行人,这种情况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这些都给学校管理造成不小的问题,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成为校园安全的新隐患。其实,以上所述只是手机等电子产品给学生带来的一部分危害,而诸如不良信息、辐射危害等也都现实存在,4.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1)手机助长了考试舞弊 。现在对考风考纪伤害最大的就是手机作弊,它使考试作弊呈现出大范围、跨考场、跨学校的特点。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借机作弊,影响学风。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作

7、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等,而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外玩耍,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而有的学生直接在网上搜索答案或者作文范文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抄袭等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加之中学生的辩知能力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学生之间就会相互效仿,很容易造成学风日下。(2)利用手机进行网恋、网骂 。学生在网上身份隐藏、责任丧失,网骂、网恋层出不穷、千奇百怪。在污浊不堪的

8、谩骂中,在亦真亦幻的恋情中,有些同学会利用手机去谈恋爱,手机便成了早恋的帮凶,成为“增进感情”的工具。学生滑向了危险的境地。(4)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在寝室里,为了学生的学习和休息,当老师去收缴学生手中的手机时,学生拒绝交出,冲突由此发生。手机已成为当今学生顶撞老师、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诱因。那么面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学生拥有手机或者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校园,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过了家长的“默许”,其实这种“默许”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纵容”。 遇事要先思考,权衡利弊再做决定;自己做的决定就要自己承担后果;手机在什么时间可以使用,而在什么时间则不能使

9、用;手机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 我们同学应该好好的反思。其次学校本学期制订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禁止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校园,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一经发现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对用手机作弊的行为要严厉制止和处罚等。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正人先正己”,在上课期间教师不开手机或不带手机进教室,同时告诫学生不得在学校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如需要和家长联系,可以使用政教办公室的固定电话等。 有资料表明,鉴于在校园中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危害性日益凸显,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仙霞中学和湖北省黄岗中学等一些国内知名学校已率先下达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封杀令-严禁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河源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学习时间在教学楼、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场所使用手机、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其实,针对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等行为, 学校将会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 这样基本上可减少甚至杜绝手机等电子产品给在校学生带来的危害,排除了这些干扰,同学们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洁净的校园中汲取所需之养分,报教师之春晖!总之,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它给我们的身心所带来的危害。为了净化育人环境,为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学校作出了禁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