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设计【含3张cad图纸+文档全套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244709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16.6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4-29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重型
载货
汽车
离合器
设计
cad
图纸
文档
全套
资料
- 资源描述:
-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有疑问咨询QQ:1064457796 或 1304139763】
- 内容简介:
-
密 级分类号编 号成 绩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外 文 翻 译原 文 标 题The role of the clutch in the manual transmissionof the car译 文 标 题离合器在手动挡汽车中的作用作者所在系别作者所在专业作者所在班级作 者 姓 名作 者 学 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完 成 时 间教务处制译文标题离合器在手动挡汽车中的作用原文标题The role of the clutch in the manual transmission of the car作 者Alice译 名爱丽丝国 籍美国原文出处Popular Mechanics对于手动挡的车型而言,离合器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它担负着将动力与发动机之间进行切断与连接的工作。在城市道路或者复杂路段驾驶时,离合器成了我们最频繁使用的部件之一,而离合器运用的好坏,直接体现了驾驶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对于车辆保护的好坏。正确使用离合器,掌握离合器的原理以在特殊情况下利用离合器来解决问题,是每个驾驶手动挡车型的车友应该掌握的。所谓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用来将发动机飞轮上储存的力矩传递给变速箱,保证车辆在不同的行驶状况下传递给驱动轮适量的驱动力和扭矩,属于动力总成的范畴。在半联动的时候,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允许有转速差,也就是通过其转速差来实现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分为三个工作状态,即不踩下离合器的全连动,部分踩下离合器的半连动,以及踩下离合器的不连动。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压盘是紧紧挤靠在飞轮的摩擦片上的,此时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最大,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保持相对静摩擦,二者转速相同。当车辆起步时,司机踩下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的运动拉动压盘向后靠,也就是压盘与摩擦片分离,此时压盘与飞轮完全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对摩擦。最后一种,也就是离合器的半连动状态。此时,压盘与摩擦片的摩擦力小于全连动状态。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上的摩擦片之间是滑动摩擦状态。飞轮的转速大于输出轴的转速,从飞轮传输出来的动力部分传递给变速箱。此时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相当于一种软连接状态。一般来说,离合器是在车辆起步和换挡的时候发挥作用,此时变速箱的一轴和二轴之间存在转速差,必须将发动机的动力与一轴切开以后,同步器才能很好的将一轴的转速保持与二轴同步,挡位挂进以后,再通过离合器将一轴与发动机动力结合,使动力继续得以传输。在离合器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缓冲装置,它由两个类似于飞轮的圆盘对在一起,在圆盘上打有矩形凹槽,在凹槽内布置弹簧,在遇到激烈的冲击时,两个圆盘之间的弹簧相互发生弹性作用,缓冲外界刺激。有效的保护了发动机和离合器。在离合器的各个配件中,压盘弹簧的强度,摩擦片的摩擦系数,离合器直径,摩擦片位置以及离合器数目就是决定离合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弹簧的刚度越大,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越高,离合器的直径越大,离合器性能也就越好。起步时需要有一定的半联动时间,以保证起步的平顺。坐新手开的车都有这样的体会,要么起步时熄火,要么是一颤一颤出去的,这些都是半联动技巧没有掌握好的表现。汽车在起步的时候,变速箱的二轴是静止的,当我们挂一挡以前,需要踩下离合器,此时变速箱的一轴与动力分开,通过同步器挂上一挡以后,一轴也同样变为静止。动力从飞轮出来是有一定转速的,此时与一轴存在巨大的转速差,这也就是为何起步时对于半联动的要求要比换挡时高得多的主要原因,离合器的前后部件一个静止一个运动。这样的转速差必须由半联动来消化,也就是动力开始的时候部分传递给一轴,使车辆能以较平稳的姿态起步,一旦车辆行驶起来,转速差就会变得很小,此时将离合器完全抬起,就不会有冲击了。 坡道起步需要较高的半联动技巧。半联动可以消化发动机转速与车轮之间的转速差,也就是说可以有在动力已经传递到车轮上,但车轮并不运转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坡道。一般对于驾驶技术不熟练的驾驶员而言,在坡道起步时会拉起手刹,然后让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松下手刹,车辆保持静止,防溜车殃及后车。而车辆向后滑行的重力是由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来抗衡的,而离合器则负责消除这里存在的转速差。车辆处于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就能很轻松的起步了,继续踩下油门踏板让转速进一步提升获得足够的扭力,车辆就顺利坡起了。此时对于半联动的技巧要求较高,如果半联动力度太弱,就可能在松开手刹时车辆向后滑动,容易造成新手的惊慌失措,如果半联动力度过强则容易是车辆加速过猛而撞到前车。所以对于新手而言,此时可以让发动机转速略高,并采用较大的半联动力度,使车辆有个向前走的趋势时,再松开手刹。新手驾驶的时候会存在一些离合器使用上的错误操作。作为新手,由于驾驶技术的不熟练,很难将油离很好的配合,导致在使用离合器的时候出现一些有损离合器的操作方法,而这些情况同样是出现在半联动的时候。避免离合器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才能有效的保护离合器。有些新手刚上路时由于紧张,油离配合不好,害怕自己在起步时熄火灭车,于是就轰大油门而离合器却压得很低,半天也不全部抬起实现全联动,此时发动机的转速与一轴的转速存在巨大的转速差,而车辆则是慢慢起步的,这些巨大的转速差全部由离合器的半联动消化,这是非常毁离合器的做法。为了避免频繁的坡道起步,用脚半踩离合,这样能用半联动来控制车的行驶速度,也就是俗称闷着离合器走。整个过程离合器都是发生滑动摩擦的,这种长时间的滑动摩擦也会损害离合器。开车上路总喜欢把左脚放到离合器踏板上,从而导致不自觉的压下了离合器踏板,车辆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所有这些操作都会加速离合器片的磨损,对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造成损失。离合器是汽车上一个频繁摩擦的部件,它会随着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而产生磨损,就会产生离合器打滑现象。对于有经验的驾驶员是可以提早发现的,比如判断离合器是否打滑我们可以在原地着车时挂入一挡,这时不要松手刹,然后慢慢抬离合器直至完全抬起,如果在离合器抬起时,发动机熄火这就证明你的离合器不打滑,反正如果离合器都完全抬起了而车还不熄火就证明你的离合器有问题了。还有就是在起步时明显感觉到离合器位置突然变高了,也是离合器打滑的前兆,再有就是我们在急加速时只是感觉发动机转速在不断升高,而车速却没有升高等等这些情况都是离合器打滑的征兆。当出现离合器磨损或打滑时我们要及时检查、更换,否则这会使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能有效的传递给输出轴上,而是将动力损失在离合器片与飞轮之间的滑动摩擦上,并将相互之间的摩擦转变为热能消耗掉,这样会导致动力传输下降,同时还会费油增加用车的成本。附录:Stick to the car, clut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uto power system, it bears will power and the engine cut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k. In urba n road sections or complex, our most frequently used clutch became one of th e components, and clutch, use directly reflects the driving of level, but also refl ects the good protection for vehicles. Used correctly, principle of clutch clutch i n special circumstances using clutch to solve problems, each block is driving t he car manual should master enthusiasm.So-called clutch, just as its name implies is using from and close to deliver the amount of power. By friction clutch, shrapnal, pressure plate and dynamic output shaft, decorate in the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between, used to be the flywheel storage engine torque to gearbox, ensure vehicles in different driving conditions apply to drive wheels, belong to the driving force and torque power train category. In half the time of the clutch, linkage power input and output po wer is allowed, namely through rotational speed to realize the amount of powe r transmission.The clut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working condition, not on the clutch type on th e part of the clutch, under half step down, and the type of clutch type. When th e vehicle in normal operation, the pressure plate is tightly packed on the frictio n of friction, pressure plate and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biggest slice, input sh 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remains relatively static friction between both speed a nd in the same. When the vehicle, the driver started on the clutch pedal, clutc h platen movement by pulling back, also is the pressure plate and friction slice s, pressure plate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flywheel no contact will not exist rel atively friction.Finally, also is a type of clutch. At this time, the pressure plate and the friction in small type. Clutch disc friction slices with flywheel is sliding friction between state. The flywheel speed than the output shaft speed, the power transmissio n from the flywheel part to the gearbox. This engine and driving wheel is equiv alent to a soft connection between stat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lutch is star ted and shift in vehicles, at the time of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second shaft r otation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must be with a shaf t cut, can be very good synchronizer will keep a shaft speed and synchronous , block into later, again with a shaft through clutch of engine power, power con tinue to transmit.In the clutch, and an indispensable buffering device, it consists of two similar t o the flywheel disc disc playing together, in rectangular groove is decorated in the slots in the spring, the impact of fierce encounter between the two disks, s pring, mutual happen elastic cushion external stimuli.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 ngine and clutch. In all parts of the clutch platen, intensity of spring, the frictio n coefficient, clutch friction, diameter and clutch position number is the key fac tor decision clutch performance, the stiffness of hydropneumatic spring, the fri ction coefficient is higher, the diameter of the clutch, clutch performance is better.When beginning to have time, to ensure the linkage of half started smoothly. S it novice car have such experience, or remove, or started a quiver yishan, the se are not good skills andlinkage. The car at the start of the second shaft, gea rbox, when we are still hang a block, need on the clutch, a transmission axis a nd power, through the synchronizer hang a block, a shaft also become motionl ess. Power is out from the flywheel, there must be a rotating shaft with great s peed, which is why started to half of requirements than the shift much when th e main reason, clutch before a stationary components, a movement.So the speed of the poor by half linkage to digest must, is at the beginning of t he power transmission shaft, and give a part of the vehicle to a smooth start p osture, once the vehicle, speed difference will become small, at this time will c lutch, there wont be fully up the impact. Start to higher ramps and linkage ski lls. Half the speed and the engine can be digested linkage between the wheel speed difference, i.e., the power can be passed to the wheel, but not running wheel, which often occurred in the ramp. General for driving technology not sk illed driver, start up the ramp when handbrake, then let the clutch is linkage, p anasonic, vehicle handbrake stationary car after disaster prevention, slip. The gravity of the slide backwards and vehicle by the engine is the power to provid e against, and clutch is responsible for eliminating the speed difference exists here.Vehicles in this kind of circumstance, the driver can easily start, continue to tra mple accelerator pedal to obtain enough to further improve speed of torsion, v ehicle goes up the slope. Now the skills required for half a linkage, if half linka ge too weak, might efforts in the open hand brake when slide backwards, eas y to cause the vehicles panic, if half of a joint efforts, easy is accelerating and hit limber fast-drawing. So for beginners, can let the engine speed slightly tall, and the greater half linkage, make vehicles have a walk when the trend, and l oosen the handbrake.When will the novice driving some mistakes on the use of the clutch. As a novi ce, due to driving technology,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unskilled oil from good coordi nation, resulting in use when the clutch of some beneath the clutch, and these operating methods are also appeared in the half of time.Avoid clutch at half time stat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linkage of clutch. So me of the novice just when due to stress, oil from bad cooperation and started out in the car, then remove and clutch shot big throttle pressure very low, but also dont lift realize all along, the linkage of engine speed and a shaft rotation al speed of the huge, and vehicle speed is slowly started, the great speed of a ll poor by clutch linkage, this is very destroyed digestion. Clutch, In order to av oid using the ramp frequent trample brake, so half feet in half the speed Kong ZhiChe linkage to, or a clutch. FrowstyThe whole process of sliding friction clutch occurs, the long time of sliding fricti on will damage the clutch. Driving on the left foot in general like the clutch not consciously, resulting in the clutch pedal under pressure for a long time, the vehicles at half linkage. All of these operations can accelerate the clutch disc w ear,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 of vehicle can cause damage.The clutch is a frequent automobile parts of the friction over time, it will be incr eased frequency of use and wear, and can produce clutch skid phenomenon. For experienced pilots can be found, such as advance whether we can judge t he clutch in situ skidding car when a block, then hang soonly, and then slowly lift clutch brake up until completely, if the clutch lift, engine flameout this proof of your clutch not sliding, anyway if the clutch iscompletely lift and car is not le aving the clutch is proof that you.There is in start when suddenly felt clutch position, also the clutch, another is t he precursor of sliding speed in urgent when we just feel engine speed in risin g, and speed, but not all of these conditions are signs of sliding clutch. When t he clutch when we want to wear or skid timely inspection, replacement, other wise will make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can effectively to the output shaft, but will power loss in the clutch plate and the sliding friction between the flywheel, and the friction between energy consume, for it will cause power transmission , also dues increase the cost of oil transport.4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外文翻译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注:1. 指导教师对译文进行评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翻译的外文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是否高度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翻译的外文文献字数是否达到规定数量(3 000字以上);译文语言是否准确、通顺、具有参考价值。2. 外文原文应以附件的方式置于译文之后。毕 业 设 计 题 目 名 称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设计 题 目 类 别 毕业设计 学 院(系) 机械系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辅 导 教 师 时 间 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 一、 概 述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其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以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为了保证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汽车离合器设计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 2)接合时要平顺柔和,以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6)应使传动系避免扭转共振,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减小噪声的能力。 7)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 9)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寿命长。 10)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等。 摩擦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等)、从动部分(从动盘)、压紧机构(压紧弹簧)和操纵机构(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及传动部件等)四部分组成。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操纵机构是使离合器主、从动部分分离的装置。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和功率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适应高转速,增加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本次设计的原始数据为: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 P=1500 r/min2)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T=1086 N.m3)摩擦片外径 D420 mm 设计方向:双盘式摩擦离合器二、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电磁式和液力式三种类型,其中摩擦式的应用最广。盘形摩擦离合器,按其从动盘的数目可分为单片、双片和多片三类;根据压紧弹簧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圆周布置、中央布置和斜向布置等形式;根据使用的压紧弹簧不同,可分为圆柱螺旋弹簧、圆锥螺旋弹簧和膜片弹簧离合器;根据分离时所受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又可分为拉式和推式两种形式。 2.1 从动盘数的选择 对轿车和轻型、微型货车而言,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一般不大。在布置尺寸允许的条件下,离合器通常只设有一片从动盘。单片离合器(图21)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接合平顺。因此,广泛用与各级轿车及微、轻、中型客车与货车上,在发动机转矩不大于1000 N.m的大型客车和货车上也有所推广。 双片离合器(图22)与单片离合器相比, 图2-1 单片离合器由于摩擦面数增加一倍,因而传递转矩的能 力较大;在传递相同转矩的情况下,径向尺寸较小,踏板力较小,另外接合较为平顺但中间压盘通风散热不良,两片起步负载不均,因而容易烧坏摩擦片,分离也不够彻底。设计时在结构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结构一般用在传递转矩较大且径向尺寸受到限制的场合。 多片离合器多为湿式,它有分离不彻底、轴向尺寸和质量大等缺点,以往主要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换挡机构中。但它具有接合平顺柔和、摩擦表面温度较低、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重型牵引车和自卸车上。本次设计为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设计原始数据为:发动机的最大转矩 T=1086 N.m,其大于1000 N.m,故选用双片磨擦离合器作为本次设计对象。它由从动盘、压盘驱动装置、压紧弹簧、离合器盖、分离杠杆、分离轴承等构成。图2-2 双片离合器2.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周置弹簧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均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图21),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因此应用较为广泛。此结构中弹簧压力直接作用于压盘上。为了保证摩擦片上压力均匀,压紧弹簧的数目不应太少,要随摩擦片直径的增大而增多,而且应当是分离杠杆的倍数。在某些重型汽车上,由于发动机最大转矩较大,所需压紧弹簧数目较多,可将压紧弹簧布置在两个同心圆周上。压紧弹簧直接与压盘接触,易受热退火,且当发动机最大转速很高时,周置弹簧由于受离心力作用而向外弯曲,使弹簧压紧力下降,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随之降低。此外,弹簧靠到它的定位面上,造成接触部位严重磨损,甚至会出现弹簧断裂现象。中央弹簧离合器采用一至两个圆柱螺旋弹簧或用一个圆锥弹簧作为压紧弹簧,并且布置在离合器的中心,此结构轴向尺寸较大。由于可选较大的杠杆比,因此可得到足够的压紧力,且有利于减小踏板力,使操纵轻便。此外,压紧弹簧不与压盘直接接触,不会使弹簧受热退火,通过调整垫片或螺纹容易实现对压紧力的调整。这种结构多用于重型汽车上。斜置弹簧离合器的弹簧压力斜向作用在传力盘上,并通过压杆作用在压盘上。这种结构的显著优点是在摩擦片磨损或分离离合器时,压盘所受的压紧力几乎保持不变。与上述两种离合器相比,具有工作性能稳定、踏板力较小的突出优点。此结构在重型汽车上已有采用。 膜片弹簧离合器(图44)中的膜片弹簧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碟形弹簧,主要由碟簧部分和分离指组成,它与其它形式的离合器相比具有如下一系列优点:1)膜片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特性如图212所示,弹簧压力在摩擦片允许磨损范围内基本不变(从安装时工作点B变化到A点),因而离合器工作中能保持传递的转矩大致不变;对于圆柱螺旋弹簧,其压力大大下降(从月点变化到A,点)。离合器分离时,弹簧压力有所下降 (从B点变化到C点),从而降低了踏板力;对于圆柱螺旋弹簧,压力则大大增加(从月点变化到C,点)。 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 3)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螺旋弹簧压紧力则明显下降。4)由于膜片弹簧大断面环形与压盘接触,故其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可提高使用寿命。 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 6)平衡性好。 7)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图2-3 膜片弹簧离合器 图2-4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但膜片弹簧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对材质和尺寸精度要求高,其非线性特性在生产中不易控制,开口处容易产生裂纹,端部容易磨损。近年来,由于材料性能的提高,制造工艺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膜片弹簧的制造已日趋成熟。因此,膜片弹簧离合器不仅在轿车上被大量采用,而且在轻、中、重型货车以及客车上也被广泛采用。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图24)中,其膜片弹簧的安装方向与推式相反。在接合时,膜片弹簧的大端支承在离合器盖上,而以中部压紧在压盘上。将分离轴承向外拉离飞轮,即可实现分离。与推式相比,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取消了中间支承各零件,并只用一个或不用支承环,使其结构更简单、紧凑,零件数目更少,质量更小。 2)由于拉式膜片弹簧是以中部与压盘相压,因此在同样压盘尺寸条件下可采用直径较大的膜片弹簧,从而提高了压紧力与传递转矩的能力,而并不增大踏板力;或在传递相同转矩时,可采用尺寸较小的结构。 3)在接合或分离状态下,离合器盖的变形量小,刚度大,故分离效率更高。4)拉式的杠杆比大于推式杠杆比,且中间支承少,减少了摩擦损失,传动效率较高,使踏板操纵更轻便。拉式踏板力比推式一般约可减少2530。5)拉式无论在接合状态或分离状态,膜片弹簧大端与离合器盖支承始终保持接触,在支承环磨损后不会产生冲击和噪声。6)使用寿命更长。 但是,拉式膜片弹簧的分离指是与分离轴承套筒总成嵌装在一起的,需专门的分离轴承(参见图219),结构较复杂,安装和拆卸较困难,且分离行程略比推式大些。由于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综合性能优越,它已在一些汽车中得以应用。2.3 膜片弹簧支承形式 推式膜片弹簧支承结构按支承环数目不同分为三种。图25为双支承环形式,其中图25a用台肩式铆钉将膜片弹簧、两个支承 图2-4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环与离合器盖定位铆合在一起,结构简单,是早已采用的传统形式;图25b在铆钉上装硬化衬套和刚性挡环,可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但结构较复杂;图25c取消了铆钉,在离合器盖内边缘上伸出许多舌片,将膜片弹簧、两个支承环与离合器盖弯合在一起,使结构紧凑、简化、耐久性良好,因此其应用日益广泛。图2-5 推式膜片弹簧双支承环形式 图2-6 推式膜片弹簧单支承环形式图26为单支承环形式。在冲压离合器盖上冲出一个环形凸台来代替后支承环(图26a)使结构简化,或在铆钉前侧以弹性挡环代替前支承环(图26b),以消除膜片弹簧与支承环之间的轴向间隙。图27为无支承环形式,利用斜头铆钉的头部与冲压离合器盖上冲出的环形凸台将膜片弹簧铆合在一起而取消前、后支承环(图27a);或在铆钉前侧以弹性挡环代替前支承环,离合器盖上环形凸台代替后支承环(图27b),使结构更简化;或取消铆钉,离合器盖内边缘处伸出的许多舌片将膜片弹簧与弹性挡环和离合器盖上的环形凸台弯合在一起(图27c),结构最为简单。 图28为拉式膜片弹簧支承结构形式,其中图28a为无支承环形式,将膜片弹簧的大端直接支承在离合器盖冲出的环形凸台上;图28b为单支承环形式,将膜片弹簧大端支承在离合器盖中的支承环上。这两种支承形式常用于轿车和货车上。图2-7 推式膜片弹簧无支承环形式 图2-8 拉式膜片弹簧支承形式 由于膜片弹簧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广泛用于中、重型货车上,固本次设计采用膜片弹簧的布置形式。2.4 压盘的驱动方式 压盘的驱动方式主要有凸块一窗孔式、销钉式、键块式和传动片式多种。前三种的共同缺点是在联接件之间都有间隙,在驱动中将产生冲击和噪声,而且在零件相对滑动中有摩擦和磨损,降低了离合器传动效率。传动片式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结构,沿周向布置的三组或四组钢带传动片两端分别与离合器盖和压盘以铆钉或螺栓联接(图22),传动片的弹性允许其作轴向移动。当发动机驱动时,钢带受拉;当拖动发动机时,钢带受压。此结构中压盘与飞轮对中性能好,使用平衡性好,使用可靠,寿命长。但反向承载能力差,汽车反拖时易折断传动片,故对材料要求较高,一般采用高碳钢。使用弹性传动片的方式不仅消除了前三种的缺点,而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对装配精度的要求且有利于压盘的定中,固选用弹性传动片式驱动压盘。三、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摩擦离合器是靠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矩来传递发动机转矩的。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根据摩擦定律可表示为 (3-1)式中,为静摩擦力矩;为摩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计算时一般取025030;F为压盘施加在摩擦面上的工作压力;为摩擦片的平均摩擦半径;Z为摩擦面数,是从动盘数的两倍;为离合器的后备系数;为发动机的最大转矩。 假设摩擦片上工作压力均匀,则有 (3-2)式中,为摩擦面单位压力,A为一个摩擦面的面积;D为摩擦片外径,D=2R;d为摩擦片内径,d=2r。摩擦片的平均摩擦半径R,根据压力均匀的假设,可表示为 (3-3)当dD06时,可相当准确地由下式计算将式(32)与式(33)代人式(31)得 (3-4)式中,C为摩擦片内外径之比,C=dD,一般在055065之间。 为了保证离合器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设计时应大于发动机最大转矩,即 (3-5)式中,为发动机最大转矩;为离合器的后备系数,定义为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必须大于1。 离合器的基本参数主要有性能参数和,尺寸参数D和d及摩擦片厚度b。 3.1 后备系数 后备系数是离合器设计时用到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在选择夕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摩擦片在使用中磨损后,离合器还应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 2)要防止离合器滑磨过大。 3)要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显然,为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和防止离合器滑磨过大,不宜选取太小;为使离合器尺寸不致过大,减少传动系过载,保证操纵轻便,又不宜选取太大;当发动机后备功率较大、使用条件较好时,可选取小些;当使用条件恶劣,需要拖带挂车时,为提高起步能力、减少离合器滑磨,应选取大些;货车总质量越大,也应选得越大;采用柴油机时,由于工作比较粗暴,转矩较不平稳,选取的值应比汽油机大些;发动机缸数越多,转矩波动越小,可选取小些;膜片弹簧离合器由于摩擦片磨损后压力保持较稳定,选取的值可比螺旋弹簧离合器小些;双片离合器的值应大于单片离合器。 各类汽车口值的取值范围通常为: 轿车和微型、轻型货车 =130175 中型和重型货车 =160225越野车、带拖挂的重型汽车和牵引汽车 =2.03.5本次设计为中型货车离合器,工作条件较恶劣,货车质量较大,采用汽油发动机,采用周置的螺旋弹簧离合器。综合以上因数,选取后备系数的值为2.0。3.2 单位压力 单位压力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离合器使用频繁,发动机后备系数较小时,加应取小些;当摩擦片外径较大时,为了降低摩擦片外缘处的热负荷,应取小些;后备系数较大时,可适当增大。 当摩擦片采用不同材料时,按下列范围选取: 石棉基材料 =010035MPa 粉末冶金材料 =035060MPa金属陶瓷材料 =070150MPa本次设计选用石棉基材料作为摩擦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P=157 KW。综合以上因数,选取单位压力的值为0.20MPa。 3.3 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b 当离合器结构形式及摩擦片材料已选定,发动机最大转矩已知,结合式(3-1)和式(3-5),适当选取后备系数和单位压力,即可估算出摩擦片尺寸。 摩擦片外径D(mm)也可根据发动机最大转矩 (Nm)按如下经验公式选用 (3-6)式中,为直径系数,轿车: =145;轻、中型货车:单片=160185,双片=135150;重型货车: =225240。 在同样外径D时,选用较小的内径d虽可增大摩擦面积,提高传递转矩的能力,但会使摩擦面上的压力分布不均匀,使内外缘圆周的相对滑磨速度差别太大而造成摩擦面磨损不均匀,且不利于散热和扭转减振器的安装。摩擦片尺寸应符合尺寸系列标准JB576486汽车用离合器面片,所选的D应使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6570ms,以免摩擦片发生飞离。由(3-6)式和的范围=160185得, 16.01086D18.51086D420,选用D=410mm。取C=0.589,则d的值为 d=D*c=410*0.589=240mm确定了D、d后,可以计算摩擦片的单面面积A,得 A=由D、可以确定摩擦片的最大圆周速度为,的值小于50,固以上选用的值符合要求。由A、可以确定压盘施加在摩擦面上的工作压力F,得 N摩擦片的厚度主要有32mm、35mm和40mm三种。由摩擦片的内外径查表得,摩擦片的厚度为h=3.5mm。四、 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一、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设计离合器要确定离合器的性能参数和尺寸参数,这些参数的变化影响离合器的结构尺寸和工作性能。 1设计变量 后备系数夕可由式(3-1)和式(3-5)确定,可以看出取决于离合器工作压力F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参数D和d。单位压力。可由式(22)确定,也取决于F和D及d。因此,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设计变量选为2目标函数 离合器基本参数优化设计追求的目标是在保证离合器性能要求条件下,使其结构尺寸尽可能小,即目标函数为3约束条件1)摩擦片的外径D(mm)的选取应使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6570ms,即 (3-7)式中,为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ms);为发动机最高转速(rmin)。 2)摩擦片的内外径比c应在055065范围内,即 055c065 3)为保证离合器可靠传递转矩,并防止传动系过载,不同车型的值应在一定范围内,最大范围为1240,即 1240 4)为了保证扭转减振器的安装,摩擦片内径d必须大于减振器弹簧位置直径2Ro约50mm(图215),即 d2Ro+50 5)为反映离合器传递转矩并保护过载的能力,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应小于其许用值,即 (3-8)式中,为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Nm);为其允许值(Nm),按表41选取。 表21 单位摩擦面积传递转矩的许用值 (Nm) 离合器规格Dmm 210-250 250325 325 X109 028 030 035 0406)为降低离合器滑磨时的热负荷,防止摩擦片损伤,单位压力p。对于不同车型,根据所用的摩擦材料在一定范围内选取,最大范围为010150MPa,即 010MPa150MPa 7)为了减少汽车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滑磨,防止摩擦片表面温度过高而发生烧伤,每一次接合的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应小于其许用值,即 (3-9)式中,为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Jmm2); 为其许用值(Jmm2),对于轿车: =040Jmm2,对于轻型货车: =033Jmm2,对于重型货车: =025Jmm2; W为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一次所产生的总滑磨功(J),可根据下式计算 (3-10)式中,ma为汽车总质量(kg);为轮胎滚动半径(m);为起步时所用变速器挡位的传动比;i0为主减速器传动比;为发动机转速(rmin),计算时轿车取2000rmin,货车取1500rmin。4.优化计算与检练通过前面主要参数的确定和优化计算得,F=8040N,D=280mm,d=165mm.检练以上约束条件得,1. 65m/S 2. 0.55C=0.5890.653. 1.2=2.04.0 4. 010MPa=020MPa h2时,A点的切向拉应力最大;当(2) h/2时,A点的切向拉应力-最大。 分析表明,月点的应力值最高,通常只计算月点的应力来校核碟簧的强度。将月点坐标x (r)和y=h2代人式(215),可得月点的应力B (2-17)令d d=0,可求出达到极大值时的转角p。 (2-18)式(218)表明,B点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比碟簧压平位置再多转动一个角度arctanh2(er) h2(er)的位置处。 当离合器彻底分离时,膜片弹簧子午断面的实际转角f,计算时,应取p,如果fp,则取f。在分离轴承推力F2作用下,B点还受弯曲应力,其值为 (2-19)式中,n为分离指数目;为一个分离指根部宽度。 考虑到弯曲应力是与切向压应力相互垂直的拉应力,根据最大切应力强度理论,B点的当量应力为 (2-20)试验表明,裂纹首先在碟簧压应力最大的月点产生,但此裂纹并不发展到损坏,且不明显影响碟簧的承载能力。继后,在A点由于拉应力产生裂纹,这种裂纹是发展性的,一直发展到使碟簧破坏。在实际设计中,当膜片弹簧材料采用60Si2MnA时,通常应使15001700MPa。 四、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1比值Hh和h的选择 比值Hh对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影响极大。分析式(211)可知,当Hh时,Fl= f(1)有一极大值和一极小值;当Hh=2时,Fl= f(1)的极小值落在横坐标上。为保证离合器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轻便,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Hh一般为1622,板厚丸为24mm。 2比值Rr和R、r的选择 研究表明,Rr越大,弹簧材料利用率越低,弹簧刚度越大,弹性特性曲线受直径误差影响越大,且应力越高。根据结构布置和压紧力的要求,Rr一般为120135。为使摩擦片上压力分布较均匀,推式膜片弹簧的R值应取为大于或等于摩擦片的平均半径RC,拉式膜片弹簧的r值宜取为大于或等于Rc。而且,对于同样的摩擦片尺寸,拉式的R值比推式大。 3的选择 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圆锥底角。与内截锥高度H关系密切,=arctanH(Rr) H(Rr),一般在9O15O范围内。 4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如图212所示。该曲线的拐点H对应着膜片弹簧的压平位置,而且1H=(1M+1N)2。新离合器在接合状态时,膜片弹簧工作点B一般取在凸点M和拐点H之间,且靠近或在H点处,一般1B=(0810)且lH,以保证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入范围内压紧力从F1B到F1A变化不大。当分离时,膜片弹簧工作点从B变到C,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踏板力,C点心尽量靠近N点。 44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5n的选取 分离指数目n常取为18,大尺寸膜片弹簧有些取24,小尺寸膜片弹簧有些取12。五、膜片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 国内膜片弹簧一般采用60Si2MnA或50CrVA等优质高精度钢板材料。为了保证其硬度、几何形状、金相组织、载荷特性和表面质量等要求,需进行一系列热处理。为了提高膜片弹簧的承载能力,要对膜片弹簧进行强压处理,即沿其分离状态的工作方向,超过彻底分离点后继续施加过量的位移,使其过分离38次,并使其高应力区发生塑性变形以产生残余反向应力。一般来说,经强压处理后,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可提高膜片弹簧的疲劳寿命530。另外,对膜片弹簧的凹面或双面进行喷丸处理,即以高速弹丸流喷射到膜片弹簧表面,使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定厚度的表面强化层,起到冷作硬化的作用,同样也可提高疲劳寿命。 为提高分离指的耐磨性,可对其端部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或镀铬。为了防止膜片弹簧与压盘接触圆形处由于拉应力的作用产生裂纹,可对该处进行挤压处理,以消除应力源。 膜片弹簧表面不得有毛刺、裂纹、划痕等缺陷。碟簧部分的硬度一般为4550HRC,分离指端硬度为5562HRC,在同一片上同一范围内的硬度差不大于3个单位。碟簧部分应为均匀的回火托氏体和少量的索氏体。单面脱碳层的深度一般不得超过厚度的3。膜片弹簧的内外半径公差一般为H1l和h11,厚度公差为0025mm,初始底锥角公差为10度。上、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6m,底面的平面度一般要求小于01mm。膜片弹簧处于接合状态时,其分离指端的相互高度差一般要求小于0810mm。 六、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就是通过确定一组弹簧的基本参数,使其载荷变形特性满足离合器的使用性能要求,而且弹簧强度也满足设计要求,以达到最佳的综合效果。 1目标函数 目前,国内关于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弹簧工作时的最大应力为最小。 2)从动盘摩擦片磨损前后弹簧压紧力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 3)在分离行程中,驾驶员作用在分离轴承装置上的分离操纵力平均值为最小。 4)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弹簧压紧力变化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为最小。 5)选3)和4)两个目标函数为双目标。 为了既保证离合器使用过程中传递转矩的稳定性,又不致严重过载,且能保证操纵省力,选取5)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两个目标函数分配不同权重来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并用转换函数将两个目标合成一个目标,构成统一的总目标函数 (2-21)式中,l和2分别为两个目标函数和的加权因子,视设计要求选定。 2设计变量 从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公式(211)可以看出,应选取H、h、R、r、Rl、r1这六个尺寸参数以及在接合工作点相应于弹簧工作压紧力F1B的大端变形量1B(图212)为优化设计变量,即 (2-22)3约束条件1)应保证所设计的弹簧工作压紧力F1B与要求压紧力Fy相等,即 F1B=Fy 2)为了保证各工作点A、月、C有较合适的位置(A点在凸点M左边,B点在拐点H附近,C点在凹点N附近,如图212所示),应正确选择1B相对于拐点1H的位置,一般1B1H:0810,即 (2-23)3)为了保证摩擦片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可靠地传递转矩,并考虑到摩擦因数的下降,摩擦片磨损后弹簧工作压紧力F1A应大于或等于新摩擦片时的压紧力FIB,即 F1AFIB 4)为了满足离合器使用性能的要求,弹簧的Hh与初始底锥角H(Rr)应在一定范围内,即 16Hh22 9oH(Rr)15o 5)弹簧各部分有关尺寸比值应符合一定的范围,即 (2-24)式中,为膜片弹簧小端内半径,如图213所示。6)为了使摩擦片上的压紧力分布比较均匀,推式膜片弹簧的压盘加载点半径R1(或拉式膜片弹簧的压盘加载点半径r1)应位于摩擦片的平均半径与外半径之间,即推式:(D十d)4R1D2 拉式:(D十d)4r1D2 7)根据弹簧结构布置的要求,R1与R、r1与r、与r0之差应在一定范围内,即 1RR17。 0r1r6 04 8)膜片弹簧的分离指起分离杠杆作用,因此其杠杆比应在一定范围内选取,即 推式:2345 拉式:3590 图45 膜片弹簧的尺寸简图9)为了保证避免弹力衰减要求,弹簧在工作过程中 a)推式 b)拉式 c)俯视图B点的最大压应力。应不超过其许用值,即 10)为了保证疲劳强度要求,弹簧在工作过程中A点(或A点)的最大拉应力 (或)应不超过其相应许用值,即 或 11)由于弹簧在制造过程中,其主要尺寸参数H、h、R和r都存在加工误差,对弹簧的压紧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在加工精度范围内弹簧的工作性能,必须使由制造误差引起的弹簧压紧力的相对偏差不超过某一范围,即 (2-25)式中,FH、Fh、FR、Fr分别为由于H、h、R、r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弹簧压紧力的偏差值。 12)在离合器装配误差范围内引起的弹簧压紧力的相对偏差也不得超过某一范围,即 (2-26)式中,为离合器装配误差引起的弹簧压紧力的偏差值。五、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 扭转减振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弹簧或橡胶)和阻尼元件(阻尼片)等组成。弹性元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通常为三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振型,使之尽可能避开由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引起的共振;阻尼元件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耗散振动能量。所以,扭转减振器具有如下功能: 1)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 2)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 3)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振与噪声。4)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和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扭转减振器具有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两种。单级线性减振器的扭转特性如图6-1所示,其弹性元件一般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广泛应用于汽油机汽车中。当发动机为柴油机时,由于怠速时发动机旋转不均匀度较大,常引起变速器常啮合齿轮齿间的敲击,从而产生令人厌烦的变速器怠速噪声。在扭转减振器中另设置一组刚度较小的弹簧,使图 5-1 单级线性减速器的其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起作用,以消除变速器怠速噪扭转特性声,此时可得到两级非线性特性,第一级的刚度很小,称为怠速级,第二级的刚度较大。目前,在柴油机汽车中广泛采用具有怠速级的两级或三级非线性扭转减振器。 在扭转减振器中,也有采用橡胶代替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以液体阻尼器代替干摩擦阻尼的新结构。减振器的扭转刚度和阻尼摩擦元件间的摩擦转矩是两个主要参数。其设计参数还包括极限转矩、预紧转矩和极限转角等。图5-2 减速器尺寸简图1 极限转矩极限转矩为减振器在消除限位销与从动盘毂缺口之间的间隙1(图52)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即限位销起作用时的转矩。它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有关,一般可取 (227)式中,货车:系数取15,轿车:系数取20。本次设计为货车的离合器设计,固上述系数选取1.5,则 N.m2 扭转刚度是为了避免引起系统的共振,要合理选择减振器的扭转刚度,使共振现象不发生在发动机常用工作转速范围内。 决定于减振弹簧的线刚度及其结构布置尺寸(图52)。 设减振弹簧分布在半径为Ro的圆周上,当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转过弧度时,弹簧相应变形量为Ro。此时所需加在从动片上的转矩为 (2-28)式中,T为使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转过弧度所需加的转矩(Nm);K为每个减振弹簧的线刚度(Nmm);Zj为减振弹簧个数;Ro为减振弹簧位置半径(m)。 根据扭转刚度的定义,则 (2-29)式中,为减振器扭转刚度(Nmr)。 设计时可按经验来初选是13 (2-30) 由13=13*367.5=4777.5 Nmr,选用=4500 Nmr3阻尼摩擦转矩 由于减振器扭转刚度是,受结构及发动机最大转矩的限制,不可能很低,故为了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最有效地消振,必须合理选择减振器阻尼装置的阻尼摩擦转矩一般可按下式初选 (2-31) 本次设计为货车的离合器设计,固上述系数选取0.1,则=1.0*=0.1*245=24.5 N.m4预紧转矩 减振弹簧在安装时都有一定的预紧。研究表明,增加,共振频率将向减小频率的方向移动,这是有利的。但是不应大于,否则在反向工作时,扭转减振器将提前停止工作,故取 (2-32)本次设计为货车的离合器设计,固上述系数选取0.1,则=0.1*=0.1*245=24.5 N.m5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oRo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些,如图215所示,一般取 (2-33)由于前面求得d=165mm,选上式中的系数为0.65,则的值为 =0.65*=53.625mm6减振弹簧个数参照表22选取。 表5-1 减振弹簧个数的选取 摩擦片外径Dmm 225-250 250-325 325-350 350 车 4-6 6-8 810 10摩擦片的外径为280mm,所以选取减震弹簧的个数为7个。7减振弹簧总压力 当限位销与从动盘毂之间的间隙1或2被消除,减振弹簧传递转矩达到最大值时,减振弹簧受到的压力为=367.5/53.625 = 6.85 (2-34)8极限转角针 减振器从预紧转矩增加到极限转矩时,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极限转角为 (2-35)式中,L为减振弹簧的工作变形量。通常取3O12O,对平顺性要求高或对工作不均匀的发动机,取上限。 目前通用的从动盘减振器在特性上存在如下局限性:1)它不能使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到怠速转速以下,因此不能避免怠速转速时的共振。研究表明,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固有频率一般为4070Hz,相当于四缸发动机转速12002100rmin,或六缸发动机转速8001400rmin,一般均高于怠速转速。2)它在发动机实用转速10002000rrain范围内,难以通过降低减振弹簧刚度得到更大的减振效果。因为在从动盘结构中,减振弹簧位置半径较小,其转角又受到限制,如降低减振弹簧刚度,就会增大转角并难于确保允许传递转矩的能力。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称为双质量飞轮的减振器(图5-3)。它主要由第一飞轮1、第二飞轮2与扭转减振器11组成。第一飞轮1与联结盘9以螺钉10紧固在曲轴凸缘8上,并以滚针轴承7和球轴承5支承在与离合器盖总成3紧固的同轴 图5-3 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线的第二飞轮2的短轴6上。在从 1、第一飞轮 2、第二飞轮 3、离合器盖总成动盘4中没有减振器。双质量飞 4、从动盘 5、球轴承 6、短轴 轮减振器具有以下优点: 7、滚针轴承 8、曲轴凸缘 9、联结盘 1)可以降低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 10、螺钉 11、扭转减振器统的固有频率,以避免在怠速转速时的共振。 2)增大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降低减振弹簧刚度K,并允许增大转角。3)由于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较好,在变速器中可采用粘度较低的齿轮油而不致产生齿轮冲击噪声,并可改善冬季的换挡过程。而且由于从动盘没有减振器,可以减小从动盘的转动惯量,这也有利于换挡。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由于减振弹簧位置半径较大,高速时受到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使减振弹簧中段横向翘曲而鼓出,与弹簧座接触产生摩擦,使弹簧磨损严重,甚至引起早期损坏。双质量飞轮减振器主要适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转矩变化大的柴车中。六、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1对操纵机构的要求 1)踏板力要小,轿车一般在80150N范围内,货车不大于150200N。 2)踏板行程对轿车一般在80150mm范围内,对货车最大不超过180mm。 3)踏板行程应能调整,以保证摩擦片磨损后分离轴承的自由行程可以复原。 4)应有对踏板行程进行限位的装置,以防止操纵机构因受力过大而损坏。 5)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6)传动效率要高。 7)发动机振动及车架和驾驶室的变形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2操纵机构结构形式选择 常用的离合器操纵机构主要有机械式、液压式等。 机械式操纵机构有杆系和绳索两种形式。杆系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中。但其质量大,机械效率低,车架和驾驶室的变形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在远距离操纵时布置较困难。绳索传动机构可克服上述缺点,且可采用适宜驾驶员操纵的吊挂式踏板结构。但其寿命较短,机械效率仍不高。此形式多用于轻型轿车中。 液压式操纵机构主要由主缸、工作缸和管路等部分组成,具有传动效率高、质量小、布置方便、便于采用吊挂踏板、驾驶室容易密封、驾驶室和车架变形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离合器接合较柔和等优点。此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的汽车中。 3离合器操纵机构的主要计算液压式操纵机构示意,如图61所示。 踏板行程S由自由行程Sl和工作行程S2两部分组成: 图6-1 液压式操纵机构示意图 (2-36)式中,为分离轴承自由行程,一般为1530mm,反映到踏板上的自由行程一般为2030mm;dl、d2分别为主缸和工作缸的直径;Z为摩擦面面数;为离合器分离时对偶摩擦面间的间隙,单片:=085130mm,双片:=075090mm。a1、a2、b2、c1、c2为杠杆尺寸(图217)。 踏板力可按下式计算 (2-37)式中,F为离合器分离时,压紧弹簧对压盘的总压力;为操纵机构总传动比,= ;为机械效率,液压式:=8090,机械式: =7080;为克服回位弹簧1、2的拉力所需的踏板力,在初步设计时,可忽略之。工作缸直径d2的确定与液压系统所允许的最大油压有关。考虑到橡胶软管及其管接头的密封要求,最大允许油压一般为58MPa。对于机械式操纵机构的上述计算,只需将d1和d2取消即可。七、离合器的结构元件 1从动盘总成从动盘总成主要由摩擦片、从动片、减振器和花键毂等组成。从动盘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影响很大,应满足如下设计要求: 1)转动惯量应尽量小,以减小变速器换挡时轮齿间的冲击。 2)应具有轴向弹性,使离合器接合平顺,便于起步,而且使摩擦面压力均匀,减小磨损。3)应装扭转减振器,以避免传动系共振,并缓和冲击。为了使从动盘具有轴向弹性,常用的方法有:1)在从动盘上开“T”形槽,外缘形成许多扇形,并将扇形部分冲压成依次向不同方向弯曲的波浪形。两侧的摩擦片则分别铆在每相隔一个的扇形上。“T”形槽还可以减小由于摩擦发热而引起的从动片翘曲变形。这种结构主要应用在货车上。2)将扇形波形片的左、右凸起段分别与左、右侧摩擦片铆接。由于波形片比从动片薄,故这种结构轴向弹性较好,转动惯量较小,适宜于高速旋转,主要应用于轿车和轻型货车。3)利用阶梯形铆钉杆的细段将成对波形片的左片铆在左侧摩擦片上,并交替地把右片铆在右侧摩擦片上。这种结构弹性行程大,弹性特性较理想,可使汽车起步极为平顺。它主要应用于中、高级轿车。4)将靠近飞轮的左侧摩擦片直接铆合在从动片上,只在靠近压盘侧的从动片铆有波形片,右侧摩擦片用铆钉与波形片铆合。这种结构转动惯量大,但强度较高,传递转矩能力大,主要应用于货车上,尤其是重型货车。离合器摩擦片在性能上应满足如下要求:1)摩擦因数较高且较稳定,工作温度、单位压力、滑磨速度的变化对其影响要小。2)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与耐磨性。3)密度要小,以减小从动盘转动惯量。4)热稳定性好,在高温下分离出的粘合剂少,无味,不易烧焦。5)磨合性能好,不致刮伤飞轮和压盘表面。6)接合时应平顺而不产生“咬合”或“抖动”现象。7)长期停放后,摩擦面间不发生“粘着”现象。 离合器摩擦片所用的材料有石棉基摩擦材料、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和金属陶瓷摩擦材料。 石棉基摩擦材料具有摩擦因数较高(大约为03045)、密度较小、制造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它性能不够稳定,摩擦因数受工作温度、单位压力、滑磨速度的影响大,目前主要应用于中、轻型货车中。由于石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对人体有害,所以现在正以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来替代石棉纤维。粉末冶金和金属陶瓷摩擦材料具有传热性好、热稳定性与耐磨性好、摩擦因数较高且稳定、能承受的单位压力较高以及寿命较长等优点,但价格较贵,密度较大,接合平顺性较差,主要用于重型汽车上。 摩擦片与从动片的连接方式有铆接和粘接两种。铆接方式连接可靠,更换摩擦片方便,适宜从动片上装波形片,但其摩擦面积利用率小,使用寿命短。粘接方式可增大实际摩擦面积,摩擦片厚度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抗离心力和切向力的能力,但更换摩擦片困难,且使从动盘难以装波形片,无轴向弹性,可靠性低。 花键毂是离合器中承受载荷最大的零件,它装在变速器输入轴前端的花键上,一般采用齿侧对中的矩形花键,花键轴与孔采用动配合。 花键毂轴向长度不宜过小,以免在花键轴上滑动时产生偏斜而使分离不彻底,一般取1014倍的花键轴直径。花键毂一般采用锻钢(如45钢,40Cr等),表面和心部硬度一般在2632HRC。为提高花键内孔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可采用镀铬工艺,对减振弹簧窗口及与从动片配合处应进行高频处理。 从动片要求质量轻,具有轴向弹性,硬度和平面度要求高。材料常用中碳钢板(如50钢)或低碳钢板(如10钢),一般厚度为1325mm,表面硬度3540HRC。 波形片一般采用65Mn,厚度小于1mm,硬度为4046HRC,并经过表面发蓝处理。减振弹簧常采用60Si2MnA、50CrVA、65Mn等弹簧钢丝。 2离合器盖总成 离合器盖总成除了压紧弹簧外还有离合器盖、压盘、传动片、分离杠杆装置及支承环等。 对离合器盖结构设计的要求: 1)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免影响离合器的工作特性,增大操纵时的分离行程,减小压盘升程,严重时使摩擦面不能彻底分离。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适当增大盖的板厚,一般为2540mm;在盖上冲制加强肋或在盖内圆周处翻边;尺寸大的离合器盖可改用铸铁铸造。 2)应与飞轮保持良好的对中,以免影响总成的平衡和正常的工作。对中方式采用定位销或定位螺栓,也可采用止口对中。 3)盖的膜片弹簧支承处应具有高的尺寸精度。 4)为了便于通风散热,防止摩擦表面温度过高,可在离合器盖上开较大的通风口,将离合器制成特殊的叶轮形状,或在盖上加设通风扇片等,用以鼓风。 中、轻型货车及轿车的离合器盖一般用08F、08Al、08钢等低碳钢板,重型汽车则常用铸铁件或铝合金压铸件。对压盘结构设计的要求: 1)压盘应具有较大的质量以增大热容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