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课 题1000 以内数的认识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2. 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恰当地教学描述 1000 以内的数的大小。目标3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能说出千以内的数位名称。教学正确的数数和理解10、 100、 1000 之间的关系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前复习1、一个一个的数,从20 数到 302、五个五个的数,从30 数到 503、从 50 数到 100 你们想怎么数?4、 100 里面有几个十,10 里面有几个一?二、认识千以内的数
2、。1、数百以上的数。数一百零几的数。强调 109 到 110 数的关键点。数111 121。 151-1712、认识百位。出示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认识百位。千位。强调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3、一百一百地数到400。4、再十个十地数到490。5、再一个、一个的数,数到494。6、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198、 199、 200、201。7、学习数的读写让学生自主学习说一说如何读数?8、学生抽象数数。一百一百地数,510 710。十个十个地数,710 890。一个一个地数,890 903。9、讨论演示:一个一个地数,890 903。10、一个一个地数,903 1000。调整小正方形读写10 个一
3、百是一千。三、生活中一千以内的数。四、读数写数练习。同桌合作一个读一个写870、123、 320、 521、199、 100课 题1000 以内数的认识1、知道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教学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目标3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数的组成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第5 页 2、3、4、7 题1、 订正答案。2、 确定出交流的问题。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重点是拐弯数整百的节点。二、全班交流。三、自主练习。(一)填空。1、10 个一是( ),10个十是( ),10 个一百是()2、三百九十九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3、 739里有(
4、 )个百,( )个十和()个一。 4、 358 里有 3 个( ), 5 个( )和 8 个( )。5、5 个百和 3个十是()。6、 5 个百和 3 个一是()。交流十位上为什么用0 占位?7、3 个百和 5个十是()。8、 3 个百和 5 个一是()。9、 507读作()。10、 888 百位上的8 表示 8 个( )十位的8 表示 8 个( ),个位的8 表示 8个( )。11、 1000 是( )位数,最高位是()位,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二)判断。1、 456读作四五六( ) 2、三百零九写作390 ( ) 3、3 个百和6 个十是306()4、最大的一位数是9
5、( )5、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6、 389 后一个数是400()7、 709是由 7个百和 9 个十组成的。( )课 题认识算盘1、认识算盘。教学2、继续巩固对1000 以内数的认识。目标3、认识算盘,会在算盘上正确表示1000 以内的数。教学会在算盘上正确表示1000 以内的数重难点教学过程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功用在很久很久一起,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算,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工具,那就是算盘,后来慢慢地改进成现在用的算盘。二、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区分上、下珠。算盘歌: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
6、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三、介绍计数原则。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四、实际应用。认识算盘上的数位,从右边起个位、十位、百和千位。先从简单两位数拨起,23和591、一起在算盘上表示:5872、想一想5 怎样表示, 8 怎样表示? 7 怎样表示?满了10 怎么办?3、指名表示:850 8054、一个一个地拨,从587 拨到600。5、同桌两人一个说数,一个拨数,互相练习。五、巩固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8、9 题。六、自主完成第10、 11 题与课外实践。课 题10000 以内数的认识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教学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
7、顺序。目标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感受身边的数据。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的知识?能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吗?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更大这样的数,你瞧:(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 的情境图。)二、认识计数单位“万”1、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一层:三千六百九十三个座位二层:三千五百一十五个座位三层:二千五百一十八个座位2、你能把这些数读出来吗?试试看。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师生一起边数边拨,当拨到3693时,问:这
8、两个“3”一样吗?表示多少?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你能联系前面的知识说说吗?三、感知“一万” 。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我们来看看吧。A、在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了女子10000 米跑的冠军。你知道她围着体育场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吗?(25 圈)(课件二)B、 人民大会厅可容纳5000 人就餐?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四、今天学了“万”你觉得应该怎样补充数位顺序表?读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 五、认、读、万以内的数。1、认、读、几千几百几十几2、练习:师写出6153,让学生
9、说一说它的组成和读法。3、独立练习P11 第 2 题(强调:末尾的0 不读)课 题10000 以内数的写法1、熟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总结读写万以教学内数的方法。目标2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感。教学万以内数的方法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复习数的读写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1 接着数数。248 _ _ _ _ _5999 _ _ _ _ _9997 _ _ _ _ _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第五位是( )。3读出下面的数。846 309 630
10、 69254写出下面各数。一百三十四百零二三千五百七十八二、中间、末尾有0 的万以内数的写法。1中间有零的数的写法。观察计数器尝试写数。知识迁移,有三位数的写法过渡到四位数的写法,总结写数方法,提高抽象概括能力。拨出 8070。 80072、观察计数器上的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从哪位开始写?3、末尾有0 的数的写法。拨出8700。观察计数器上的数的组成,写出并读出这个数。4、练习。在计数器上拨出3000、 5070 让学生练习读数写数。提示写数的方法: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就在那一位上写0.5、总结读数写数方法。课 题万以内的大小比较及近
11、似数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2、初步学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目标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态度。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前小研究:自学课本13、 14 页。1、说说什么是近似数。2、怎样比较数的大小。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大数,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光明小学和实验小学去找一找,看你能找到哪些大数。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1、仔细观察信息窗,看他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据?2、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3、师生合作,解决所提出的问题(1)哪所学校的人
12、数多?让学生知道:比一比1210 和 958 的大小就知道了。交流方法一:看数位;方法二:估一估,1210 比 1000 大,而 958 比 1000 小。对学生的回答给你肯定。( 2)故事书和科技书哪类册数多?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借机告诉学生:895 接近 900, 900 就是 895 的近似数;806 接近 800, 800 就是 806 的近似数。练习训练: 806、 816、 826、836、 846、 856、 866、 876、886、 896 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十位上的数比5 大近似数是十位上的数比5 小近似数是三、实践应用课本 15页
13、1四、作业设计:课本 15 页2900800课 题整百、整千的加减法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教学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目标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答20 个十是多少? 36个百是多少?5 个千是多少?80 里面有( )个十130 里面有()十500 里面有()个百4000 里面有()个千二、探索新知1、出示信息窗4 情境图观察提出问题:从入口到北三楼长约500 米,从北三楼到北四楼长约300 米,从入口
14、到北四楼有多少米?2、学生自主列式交流如何计算。3、汇报( 1)借助计数器拨一拨( 2) 500 是 5 个百, 300 是 3 个百, 3 个百加 5 个百是 8 个百, 8 个百是 800(3) 因为 3+5 等于 8,所以在 8 后面加两个 0 就是 300+500=800(4) 个位 0+0=0,十位 0+0=0,百位 3+5=8,所以是 800(对这种相同单位上的个数相加的办法给予特别关注与引导,为后面几千几百加减几百作铺垫)4、解决问题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110-90= ?让学生自主解决说出算法5、探究1400+600 的算法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教师顺势板书课题
15、: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可以怎样想?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意见,选出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三类推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第二组: 5000+3000= 3000+2000= 9000-6000= 7000-2000= 4000+5000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自主练习18 页2题课题信息窗 5估一估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 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教学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目标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体会估算的重
16、要性,重难点教学过程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一、情境激趣、提出问题。( 1)师生交流游览北京的感受和印象。( 2)课件展示我爱北京日记的场景画面。( 3)提出问题。 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可能提出:一行约有 10 个字,共 10 行一共大约 100 个字我圈了20 个字这篇日记大约圈了5 次共 100 个字。二、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数一数。你能很快地知道这张班报有多少个字吗?”给学生时间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看。( 2)谈体会:你得出结果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 2)有些字被挡住了,看不
17、着,没法数。( 3)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算一下大体数量一篇日记大约有100 个字, 4 篇日记大约有4 个 100 是 400 个字。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寻找估算策略。1、估算的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相同,2、巩固估算策略。21 页:白菜园(1)学生个人尝试估计。(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下面思路:先算出 1 畦白菜有多少棵(一畦白菜有 10 行,每行大约10 棵,共 100 棵),再推想 3 畦白菜大约有多少棵?( 3)教师小结:估计的时候要有一定根据,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计。四、课堂
18、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 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1 、 通过复习,使学生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等有关知识;教学2、 通过整理,使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初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目标3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任务: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整理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昨天请同学们收集生活中万以内的数,谁愿意把你收集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来汇报一下。二、梳理知识1 读数、写数的复习(1) 读数1、你能来读一读吗?(学生个别朗读)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填空:读数时,从( ) 读
19、起,千位上是几就读( ) ,百位上是几就读( ) ;中间有一个 0 或两个 0,( ) ,末尾的 0( )。2)写数师:我们不但要会熟练地读数,还要学会写数写出下列各数二千七百四百六十 三千零八十九五千 六千零五二千八百零六学生独自写完后同桌校对说说写数的方法 (从高位开始,哪一位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写出 4997后面的五个数:、写出 6042前面的五个数:、( 3)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把上面各数表示出来,并说出上述数的组成例: 2700 由( )个千、( )个百组成的2 比较数的大小复习5) 练一练:请你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2858 2080 3200 2800 20083、复习近似
20、数练习:养鸡场一天收鸡蛋2503 个,约是()个一个果园里有果树3994棵,约是()棵图书馆有连环画1004 本,约是()本两城之间的路程是2643千米,约是( )千米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的收获?二、甜甜的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 课本第 24 28 页信息窗 1 及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 毫米、 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 毫米, 1 分米 =10 厘米。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 1 毫米、 1 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具准备:
21、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1 米15 厘米长的“金箍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1、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 梦见咱们班同学发言特别积极 你做过梦吗?(交流自己的梦)天星宝宝和你一样也做了一个梦。师出示课件 31 页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中所提供的信息。师:孙悟空有个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一下:猜猜他的金箍棒有多长?(出示 1 米 15 厘米长的金箍棒。)学生试着估计一下。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孙悟空的金箍棒长是1米15厘米。2、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 1 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
22、位?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一下,1 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3、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生:数学书的长度是21 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 厘米多,比 16 厘米少。师:数学书的宽比 15 厘米多,比 16 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用以前学的长度单位设法表示出它的具体长度,怎么办?生:找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师: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一)合作交流,探究算法(二)认识毫米1、师: 1 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
23、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 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 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 毫米。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1)问:从 0 刻度到刻度 1 是几厘米?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一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 和刻度 1 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2)问:从刻度 1 到刻度 2 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 1 和刻度 2 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3)问:从刻度 3 到刻度 4 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 3 和刻度 4 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4)引导学生小结:这就是说, 1 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得出: 1 厘米 =10 毫米3、教师让学生量
24、一量1 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 毫米。量完后教师说明: 1 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 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一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的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 毫米。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10 张纸的厚度大约是毫米,毫米用字母 mm 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了对长度单位概念的认识。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2、练习:同桌互量
25、曲别针和钉子有多长?(二)认识分米1、引入分米。( 1)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 1 米,用“厘米”作单位时,很麻烦。 )( 2)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4)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作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5)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 (得出以“ 10 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分米用字母 dm 表示。板书,把课题补充全
26、:分米的认识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有机会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3、问: 1 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 分米 =10 厘米)。用手势表示出 1 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 分米的长度。4、学生观察米尺,回答:1 米里面有几个1 分米?(板书: 1 米=10 分米)5、自己动脑填一下。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1、游戏:小小测量家先估测,再进行测量,记录估测和测量结果:a 数学课本长度。 B 铅笔盒宽。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一)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二)在作
27、业本上画出毫米、厘米、分米长的线段。(三)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 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板书设计分米、毫米的认识厘米毫米分米厘米第二节课时一、自我探索1、你知道 1 分米有多长吗?1 分米 10 厘米分米有 dm 表示你能找一找身边大约是1 分米的物体吗?2、同桌合作:测出10 个分米的长度10分米1米二、 1.第 27 页自主练习第3 题。完成这道题目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估算和实际测量,差距大吗2.自主练习第5 题。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三、拓展练习1、你能找到生活中用“毫米”、“分
28、米”表示的东西么?2、你能根据你所找到的物品,量出它的长度3、自主练习P286-7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4、布置作业自主练习P288 10课题甜甜的梦 -千米的认识课时两节课时教学准备米尺、直尺、课件教学目标1 、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设想 继续根据情境图,编成数学故事讲一讲小朋友甜甜在梦中发生的事情,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或补充,选择有关千米的问题引入对新知识的
29、学习。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时自主探究1、想一想: 1 千米有多长?1 千米也叫 1 公里,用km 表示大约有三个公交车站的路程。2、总结: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1 千米 1000 米1米10分米1 分米 10 厘米1 厘米 10 毫米想一想: 2 千米()米二、探究生活中的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A 图一:火车已经行驶了180 千米。B 图 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 千米。C 图 3 ;离南京还有98 千米。D 图 4:地图上的1 厘米、 2 厘米、 3 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 千米、 32千米、 48 千米。(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
30、千米”?(小组交流)(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 公路、河流的长度, 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 可以用 “km” 表示。(板书:(公里 km)三、感知体验。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1 千米到底有多长?出示操场: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50 米,沿着它跑几圈是四、自主体验户外活动:到操场走一走,感受1 千米有多远。你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与1 千米比相差多少?四、课堂小结:1 千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第二节课时一、设疑导入:1、这一单元你又知道了那些长度单位?2、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二、探究展示交流1、独立整理回忆。小组互动,整理复
31、习。课堂交流,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mmcmdmmkm1010101000三、自主练习1、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 31 页,把空补充完整。看完的同学,把你学会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2、小组汇报后,课件展示知识树,和学生一起把知识点填到大树里。3、填一填1千米=()米 38 米+54 米 =()米1米6分米=()分米 50 毫米 4 厘米 =()厘米8千米 =()米 +()米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学会了
32、吗。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测量和搜集数据的实践活动,通过课上交流以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本课又为学生提供了现场测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教学准备学具: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
33、尺、直尺)足球、排球、 7 号电池、 5 号电池、 10 张卡纸、 10 张作业纸、数学书、数学作业本、各种测量表格课前将附件 1 作业汇报表,分 4 组发给每位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测量,完成表格。 (小组成员调查同一项目)学生活动形式:每5 人为一小组。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复习旧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长度单位了,想一想都有那一些?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 千米)2、用手势比划出长度单位的长度(1)比划出1 毫米大约有多长?全班一起比划出1 毫米你是怎样记住的?1 分米呢? 1 米怎么比划?(2)你能不能比划出1 千米多长?学生比划不出来质疑:为什么你比划不
34、出来?提问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3、回顾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问:这些长度单位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你还记得吗?生回顾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1010101000二、交流汇报,课前作业1、 小组内讨论( 1)师介绍课前作业项目测量或调查项目(附件表 1)( 2)谈话:全班分小组,小组内每一同学都对同一项目进行了测量或调查( 3)小组内交流:交流内容:测量结果、选用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谈谈自己在测量中的收获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讨论结果。3 、讨论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1) 谈话:观察这四张表格,仔细看看各自选用的长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2)师小
35、结:在测量物体时,要灵活的选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1) 课件出示:小朋友用直尺量手腕一周长, “我的手腕一周大约长 4 厘米”(2) 提问:你同意这个小朋友的看法吗?“你想对小朋友说什么?”(3) 师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如:长度、形状),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5、拓展知识:课件出示有关长度的小知识(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动物身长、建筑的高度等小知识,制作成幻灯片)三、合作探究,现场测量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小组抓阄决定测量活动(1) 揭示课题:动
36、手量一量(2) 课件出示:五项活动及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介绍(3) 小组抓阄决定本组的活动并领取相应的表格(附件2)2、 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活动(1) 小组讨论:选用哪个工具完成任务;如何分工完成任务。(2) 小组分工 ,合作活动3、 小组汇报本环节的活动虽然和课前的活动同是测量,然而本环节让学生有意识的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选用不同单位表示他的长度。而课前的测量都是无意识的选用。这一环节是承接上一环节,是对上一环节意识到要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的实践应用。同时每一组两个活动任务的安排是有意识的,每一组的活动一般需要选择不同测量工具和单位, 通过更换工具及单位,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选择合适的工具,
37、 测量的更方便、更准确。四、全课小结课题:智慧广场课型 新授教学法:观察、操作、实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学习目标l、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情景图里的问题二、设疑导入出示“智慧广场”情景图,怎么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三、自主探究展示交流1、小组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2、小组汇报展示。3、归纳总结,想一想我们
38、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搭配的?巡视指导时,要提醒学生把每一种情况记录下来。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一,自主练习二,自主练习三,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师巡视中,对于困难学生进行辅导。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第三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课时 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景,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计数器等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请学生口算70-5060+8090-7050+9035+3560-
39、690+945+45100-1088-8二、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 ,请学生认真观察组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弄清图意,提出数学问题。谁知道画面上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起来了。看完后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咱们班的小朋友也一定会像小蜜蜂那样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对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巡回指导)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
40、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算法?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谁愿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好一些?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三游戏:“贴七色花”今天我想让大家来扮演一次勤劳的小蜜蜂,大家愿意吗?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花瓣贴在相应的花心周围,比一比,看哪朵七彩花贴得最漂亮?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口算板书设计:信息窗 1蜜蜂王国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57+29=86(只)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32+45=77(只)课时 2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教学内容:1)练习教科
41、书第38-39 页,继续学习万以内书的加减法,对所学知识加以强化和巩固。教学目标:熟练地口算得数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熟练地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建立计算技巧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二、带领学生完成自主联系。1、口算:23+1548+3227+3319+4376-2398-4584-5795-2769-43说说自己的算理2、 45-19900+8005000+3000
42、1000-2007000-2000“自主练习”第1 题、第 3 题、第 7 题是针对新知的口算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口算的;也可以采用小组比赛、接力赛等丰富生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在课前制成卡片,进行经常性的练习,以提示学生的口算能力。第 2 题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估算、口算练习的题目。通过三个小朋友两天看书的页数,让学生先估算谁看得多,然后算一算加以验证,看谁估计的准确。在练习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估算的过程及方法。也可以通过本班学生实际看书情况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应达到计算与估算有机结合的目的,培养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3、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乒乓球拍和乒乓球并不是一
43、一对应关系的,有的拍子是没有球的,有的是有球没有拍子的。4、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画面,搜集信息2)独立解答书上练习,集体交流5、拓展1) 观察画面,搜集信息2) 思考方法:明白两人的家应在书城的同一侧,然后确定丁方家的位置小钢架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小钢家在丁方家和书城之间:2000-300=1700( 米 )小钢家不在丁方家和书城之间:2000+3000=2300(米 )三、总结。同学们学的比较好,把课堂学的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23+15=48+32=27+33=19+43=76-23=98-74=84-57=95-27=课后反思:课时 3信息窗 2-整装待发教学内容:
44、教科书第40-41 页,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教学目标:学生们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重难点: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出示信息图,导入新课。这幅图呈现的是许多小蜜蜂正准备出发采花粉的情境。图中提供了四个数据。向北飞的有310 只;向东飞的有103 只;向南飞的有286 只;向西飞的有530 只。二、新授看到这么多的小蜜蜂采花粉,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课件提供采花粉的小蜜蜂只数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5、?(环视学生,给学生留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1:向北飞的和向西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2:向东飞的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3: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4:向南飞的蜜蜂再添几只就和向北飞的蜜蜂的只数一样多了?向南飞的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大家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对吗?向北飞的和向西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大家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并汇报计算过程,教师进行板书。 )530+310 =1: 53个十加上31 个十等于 84 个十,是 840。2: 5 个百加 3 个百等于 8 个百,3 个十加 1 个十等于4 个十, 8 个百加 4 个 3:我口算: 530 +300=830830+10=8404:我用竖式算:53 0+31084 0师:你们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更容易理解,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畅所欲言。 )三、课堂小结作业设计:完成自主练习中相关题目回家与爸爸妈妈比口算板书设计:整装待发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530+310=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分析行业趋势模板工具
- 违约和合同解除模板范文(3篇)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科技研发创新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母鸡孵小鸡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区块链安全技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网络攻防与数据保护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襄阳2ol9年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放射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 2025消防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大规模数据标注技术-洞察及研究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 房屋拆迁安置协议
- UG有限元分析第13章
- 《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05-幼儿园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教育活动课件
- 美国寿力空压机操作规程
- 南瑞继保PCS9700综自监控和远动系统维护操作手册.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培训基地医院部分)
- 埃博拉病毒_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