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北京高考语文备考模考古文阅读范例4篇海淀期中-人物传记-叙多议少,文长抓顺序,梳理结构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
2、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
3、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先生因诣县官,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取材于刘大櫆的张复斋传,有删改)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 崎岖:这里指颠沛流离 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 恤:怜悯C民逋赋,久不能输 逋:怠慢 D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 卑:(地势)低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
4、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B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C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 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 D先生因诣县官,谓此皆湖岸荒余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你看见你父亲将受大杖责打,却安于残忍地看着,你怎能够推脱掉不孝顺的罪名呢?B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先生通过问询得知他卖了儿子,就捐出自己的俸禄,把孩子赎回来并让他回家。C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对)那些清秀
5、英俊的年轻人,(先生都)亲自用对待宾客一样的礼节对待他们。D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县官相信先生一向是性情谨厚之人,(又)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它(隐情)。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家,称得上是以孝为先。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他为华容百姓请求减免赋税,华容百姓一直享受着实惠。6C。(逋:拖欠。陈情表“责臣
6、逋慢”中的“逋”是“怠慢”的意思。)7C。(以,介词,用,拿。 A而,可是,表示转折关系;承接关系。B乃,副词,才;副词,反而,竟然。D因,连词,于是,就;介词,趁着。8C。(“俊秀者”是才智出众的人。)9 D。(原文张复斋从金溪“解组归”,并未说明是“被罢免”;且此次归乡还家,家在华容,而非“又回到福建晋江”。张复斋经历:知晋江,多善政,判案仁明,劝勉训诲礼遇晋江人,因母需赡养而离晋江;侍母二十年后,起用到江西金溪,因不从权贵自解官职,金溪百姓像晋江一样泣别挽留他;从金溪回到故乡华容,为故乡减轻赋税想办法,故乡人因此蒙利。)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复斋先生,姓张,华容县人。他的先祖从江南和
7、州迁居到华容县游桥,先后传承九代,而生先生。先生年幼就善于写文章。入官学后,遇上吴三桂叛乱,颠簸往来于战阵中,和他的弟弟召修背着母亲跋涉于危岩深谷之间,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康熙乙丑年间中进士,主政福建晋江,多行善政。上司准备上述推荐他,但先生因母亲年迈要养老送终(而推辞)。当地百姓挽留他而不能,都一起供给他食用之需,哭着送到洛阳桥的有数万人。张复斋先生侍养母亲二十年后,才起用为江西金溪县令。正值荒年,先生请求获得七千多石粮食,多方赈济、借贷,救活了很多人。恰逢有上级官员倚靠朝廷权贵,他所隶属的郡县官员都被胁迫而归依其门下,并向他索求厚礼。张先生不愿屈从,就被解除了官职。金溪的百姓挽留哭送他
8、到晋江。在晋江时,有商人埋怨他的继母的苛求,而不奉养他的父亲。他到县衙申诉。商人向先生送礼,以家里贫困为由请求宽解。大家都争相去看,天正冷,商人拿新衣服给他父亲穿,而自己穿着破衣服,装出又冻又饿的可怜相,并说:“有衣服都用来孝敬父亲了。”张先生特意怒视他的父亲,说:“孩子冷成这样,你不体恤他吗?”喊下吏拿大棒来。张先生斜眼看商人脸色如平常一样,突然指着他骂道:“你看你父亲将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呢,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托得掉?”就用大棒敲那商人,而他父亲就在旁边哭泣。张先生拿出些钱给他父亲,说:“用这安度晚年吧。”大家都拍手称快。百姓欠税久不能交,等到交纳延期那么赋税就更多了。先生诘问得知他们有
9、得已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俸禄赎回孩子还给他们。有一个看守瓜园而死掉的人,夜里不知是谁干的。先生召集乡民到社庙来,关上门让他们脱了衣服看,有一个人身体有受伤的痕迹,先生叱责他说:“你去偷那人的瓜,正好那人在戒备,于是两人殴打起来,以至到了这种地步。”那人就伏罪了。先生断案明察秋毫而有仁爱之心,诸如此类有很多。晋江人文比其他县要兴盛。先生到了后,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从此后晋江参加童子试的多大万人。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归居华容,足不出户。华容在洞庭湖畔,地势低洼而赋税苛重。在明朝末代,百姓多有流亡。国家最初规定赋税准许原来额度每十亩可减为
10、六亩多,后来土地开垦面积渐渐增加,而朝廷清丈令下达后,县官制定他们欺骗官府、隐瞒实情,准备征收全额赋税。先生说:“我没有中等人家的田产,而乡人就更困苦不堪了。”于是到县衙禀报事由,说这地方都是湖岸荒滩之地。十有八九被水浸没,百姓愚昧,不懂得按先例请求减免赋税,被官府误以为是隐瞒而获罪罚,应当准许湖乡按下等地来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一升粮。县官信任先生向来是长者,体察百姓疾苦无他人所能及,终于按他说的办了。华容人至今还承蒙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先生名召华,字君实。评论曰:先生在官府任职前后只有四年,所以设施没有完成,但是他造福利于民的事却很多。他建议减免湖田的赋税,华容人准备建立祠堂来报答他的恩情,
11、但先生坚决制止了,这就是所谓的阴德啊。即使让他的子孙世代为三公,难道过分吗?海淀一模-叙议结合+延伸-文短意深,抓主旨鄞有高世之士,日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揩,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兄夫幽姿劝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
12、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帮贤友朋也。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案。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13、! (取材于元戴良爱菊说)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 B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C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 D菊有贤友之象 象:这里指特征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之贤之B 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花,又为之徘徊花下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 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 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能够表现骆先生“气节刚正”的一组是( )1 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2
14、以故世之世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望行交者3当天气始萧,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巡行圃中4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5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A 134 B124 C 234 D235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反省自己。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和渴求之心。10阅读延伸题:文中“落落不与世
15、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处世之道,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6.C 7.B 8.B 9.A10.(10分)要点:从文中举例恰当(1分),概括说明骆先生的处世之道(2分);谈看法观点鲜明(可正可反或正反结合)(2分),分析言之成理(可举例分析,也可说理分析;以例代析、说理分析不到位酌情扣分)(3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附录2:文言文参考译文鄞州有一位超凡脱俗的读书人,叫骆以大先生,(他)相貌威严,气节刚正,举止严厉,言语率直,学识广博,见闻丰富,特立独行,不与世俗之人应付周旋,(如果与他)一句话不投机,一件事情不和洽,他就会不
16、高兴地离开,一辈子都不再(与世俗之人)同列。因此世间的读书人,很少有人能合乎他的心意,(而骆先生也)以同这类人成为知心朋友为耻辱。然而骆先生唯独把菊花视为好朋友。每年都会在他的小斋外面,成排成列地种上几百株菊花,春天锄草,夏天灌溉,秋天的时候就把菊花的枝干编起来,像屏风一样地排列着。当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菊花盛开了,他就披上鹤氅,戴上折角巾,拿着九节杖,漫步园中。看见菊花那隐而不露的姿态、刚劲不阿的气质,看见菊花迎风傲霜,就想到磨砺自己的节操,身处艰难困苦而不屈服;看见菊花(即便是)长于泥土,(也开得)纯净金黄毫无杂质,就想到要保持纯正的本色自我坚守,让君子敬仰,让小人畏惧;看见菊花早上培土晚
17、上盛开,不与其它花竞争,就想到自己也要举止谦让,谦退可以没有过失,进用会有所悔恨;闻到菊花那甘甜的味道,芳馨的气息,看到菊花那高洁的品质,耿介的性情,就想到自己也要积蓄力量,待时而发,生活在俗世之中洁身自好,不与平凡庸常之辈在这世上为伍。所有这几种品质,一旦自己有跟菊花不一样的,就因此徘徊于花前,或抬头观望,或低头沉思,又惭愧又自责,一定要达到物我两忘,彼此亲密无间的境界,然后跟这些菊花相守在寂静的窗边,一起相伴到草木凋零的时节,就如和自己的朋友用道义相互切磋,用德行相互砥砺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已经与菊花完全相通,自己也仿佛化身为菊花了。像这样,菊花啊,先生啊,真正成为贤友良朋了。菊花只是具
18、有贤友良朋的特征,先生尚且这样喜爱它,更何况世间的贤能之士呢?所以,世上没有贤能之人就罢了,有就一定会被先生喜爱,就像喜爱这菊花一样。先生喜爱贤能之人的心意,难道真的与喜爱菊花的心意有什么不同吗?唉!菊花不能把自己当做贤能之士,只有先生认为它贤能;士人不能知道自己不贤能,只有先生能知道他不贤能。贤能之人我就爱它,不贤能的人我就远离他。唉!哪里有像菊花一样贤能的“陶潜”同我一起谈论先生的交友之道呢?西城一模-议论+延伸-文短意丰,注意论点及论证思路。尝试观上古记,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也。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
19、同,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无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贵于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国之不大也。此所以欲荣而愈辱,欲安而益危。民之治乱在于有司,今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谀,将众则疲怯,以此厚望于主,岂不难哉!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可耻,临财物资赆则为己。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也;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诈诬之道,君子不由。人之议多曰:“上用我,则国必无患。”然用己未必是也。己有患,用己于国,恶得无患乎?而莫若修身自贤。己,可制也;释其所制而夺乎其所不制,悖。则未用其治国治官,宜也。若夫内事亲,外交友,虽
20、可达也,然事亲未孝,交友未笃,是所未达,恶能善之矣?故论人无以其所未达,而用其所已达。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主虽过与,臣不徒取。忠臣之行,近知本矣。(取材自吕氏春秋务本,有改动)注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实:实利,包括地位、俸禄等。反情:内省,省察自己。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临财物资赆则为己 赆:财物B. 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 伐:功劳C. 交友未笃 笃:忠厚D. 恶能善之矣 善:认为好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 主虽过与,臣不徒取B.而其名无不辱者 此所以欲荣而愈辱C.皆患其家之不富
21、也 诈诬之道,君子不由D.以此厚望于主 己有患,用己于国,恶得无患乎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 理解:(他们)都忧虑自身不能在国内显贵B. 修身会计则可耻 理解:(认为)修养自身、合理地支配钱财是可耻的 C. 然用己未必是也 理解:但是任用自己的君王不一定会这样做D. 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理解:古代侍奉君主的人,一定先贡献才能,然后才担任官职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首段引诗经的话来说明“为公”与“顾私”的联系。B.作者认为百官应替君王治理好百姓,方能获得显贵之位。C.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作者认为用其治国必无患。D.
22、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了事君者应该有的姿态和品行。10第二大题文言文吕氏春秋务本中最后一句说“忠臣之行,近知本矣”,意思是“忠臣行事,接近于懂得什么是根本”。这里所说的“根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就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积累谈谈对“知本”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6B 伐:功劳7B B项中两个“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A项中“与”为介词,“跟”;“与”为动词,给予。C项中“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为助词,“的”。D项中“于”为介词,“向,从”;“于”为介词,“在”。8C 理解:但是如果真的任用他,未必是这样(指“国必无患”)9C 文章第三段“内事亲,
23、外交友,虽可达也,然”是说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并非具有最高修养的人。故“用其治国必无患”于文无据。10第一问:为国家建功是个人获得荣华富贵的根本;修身自贤是治国治官、建功立业的根本。第二问(略)评分标准:本题10分。第一问4分,每点2分。第二问4分,要结合积累有分析;表达准确、简洁、有条理,2分。附:【古文阅读参考译文】曾试看上世古书,三王的辅臣,声誉没有不荣耀的,地位没有不安稳的,(这是由于他们)功劳大的缘故。诗经上说“好雨落在公田里,一并下在私田上”,三王的辅臣,都能凭借有功于公家,从而获得自己的私利。平庸君主的辅臣,他们希望得到名誉地位的心情跟三王的辅臣是相同的,可是他们的名声没有不
24、蒙受耻辱的,他们的地位没有不岌岌可危的,(这是由于他们)没有为公家立功的缘故。(他们)都忧虑自身不能在国内显贵,却不忧虑自己的君主不能在天下显贵;(他们)都忧虑自己的家族不够富足,却不忧虑自己的国家领土不能扩大。这就是他们希望得到荣耀反而更加耻辱,希望得到安定反而更加危险的原因。人民治理得好坏在于百官,如今(世人)居官就放纵悖乱,面对钱财就贪得无厌,官位得以接近君主就阿谀奉承,统率军队就倦怠怯懦,凭着这些想从君主那里满足奢望,岂不是很难吗?假如有这样一个人,(认为)修养自身、得当地处理财物是可耻的,面对钱财就要占为己有。像这样而富足的,除非偷盗,否则无法取得财富。因此,荣华富贵不是自己来的,是
25、靠功劳得来的。如今(世人)功劳很少而企望很大,这是蒙骗;没有功劳而谋求荣华富贵,这是诈取。蒙骗、诈取的方法,君子是不采用的。人们的议论大都说;“(如果)君主任用我,(那么)国家必定没有祸患。”但是(如果真的)任用他,未必是这样。(如果)自己有祸患,任用这样的人在治理国家(的事业上),(国家)怎么能没有祸患呢?所以要得到国君的重用,没什么比修养身心、使自身贤明更重要的了。自身是自己可以制约的,放弃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却去奋力强取自己力所不及的事,这就叫悖谬。(悖谬的人,)不让他们治理国家、管理官吏是合宜的。至于在家侍奉父母,在外结交朋友,即便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如果)侍奉父母不孝顺,结交朋友不忠厚
26、诚挚,这些都未能达到,怎么能认为他好呢?所以,评论人不要根据他未能达到的,而要根据他已能达到的。古代侍奉君主的人,一定先贡献才能,然后才担任官职;一定先省察自己,然后才接受俸禄。君主即使多给俸禄,臣子也不无故接受。忠臣的行为,接近于懂得什么是根本。东城一模-人物传记+延伸-叙少议多,文短意丰。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年数岁,伯父弘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僧虔善隶书。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掘笔书,以此见容。泰始中,为辅国将军、吴兴太守。王献之善书,为吴兴郡,及僧虔工书,又为郡,论者称之。太祖善书,及即位,笃好不已。与僧虔赌书毕,谓
27、僧虔曰:“谁为第一?”僧虔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上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矣。”示僧虔古迹十一帙,就求能书人名。僧虔上羊欣所撰能书人名一卷。僧虔论书曰: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亡曾祖领军书,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忿,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王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张翼写效,一毫无异,乃题后答,右军当时不别,久后方悟,云“张翼小人,几欲乱真”。张芝、二卫并得名前代,无以辨其优劣,唯见其笔力惊异耳。羊欣书见重一时,亲受子敬,行书尤善,正乃不称名。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
28、恐在羊欣后。谢综书,恨少媚好。谢灵运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庾昕学右军,亦欲乱真矣。(取材于南齐书)注:掘笔:秃笔。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右军:右军将军。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曾任此职,世称“王右军”。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终当为长者 长者:年长的人B. 右军后进 后进:后来长进C. 天然放纵 放纵:不受约束D. 亦得入流 入流:列入流品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常用掘笔书,以此见容 B. 乃题后答 羊欣书见重一时 正乃不称名C. 右军当时不别,久后方悟 D. 无以辨其优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皆以美于
29、徐公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伯父弘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他的)伯父王弘把孩子们聚在一起,王弘的儿子王僧达在地上蹦跳玩耍B. 太祖善书,及即位,笃好不已太祖擅长书法,等到即位,(对书法还是)深爱不止C. 卿可谓善自为谋矣你可以说是善于替自己谋虑了D. 亡曾祖领军书,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我)逝去的曾祖父王领军写信,王羲之说“老弟写信就没有丢掉我”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王僧虔在孝武帝面前为求自保,不惜用秃笔写字来掩饰书法水平。B. 王献之和王僧虔都擅长书法,又都做过吴兴郡守,因此传为美谈。C. 征西将军庾翼与王羲之在书法上齐名,很多小辈都来向庾翼学习。D. 张翼和庾昕二人模仿王羲之的书法,都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意思是“宋文帝的书法,自己说可以和王献之相比,但当时评议的人说(宋文帝的)天资高于羊欣,书法艺术所达到的程度不如羊欣”。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对“天然”和“功夫”二者关系的理解。(不少于200字)(10分)6. A (有德行的人)7. A (均为介词,被。B项,副词,才;却。 C项,副词,才;介词,当。D项,介词,用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远洋万和城高端产品打造案例
- 2025年大坝建设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锰粉系列项目建议书
- 高性能网络漏洞扫描数据分析系统租赁与定制服务合同
- 展览现场安保人员调度与补充协议
- 物流运输授权分成补充协议
- 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性能优化补充协议
- 商业步行街商业地产租赁与委托运营服务协议
- 跨行业战略合作收益分成补充协议
- 海外合同文本翻译及国际法律认证合同
-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作文归类指导-想象类一(课件)统编版
-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 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竣 工 验 收 证 书(施管表2)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银行情况说明
- 基于PLC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 北科大工业生态学课件08现代工业的生态化转向
-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吡啶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叉车加油管理规范
- 部编八下语文游记阅读训练题语文八年级下册能力训练(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