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沥青路面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2011年9月 主要内容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关键技术 2、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控制 3、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摊铺 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6、沥青混合料的 质量控制 第一节 路面结构受力模型 最大拉应变 基层基层 抗车辙的高模量材料 (按需要变化) 柔性抗疲劳材料 1.5 - 3” SMA, OGFC or Superpave 4cm to 8cm 高压缩区域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A、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和水泥用量; 1、细集料砂当量大于50%,塑性指
2、数小于4,混合料级配中0.075mm小于5%; 2、低剂量,高强度水稳基层,水泥用量 石灰岩3.8%4.0%;河滩料4.55.0%。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A、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和水泥用量; 项目技术要求 初凝时间4h 终凝时间6h 安定性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 标准稠度需水量不宜30% 抗压强度 3d12 MPa 28d32.5 MPa 抗折强度 3d2.5 MPa 28d5.5 MPa 细度80m筛余量不得超过15% 混合材种类不得掺入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土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B、严格控制拌和和压实过程中的用水量; 1、干缩裂缝的定义(注意:温缩裂缝
3、); 2、增加水1%,干缩系数是增加1%水泥的56倍; 3、砂岩案例。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C、严格控制施工压实度达到要求; 1、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和振动成型); 2、级配控制, 最大干密度表观密度0.85+0.03; 筛孔(mm)31.5199.54.752.360.60.075 级配范围 (%) 100688644622835162881505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1、与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相比,压实度出现了超百的情况; 2、重型击实试验标准; 3、压路机的发展; 4、试验路平均密度为标准,98%。 5、系数1.03,振动成型法与重型击实试验标
4、准的倍数。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C、严格控制施工压实度达到要求; 3、现场压实度的调整; 取样位置 湿密度 g/cm3 含水量% 干密度 g/cm3 室内最大干密 度g/cm3 压实度 % K12+055L2.0m 2.5133.82.4212.34 103 K12+100L3m2.5123.92.4182.34103 K12+153L13m2.4904.12.3922.34102 K12+180L10m2.5214.12.4212.34103 K12+200L5.6m2.4824.02.3862.34102 均值2.5044.02.4082.34103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
5、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D、做好养生工作,保证基层水化作用所需的水量; 1、覆盖养生; 2、边通车,边 施工的,稀浆封 层养生。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1 水稳定水稳定 性性 2 高温稳高温稳 定性定性 3 抗疲劳抗疲劳 性性 沥青混合料的五大路用性能沥青混合料的五大路用性能 5 抗老化抗老化 性能性能 4 低温抗低温抗 裂性裂性 原材料决定混合料的品质,压实度决定混合料的性能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1、沥青 沥青标号的选择70号和90号; 加强沥青10C延度、沥青含蜡量、薄膜烘箱老化试验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2、石场筛孔设置 同时备制AC-16和AC-20 分三档料 05mm;516mm;1823
6、mm 分四档料 05mm;510mm;1018mm;1823mm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振动给料筛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2、充分认识到机轧碎石下脚料石屑与机制砂和天然砂,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机制砂和天然砂有严格的矿料级配要求,而机轧碎石下脚料石屑存在严重 矿料级配断档和粗细颗粒分布不均现象。一般是2.36mm筛孔上存留量偏多, 1.18、0.6、0.3、0.15、0.075mm筛孔上存留量偏少,而0.075mm筛孔以下 通过量较多,可达13%-18%。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筛孔尺寸(mm) 9.54.752.361.180.60.30.150.075 规范规定细集 料的通过率 (%) 10090
7、-10060-9045-7520-557-402-200-10 现场4#料的通 过率(%) 10098.660.744.22617.712.59.8 4# 料各档通过率(水洗筛分)表 从表上可以看出1.18mm,2.36mm的通过率接近甚至小于 规范下限,很难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满足设计规定的4%- 6%的范围。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2、细集料的解决办法 A、备料时,分出03mm的细集料; B、若使用05mm石屑,应控制好级配,2.36mm筛孔的通过率在65%以上,砂 当量在65%以上。 第三节 沥青层材料 3、填料 真正起到沥青混合料结合作用的,不是沥青,而是沥青矿粉的胶泥混合料, 这是矿
8、粉的基本作用。如果矿粉的品质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三阶段配比设计的步骤 A、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目的: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 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 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三阶段配比设计的步骤 B、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目的:对间歇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 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选 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
9、,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通过室内 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三阶段配比设计的步骤 C、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 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 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配合比设计关键指标的选取 级配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 0.075 AC
10、- 16 10010010095.282.669.941.233.522.317.512.09.35.4 AC- 20 10010096.282.772.166.338.328.021.017.011.87.84.8 AC- 25 10096.784.775.266.358.034.526.819.215.710.58.14.7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AC-16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AC-16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四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配合比设计关键指标的选取 空隙率VV的确定:沥青混合料
11、配合比设计时,最重要的指 标莫过于空隙率了,规范规定,空隙率为4%6%。空隙率的 大小将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抗老化性能 和抗疲劳性能的优劣。大于5%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多个 方面的路用性能急剧衰减。因此,配合比设计时,空隙率取值 不宜过大。中面层AC-20配合比设计时,空隙率取值在4.2 4.5%之间。 第五节、沥青拌和与摊铺 3.3 混合料摊铺 3.3.1 找平方式 1)拉钢丝找平 一般应用于级配和水稳层的铺 筑,精度低。 2)滑靴 一般用于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的 铺筑,精度低,依赖于下承层 平整度状况。 3)平衡梁 一般用于表面层的铺筑,精度 较高,较为常用。 第六节、沥青
12、混合料的碾压 半幅宽碾压机械:11吨以上双钢轮压路机2台 25吨以上胶轮压路机1台 初压:12双钢轮压路机 3kmm 静压1遍 140左右 复压:XP26胶轮压路机 4kmm 静压2遍 130左右 12双钢轮压路机 3kmm 振压2遍 120左右 终压:12双钢轮压路机 5kmm 收光滑为止 100左右 第六节、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0、施工横缝的处理 1、施工前用5m直 尺沿路面纵向在接 缝处测量,路面与 5m直尺有间隙处 为横向接缝的位置。 用混凝土切缝机沿 确定的位置切开, 切深为铺层厚度, 清除多余的铺层材 料。 2、实行45斜压 。斜压从中间向两 侧依次分开,重叠 量应适当(为12 轮
13、宽)。 第六节、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推移产生的影响因素 1)水汽的影响;2)下承层不清洁;3)混合料底部和上部温度低,中间温 度高的影响;4)级配情况 (粉胶比);5)粘层油原因 第七节、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技术 2、压实标准 2004年沥青施工技术规范: 马歇尔标准密度97% 最大理论密度93% 试验段代表密度99% 以马歇尔标准密度和最大理论密度为标准控制压实度, 进行双控,两个都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在监控中发现,当空 隙率大于4%时,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出的压实度小于马歇尔 标准密度计算出的压实度,所以往往以最大理论密度为主要 评定标准。 第七节、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技术 3、 现 场 压
14、实 度 的 快 速 控 制 方 法 待第二天取芯验证,判定 路面压实度合格 查明原因:混合料、温 度、压实功 拌和站取样 马歇尔试验 检测马歇尔体积率指标 对现场进行监控 进行抽提查明原 因 检查压路机压实功、碾压温 度是否符合要求 分析:原材料、级配、 拌合温度、沥青用量 对已铺筑好的路面进行 渗水试验 调整压路机和出 料温度 合格 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 根据试验结果,对拌合站进行调整 第七节、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技术 4、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的相关分析 渗水试验无损、简单、易做,且空隙率越大,渗水系 数越大,二者有较好的相关性 第七节、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技术 5、平整度的控制
15、 1、下承层平整度的影响 2、摊铺机的合理找平方式 3、做到摊铺机连续摊铺 4、做好施工横缝 5、选择合理的碾压长度(50m) 第七节、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技术 透层:慢裂型乳化沥青,道路标准粘度12秒左右,降低油水比在 36%左右。 粘层:快裂型改性乳化沥青,道路标准粘度20秒以上,油水比在 55%以上。 计量方法:12m2的胶皮和总量统计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A、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和水泥用量; 项目技术要求 初凝时间4h 终凝时间6h 安定性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 标准稠度需水量不宜30% 抗压强度 3d12 MPa 28d32.5 MPa 抗折强度 3d2.5 MPa 28d5.5 MPa 细度80m筛余量不得超过15% 混合材种类不得掺入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土 第二节第二节 基层关键技术基层关键技术 1、与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相比,压实度出现了超百的情况; 2、重型击实试验标准; 3、压路机的发展; 4、试验路平均密度为标准,98%。 5、系数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